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中苏外蒙古战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1946年中苏外蒙古战争,第1张

1946年并没有发生过该战役,1946年1月5日的时候,中华民国就承认外蒙古独立了。

可能是在抗战结束后,中国国民政府当时与外蒙古之间曾经发生过边界冲突,称为“北塔山事件”。当时是国民党取得了胜利。

1947年6月,蒙古边防军与中国国民党北塔山守军在主峰及胡居尔特沟附近发生战斗。国民党军借助有利地形及工事,击退蒙军在飞机掩护下的多次进攻,史称"北塔山事件"。

扩展资料:

由于外蒙时常侵犯我北塔山地区,新疆骑兵五师二团,骑兵连连长马希珍奉命率部进驻北塔山,修筑了规模浩大的北塔山战地工事,被当地人称为“北塔山古炮台”。

自一九四七年五月,对我国土垂涎已久的外蒙军队多次动用苏制战斗机对我阵地进行扫射和轰炸,外蒙军队在炮火掩护下向我阵地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激战,蒙军损失惨重。

后多次调集重兵侵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连长马希珍派副连长马金福去向牧民头目求援,经过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100余名牧民亲临阵地和该连共同抵抗,并进行了大小战斗共二十余次,彻底击败了来犯入侵者。

北塔山战役是当地牧民和武装部队共同奋起抵御外侵的一场国土保卫战。

-北塔山

伟人之死

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阿基米德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切球的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

版本一: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阿基米德对士兵说你们等一等再杀我,我不能给世人留下不完整的公式!还没等他说完,士兵就杀了他。他是带着遗憾死去的。

版本二:一个罗马士兵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命令他到马塞拉斯那里去,遭到阿基米德的严词拒绝,于是阿基米德不幸死在了这个士兵的刀剑之下。

版本三:阿基米德坐在残缺的石墙旁边,正在沙地上画着一个几何图形。一个罗马士兵命令阿基米德离开,他傲慢地做了个手势说:“别把我的圆弄坏了!”罗马士兵勃然大怒,马上用刀一刺,就杀死了这位古代科学家阿基米德。

版本四:罗马士兵闯入了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正在自家宅前的地上画图研究几何问题,阿基米德说:“走开,别动我的图!”战士一听十分生气,于是拔出刀来,朝阿基米德身上刺下去。

无论阿基米德是怎么死的,最为惋惜的就是那位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拉斯,马塞拉斯将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当作杀人犯予以处决,他为阿基米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为阿基米德修建了一座陵墓,在墓碑上根据阿基米德生前的遗愿,刻上了"圆柱内切球"这一几何图形。

扩展资料: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给出许多求几何图形重心,包括由一抛物线和其网平行弦线所围成图形的重心的方法。阿基米德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结果后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他还给出正抛物旋转体浮在液体中平衡稳定的判据。

阿基米德发明的机械有引水用的水螺旋,能牵动满载大船的杠杆滑轮机械,能说明日食,月食现象的地球-月球-太阳运行模型。但他认为机械发明比纯数学低级,因而没写这方面的著作。阿基米德还采用不断分割法求椭球体、旋转抛物体等的体积,这种方法已具有积分计算的雏形。

人物评价

阿基米德对数学和物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伽利略等人都拿他来做自己的楷模。

参考资料:

-阿基米德(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逃离的这架轰炸机可能载有11人。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和他的同伙在凌晨惊吓了警卫并劫持了飞机。在那段时间里,它被一枚导弹击中而坠落。打他们的士兵碰巧是苏联士兵,但后来被苏联军队逮捕。原因很简单。苏军认为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一定是敌人的间谍。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出生在农村,身体强壮,热爱祖国,他参军了。最后,他被分配到空军序列,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战争期间,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表现出色。由于他高超的驾驶技术,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先后摧毁了十多架德国战机。是苏联军队里有名的特朗普飞行员。

1944年,在一次实地调查任务中,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不幸被敌人发现并击中,结果落入德军手中。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位于首都柏林郊区,是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被关押的地方,这里曾是纳粹集中营的总部。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与20多万德国战俘和犹太人被关在那里。拥有多年战斗经验的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知道,如果德军知道他的战斗机飞行员身份,就不会放过他。因此,从一开始,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就谎报了他的普通士兵,所以他不得不避免被审问。

