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清代道光,第1张

道光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旻宁

年号: 道光

庙号: 宣宗

谥号: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在世:1782年-1850年

在位: 1821年-1850年

清宣宗道光(成)皇帝(1782-1850),名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皇帝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道光共生有9子10女

先皇帝:父亲嘉庆帝

即位者:四子咸丰帝

道光帝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7月25日病死后,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虽然嘉庆皇帝很早就决定传位给旻宁,但嘉庆十八年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他的决心当时反清复明的组织天理教在京畿非常活跃,一部分义军准备趁嘉庆皇帝出宫之际,拿下北京,他们的主攻目标是紫禁城,而且已经买通了几个太监做内应,义军按计划混入城中,准备从东,西华门冲入紫禁城但东华门的义军过早暴露了身份,不得已总攻提前开始义军在太监的带领下迅速冲进了宫中,此时嘉庆皇帝正在避暑山庄,宫内一切由旻宁掌管,正在乾清宫上书房读书的旻宁得到报告后,带着另两位亲王冲了出去,当时内宫的大门已经关上,但还是有几个义军爬上了墙头旻宁临危不乱,当场击毙了两个义军,这时援兵到了,冲进紫禁城的义军被全部杀死由于旻宁的机智勇敢,保住了内宫女眷没有受到伤害事后,得到了嘉庆皇帝的高度评价,并封他为智亲王,旻宁嗣皇帝的位子也就更加稳固了

道光即位之初,中国正面临最重的内外危机在内清王朝经"康乾盛世"后已经走下坡,史称"嘉道中衰",其突出表现在吏治腐败,武备张弛,国库空虚,民众反清斗争频频;在外,西方列强势力东侵,鸦片荼毒国民道光颇想有一番作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中兴他虽然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以俭德著称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

道光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使他寝食不安最后下决心严厉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共19179 箱,2119 袋,总计2376254斤,在虎门当众销毁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销毒数量最多的一次

虎门销烟也引发了中英之间的紧张关系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六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海面,鸦片战争爆发战争伊始,道光帝认为英军不堪一击,但随着战事的发展,英军围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帝大为震惊,忙派琦善等人与英军谈判最后对外妥协,将林则徐,邓廷桢,杨芳等抗战派查办,重用穆彰阿,琦善,奕山等投降派,重新开放广州然而,英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继续对虎门,宁波,厦门等地进行攻击,并于一八四二年攻占吴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与英国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共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等等此后,清政府又与法美等国签定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夏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公元1849年正月,道光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开始还勉强支撑着临朝办理政事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他知道没有康复希望,忙宣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大臣载恒,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内务府大臣文庆等进宫,命令他们随同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锦合,宣读诏书,诏书上只有皇四子奕泞五字中午,道光死于圆明园慎德堂内

道光死后庙号为宣宗成皇帝,史称道光皇帝

子:

第一子奕纬,生卒时间: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至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寿命:24岁,封爵情况:嘉庆二十四年正月由其祖父嘉庆帝封为多罗贝勒,其父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卒后以皇子例治丧,复追封多罗贝勒,谥“隐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晋为多罗郡王,无子,以从子(载治)为嗣。

第二子奕纲,生卒时间: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十月二十三日至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二月初八,寿命:2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顺郡王,谥“和”,无嗣。

第三子奕继,生卒时间: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十一月初七日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寿命:一个月,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慧郡王,谥“质”,无嗣。

第四子奕詝(咸丰帝),生卒时间: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初九日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寿命:31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六月被其父道光帝密定为皇储,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诏告天下立为皇太子,是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改元咸丰,卒后谥“显”,子2人。

第五子奕誴,生卒时间: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十五日至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十九日,寿命:59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正月过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正月晋封和硕敦恪亲王,卒后谥“勤”,子8人。

第六子奕(讠斤),生卒时间: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四月初十,寿命:67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和硕恭亲王,后奉旨以和硕恭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忠”,配享太庙,子4人。

第七子奕譞,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寿命:51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和硕醇亲王,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十二月光绪帝即位,奉旨以和硕醇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贤”,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宣统帝即位,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祖考醇贤亲王。

第八子奕(訁合),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寿命:25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第九子奕譓,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寿命:33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孚郡王,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晋封和硕孚亲王,卒后谥“敬”,无子,奉旨以族子为嗣。

女:

