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里的故事:古琴曲《高山流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5收藏

音乐里的故事:古琴曲《高山流水》,第1张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记载《高山流水》中伯牙与钟子期友谊故事的典藉很多。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余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为古代著名琴师。

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传说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伯牙死后,留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1977年8月22日,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二千多年后,伯牙怎能料到他留下的古曲,竟然在浩瀚的宇宙奏响。

  “欺乃”应是呼喊的声音,即渔父或船夫的呼号,但诸多论述文章或音乐解说常将“欺乃”两字解释为“橹声”或“桨声”,不可不辨。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将古琴曲《�乃》的打谱完成,在多次音乐会上演出其节本之后,不久即传遍大江南北,今已成为几乎琴人必弹之经典。但对此曲的标题读法及乐曲本意尚有歧异之见,不可不辨,不可不说。所谓辨说者,乃求其正、指其误、详其意。

一、“�乃”读音之辨

古代诗中多有“�乃”二字出现于有关渔父船天之作中。于今又有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中《�乃归舟》一段。关于这些见于诗文音乐中的“�乃”二字的读音,除琴人在说琴曲《�乃》时读之为“袄矮”(ao三声ai三声)之外,几乎人们都读为“�乃”(ai三声nai三声)。

《康熙字典》中解“�”字时所引《唐韵》《集韵》《正韵》《韵会》等多种古籍,皆指“�”音同“哀”或“唉”。“乃”读本音为“�”(nai三声)。但其中《韵会》的一段颇长的释文却揭示出当时的另一种读音“袄霭”(ao三声ai三声)存在的可能:后人因《柳子厚集》中有注字云“一本作袄霭”,遂欲音“�”为“袄”,音“乃”为“霭”,不知彼注自谓别本作“袄霭”,非谓“�乃”当音“袄霭”。

这一段文字本意虽然是想告诉我们,《柳子厚集》的不同版本中用了“袄霭”两字,而不是“�乃”两字,并不是说“�乃”两字应读为“袄霭”两个音,却令我们必须思考:为什么同一首诗,同一处用词,在另一版本中(应是《渔歌调》一诗中“�乃一声山水绿”一句)会有这样不同的用字。正是这一异本现象,令我们看到,这一句诗中不同版本上的两种不同之字都是形声字,不止意同而且音同。因为音意皆同才不会因版本之异而损害原诗之本意。《韵会》在这段文字的前面部分恰恰告诉了我们情况正是这样:

又按《项氏家训》曰:《刘蜕文集》中有“湖中霭�曲”、刘言史《潇湘诗》有“闲歌嗳�深峡里”,元次山有《湖南效乃歌》、三者皆一事,但用字异耳。

这正是说《湖中霭�曲》《闲歌嗳遒深峡里》都是《湖南�乃歌》《闲歌�乃深峡里》的异写,并且恰恰是字虽异,而音同意同。反之,也正是告诉我们恰因为音同意同才使“�乃”被“嗳�”或“袄霭”所替代,产生异写。同理,《柳子厚集》中的“欺乃一声山水绿”既然有异本“袄霭一声山水绿”,则必因“袄霭”确为“效乃”的另一读音,才有与上文所引之例逻辑相同的异本。而且“袄霭”两字之音才与歌唱中作为虚字、衬腔的需要及实际状况相符,才在呼号时歌唱时明朗而顺畅。而音”霭迪”于读或无碍,却不宜入歌,更不能作为动作整齐、引发力气的号子音调,用以呼号或歌唱。尤其柳宗元诗中“欺乃一声”明明是一声呼喊。如呼声悠长辽远,其音必如“袄霭”(ao三声ai三声),这是渔翁在“西岩”之下,面江而呼,必须自然顺畅。常见的“噢”“唉”之外,还有“嘿”“呦”“哎呦”“哎呀”“啊呀”等等,这些皆为开口音,都用为呼号、喊叫。而“霭迪”两音,前者开口音,可以高亢明朗,后者“�”音却是抵齿的前舌音,远不宜自然通畅地放出明朗的长音,何况其韵又归于合口,更不适宜呼号之需。古人写诗为文佳者皆本于客观实际之存在及可能,“袄霭”的读音才是诗文中“�乃”二字的实际音意。此两音本是存在于民间劳动生活中的呼号音调,因无典籍先例可循,文人只能择相近之字拟写而用了“�乃”二字,又有“袄霭”之另本,更有“嗳�”“霭�”之异读。字音歧义之发生并不足怪,如不刻舟求剑,纸上谈兵,而以实际社会存在为依据和出发点,则可信渔父也罢船夫也罢,在呼号高喊之时绝非“嗳�”“霭�”,必为“袄霭”,亦即“�乃”之音必为“袄霭”。

