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浊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中医中的浊是什么意思,第1张

问题一:中医上鼻炎的芳香化浊,中的浊指的什么 一般是指痰湿。西医的痰,血液粘稠度高,等等都属于痰湿的范围。中医的概念比较广泛。

问题二:中医诊断肺虚湿浊什么意思 虚分阴阳,阴虚就是缺东西,阳虚是无力,要补肺。湿浊指水液和痰排出不畅通,积在肺里。

问题三:中医中说的白浊是什么意思? 白浊,又称尿精,系指尿道口滴出白色浊物,可伴小便涩痛的一种病证。《内经》称之为白*。其病因,或系房事过度,劳伤精气,致肾气虚衰;或因平素酗酒,使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或因感受外邪,均可阻隔经脉,导致本病。

滴白,是慢性前列腺炎最先出现的征象。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因前列腺发炎,前列腺液分泌增多,多则自行溢出,常在早晨起来时发现尿道口有稀薄水样分泌物滴出,也可出现较粘稠的乳白色粘液,最明显的是在小便结束后或排大便时,在尿道口排出一、二滴白色物,在中医学称为白浊,现代统称滴白。

问题四:中医说我体内浊气很重请问怎么去除阿中医说我体内浊 可以找个好的中医根据你的情况用中药好好调理

问题五:尿浊是什么病?中医治方 初清后浊:偶而发生的尿液在排出时澄清,尿盆内放置25小时可见到一层沉渣,呈灰白色或稍带污**。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是尿中盐分析出的结果。但每天的尿液都有大量盐类沉淀,应该查找原因。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平时极少喝水,致使尿液高度浓缩;或者尿路中已有结石生成,或者患上了痛风病。此时,就要到医院详细检查一下了。全程混浊:从排尿开始至结束,全程尿液都是混浊的,这种情况几乎都是病理所致。或为血尿(红色),或为脓尿(白色),常见于尿路感染或肾结核;如果尿中含有大量脂肪滴,颜色如乳白色的牛奶,则称为乳糜尿,是淋巴管阻塞的表现,多见于血丝虫病、结核或肿瘤。也有生理因素所造成的全程混浊尿,例如房事或遗精后, 混进尿中而致尿呈稀薄乳白色而略带混浊,但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一次性的尿混浊,第二次排尿便会明显减轻或变为澄清。半截混浊:排尿过程中有一小段尿是混浊的,或为病理,或为生理,需要到医院检查才能确定。同时,要多饮水,促进废物排泄,保护肾及膀胱功能。在饮食方面,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及含胆固醇、嘌呤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啤酒等);用玉米须50克,薏苡仁50克,水煎代茶饮服;戒酒戒烟,多食水果蔬菜。严重而持久的尿浊症,伴有腰腿酸软、头晕眼花者,可试服下方:炒菟丝子、鹿角胶(烊服)、党参各15克,桑螵蛸,萆解、当归各12克,龟板20克,黄芪30克,茯苓20克,陈皮6克。血尿加旱莲草15克,水煎服,日1剂,10天1个疗程。

中医辨证脾虚

  脾是中医脏象学中的五脏之一,它与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脏”不是同一概念。中医诊断“脾虚”,是以脾的生理功能减退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为依据。因此,在了解“脾虚”之前,先要了解脾有哪些生理功能。

 中医的“脾”有三大生理功能。一是“运化”;二是“升清”;三是“统血”。

 中医学认为,人出生后,依赖脾的“运化”功能,与胃一起摄取饮食中的营养,化生气血,充养肌体,维持生命活动。历代中医非常重视脾的“运化”功能,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尤其是对体虚者的调养,或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或延缓中老年衰老。对于患者而言,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疾病的预后良好。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肌肉丰满、强劲有力、脉搏充盈。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会出现以下两类症状:一是对食物消化功能减退,表现为没有饥饿感,食欲减退,食量减少,食后脘腹胀满,尤其在劳累后,腹胀明显加重。消化功能减退,必然使营养吸收减少,其结果是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全身无力,舌色淡白,脉搏无力。其次,脾对水液的“运化”功能减退,可见大便稀薄不成形,劳累后下肢浮肿,入睡后口角流涎,舌胖大,舌边有齿痕等。

 脾的第二个功能是“升清”。何谓“升清”“升”就是向上输送之意;“清”是指体内的营养物质。脾的升清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把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头部,保持头部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升清功能正常的人,表现为精神振作,思维敏捷,耳聪目明,不易疲劳。升清功能减退,头部供养不足,就会出现精神疲倦,脑力不济,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目眩,或饭后困倦欲睡,或一时性两耳如塞,或入睡后两目闭合不全等。二是清气有“托举”脏腑组织的功能。人体的脏腑及其他组织器官之所以能够维系在体内相对固定的位置,与脾的升清功能有关。当这一功能减退,会出现“清气下陷”的症状,如内脏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清气下陷”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症状,如饭后就想大便,喝冷饮或稍食油腻即泄泻,疲劳时尿液浑浊等。说明“清气下陷”使部分营养物质通过大小便流失。

 脾的第三个功能是“统血”。“统血”是指脾能使血液稳定地在血管内流动而不溢于脉外,这是脾的“控制、固摄”功能。当脾的统血功能减退,就容易发生出血,如皮下出血而见青紫瘀斑点,或消化道出血而见呕血(咖啡色呕吐物)、便血(柏油样大便),或妇女月经过多或淋沥不尽。

 综上所述,当脾的三大功能减退,出现上述各类症状,均可诊断为“脾虚”。但每个人的表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造成脾虚的原因很多,一般多由饮食失调,久病重病,身心过度疲劳,或好逸恶劳,缺少运动等原因所致。经调查统计,脾虚多见于小儿和中老年人。

