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
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
何晶,赵红兵,邵铭,陈广梅,万凌峰,陆原
内伤发热, 是以内伤为病因, 气血阴阳亏虚, 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 内伤发热是与外感发热相对应的一类发热, 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临床比较常见。 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结核病、功能性低热、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所引起的发热。
1 病因病机
早在《内经》就有内伤发热的记载, 汉代张仲景开始对内伤发热病因、病机、治法有了详细论述。 明代王伦在《明医杂著》中最早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症名称:“内伤发热, 是阳气自 伤, 不能升达, 降下阴分而为内热, 乃阳虚也”。 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有了完善和深入。 中医认为内伤发热的病因主要有内伤饮食、劳倦、情志、病后续发等。 其发病机理为痰湿、气滞、瘀结、气血阴阳亏虚。
11 痰湿
关于痰湿致热,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 风论》中云:“诸痰于膈上……或时发潮热”“诸痰在口,上焦毒熏于头者……涕唾稠粘, 或咳嗽喘满, 时发寒热”。 首述了痰证发热。 至汉代张仲景明确提出, 湿邪可致发热,“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疼, 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 湿致热皆因脾胃受损, 运化失职, 痰湿内生, 郁而化热, 进而引起痰湿郁热。 痰湿患者可夹有气滞、血瘀、阴虚等病理变化: 痰湿阻滞气机, 气滞则血瘀, 血行不畅, 瘀血内停, 导致血瘀; 湿热蕴结,耗伤阴液, 阴液耗损, 形成阴虚。
12 气郁
因情志抑郁, 肝气不疏, 气郁化火而发热, 或恼怒过度, 肝火内盛, 导致发热。 正如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 又言“气血冲和, 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郁发热者或因气郁化火, 或因肝火内盛而致肝郁发热。 气滞又可形成瘀血、痰饮、阴虚等病理变化。 气滞于机体某一局部, 可使经脉之气阻滞不畅, 血运受碍, 形成瘀血; 气机郁滞不畅, 则可致津液代谢发生障碍, 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输布,从而水湿内聚, 发为痰饮; 气郁化火, 火热伤阴, 耗伤阴精, 又可合并阴虚等病理变化。
13 瘀血
王清任《医林改错》 中对瘀血致热症状描述为“身外凉, 心里热, 故名 灯笼病, 内有瘀血”。 简洁形象地阐明了灯笼病的症状和病机。《灵枢· 痈疽》中论述到血瘀发热的病机:“营卫稽留于经脉中, 则血泣而不行, 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 壅遏而不得行, 故热”。 认为瘀血发热的主要病机为瘀血产生,阻滞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壅遏不通, 导致发热。 此外, 瘀血发热与血虚失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正如《医门法律· 虚劳论》中述:“血瘀则新血不生, 并素有之血, 亦瘀积不行, 血瘀则荣虚, 荣虚则发热”。
14 气虚
《素问 · 调经论》中提出“气虚则内热” 的病机是“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腕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这是劳倦内伤、脾虚发热的理论基础。 李东垣最早提出“气虚发热” 概念,究其因“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则脾胃乃伤, 喜怒忧恐, 损伤元气, 即脾胃虚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难经· 四十九难》:“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其病身热而体重, 嗜卧, 四肢不收, 其脉浮大而缓” 的记载, 描述了气虚发热之因和症。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中明确提到气虚发热是“有根之火浮于外而发热”。 因此, 饮食失节, 劳逸过度, 忧伤思虑损伤脾胃之气, 皆可导致气虚。 气虚而虚阳外越,或为气虚而阴火上冲, 或为气虚而卫外不固, 营卫失和, 发为热。 郑学宝等[1] 认为气虚发热的产生有3 个环节: ①中气虚弱, 运行无力; ②升降之机受阻;③气机郁滞生热。 由于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 气虚则直接影响着血与津液的生成、运行, 以及防止其无故流失等方面, 因 而气虚会导致血虚; 气虚亦会引起津液不足, 形成阴虚等病理变化。 因“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气盛则血行滑疾, 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流迟缓, 运行涩滞, 脉络瘀痹,形成瘀血。