在德国寻找劳工时,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被捕。后来,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等人被派往乌瑟姆岛,在二战期间乌瑟姆岛曾是德国导弹和火箭等秘密武器的研发基地。一年多后,随着对地形等因素的了解,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开始有了逃跑的念头。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和他的狱友联系和讨论后,准备逃跑。但此时,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和他的同伴们在一个岛上。即使他们从集中营逃出来,也不能横渡这个岛。

不过,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声称,他是与德军的核心军事机密分开审讯,后来被击毙的,不过苏军根据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提供的机密制造了相关武器装备。但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无法逃脱死亡。以上是苏联10名战俘乘德国轰炸机成功逃离家乡时全部被处决的原因解释。

苏联在投入大量兵力参与二战后,由于战况惨烈死伤无数,很快就面临兵源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征兵时苏联也召集了大量的女兵走上战场,便如秋瑾在《菩萨蛮·寄女伴》一词中写的那样:“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这些女兵如同所有的战士一样为国家效力,奋勇杀敌,期间产生了不少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

不过,当时战况十分激烈,所以也有许多苏联女兵被俘虏,安东尼娜·马卡洛娃就是被俘虏的女兵之一。在战争爆发后,马卡洛娃很快志愿参加了军队,成为一名操纵着马克沁重机枪的机枪手。在德军与苏联红军的“台风”战役中,马卡洛娃所在的部队牺牲惨重,在战斗中她也受伤,昏迷不醒。

▲苏联女兵旧照

01

当马卡洛娃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尸堆中,她想要回归自己的部队,但此时四周的村落都已经被德军占领。马卡洛娃最终没能穿过德占区顺利回到后方,在洛科特,她非常不幸的被德国警察抓住了。

年轻的马卡洛娃长得十分美貌,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德国警察没有将她杀掉。反而给马卡洛娃提供了一份工作——刽子手。他们告诉马卡洛娃,只要她能按照要求处决指定的犯人,那么不但可以得到免费食宿,还可以得到不菲的报酬。马卡洛娃接受了这份工作,但是当时她并不知道她要杀的人其实就是苏联的游击队队员以及他们的亲人。

▲二战德军旧照

这些人一旦落到德军手中,通常全部会被处死。所以他们通常会用重机枪进行扫射,马卡洛娃就成了这样一个刽子手。在第一次行刑时,马卡洛娃还心存恐惧,为了克服自己的软弱,她喝了很多酒,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下开枪,杀死了许多自己的同胞。

02

后来这样的事越来越多,马卡洛娃也渐渐发现,死在她枪口下的都是他的战友或者同胞,要不然就是无辜的平民百姓。这些人中有士兵,妇女,孩子,老人。《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一书中,曾经对人的无条件服从这种心态进行过详细阐述,其中写到:“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这一点在马卡洛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安东尼娜·马卡洛娃旧照

当她完全服从德军的指令之后,似乎完全进入了角色。马卡洛娃和本该是自己敌人的德军士兵相处愉快,白天她担任刽子手,射杀自己的同胞。晚上她常常会和德国的士兵军官们一起喝酒跳舞,她甚至把死者身上的衣服留下来,当成自己的财产。

从1943年夏天开始,苏联军队发起大规模反攻,德军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带走马卡洛娃。马卡洛娃也不愿就这样坐以待毙,她混进了一个集中营,冒充被德军俘虏的护士,在回到苏联后,还享受了长达三十年的国家优待政策。战争结束后,马卡洛娃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她结婚生子,在白俄罗斯的一个小镇上住下来。但是她充当刽子手的那一段罪恶岁月,真的就能一笔勾销,就此被遗忘吗?答案是,不能。

▲安东尼娜·马卡洛娃老年照片

03

克格勃从来没有放弃过搜捕马卡洛娃,马卡洛娃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杀害了至少1500名战友和同胞,算下来每天平均至少有三个人死在她枪下。战俘营里有很多人是见过她的,他的名字和容貌深深的留在了很多人印象里。

战争结束后,克格勃在全国搜索安东尼娜·马卡洛娃,但是却并没有找到她。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克格勃才得知原来她的名字叫做安东尼娜·帕夫诺娃。而且在1945年她结婚之后,她又将姓氏改为了夫姓金斯伯格。

▲幸存者指认帕夫诺娃

由于战争时期丢失了许多人事档案和户籍资料,所以帕夫诺娃直到30年后才被克格勃找到。相关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站副营中见过帕夫诺娃的幸存者,并一起前往帕夫诺娃的家中。幸存者一眼就认出了当年这个用机枪扫射自己同胞的刽子手。