 现代研究证实,脾虚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对外防御能力减退而经常感冒、腹泻,对内防突变能力减退而易患癌症。与脾虚有关的疾病有消化不良、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慢性结肠炎、小儿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轻度脾虚可通过饮食调养纠正,宜常吃红枣、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糯米粥、小米粥、牛肉汁、蜂王浆、麦芽糖等健脾食品。

 治疗脾虚的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归脾丸等。

 此外,平时饮食宜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或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一般以次日没有疲劳感为宜。

3脾虚的类型

 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

 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

 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

 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

 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脾虚的症状:

 1、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

 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2、食欲下降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3、早起不适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4、湿气重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5、如厕宿便异常

 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脾虚治疗方法:

 1、附片狗肉汤

 材料:附片,狗肉,盐适量。

 做法:将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时,然后加进狗肉,煮熟放盐食。

 功效:回阳补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之功,煮时用开水,严禁冷水,否则会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着冷风和接触冷水。

 2、山楂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山楂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薏苡仁、粳米洗净,放于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加入山楂,小火慢熬成粥,再加白糖适量。分两次空腹服用。

 功效:健脾止泻、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腹痛便溏者。

 3、山药苡仁粥

 材料:山药粉6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先将薏苡仁洗净水煮,将熟时,调入山药粉,用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等证。

 4、参苓粥

 材料:人参(或党参),白茯苓,生姜,粳米。

 做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4根治脾虚的中药方

 根治脾虚的中药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脾胃论》卷下

 白茯苓陈皮丸

 别名缓中丸

 处方白茯苓1两,陈皮1两,干生姜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六脉俱弦而指下虚。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

 用法用量缓中丸(《卫生宝鉴》卷五)。

 如脉弦或腹中急甚,加甘草3钱(炙);秋减姜1半。

 摘录《洁古家珍》

 脾虚的食疗

 一、脾气虚

 临床表现

 主症: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稀溏。

 副症:面色萎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肿。

 舌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药膳参苓粥

 组成:人参(或党参),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二、脾阳虚

 临床表现

 主症:腰膝冷痛,经久泄泻,面浮肢肿。

 副症: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胀如鼓。

 舌脉: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迟弱,或脉微细。

 药膳附片狗肉汤

 组成:附片,狗肉,盐适量。

 方法:将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时,然后加进狗肉,煮熟放盐食

 功效:回阳补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之功,煮时用开水,严禁冷水,否则会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着冷风和接触冷水。

 三、中气下陷

 临床表现

 精神倦怠,少气懒言,纳谷不香,面色白,腹胀便溏。重则见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等症。

 药膳绿豆糯米猪肠

 组成:绿豆60g,糯米30g,猪大肠300g。

 方法:先将猪大肠彻底清洗净,绿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把绿豆、糯米放人猪大肠内并加水适量,肠两端用线扎紧,放沙锅内加水煮2小时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

 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通便止痢。适用于湿热下痢,便血,痔疮初起,脱肛等症。

 4、脾不统血

 临床表现

 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常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药膳山药苡仁粥

 组成:山药粉60克,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将薏苡仁洗净水煮,将熟时,调入山药粉,用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等证。

5脾虚的自我判断方法

 脾虚的自我判断方法

 1、摸鼻尖

 先摸额头,感觉身体的正常温度,再摸鼻尖,如果觉得鼻尖凉,那就可能是脾虚了。

 2、看嘴唇颜色

 唇色淡白的,属于血虚,脾阳虚。

 3、口水多

 舌淡,有白腻苔。属于脾虚有湿、湿浊上泛。就是清的不能生化,浊的上来。于是口水就多。此症用健脾化湿的方法可以治疗。

 脾虚的人如何选择食物

 宜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灿米、锅巴(焦锅)、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证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笕莱、茭白、葛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绿豆腐、肢麦等。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有鸭肉、猪甲鱼肉、牡颇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有养山檀、萝卜、香菜等。

 脾虚食疗参考方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于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2、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3、大枣

 性温,味曾,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两干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甲养脾”的记载。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搪、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健脾也可用山药、白术、意米、土豆、白扁豆、红薯等,通常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婉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效果会更好。

 4、厥麻薏米养生粥

 厥麻还有个响亮的名称,又叫“人参果”。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补气益血的功效。而薏米(薏仁米)的除湿功能已为大家熟知。

 烹制方法:先将厥麻、薏米浸泡1小时,山药洗净切片,大米和红枣适量。将水烧开后,放入食材。再次开锅后,换成小火,熬制30分钟。

 厥麻还可以与肉类一起烹调,比如厥麻炖羊肉,有温中暖下,健脾养胃的功效。适合病后贫血、脾肾阳虚的人食用。对于脾虚的人,不妨多吃一些厥麻。

问大便

 健康人每日或隔日一次大便,排便通畅,便质成形不燥,内无脓血、粘液和未消化食物等。大便异常常伴有便次异常、便质异常和排便感觉异常等情况,现分述如下;

 1便次异常

 即病人排便增多或减少的异常变化,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常见有便秘及泄泻。

 (1)便秘:即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便次减少,甚则多日不:便者,为便秘。总由燥热、气虚、阴亏及寒凝所致。

 ①胃肠实热便秘:若大便秘结,兼见腹中胀满,疼痛拒按,面赤身热,日哺热甚,咽干口臭,属胃肠实热便秘,简杯“热秘”。是因热盛伤津,大肠燥化太过所致。

 ②冷秘:若大便秘结,兼见面色晄白,喜热畏寒,喜热饮,口中和,小便清长,属冷秘,多因寒邪内犯胃肠,阴寒凝结,或肾阳亏虚,阴寒内生,留于胃肠,阴寒固结,阳气不运,导致肠道气机滞塞所致。