端悯固伦公主(1813-1819):旻宁第一女。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日,母为继妃佟佳氏,即孝慎成皇后。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日疡,时年7岁。追封为郡主,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次女:旻宁第二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日,母为祥嫔钮枯禄氏。七月十四日即殇,未命名,无封。

端顺固伦公主(1825-1835):旻宁第三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二月二十日,母为全妃钮枯禄氏,即孝全成皇后。道光十五年(1835)十一月初八日殇,年11岁。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葬陈家门园寝。

寿安固伦公主(1826一1860):旻宁第四女。生于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日,母为孝全成皇后,当时为全贵妃。道光二十一年(1841)16岁,指配德穆楚克札布,不久封为寿安固伦公主。道光十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三日卒,年35岁。葬京师郊外园寝。同治元年(1862)三月德穆楚克札布请移葬藩部,不许。额附德穆楚克札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赐用紫缰。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袭封奈曼部札萨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授御前大臣。咸丰元年(1851)三月赐用黄缰,十月授蒙古都统。咸丰十年(1860)赐用亲王补服。同治四年(1865)正月乞病归藩,六月卒。晋赡亲王,赐祭葬如亲王例。

寿臧和硕公主(1829-1856):旻宁第五女。生于道光九年(1829)十月十九日,母为祥妃钮祜禄氏。道光二十一年(1841)封为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4岁,指配恩祟,道光十二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六年(1856)七月初九日卒,年28岁。额驸恩崇(一1864),初名思醇。咸丰七年(1857)正月荐授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咸丰十一年(1861)避穆宗载淳讳改为恩祟。同治元年(1862)四月免去内务府总管职。同治二年(1863)五月署汉军副都统。同治三年(1864)再兼署内务府总管,不久即卒。无嗣,以从子为嗣。

寿恩固伦公主(1830-1859),旻宁第六女。生于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初七日,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时为静妃。同治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咸丰九年(18E9)四月十三日卒,年30岁。额射景寿(一1889),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后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1855)七月荐授蒙古都统。咸丰六年(1856)正月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咸丰十年(1860)八月扈驾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与怡亲王载垣等为赞襄政务大臣之一,十月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彻前大臣。同治三年(1864)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去世。谥端勤。

七女(1840--1844):旻宁第七女。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初二日,母为彤贵妃舒穆噜氏。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日殇,时年5岁。未命名。

寿禧和硕公主(1841-1866):旻宁第八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日,母为彤贵妃舒穆噜氏。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同治二年(1863)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八月初二日卒,年26岁。额驸扎拉丰阿(一1898),钮祜禄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统。扎拉丰阿初名瑞林,指婚后赐改今名,字鹤汀。初充御前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授汉军副都统、荐官至护军统领。光绪十四年(1888)十一月累迁都统,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赐朝马,十月赐用紫缰。光绪二十年(1894)正月赐用固伦额驸补服。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卒。

寿庄固伦公主(1842--1884):旻宁第九女。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日,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同治四年(1865)正月德徽率。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为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二月十四日去世,年43岁。额驸德徽(?-1865),博罗持氏,父裕恒,世袭诚勇公。德徽曾授散秩大臣。卒,无子,以从子为嗣。

十女(1844-1845):旻宁第十女。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十七日,母为彤贵妃舒穆噜氏。次年正月二十日殇,无名无封。

奏是汤揆率后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汤经荣老大人立的碑。

“皇清貤赠”,意思这老先生已去世多年,大清年间后人补立的碑。

“貤赠”意思是把曾经的恩典转送给后代家人。

本 名:江国霖

字 号:字雨农,号晓帆

出生时间:1811

去世时间:1859

江国霖——大竹“江探花”

 江国霖(1811-1859),字雨农,号晓帆,大竹童家乡盐井沟人。他为官20余年,一生清廉,所到任上,一心关心人民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死,终年48岁。江国霖的父亲江大溶是清朝的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曾在乡里作塾师。其母邓氏系大家闺秀,亦知书达理。夫妇晚年得子,国霖又系单传,故极为钟爱。

  生平简介

 国霖幼时随父学习,江国霖从小便受到良好家庭的教育,幼时在其父开的塾馆中学习。他聪颖嗜学,攻读刻苦,英敏强记,出语尺人。三岁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四岁学写文章,15岁便被录入县学为诸生(秀才),16岁补博士弟子。知府孙益廷对其颇为钟爱,推荐到绥定府学深造,奖给助学补贴。江国霖学习勤奋,鸡窗攻读,刻苦攻读,风雨无间,曾题联自勉曰:“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可见他从小便有凌云之志。