15 血虚
唐容川《血证论》中提出血虚发热病机:“血虚者, 发热汗出, 以血不配气, 则气盛而外泻也”。 又如《证治汇补》 说:“血虚发热, 一切吐衄便血, 产后崩漏, 血脱不能配阳, 阳亢发热者, 治宜养血”。 因此,血虚发热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 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 阴血亏虚,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 血能载气, 人体之气大多存在于血液之中, 血虚亏少, 则血中之气亦少, 因此血虚则气虚; 精血同源, 故血虚不足属阴气不足重要方面, 血虚则阴虚。 营血亏损, 血枯不荣, 则脉道涸涩, 血行不利, 日 久成瘀。
16 阴虚
《素问 · 逆调论》 云:“阴气少而阳气胜, 故热而烦满也”, 为阴虚发热的理论依据。 关于阴虚致热的病机, 吴鞠通认为是“真阴欲竭, 壮火复炽”。《证治汇补》言“有劳心好色, 内伤真阴, 阴血既伤, 阳气炽盛, 发热不止, 向晚更甚”。《景岳全书》 提出“凡虚火证, 即假热证也, 阴虚能发热, 此真阴亏损, 水不制火也”。 在《格致余论· 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中云:“阴虚则发热, 夫阳在外为阴之卫, 阴在内为阳之守, 精神外驰, 嗜欲无节, 阴液耗散, 阳无所附, 逐致耗散于肌表之间, 而恶热也。 定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 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详细解释了阴虚发热的病机与治疗原则。 故热病耗伤津液, 或久病损伤阴精, 或五志过急化火伤阴, 或大汗、大吐、大利, 或癌病日 久耗伤阴血, 或滥用温燥药物, 或用化学抗癌药或放射线治疗, 皆导致耗伤阴液、阴不制阳, 阴亏则阳亢而生内热。 阴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与血又可相互转化。阴精亏虚, 化血不足,血液不充, 滞而不行; 阴虚生热, 热灼血液, 血受热煎而凝, 皆可形成血瘀。
17 阳虚
素体阳气不足, 或寒证日 久伤阳, 或过用寒凉,以致肾阳虚衰, 阴寒内盛, 或为戴阳, 或为格阳, 虚阳浮于外而见发热。 正如《医碥》言:“阳虚谓肾火虚也, 阳虚应寒, 何以反发热? 则以虚而有寒, 寒在内而格阳于外, 故外热; 寒在下而戴阳于上, 故上热也, 此为无根之火, 乃虚焰耳。” 又如《景岳全书 · 火证》 云:“阳虚者, 亦能发热, 此以元阳败竭, 火不归元也。” 因此阳虚发热多因寒证日 久, 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 阳气虚衰, 浮散于外而发热。
2 治 疗
21 清化痰(湿) 热
根据本证形成中痰、湿、热等病理因素, 治疗用药包括清热药、化痰药、利湿药三大类, 清热药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化痰、泻热通腑、清热开窍之分。 清热解毒常选五味消毒饮、清瘟败毒饮加减, 药用: 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土茯苓、鱼腥草、败酱草、射干、白头翁; 清热凉血药常选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加减, 药用: 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清热利湿常选黄连解毒汤、三仁汤加减, 药用: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薏苡仁、滑石、通草等;清热化痰常选川贝、瓜蒌、竹茹、桔梗、前胡等; 泻热通腑常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之阳明腑实证, 常选大承气汤、泻心汤等加减, 药用: 大黄、芒硝、番泻叶、黄连、枳实、厚朴等; 安宫牛黄丸为清热开窍的代表方, 药用: 牛黄、 麝香、 水牛角、 冰片、 朱砂等。
现代研究认为[2] 该方还可降温、降颅压, 减轻脑水肿, 改善局部循环。化痰药常选半夏、南星、皂荚、海藻、昆布、礞石等。 治痰的同时常需配合理气药同用,《景岳全书》指出“善治者, 不治痰以治气, 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顺矣”。 气与痰相辅相因, 气郁痰生, 痰随气行, 气因痰滞, 痰气绞结, 上逆下降, 达外阻内, 无处不至。痰聚则气滞, 气顺则痰消, 故祛痰中酌加理气之品,以调畅气机, 气机通畅则痰易消。 故治痰须先调气,治其运动之根本, 杜绝生痰之源头, 使新痰不生, 已成之痰可因气畅而输化, 治痰以调气为贵。
利湿当从宣肺、利尿、通便治之, 正如《金匮要略》 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又言“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 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宜大黄消石汤”。 常选茯苓、泽泻、藿香、佩兰、茵陈、金钱草、冬瓜皮、桑白皮、杏仁、大黄之品。 当然“治湿勿忘健脾”, 适当选一些运脾、健脾药物: 薏苡仁、苍术、扁豆、莲子等, 脾胃的运化、升清降浊及统血功能恢复, 则内热易退, 理脾则百病不生。