帕夫诺娃被抓了之后,却并不认为自己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她认为自己是被迫杀人,所以她还曾经一度希望法庭可以判处她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不应该对着自己的战友和同胞开枪。所以苏联的法庭当然不会如她所愿,1978年8月11日,安东尼娜·马卡洛娃因叛国罪被处决。

在战争年代,人们会带着家人隐居在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例如陶渊明《桃花源》就是这样形成的。至于传说中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一些人带着女战俘隐居在山里,生下了73个孩子。那么这个传说是谁?他是苏联士兵勃日涅科夫

日本战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了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苏联对关东军, 日本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平日里关东军面对来自苏联的猛烈炮火只能夹着尾巴逃跑。他们被打得体无完肤,彻底失败了。83000人被杀,594000人被捕。勃日涅科夫是负责护送日本战俘返回苏联的士兵之一。

1945年12月3日,勃日涅科夫和其他五名苏联士兵护送日本战俘返回苏联。由于天气恶劣大雪封山,司机走错了路闯入地雷区。因此,负责护送战俘的六名苏联士兵中,三人受重伤,一人受轻伤,两人健康,勃日涅科夫是其中的幸运者。至于日本战俘伤亡人数很多,只有10人,9名女性战俘和1名男性战俘。

日本的女战俘

勃日涅科夫的战友对他说:“你带着伤员开车去搬救兵,我留下来看守这些战俘。”勃日涅科夫大义凛然地说:“不,我不能让你有危险!如果你想留下,我就留下!或者你带他们去搬救兵,然后回来接我!”后来,他的战友含泪告别了勃日涅科夫。但是勃日涅科夫真的有那么棒吗?根据他后来的叙述,事实上他早就喜欢上了日本这些美丽的女战俘

苏联护卫队

这是他第三次护送战俘。他知道这些女战俘被押送到苏联后的命运,所以他的内心非常隐忍。碰巧他的同志们没有回来,所以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把男战俘扔进冰雪中冻死,然后用食物把剩下的九个女战俘引诱到山里。因为他有权分发食物,而且是队伍中唯一剩下的人,所以日本的九名女战俘跟着他。

隐居在山里

在隐居山林期间,勃日涅科夫与九名日本女战俘生了73个孩子,同时他也像皇帝一样享受生活。19年来他什么也没做。他每天吃饭睡觉。日本的九名女战俘负责做饭和抚养孩子,还负责开垦荒地。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最后,来自日本的九名女战俘联合起来推翻勃日涅科夫的“统治”,而勃日涅科夫成了剥削者。

家庭生活

在后来的日子里,勃日涅科夫不仅要负责家庭的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还要做饭、照顾孩子和洗尿布。他无法忍受,于是他带着83岁的家人向莫斯科政府自首。市长震惊地看到这个衣衫褴褛的家庭,尤其是当勃日涅科夫的孩子们饥肠辘辘,眼睛发绿的时候,这让人们感到更加紧张。所以市长让人们很快找到食物,全家人吃了20盆米饭才吃饱。日本妇女的遣返

勃日涅科夫要求政府将他关进监狱,军队以违反命令和盗窃战俘的罪名判处他9年监禁。后来,日本的九名女战俘以强奸罪起诉他,因此政府以几项罪名对他进行了惩罚,并判处他12年监禁。勃日涅科夫松了口气,但他留下了许多负担。后来经过与日本三年的谈判,苏联将这批战争幸存者遣返回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蒙古人民全力支援苏联的卫国战争,仅在1941年就捐献了一百四十节火车车厢的价值六千五百万图格里克的物资,还通过对外贸易银行捐赠了二百五十万图格里克、十万美元及三百千克黄金。苏联利用这些资金购置了五十三辆坦克和一个航空大队的飞机。蒙古标号的坦克编入苏军近卫坦克第一百一十二旅,从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蒙古牧民”航空兵大队在苏空军近卫航空兵第二团的编制内,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取得了不少胜利。1941—1942年,蒙古人民还送给苏军三万五千匹马,补充了苏军的骑兵部队。

在德军进抵莫斯科城郊,苏联军民英勇保卫首都的危急情况下,蒙古人民军派出两个骑兵团直接参加了保卫莫斯科的战役。两个团总共兵力一万多人,配备了最好的马匹和精良的马刀及自动步枪,于 1942年2月1日,乘坐一列专用火车向苏联腹地飞驰。

