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名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中医古籍名言,第1张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南宁十大民间好中药

经过多年痛苦的求医经历,观察大多数老百姓求医的困惑,本文致力于探索南宁市口碑较好的中医药。既然是“民间”,官方背景太多的中医就不纳入标准。毕竟官方和民间有太多的背景优势。依靠这种背景优势,普通人很难分辨一个医生的水平。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夸大一个医科大学的医生,即使他这辈子没治好过一个病人,但是因为他是医科大学,所以他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病人。他只要去一个医科大学就诊,患者就会络绎不绝,不用想。按照流程,他会开很多检查,然后按照指引开药。这是民众的盲从造成的。当人们分不清一个医生的水平时,只能看牌子。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可以接触到很多医生,尽我所能整理出不含官方宣传和过多商业炒作的真正好的中医。

既然提到了好,这个“好”也包含在标准里。有什么好吃的?对于医生来说,要求只有两个:一是医术好,也就是中医水平高,有的甚至可以办学校;第二,良好的医德,能让人在打招呼之前,先把病看起来。有些医生虽然医术不差,但是通过商业炒作或者其他资源把诊费提高到了五六九百。先不说你有没有努力过。毕竟你选择了只给有钱人治病,所以你不可能对我这样一个老百姓“达标就济世”,所以你永远没有那些不投机的医生伟大,尽管你可能会更出名。

那么真正的好医生是什么样的呢?怎么才能认出来呢?一个没有官方背景宣传,被民众认可,被患者追随多年,甚至几代人(患者的子孙也找他看病),有一些疑难杂症的真实病例可以治愈的医生,才是水平很高的好医生(我说的是一些,不是一个,不是全部,因为一个是偶然的,不可能治愈全部。生病的原因有很多,个人的当然,笔者无意在此挑起任何争议,体制内当然也有高水平的好医生。江湖是人最有挑战性的地方。从医院辞职或者下班回家还带着一大批病人跟着的,都是水平很高的好医生。因此,本文还将包括一小部分仍在体制内或曾在体制内但不是体制内宣传对象,而是依靠民间口碑拥有大量患者的中医(本文只谈中医,不做也不参与中西医之争)。本文只谈治疗质量和患者的长期占有,不谈专家教授之类虚荣的东西。如果有的读者觉得这些很重要,那就不适合看这篇文章。笔者只关注真正为民治病、利民的中医。老话说,谁能治好谁就是大爷,我不管他是专家教授还是主任。本文关注了老中青的比例分布,试图梳理出中医的一些脉络关系,但肯定不完善。以下直接列出(排名不分先后,想到哪写哪,网上找不到就不找图,不想麻烦帮任何人宣传):

1张家户为代表的张氏家族

张家虎,广东新会人,随祖辈张森才迁居广西南宁,将家训带到郯城。中医传承百年,家学渊源深厚,辨证论治造诣深厚,在南宁人民中享有坚实的口碑。受中医思想的影响,张家户系统地学习了经典医学著作,并得到了祖先的口传和传心授。中医理论知识高超。在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方面有很高的造诣。20世纪30年代末,时任广西国民政府主席的亲自赠送张“名医”牌匾,以示对张医学造诣的肯定。时代不同了,现在张的名人是张家虎、弟弟和张。这种有文化家族传承的中医,特点是中医基础知识深厚,缺点是不够现代。缺乏现代医学知识将是他们最大的障碍。但张祖孙几代人深耕,影响很深,群众基础扎实,每天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在等待治疗。有三个遗憾:第一,张对张家湖三兄弟的到来似乎无能为力;第二,张不传外人,所以他是医生而不是老师;第三,张只知道开药,不知道针灸等中医其他疗法。这充其量只能算是中医的一半。不过现在中医人才没落,江湖上能有一技之长已经很不错了。张是南宁祖传中医的典型代表。如果说南宁民间中医,张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这几年因为年纪大了,咨询费也在增加,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梁伯华诊所的老中医

(旧址照片)梁伯华诊所的医生团队由退休老中医和中医家族传承人组成。因为本人的用心和号召力,很多退休的老中医和传宗接代的中医都愿意去他的诊所,其中张的兄弟都去过,也算是学校领导了。至于临床的中医,因为来自四面八方,各有所长,就不一一解释了,水平也不一样。本文不是做广告的,没必要说的太清楚。讨论南宁名老中医梁伯华本人和梁伯华诊所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