22 行气
内伤发热的机制, 中医认为关键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出现了障碍, 其枢纽就是肝和脾,因此调理肝脾即调理气机,此乃治疗发热的重要环节, 所以行气是治疗发热的必须方法,肝气疏则郁热化,常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 丹皮、栀子、柴胡、陈皮、木香、枳壳、佛手、香橼、郁金、黄芩等。 因气滞又可形成瘀血、痰饮、阴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如兼有血瘀,可用桃仁、红花之品; 如兼有痰凝, 可用半夏、南星、橘红之类; 如兼有阴虚,可选生地、玄参、麦冬养阴。
23 活血
无论何种类型发热, 都会煎熬血液, 使血液黏稠, 血行不畅, 瘀阻经脉, 因此活血化瘀也是每一种证型发热的必然用药。《医林改错》 指出瘀血发热常表现为“身外凉, 心里热”“晚发一阵热” 以及午后和前半夜发热等情况。 代表方如血府逐血汤。 活血药的选用分四类: ①凉血活血: 旨在清除血中瘀热, 使血脉通利, 瘀热得清。常选赤芍、丹皮、水牛角、紫草、寒水石等。 ②养血活血: 瘀血日 久必耗阴津,使用养血活血药, 养血而不助热, 活血祛瘀滞。常选:丹参、当归、鸡血藤等。 ③软坚活血: 瘀血久结, 必形成症积, 但需注意防止过量出血的弊端。 常选鸡血藤、夜交藤、鳖甲、龟板、地龙、僵蚕、水蛭、蜈蚣、全虫、炮山甲等。 ④温通血脉: 血遇寒则凝, 得热则行,活血必须温通, 使血液运行加快, 瘀结得消。 常用中药: 桂枝、干姜、附子等。 另外, 临床可根据瘀血成因适当配伍行气、散寒、益气、养阴、温阳之品, 瘀血去, 新血生, 热自 除。
24 补气
治疗的关键是补中益气, 甘温除大热, 甘温之品补其中气, 升其中阳。 常选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加减, 前方是升阳益气的代表, 又是甘温除热之良方。 李东垣强调“补脾益胃, 升发阳气, 特别强调阳气的生长和升发的一面”, 认为谷气上升, 脾气升发, 元气充沛, 阴火才能潜藏。 黄芪建中汤亦是一张补气良方。 张冀徽[3] 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气虚发热36例, 临床治愈19例, 占 528%; 显效10例, 占278%; 有效5例, 占 139%; 无效2例, 占 55%, 总有效率为 945%。 临床选择补气药时要慎重, 虽气虚所致发热必须益气, 但过于温燥之药, 更易助火, 因此在选药时尽可能选择气味平和的补气药, 当然也要依据具体病情、气虚程度的轻重选药, 如气虚较轻常选薏苡仁、山药、扁豆; 气虚较重常选太子参、黄芪、白术等。 且在补气时必须要配伍行气药, 使虽补气不至于滞气。 夹有瘀血者配合活血药, 有阴虚者配合养阴药, 有血虚者配合养血药。
25 补血
补血养血是治疗血虚发热的治则, 常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加减。 药用: 黄芪、党参、当归、熟地、炙甘草、白术、茯苓等。 血为气之母, 血虚可伴有气虚症状, 所以上两方均在补血同时适当配伍了补气药, 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 的。 陈明波[4]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41 例, 并设对照组40例, 观察1 疗程( 6 d)。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总有效率为975%。 精血同源, 血虚则阴虚, 补血同时适当配合熟地、玄参、枸杞子养阴; 血虚则血行不利, 日 久形成血瘀, 养血同时适当配伍丹参、当归、郁金、三七活血养血, 兼有气虚而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者, 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益气养阴。
26 养阴
阴虚发热的治疗,《素问 · 至真要大论》 中云:“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 应“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即“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的治疗阴虚内热的大法,一直为后世所遵循。 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论:“阴虚发热, 壮水以平之”。 常选用《证治准绳》清骨散、青蒿鳖甲 汤加减。 药用: 青蒿、知母、胡黄连、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鳖甲 等。 王少波[5] 用清骨散加减治疗74例外科术后发热患者, 5 d为 1 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58 例, 有效13 例, 无效3 例, 总有效率9595%。 临床根据各脏腑阴虚的不同, 养阴药选择也有异。 养肺阴常选麦冬、天冬、百合、北沙参等;脾胃之阴常选太子参、西洋参、山药、玉竹、黄精; 肝肾之阴常选白芍、酸枣仁、山萸肉、女贞子、生地等,在应用养阴药的同时要适当配伍活血药、温通药, 以防滋腻过度。