 道光十一年(1831),国霖乡试中举,十八年,取为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即任翰林院编修。次年,任广西主考。时大溶病殁,国霖奔丧回家,守制于童家禹王宫内。建"听风楼"书房,博览古今古典籍,间或步至田间,询部民间疾苦。三年服满。出任须天乡试同考宫,继为江南主考,国史馆协修,庶吉士教习和湖北学政。从政之余,潜心研读典籍,贯穿诸子百家,羡纂注成书。士 民争购,一时轰动京城。

 道光二十八年(1848)春,江国霖出任惠州知府。到任伊始,立即清理积案,亲审讼词,及时快断。未逾半年,署中案牍一空。他闲时还微服出访,了解百姓疾苦,调查匪情盗情,及时施治。惠州地处东江下游,水患频繁,十年九涝,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大水复又为灾,沿江数县一片汪洋。江国霖紧急动员抢险救灾,命令部属全力以赴,自出俸银,倡捐巨金,并亲到灾区慰问疾苦,广施钱粮,设站施粥普救灾民。公务之余,则考惠州历史古迹、修山川名胜、浚治台池、广植桃李等。对于江国霖守惠最大功绩,则是修筑惠州城垣,保一郡平安。

 惠州城俗称鹅城,是一座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府城城池建设,宋以前无考。入宋后有城但甚窄小,东北临江,西南止于今步行街国庆路与五四路之间,濒临西湖。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万迪与守御千户朱永率军民开始扩城,到洪武二十二年竣工,自此奠定了明、清两朝数百年惠州府城的规模和格局。据方志记载:明城扩建后设置七门:东曰惠阳门、西曰西湖门、南曰横冈门、北曰朝京门、今小东门曰合江门、今小西门曰东升门,今水门曰会源门。城内以水门至小西门为中线分为两部分,东北为民城给百姓居住,西南为军城给惠州卫驻军。此后在景泰二年(1451),嘉靖二十年(1541)、三十五年、三十八年和崇祯十三年(1640)进行了五次重修,惠州城墙得以增高、加厚。

 入清后至道光年间,由于城垣年久失修,倾倒十余处,瓦砾充塞其间,致使惠州城无险可守。江国霖之前的几任太守曾谋划重修,都因工程浩大,难以筹措资金而作罢。为此,江国霖上任后设法集郡中十属绅富捐修,此举得到郡中十属绅富的大力支持和踊跃捐助,最后共得缗钱十余万,后遂择日开工。修城开工后,江国霖亲自来往巡视,监督进度和检查质量,寒风酷日未尝间断。历二载,惠州城垣修筑一新。新城垣周围一千三百六十丈(俗称“七里三”),高二丈二尺,城基宽二丈;筑瓮城五座,高、厚与主城同;筑城雉堞1614个,每堞广6尺,厚1尺5寸;筑城楼7座,各高3丈4尺,广三楹,可容四、五百人;筑炮台28座,选择地势扼要而置。

 新城共开七门,分别为平湖门(原大西门)、朝京门(俗称北门),环山门(俗称小西门)、遵海门(俗称南门),惠阳门(俗称大东门)、合江门(俗称小东门)、会源门(俗称水门),江国霖亲为各个城门题额。他又为座落于西湖与鹅湖(今明月湾东南与步行街五四路口)之间为城内供水的碧水关题额,曰“廉让之间”。“廉让之间”典出南北朝刘宋明帝与范百年的一则对话:“宋梁州范百年因事谒明帝,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之曰:‘卿州复有此水否’百年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宅何处’曰:‘臣居廉让之间。’上称善。后除梁州刺史。”(据宋·刘敞所撰的《南北朝杂录》)此后“廉泉让水”和“臣居廉让之间”两句,被用作历代为官清廉的代名词,也是江国霖为官倡导廉政、勤政的实例。

