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扩展资料:
地方特产
天津的小吃与特产数目众多,尤其以“天津三绝”著名。
1997年猫不闻饺子被定为津门四绝之一。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知名度较高的还有:曹记驴肉、冠生园八珍羊腿、陆记烫面炸糕、白记水饺、芝兰斋糕干、大福来锅巴菜、石头门坎素包。天津的小宝栗子格外有名,其产品出口世界各国。
天津在20世纪80年代末,比较有名的小吃有什大酥烧饼、明顺斋什锦烧饼、羊汤、上岗子面茶、王记麻花(又称馓子麻花)、豆香斋牛肉香圈、豆皮卷圈、白记水饺、水爆肚、煎焖子、花样馃子、怪味果仁、石头门坎素包、罗汉肚、熟梨糕、皮糖张、天津栗子、天津螃蟹、北塘海鲜等。
天津三绝
一是被称为天津风味小吃“三绝”的狗不理包子。
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
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和风筝魏风筝。
-天津
津沽文化即天津文化,天津是中国北方的曲艺之乡,各种表演艺术门类齐全,民间工艺有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天津地毯等。
天津文学是“津味文学”和“卫派文学”的集合,在某一历史阶段曾间断性地呈现出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如“津味小说”的出现,但置放到一个更为长远的历史视域来看,“天津文学”的地域性和传承性都不那么明显。
相声
天津的相声兴始于清末民初。那时在天津老城城根开始有了专供艺人演出的两块“明地”。天津著名的相声演员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高英培、马季、冯巩、牛群、郭德纲等。
话剧
话剧是中西文化在天津碰撞交融最为突出的代表。早在1901年,教育家张伯苓就开始提倡戏剧,其弟张彭春则是第一个到外国学习现代戏剧艺术,并把西方写实剧首先介绍到中国的早期话剧活动家及导演。
1906年,李叔同与同学曾孝谷在天津创办业余话剧团体“春柳社”并首演《茶花女》,开中国话剧之先河。天津的剧作家曹禺创作的话剧《雷雨》便是以民国时期的天津作为背景。此外,天津出现过的著名话剧人还有焦菊隐、于是之、林兆华、谢添等。
天津地区在古代确实是一片大海。
根据地质历史上的研究,天津地区在第四纪之前处于海陆交互作用的地质环境之中,有着海陆交替的频繁变化。大约在四千多年前,黄河的泥沙作用逐渐把这个地区堆积成陆地,并慢慢发展成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因此,可以说从四千多年前开始,天津地区逐渐由海洋转变为陆地。
北京:
1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2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
天津: 北宋时归辽国管辖,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为直沽
洛阳:东都、洛阳
天津之所以叫“沽”的多,是因为沽是河流转弯的地方,相对凹进去的地方,而天津海河及其支流弯曲的地方非常多,所以,天津有很多地方叫“沽”。
天津市原本是退海地,老年间有许多退海后留下的大水坑或湖泊,于是,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作沽,后续,天津的这个叫法一直延续着,直到目前为止,天津有名的是七十二个沽,而天津市以前的简称也叫“沽”。
最早关于“七十二沽”的记载出于清代张焘的《津门杂记》,其中提到“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说,实只二十一沽。”天津到底有多少“沽”也是人们一直好奇的问题。1984年,天津市文史研究馆曾根据现代行政区划对天津的“沽”进行了统计,得到的数量是八十个左右。“七十二沽”这一说法虽有误,却表现了天津多“沽”的地名特色,在诗文古籍中流传甚广。
天津现有的“沽”
丁字沽、西沽、东沽、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贾家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沽、元沽、草头沽、桃源沽、盘沽、四里沽、邓善沽、郝家沽、东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翦子沽、南寨沽、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芦沽、青稗沽、于家沽、梁家沽、豹子沽、西鲁沽、东鲁沽、菱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淀沽、玛瑙沽。
齐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麦沽、傍道沽、捷道沽、麦子沽、东槐沽、中兴沽、北涧沽、盘沽、南涧沽、钩楼沽、汉沽、马杓沽、李家沽、又李家沽、蛏头沽、宁车沽、塘沽、田家沽、丰家沽。
-天津市
天津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本文2023-10-27 13:26: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