 ③阴虚便秘:若大便秘结,兼见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两颧潮红等症,属阴虚便秘。常见于温病后期,阴液亏耗,或内伤阴亏,致使肠道失润,传导不行而便秘。

 ④血虚便秘:若大便秘结难下,多见于产后或高年血虚之人,兼见面色淡白无华,头晕心悸,唇舌淡白,属血虚便秘。因营血亏虚,肠道失润,传导失司而便秘。

 ⑤气虚便秘:若久病体弱之人,排便艰难,强力努争,大便难出,平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每于便后乏力气短更甚者,为气虚便秘。乃因肺脾气虚,肺气虚则大肠津液不布,气亦不足,脾气虚则大肠无力传送糟粕,故糟粕滞留肠道,终必成结,难于排出。

 以上阴虚、血虚、气虚所致便秘难出者,统称为“虚秘”。

 ⑥气滞便秘:若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多日不通、干结或者不干,后重窘迫,精神抑郁,嗳气频作,胸胁痞闷,腹胀痛,为气滞便秘。多因暴忧暴怒,气机壅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畅,致大便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

 (2)泄泻:又称为腹泻,即患者大便次数增多,排便稀而不成形,或呈水样。引起泄泻的原因虽多,但总由脾失健运,水湿浊物直趋大肠,以致大肠传导太过所致。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寒湿困脾泄泻:若患者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兼见腹痛肠鸣,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或伴有寒热头痛,肢体沉重困倦,为寒湿困脾泄泻。多因外感寒湿之邪犯脾,或过食生冷之物,伤及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谷并走大肠所致腹泻、腹痛、肠鸣。

 ②湿热蕴结大肠泄泻:若腹痛泄泻,泻下急迫,泻出**水样便,或带粘液,气味秽臭,肛门灼热,或泻而不爽,或伴有寒热,口干渴而不多饮,胸脘痞闷,小便赤涩,为湿热蕴结大肠。多由湿热侵袭,蕴结胃肠,以致升降失职,清浊交混下迫所致,即《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③伤食泄泻:若腹痛作泻,泻后痛减,大便臭如败卵,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属伤食泄泻。多因饮食不节,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或误食生冷,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停为湿,湿浊下降而成。

 ④脾虚泄泻:若大便溏泻,每食生冷或较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甚则完谷不化,或如鸭粪,腹胀,时有隐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体倦,属脾虚泄泻。乃因脾气虚弱,清阳之气不能升发,运化失常,津液糟粕并趋大肠而为泻。

 ⑤肾阳虚泄泻:若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兼见四肢欠温,腰腹部畏寒或腰膝酸软,为五更泻,属肾阳虚。因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蒸化所致。《景岳全书》说:“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

 ⑥肝郁乘脾泄泻:若腹痛则泻,泻下夹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泻后痛减,每遇精神刺激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兼见两胁胀闷或窜痛,情志抑郁,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症,属肝郁乘脾泄泻。多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所致。

 (3)大便失禁:排便不能自控,滑脱不禁,甚则便出而自不知者称为大便失禁,或称“滑泄”或称“大便滑脱”。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脾肾阳虚滑泄:泄泻日久,便次频繁,肛门失约,时时流出粘液便,形寒肢冷,食少腹胀,腰酸耳鸣,小便清长,为脾肾阳虚滑泄。多因年老体弱,久病不愈,脾肾阳气日衰,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脾阳不振,中焦虚寒,健运无权,致泄泻不止,滑脱不禁。

 ②气虚下陷滑泄:久泻久痢,大便时时流出而已不知,甚至脱肛不收。形体消瘦,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为气虚下陷滑泄。久泻久痢,脾气E 衰,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致大便失禁。

 2便质异常

 即患者大便质地、性状发生异常。故此处讨论的便质异常,主要是指便中夹有食物、脓血及干稀失调等情况。

 (1)完谷不化:大便中含有较多的未消化食物,称为完谷不化,多见于脾虚泄泻和肾虚泄泻。若完谷不化,兼腹部隐痛,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症,则属脾虚;若完谷不化,兼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形寒肢冷等症,则属肾虚。

 (2)大便中带血:若大便带血,先便后血,其色黑褐如柏油者,称为远血。病位多在小肠与胃,因饮食不节或肝气犯胃,以:致脾胃虚寒;或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所致。

 若大便带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者,称为近血。病位多在大肠或肛门,因湿热蕴结大肠,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

 (3)大便脓血:指大便白如胶冻,或红如瓜瓤,或红白相杂如鱼脑,且伴有腹痛,便频,里急后重,是痢疾的症状,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大肠湿热:若大便脓血,起病较急,腹痛腹泻,便次频繁,里急后重,滞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恶寒,胸脘痞闷,呕恶等症,属大肠湿热。因湿热蕴蒸,盘踞肠道,蒸腐脂膜,损伤血络而下痢脓血。

 ②大肠寒湿:若下痢白多赤少,清稀而腥、或如豆汁。腹痛绵绵,喜热喜按,里急后重,不思饮食,胸脘痞闷而不渴,小便色清,属大肠寒湿。寒湿客于肠胃,气血滞涩,寒凝津液,湿伤气分,故见痢下白冻,或白多赤少。

 ③感受疫毒之邪:若便下紫色脓血,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壮热烦渴,腹痛剧烈,甚则神志不清,痉厥,是为感受疫毒之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故便脓血紫暗,甚则上扰神明。

