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廉成春说要让古籍再活五百年,你如何看待古籍修复这份工作?
我认为古籍修复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古籍不仅能够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也能够让我们回顾历史,并且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但是古籍的保存时间并不长,而且很容易因自然灾害而受损。
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从事古籍修复的工作,而且认为这一工作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虽然这工作可能会有一丝乏味,但这的确特别有意义。古籍修复师廉成春说要让古籍再活五百年,对于古籍修复的工作,我有三个看法:
一、这一工作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
我特别认可古籍修复这一工作,而且我也希望我能够从事这一工作。因为这些工作的确能够产生更加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并且也能够带给我们更多鼓舞。这一工作并非毫无价值,因为这一工作不仅能够保存更多的古籍,而且也能够加大我们对古籍的重视力度。
二、这一工作能够保存宝贵精神财富。
我认为这个工作的确能够弘扬精神力量,并且保存更多的精神财富。因为当我们能够成功修复古籍时,我们的确能够感到特别的自豪,而且我们也能够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感受到古籍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能够传承真正优秀的文化。
三、这一工作能够体现个人的意义和价值。
我认为只有更加博学多闻而且认真细致的人才能够从事这个工作,而且才能够将这一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展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理解这一工作真正的含义,才能够更加专注地修复古籍。这个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无聊,但是对于喜爱这个工作的人来说,却是特别的有趣和有意义。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首先,弄清楚图书馆员和图书管理员是两种不同的职业。图书管理员真的是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可以胜任了。工作内容无非就是搬书、排架、解决普通读者的常见问题。现在许多公共图书馆已经将这部分工作外包了,也就是说图书管理员都是派遣工。而图书馆员则是与图书馆签订劳动合同的,很多是有事业编的。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后图书馆员可能都是聘用了。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进图书馆工作?
在大家的印象里,图书馆工作真的好轻松,好舒服,每天就是跟书呆在一起,工作清闲,有大把时间可以看书,工作环境又超级nice。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啊总是喜欢盯着其他行业的优点看,缺点却常常被忽略。比如,在银行上班多么高大上啊,每天西装革履,看财经新闻,对国家和国际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了如指掌,年收入多少多少万。其实大部分在银行上班的人都自嘲是金融民工,工作枯燥,工作时间长,收入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高,面对各种指标的考核,压力大到想辞职。同样滴,图书馆行业也有其缺点,工作内容大概分为以下几部分,其实大家只需看看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就大概知道有哪些工作了。采编部,图书的采购和加工,简言之就是买书,然后把书的标题作者等信息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图书贴索书号和条形码。咨询部,解决读者的提问。宣传部,策划读者活动,运营新媒体等。再就是常见的财务、人力等。当然有些大型图书馆,还有古籍部门和专门做科研的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内容大家认为有趣吗?如果你想去图书馆工作,你想进哪个部门呢?在工资待遇方面,图书馆的工资就是社会平均水平,只能够日常花销,存钱不大可能,买房就更加不现实了。
高校图书馆0R公共图书馆?
二者目前看来没有可比性,高校图书馆各方面秒杀公共图书馆。无论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假期,高校图书馆都是胜出的一方。基本上,每所大学的图书馆都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吧,里面环境也是最舒适的。而公共图书馆除了市图书馆和省图书馆环境好一点之外,其他的基层图书馆馆舍面积小,设备老旧,至少我所在的武汉市如此。工资待遇方面,各地有所不同,总体上,高校图书馆高于公共图书馆。假期就不用说了,寒假暑假法定节假日高校图书馆都有,而公共图书馆法定节假日还要轮班的。但是最近几年报考公共图书馆的人还挺多的,有的公共图书馆岗位报录比几百比一,也是厉害。说了这么多高校图书馆的好,但是想进去也是很难的啊,起码比公共图书馆难。首先得有硕士学位,这是高校工作的最低学历门槛。其次,现在高校图书馆对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招进去的人各种专业都有,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躺进高校图书馆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当图书馆员?
家里条件不错,不缺房子票子,甘于平淡稳定的生活,热爱图书,乐于助人。我猜大家对图书馆的服务人员都有过不满。去图书馆办事,那些人的态度简直就不像是做服务的,倒有点像搞审批的,拽得不行,态度十分恶劣。这些人很多都有点背景,他们对图书馆并没有多少热爱,进去上班完全是为了混日子。真的希望这些老一辈的快点退休滚蛋,腾出位置给那些热爱图书馆的人。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蒸蒸日上,图书馆需要一批有热情、有干劲的年轻人来净化环境,推动创新和发展。
古籍修复师廉成春说要让古籍再活五百年,你如何看待古籍修复这份工作?
本文2023-10-27 08:36: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