27 补阳
补阳药一般又通称温补药, 实际上要分清温阳与补阳的区别, 温阳药是具有温通阳气的一类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细辛等, 补阳药是指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物, 如肉苁蓉、巴戟天、杜仲、蛤蚧、海马、沙苑子、益智仁等。 对于阳虚所致的发热一般不选用温通药, 因为温通并不能补益虚损。 而且在应用补阳药的同时一定要适当选用一些养阴药, 一方面遵循张景岳“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 另一方面阳虚的患者, 阴液必然亏损, 所以必兼顾养阴。 常选《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加减。 药用: 附子、桂枝、山茱萸、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等。 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补益元气; 便溏腹泻者, 加白术、炮姜温运中焦。
概言之, 内伤发热临床分虚、实两类, 以虚证多见, 虚者宜补, 应根据气、血、阴、阳的虚损情况立法遣方, 实者宜泻, 根据痰湿、气滞、瘀结等病理因素分型论治, 对虚实夹杂者, 当分清主次, 适当兼顾, 切忌一见发热就用辛散或苦寒之品, 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内痈(internal abscess)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是指生于脏腑的痈。
《诸病源候论·内痈候》卷三十三:“内痈者,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寒热客于内,或在胸膈,或在肠胃。寒折于血,血气留止,与寒相搏,壅结不散,热气乘之,则化为脓,故日内痈也。”
历代医家认为脏腑生痈,在本经募穴处先隐痛微肿,形寒身热,日渐酿脓,脉洪数者为脓已成,脉迟紧者为脓未成或有瘀血,以此作为诊断内痈的一个依据。
内痈的病名因病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胃脘痈、三焦痈、肠痈、小肠痈、心痈、肝痈、脾痈、肺痈、肾痈等。
详见百科词条:内痈 [ 最后修订于2017/8/2 16:42:54 共19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秦艽鳖甲散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秦艽鳖甲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卫生宝鉴》卷五 31 方名 32 秦艽鳖甲散的别名 33 组成 34 功效 35 主治 36 秦艽鳖甲散的用法用量 37 制备方法 38 各家论述 39 附注 4 《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秦艽鳖甲散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秦艽鳖甲散 1 拼音
qín jiāo biē jiǎ sǎn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秦艽鳖甲散21 处方
荆芥(去梗)、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芦)、青皮(去白)、柴胡(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秦艽(去芦洗)、鳖甲(去裙醋炙),各一两;干葛二两(焙),白芷、肉桂(去粗皮)、羌活,各半两。
22 炮制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气血劳伤,四肢倦怠,肌体消弱,骨节烦疼,头昏颊赤,肢体枯槁,面色萎黄,唇焦口干,五心烦热,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梦寐不宁,神情恍惚,时有盗汗,口苦无味,不美饮食;及治山岚瘴气,寒热往来,并能治之。
常服养气血,调荣卫,解倦怠。
24 秦艽鳖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热服,不拘时候,酒调亦得。
25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卫生宝鉴》卷五 31 方名
秦艽鳖甲散
32 秦艽鳖甲散的别名秦艽鳖甲饮
33 组成柴胡1两,鳖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1两,地骨皮1两,秦艽半两,当归半两,知母半两。
34 功效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35 主治阴亏血虚,外感风邪传里化热,致患风劳,骨蒸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呼吸气粗,神疲乏力,盗汗。经闭。肌骨蒸热,寒热往来,痰嗽,黄瘦,毛焦口臭,或成疳利,由风邪淹滞经络,瘀郁而然。
36 秦艽鳖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加青蒿5叶,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温服。
