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本古籍善本《傅征君全集》有谁知道介绍一下是孤本吗?
所谓孤本,顾名思义就是已知的唯一的一本,因此相当珍贵。
而善本,指的是内容完整的,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无文字讹误的书本,而且这个书籍必须足够的古老或者足够的稀少,古老就是接近甚至于就是原本。因此也非常的珍贵,但如果不止一本,则不能称为孤本。
附上国家对善本的完整详细的划定: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首先,排除故意做假的情况,这就是嘉庆八年印的书。
后来用前些年的板子来翻印,至少会另外加页。就像图上这一页,就说明它用的是以前的板子。如果是重刻,那就是“重镌”。
同理,光绪年间用这个板子来印书,也应该加印“重刊”这一页。如果这个版本好,确实也会保留以前印的这一页,但自己的印刷信息还是会加上去的。
连日来,一次特殊的众筹在不少丽水人的朋友圈中刷屏——一群丽水乡土历史的爱好者,发起了影印清光绪版《处州府志》的众筹活动。这是百年来光绪版《处州府志》的首次众筹影印,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29人参加了本次众筹。
热爱乡土文化,他们曾发起明成化版《处州府志》众筹
地方志是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是研究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和地区史的重要参考书。“处州人文鼎盛,文献浩繁,历代重视地方志的编纂。自宋以来,有据可查的共有11次编修府志。现存的明成化、万历、崇祯和清雍正、光绪版府志,大多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丽水文史爱好者叶金军向记者介绍了《处州府志》的历史,80后的他是此次众筹的主要牵头人之一。
因为平时喜欢乡土文化,叶金军多年来一直在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县志和处州府志是他收集的重点。在此次众筹影印光绪版《处州府志》之前,叶金军曾在今年年初发起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影印的认筹。
“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是现存的丽水地区最早的地方志,国内还没有完整的藏本。”叶金军告诉记者,2018年下半年,他和其他一些文史爱好者决定影印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找到了适合影印的电子版本,又联系了印刷厂,之后组建微信众筹群,把身边喜欢乡土文化的同仁都拉入群里,到去年11月初,230套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就全部认筹了出去。
“国内收藏此志的只有三处,即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宁波天一阁,但皆残缺不全。其中北京图书馆的藏品抗战初期曾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保管。”据叶金军介绍,1967年春,台湾历史学家宋晞先生检阅山根幸夫所编《日本现存明代地方志目录》,发现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有明成化版《处州府志》。1967年夏,宋晞赴美出席第二十七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时,途经东京,托台湾历史学教授苏振申向日本国会图书馆申请摄成胶卷一份,携回参考,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全书方有完整无缺的版本。
影印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丽水老故事”
一本古籍的影印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找好版本后,还需要修图、点校等诸多工作。在叶金军看来,最难的还是点校工作。“影印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时,因为书中有些虫蛀和污染,工作需要很仔细。大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照书的原稿每一页每一个字的校对,有不清楚的问题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经过4次大的校对和无数次的小校对,反复确认无误,一直到今年3月底才最终完成校对工作。”
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引用的历代书目多达81种,这说明当时广泛引用历代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影印的过程,也是对丽水的前世今生做了一次回眸。大家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发现的“丽水老故事”。
“大家在研究这套府志时,还讨论了处州府志编撰历代版本问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最后推翻了原先普遍认为处州府志始修于绍兴二十七年的结论,把始修时间前推到至少在唐末。成化府志《寺观》中对各个寺庙的始建年代很多可能就是来自于早期版本。”叶金军说,“还有括苍的括到底是‘栝’还是‘括’,大家找出了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相关记载和对栝树进行了广泛的对比研究。又如对‘丽水’一名的来源的争议。虽然最终都没有形成共识,但让大家学到了背后很多乡土文化知识,受益匪浅。”
这套十八卷的明成化《处州府志》在2019年5月影印完成,认筹的众人纷纷收到了这套装订非常精美的影印本。“非常有意义!”“印刷质量真好!”……很快,更多的文史爱好者知道了此事,纷纷前来求书,可惜因为印量有限,有不少喜欢这套书的文史爱好者最终没有得到。
记者 蓝倞
丽水(2)州府(1)明成化(1)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我发现了一本古籍善本《傅征君全集》有谁知道介绍一下是孤本吗?
本文2023-10-27 10:02: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