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生活中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经常会举办一些写对联的比赛,下面分享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11、长沙市楹联家协会“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楹联大赛一等奖
赤帜入青云,挟三千年楚地精神,迎风卷起湘江浪;
苍生挥玉笔,步十九大诗篇韵律,蘸梦皴开岳麓春。
2、西安“经纬丝路杯”创新创业测绘楹联大赛一等奖
天眼透层霄,拉近时空,一河星月披肩上
地球收尺幅,抻开经纬,万里山川缩掌中
3、山东“走进大泰山·品味大津口”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
津口诉沧桑,历三千载草色枯荣,风雨难湮王者道;
泰山担日月,看十八盘云涛起伏,峰峦遥接古乡春。
4、寨岗镇文化广场舞台楹联征集一等奖
舞步响云端,引出千年瑶寨月
歌声飞画里,唤醒一轴客家春
5、三门峡白天鹅杯楹联大赛一等奖
似雪浮来成一景,自有梦之期,春之盼
如云飘至过三门,焉无行者范,舞者风
6、邯郸成安县“文明地税廉洁地税”楹联大赛一等奖
成于一点一滴,渐固政之基,国之本;
安可十全十美,唯求公者念,法者思。
7、四川省遂宁中学2017年春联一等奖
紫燕将好梦衔来,披上斗城,喜千载黉宫,文风时约春风至
金鸡把朝阳唤醒,映红壮志,倾一腔热血,涪水何输泗水长
8、开江第三届荷花节楹联大赛一等奖
不待弦音,风中舞出霓裳曲
何须梦笔,雨后凝成水墨图
9、北京让古籍活起来楹联征集一等奖
把典籍翻开,思接千年,同古人语
将文明托起,智承一脉,助好梦圆
10、邯郸武禹襄故居楹联大赛一等奖
十三式流水行云,荡浩气于乾坤,神功辉映邯郸月
二百年舒枝展叶,拓武门之根脉,大木扶摇太极城
11、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奖征联一等奖(棉花馆)
八月花铺千里雪
一生情寄万家衣
12、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奖征联一等奖(棉纺馆)
难忘百代经纶手
恍听千庐机杼声
13、丙申(2016)年“文明三门峡”全国春联大赛一等奖
任性春风,把大河抹绿
含情梅朵,将国梦映红
14、第四届中青诗联网大学生春联一等奖
沐春桃李绽华夏
带梦鲲鹏击海天
15、丰台纪念全民抗战80周年楹联大赛一等奖
三千里狼烟骤起,问七尺男儿,岂容城上升倭帜;
八十年狮目圆睁,借一轮月色,恍在桥头数弹痕。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21、上联:岁月无情风刻意;下联:红尘有爱墨留心。
2、上联:从此葬花成故事;下联:何来谎话变真传。
3、上联:一帘幽梦莺啼乱;下联:满耳笙歌燕奏齐。
4、上联:三弄梅花香绕指;下联:千拂翠柳梦颦眉。
5、上联:雾里看花别笑我;下联:山中论剑勿说人。
6、上联:平湖秋月一轮冷;下联:银浪碧涛万舸欢。
7、上联:难忘今宵难忘你;下联:苦思旧日苦思君。
8、上联:阅卷清风能识字;下联:思情明月也读书。
9、上联:月栖水里问鱼好;下联:雨躲云中笑日痴。
10、上联:唯有读书窗下笔;下联:尤其墨画案中词。
11、上联:春花不晓秋霜冷;下联:夏雨难言日冕轻。
12、上联:清风恋月水生气;下联:小鸟依人风暖心。
13、上联:烟萦碧岭风勤入;下联:雾漫重山日懒起。
14、上联:风霜几度催人老;下联:雪雨千重伴客归。
15、上联:飞花点水因风过;下联:漫草摇姿为露来。
16、上联:暮鸦孤影穿秋色;下联:春燕多情画晚霞。
17、上联:潇湘秋色辞孤雁;下联:瀚海云涛送远帆。
18、上联:月随舟影听渔唱;下联:星助烛光解客思。
19、上联:月破纱窗寻墨客;下联:风游曲径戏娇娃。
20、上联:绕堤新柳三分绿;下联:倚岫静塘一抹红。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3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 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今名人读书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韩愈“提要钩玄”读书法
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这一事件和其它事件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要钩玄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韩愈还提出读书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赠别元十八协律》)八首之五)。他要求博览务得,学以致用。韩愈提出读书既要“迷”,又要“不迷”。他在《答李翊书》里,曾先后用了两个“迷”字。第一“迷”是形容他自己开始读书着迷的情景;“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有这种迷劲才能深钻下去,但又要防止迷失方向。所以提出了第二个“迷”:“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这是韩愈多年读书的心得,恰当地指明了读书必须由迷而步入不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摆脱本本主义的桎梏。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生平重视读书学习,常在诗中表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并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就是后世所总结的陶渊明“会意读书法”,也有人称作“不求甚解法”。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元代李冶就指出:“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邓拓也指出:“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了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燕山夜话·不要秘诀的秘诀》)且陶氏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明会意也可不止一次。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在我国民间已成为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与他勤奋的学习精神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来诸葛亮至蜀汉丞相,而石广元三人果真只任至郡守一类的中级官职。这里的“观其大略”,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即提纲挈领地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的读书方法。大略,含战略统领之意。古人曾注:“略,谓举其大纲。”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的最精粹部分,抓住了它再进行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
朱子“格物致知”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他的学生辅汉卿等把这些方法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其“精义”是:
⑴ 循序渐进。他主张如果有两本书,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在同一本书中,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乱也”。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
⑵ 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而精思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他认为,读书始“未知有疑”,读书中要“节节有疑”,后“疑渐渐解”,最后“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⑶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
⑷ 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要“观书以己体验”,但不可固执己见