37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38 各家论述①《医方考》:风,阳气也,故在表则表热,在里则里热,附骨则骨蒸壮热,久蒸则肌肉消瘦。无风不作骨蒸,此昆之立言也。罗谦甫氏之主此方,盖有神契者矣。柴胡、秦艽,风药也,能驱肌骨之风;骨皮、知母,寒品也,能疗肌骨之热;鳖,阴类也,甲,骨属也,骨以及骨,则能为诸药之向导,阴以养阴,则能退阴分之骨蒸;乌梅味酸,能引诸药入骨而收其热;青蒿苦辛,能从诸药入肌而解其蒸;复有当归,一以养血,一以导诸药入血而除热于阴尔。②《医略六书》:营气受风,遏热伤乎阴血,故肌肉消瘦,骨蒸潮热不已,名曰风痨。生鳖甲专入厥阴,力能滋阴而散结;秦艽肉兼走阳明,性善活血以祛风,青蒿解少阳之热;柴胡疏肝胆之邪;当归益荣养血;知母润燥益阴;地骨皮退肌表之热;乌梅肉敛肝肾之阴。使热退阴充,则风自外解,而骨蒸无不退,肌肉无不生矣。此滋阴解热之剂,为风痨骨蒸,消瘦之专方。
39 附注秦艽鳖甲饮(《医略六书》卷十九)。
4 《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41 方名秦艽鳖甲散
42 组成荆芥(去梗)1两,贝母(去心)1两,天仙藤1两,前胡(去芦)1两,青皮(去白)1两,柴胡(去芦)1两,甘草(炙)1两,陈皮(去白)1两,秦艽(去芦,洗)1两,鳖甲(去裙,醋炙)1两,干葛2两(焙),白芷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羌活半两。
43 功效养气血,调荣卫,解倦怠。
44 主治男子妇人气血劳伤,四肢倦怠,肌体消弱,骨节烦痛,头昏颊赤,肢体枯槁,面色痿黄,唇焦口干,五心烦热,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梦寐不宁,神情恍惚,时有盗汗,口苦无味,不美饮食,及山岚瘴气,寒热往来。
45 秦艽鳖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稍热服,酒调亦得,不拘时候。
4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秦艽鳖甲散 《杂病广要》:[内因类]骨蒸,闭住风邪,内热愈炽,以致不治。惟罗谦甫主以秦艽鳖甲散,吴参黄集柴前梅连散,二公可谓发前人所未发矣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二十二]产后伤寒方论第一黄易熟地黄,加北柴胡等分煎服;或人参当归散、秦艽鳖甲散、人参轻骨散、人参百解散、逍遥散,皆可选用。
《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发热候口干体瘦。食少懒倦。遇夜尤甚。平旦不觉。宜秦艽鳖甲散主之。(汇补)内伤发热内伤饥饿劳倦发热。六脉
《先哲医话》:[卷下]福井枫亭寒热,盗汗咳嗽者,《圣济》所谓癖成骨蒸也,宜秦艽鳖甲散。若热熏蒸脾胃,及肝胆疑虑不决,心下如盘,舌
《续名医类案》:[卷十一]虚损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三章 脾胃病诊断学
三纲两常诊法,是脾胃病诊断学的核心内容,它突破了旧有四诊方法的局限,以三焦为纲,阴阳为常,概括出脾胃病舌、脉、证大纲,定病位,明病性。本章拟先介绍传统四诊方法,再介绍三纲两常诊法,以资比较融通,并将三纲两常诊法概括如本章第三节所示。
第一节 四诊大要
一、望诊
(一)望色
气乃脾气散精于面,与色相比,气的盛衰更为重要,故《望诊遵经》曰:“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气宜光明润泽,色宜红黄隐隐,故有胃气之色乃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脾病则色黄,黄如蟹腹(阳黄,**鲜明)者善,黄如枳实(阴黄,**枯槁晦暗)者恶。脾病见青色为逆中之逆(木克土,多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见黑色为逆中之顺(水侮土,多见于胃癌之黑棘皮症,难治),见红色为顺中之顺(火生土),见白色为顺中之逆(土生金,多见于贫血、营养不良)。
(二)望九窍
1望鼻
鼻候脾,正常人鼻色红黄隐隐,含蓄明润,是胃气充足的表现。
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向愈。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或见于失血病人。鼻端色赤,多肺胃蕴热。鼻端色青,多见于阴寒腹痛病人;若兼鼻端发凉,则病情更为严重。鼻端色微黑,为肾虚水来侮土。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鼻红肿生疮,多属胃热。鼻端生红色粉刺,称为“酒糟鼻”,多因肺胃蕴热所致。鼻孔干燥,黑如煤烟,多属高热日久或阳毒热深。鼻流腥臭浊涕为鼻渊,多胆胃郁热。鼻腔出血为鼻衄,多肺胃郁热,迫血妄行。
2望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唇色红润,是脾气充足,脾血上承。唇色淡白,多心脾血虚。唇色深红,多阳明热炽或气血两燔。口唇青紫多瘀血,口唇青黑,多寒盛或痛极。口唇干裂,脾阴胃液已伤。口唇糜烂或口腔糜烂,多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口。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称为鹅口疮,多因脾胃湿热秽浊之气上蒸于口所致;若见于成人则多属病重。口角无故流涎多脾虚湿盛,脾不摄津。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或口频繁开合,不胜自禁皆为胃气将绝,固摄无权,属病危。