 ④正虚邪恋:若大便脓血时发时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赤多白少,状如果酱,或纯下污浊紫血,臭秽异常,伴有腹部隐痛及轻度里急后重。是因痢疾初发,治疗不彻,以致脾胃正气虚怯,漫热积滞内恋,大肠传导失司而成此症。

 (4)大便溏结不调:大便时干时稀,兼见胁肋胀痛,食少腹胀等,属肝郁乘脾,脾失健运;若大便初头硬,后必浦,多属脾胃虚弱。

 3排便感觉异常

 即患者排便时,肛门或腹部有异常感觉。临床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属大肠湿热,多由热迫大肠所致。

 (2)腹痛欲泻,但排便不畅者:称为排便不爽,多由肠道气机不利所致。兼见腹胀痛,且矢气频多者,多是肝郁乘脾,肠道气滞。

 (3)排便不爽:便中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泻后痛减,为伤食积滞,肠道气机受阻所致。

 (4)排便不爽:兼见便溏如黄糜,泄下粘滞,常因湿热蕴结不解,肠道气机不畅所致。

 (5)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常见于痢疾患者,乃因湿热内结肠道,气机阻滞所致。

 (6)肛门下坠感:若兼脱肛者,称为肛门气坠,常见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者,多属脾气下陷。

以下几个特征是湿气重的表现,比如:舌体肥大、舌苔白腻、黄腻有齿痕;皮肤粗糙干燥瘙痒暗黄;大便粘滞小便短少;没有胃口、恶心、有饱胀感;嘴巴发黏发甜等。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话题聊一聊:

一、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黄腻有齿痕

身体湿气重最主要看舌像。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代表体内湿气重。

具体表现为:舌苔颜色白而且厚腻,这说明体内单纯是湿邪,如果舌苔色黄厚腻,说明体内有湿热。舌头伸出来大家就可以看到,整体感觉发白不说,而且两侧齿痕很严重。

二、皮肤粗糙干燥瘙痒暗黄

体内湿气重会出现皮肤粗糙干燥瘙痒的情况,这是因为湿气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行,然后水湿气就会停留在皮肤里面,直接影响到皮肤的正常代谢。

面色暗黄也是湿气重的表现之一,因为湿气打乱了正常的循环系统,一些营养物质不能被吸收或者是消化,最后整个人看上去变得憔悴暗黄,没有精神。

三、大便粘滞,小便短少

正常的大便成形,类似于香蕉状的,如果长期大便稀溏的现象,就被看作是一种病理现象。由于脾气亏损导致湿浊中焦,湿浊中焦、脾胃功能障碍,有时候传运不畅,传运不达就会出现脾气稀溏的现象,所以便溏跟湿气有关联,也是湿气重的表现之一。

四、没有胃口、恶心、饱胀感

在中医里,脾是运化水湿的,所以内湿的源头是脾,外感的湿气会影响脾胃,所以当出现湿气重的时候,就会出现脾胃的一些相关联的症状,比如没有胃口、恶心感、肚子饱胀等。

五、嘴巴发粘或发甜

口粘腻感觉口中黏腻不爽,或口中有异常味觉的表现之一,多数因为脾胃湿热、痰热内扰,导致脾胃阳气不化,浊气上泛于口而致。

口甜是中医的症状,是说口中带有甜味感。如果若甜而黏腻,舌苔黄腻,就是脾胃湿热的表现了。就是因为甘味入脾,脾气虚,那么甘味就上泛,出现口中甜味的状况。

确定了湿气重的几个表现后,大家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调整:穴位按摩法和饮食调整法:

一、穴位按摩法丰隆穴和足三里穴

1、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饮食调整法

饮食调整法分3点:喝汤饮、喝绿茶、吃水果

1、喝汤饮

这个汤饮是用绿豆、赤小豆和薏米做的。大家可以提前一天把食材用温水泡上一晚。绿豆、赤小豆和薏米用量是:05:05:1的比例,第2天熬水即可,这个汤饮有很好的祛除体内水湿的效果,而且也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2、喝绿茶

绿茶没有经过发酵,能够保留住绿茶本身的成分不流失,像茶咖啡碱、茶多酚等,这些成分能够很好的祛湿。

3、吃水果

(1)樱桃

樱桃性温热有补中益气的功效,经常吃些樱桃可以有效的祛风除湿,将体内的湿气排泄出体外。它是补血祛湿之王,可见它的祛湿气的功效的确不错。

(2)西瓜

西瓜是夏天常吃的一种水果,由于味道甜水分多,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实西瓜的功效很多,比如说:有清热解暑的作用,也有生津利尿的功效,可使湿热通过小便排出,达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3)木瓜

说到木瓜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最大的功效就是:美容祛除湿气。这是因为木瓜性温和,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和促进消化的作用,适量的吃木瓜,对身体的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除此以外,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平时饮食要清淡,少饮酒,尽量不要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不要多食辛辣和冰冷的食物。还要避免潮湿的环境,减少阴雨天外出,尽量不要睡在地板上。还有一点,也要适量的运动。缺乏运动的人常常感觉身体疲倦,四肢无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湿气进入内脏的情况出现。

老庞认为湿气的产生主要有如下6大因素:分别是 吃出来的湿气 , 喝出来的湿气 , 坐出来的湿气 , 忙出来的湿气 , 治病治出来的湿气 。

1、吃出来的湿气

猛吃各种高蛋白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营养严重失衡。这些食品大多具有高热或高湿的属性,摄入后,使体内环境如在夏季,高温且高湿,湿气便悄然而来。

食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但过食则可形成湿气。如辛味,象葱白、生姜、辣椒、茴香都具添火,或添湿的作用;甜食则会增加体内热能;酸性食物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使脾胃功能失常。形成湿气。