。⑸ 著紧用力。朱熹认为读书要抓紧,舍得下苦功夫。“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⑹ 居敬持志。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纯净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敬,指用心专一。“方无事时,敬以自持,乃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同时,他指出为学以立志为先,目的不明,无以为学。即所谓“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孟子“自求自得”读书法
孟子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是我国早期形成的系统的读书方法论之一。与孔子读书法一样,它对中国读书史发生了深刻而有益的影响。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
(1)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就是说,老师让学生深造的方法,也应该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
(2)专心有恒。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旨在反对三心二意的读书态度。曾举奕秋教人学棋为例,强调“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孟子·告子上》)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学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往往并非其“智弗若”(不聪明),而是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还指出,专心还必须有恒。他以掘井作喻道:“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不坚持读书终将落空。
(3)盈科后进。即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又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以水喻学,道出逐渐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4)重思存疑。孟子认为,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识客观事物,有闻见而不思,等于无闻见。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是要求不能只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必须通过思维得到事物的真实内涵(本质)。孟子还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上》)。
(5)以意逆志。这是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对这种方法,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清人的解释。如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一文中认为:“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即应就作品论作品,以作品实际去分析推求作者思想。另一种是汉以来多数人的解释。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意”(思想、知识、经验等)。如赵岐《孟子注疏》解释为“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四书集注》则解为“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朱自清《诗言志辩》解为“以己意己志推作者之志”。
(6)知人论世。另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作品,还必须知人论世。他强调:“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要真正读懂作品,必须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7)详说返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孟子·离娄下》)这里的“详说”,是指对读物要精细研究,详细阐释,即所谓“把书读得厚”;这里的“说约”,指对读物内容的简明概括。详说返约,就是要求读书治学必先深入细致钻研,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直至明确掌握。
孟子读书法的基本精神是:
(1)“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读书求学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应根据规律来确定正确的读书方法。
(2)著行察习。即应该明白自己学习过程的本身,这样才可以“知其道”,即掌握住学习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使之合乎规律。如果“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那就会成为平庸的读书人。
孔子“好学乐学”读书法
⑴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实际上强调读书治学过程中养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和习惯的重要意义。
⑵由博返约。这是一种由博学到精研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其后学总结的“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便体现了孔子“由博返约”的读书原则和方法。
⑶学而时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里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着的重要方法。一是读书时先要“学”。然后是“时习”。孔子提倡带着治学的目的和方法来读书,反对“为读而读”,死守章句。
⑷学思结合。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与思不可偏废,应学思并重。
⑸学行结合。人们一般从终极的目的处着眼,把“学行结合”解释为“学以致用”。实际上其中还包含有“以行促学”、“以行助学”、“行即是学”等有关底蕴。
⑹温故知新。孔子认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的过程。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⑺述而不作。指在读书治学过程中,应以弄懂作品的原旨、阐明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为要务,而自己不应去主观发挥和附会。
⑻默而识之。默,是“沉思默想”;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暗暗思考并记住……哪能难住我呢!这种读书方法也叫“沉思默想法”。
⑼一以贯之。孔子不仅主张多学多识、学思结合,而且更强调必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统一起来,上升为理论而又能付诸实践,成为行动的指南。他多次强调“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⑽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还有“知类通达”,也是“举一反三”的意思。孔子读书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基本精神是:读书与治学的统一,读书治学原则与读书治学实践的统一,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阅读学习与非阅读学习的统一。
