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用人参的历史有多久?古代中医是如何应用人参的?怎样服用人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我国应用人参的历史有多久?古代中医是如何应用人参的?怎样服用人参?,第1张

我国是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传说在公元前约2000年的黄帝等神话时代,人参就开始被认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缺乏文字记载及考证资料。少数人以春秋战国时代越王的宰相范蠡所著《计然》为依据。《计然》一书中有“人参出上党,状类人形者善”的记载,因此认为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但大多数人以《神龙本草经》为依据,认为有2000多年的历史。朝鲜对人参的认识晚于我国5~6个世纪,日本晚于我国7~8个世纪,俄罗斯和美国晚于我国16~17个世纪。

宋代,苏颂在《嘉裕图经本草》论人参曰:“相传欲试人参,使二人同行,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口大喘,含者其息自如。”

明代的伟大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人参“治男女一切虚症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火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明代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中收载处方2218方,其中配伍人参方达509方,约占总方数的23%,可见人参在祖国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上述种种描述经近代多方面的研究,证明人参确有其独特作用。我国医药界一直把它作为医治神经衰弱和心脏衰弱的良好药物。中医在临床上多用于补益强壮,每遇虚弱体质与老年,病后哀弱、大失血、虚脱等情况时必用之。

怎样服用人参?

我国和朝鲜的中医治疗各种疾病时,多与其他中药配合应用,服用人参有以下几种方法:

(1)蒸服将人参切成片,取6~9克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架上,蒸炖1~2小时即可服用。上海老年人多用此法,一般日服15~9克,1次或分2次服均可。南方多在蒸米饭时将蒸碗放在木制饭甑内与米饭上一起蒸即可。(2)吞服将人参磨成细粉,每日吞服,一般每次服1~15克,日服1~3次,用温开水在饭前吞服或以水研调成稀糊服用。(3)嚼服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为最简单的服用法,对于口腔、咽喉病变尤有良效。这种参片或密片可从药店购买,也可自己加工。可将鲜人参切成02~03厘米厚的薄片,放在较浓的白糖水中微火煮20~30分钟,待糖水浓稠时取出晾干,用清洁塑料袋保存随时取用。干参也可蒸后切片,再加工成糖参片服用。(4)泡酒将整根或切成薄片约10~15克人参装入瓶内,用50~60度白酒500克左右密闭浸泡,常将酒瓶振荡,两周后即可饮服,每日约饮30毫升左右,多在饭后服用,可大补元气,延年益寿。(5)当茶饮将3~5克人参片或人参粗腿、细根折成段置于茶杯或保温杯中,倒入热开水闷泡10~2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酌加枸杞、山楂、冰糖等。一般可连泡数次,待味变淡后,连渣一起嚼服。可提神健体。(6)煮服将一支干参(生晒参或红参)掰碎置小锅加水煮约半小时使其参内成分基本上溶出,水味变苦时,再加入一匙蜂蜜加以搅拌,使二者有效成分合而为一,称人参蜂蜜汤,每天早晨饮一大酒盅或一小杯,既强身又治病。(7)炖服这种服用在北方,尤其在东北地区比较普遍,每年冬至以后,一些老年人都要用人参炖母鸡吃。先将老母鸡去掉毛,除净内脏,然后将50克鲜人参或15~20克干人参放入鸡肚内,不加盐酱油和作料,只加清水,用文火炖,直炖到脱骨即可服用。也可在人参的基础上,再增加250克鲜天麻和2~3根黄芪一起炖服。有人嫌老母鸡脂肪太多可将脂肪除去后再炖,或干脆改用一二年生小鸡也可。关于一天吃多少比较合适的问题,尚无统一的看法,因人而异,有的每天吃两匙,有的每天吃一饭勺,一只鸡吃一周或十天八日的都有。一些离退休老干部说,冬天吃人参炖母鸡,确实补身子,提高抗寒力,一冬天也不感冒,即使感冒了也比较轻,好得快。

不仅我国,日本、韩国也用此法服用。具体做法是嫩鸡(乌骨鸡)一只,生人参一支(干燥的2克),江米(称红米)一大匙,姜块大小适中,洋葱半个,老酒少量,用土陶锅或珐琅锅以小火炖4小时,也可加少许盐调味,尽量淡,效果才会更好。

