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年开始的,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每个五年规划的起始时间是什么
第一个开始时间:1953年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土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1957年) “一五”成就: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8年-1962年)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66年-1970年)
第四个五年计划 (1971年-1975年)
第五个五年计划 (1976年-1980年)
第六个五年计划 (1981年-1985年)
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6年-1990年)
第八个五年计划 (1991年-1995年)
第九个五年计划 (1996年-2000年)
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年-2005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是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工业化建设方面,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一五计划规定:要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并且,根据1953年中国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时期国家通过三大改造把私有经济纳入计划轨道,支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
1953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合作化开始之初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渐进推进。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
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与检视过去,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
中国正在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6年-2020年)。
扩展资料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完成成就
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
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
基本建设
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
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
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
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工业发展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
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
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
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
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
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
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糖86万吨,比1952年增长92%。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
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
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
粮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7%和4.7%。
五年内全国扩大耕地面积5867万亩。
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6.745万亩,完成原定计划101%。
五年内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相当于1952年全部灌溉面积的69%。
交通运输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
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
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民生改善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
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加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纲领性规划,为今后非遗的传承发展指出明确路径。
一、主要内容
《规划》明确了“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加强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并通过8个专栏对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1 关于研究
非遗蕴含了中华文化传统内涵的深度阐释,《规划》明确指出了关于非遗保护的保存方法、保护路径,以及非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主要措施包括建立高质量非遗研究基地、设定一些针对性非遗研究课题等,并从物质和精神等层面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调动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的积极性,推动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的系统化、生活化。
2 关于传播
《规划》指出了四条路径:
一是广泛开展展示展览活动,这其中重要的落地措施就是兴建各级非遗馆,增加非遗展示场所和活动场地的数量。
二是促进非遗新媒体的发展,主要是支持各类媒体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全面深入参与非遗传播,号召非遗保护传承人群拥抱新媒体,扩大非遗保护的“朋友圈”。
三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旅游业成为传播非遗的平台,旅游业为非遗提供可观收益反哺保护,而非遗也为旅游带来更扎实的文化内涵。
四是普及教育,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非遗中文化基因的普及应用。
3 关于保护
非遗保护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非遗项目保护,二是传承人认定管理,三是区域性整体保护。
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人认定管理都是传统手段,主要是在既有框架下的完善。比较特别的是新提出的“区域性整体保护”概念,就是采取融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整体保护的方式。在此框架下,目标保护区域逐步发展为结合空间文化的具体而独特的社区、村镇、街道。因城市化进程、社会转型、社区改造等而受到影响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则通过“非遗在社区”工作,使其在特定社区得到整体性保护,并在城市化中融入生产、生活。
4 关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规划》的又一大亮点,其中“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是核心。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一是在国家战略重点区域中形成非遗保护的协同机制,二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遗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规划》着重提到了三个地区的协调发展,包括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以及边境地区,并分别制定了专栏6、7、8。
二、词频分析
我们使用程序对《规划》进行分词,并统计了关键词出现的次数。
重点关键词解读:
“保护”出现109次,包括工艺、文化、传承人、成果等多方面保护。
“建设”出现52次,主要体现是建设各级非遗展览活动场地。
“传承人”出现35次,人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
“黄河流域”出现11次,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载体与非遗联动发展,黄河流域是其中提到最多的,此外还有“大运河”与“边境地区”等。
总结:《规划》具有谋划非遗未来发展的总体性和方向性,提出了“区域性整体保护”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全新理念,在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方面与人民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构建社区、村落、传承人与区域共同体,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关联体,推动形成中国非遗保护的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
THE END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化和旅游部针对多个领域分别制定了相关的专项规划, 知识工场 Knowledge Work 将逐一解读,敬请持续关注,欢迎交流。文化和旅游部制定的相关规划包括: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年开始的,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每个五年规划的起始时间是什么
本文2023-10-27 13:51: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