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是一种抓住一个中心、集中精力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读书方法。发明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他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而“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之中,每次读书,只求一点,所以后人也叫它“求一法”,或叫“主攻法”。因为它每次只围绕一个中心,只解决一个问题,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这种读书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读书方法。具体做法据史书记载:“尝有人间苏文忠(苏轼的谥号)曰:‘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之类,每一过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种读书方法既是定向阅读,分步进行,长久坚持,必有好处。
李大钊“串钱”读书法
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对如何读书,他有生动的譬喻。说,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个段,以至每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了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书中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能抓住书里主要东西,吸收了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前一种人好比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恰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线。李大钊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既要钻研个别的关键性的章节、词句,又要善于领会大意,即主要观点、立场,“钱”多多益善,“绳子”色彩鲜明,两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三复四温”与“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读书方法最可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践,“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中“三复四温”式读书基于其一生的强烈求知欲。“他不仅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到了老年仍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常读常新”,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则是毛泽东“从他的老师徐特立那里学来,从青年时代起坚持一生的读书习惯”。他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就有“四多”的习惯,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其中的“写得多”,就包含着多做读书笔记。综览其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1)内容摘录。早年读书时,在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有选抄本,摘录精要有摘录本,曾积累了好几网篮。延安时期,毛泽东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后,曾录下书中论点约3000字。(2)标记。每读一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早年读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杠、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延安时期读的《***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斯大林选集》等书,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与勾划。(3)批注。《伦理学原理》一书共10万余字,但他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语就有12100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书眉上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批语。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实际对某些观点所作的引申、发挥。(4)读书日记。1937年,毛泽东读到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阅读,并开始续写中断多年的《读书日记》。其开篇写道:“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1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1-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页。”嗣后,他每天均认真记下读书进度。(5)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则常用笔记形式改正。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毛泽东认为说法不当,指出历史上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毛泽东用简略的话指出其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等等
鲁迅“硬看”读书法
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除政治理论、文艺作品外,还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物考古、美学甚至佛学方面的书籍。其读书方法的要点有:
(1)泛览。“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读书杂谈》)并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给颜黎明》)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同时,还应重视读反面的东西,“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一番。“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
(2)硬看。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学外国文须每日不放下,记生字和文法是不够的,要硬看。比如一本书,拿来硬看,一面翻生字,记文法,到看完,自然不大懂,便放下,再看别的。数月或半年之后,再看前一本,一定比第一次懂得多。”(《给曹白》)若遇到暂时弄不懂的地方,则采取跳读,联系上文以至全文来“硬看”,直至理解。“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鲁迅译书时,与工具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收藏有大量外文工具书,种类也很全。
(3)专精。鲁迅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会成为“杂耍”读书虽多,但一事无成。其《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的编纂结集,堪为读书专精的典范。
(4)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指出:“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读几本书》)。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读书杂谈》)。并主张“留心世事”(《海上通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书杂谈》)。
(5)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他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题未定”草(七)》“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吴晗“摘卡片式”读书法