3吴云

严格来说,吴云的老中医是体制内的中医,在南宁XX中医院工作,但也许是因为不懂政治,在医院没有个人宣传,他的号也不能在医院网站上公布。估计是被人推出来的。作者在网上连自己的照片都找不到,只能通过别人的介绍找到他看病。当时是下午下班时间,我已经是第73个病人了。这个病人的号码就不用说了。而且那天5天只花了30块钱的药,是我看中医以来最便宜的一次。我说只要是他出诊的,他都是那家医院病人最多的医生,都来了。无论如何,我不能在网上和电话上注册。这个被压制的太明显了。中医吴老头发稀疏,但精神很好,话也不多。据说吴云年轻的时候被分配到了中医院。当时南宁市中医院是1956年南宁市所有老中医集团化改造成立的,里面有很多著名的民间医生。他年轻的时候就跟着这些老一辈的老中医、药师。中医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善于运用经方调理疑难杂症。他们也属于高考后的前两个大学生。那时候学风是好的。当时广西中医学院也有很多知识渊博的北上广教授来广西分院授课,所以他们没有知识。我也有一些癌症治愈的案例,以及快速治愈烧伤和烫伤的案例。因为他的群众基础、声誉、医术都来自民间传承或自学,所以也被归为民间中医。

4黄

黄本人就出生在南宁市中医院。后来因为被排挤,辞职独自打工。他是针灸界大神谢干公的弟子。在这里,我想说两句关于谢干公的话。谢干公曾是广西中医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后因被排挤辞职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们看到他有能力,就直接给他教授资格,这是广西针灸史上的一个传奇。这里不多说了。黄本人也坚持针灸。经过多年简单的针灸实践,他总结出一套实用的针灸方法,以针数少著称。他的绰号是“黄三针”,被称为三天才针法。而他本人,作为一个民间,是可以被业界认可的。多次作为主题发言人参加年度针灸大会,并担任广西针灸学会副会长的虚拟头衔。他可以说是南宁针灸界的风云人物。但缺点是中医水平一般,过于注重易经八卦的玄学。

5长岗村老中医冯。

不知道冯医生的全名,网上也查不到。但是,不需要了解他的人只需要知道他的笔迹,这是最有特色的。冯医生的病人也很多,而且好像是自学的。他只开药,只收费。他没有药,擅长治疗肠胃疾病,服务了很多中下层民众。他是一个行医的好医生。不过水平可能比前几个差一点。听说搬到东葛路了。

这些都是老一辈的中医,年轻一代的就值得一提了,都是有前途的。

6倪正

倪博士是黄的大徒弟。所谓师傅领进门,亲身实践。他个人坚持针灸,所以很有成就。也有很多病人。现在我是一个独立的门户网站,我勉强算是其中之一。并且教育带领了一些弟子,有几个是好的。医生和老师。治疗范围比较复杂,中医水平比针灸略差。

7黄建平

黄建平原是广西民族医院针灸科的医师。后来他辞职单干。他师从董洪涛。他的手法比较全面,用药属于扶阳派。针灸是传统针灸和董氏独特穴位的结合。现代医学对按摩和正骨有很好的理解。但是因为热衷于公益事业和商业业务,医术比以前差了一点。但就医生的工作而言,他还是尽职尽责的。这个社会,一个有本分的医生,已经很好了。

8胡善乐

胡善乐是广西第一中医医院东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后来,我因为治好了一个记者的病而年少成名。这背后的因果就不用说了。平心而论,医生的用药水平和针灸水平都不能放在这个榜单上,但炒作之后名气大了,不能忽视。况且就普通人而言,他们的诊疗费也不算太高。

9黄伟增

黄伟增是个认真的专业人士。学习经验丰富,师从多位老医生。从方子可以推断,他和《武运》里的老中医很像。他也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南宁市中医院。公开信息显示,他与黄建平博士的慈善机构天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黄伟增医生以用药、针灸、超微针刀技术闻名于世。其他医疗技术比较全面,治愈癌症等疑难病症的案例也很多。因为口碑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口碑,而医疗技术基本属于师源,所以被归为民间主流。

中医院那么多好中医,主要还是看你看哪些方面。

妇科还是儿科?失眠要调理内分泌还是骨科等

个人所知毕竟太少,成都锦江中医大附属诊所、龙泉恒大绿洲有个中医馆、二仙桥金针度世中医馆

现在能在外面开诊的老中医都可以去中医院看到资历如何,主攻哪些方面的。

民间的中医,真的比学院派中医厉害。其实特效方剂只有几种,专门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或在某个方面有特殊的地方,但往往效果显著,所以口碑也相当不错。这种中医不依赖于完整的中医理论知识,甚至不依赖于很少的文化和科学知识。相反,它依赖于祖传秘方或祖传技术,如双桥罗正骨和祖传秘方,如云南白药。民间传统中医通常是家族起源的。它也可能是某一代祖先或老师的当地著名医生,但往往是黄鼠狼牵着老鼠走。例如,四大中医名医之一的石金墨就有许多中医的后代。他的一个弟子姓索,他的儿子是我的老师。