诰授中宪大夫、晋授资政大夫、福建候补道加四级、督办全省税厘总局、总办省会善后总局、兼理营务处、内阁中书、辛亥恩科举人吉观察大人墓志铭

国家风气之开,必有瑰奇卓荦之才应时而出,以德行修于已,以学术显于世。能开二百余年之风气者,吾于少史观察见之世。

观察讳大文,字少史,为候选训导、岁贡生青峰公(吉春1801-1868,字青峰,别字忠堂。道光二十六年,即1846年考选丙午科岁贡生)次子,分发教谕、拔贡生伯阶公(吉大升1825-1870,字伯阶,号小仙,道光二十八年考取戊申科拔贡生)同胞、同学。幼承庭训,博览群书,能为诗古文辞。戴文节按试临琼,取录补弟子员。年才弱冠,全学使取,录古学高等。是年(按吉大文所撰的《吉大升墓志铭》为道光二十八戊申年,1848。《崖州志》记为己酉年,即1849),伯兄登拔萃科,其尊大人亦此科岁贡,所遗廪缺,即观察顶补,当时传为佳话。

辛亥(咸丰元年,1851)恩科举于乡。先此,崖州僻处琼之极南,博为能文之士,代不乏人,多不遇于有司。自观察始登贤书,遂开一州之文运(自明万历二十二年,即1594年蔡庭贞中举后,至1851年二百多年间,崖州科考不振,没有考取进士、乡举之士。吉大文中举之后,又相继有林缵统、张嶲、郑绍材中举,故州人盛赞,大文开启二百余年崖州之文运)。昔苏文忠赠姜君弼(姜唐佐,字君弼,北宋海南科考中举第一人),有“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之句,今又为观察诵之。三上春官,俱报罢。援例以内阁中书,候选,恩在京供职。以尊大人年高,伯兄尚虚,子息不忍远离。

贻高堂忧(1854年母故,在家守孝),主讲乐罗、鳌山两书院。勤于课士,一州之人化之。居无何(不久),官坊峒黎人倡乱,观察乃自备口粮,募勇防守,民赖于安。戊辰(同治七年,1868)丁外艰(二月父故,时大文因“剿黎军务,赴州会议”、“百里离家,千年永诀”),居家读礼。黎人乘间窃发,势益猖獗,官剿办,苦无善策。观察自筹经费,募勇三百,助官兵所不及。运筹决胜,直抵巢穴。己巳(同治八年,1869)春,黎匪就擒,以平定功,蒙瑞阁督奖赏,未及咨部。庚午(同治九年,1870)夏,伯兄弃养,无子。观察同气伤怀,功名之念置之度外。

丙子(光绪二年,1876),刘岘帅督粤,检查成案,奏请免补中书,以同知尽先选用。次年(光绪三年,1877),东黎复乱,州城告警。其时克明府(克星额)初莅,未悉黎峒情形,以观察志在平黎。委以巨任,募勇进巢。攻其不备,匪党逃窜。鼓行而西,直抵乐安(抱由)。谕以大义,黎民咸服。

是年(光绪三年,1877),奉部覆由同知选缺后,以知府补用。戊寅(光绪四年,1878)赴京,循例报效,以道员分发福建。闽督知其廉能,委办厘务总局。观察洁已奉公,办事慷慨,有同乡官闽者,欠库数十余两,倾囊代偿,免其遗累,时人啧啧称之。越辛巳年(光绪七年,1881),黎人知观察远宦,集众大乱,附近村墟尽遭焚掠。观察闻命之余,恳请回籍,以资防卫。其时,州人上控,大宪委刘镇军成元征之,观察募勇助剿。次年(光绪八年,1882),镇军被参,观察、刘镇楚接办,计诱匪首正法,而余党未能廊清,地方受害。张南皮(张之洞,直隶南皮人,晚清常以籍地敬称)由晋督粤,复命冯萃亭宫保(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西钦州人,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因此亦敬称宫保),开道黎山,平其巢穴。观察捐助军需千四百金,以成其事。

丁亥(光绪十三年,1887)复赴闽候委,戊子(光绪十四年,1888)染足疾,艰于进趋,告假回籍就医。乙未(光绪二十一年,1895。《崖州志》记为丙申年,1896)黄廉访开藩来闽,移文檄赴调用。观察自念受恩深重,年将七十,涓埃末报,复赴闽待命。蒙委善后总局,兼理营务处。观察以老成持重,军国庶务综理无遗,以此积劳,终于行馆。平生所学,百无酬一,士林惜之。回忆赴闽时,高轩枉过,共谈时事。栋赋诗赠行,以常杨诸公相交勉,观察深为许可。精神之瞿铄,气度之冲和,当必有所措施。为吾道引重,为梓里增光,孰意竟终于此也。观察赋性醇厚,笃于内行,待人以诚,与物无忤,自奉俭约,见义勇为。凡修学宫、建祖祠、筑桥、修堤诸善举,不惜倾囊以成之。而其所学经济,亦仅于平黎见之。吁可伤矣!