2、喝出来的湿气

饮酒无度:适量地饮酒,对身体有益无害,但现代人却狂饮无度。不管那种酒,都含有湿和热。白酒是湿气差别不大,啤酒类、红酒、黄酒湿大于热。长期饮用,湿气形成

过度地喝水:喝开水保健的方法逐渐地广为人知,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应,在不渴的情况下强勉地每日喝进去一定数量的开水同样也会造成脾胃的伤害,一部分人就形成了湿气。

3、坐出来的湿气

现代人缺少运动,以车代步,身体机能严重退化,全身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引起脾运胃纳功能失常,体内的水湿不能正常代谢,造成湿滞肠胃,逐步形成湿气。

4、累出来的湿气

生活节秦快,竟争激烈,生存压力大,工作紧张,常常昼夜不分,晨昏颠倒。不管什么职业,没有几个不累的。体力透支,修复不及时,结果就是脾虚胃弱,再加上吃不对,喝不对,湿气就形成了。

5、治出来的湿气

盲目进补,绝大部分滋补食品和药品都具有热性和湿性,盲目进补,导致体内阴阳平衡被打破,湿气便乘虚而入。

盲目清热:大多数人想当然地认为体内上火需要清热,于是大量服用清热的药物,包括去医院打点滴等等。却不知道,所有的清热药物和抗生素都属于寒凉之物,长期使用,会破坏体内的阴阳平衡,使阳气丧失,形成湿气。

下面老庞教你几个简单有效的祛湿方法

1、运动排汗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的办法。通过运动,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越是不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

2、食疗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马齿苋、香菇、苦瓜、山药、白扁豆、薏仁、红小豆等等

3、泡脚

泡脚 养生 不分时节,双脚是人体很多重要经络的起源,泡脚通过促进经络自我调节,可以维持人体平衡,对去湿气有一定的作用。

4、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等。

5、避免潮湿的环境

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湿气重的人平时要注意生活习惯: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洗完头要吹干头发。

“十人九湿,”湿气重困扰了很多人,湿气重者往往食欲减退,身体虚胖,头面油腻,易起斑起痘,头身困重,困乏无力,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湿气是怎么来的,又该怎样让它排出去呢?

我们先看看湿气是怎么来的。湿性重浊、腻滞,病易缠绵,反复发作。湿为长夏之主气(大暑至秋分),此时天气炎热,水气蒸腾,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此时感受湿邪发病者最多,但其他季节也可发生。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一般由外感雾露,久居潮湿之地,长时间淋雨涉水或水中作业,加之防护不周,缺乏锻炼所致的多为外湿。一般由过食生冷或酗酒太过,以致脾失健运,水液不能正常布散,造成湿浊内停,是为内湿。

外湿与季节、居住环境关系密切,常常表现为头身沉重疼痛,痛常着留一处不移,肢体困乏无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对于外湿以防为主,注意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通风,避免涉水,经常参加 体育 锻炼,增加汗液的发散。风湿在表,头痛头重,一身尽痛者可以采用药物调理,常用方剂如羌活胜湿汤、麻杏苡甘汤等。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对于内湿应以健脾为主,平时应忌食寒凉,少吃肥腻食物,不酗酒,保持良好心情,也可以多吃一些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养胃的食物。药物调理内湿宜燥湿健脾,常用方剂如平胃散、参苓白术散、苓桂术甘汤等。

人体内的湿气因其成因不同,不仅有内湿、外湿之分,还有风湿、寒湿、湿热之分,在调理时应根据季节、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症状表现等多种因素加以判断,辨证施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首先,了解一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其次,人体就有六邪,也叫六*,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

第三,脾主水湿,脾虚,导致水湿不运,人体湿气大。

最后,怎么把湿气排出去,主要还是健脾祛湿。

成药有参苓健脾胃颗粒,参苓白术丸等

食疗方法可以用山药,薏米,茯苓,红小豆等煮粥,长期服用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湿气到底是什么?

湿气是抽象的概念

人体有湿气重的时候,但是湿气重只是一个表象,知道什么原因导致湿气重才是根本。

怎么除湿 听听自然的声音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湿,一说就是我湿气比较重,那么湿气从哪里来,又该怎么排出去?

什么是湿,湿的特性是什么

湿气是中医特有的术语。

一年中有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特点,春季多风,夏季多火热,长夏多暑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长夏就是三伏天,湿为长夏的主气,这风,寒,暑,湿,燥,火,是天地正常的气,所以叫六气。

可是人们因为这六种气候而生病,比如感受风寒,风热,中暑等等,这个时候 就称其为六*。湿邪为六*之一。

湿的自然特性是,湿性粘腻,重浊,趋下的特性。

湿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

湿和水很相近,水,饮,湿,痰,水为阴邪,故都是阴邪,

大家想想在三伏天,是不是浑身粘粘乎乎的,比如吐的痰,是不是也粘粘的,白带量多,大便很难在马桶中冲下,这些都给人一种粘的特性。

睡完午觉感觉浑身发沉发酸,头昏昏沉沉的,感觉头特重,这是湿气重浊的表现。

不思饮食、脘痞腹胀,这是湿阻碍气的运行,所以就表现出湿的特性了。

下肢的水肿,关节的病变,湿为阴邪,下先受之,这是湿趋下的特性。

湿分内生湿邪和外感湿邪

外感湿邪,就是受外界湿气的影响而使人生病,比如居住,工作环境阴暗潮湿,则易使人生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

内生湿邪,是指因过食寒凉,寒湿伤脾,脾脏的功能下降而使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使体内的水液储存于体内,使人水肿,泄泻,痰饮。湿又分湿热和寒湿,湿热是因湿郁在一起久了,久而生热。寒湿就是因过食寒凉造成的。