吴晗认为:“青年人要有雄心壮志,著书立说,没有勤奋目标就不会有所作为。”而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读得细致,但往往会“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犹如一屋散钱却缺少串钱的绳子;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缺少细心的寻章摘句的工作,犹如有绳子而无钱可串。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使“广和深”达到有机结合。于是他认为“要多读书,用功读书,但是还得善于读书”(《谈读书》)。其读书,也很爱做笔记。每当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随手抄在本子上。后来,记得多了,便渐渐发现这种方法有问题,主要是各种资料抄在本子上,眉目不清,很是杂乱,等到下次想使用某个资料时,在厚本子里翻上半天也找不到。吴晗于是改用卡片记资料。于是身边经常备有一叠卡片,在阅读书籍报刊时,凡遇有价值的资料,就抄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一件事、一段话,并且记上出处。日积月累,卡片多了,就按照内容分类保管。他亲手整理了几万张卡片,象银行的储蓄卡一样,把大量的资料储存起来,随用随取。他做卡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记载书刊名称页码,以备查阅;二是记载内容提要;三是抄录原书。等到要研究某个问题时,他就把有关该问题的卡片摆出来,加以对照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探讨。他曾举例:历史上很多人都说曹操坏,而唐太宗却说曹操好。到底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公正地评价曹操》?这就得依靠自己长期搜集摘录的卡片了。这样,集众家之长合而为一,就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华罗庚“厚薄”读书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主张读书分两步:第一步“由薄变厚”,即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一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比这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能学会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这样经过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读书,只有学会“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渗透式”读书法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1922— )博士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认为,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衔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因此,他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都拿来读读,暂时弄不懂也不要紧,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并建议人们应“每星期抽一定时间去图书馆”,翻翻杂志,看多了以后,就能掌握住你那个渗透性的学习方法,可使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并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
爱因斯坦“忘书”法
爱因斯坦在读书时,往往有意识地忘掉一些东西。他从小迷恋物理学,成为物理学家后,有人问他不锈钢的成份,他建议道:“你去查查《冶金手册》。”又有人问爱因斯坦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说:“实在对不起,我记不住,你当然可以去查《铁路交通》。”显然,爱因斯坦曾经浏览过《冶金手册》、《铁路交通》这类书籍,可他却没有记住其中最基本的数据。爱因斯坦解释道:“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有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是: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而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去粗取精,把握要点,吸取有益的核心东西。对一般材料只记住“门牌号码”,知道什么材料到什么地方去找,不再费力背诵,把记忆任务让书籍分担一部分,而把主要精力用来记住最重要的和经常用的知识。他曾读过一本几何教科书,立即清楚地讲出了书中的要点。有人问他是怎样读这书的,他说:“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
黑格尔摘录分类读书法
黑格尔喜欢读严肃的书,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即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录在一张活页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数学、心理学、史学、神学和哲学等项目加以分类。每一类都严格地按照字母次序排列。所有摘录都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论需用哪一类资料摘录,都可以马上找到,这些文件夹伴随了这位哲学家一辈子。黑格尔这一读书方法颇有益处。不少人读书时,书本东丢一本西塞一摞,没有次序。有的人抄写笔记和卡片,乱放乱堆,毫无系统。一旦要查阅某一本书或某种资料,翻了半天也找不到,而黑格尔写在活页纸上,有系统地进行整理,使之便于查阅。这种好习惯,对读书大有裨益。
苏霍姆林斯基“围绕问题”读书法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为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把心灵献给儿童》、《学生的精神世界》等。他总是带着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而读书,孜孜不倦地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以及各种教育方法专著中,摘录“最出色的内容”,然后分门别类编辑成专题研究笔记,撰写论文。他的著述被誉为“学校的百科全书”。他说:“面对浩瀚的书刊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地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要善于限制阅读范围,从中排除那些可能会破坏学习制度的书刊。”围绕问题读书,正是选择书籍、专题阅读、深化效果的好方法。
要切实坚定文化自信,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文明根植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怎样统筹好文物保护工作
要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夯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
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要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切实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让文物焕发新生、创造价值、赋能发展。
要建设好维护好利用好各类博物馆资源,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城市公共产品“金名片”。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本文2023-10-27 10:55: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