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书籍形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书籍形式,第1张

书籍设计的历史(书籍形式的演变)2009-06-25 14:49三、书籍形式的演变

纸的发明,对我国书籍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而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仅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书籍的形式,促使书籍不断地变换着自身的模样,或卷、或折,一路发展而来。

叶子

经过长期的使用,卷轴装舒卷不易的缺点渐渐让人感到不方便,尤其在查对某个文字、某个记载时,就需要把书卷全部或部分舒展开来,既费时又费力,因此,人们就不断探索改良卷轴装的方法。

隋唐时期,佛学极为兴盛。

大量佛教经典由印度传到中国,都是狭长的单页梵文贝叶经的形式。

贝叶,是印度一种贝多树叶的简称,贝叶经的装法是将若干树叶,中间打孔穿绳,上下垫以板片,再以绳子捆扎而成。

受这种装帧形式的影响,古人发展了汉文“梵夹装”。

“梵夹”亦即佛经的意思,它是将一张张纸积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

不过,梵文是由左向右横着书写的,这种形式和我国自上而下书写的习惯很不相适,因此,就将书写格式改为垂直竖写。

一般认为,书籍的发展是由卷轴直接转变为折叠,再转变成册页的形式。

实际上,其间还经过了这个叶子的演变过程。

经折装

经折装就是把本来卷轴形式的卷子不用卷的办法,而是改用左右反复折合的办法,把它折成长方形的折子形式。

在折子的最前面和最后面,也就是书的封面和封底,再糊以尺寸相等的硬板纸或木板作为书皮,以防止损坏。

佛教经典多采用经折装的形式,所以古人称这种折子为“经折”。

经折装比卷轴装翻检

方便,要查哪一页,马上即可翻至,所以在唐及其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折子形式的书应用得很普遍。

旋风装

也许是经折装的书很容易散开,或是僧侣们诵经时还有不便之处,在经折装的基础上,人们又不断对它加以改进。

古人将一大张纸对折,一半粘在第一页,另一半从书的右侧包到背面,与最后一页相接连,使之成为前后相连的一个整体,如同套筒;阅读时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再到第一页,如此可以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诵唱经文;遇风吹时,书页随风飞翻犹如旋风,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旋风装。

另有一种卷轴装的变形,是把逐张写好的书页,按照内容的顺序,逐次相错,粘在事先备好的卷子上,错落粘连,犹如旋风,也被称为“旋风装”,又称“龙鳞装”。

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卷时从卷首卷向卷尾。

从外表看,它与卷轴装没有什么区别,但展开后,页面的翻转阅读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这种装帧形式曾在唐代短暂流行。

蝴蝶装

蝴蝶装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它的产生是和雕版印刷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刻书的全盛时期。

鉴于经折装折痕处易于断裂,于是书籍形态就转而朝册页的方向发展,既避免了经折装的缺陷,也省却了将书页粘成长幅的麻烦。

把长长的卷轴改为“册页”后,将书页从中缝处字对字向内对折,中缝处上下相对的鱼尾纹,是方便折叠时找准中心而设的。

书页折完后,依顺序积起方形的一叠,再将折缝处粘在包背的纸上,这样一册书就完成了。

翻阅时,书页如蝴蝶展翅,故称为蝴蝶装。

叶德辉《书林清话》中说:“蝴蝶装者,不用线订,但以糊粘书背,以坚硬封面,以版心向内,单口向外,揭之若蝴蝶翼。”

蝴蝶装的封面,多用厚硬的纸,也有裱背上绫锦的。

陈列时,往往书背向上,书口朝下依次排列,因书口处易被磨损,所以版面周边空间往往设计得特别宽大。

包背装

蝴蝶装比起卷轴是有很大改进,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一是必须连翻两页才能看到文字;二是粘胶的书背,如因胶性不牢,就容易产生书页脱落的现象。

