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讲一讲,在中国失传的古文字最初是如何被破译的?
一开始发现楔形文字时候谁也认不认识破译它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过了几十年,偶然发现破解文字的钥匙:一块用三种文字雕刻成的石碑。
一般都需要一个类似于罗塞塔石碑这种可以对比的文字材料,才能进行破译。西夏文破译就是这么开始的。契丹文破译也是依靠一份双语材料。
四书五经本来是四书六经,后来《乐经》失传,就变成五经了。
然后就是清朝时有名的《四库全书》、明朝的《永乐大典》,其实编纂过程中,篡改、销毁很多古书,为了迎合统治者意志嘛
还要失传的古籍真的不要太多,毕竟中华文化几千年,战乱、陪葬、维护统治什么的毁了很多,什么《黄帝外经》、《青囊经》、《阴符》、《五典》、《九丘》、《八索》,太多了,数不过来
个人认为都是正确原因,如果非要选一个不那么严重的,感觉是是国运不济
战争一定会造成毁坏,被毁灭的东西太多,典籍更是无法避免损毁。
官府垄断,由于官吏不作为,或是统治者要求,甚至可能造成官方的毁书。
水火等灾祸就更是了,古代书的数量少,又不能像现在一样大量印刷复制,很容易一件孤本一把火就没了。
只有国运不济……比方说南陈、南唐这些国家,不行了,亡国了,但典籍还会被下个国家继承。但我觉得也很容易造成损坏,只是不一定有那么直接。
来讲一讲,在中国失传的古文字最初是如何被破译的?
一开始发现楔形文字时候谁也认不认识破译它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过了几十年,偶然发现破解文字的钥匙:一块用三种文字雕刻成的石碑。一般都需...
点击下载
本文2023-10-27 10:52: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544.html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