二、“�乃”表意之辨

上文之辨已指明“�乃”应是呼喊的声音,即渔父或船夫的呼号,但诸多论述文章或音乐解说常将“�乃”两字解释为“橹声”或“桨声”,不可不辨。

首先,古人对于橹声或桨声是有形声之词记写的,那就是“咿哑”,这在明代琴歌《渔樵问答》的歌词中明白而恰当地使用着:“橹声摇轧那咿哑。”这与近代人或今天用“吱吱嘎嘎”来写是十分相近的,是摇橹或划桨时橹与桨和船上的支点相磨的声音,而“嗳�”“霭�”“袄霭”的声调明显不能和它联系在一起,人们常作为“�乃”例证的柳宗元诗中名句“�乃一声山水绿”恰是证明,“�乃”所形状的是呼号声而绝不可能是橹声或桨声。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效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崖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写得个分清楚,渔翁是在江边夜宿之后,晨起点燃竹子烧水,应是准备晨炊。既不可能去摇橹也不可能去划桨。而且是“效乃一声”。如果是晨炊已罢早餐已毕,开始离岸,摇橹或划桨则必应是连续不断怎么可能“一声”即止,必应是“�乃声声”才对,可见“效乃”一声是渔翁面对清江的一声呼喊,“欺乃”就是呼喊的“号子”声。

三、《�款乃》曲意说

对于《�乃》一曲所写,历来几乎都作为渔父之歌解,并且多引上文所提的柳宗元《渔歌调》为例,今天琴人在演奏管平湖先生打谱的《�乃》时也常这样理解或说明。但从管先生打谱所展现的音乐实际来看,却非常明确地是在表现船夫或纤夫的劳动和心情,形象生动感情鲜明,而不是渔夫在渔事或归船时摇橹、划桨时的声音及漫歌的情景表现。

在管平湖先生打谱的《效乃》中(以下简称管谱《�乃》)有非常明显的一呼一应的号子声调多次单纯出现或变化出现,是十分重要的形象展现和情绪表达。有时是有力的,有时是沉重的,有时是急促的,是不同情形下的劳动,也是不同状态下的心绪。

这号子声调第一次出观是中速情况下相呼应的单音,由两个两拍的单音音型再压缩成一拍,稳健中形成一种鲜明的劲力:

这一段落的最后四小节旋律性很强,但其基础乃是mi mi sol sol同音重复成的号子声的发展。

在下一次出现时,这同音重复的音型经过强的

第四次重现的同音重复音型用固定低音的双音加强了力度。节奏由宽而突然紧缩,再有力地放宽,更加强了音乐的激情与张力,并且有厚重之感,是一种更为顽强而紧张的情绪下的呼号。

第五次同音重复的音型出现时,用了八度双音。在演奏时处理为显著放慢的速度,表现的号子声成了辛劳中的沉重心情体现。然后回到原速作一次同音重复,恢复了生气与活力。

上述五例都是在变化发展的呼应相接的号子音型中表现了船夫或纤夫艰辛劳作的情景,展示给我们的是我国古代许多绘画中所呈现的江畔一行纤夫拉船前行的景象。完全可以确信,这一曲在古琴音乐中难得的、声情并茂的精彩之作,所写的正是船夫的号子声中的劳动与心情。

至此,“欺乃”的读音及古琴曲《�乃》所表现的内容,可以说比较清楚了。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音乐里的故事:古琴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记载《高山流水》中伯牙与钟子期友谊故事的典藉很多。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