怎么排除湿邪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茯苓,荷叶。扶脾阳,桂枝,生姜。行脾胃气,陈皮。燥湿行气,厚朴。醒脾去湿砂仁。

桂枝,茯苓,砂仁,荷叶,生姜,厚朴,陈皮,可以用以上中药泡了当水喝,也可以熬了当药喝,其实本来就是药。如果是湿热,桂枝换成黄连。

如果用上面的药煎好了泡脚应也会有去湿的效果,只不过没人试。

如何预防湿邪

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一定要远离阴暗潮湿的环境。

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寒凉性食物。

多运动,让体内的气血,运转起来。

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

从中医上讲凡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气*盛,伤人致病,则为湿邪。

湿邪致病,夏天居多,但是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湿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伤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除了上述所说的外湿,湿浊内生又称为“内湿”。是指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机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所以又称为“脾虚生湿”。

一般内湿的形成多因过食肥甘厚腻,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素体肥胖,喜静少动,致使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

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另外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因此,内湿不仅皮痒虚津液不化而形成,在肾阳虚衰时,也必然影响脾之运化而导致是浊内生。湿浊可以聚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变生多种病患。

那么该如何祛除湿气呢?

首先外部环境一定要避免“外湿”。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干燥,避免涉水,淋雨等。像我之前在成都的时候,那里的人因为环境天然潮湿所以都喜好吃麻辣的菜系。这也是通过饮食调整,帮助湿气的发散,减少体内的聚集。

饮食是不可不说的,这是内湿生成的一个主要诱因。咱们平时尽量少吃过于肥腻,甜厚的食物。而且现在是三伏天,很多人喜欢吃冷饮来降温解暑。殊不知这样反而伤了脾胃,导致水液运化不好,滋生了内湿。

最后,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祛除湿气。现在的人就是每天家里公司都有空调,出门开车,很少进行户外运动。所以,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促进气血运行,排出体内湿气。

外湿和内湿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又滋生内湿。脾虚湿盛之体,也容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它有着几千年的悠久 历史 ,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阴阳五行,它讲究阴阳平衡。

湿气其实是一个中医的概念,在西医上并不存在这个词语。最近几年,关于湿气的相关知识宣传的都比较多,而且市场上也有不少的去湿产品。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湿气,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湿气从哪里来?

中医比较讲究阴阳平衡,湿气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潮湿、吃肉吃的太多、各种污染、运动量减少等,而湿气太重会引起阴阳平衡,自然也就会引起一些疾病。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注定了我们中国人比较适合吃素食,也就是五谷杂粮,但是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不再以这些粮食作为主要的食物,而是选择了肉类,很多人甚至无肉不欢。但是长期的吃肉会增加对脾胃的伤害,脾的功能是帮助清除湿气的,脾不好了,自然湿气也就会在体内堆积。

南方和北方相比,空气湿度比较大,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湿气增加。为什么要说这些呢?主要是因为看那些南方人,比如四川和湖南都比较喜欢吃辣食,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辣有味道,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有效去除湿气。

2如何去除湿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应该自我诊断一下自己是否湿气重。判断湿气是否重,主要的就是根据一些症状。湿气重比较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便溏,顾名思义就是指大便的粘性比较大或者大便不成型,这类人多数会存在大便粘马桶的情况。如果不好观察,也可以看看自己大便用的纸的数量,一般人1~2张纸也就够了,但是对于便溏的患者却不够用。

湿气重的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容易感觉疲劳,其实我本人也是一个湿气重的患者,我个人也有上述的症状。每天到10点以后,就特别感觉疲劳,也容易犯困。另外,也可以通过看舌苔来判断湿气,这类人群的舌苔厚腻,也有一些人是齿状痕。除此之外,湿气重的人消化功能也不太好,可能稍微吃点饭就感觉饱了。

要想去除湿气,首先就应该尽量做到去除一些不良习惯,常见的不良习惯包括熬夜、喝酒、吸烟、大鱼大肉、处于潮湿的环境、口味重等。由于湿气重和脾不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去湿主要就是改善脾的功能。目前来说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食用红豆薏米,可以泡茶喝,也可以进行煮粥吃。药物治疗主要就是中成药,主要就是健脾丸,当然了也可以找专门的中医师开方剂去湿。这里需要注意,健脾丸是中成药,目前它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不是太明确,在用药之前应该咨询药师。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湿气是体内水液代谢不良的产物,湿气的来源有外湿和内湿之分,主要区别是:一、外湿,因为久居湿地,比如居住水乡、沿海地带的渔民,环境潮湿或淋雨涉水,外湿入浸。夏天空调,冬天暖气,室内外温差大,皮肤表面汗液不能像平常一样宣发出来,湿郁肌表而后入浸体内。二、内湿,与脾虚关系密切,由于贪凉饮冷导致脾胃受伤,脾不运化,聚而成湿,寒湿浸脾,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及酗酒导致胃无法腐熟、消化,脾无法运化,代谢废物无法排泄,致湿久化热。过于劳倦、耗气导致气虚,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而形成湿气,活动少,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湿气内生。我用的方法有两条: 一是食疗:除湿的食物通有樱桃,哈密瓜,蚕豆,豌豆,茯苓,薏苡仁,红豆,黄豆,鲤鱼,田螺,黑鱼,荠菜,水芹等等。食疗只是辅助疗法,见效比较慢;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才有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常年坚持艾灸,条件好的可以去艾灸馆请大夫帮忙,也可以自己在家用艾灸盒自己灸。还有一点就是不吃生冷食物。我多年都不吃冷饮和西瓜 了!

