至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巨阳(即太阳)·至阳 5 在天之气·至阳 6 经穴名·至阳 61 至阳穴的别名 62 出处 63 穴名解 64 所属部位 65 至阳穴的定位 66 至阳穴的取法 67 至阳穴穴位解剖 671 层次解剖 672 穴区神经、血管 68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69 至阳穴主治病证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6102 灸法 611 至阳穴的配伍 612 特效 613 文献摘要 614 研究进展 6141 对心脏的作用 6142 镇痛作用 6143 对食管影响 6144 用于胃大部切除术针麻 6145 改善肝功能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至阳 1 拼音
zhì yáng
2 英文参考Zhìyáng GV9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ìy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至阳:1巨阳;2在天之气;3经穴名。
4 巨阳(即太阳)·至阳至阳指巨阳(即太阳)[1]。
巨阳为太阳经之别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巨,意为巨大[1]。马王堆汉墓帛书医经又写作“钜阳”,意义相同[1]。
太阳为经络名[2]。见《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分手、足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2]。太阳有阳气旺盛的意思[2]。又称“三阳”[2]。太阳经是多血少气之经,针刺时,可以出血,不可伤气[2]。《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三阳者,至阳也。”王冰注:“六阳(手三阳和足三阳)并合,故曰至盛之阳也。”
5 在天之气·至阳至阳指在天之气[3][1]。见《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马莳注:“天位乎上,为至阳。”《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至阳盛,地气不足。”张景岳注:“至阴至阳,即天地之道也。……此借天地自然之道,以喻人之阴阳贵和也。”
6 经穴名·至阳穴位 至阳 汉语拼音 Zhiyang 罗马拼音 Chiyang 美国英译名 Bright Sunshi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9 日本 9 法
国 莫兰特氏 VG8 富耶氏 德国 LG8 英国 Gv9 美国 Go9
至阳为经穴名(Zhìyáng GV9,DU9)[1][4]。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3][1]。别名肺底[3]。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1]。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1]。
61 至阳穴的别名肺底(《医学原始》)。
62 出处《针灸甲乙经》: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63 穴名解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1]。
至,达也,又极也。阳,指心阳,背亦为阳,为阳气至盛与全身仰赖之处。穴当心后与背脊之中,自应阳光普照,万物生成,全身仰赖,而所主之病亦至多也。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至极,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当七椎之下,《针灸甲乙经》有:“在第七椎节下间。”督为阳经,背亦属阳,七为阳数,因名至阳。[5]
64 所属部位胸椎[6]
65 至阳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7]。
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3]。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1]。
至阳穴在督脉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66 至阳穴的取法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1]。俯伏或伏卧位取穴[1]。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8]。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至阳穴[9]。
67 至阳穴穴位解剖至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6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0]。
6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10]。
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3]。
68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至阳穴具有利胆退黄、宽胸利膈的功效。
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作用[1]。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正当横膈部位,上可宽胸理气治疗肺病,下可疏肝利胆治疗肝胆疾患,为退黄之要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性肝炎。督脉并行脊中,故本穴可治疗脊强、腰背痛。[11]
至阳穴有宽胸利膈、消热化湿之功,主治黄疸,咳喘,脊强、胸背痛[5]。
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凡属寒热交争症,多先取此穴,以扶正气之阳,而却病邪之阴,俾收汗出而解之效。譬如阴阳交争之际,势均力敌,各不相下,而阳方突得生气增热之助,犹生力军突来增援,则阳之为胜,必可知也,故疟疾多取此。因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5]
69 至阳穴主治病证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1]。
至阳穴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疟疾等[3]。
至阳穴主治黄疸,胸胁胀痛;咳嗽,气喘;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8]。
至阳穴主治胸胁胀满、黄疸、咳嗽、气喘、背痛、脊强[10]。
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及带状疱疹等[1]。
主治胸胁胀痛,脊强,腰背疼痛,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痛。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向上斜刺05~1寸[3][10]。
斜刺05~1寸[8][1],局部酸胀[8],可向下背或前胸放散[8]。
注意:至阳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11]。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2]。
6102 灸法可灸[1][8][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611 至阳穴的配伍至阳穴配列缺治咳嗽胸痛[1]。
至阳穴配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传染性肝炎[1]。
至阳透胆俞可治胆道蛔虫症[1]。
至阳配配阳陵泉、日月,有疏肝利胆,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
