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君子的论述,思考君子的内涵
我们现在说的“君子”与“小人”通常都是在道德层的,但《论语》产生的年代,君子与小人不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当时的君子与小人主要是身份的区分,《论语》中的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管理层、决策层的人士,而小人则主要是社会执行层人士。由于社会地位与职能分工的不同,对他们的要求道德要求也就不同,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当然比小人高。比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本来是社会分工的要求。因为社会管理层、决策层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宏观去考虑问题,考虑社会整体的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利益问题,这种利益被上升定义为义,所以要求君子喻于义。但小人作为社会执行层,不得不考虑具体的事务,都是直接的利益,因此要求小人喻于利。
正是因为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道德要求,久而久之形成了君子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小人道德水准低下这样的社会感觉,最终产生我们现在这种道德层面的“君子”与“小人”的观念。
对君子的含义要求,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讲得比较 广泛,只是讲言行中各个方面的总的原则。曾参则进入了更具体的要求。他说:“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少而学,长而忘之,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韩诗外传集释》)另外,《曾子立事》篇还有大量的对君子的严格要求,比如:“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者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之忠矣。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往,亦可谓知矣。”又说:“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忄冒 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显然,对君子的定义大大超过了“九思”的具体性和严格性,虽然并未超出“九思”的范围要求。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这种师徒相承的样式,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由于曾参学派对“君子”的要求过分严厉,所以有时又不免流露出一些道家者流的味道。《曾子立事》篇还说:“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这种做人的小心翼翼的态度,虽其要求基本上还是在儒家的范围之中,但用道家的逻辑来要求君子,其消极避让的倾向已很明显。这种倾向,也许是曾参当初要避免的,但思想的发展,形同其他许多人能参与其中的事情一样,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出现自身难以把握的变形。曾参对君子修养的要求中 。
(2)《大学》三、释“新民”章 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此处君子延伸为“君王”、“统治者”的意思。
在《大学》中还有类似的章句,如:四、释“止于至善”章 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中的“君子”也应解释为“君王”。所以,古代的君子还有“君主”之意
君子一词,在我国古代原本是用来专指统治阶级贵族士大夫的。一直到孔子时代,它才正式的被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提了出来,而君子之风也是由于孔子的大力倡导才开始兴起。《论语》二十篇一共有五百一十二章,而其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论及君子的有八十六章,占全书总章数的六分之一,而且论语中孔子所论及的君子,概念的内涵已有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即不是指具有某些个别优良品质的人,更不是特指某些身份地位极高的人,而主要是指达到了高尚人格境界的人。
一、君子之仁
在《论语・里仁》篇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他应该是一个仁的实践者,成为一个仁人,如果抛弃了仁,就不可能称其为君子。首先君子应当具有仁者爱人的情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每天生活在世间百态之中,只有内心仁厚,心中有爱,才会产生爱别人的行为。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用自己内心的仁厚去化解生命中很多的遗憾,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来修身养性,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仁者爱人的情怀。除此之外孔子认为君子还要拥有一种仁爱无私的精神,在孔子看来这份爱要是无私的,博大的,不仅仅懂得爱人,而且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在《论语・泰伯》篇中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担负着为社会为国家的重任,不仅仅要爱人,而且要爱社会,爱国家,以实行仁德于天下为自己的责任,而且这份责任要一直背负下去,到死为止。古代的士人,以天下为己任,任重道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一份精神,这样一份胸怀,这样的一份担当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中国古代,在孔子之后,许多仁人志士,他们都拥有博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坚定的决心、深远的眼力,永远爱人,至死不渝。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君子。
二、君子之智
孔子认为只有好学,才能成为一个智者,才能具有君子的品质和风范。孔子言:“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奸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如果离开了为学,不管仁、知、信,都会产生瑕疵,变得愚蠢、害己害人、放荡、尖刻、捣乱闯祸、胆大妄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为学它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在论语中,孔子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精神,学习的品质。但孔子所言之学,并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学习文化知识。正象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所说的:“论语中的学不是文字,不是知识,而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要随时随地的思考、见习、体会,这就是学。”所以说《论语》中的学,并不只是文字上的一种收获,而是不断积累的经验、方法、智慧,是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一种正确的东西。而且孔子还认为为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以知之,重要的还在于学以修身,学以做人,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智者不惑。而且为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孔子从“十五志于学”开始了他的自觉的修身历程,一直到年愈古稀,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修身到老。
三、君子之勇
孔子所提倡的君子之勇,并不等同于匹夫之勇。孔子所说的勇,并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有制约,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只有义字当先的勇敢,仁义之勇,才是真正的君子之勇。
关于“君子之勇”,苏轼在《留侯论》中还有这样的论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哉也。” 苏轼进一步诠释了孔子的君子之勇,他把真正的勇敢称为大勇,是一种心灵之勇。真正的勇者要有一种过人之节,有一种过人的气度,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而不会象平常人一样,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他不仅要是一个有道德,有修养,不去冒犯别人的人,还要作到“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而这种勇敢的力量永远来自于我们的人格和内心,所以说它是一种心灵之勇。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仁厚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使这种力量能够成为一种气度,成为一种在理性约制下内心的自信和镇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勇。
《论语》中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实际上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典范,重在强调一种人格追求,教人做一个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君子具有择善固执、温柔敦厚、谦逊有礼、勤勉好学、正直坦率的品行风度。趋于理想人格的君子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本质上又带有悲剧的意味。“知其不可而为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矣”流露出君子、儒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入世心态。他们是一群积极而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以身作则,躬行君子。甚至能够舍弃性命只为人们谋求福利。君子之道在中国古往今来,盛行不衰,是众多文人志士力求达到的修行境界,是心中挥之不去、魂牵梦萦的高洁的梦想。
《论语》中的「君子」是指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这一概念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并以此为基础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君子应该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不好犯上但也不好作乱。
2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例如,君子应该戒色、戒斗、戒得,还应该具备九思和三畏。
3 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放在精神追求之后,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例如,君子应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 君子的道德修养应该融入到生活的一言一行当中,富与贵、贫与贱都是人之所欲,但要以道得之。例如,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 具备文采与朴实兼有的素质,不偏执于一端。例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君子」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不仅注重内心的修养,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同时,君子的追求应该先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将道德修养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论语关于君子的论述,思考君子的内涵
本文2023-10-27 13:47: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