但人参炖鸡有些人不宜服用,一是患血管硬化的人不宜,因鸡汤中鸡油是溶于水的小分子蛋白质,属于过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心血管病人。二是肾功能较差的人,因鸡汤中有一种水溶性矿物质,会使病情加重。三是胃酸过多的胃出血患者,因鸡汤会促使胃酸分泌,使病情加重。

服用人参的注意事项:

①服用人参切忌过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系教授西格尔博士从133例患者中发现每天服人参超过15克者都患了“滥用人参综合症”。从中外服用者的剂量来看每天服2~3克是没有问题的,上海人日服剂量是3~9克,英国人为04~98克。

②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人参畏“五灵脂”,反“黎芦”,因此这两种中药不能与人参合用。

另外一些中医师认为,吃人参后再吃萝卜,会将人参的补益功能消解,因为人参补气,而萝卜破气。但他们不明白中医学上的“气”有多种,一是先天之肾气(生命能量),二是水谷之气(营养物质的能量),三是从肺吸入的空气,这3种气合成为元气。人参能大补元气,而萝卜所破的气是胃肠消化不良所产生的胃肠胀气。《本草纲目》对人参补气,萝卜理气,二者合用的中医理论早有论述,说明人参和萝卜相辅相成而不相忌。《本草纲目》曰,“萝卜生吃升气,熟食降气”,“生吃可止渴清胀气,熟吃可化瘀助消化”。近代营养学家也研究证实,萝卜含有丰富的淀粉酶,能助消化而消除胃肠胀气。有的人服用人参后出现胸腹胀闷不适等症状,往往与消化不良有一定关系,吃萝卜正好相得益彰。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剂型 22 拼音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鉴别 28 检查 29 功能与主治 210 用法与用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补丸 人参补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rén shēn bǔ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剂型

胶囊

22 拼音名

Renshen Buwan

23 标准编号

WS3B374098

24 处方

人参 沙参 牛膝 山茱萸 肉苁蓉 海马 茯苓 维生素 B〈[1]〉

25 制法

以上八味,人参(去芦头,打把)、沙参、牛膝、肉苁蓉(蒸软)切片。人参、沙参用20% 乙醇湿润,浸渍,渗漉液减压浓缩。牛膝用30%乙醇湿润,浸渍,渗漉.渗漉液减压浓缩。肉苁蓉 用35%乙醇湿润,浸煮,放出浸煮液,浸煮三次,浸煮液减压回收。山茱萸水洗,水煮放出浸出液, 水煮三次,浸煮液减压回收。将以上减压浓缩液进行常压浓缩,将茯苓粉碎成细粉,部分混入浓缩 液中,混合均匀,真空干燥。海马放入热滑石粉中进行热烫,使其除去水份至脆,粉碎,过筛,备 用。加人海马粉、维生素 B〈[1]〉,真空干燥混合粉,以剩余茯苓补足全量,混匀,80℃以下干燥, 过筛,装胶囊,制成 1000粒,即得。

26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棕色粉末;有特异香味。

27 鉴别

取本品内容物 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置水浴上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 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粉末 1g,加氯仿40ml,置水浴 上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拌匀润湿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超 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氨试液三倍量,摇匀,静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 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Rb〈[1]〉、Re及Rg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 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药材及对照 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数分钟,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 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三个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一个**和两个橙 **荧光斑点。

28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I L)。

29 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虚,养血宁神,助颜益智,大补元气。用于先天不足,气血亏损,四肢疲 倦,精神恍惚,头晕眼花,惊悸善忘,神经衰弱,营养不良等症。

2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2粒,一日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

211 规格

每粒装0 3g

212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人参补丸 《女科经纶》:[卷三胎前证上]妊娠呕吐属于寒

上出为呕,不止则虚矣。故以半夏治呕,干姜治寒,人参补虚,而以生姜糊、半夏,以下其所逆之气。《女科经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第十七节·子烦

,故烦出于肺。茯苓安心,人参补虚,妊娠心烦,固多虚也。如相火盛者,单知母丸;君火盛者,单黄连丸;心

《医方集解》:[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竹叶汤

肺,故烦出于肺,茯苓宁心,人参补虚,妊娠心烦,固多虚也如相火盛者,单知母丸;君火盛者,单黄连丸;心神

《医方集解》:[润燥之剂第十三]白茯苓丸

友人病消渴,后渴少止,反加躁急,足膝痿弱,余主是丸加犀角。有医曰∶肾病以黄连、犀角治心,毋乃倒乎。

《续医说》:[卷一医书]明医杂着

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到大,身边是不是总有几个人老爱生病,尤其是一到季节交替的时候,寒热往来,抵抗力一没跟上,就容易中招生病。

然而,抵抗力是西医的说法,我们的老祖宗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早有言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是一个人体内正气满满,就不容易遭到外邪的侵犯。

言下之意,与其被动地跟着祛邪,倒不如直接扶正。须知,祛邪只是治标,扶正才是治本啊!