至于江湖郎中,五湖四海骗子比较多,我也是见过大卖丸剂和狗皮膏药的倡导者,我小时候看到腰贴膏药,竟然拔出了痰,也觉得不可思议不可言喻。比如说,有热爱中医、接触面广、学习诚恳的人,也可以拜名医于门下,那么中医资格考试就更好了,也可以有专业资格。民间中医学和学术流派哪个更强大?这似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画面的开头是一种“间接”的回答:这是上个世纪末在好莱坞的大片《针灸》——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试验室里,清楚地摆放着两种针灸模型——“美国针灸热”时可以看到的。

民间中医有很多方便实用的技术,学术依托更符合现代西雅图慈悲西医院的中医设备、经验和理念,如听、问、过脉、舌诊等,而且三甲医院中医学在现代学术中更多地包括但不限于CT、MRI等设备的使用,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脱离了“中医思维”。事实上,中医药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他们总是使用当时最先进或实用的技术。对于美国的西医来说,中医药的正式引入也取决于学习过程。

在文献中,我们还看到一些相关内容,在美国西医要成为针灸师,还必须通过考试,或者是无照的“民间医学”,而通过相关考试需要4000小时的课程,并不严格,所以教育推广使用中医药的障碍,是为了保护医生资格,通过学习获得行医资格,可以在更好的平台上充分利用民间中医的原始技术。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能用一种技能超越所谓的“学术中医”,它将更加强大。

    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医生给人看病还是以开泻药为主,泻药几乎是一种通用药物,简直百病可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医生依然普遍采用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接近于中医的针刺放血,其实只适用于特殊病种的极少数人。由此看出,西方传统医学并不比中医高明,而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和生命科学基础上的现代西医成长历史也是较短的,但是发展很快,尤其在免疫、外科等领域功效显著,之后更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实现了对人类大部分病种的准确诊断和治疗,从而在全球迅速推广。

    在这个大前提下,中医几乎被当成了现代西医的对立面。举两个名人为例:一是鲁迅,他因为父亲被当时所谓的名医延误,对中医抱有极大成见,将之与巫术等同;二是以学历及各种打假著称的方舟子,他对中医的轻蔑态度堪称很多现代科学信仰者的代表,他们对中医不以为然,以为全是玄学、意念,不过是人的心理在作祟,实则全无疗效——但他忽略了一点,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也日渐成为一门显学,已是被现代西医所广泛认可了的——当然这也绝不是说,中医的作用就仅仅体现在人们心理的错觉上。

    中西医之争也许永无结论,因为本来就互有短长。面对西医通过仪器、实验室分解出一堆可量化的数据,中医的把脉诊疗,将病人手腕捏在医生三根手指之下,只通过这一丁点的皮肤接触来判断皮肤之下整个神秘而宏大的肉身之宇宙,其准确性只能寄希望于医生的医术。这种医术又是难于量化的,所以看中医最怕的是什么?就是遇到庸医。所以一般人小病找中医,大病往往还是问诊西医,直到西医确定不治或者无效的,然后再去问诊中医,这样就将中医放在了一个可信不可信、极难与极易的两端,在夹缝之中,孰知疗效几何?

    中医的被怀疑也在这里,它几乎是一种看不到的逻辑,就像东方的哲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看不到的东西如何教人信任呢?唯一的理由就是疗效了。我有一个朋友,人年轻漂亮,却容易皮肤过敏,根据西医处方,吃过药就痊愈,但很容易复发,后来她拜访一位中医,三服药后不仅皮肤病好,而且此前困扰她的气力不足等问题也没有了,身体状况出现好转。据医生的说法,中医诊断的是她体内的整体状态,比如阴阳的平衡,湿热虚实的调和,当肌体内在的环境协调了,表面的病症也就痊愈了。

    《黄帝内经》可称作中医的圣经,它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揭示出人体康健的一些规律,就犹如《史记》的起初几篇文章所揭示的远古人类怎样划分一年四季,怎样摸索五谷的结实规律一样,成书于汉代或汉代之前的《内经》所揭示的,是人的肉身存在于天地之间,与万物相斥相成,在季节特性下一些疾病与健康的规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那远古的时代,古人与大自然俯仰相对,更容易激发出今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所远远不及的本能与智慧?