上唇系带候大肠,故上唇系带息肉或水泡多见于阳明大肠、肛门之病。
3望齿龈
叶天士云:“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故望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了解胃津的存亡。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齿焦有垢,为胃热炽盛,但气液未竭;齿焦无垢,为胃热甚,气液已竭。睡中磨牙,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
胃气充足,气血调匀则齿龈淡红而润泽。齿龈淡白,多血虚或失血,为血少不能充于龈络所致。齿龈红肿疼痛,多胃火亢盛,火邪循经上炎,薰灼于齿龈所致。齿龈色淡,龈肉萎缩,胃阴多有不足。齿龈出血,兼见齿龈红肿疼痛者,为胃火上炎,灼伤龈络;齿龈不红不痛微肿者,多脾虚热中。
4望 咽
咽为胃之门,肺之关,乃水谷之道,主受纳饮食,为太阴肺所主。故望咽可知胃气顺逆与肺气强弱。咽部红肿糜烂,多胃火上炎,胃气上逆,可见之于现代医学所谓胃食管反流病。咽部色淡漫肿,多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若睡中口干或晨起口干,则又兼津不上承。天堂水疱粒细晶莹,多有虫积。
5望目
眼睑属脾,为肉轮。目眦淡白为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而精血亏虚,目胞色黑为火衰水盛,脾湿下注。目胞浮肿多脾虚湿胜,固摄无权。眼窝凹陷,胞睑下垂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昏睡露睛乃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元神外泄。白睛发黄为肝胆脾胃湿热。白晴黑斑,乃是虫积。
(三)望形体
皮毛、肌肉、血脉、筋骨皆赖胃气以养。脾主肌肉,肌肉丰满,坚实有力,是脾胃之气旺盛,气血充足;肌肉消瘦,软弱无力,则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大骨枯槁,大肉下陷为胃气衰败。体胖食少,肉松皮缓,为形盛气衰,固摄无权。爪甲苍白无华,乃因生化乏源,气血不荣。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者,脾胃每有不足。囟门突起,脾虚湿停,形体失摄;囟门凹陷,清阳不升。发黄干枯,脾精不荣;面削颧耸,胃气将绝。
(四)望姿态神情
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则神倦乏力,懒言,四肢不收,或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眩晕坐立甚,卧轻者为清阳不升;坐立轻,卧甚者为肝阳上亢;餐后加重者多脾虚痰湿上泛),或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两目深陷,呆滞无光。以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手足蠕动,乃脾胃气虚,筋脉失养,形体失固。摄空理线,循衣摸床为阳明热炽,心神不宁。
(五)望腹
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直立时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仰卧时则稍凹陷。望诊时应注意观察腹部的形态表现,如是否对称,有无隆起、凹陷、青筋暴露以及脐部情况等。
腹部膨隆为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若单腹膨胀,四肢消瘦者,多属臌胀。若腹部胀大,周身倶肿者,多属水肿。腹局部膨隆,应虑积聚。
腹部凹陷即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多脾胃气虚,升举无力。若腹皮甲错,深凹着脊,为胃气将绝。腹陷如木板,乃热毒大症(腹膜炎)。左腰部皮肤蓝色,可见于重症之大柴胡汤证(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新生儿脐部色青或黑,局部发硬,多为脐风危证。婴幼儿脐部红肿糜烂,或流脓水,为脐部不洁,湿热蓄结。水肿、臌胀病人脐部突出,则后天已绝,先天衰败,为病重。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沟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者,多属疝气。腹部皮肤皱摺处(如腹股沟及系腰带部位)有褐色素沉着,见于肾阳虚证患者(Addison病)。胃型、肠型或蠕动波可见之于阳明胃肠不通证(胃肠梗阻)。
脾胃虚弱则声低气短,呵欠频作。小儿啼哭不止或夜啼,多属过食生冷,脘腹疼痛,或心脾蕴热,或食积、虫积。呕吐之症,有声无物为干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吐。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出物清稀者为脾胃虚寒。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出粘痰黄水,或酸腐,或苦者多属实热。重症热扰神明,呕吐呈喷射状伴头痛如裂。吐利并作,应虑霍乱,并进一步区分真霍乱与类霍乱。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反胃,多胃阳虚。食入即吐多胃热。口干欲饮、饮后则吐为水逆呃逆之症,呃声频频,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实证、热证。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寒。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寒邪或热邪客胃。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乃胃气衰败。