然,气血充沛,则正气充盈。若是气血亏虚,阴阳俱虚,表虚不固,则机体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因此,西医常讲的抵抗力差,在中医认知中,大都属于“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的范畴。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功善大补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方子——五福饮,出自《景岳全书》。

五福饮:人参、熟地、当归、白术、炙甘草。

生命的过程其实就像是一个元气燃烧的过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等一切的生命活动动力皆源于命门之火。

命门之火虚衰,人之抵抗力自然下降,整个人也容易显得弱不禁风。

那命门之火虚衰怎么办?用人参。

人参功善大补元气,人之元气起于肾,上及于肺,为人体生化动力之源泉。元气充沛,则血旺津生,神安智增。

然而,一提及人参,很多人马上就会有“人参大热,服用之后容易上火”的思维误区。

你可以去翻一下《中国药典》,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人参性微温。所以适量服用,并不用担心容易上火。

这也是人参的精妙之处,既能补足虚衰的命火,又不易上火,不失为补虚的第一要药。

中医认为啊,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精之处也!“肾精”是一气周流的源动力,是生命的源头活水。

所以你可以去看,但凡是针对上焦、中焦的治疗大都是治标。相较而言,充足肾精,为生命灌根才是治本,好多慢病的收功之法就在这个地方。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久病及肾”,说的是大多数的疾病到最后几乎都是殊途同归,都会耗竭肾精,伤及生命之根基,伤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免疫能力、纠错能力、自稳能力,所以很多疾病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缠绵难愈。

熟地,即由生地炮制后而得,主入肾经,功善大补肾精,益精填髓,恢复一气周流的源动力,因为有了“精”才能去化“气”,才能接续上一气的周流。

当归,即便你没服用过,但你也一定听说过。

当归味甘而重,功专补血,但凡是治疗血虚的方子,都可以选用当归来改善。是故,前人素来便有“十方九归”的说法。

不仅如此,当归辛香而散,长于行血,一边补,一边通,行中有补,补中有散,诚为血中圣药。

白术健脾,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健运。

说的是,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我们吃下去的水谷腐熟消化,脾将经胃消化过后的水谷精微转运到五脏六腑,以供营养支持。

若是中焦不通,脾胃健运失司,五脏六腑营养不得,脾为后天之本,后天有失,损及先天,所以你去看,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大都看上去比较羸弱,那又何谈正气存内?

再者,脾为生痰之源。水谷精微转运不出去,只能淤积于内,久郁生热,灼伤津液,酿生湿浊,炼而为痰。湿性黏腻,所以,脾虚的人看上去也大都无精打采的。

此外,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失司,气血生化有碍,气血不足,又何以催生正气?

可见,健脾有多重要了吧!

白术味甘性温,专入脾、胃经,

其性温能燥脾胃之湿,化脾胃之痰;

其味甘而长于健运脾胃之气,可以说,但凡是脾虚的问题用上一些白术准没错。

最后用了一味炙甘草,以保护脾胃免受诸药峻烈之性而过伤正气。

方子讲到这里,暂时是讲完了,可能有人要问了,文中只提到了心、肝、脾、肾,那肺呢?

须知,方中重用白术、炙甘草两味药材健运脾土,就是为了健脾之余,可以滋润肺金,土为金之母,培土生金啊!

文章的最后想简单地聊几句:

中医之所以存活了数千年而流传至今,是因为中医对生命的认识是全局性的,把生命的结构看清楚了,就知道我们眼下这一步走在哪个环节?接下来的这一步该怎么走?最后我们要走向哪里?

而非见病治病,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走完这一步,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治疗只是一个片断,还谈何远期效果?