坐拥数万名中医认证的上医仁家,来回答这个问题。

俗话说,“湿气不除,后患无穷”,中医认为,湿气是现代人 健康 的克星,是大多数慢性病的源头和帮凶,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就像题主的问题这样,“湿气从哪里来,又该怎么排出去?”

下面我们就从中医角度来分析湿气的来源与祛除湿气的方法。

湿气从哪里来?

湿气为长夏之主气,属阴, 其性质重浊,黏腻 ,是源于水液代谢和运行的产物。 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 ,二者的成因也不一样。

1 内湿

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如熬夜久坐、缺乏运动、大量饮酒、常食寒凉或喝冷饮、饮食无节制等可能是导致内湿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有的人偏爱吃重口味、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消化不了,致使脾胃虚弱,湿气内生。

2 外湿

“外湿”,即外感湿邪。 此种湿气主要是受到 季节和地域环境 的影响。

大暑、立秋、处暑和白露四个节气处于夏秋之交,这些时段经常高温、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人很容易外感湿邪。

怎么排湿?

1 户外勤锻炼,运动多出汗

减少待在空调房的时间,经常进行户外运动,晒晒太阳,出出汗。出汗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 运动出汗有利于气机通畅,加快水液代谢和湿气排出 。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出汗后注意补充水分,且运动和出汗都要有度。

2 清淡饮食,忌寒凉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归根结底都与脾虚有关系, 湿气是标,脾虚是本 。

而 清淡饮食可以减轻脾胃负担 ,做饭时适当加一些辛辣食物或香料(如葱、姜、蒜、椒、白豆蔻、砂仁等)有助于行气并发散体内湿气。

中医中的“阳气”有控制水湿的作用, 常食寒凉或喝冷饮易伤脾阳 ,会导致湿气越来越重。

3 避免环境潮湿,少吹空调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不睡地板,不淋雨,不穿未干的衣服,不在雨过天晴,湿气上蒸时外出,少吹空调。

夏季炎热,使皮肤开泄,而肺主皮毛,毛孔开张,就会排汗,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如果此时开了空调,汗排不出来,喝进去的水没有地方可出,就会伤了肺的阳气,使它无法运化水,水湿就会增多。

4 针灸按摩,拔罐刮痧

针灸: 可按压或艾灸 健脾祛湿 的保健穴位,如承山、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

艾灸疗法 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祛湿。

刮痧: 可以对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进行刮痧,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以上就题主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了湿气的来源与祛除湿气的办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一、经方治湿热之法

摘要:《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有关湿热证治,《伤寒论》中内容虽较简略,但其有关论述,对湿热的辨证与治疗却很有指导意义,现归纳六法,分析如下。

1、宣畅上焦法

湿热为患,随其病变部位之异,而有治法之别,治者必审病于何经何脏何腑,采取相应之法。

外感湿热之初 ,病于肌表,症见头痛,身重疼痛,恶寒,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脉浮而濡。

由于肺主皮毛,且主一身之气,故治当宣畅上焦肺气,肺气得降,肌表疏达,气机化行则湿化热散。

《伤寒论》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虽言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乃湿热内蕴,外不得汗越,下无小便渗泄,遏阻胆汁,外渍肌肤所致。

疸病属湿温范畴 ,以麻黄、杏仁宣肺以畅上焦,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姜枣调和营卫。

因此,对湿热在表、壅闭肺气者,可以轻宣上焦,畅通气机,外透湿浊,兼清里热,使内外分解。近人治疗皮肤湿疹亦常应用。

或问:湿温有忌汗之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冥不欲言”,何以更用汗法?

湿温禁汗乃忌纯用辛温,因辛温助热,蒸腾湿浊,蒙蔽清窍,故当禁用。

然在表之湿热,又必以“微微似欲汗出”方能解除,不得微汗,病必不除,对于湿热在表,既有不可纯用辛温发汗之禁,又有得汗始解之治,临证当知变通。

《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亦用宣肺化湿之法,与《温病条辨》治上焦湿温之三仁汤实有相似之处。

轻宣肺气,畅达上焦,乃治疗湿热初期,在上、在表之大法, 故吴鞠通指出“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人,且为气化之先。”

2、升降中焦法

湿热之邪,由上焦下传,最易迫及脾胃,使中焦升降失司,气机滞塞。

湿热为病,中焦居多,其由上焦下传中焦的过程中,可以阻遏胸膈气机,出现心中懊憹。

治疗虚烦不眠之症 ,《伤寒论》用栀子豉汤,用栀子之寒以清热,苦以燥湿泄降,豆豉芳香化湿,辛散宣达,透湿外出,乃为可行之方。

《温病条辨》之三香汤,在本方基础上,加郁金、降香、瓜蒌皮、桔梗、枳壳,宣上清热,化湿开郁,治疗湿热之邪,“由膜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既能宣畅上焦,使“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又可升降中焦,调理脾胃。

湿热之邪,阻于中焦,滞于胃肠,中轴失运,可致心下痞满,胃气失降而呕,脾失健运而泻。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苦降辛开,调理气机,寒热并用,以寒清热,苦温燥湿,而达恢复脾胃健运之功,对于湿热中阻,症见心下痞满为主者,均可酌情选用。

如《温病条辨》治阳明湿温,“呕甚而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主之。

对阳明暑温 ,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于“滞下湿热内蕴,中焦痞结,神志昏乱”者,亦用泻心汤法。

由是可见该方加减在湿热病中应用广泛。

其他如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均可用于中焦湿热交阻,或为腹痛、或为下利、或为呕吐。

湿痰同类,湿热郁阻,水不运行,亦可痰热互结。

治疗痰热互结,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见浮滑之小陷胸汤,亦可用于湿热结聚心下之证。王旭高曰“胃居心下”,故心下属中焦。