至阳配心俞、内关,有宽胸利气,温阳通络的作用,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至阳配内关、足三里、中脘,治胃病[8]。
至阳配天突、太渊,治咳喘[8]。
至阳配中渚、委中,治腰背痛[8]。
至阳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8]。
至阳透胆俞,治胆道蛔虫病[8]。
612 特效用 槌敲打 至阳穴,每次3~5分钟,可即时缓解心绞痛、胃痛和腹痛症状[9]。
613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针灸甲乙经》:寒热懈懒,*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㑊,*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614 研究进展 6141 对心脏的作用大多数研究认为指压至阳能够缓解心绞痛,而且预防性按压3~6 min可防止心绞痛发作。另有研究认为指压至阳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及排除非冠心病胸痛者具有一定的意义。[8]
6142 镇痛作用针刺至阳能够缓解胆道蛔虫所致的腹痛[8]。
6143 对食管影响针刺神道、至阳等穴,可使食管蠕动减弱,并且明显提高其黏膜皱襞的显影效果[8]。
针刺至阳穴组,可使食管平滑肌有所弛缓,黏膜皱襞可因此在吞钡检查时显影更加清楚,故可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1]。
6144 用于胃大部切除术针麻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1]。
6145 改善肝功能来自网络
手足麻木中医辩证:
手脚麻木,指的是四肢肌肤感觉减退或消失。麻者,非痛非痒,肌肉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则痛痒不知,真气不能运及,如木厚之感。
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为肉内如虫行,甚者不知痛痒,二者迥然有别。从中医角度来讲,虽有“麻多虚痛多实”的说法,具体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风邪入络:素有手足或半侧颜面麻木不仁,可突然发生口眼歪邪,语言不利,甚则流涎,或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气虚麻木:手足渐至麻木,倦怠少食,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便溏尿清,舌质淡,脉弱。
血虚麻木:肢体掣强麻木,伸缩不利,肩背或腰腿麻木,面部、口唇和指甲淡白,眩晕,舌淡,脉细。
气滞麻木:肢体酸麻沉重,活动或按摩后则舒,或伴有胸胁满闷,善太息等气滞之症,舌苔薄白,脉弦,多见于女性病人。
瘀血阻络:麻木不仁,痛觉消失,口唇青紫,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湿痰阻络:麻木不仁,或痛觉消失,四肢困重,首如裹,恶心呕吐,舌胖苔白腻,脉滑缓,多见于肥胖者。
手足麻木该怎么办呢
手足麻木,又称为四肢麻木。指手足感觉器官障碍,中医解释为: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所以缓解手足麻木选择狮马龙活络油就不错。狮马龙活络油具有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成分有松节油、桉油、樟脑、丁香油、薄荷脑、肉桂油、麝香草酚、水杨酸甲酯等,用于风湿关节酸痛,手足麻木,以及跌打损伤,轻度烫伤,外用止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其中狮马龙活络油的不同成分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肉桂油善祛血中之寒,行血中之滞,促进血液循环;冬青油可令肌肉组织内的血管扩张,能消肿,消炎,镇痛,止痒;樟脑生热,刺激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减轻风湿病带来的疼痛;德国麝香草酚能开通经络之闭塞,能消炎祛肿;新加坡薄荷脑能止痛,消炎祛瘀;松节油有疏通经脉,行气血之功效。产品以挥发油类的物质为基础,有很强的渗透性,可迅速被人体吸收,有较好的止痛消炎、疏通经络的作用。不仅如此,狮马龙活络油具有香港原装进口、专油专治、见效快、疗效佳、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以上内容就是针对“手足麻木中医辩证”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当我们出现手足麻木的情况时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是关键。
心慌气短胸闷是三个不同症状,可能病因:1冠心病;2心衰;3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慌、气短、胸闷是三个不同的症状,我们最需要排除的就是冠心病,其他的一些心脏的疾病,当然也会有这些情况。那么冠心病的话,我们说最常见的叫心绞痛,当然会有心慌、胸闷、气短的这种情况,其他心脏疾病,包括心衰,病人心力衰竭的时候也会有心慌、胸闷。第三类比较常见的就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说房颤,比如说室上性的心动过速,病人的话也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等这些情况。所以说当出现了刚才我们描述的症状的时候,自己可能很难来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这时候就需要您尽快到医院去就诊,让医生帮您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个情况到底严不严重,需不需要治疗,尤其是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不容易缓解的时候,更是应该尽快到医院去看病的。
胸闷气短是什么感受?
好象气喘不上来,气不够用,深深地呼吸胸口才舒服一点
平时呼吸费力,要是做一些运动或者干了活更严重
总有一种憋气的感觉,像有石头压着,不畅快,很闷……
这类现象在冠心病患者身上很常见,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称为胸痹。痹,是塞而不通之意。胸中不通了,气闷气短,呼吸费劲,很难受,很多朋友深有体会吧?咱们直入主题,说一个治疗气塞短气的方子—— 橘皮枳实生姜汤 。
橘皮枳实生姜汤
现代组成 橘皮12,枳实25,生姜6
用法 上药三味,煮取,分二次温服。
这个方子出自伟大的医圣张仲景,简单但是精妙,只可惜如今面临失传,希望大家能了解、传承、传播出去,别让千年流传的中医瑰宝被埋没。话不多说,咱们来聊聊这个简易方子,仅仅用了橘皮、枳实、生姜,为什么能改善胸闷气短呢?
橘皮枳实生姜汤
痹而气塞又何施,枳实辛香三两宜;
橘用一斤姜减半,气开结散勿迟疑。
《金匮要略直解》里解释得很清楚了:“气塞短气,非辛温之药不足以行之,橘皮、枳实、生姜辛温,同为下气药也”;《中国医学大辞典》论述“重用橘皮、生姜之大辛大温者,散胸中之饮邪;积实之圆转苦辛者,泄胸中之闭塞”。通俗点讲,这三味药材都是行气药,所以可以治疗胸闷、气短,总感觉憋气的问题。
方剂解析
咱们首先看这个方子,用到了橘皮。橘皮是陈皮的“青壮年时期”,陈皮擅长理气,而橘皮侧重行气,能让气跑起来,主治胸中气塞,把胸中堵塞的气化开。值得称赞的是,橘皮尤其擅长通肝经、肺经、心经,三经既通,气顺了,畅通了,胸口憋闷的感觉也就没了。
其次用了枳实,它具有理气宽中以及行滞消胀的功效,能把胸口的痰阻瘀滞化除,生活中若是身体出现了胀满疼痛,胀气等等,都可以用枳实来帮助改善。
然后又用到生姜,生姜辛温,能升阳散寒湿,和胃止呕,化痰止咳。三者合用,胸中堵塞化开,胸中之气跑起来,胸中憋闷一扫而空,呼吸顺畅!
方子虽然很简单,但妙不可言,既可以打开胸中之气,横扫胸闷,还能振奋心阳,让你内外畅达。但同时需要注意,其中生姜和橘皮性温,且方子里都是行气药,容易伤阴,脾胃虚弱、气血亏虚、阴虚血少的人,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至阳简介
本文2023-10-27 08:18: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