1 关于中医药的著名诗句

2 关于中医药的诗句

3 关于中医药理论的诗句

关于中医药的著名诗句 1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2含有中药名的诗句

驱竖子摘苍耳 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

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

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

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

3当代中医药诗词有那些

张籍得《答鄱阳客诗》: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再如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含有前湖和半夏这两种中药。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4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

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

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

用中药名写了一首

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

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

写过一首题为

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5描写“中草药”的诗句有哪些

1、白居易的《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横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2、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用药名写的情书: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其中枳实、地骨皮、威灵仙、细辛、厚朴、破故纸、人参、甘草、黄连、半夏、当归、天南星、白芷都是中药)

3、龚自珍的《远志》诗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4、朱庆馀的《赠陈逸人》

乐道辞荣禄,安居桂水东。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药圃无凡草,松庭有素风。朝昏吟步处,琴酒与谁同。

5、陆游的《涧松》

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后困长藤。

涧松郁郁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

6含有中药名的诗句有哪些

《静夜思》[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怀旧事》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古出塞》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定风波》其一 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

雨馀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

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

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

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定风波》其二 辛弃疾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

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

使君子细与平章。已判生涯筇竹杖。

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

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

银钩小草晚天凉。

关于中医药的诗句 1关于中草药的诗词

1、药圃无凡草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2关于中药的古诗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3和医药有关的诗词

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冯梦龙的《桂枝儿》: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中药名联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弃疾 满庭芳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药名次韵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4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5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

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

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

用中药名写了一首

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

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

写过一首题为

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6含有中药的诗句或对联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7描写中药的诗句有哪些

1、《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2、《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宋代: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3、《春日》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4、《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贤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5、《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关于中医药理论的诗句 1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2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3描述中医的诗句

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

李景华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伊尹烹饪创汤液,六气致病医和谈,

周分医科为四种,上工下工考医官。

扁鹊言脉留后世,仓公诊籍第一篇,

韩康卖药无二价,仲景辩证精又专,

华佗发明麻醉术,董奉济厄杏林暖。

叔和脉经廿四种,葛洪炼丹罗浮烟,

甫谧甲乙定孔穴,弘景审药本草研。

雷公炮制有多种,元方诸病源候颁,

药王思邈医龙虎,王焘外台大部卷,

唐修本草世第一,鉴真渡海国医传,

昝殷妇科开山祖,道人仙方正骨传。

宋慈法医闻世界,自明妇科天下先,

慎微证类修本草,钱乙小儿有深研,

惟一铜人称国宝,宋代药局医官院。

元素脏腑辨精微,子和攻下完素寒,

东垣专主脾胃论,丹溪滋阴有新见,

乾孙神书讲痨瘵,薛氏医案后世传,

时珍采药问农樵,寿世保元有廷贤,

赤水玄珠生生子,继洲大成不一般,

景岳才高有八斗,肯堂准绳数万言,

又可瘟疫倡戾气,献可温补大宝观,

青主琴棋书画博,名医类案是江瓘,

外科正宗实功著,吴谦金鉴总纂官,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创新篇,

大椿秀才书万卷,学敏拾遗补药篇,

修园医书十六种,活血化瘀勋臣见,

还有孟河四大家,师机外治理瀹骈,

民国汇通一时盛,恽朱唐张小洞天,

后世医家更无数,中华医术代代传。

4关于中药的句子

谈到中草药,我想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应该是一碗黑不溜秋的,散发着一股股难以名状的古怪草药味的,喝下去时可以让舌头苦上好一阵子的不明液体。然而就是有着这样可怖名声的中药——哪怕它曾经也是我所避犹不及的——如今却成了我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段至为珍贵的记忆。

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是三宝之首,能补气血、生津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东北的长白山区,就是人参的家乡。在那儿,千百年来,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人参的绚丽多彩的故事,这里说的是一个有关人参姑娘的故事。

5描写中药的诗句有哪些

1、《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2、《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宋代: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3、《春日》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4、《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贤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5、《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6有关中医的诗句

《题孙思邈真》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电化有奇人,首推马神医,一切一问卦、便知有甚疾。内伤加外患、一柱香皆愈。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

鹧鸪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西瓜名“天生白虎汤”。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三国演义中赞叹华佗诗:

治病须分内外科,

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

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是补气的,而且补气的作用比较全面,后世很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大家可别小看里面的四味药,它们可是辅助人体正气的好东西,很多病可能无从下手,但是只要有气虚的存在,都可以通过补气找到突破口。