因阅读的不便又促使人们对蝴蝶装进行改良。

元代的包背装,是将书页有文字的一面向外,以折叠的中线作为书口,背面相对折叠。

翻阅时,看到的都是有字的一面,可以连续不断地读下去,增强了阅读的功能性。

为防止书背胶粘不牢固,采用了纸捻装订的技术,即以长条的韧纸捻成纸捻,在书背近脊处打孔。

以捻穿订,这样就省却了逐页粘胶的麻烦。

最后,以一整张纸绕书背粘住,作为书籍的封面和封底。

线装

由于包背装的纸捻易受到翻书拉力的影响而断开,同样造成书页散落的烦恼。

因此,明朝中叶以后,又被线装的形式所取代。

它不易散落,形式美观,是古代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

线装和包背装差别不大。

线装的封面、封底不再用一整张纸绕背胶粘,而是上下各置一张散页,然后用刀将上下及书背切齐,并用浮石打磨,再在书脊处打孔用线串牢。

线多为丝质或棉质,孔的位置相对书脊比纸捻远,以便装订后纸捻不显露出来。

最常见的是四针眼订法,偶尔也有六针眼或八针眼的。

有时,常将书脚用绫锦包起来,这叫做包角。

包背装和线装的书籍,书口易磨损破裂,因此,上架收藏采取平放的方式。

为了方便起见,还在书根上靠近书背处写上书名和卷次。

由于是平着摆放,封面也不需要使用厚硬的材料,多是用比书纸略厚一点的纸张,有时也用布面,故而具有柔软、亲切的感觉。

由于书籍柔软,为防其破损,多用木板或纸板制成书函加以保护。

书函的尺寸大小依照实际需要而定,且形制多样。

多用硬纸板为衬,白纸做里,外用蓝布或云锦做面。

书函一般从书的封面、封底、书口和书脊四面折叠包裹成函,两头露出书的上下两边。

也有六面全包严的叫“四合套”,在开函的地方常挖作月牙形或云头形,称作“月牙套”或“云头套”。

另外,也有用木匣或夹板做成考究的书函,既保护书籍又增添书籍的艺术典雅之美。

为了保护珍贵典籍或明藏孤本,藏书家往往特制书卷装置以保存书籍。

由此,书籍艺术的创造者施展智慧与技能,诞生出中国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书籍装帧形态,成为一朵中国古籍文化艺苑中的奇葩。

从《四库全书》的书函、《周易本义》书匣、《二十四史》藏书柜、《绮序罗芳》书屉、《御篡朱子全书》书箱………千姿百态中体现出中华书籍文化精华给予世界的贡献,为世人瞩目。

栖林寺,位于福鼎市桐城柯岭鳌峰山下。

始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宋、元、明、清各代均有维修,现存法堂、卧佛殿、大雄宝殿、华严别院等建筑,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

栖林寺位于福鼎市西郊5华里的鳌峰山下,据《福鼎县志》记载:“栖林寺,原名西林院,又称栖林禅院。”始建于唐末五代时之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历史上被誉为福鼎“六大寺”之一。

据古籍记载,栖林寺“烟花三月,幽谷烟雨弥漫,山色迷离,鸟鸣花香。游人至此,利养顿忘、尘嚣尽涤,心神俱醉,悠然有出尘之趣。”“桐城八景”之“栖林烟雨”由此得名,并且名响闽浙,而桐川山水之清秀,尽在其中矣。

一千多年来,栖林寺历经沧桑,多次重修或重建,使禅宗曹洞法脉在闽东大地上绵延不断。

公元1980年,栖林寺成为“文革”后福鼎第一批开放寺院,翌年,福鼎县佛教协会在栖林寺成立,1989年1月政府部门将栖林寺评为“县文物保护单位”。自此,梵宇始得重光,僧众始得复归道场。

继之,本邑高僧圣训长老、题安长老先后驻锡于此,以农养禅,陆续修葺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僧寮及斋堂。同时,退居监院立化老法师、现任住持德清法师、省佛协副会长贤志法师、温州头陀寺住持悟智法师、宁波迎恩寺住持向庆法师、专弘净土法门的戒修法师等当时皆于该寺出家,依止修学。为当代各地佛教之复兴,输送了一大批僧才。

现任住持德清法师弱冠入道,道心坚固,道风纯朴,经市民宗局、佛协一再盛邀,始于公元2007年初移锡栖林寺。

在十方大德善信、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栖林寺经过全面整修和建设,寺宇周围环境得以绿化、美化;寺院如理如法行佛陀之教化,为弘法利生广开慈悲方便之门。十多年来,栖林寺先后建成或修缮有大雄宝殿、万佛楼、山门牌坊、禅堂、客房、华严别院等寺院建筑,并请传印长老、白光长老等当代高僧大德题联留磨。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夏扩建近1公里长的水泥公路,从寺内山门蜿蜒至外山门(柯岭),为鳌峰景区和柯岭村带来交通便利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添上浓重一笔。2012年冬,栖林寺启动清朝末年所建但已栋梁朽腐、白蚁吞噬的大雄宝殿重建工程,一座仿宋结构的殿堂屹立在鳌峰山麓,为“栖林烟雨”增添了亮丽风景。

桐城八景:栖林烟雨

由是桐城,往西迤逦五里,有青山如海,猗蔚似波,山海林之上,有峰如鰲,山回路转,时隐时得,是名鰲峰,峰下有谷,谷前有池,池上小渚,旧时称“小瀛洲”。姑收万里之东风,池映干竿之翠竹,虽无怪石奇松之雅,亦有鸣莺清泉之幽也。