    出现在《黄帝内经》第二篇的话可以称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宗旨,“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按此理论,大病无不是由小病发展而来,治大病,不如趁早治小病、治“未病”,因为防范胜于救灾。从这里可以看到中西医的一个重要区别:西医治已病,而中医“治未病”。

    既然中医的擅胜之场在“治未病”,那么,可否这样认为,当国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应将中医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行推广,通过内省自察来实现自我调理和治疗,比如食疗,比如在经脉、穴位上自我按摩来消解慢性病的隐患——毕竟最明了病痛规律的是病人自身——以此来实现中医在当下的历史使命?

    对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早在十六世纪就在他的《科学推进论》中提出,医学应做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他期待“医学不只是局限于可怜的治疗,医生们也不再只是在人们有病时才被想起,他们将成为人们最大幸福的施与者,而这种幸福是完全有可能获得的。”而延长寿命的根本,也就是发现人体健康的规律,从病未成势就开始着手,防患于未然来达到健康的目的。

    预防疾病才是维护健康的首要原则,而这正是中医最为可贵的地方:每一种疾病都不是骤然而至的,就像扁鹊眼里的蔡桓公,先是“有疾在腠理”,然后“在肌肤”,其次“在肠胃”,最后“到骨髓”,到那时只能悔之晚矣;即便治得好,病患犹如敌人战场上已占上风,即便最后险胜,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巨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往往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段的结果。

    中医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对中医的衡量一般基于两点:一是资质,二是疗效。前者是学历之类官方的硬性指标,后者是群众的口碑相传。但即便疗效好的,按照当前的医疗制度也必须有前者奠基,否则连出诊的资格都没有。而中医的成长与造诣,一者严格的科班出身,另外还有家传或者凭借兴趣、悟性乃至私人的经验自修的可能。笔者有一个远亲,自幼对中医药古籍兴趣强烈,后自发求师问道,成年后修炼得一手好妇科脉理,但因为没有相关证件前些年被取缔诊病资格。而一些珍贵的家传或者个人积累的中医经验,就这样在民间渐渐失传,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987年6月,甘肃张掖火车站的职工王永贺身揣兰州军区总医院和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诊断书来到山西省稷山县。诊断书上写着:胃体癌、胃底化腺癌、淋巴结转移腺癌。第二年6月,王永贺又回到确诊医院复查,结果医生和他自己都惊讶不已:食道、胃部未发现异常;未发现异常细胞。

难道稷山县这个小小的地方有神医不成?

一位患食道癌的河南妇女在给这位未曾见过面的医生的信中说:“我自从服用了您研制的中药20天后,打嗝、吞咽困难明显减轻,食量增高。现经医院检查,粘膜完整,病灶消失。我打心眼里感谢老中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位医生叫李金柱。从1984年以来,他用研制的“癌复康”等系列药物,先后接治了来自江苏、四川、上海、云南、辽宁、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的食道癌、胃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患者968例,经县以上医疗单位确诊并有诊断书、治疗建议书、资料完整、有统计价值者778例,有效率达867%,治愈率达604%。

但李金柱并不是老中医,而不过是一个高考落榜的农家子弟。

落榜,也是一次新的选择

1979年夏,17岁的李金柱高中毕业后,充满信心地进入高考考场。但他落榜了。这一沉重的打击,使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李金柱一时觉得前途渺茫。

返乡之后,李金柱除了劳动之外,就是以读书消磨时光。五花八门的报刊和书,其中既有令人消沉的东西,也有催人振奋的精华,先是无目的浏览,渐渐地,他被一些自学成材的故事所感动。继而他又联想到本县头针疗法的发明者焦顺发原来只是个小学毕业的普通医生:骨髓炎专家杨文水起初也只是个乡村卫生员。他们都是靠刻苦自学获得了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奖,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人。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又鼓起了李金柱追求新生活的风帆。

李金柱的一位亲戚是位老中医,常向他谈论医道,使李金柱从小就了解不少药品和医学术语,甚至能背“十八反”“十九畏”歌。返乡后的第二年,村干部见他勤奋好学,喜欢医学,便把他安排到村卫生所,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啊!于是李金柱把握住了这一人生的机遇,选择了从医之路。