观察生于道光戊子(1828)年九月十八日巳时,卒于光绪丁酉(1897)年十二月初五日辰时,享寿七十。德配周夫人,妾周氏、何氏。子三,长德昭,福建候补县丞;次德崇,增广生员;三德坚,业儒,皆何氏出。

光绪二十五年(1899)七月初八,卜葬于抱浅之二权原。诸及门(弟子)谋树贞珉,以表有道,爰铭之曰:

大海之南,珠崖古乡。笃生伟人,弱冠词场。平黎记绩,训士有方。

天不愍遗,大雅云亡。郁郁佳城,莪莪崇岗。幽宫永在,山高水长。

诰授奉直大夫朝考即选教谕甲午科优贡生世愚侄王国栋拜撰

有挽幛谨录之,以招来许

诰授中宪大夫、晋授资政大夫、福建候补道加四级、辛亥恩科举人、享寿七十岁、少史吉观察大人铭旌――福建全省提督学使翰林院编修弟戴鸿慈拜题

芳遗绣豸――闽浙总督弟边宝泉顿拜

豸章望重――福建将军弟裕禄顿拜

豸绣勋隆――福建都统弟绰哈布顿拜

神归琼岛――福建学院弟戴鸿慈顿拜

公归不复――福建臬台弟李兴锐顿拜

豸绣荣膺――福建粮道弟唐宝鉴顿拜

神归琼岛――福建蕃台弟周莲顿拜

仙返榕城――福建盐道弟余联沅顿拜

赍志以终――福建粮道弟杨正仪顿拜

望重枌榆――候补道弟何成浩顿拜

人琴俱寂――福建道弟陈同书顿拜

福备箕畴――候补道弟聂元龙顿拜

琼岛归真――内阁学士、南洋大臣弟陈宝琛顿拜

哀动苏程――广东学院治弟叶大焯顿拜

琼岛归真――翰林院编修弟廖骧顿拜

豸绣沉辉――江苏候补道弟沈翊清、罗丰禄顿拜

据云,张嶲(张嶲,1854年-1917),原名镜清,字蓉舫,号芙舫、芙初,崖州黄流人,吉大文的学生,清丁酉顺天科举人,《崖州志》主编)读罢上文后,嫌其“幽宫永在”来得不自然,而挥笔又铭曰:

时当嘉道,州运瞳瞳。唯一出穹,如日东升。少年登第,观国宾充。难兄难弟,奕奕熊熊。公车石上,战踬南宫。慨然投笔,杖军从戎。纶巾羽扇,肆我儒风。勘平黎乱,晋阶崇年。当服政驻,荡闽中兵。漕盐铁论,办□惊雄。榕城三莅,将建丰功。桑田瞬息,遂尔令终。自来自去,冥冥太空。懿哉夫人,约已饰躬。谊不为侈,匮图于丰。屏当财物,家道隆隆。慈能逮下,缉发斯螽。伟然令妇,旌苇估公。古稀并届,游神于冲。二权之野,佳气葱葱。我铭此碣,齐寿出穹。”

摘自崖州《吉氏族谱》

就是道光皇帝啊。。。

道光(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

道光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一共有三十年(1821年—1850年)。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

如下: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814~1864)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八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度过难关。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三年四月病卒。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1821~1856)

太平天国前期***之一。广平桂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入拜上帝会。二十七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外出未归,他假托代天父传言,主持拜上帝会事务。后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四子。金田起义后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封东王,称九千岁,掌握军政,节制诸王。他是起义军前期的实际指挥者,曾指挥太平军成功地突围永安,攻克武昌、汉口、汉阳等重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他又筹划、组织了太平军第一次西征和北伐诸战役,并以其名义与英国公使通信,宣布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他战功显赫,位高权重。因居功骄横与天王洪秀全矛盾加剧。咸丰六年(1856),在太平军连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后,他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一说未逼封)。洪秀全遂下密诏(一说无密诏)令领兵在外的韦昌辉、石达开等返天京除杨。韦昌辉率部抵天京后,突袭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全家。而后又有意扩大事态,诛戮杨秀清部属二万余人,逼走石达开,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史称天京事变。事后不久,洪秀全在诛杀韦昌辉以后,追念杨秀清前功,将其死日定为“东王升天节”以志怀念。