中医历来重视人的“正气”,也叫“中气”,正气足了,什么外邪都不怕。过去有医家如此比喻四君子汤,说若是服此汤后正气充足,等邪气进来一看,满屋子(身体)里都是“君子”,自己根本就没有立脚的地方,也就识趣地溜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此方通过补气健脾,可对脏腑怯弱,面色萎白,四肢无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等症有较好的疗效,其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君、臣、佐、使

四君子汤被称为“健脾补气第一名方”,虽然只有四味药,却是配比绝妙,君臣佐使搭配令人叫绝。

从原方的分量来看,补药的分量小。既然是气虚,为何不用力量大点的补药呢《黄帝内经》记载:“少气者……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因为一个人如果气少了,通过气血的关系可知,血也不会充足。所以,如果补气时用了大量的甘温之品,可能会影响食欲,甚至胸闷。只有分量小一些,才能不偏不倚,补气而不伤血。

方中 人参 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人参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大补元气,特别是多年生的野山参,其药用价值最高。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看,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心三经,有补元气、安神益脑、固脱生津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身体虚损、倦怠、健忘、头晕目眩、阳痿、尿频等病症。

臣以苦温之 白术 ,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白术性温,味甘、苦,妇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等。四君子汤中的白术一般是炒白术,炒白术适宜患者体内的水湿不是特别重,只是需要补脾的情况。如果是自己制作四君子汤,患者的水湿很重,有腰酸不利等证时,应该用生白术,原因在于生白术利湿的作用较大,还“利腰脐间气”。清朝名医陈士铎就很擅长用生白术,如果遇到脾肾有水湿的患者,他就会开出大剂量的生白术,这也是他治病的一大特色。生白术还有止汗功效,著名的固表止汗的名方玉屏风散,里面就是用的生白术。在妇科的应用里,炒白术用得较多。另外,炒白术分为麦麸炒和土炒,其中麦麸炒的补脾作用较强,而土炒的止泻作用更好。

佐以甘淡 茯苓 ,健脾渗湿。因为气虚是由脾胃功能的虚弱,运化功能不足造成的。脾的运化功能不仅仅是将水谷的精微化生为气血,还包括运化水湿,排泄出多余的部分。脾虚后运化水湿的功能也减弱了,所以在健脾益气的同时,要用一些淡渗下行的药物。在健脾益气的方剂里用一些淡渗下行的药,这样配合能更有效地健脾。

使以 炙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需要注意,当患者脾胃气虚的时候,可用炙甘草,但是若患者同时咽喉不利,可改成生甘草,借助其解毒利咽的作用。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气虚体质者的良方

气虚体质是指由于一身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流感肆虐的季节,同在一个办公室,有的人特别容易感冒,有的人却只是打上两个喷嚏,另外一部分人却可能丝毫不受影响。通常我们会说那些容易感冒的人体质太虚了,其实,这就是“气虚”。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说法,也就是说,气足的人,比较容易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而气不足的人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现代人常说的亚 健康 状态,即时常感到疲劳者,便属于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表现是多样的,但是最基本的症状只有几个,如果大家觉得上文介绍的特征不太好记,可以通过下面这首歌诀来掌握气虚的症状:“少气懒言,声低断续,自汗畏风,动则加剧,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咣白,舌淡脉虚。”

一个人中气不足,肺气也就虚了,气不够用所以不愿意说话,语音低。气虚脾虚,就会觉得全身没有劲,就算不干什么重活,也会打不起精神,拿不出力气,而且特别爱出汗,尤其是活动后会加重。同时,由于气虚,面部的颜色咣白,咣白与淡白不同,淡白是脸上没血色,浅淡的白,而咣白则是白里透着青光。这些都是气虚最主要的特征。

四君子汤可以说适合大部分的气虚体质者,因为它虽然可以大补元气,但药性温和,不至于虚不受补。当然,如果患者感受了寒凉,伤风感冒时就不能服用四君子汤了,以免收敛了外界的寒邪,加重病情。

“四君子”也可以加上粳米熬成粥,这一食疗方很适合立夏时节服用,以减少炎热的夏季对身体的消耗。作为日常保养时,最好能将里面的人参替换成党参。这款粥适合补气,可以作为男性抗疲劳的首选,当男性因为气虚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时,不妨用它来补一补。女人脾虚后容易脸色泛黄,乏力泛滥,老人脾气都容易虚,免疫力下降,也可以尝试服用。