这时,苏联红军已转入了局部反击,并筹划着向德军发起总攻。蒙古两个骑兵团团长到达苏军总参谋部,见到了朱可夫大将。朱可夫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决定将这两个团编入西方面军科涅夫上将指挥的部队。他们到达前线,正值总攻将要开始,科涅夫给他们的任务是利用骑兵机动、灵活,可以脱离后方作战的特点,绕过敌人的炮兵和坦克阵地,从侧面楔入敌人后方,配合正面部队发起猛攻。

总攻开始,蒙古两个骑兵团犹如猛虎下山,骑着骏马,挥舞着马刀,踏着厚厚的积雪,绕过了德军正在运动的坦克和炮兵,从侧背冲向敌阵。蒙古骑兵团的兵力虽小,但使正在后退的德军一时陷于混乱,正面苏军得以迅速推进。到4月20日莫斯科会战结束,骑兵团出色地完成了十余次冲锋任务,科涅夫上将高兴地称赞他们为“马背上的英雄”。

蒙古骑兵更为辉煌的战绩,是在1945年对日军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蒙古政府也同时宣布对日开战。百万苏军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发起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其中主攻方向的后贝加尔方面军以蒙古东部塔木察格布拉克突出部为中心,向两翼扇面形展开,齐头并进。蒙古军队第五、六、七、八总共四个骑兵师,被编在方面军右翼的第十七集团军的右侧,越过蒙古东南部的无水草原和部分沙漠戈壁,向中国境内多伦到张北一线的日军和内蒙古德王的伪军发起进攻。

蒙古经过战时动员,军事力量增长到八万至十万人,动员能力已达到其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就是说只要能上前线的青年人都参军了。虽然武器装备都是苏联供应,但吃穿用对蒙古国民经济来讲也是沉重负担。好在进攻发展神速,只用了八天就占领了张北、多伦和赤峰。蒙军的英勇作战,得到苏联***的高度评价。当时担任后贝加尔方面军的参谋长、战后曾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的扎哈罗夫元帅,在其主编的《结局》一书中这样写道:蒙军在后贝加尔方面军的右翼实施的进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他切断了日本在满洲和华北之间的交通线,而在华北,敌人配置了预定调往满洲的重兵集团。敌人无论如何也未预料到,苏、蒙军队会从察哈尔沙漠实施如此沉重和迅猛的突击,致使关东军指挥部陷于混乱境地。可是,苏、蒙骑兵(按:苏军在这个方向上只有一个第五十九骑兵师)却越过无水的沙漠和盐碱地实施了这样的突击。这次沿沙漠草原实施的机动,打乱了日军指挥部的计划,使其无法在这里组织可靠的防御。

蒙军官兵是天生的骑兵,他们从小就养成了爱马的习惯,并代代相传。入伍后,他们不需要进行骑马训练,就可以实施长距离的行军。一周驰骋六七百公里,对蒙古战士来说是很普通的现象。

扎哈罗夫接着描写蒙古骑兵前赴后继强渡山洪滚滚的河流的动人情景。如果不是代代禁忌,扎哈罗夫说不定会称赞蒙古骑兵战士不愧为成吉思汗的英雄后代。

1945年9月1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为了表彰蒙古军队在远东战役中的重大贡献,授予蒙古人民军二十一名军官苏联勋章。这批军官后来都成为蒙军的中上层骨干。一直到七十年代初,蒙军***还是这些参加过“哈拉哈河战役”和“远东战役”的英雄。

保卫苏联的蒙古骑兵

俄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词汇——“鞑靼枷锁”,专指13至16世纪蒙古军事贵族对俄罗斯的统治。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使俄国挣脱“鞑靼枷锁”并转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后,又以更强硬的手段来对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当苏维埃政权乃至俄罗斯民族遇到威胁的时候,却有数以万计的蒙古人骑上骏马,挥舞红旗,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陈肇祥

当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时,俄国境内约有近700-900万蒙古人,分属卡尔梅克、雅库特、布里亚特等部落。俄国内战爆发后,大多数哥萨克参加l了白卫军,蒙古牧民却从布尔什维克那里看到摆脱受奴役的希望。特别是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蒙古人,他们在前沙俄骑兵中尉奥卡·阿历克谢·戈罗多维科夫的组织下,成立卡尔梅克骑兵团,接受俄共(布)阿斯特拉罕地区党委的领导。

