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南宋接管人为何有权利接管南宋?
您可能有些误解。在北宋灭亡时,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接管人接管南宋。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被金兵攻破,北宋朝廷南迁,建立了南宋。因此,南宋并不是由一个人接管,而是由当时的北宋朝廷在受到金兵入侵后,选择了南迁并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朝廷,即南宋。
在接管南宋后,高宗赵构成为了南宋的开国皇帝。然而,实际上他并不是北宋灭亡后的接管人,而是新的南宋朝廷的建立者。至于他为何有权利接管南宋,主要是因为他是当时的皇帝,并且得到了当时南宋朝廷的支持。
在南宋建立初期,高宗赵构面临着来自金兵的威胁和国内的不稳定局面。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稳定南宋朝廷,包括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新政、提高官员待遇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南宋朝廷的局势,并使他在南宋朝廷中获得了较高的声望和地位。因此,他在接管南宋后得到了当时南宋朝廷的支持。
总之,北宋灭亡后,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接管人接管南宋。南宋的建立是在当时北宋朝廷南迁后重新建立的,而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得到了当时南宋朝廷的支持。
北宋之后是南宋。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室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为被委派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出外招兵而免于此难,不久在应天登基。
金兵继续追杀,他逃到了扬州,后来又被逼无奈,出海逃亡,最后在临安(今杭州市)落脚,暂时稳定下来。之后建立了南宋,是为宋高宗。徽、钦二帝被掠去后,于1135年和1156年死于金国。
扩展资料北宋开国
赵匡胤在拥立郭威当后周的皇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遂被擢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军官。后周广顺三年(953),郭威派赵匡胤到滑州充任副指挥使。此时正赶上郭威的养子柴荣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府尹。
柴荣和赵匡胤曾在军中共事数载,深知赵匡胤英武、机灵,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显德元年(954),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六月,柴荣在开封去世,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军国大政只好由大臣决断。
此时,赵匡胤已经掌握军队大权,还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的身边,检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策划黄袍加身,逼柴宗训退位,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陈桥驿兵变。
北宋先后消灭南平(荆南)、后蜀、南汉三国,又于开宝八年(975)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朝,后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北宋
元朝。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全面占领汉族地区,一统中国并结束南宋与金朝南北政权对峙之局面。
扩展资料: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 、驱口制 、匠籍制 、籍没制 、人殉 、宵禁、海禁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参考链接:元朝
金朝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赵构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恢复宋朝,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元年(1131年)正式定都临安,名为“行在”(陪都),实为首都。金朝也一路南扑,直逼临安,高宗无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湿河道纵横,加上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金主帅完颜兀术决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镇江时,被宋将韩世忠断掉后路,结果被逼入黄天荡。宋军以八千人之兵力围困金兵十万,双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军用火攻才打开缺口,得以撤退,金军又在建康被岳飞打败,从此再不敢渡江。
在南宋“中兴四将”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他通过北伐夺取了金朝扶植的伪齐政权控制的土地。但岳飞功高盖主,又与高宗意见相左,为他之后被杀埋下伏笔。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再度撕毁和议南侵,由于宋朝军民抗战英勇,金军在川陕、两淮的进攻皆告失败。七月,金将兀术转攻郾城,被岳飞打败,转攻颍昌,又败。岳家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距开封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北方义军也纷纷响应岳飞。以至于金人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并一度打算放弃开封,渡河北逃。但此时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北伐之功毁于一旦。最后,岳飞以莫须有之罪名被害。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高宗任用秦桧为相。秦桧在靖康年间曾主张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策,与高宗之意甚合。秦桧归朝仅三月就成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为右丞相。由于秦桧积极培植党羽,却对议和不甚热心,一年后就被高宗罢免。罢相后的秦桧韬光养晦,侍机而动。绍兴八年(1138年)五月,高宗又任命秦桧为右丞相。秦桧上台后,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官员,联姻外戚,结交内臣。高宗对于秦桧的行为也只是默许。后期由于秦桧权势太大,引来高宗的警觉。例如高宗亲下命令,使秦桧的孙儿失去状元。秦桧的权势日渐下降。绍兴廿五年(1155年),秦桧病重,他又策划让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决,不久就一命呜呼。
秦桧死后,高宗一方面打击其余党,一方面重用投降派官员。高宗没有生育能力,因此他从太祖的两名后裔赵瑗和赵璩中选择继承人。最后赵瑗胜出。绍兴卅二年(1162年),赵瑗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慎。绍兴卅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虞允文在采石击退。此事让高宗萌生退意。绍兴卅二年六月,五十六岁的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慎即位,是为孝宗。他自己则称太上皇,居德寿宫,高宗成为太上皇后,纵情享乐,花费巨大。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高宗逝世。
北宋灭亡时,南宋接管人为何有权利接管南宋?
本文2023-10-27 09:39: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