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

肖朝贵,生于清嘉庆末年,壮族,武宣县河马乡下武兰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加入由冯云山组织的紫荆山拜上帝会。后到壮、汉、瑶各族人民中去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好处,串连发动各族群众人会。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紫荆山拜上帝会从秘密活动转入公开斗争,提出“同衣同食”、“把天堂搬到人问”口号,英勇地向封建统治挑战。地方官吏和土豪劣绅十分仇视和恐惧。土豪王作新勾结桂平县官府逮捕冯云山、逼走洪秀全后,扬言“杀绝拜上帝佬”。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肖朝贵和杨秀清挺身而出,组织民众增强团结,安定人心。并发动烧炭工人捐集了几百串钱,疏通官府营救冯云山出狱。

金田起义前夕,肖朝贵回武宣家乡招集会众,并动员同族兄弟参加起义。他断然自毁庐舍,表示破斧沉舟,义无反顾的反清革命决心。在肖朝贵的带动下,群众踊跃参加团营。

1851年(清咸丰元年)1月11日,爆发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肖朝贵是起义的主要***之一。3月18日,他在武宣东乡代天兄传言,针对当时军事给养困难和太平军内部有动摇、开小差的情况,教育太平军广大将士恪守天条命令,和睦团结,互相帮助。扎营不得入村搜索财物,打仗不得临阵退缩,缴获银元不得私分,特别强调要同心同力打江山。在武宣东乡的会战中,太平军大败清军,取得了金田起义以来最大的胜利。肖朝贵在协助洪秀全动员、鼓舞和指挥太平军英勇杀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3月23日,洪秀全在东乡登极称天王,封五军主将,肖朝贵为右弼正军师、前军主将,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而居第三位。从此,肖朝贵担负着率领太平军主力部队的重任,转战千里,功勋卓著。

1851年7月,太平军撤离武宣、象州,回师紫荆、金田。清军纠集3万兵力,分两路南北夹击太平军,太平军被包围在金田、莫村的狭小地区内,形势危急,少数人叛变。7月13日,肖朝贵在莫村配合杨秀清又一次代天兄传言,严厉斥责一些人“各为私,不公心,不忠心”。激励将士团结,忠于革命,鼓舞士气,反对叛逃。由于太平天国军民的努力,度过了难关,转危为安。

9月中旬,太平军突围到平南县的思旺圩。15日,清广西提督向荣绕道人平南的官村,扎营数十座,企图拦截太平军的去路。肖朝贵率领的前军和冯云山率领的后军密切配合,乘向荣立足未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其发起突然袭击。向荣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几乎全军覆没,将领毙命一二十人,大批粮草军械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平南官村大捷,为太平军胜利进军扫清道路。9月25日,肖朝贵指挥罗大纲率领前锋,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一举攻下永安州(今蒙山县城)。

太平军在永安半年中,进行休整和加强农民政权建设,肖朝贵驻扎州城西面二里的寇岭炮台上,指挥太平军的主力部队在西线战场上多次打败清军的军事“围剿”。同年12月17日,天王洪秀全为了表彰“同打江山”的功臣,加封肖朝贵为西王、八千岁。

1852年(清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肖朝贵督率太平军几千人担负着反击清军追袭的重任。4月7日,清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大军尾随追来。肖朝贵和南王冯云山奉命反击。4月8日,乌兰泰率清军来犯,太平军居高临下,发动凌厉攻势,歼灭清军四五千人。清将长瑞等四总兵毙命。乌兰泰堕崖受伤,仅以身免。清军在广西的主力基本被打垮。太平军乘胜北上,一路势如破竹。

1852年夏,太平军从桂北全州进入湖南期间,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联名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几篇重要檄文。猛烈抨击清朝的倒行逆施,列举了官僚地主盘剥民脂民膏的罪状。宣告了清朝“妖运告终”,“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来临。动员广大人民大力支援革命,号召清官兵认清形势,弃暗投明,共同反清,“同享太平之乐”。这几篇檄文,旗帜鲜明,气势磅礴,对团结人民、孤立敌人、推动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