卡尔梅克骑兵团

1918年5月,哥萨克白卫军逼近伏尔加河下游的交通枢纽察里津。在万分火急的情况下,卡尔梅克骑兵团闻讯后第一个赶来支援,察里津城防负责人、北高加索军区司令斯涅萨列夫怀疑他们是奸细,用碉堡和电网阻止他们进城。正当蒙古勇士进退失据之际,率红军第5军残部从乌克兰撤来的伏罗希洛夫收留了他们,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装甲列车上。几天后,斯涅萨列夫还是认为这批蒙古人不可靠,伏罗希洛夫语气生硬地顶了回去:“(蒙古骑兵)比你的机枪大炮更能保卫察里津。”

卡尔梅克骑兵团没有辜负伏罗希洛夫的期望。1918年8月,第一次察里津保卫战打响,戈罗多维科夫将骑兵和战马一起安置在有装甲防护的列车车厢里,旁边还有野炮和重机枪提供火力支援,这种号称“骑兵战车”的怪物沿着环城铁轨巡逻,有效遏制哥萨克骑兵的突击。

10月,一辆名为“列宁”号的装甲列车搭载一个连的蒙古骑兵,出奇不意地杀到白卫军控制的城郊火车编组站,抢走两趟装甲列车。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俄国,伏罗希洛夫兴奋地告诉斯大林:“如果能让我拥有10万蒙古骑兵的话,不光察里津,整个黑海和高加索都会唾手可得。”

在第一次察里津保卫战结束后,红军又在更南面的库班同邓尼金白卫军陷入苦战。伏罗希洛夫赶制出6趟装甲列车,其中“毁灭者”号和“劳动人民力量”号为卡尔梅克骑兵团的专用列车。1920年2-3月,红军在罗斯托夫和巴泰斯克两地与邓尼金部展开惨烈的拉锯战,蒙古骑兵频繁出现在最危险的战线上,歼灭了不少成建制的哥萨克骑兵。最终,邓尼金率残部逃往克里米亚半岛,他后来在自传体史书《俄国内战史》中将卡尔梅克骑兵团称为“可恶的蒙古人”。

1920年底,俄国欧洲部分的战事大体结束。卡尔梅克骑兵团解甲归牧,作为感谢,苏维埃政权在伏尔加河下游成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州,并将大量叛乱哥萨克的牧场和牲畜划归卡尔梅克蒙古人。1935年,自治州升格为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

在20世纪20-30年代,卡尔梅克已发展成苏联重要的牲畜供应基地,另外有大约10万名蒙古人在红军中服役,有些还当上高级指挥员。至于那位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戈罗多维科夫则在1932年出任土耳其军区副司令员,正是靠着当年在察里津所立的战功,在苏联1937年的“大肃反”中,他才幸运地躲过浩劫,并于1938-1941年间担任苏联红军骑兵总监,1940年被授予骑兵上将军衔,之后便赋闲在家。

回报苏联

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入侵苏联后,蒙古人又跨上了战马。

9月18日,德军对重镇基辅形成合围。为了给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杀出缺口,两个卡尔梅克蒙古骑兵师充当突围先锋,向德军第16装甲师发起进攻。手持马刀的战士与德军坦克战在一起,用血肉之躯打出一个缺口,让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巴格拉米扬等高级将领得以脱险。在基辅战役的最后阶段里,被围的蒙古骑兵整营整连地挥舞着马刀向德军的坦克大炮和机枪发起密集冲锋。苏军此役损失约70万人,卡尔梅克蒙古子弟则有1万多人捐躯,近万人被俘。

面对基辅战役失利所造成的兵员不足,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GKO)下令将紧急组建的70余个预备役师转入正规军,准备参加莫斯科保卫战,其中就包括新组建的蒙古人部队。到1941年底,苏联西方面军司令朱可夫手下已有两个卡尔梅克加强团,共有一万多人。蒙古骑兵上校丹纳多济和阿尔拜格被借调成为苏联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

自1941年12月起,苏军在莫斯科近郊开始发动小规模反攻。朱可夫根据蒙古骑兵机动灵活的特点确定了作战方针,即绕过德军最猛烈的炮火和坦克的阵地,从侧面插人德军后方,使德军的步兵背部受敌,苏军主力再从正面发起猛攻。1942年1月7日,丹纳多济率领蒙古勇士们,绕过德军的预设阵地,从侧翼抄袭了驻守加里宁的德军的后路。德军背部受敌,四处躲藏,很多人像烂泥一样被马匹踩踏在地上。到4月20日莫斯科会战结束,丹纳多济和阿尔拜格进行了十余次冲锋,所部伤亡殆尽。