嗳气酸腐并脘腹胀满者,多宿食停滞,属实证。嗳声频繁而响亮,嗳气后胃脘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肝气犯胃。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腹胀者,多脾虚气逆。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寒邪客胃。
肠鸣为腹中肠道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高亢频急。重病肠鸣反而完全消失,且腹部胀满疼痛,此难治。脘鸣与肠鸣不同,胃脘部鸣响如囊裹水,振动有声,立行或推抚脘部,其声漉漉下行者名脘鸣,多为水饮留聚于胃;鸣响在腹,如饥肠漉漉,得温得食则减,饥、寒则重者,为肠鸣,多脾气虚弱,水湿停聚,故《灵枢·口问》篇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腹中肠鸣如雷,腹满,大便泄泻者,多风、寒、湿邪直中太阴。腹中微有肠鸣,腹胀,纳呆者,多脾气虚弱,传导无力。
口臭多与口腔不洁、龋齿或消化不良有关,多属胃热积滞。伴咳吐脓血,为内有脓疡,伴头痛浊涕者为鼻渊,伴牙龈腐烂者为牙疳,口臭如烂苹果味者,为消渴危证。口气臊臭,多肝臭。口有尿味,多水肿危证。
大便酸臭难闻者,多胃热。臭如败卵,甚则夹有未尽消化物,或矢气酸臭者,为宿食停滞。呕吐酸腐或嗳气酸腐者亦为食积。
二、问诊
(一)问寒热汗出
问寒热汗出,可知脾胃阴阳盛衰。凡寒热汗出之证,首辨外感内伤。脾胃内伤畏寒,见风见寒或居阴寒之处便觉恶寒,得温则止;其热为蒸蒸躁热,且躁作寒已,寒作躁已,得凉则止,或热极汗出亦解。午后潮热且病情加重者,多脾胃气虚发热,其热势可高可低。脾胃内伤发热,手心热甚于手背。午后潮热,或寒热互见者为内伤热中之证,但寒无热者为未传寒中之证。日晡(申时,下午3〜5时)潮热,伴渴饮便秘者,多阳明热结。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多脾胃湿热郁蒸。
脾胃气虚,表阳不固,多见自汗。手足心汗,连绵不断,兼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多阳明热盛。若汗出过多,伴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或头汗出,多三焦湿热郁蒸。盗汗、阴囊汗出可因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
(二)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可知脾胃水谷纳运功能之强弱,在脾胃病问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1口渴饮水
口渴指口干渴的感觉,饮水指实际的摄水量。口渴与饮水的多少,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水液的功能状态。
总之,口渴与喜饮病机有二:一为津液损伤,二为津不上承。 津不上承之病机亦有两端:一为痰饮水湿内阻,邪水阻滞,真水不升,必渴而不喜饮,饮亦不多,饮后则泛泛欲呕;二为脾胃阳虚,气不布津,或阳虚湿阻,真水不升,多喜热饮,饮亦不多。 喜热饮者多寒,喜冷饮者多热。
2食欲食量
食欲是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谷物的功能状态。
厌食是食欲减退,纳呆是进食量少。厌食每伴口味异常或情志不舒,治宜芳香醒脾开神(食欲口味乃胄神之所主)。纳呆是饮食停滞或胃虚不纳所致,治宜开胃化滞。喜辛辣热食者多寒,喜冰水冷食者多热。
饥指饥饿的感觉。生理情况下,饥饿——食欲——食量多成正相关。凡易饥,皆因胃火炽盛(虚火或实火,扰动胃阳磨谷),腐熟太过。消谷善饥,多因实火。《灵枢·师传》篇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若消谷善饥,形体反见消瘦者,多见于消渴早期,仍以实火为主。如多食易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所谓胃强,是指胃的腐熟功能过亢,故多食易饥;所谓脾弱,是指脾运化水谷功能减弱,故大便溏泄,诚如《医学入门》所云:“能食不能化者,为脾寒胃热。”饥不欲食,多阴虚火炽。虚火内扰,胃阳磨谷下传,故易饥;阴虚津亏,谷物不熟(如釜中煮粥,釜中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故不欲食。嗜食异物,多属虫病,九虫扰动胃神所致。
新病食欲减退,乃正气抗邪,病轻;久病食欲减退,乃脾胃虚弱。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胃气渐复,疾病向愈;若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是脾胃虚弱,病情加重;久病重病,突然欲食或暴食,为除中,胃气将绝,危在旦夕。
3口味