睛则光和霁月,雨则雾霭蒸腾。而龙以烟雨之时最为上佳,烟花三月,幽谷烟雨弥漫,山色迷离,鸟鸣花香。游人至此,利养顿忘、尘嚣尽涤,心神俱醉,悠然有出尘之趣。

“桐城八景”之“栖林烟雨”由是名响闽浙。而桐川山水之清秀,尽在其中矣。

谷虽无名,亦藏兰若。面山而观,谷形观音捧掌,托出一宝坊。飞檐黄壁,直欲腾空。寺曰栖林,始成于晋天福三年(938年),天王、大雄、观音、地藏一一宝殿、各各皆具;僧寮、法堂、云水、膳房一一精舍、无所不备。当是时也,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莫非寺囿,而高僧坐山、僧众云集,道风高唱,名彪桐城六大从林之列。

盖山有胜景而待人发,人有匠心而待物开。山之钟灵、谷之清幽、寺之庄严若此,文人骚客由是争相遨游。宋丁丑科状元、龙图阁学士王十朋,明探花、参政大夫游太初,清进士岳廷元,“兰社”领袖林滋秀等皆经此乐游,留下诗作。

千年佳话:老猪母墓

观今寺内在有北农政和三年《县仪案》碑记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6年)《奉宪立碑——特授福丁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许》碑,以及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水井一口。虽然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碑文依然清晰可见。同时,在山门左方山丘上,保存着一座埋葬母猪的宋朝古墓,墓碑上书有“猪母墓”刻字,碑文左方刻有“北宋政和辛卯年(1111年)十二月初六日”。

这是福建境内发现少有的母猪墓,这座古墓还隐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据《福鼎县志》和《栖林寺志》记载,栖林寺建于五代后晋时期,至160多年后的北宋政和年间,已经显得破败不堪,僧人们都想重新翻修一番,但苦于资金不足,还好暂时搁置计划。当时寺庙里散养了几只猪,僧人们每天会将剩菜剩饭留下,敲一敲钟,猪就会跑来吃。

有一天,僧人们敲了半天钟,却怎么也叫不来一直老母猪。后来,他们在后山找到了这只老母猪,发现它正努着鼻子使劲拱土,还发出哼哼的叫声。寺内僧众发觉此地有异,于是挖开母猪拱的地方,竟然发现了三口装满白银的坛子,而这一笔财富刚好解决了寺庙翻修的费用问题。

僧人们喜上眉梢,为了感谢发现银子的老母猪,在它死后僧人们予以厚葬,那一年正是宋政和辛卯年,也就是宋徽宗当政时期。由于母猪没有名字,寺院僧众因此在墓碑上就刻上“猪母墓”三字。

后来,900多年以来,每任主持都会交代下一任,清明时节要去扫墓,它无关信仰,而是一份感恩之心,传续不迨,成为横亘近千年的佳话。

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有小九寨沟的美誉,山清水秀,而且价格较低廉,400元左右,三日游即可,周五晚出发,周日晚返回。小吃有:驴肉、山桃、油茶面、脆枣、松花蛋、野菜等等。当然是和旅行团一起去好,比较省心。主要景点有:云台天瀑、小寨沟、潭瀑川、万善寺、红石峡、老潭沟等等。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六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

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落差314米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留连忘返。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密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云台山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分为三大体系:一、峰岳景区:茱萸峰、三秀峰、叠彩洞、浓秀谷;二、沟谷景区:温盘峪、子房湖、小寨沟、老潭沟、武周寨;三、宗教景区:真庆宫、万善寺、玄帝观、百家岩。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等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全内外的四大怀约,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唐朝孙思邈曾在些采药练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在云台山景区售票处,有一村庄名”岸上”,背靠一天然屏障,山势突兀,拓面而起,此山名为”翠屏峰”,峰顶有”阎王鼻”。你看那阎王仰脸向天,自鼻以上是黑的,鼻以下的部分是白的,当地人说此阎王黑白分明,辨是非,昼断阳,夜审阴,是当地的主宰,权力至高无上。

在阎王鼻山脚下,有一佛教庙祠,即万善寺。跨过山门,为弥勒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这尊像是泰国捐赠的金佛。你看那佛像胸间的“”(音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寺院的后门,有一小溪自高处流入清池,是优质的矿泉水,泉旁小庙,是财神爷,他虽不能名列佛寺,但来烧香的人,却也不忘烧柱香,以求财旺。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书籍形式

书籍设计的历史(书籍形式的演变)2009-06-25 14:49三、书籍形式的演变 纸的发明,对我国书籍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而隋唐时期雕版印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