法西斯德国在莫斯科郊外的失败,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失利,从此苏德战争形势开始扭转。

英雄蒙尘

当斯大林决心扩大红军中的蒙古部队时,一个意外消息彻底打乱了一切。

1942年8月12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攻克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府埃斯塔那。为笼络当地骁勇善战的蒙古人,纳粹拆除集体农庄,将土地“还给”蒙古人,并许诺蒙古人能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最终,三名当地长老归顺了德国,并主动帮助德军司令魏克斯元帅组建第103蒙古营和2200名蒙古人组成的“多尔蒙古团”。

蒙古人替纳粹效劳的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勃然大怒。他推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2月27日发布命令:撤销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卡尔梅克蒙古族为“叛徒民族”,并将12余万名族人(参加苏联红军的除外)强制流放到西伯利亚、中亚和哈萨克斯坦。

这时,苏德在斯大林格勒前线的较量也进入关键时刻。坦克部队已消耗大半的苏军极需骑兵充当重要突击力量,然而最适合担当这一角色的蒙古人却被划入叛徒的行列,这让红军将领们左右为难。

在这个局势微妙的时刻,已退居二线的前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戈罗多维科夫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向斯大林上书要求保留一支蒙古部队,他以性命担保卡尔梅克蒙古部队永远忠于苏维埃国家。最终,斯大林同意了戈罗多维科夫的请求,但将这支部队的人数限定在2000人之内。

1944年3月,经过戈罗多维科夫多方奔走,苏联近卫第1骑兵军直辖的蒙古骑兵团正式组建,已是上将军衔的戈罗多维科夫担任团长,这是二战中后期苏联红军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蒙古部队。

为鼓舞士气,戈罗多维科夫要求该团将士在作战时不仅要打出苏联战旗,还要高举成吉思汗时代的灵旗——苏勒德(Sulde)。苏勒德是用最好的牡马身上割下的马鬃制成,系在紧挨长矛刃口作为缨穗。战士每到一地扎营,就将苏勒德插在营帐入口外以表明身分。按照蒙古将士的说法,苏勒德迎风飞舞,捕捉着“长生天”赐予的力量,又将力量传递给战士。据说,战士活着时,苏勒德引领着他的命运;战士牺牲时,他的灵魂会寄附在苏勒德上,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正是在强烈荣誉感的召唤下,这支蒙古部队斗志昂扬,苏联骑兵元帅布琼尼在一次视察蒙古骑兵团时说:“这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军队,骑兵们期待‘奥卡汗’(士兵们私下对戈罗多维科夫的称谓)带领他们横扫敌巢。”

直捣柏林

1943年夏,蒙古骑兵团并入苏军草原方面军序列,参加了强渡第聂伯河的战役。1944年9月初,草原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1方面军,蒙古骑兵团继续随行,参加了东喀尔巴阡山战役。

在冲破杜克拉山口的过程中,他们突遭德国武装党卫队第1哥萨克师的拦截。尽管敌众我寡,但戈罗多维科夫把这次遭遇战看成是“长生天的指引”,高喊“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领着将士们冲向哥萨克人。战斗中,蒙古骑兵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关键时刻,戈罗多维科夫带领小分队冲杀到第一线,亲手斩杀了一名哥萨克连长,终于击退了哥萨克人,第1哥萨克师不得不向斯洛伐克撤退。

此后,士气高昂的蒙古骑兵团沿着13世纪蒙古大将拔都西征欧洲的路线,由东喀尔巴阡山直插匈牙利,横扫波兰,最后在1945年4月抵达德国柏林郊外。由于希特勒将整个柏林变成了碉堡群,骑兵不适合市区作战,戈罗多维科夫只好让战士们下马当步兵,与敌人展开逐户逐院的近战。

在争夺古本要塞区的战斗中,前面提到的敢死队长奥赫罗普科夫大尉带领一帮神枪手,专打德军的火力点。奥赫罗普科夫早年是一个职业猎人,所以根本不用专门进行训练。到4月20日,他的个人猎杀记录就达到147人,许多德军督战官被他击毙后,防御工事里的德军士兵便乖乖地举手投降。4月23日,奥赫罗普科夫在攻击一座德军街垒时被流弹射中胸部,差点毙命。这次受伤终结了他的职业生涯,他不得不在医院休养几个月。