口淡为脾胃虚弱,胃神不醒。口苦为胆火,口臭为胃火,口酸为食积, 口甜、口腻皆因于湿,脾虚亦可口甜,但苔薄多津 ,口咸为肾虚水泛。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脾病嗜甘,肺病嗜辛,肾病嗜咸。口味异常最易影响食欲,其原因有三:一为脾胃虚弱,口淡无味,纳呆不香。口淡嗜甘或食物涎沫回口觉甘者亦属脾虚;二为浊邪阻滞,口味异常,纳谷不香;三为胃神浮越,口感异常,属现代医学所谓神经官能症范畴。口中觉酸,原因有三:一为反酸,为胃气上逆,嗳气酸腐,甚者呕吐酸腐;二为泛酸,为口多涎沫,味酸不臭,酸自口生,非自下冲出,为脾虚之故;三为反胃呕吐之前,口泛酸水,当属泛酸之一。
(三)问二便
大肠、膀胱同属下焦,主出而不入,故问二便可知水谷之所出。《景岳全书》曰:“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
1大便
大便异常有便次、便质、排便感觉异常的不同。
①便次异常有便秘、泄泻、泻秘交替不同。便秘多因热结或阴亏,或气虚传送无力,或阳虚寒凝,或湿热阻遏,或瘀血凝滞,或肝郁气滞,以致肠道气机壅滞而秘。泄泻多因脾虚寒湿,若泻下黄糜、腹痛、肛门灼热多属阳明大肠湿热。
②便质异常有完谷不化、溏结不调与便下脓血不同。完谷不化乃脾胃虚弱,水谷不化。其谷物完全不化,吃啥便(或吐)啥者,为胃阳不磨;其谷物已化,五谷难辨而未尽消化者,为脾阳不运。溏结不调乃脾胃虚弱,津液不别,有时结时溏与大便先硬后溏二种。便下脓血为湿热阻滞,热伤肠膜,有偏脓、偏血、脓血并重三种。偏脓者为白痢,以气分为主;偏血者为赤痢,以血分为主;脓血并重者气血两伤。大便下血有便血两分(多痔疮出血)与便血混杂不同;或见先便后血(远血)与先血后便(近血)之异。血色有鲜红、暗红、酱红、柏油样便不同。大便色黑,乃属瘀血。大便不臭,自小肠泻出;大便臭秽,在大肠停留。
③排便感异常有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滑泻失禁、肛门气坠不同。前三者多因下焦湿热气滞,后二者多因气虚下陷,固摄无权。然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亦有因于气虚下陷者,辨证之要有二:其一为患者虽未食辛辣燥热食物,仍时发大便灼热不适。其二为 右手脉寸涩关弱 。病由脾胃虚弱,谷气下注,变生湿热,吾师曾升平主任医师喜用调中益气汤加黄柏、泽泻治之,甚效。
2小便
小便异常有尿量异常、尿次异常与排尿感异常,部分病人亦可见尿质异常。
①尿量异常包括尿量增多与尿量减少。尿量增多多属虚寒,有夜尿增多与昼尿增多不同。饮水、气温、运动等皆可影响尿量。若渴饮小便无度乃消渴。尿量减少多津伤,或因脾胃虚弱,气不化津而水湿停留。
②尿次异常包括小便频数、癃闭。小便频数或因下焦湿热,或肾虚失固,或脾虚失摄。癃闭或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或脾肾亏虚,气化无权,开合失司。
③排尿感异常包括小便涩痛、余沥不尽、小便失禁、遗尿四种。前者多因中焦湿热下注,后三者多因脾肾气虚、固摄无权。
④尿质异常包括血尿与尿浊。血尿有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之分。肉眼血尿有尿色鲜红、酱红、洗肉水样与尿中夹杂血块等不同表现。尿浊有脓尿、蛋白尿(尿多泡沫,久久不散)、乳糜尿或尿前尿后挟白*不同。尿黄亦属尿质异常。尿带甜味,渴饮无度者多消渴病,尿臭秽难闻者,尿多久停膀胱。排尿前有矢气自尿道出者为阴吹。
(四) 问脘 腹疼痛痞胀
1定病位: 凡脘腹疼痛痞胀先别胃痛(胃痞、胃胀)与腹痛(腹胀、腹满)不同。胃痛(胃痞、胃胀)有上、中、下三脘不同。腹痛(腹胀、腹满)有大腹、小腹、少腹不同。大腹为脾,小腹为膀胱、肛门,少腹为大肠,乃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
2定病性: 脘腹不适,有疼痛与痞胀不同。痞胀属气化失常,病多在气分;疼痛属形质损伤,病多在血分。
①痞胀:痞胀有痞、胀、满不同。在胃脘有脘痞与脘胀之分。脘胀指患者自觉胃脘胀满(主观感觉),用手按之并不坚满,多属气滞或虚胀。脘痞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胃脘填塞胀满,用手按之亦觉坚满,甚则微痛或大痛,多属气、血、痰、火、湿、食、热邪郁结停滞。在腹有腹胀与腹满不同。腹胀指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主观感觉),望之腹部并不隆起,按之亦不觉满。腹满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腹部胀满,望之腹部隆起,按之觉满,扣之空空然,或如罐盛水,甚者振摇可及水波荡摇之感。
②疼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剧痛多实,隐痛多虚;食后痛势加剧多实,食后痛势减弱多虚;空腹痛、夜间痛多虚,饱痛多实。腹部疼痛首先应排开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绞痛、输尿管结石、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囊肿、宫外孕等),再进一步区分肝胆胰疾病、腹膜疾病(腹膜炎、腹腔肿瘤、疝气)与胃肠疾病,胃脘疼痛应注意区别不典型心绞痛发作与早期阑尾炎。
③冷暖:凡胃脘灼热嘈杂多热,脘腹冷痛喜暖为寒。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
本文2023-10-27 12:55: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