参考用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 健康 科普大赛#

这个吗

《药性歌括四百味》歌括辑录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 附:鲜生地

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

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 附:连翘心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

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

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 附:川贝母、象贝母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

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

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 附:苏叶、苏梗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 附:麻黄根

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8葛根 附:葛花

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9薄荷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0防风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31荆芥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32细辛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33羌活

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34独活

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5知母

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能舒。

36白芷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7藁本

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8香附

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9乌药

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40枳实

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41枳壳

枳壳微寒,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42白蔻 附:白豆蔻花、白豆蔻壳

白蔻辛温,能祛瘴翳,温中行气,止呕和胃。

43青皮

青皮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44陈皮 附:橘白、橘红

陈皮辛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45苍术

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去瘴翳。

46厚朴

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47南星 附:胆星

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48半夏

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49藿香

藿香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50槟榔

槟榔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51腹皮(大腹皮)

腹皮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52香薷

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53扁豆 附:扁豆衣、扁豆花

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毒能化。

54猪苓

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除湿,多服损肾。

55泽泻

泽泻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

56木通

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57车前子 附:车前草

车前子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实。

58地骨皮

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59木瓜

木瓜味酸,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60威灵仙

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xuán)癖(pǐ),风湿皆用。

61牡丹皮

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62玄参

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63沙参

沙参味甘,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64丹参

丹参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65苦参

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66龙胆草

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67五加皮

五加皮温,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68防己(木防己、汉防己)

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69地榆

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70茯神

茯神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怒恚。

71远志

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72酸枣仁 附:酸枣树皮

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73菖蒲

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74柏子仁

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润肠,更疗惊悸。

75益智仁

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76甘松

甘松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

77小茴香

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疼,调中暖胃。

78大茴香

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

79干姜

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寒尤堪。

80附子

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81川乌

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82木香(广木香)

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83沉香

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地,气逆为佳。

84丁香

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85砂仁

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行气破滞。

86荜澄茄

荜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哕,能逐寒气。

87肉桂

肉桂辛热,善通血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88桂枝

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89吴茱萸

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90延胡索

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91薏苡仁(苡仁)

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92肉豆蔻

肉蔻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93草豆蔻

草寇辛温,治寒犯胃,作痛呕吐,不食能食。

94诃子(诃黎勒)

诃子味苦,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95草果

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

96常山

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

97良姜 附:红豆蔻

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

98山楂

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疗疝催疮,消膨健胃。

99神曲

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结逐痰,调中下气。

100麦芽

麦芽甘温,能消宿食,心腹膨胀,行血散滞。

贾宝玉为林黛玉配药,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回中。原文如下:

宝玉笑道:“……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

中医古籍基本没有断句,所以其实这一整句话有多种理解方式,但涉及的中药也无非就是您提到的紫河车、人参、松根、茯苓胆、何首乌、珍珠,只是前面有大小、形状等冠词以要求。

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个病美人,描述为从小体弱多病,看黛玉的面色也可知,属于气血双虚的症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免疫力太差。原因就不过多分析了,可能与其生活习惯或者性格有关。百病之始,皆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而外邪入矣。

几味药的作用

人参:大补元气,可用于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脱,神疲脉微。这对于林黛玉是很对症的。

紫河车:主要用于治疗身体极度衰弱,久病不愈,气血两虚,营养不良的人。对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也有较好的作用。

茯苓:茯苓常被作为一种良好的补益食物,可长期食用。千年松根茯苓胆:此处有争议(见注释)。

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珍珠: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咱先不管宝玉会不会配药,也暂不考虑谁是主药,单从宝玉开的这个药方来看,对于长期体弱多病的林妹妹来说,是很对症的。

另一种解释

网上还有一种好玩的版本,是说宝玉根本不会开药,这里面都是文人的文字游戏,有暗指。这是给黛玉治疗心病的。想让黛玉明白放下心里的包袱,也表达了宝玉对黛玉的爱,像千年松根至死不渝、肝胆相照。

注释:争议点在于千年松根茯苓胆属于一味中药,还是两位中药。茯苓中间可天然抱有松根。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中载述:“千年之松,下有茯苓。”此处先暂时只注解为茯苓。

不药博士简介

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我国应用人参的历史有多久?古代中医是如何应用人参的?怎样服用人参?

我国是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传说在公元前约2000年的黄帝等神话时代,人参就开始被认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缺乏文字记载及考证资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