随着柏林战役变成了消耗战,蒙古团暂时在柏林郊区搭起帐篷,担任警戒任务。于是,随处可见的蒙古人和毛发蓬松的小马和骆驼,让柏林市民感到自己的城市让“蒙古人”占领了。不过,蒙古骑兵团并未给柏林人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为免遭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官员的猜忌,直到5月8日纳粹德国正式宣布投降,戈罗多维科夫也严禁蒙古骑兵团官兵进入柏林市区宿营。不过,蒙古团的老上级、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却没有忘记这群英雄,他点名要求德国国防军第3骑兵师向蒙古骑兵团投降。

正名

二战期间,蒙古骑兵团共有12人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但由于未能得到兵员补充,战争结束时,初建时拥有2000人的蒙古骑兵团只剩下700人。1945年10月,蒙古骑兵团解散,经历战火考验的骑兵们重新回到卡尔梅克过起游牧生活。

但戈罗多维科夫却没有停止战斗,他现在要为整个蒙古民族所受的不白之冤讨回公道。由于他的奔走,再加上国际社会纷纷声援,在苏联国内,要求予以平反的呼声也长年不断。经过长期的“调查取证”,加之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府终于在1958年5月平反了卡尔梅克蒙古人的冤案,他们的民族声誉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得以恢复,大多数人得以返回伏尔加河两岸的原籍。1958年11月7日,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重新建立。

1960年2月26日,戈罗多维科夫在莫斯科去世。为了纪念他对苏维埃政权的忠诚和做出的贡献,1971年,苏联政府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的一座城镇命名为“戈罗多维科夫镇”。

蒙古国建立后,曾经发动了三次西征,占领了从中亚、西亚到东欧的广大土地,他们不仅抢掠了大量财宝,而且还掠夺了大量人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妇女。

在古代战争中,妇女也是战利品的一种,特别是年轻、美貌的妇女,更是相当抢手的对象,对于强悍的蒙古大军来说,获取更多女人是他们发动战争的不竭源泉。

在第一次西征中,他们的目标是中亚的美女。他们如同狂风一般毁灭了表面上很强大的花剌子模。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均烧杀抢掠,每攻破一城必然屠城,为了“奖励”蒙古军人的战功,成吉思汗还准许他们大掠三天。在这三天里,蒙古人会重复展示他们的 ,逢人便杀,遇到女人必然 ,整个中亚哀鸿一片。此战之后,蒙古士兵抢的盆满钵满,很多人都拥有了中亚籍的女奴。

在第二次西征中,蒙古人的目标是东欧诸国,强大的蒙古骑兵横扫了从俄罗斯到波兰的广大土地,而美丽的俄罗斯姑娘也成了蒙古人抢手货。据当时的蒙古人记载,斡罗思(俄罗斯)妇女肤白丰满,而且热情奔放,是做女奴的好材料。所以在征服基辅罗斯的战争中,大量俄罗斯姑娘成了蒙古人的玩物,大部分随着蒙古人东返蒙古草原。少数随着拔都汗手下的蒙古士兵,留在了俄罗斯,成为钦察汗国的属民。

在第三次西征中,主要针对对象是 帝国。蒙古大军在旭烈兀的领导下,大败 ——突厥联军,灭亡了 帝国。而在这次西征中,广 斯、 妇女成了蒙古人的女奴。其中,波斯妇女尤其美丽,她们是雅利安人,拥有欧洲人和亚洲人的双重特征,很受蒙古人喜爱。于是在西征中,许多波斯妇女作为女奴存活了下来。

通过三次西征,蒙古即使再不受欢迎的单身汉也拥有了三妻四妾,蒙古人的帐篷里挤满了女奴,而且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肤色,俨然一个多国部队。家庭由蒙古籍的正妻负责管理,而男主人只用坐享齐人之福就可以了。

战争对于普通国民来说是个可怕的事情,而对于蒙古这样掠夺成性的民族来说,却如同一次欢乐的春游,即使最普通的人,也能从战争中获利

1946年中苏外蒙古战争

1946年并没有发生过该战役,1946年1月5日的时候,中华民国就承认外蒙古独立了。可能是在抗战结束后,中国国民政府当时与外蒙古之间曾经发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