肖朝贵统帅前军,出广西、入湖南,“所攻必克”,节节胜利,连克道州、桂阳、安仁、攸县,7月25日攻破醴陵,充实了军需给养。这时,肖朝贵向天王洪秀全献策:长沙清军兵单力薄,如果拨数千精兵,神速攻袭,垂手可得。洪秀全采纳了肖朝贵的建议,即命肖朝贵率军督战。

1852年7月27日,肖朝贵率军直奔长沙,在石马铺一战告捷,大败清军。然后亲率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几位猛将,领兵在离长沙十里处扎营,准备攻城。长沙守将罗绕典事先得报,不与肖朝贵交锋,只紧闭城门不出,命令城里8000清兵按兵不动。

肖朝贵在胜利面前,骄兵疾进,又远离了太平军的后续部队,孤军深入。结果,由于兵力单薄,不能合围长沙,只好占据城南外的妙高峰、鳌山庙,抢修工事,以作侧面攻城。这时,长沙清兵增至10万之众,清将江忠源率援军赶到,占据城南高地天心阁和蔡公坟两地,夹击太平军。7月28日,肖朝贵在后军不继的不利形势下,拔队攻城。当天上午,双方激战几小时,肖朝贵指挥太平军连破清方营盘多座,乘胜推进七八里,杀死杀伤清方将官数十人、清兵2000多人,缴获火药4000余担,以及大小火炮和军粮无数。但是,太平军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局部的胜利无法扭转整个战局,长沙仍无法攻下。7月29日,肖朝贵亲带卫队临阵指挥。他“勇猛刚强,冲锋第一”,挥刀往来,呼号激烈。正当与敌混战中,他不幸被清军发炮击中,洞穿胸部,血流如注,但他视死如归,在临难时还对太平军将士说:“攻取长沙,有进无退。我今天马革裹尸,上登天堂,也是如愿的。”最后,他壮烈牺牲,时年仅30余岁。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1822—1852)

冯云山(1822—1852)太平天国***之一。广东花县人。又名乙龙。自幼习诵经史,博览诸书,但屡试不第,执教村塾。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与洪秀全创建拜上帝会。次年与洪秀全到广西贵县发展会众。同年9月只身入桂平紫荆山区,充当雇工,塾师,在烧炭工人和贫苦农民中宣传拜上帝教,发展会众,吸收杨秀清、萧朝贵等山区农民。烧炭工人3000余人参加,为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组织基础。1847年秋,洪秀全来紫荆山区后,协助洪设立拜上帝会总机关,参与制订“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1848年1月,因遭劣绅控告,在桂平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10月经营救出狱后,积极协助洪秀全筹划武装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时,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12月,在永安(今蒙山)封为南王、七千岁。太平天国军制、官制、礼制、历法等均出自其手。1852年6月,进攻全州时中炮受伤,至簑衣渡牺牲。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1823~1856)

太平天国前期***之一。又名韦正。广西桂平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仅次天王洪秀金、东王杨秀清对杨秀清素怀不满,但表面装作顺从。咸丰六年(1856)督师江西时,洪、杨矛盾爆发,他接到天王密诏(一说无密诏)后率兵3000星夜回天京诛杀杨秀清及其家眷。有意扩大事态,株连杀戮杨部属二万余人,史称天京事变。后欲加害石达开。石达开逃离天京,起兵安徽,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十月初五,洪秀全下诏讨韦,处死韦昌辉,削其封号,贬为“死孽”。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1831~1863)

太平天国军事统帅之一。广西贵县人。早年加入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谋举义。金田起义后,被封为左军主将,旋封翼王。在太平军由广西向金陵(今南京)进军途中,任开路先锋,屡建战功。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春,太平天国建都金陵,称天京,石达开留京协助洪秀全、杨秀清处理军政要务。四年,西征军在湖南湘潭为曾国藩的湘军所败,节节后撤,武汉失守,九江危急。他奉命率援军赴湖口,指挥九江、梅家洲守军顽强抗敌,将湘军水师的小船困锁于鄱阳湖内,重创其笨重大船于长江水域,由此西征军扭转战局。六年春,奉命回援天京,协同燕王秦日纲等部,摧毁清军江南大营,共解天京之围。六年秋,天京爆发内讧,石达开奉诏回京辅政,合朝拥戴。七年夏,因受洪秀全疑忌,率10余万众,脱离皖、赣根据地,转战浙、闽,后折入湖南,进图四川,与湘军作战失利,被迫撤入广西。十一年秋,他重振队伍,在川南、黔北转战年余,屡战受挫。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夏,进至越厅紫打地(今四川石棉县安顺场南),为大渡河所阻,又遭清军及士兵围困,进退无路,陷于绝境。他冀图“舍命以全三军”,投入清营,后不仅部属惨遭屠杀,自己也在成都遇害。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1837~1862)