《温病条辨》阳明暑温有“脉见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则为湿邪中阻,痰水结聚,致上逆作呕,胃和失降,便闭不调,以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是方苦降辛通,引水下行,清热化痰,燥化湿浊,甚为合宜。

除此以外,临床上可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湿热黄疸,尤其对重症黄疸,常可取得较好的退黄效果,可知其治疗湿热的作用不可忽视。

3、渗利下焦法

湿热为病,有偏于热重者,有偏于水湿为甚者。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趋下焦,此时治当渗利膀胱,使水湿下泄而安。

所谓五苓散治太阳蓄水,症见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汗出,脉浮,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或呕吐而利,兼头痛、身痛者,即是湿热之证初期偏于湿重者的表现。

凡外见太阳表证,内有水湿停留者,皆可用本方以通阳化气、淡渗利湿,亦可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

在湿热病中,五苓散常与他药加减用之,如仲景治诸黄疸,见小便短者,以茵陈五苓散主之,即以是方加茵陈而成,宣通表里,清利湿热,具有退黄之功。

水肿为病,可由湿热引起,刘河间曰“诸水肿者,湿热之相兼也”。

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湿热水肿,用大橘皮汤,即以五苓散加木香、槟榔、滑石、甘草、陈皮、生姜组成,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有人会问:湿热相兼之病,何以用五苓辛温之剂?

此因湿热有偏甚,对热甚者固不可独用,然于湿重者,不予温化渗湿之法,水湿何以得去?

但临床运用,又当依病情而酌,水湿甚者,或可暂用,先利湿于下,使热势孤立,继而改用清利之法;

或于是方加减运用,权湿热之偏甚,对湿热并重,或热较偏甚者,当酌加清热之品施治。

如刘河间治暑热挟湿泄泻的桂苓甘露饮,以五苓散加六一散甘寒淡渗利湿,再加三石清热解暑即是。

又《温病条辨》治“自利不爽,欲作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的四苓合芩芍汤,也是以五苓散减桂枝,白术易苍术,加白芍、黄芩、广皮、木香、厚朴组成。

对于“湿温下利”尚有以五苓散加寒水石之法,皆是该方灵活之运用。

湿热蓄积下焦而津伤阴亏者,当予利湿清热兼滋阴之法。

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猪苓汤,以二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利湿清热,阿胶滋阴润燥,标本兼顾,为治疗下焦水湿热结兼阴虚之良方。

若下焦气化失常,湿热壅滞,膀胱不泄,腰以下积水为肿,兼阴虚津亏者,《伤寒论》用牡蛎泽泻散方。

以牡蛎软坚行水,且可存阴,泽泻渗利水湿,蜀漆祛痰逐水,葶苈子宣肺行水,商陆攻逐水邪,海藻软坚化痰,复以瓜蒌根止渴生津,润而不腻,亦为治下焦湿热可鉴之法。

由上亦知,对湿温忌用滋阴之说,也当具体分析。

湿温与阴虚虽皆有午后身热,但必察全身症状细加辨识,绝不可混淆,如湿温兼阴虚者,则当配用滋阴之品,然选药当注意用滋而不腻之味。

4、疏达三焦法

三焦为水液代谢的通道,三焦与胆分属于手足少阳。

疏达少阳有利于三焦水道之畅通,为治疗湿热,注重宣通气分的又一重要方法。

《伤寒论》230条提到服小柴胡汤后,可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就提示了这一问题。

对于“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肋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则有先用针刺,继用小柴胡汤之法,以疏达少阳,调畅气机,使气化复,腠理开,小便通,湿化热解。

另外,柴胡桂枝干姜汤常用于湿温之证,已有案例报导。

目前,临床治疗肝炎及胆系感染而辨证属湿热者,多用柴胡类方加减治疗,也是这一治法的运用。

5、苦寒清燥法

痢疾及黄疸多属湿热为病,《伤寒论》对下利及黄疸的治疗,亦为湿热证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苦寒清燥则是其一。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为湿热下利初期兼表热之常用方,乃苦寒清燥兼解肌之法。

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用黄芩清热燥湿,芍药敛阴和血,草、枣调中。

后世治湿热痢疾,常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用,如张洁古之芍药汤即是。

《温病条辨》治“滞下已成,腹胀痛”的芩芍汤,以是方减草、枣,加黄连、厚朴、木香、广皮而成,苦寒清燥,行气芳化,疏利肠间湿热。

对湿热下利偏于热甚,症见下重、便赤者,《伤寒论》用白头翁汤,苦寒清燥之功更著。

《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加黄芩、白芍,加强清燥之功,敛阴和血,缓急止痛,皆为治热痢所常用。

其治阳明湿热内瘀发黄之茵陈蒿汤,苦寒清燥,且用大黄导火下行,兼行通腑之法。提示了湿热为病,其在腑者,皆当通利。

病在三焦、在胆、在肠都应适时而用,所谓湿温禁下,亦当具体分析,脾虚者,自不可下,然于湿热积滞肠道胆腑者,气机阻滞,不予通下,邪无出路,病何能愈?

临床实践证明,茵陈蒿汤之用大黄,小陷胸汤之用瓜蒌,对于黄疸的消退是有积极作用的。

痢疾滞下不畅,早用大黄、槟榔通下,对于荡涤湿热,避免闭门留寇,是很有益处的。

6、刚柔相济法

中医中的浊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中医上鼻炎的芳香化浊,中的浊指的什么 一般是指痰湿。西医的痰,血液粘稠度高,等等都属于痰湿的范围。中医的概念比较广泛。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