认准了路,步步不回头

李金柱一心扑在了学医上。乡村老中医把视如家宝、珍藏多年的《验方集锦》、《特效验方》等9本古医书籍及搜集的民间土方馈赠给了他。他像饿慌了的孩子,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夏天的夜晚,别人海阔天空地闲,打扑克,他却将电灯拉到屋外,不顾蚊虫叮咬,专心地读书学习。冬天,他用棉被裹住双腿,搓着冻麻木的手深钻细研,继续攻读。连春节过年时,他也忘了要去长辈处拜年,一个人钻到卫生所去读书,气得媳妇一顿大哭。李金柱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偷偷地到县里献了血,用补助的钱买回书籍和订阅了刊物。

同时,李金柱四处搜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医古籍。他听说县城一位大娘藏有当年老伴谢世后留下的医书,李金柱便登门拜访。不料,头一回他吃了个闭门羹。他没有灰心。第二次,大娘说:“书是有些,可惜烧的烧,丢的丢,一本也没留下。”李金柱仍不死心,一连几次登门求书,大娘的心终于被这倔后生磨软了,说:“书可以让你看,但不能拿走。”说完取出一个布包,一层层地揭开,颤巍巍地递给他。手捧《医宗金鉴》,他恨不能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录音机,眼睛变为照相机。从上午一直看到傍晚,记下几十页笔记,他恋恋不舍地离开大娘家。几次三番,李金柱渴求知识的一片诚心感动了这位大娘,索性把书送给了李金柱。

在卫生所的日子里,李金柱耳闻目睹了许多肿瘤患者的呻吟和痛苦,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走向绝望,却束手无策。做为一个医生,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李金柱不甘心这样,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乡村医生,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相信祖国医学中有着丰富的未被开采的宝藏。他决定向癌症进攻。

成功,属于勇敢的探索者

癌症是世界一大难治之症。我国每年有60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攻克癌症,是一条复杂艰苦的道路,李金柱深知只有热情是无法征服癌病魔的,他需要更多的知识武装。李金柱除了自学医书外,1982年春,他来到太原、西安等肿瘤科研单位,向专家求教。他自费到晋南医学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实习时,他选择到一家肿瘤医院进行实践学习。在观察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中,他深感用化疗、电疗、手术对癌症有抑制功能,但他同时认为,根据中医药学典籍中关于肿瘤的有关论述,癌症是由于人体气血凝滞、湿聚痰结、邪毒蕴热、阳虚阴盛,导致症癫职聚、毒瘤内生。治病要治本。于是,他开始了不断的探索。他认为在治疗上应以理气化痰、攻坚破结、消热解毒、滋阴生津为主,辅以健脾燥湿、益气壮阳之药,增强抗御能力,恢复机体功能。经过一年多的潜心钻研,1984年初,李金柱配制出了以“凤仙草”为主的中药汤剂。

效果如何?李金柱首先给狗、猫灌服,做了动物实验;接着,他壮着胆子,冒生命危险亲口尝服。药服下了,他只觉头昏目眩,呕吐不止,竟不醒人事,吓得妻子手足无措。醒来后,李金柱立即重新调整了配方和用药比例,一次次的实验,证实确无副作用之后,才开始应用于临床。

最先接受治疗的是西安碑林区的一位食道癌患者。他饮食困难,奄奄一息。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患者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金柱。李金柱对他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几个疗程后,患者竟能慢慢吃流食了。这对李金柱是个极大的鼓舞。从此,李金柱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工作。

李金柱在自己的四亩责任田中,没种庄稼,也没种能赚大钱的经济作物,而是种满了不值钱的凤仙草。李金柱的工作取得了成绩,1984年8月,李金柱来到县城,办起了“稷山县肿瘤研究所”,他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他与科研人员一起攻克一个个难关,归纳出“软坚透骨,消肿散结”的治疗原则,在总结中医古方、民间验方和国内外治疗肿瘤经验的基础上,于1985年冬研制出用50余味中草药配制的“康福治癌丸”。之后,又研制出“冬凌抗癌丸”、“癌复康”等5种新型系列药物和“消瘤膏”和“祛瘤胶囊”。临床应用中,依病情辨证灵活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87年12月,李金柱研制的“康福治癌丸”系列药物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被批准制剂生产。有关专家肯定了“康福丸”在国内临床应用效果方面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

李金柱成功了。但成功的标志并非是他研制出了“康福丸”等药品,也不是有多少人被他解除或减轻了病痛,而是李金柱成功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下决心为之奋斗。1989年5月,李金柱被省、地有关部门授予“自学成才先进工作者”称号。李金柱的事业在扩大发展,经过了酸、甜、苦、辣的尝试,经受了失败的艰难,李金柱终于从黄土高坡上站起来了。这个农家子弟的经历,也许可以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成才的路,就在你的脚下。

中医古籍名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