太平天国青年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少孤,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随军西征。次年攻武昌,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转战湖北、安徽等地。六年春,镇江被困,随燕王秦日纲往援,与守将约定内外夹攻,遂大败清军,解镇江围,并与各友军共破江北、江南大营。石达开出走后,受封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军主将,和李秀成等同主军政。八年夏,与李秀成先破浦口江北大营,继而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晋封英王。十年,会同各军再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州)、常(州)。时湘军四路东下,安庆被围,他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庆。秋,太平军计分两路,合取湖北,迫敌回救。他率大军趋北路,于次年二月进抵湖北黄州(今黄冈),因受英国侵略者的阻挠和南路李秀成误期,未能合取武昌,遂回师径援安庆,多次苦战失利。八月,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受严责革职。同治元年(1862)春,派部将陈得才等率师去陕西等地招兵,庐州守军兵单并围急。四月,率部突围,走寿州(今安徽寿县),为叛徒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就义,年仅26岁。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1823~1864)

太平天国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参加太平军。三年二月克金陵(今南京),称天京,以功保升军帅、监军。次年,调守庐州(今合肥)。六年春,随燕王秦日纲回救镇江,与清军大战于高资、汤头,解镇江之围,旋大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晋升地官正丞相,七年,封合天侯。时当天京事变后,授命为副掌率,与陈玉成同掌兵符,提调军务。八年夏,与陈玉成等共商解京围之策。九月大破清军江北大营。十月,在三河之战中配合陈玉成部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封忠王。曾与干王洪仁共订“围魏救赵”之策,并于十年初亲率大军奔袭杭州,诱敌分兵,然后间道驰还,五路合击,再破江南大营;又乘胜东取苏(州)、常(州),建立苏福省,为太平天国后期战争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但李秀成此后对天京上游战事重视不足,在二次西征中进兵迟缓,合攻湖北误期,进抵湖北南部后即撤军东下,虽得一浙江而安庆陷落,天京西面失去屏障。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1862)进军上海,未克。集结各路大军(共十三王)回救天京,久战无功而退;又北进江北,半途而返,损折精锐大半,军势大挫。二年,受任真忠军师,主持天京战守。湘军围城日急,他力主“让城别走”,洪秀全固执不从,遂致坐困。三年六月十六,天京城破,他保护幼主突出重围后被俘。写有长篇供词,记述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甚详,但流露出偷生乞怜情绪,不久被杀害。

曾国藩这么做就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证明自己并没有贪污国家的银两。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大臣之一,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当年的所作所为一直到现在都是大家争议的对象。然而,曾国藩做官、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做法受到了别人的称赞,甚至蒋介石等人也对曾国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曾国藩脱光衣服清点库银这件事发生在道光二十八年。当时,曾国藩受皇帝信任,被派去检查国库赤字情况。但是大家都知道官场中人心叵测,很多人都是敌对关系,特别是曾国藩,他那年38岁,已经在朝多年,他的敌人肯定也不在少数,所以他的这些对手们就开始借此事大做文章,说他曾国藩查明亏空,可是谁又保证他自己是清白的呢?

于是曾国藩脱光衣服去检查国库的银子,以证明他当时的清白。当然,他的行为是为了证明他什么都没带进去,也什么都没带出来。在这一事件发生后,道光帝越来越信任曾国藩。后来,道光下台,咸丰上台。咸丰帝在位时,他也非常信任曾国藩,经常委托他执行重要任务,最后甚至还把清朝的五大权力全部都移交给了他。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否真的属实,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曾国藩最后之所以会得到重用,绝对不是只有脱衣服清点库银这一件事。曾国藩虽然是宗圣的第七十世孙,但其实到他这里,已经只是一个普通家庭了,他的上面几代人都是农民出身。

曾国藩自己很用功,通过了科举考试,然后在官场中一直兢兢业业、稳扎稳打。真正把他带到了权力的顶峰是因为他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清代道光

道光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 道光 庙号: 宣宗谥号: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在世:1782年-1850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