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五子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医统》卷八十七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五子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76 用药禁忌 8 《回春》卷三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五子散 五子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ǔ zǐ sǎn
2 处方白萝卜子15克 紫苏子15克 白芥子15克 山楂子(去核)3克 香附子(去毛)3克
3 制法共研为末。
4 功能主治治气膈,膨胀噎食。
5 五子散的用法用量白开水送服。
6 摘录
《万病回春》卷三
7 《医统》卷八十七 71 方名
五子散
72 组成火麻仁、紫苏子、松子、杏仁(去皮尖双仁)、蔓菁子(如无,用芝麻代之)各等分。
73 主治年老体衰,肠脏少津,及风毒燥涩,大便不通。
74 五子散的用法用量每次服1弹子大,稠蜜水化下;或以粥内食之尤佳,每日1次。如大便秘甚,则频服3次。
75 制备方法上捣烂,和作一处,如法研烂如泥,用密器贮存。
76 用药禁忌忌烧炙、煎爆、辛热等物。
8 《回春》卷三 81 方名五子散
82 组成白萝卜子5钱,紫苏子5钱,白芥子5钱,山楂子1钱(去核),香附子1钱(去毛)。
83 主治气膈,鼓胀,噎食。
84 制备方法上各为细末,合一处,作芥末用。
古籍中的五子散 《万病回春》:[卷之三]翻胃硝(各五分)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稍热服。五子散治气膈鼓胀噎食。白萝卜子紫苏子白芥子(各五钱)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每服一合,日四五次任意多少,以芝麻代麻亦可。五子散治衰老,肠脏少津,及风毒燥涩,大便不通。火麻仁
《杂病广要》:[脏腑类]膈噎沥半盏,姜汁二、三匙,食前服。)治气膈鼓胀,名五子散,用白芥子、山楂子、香附子、紫苏子、白萝卜子各
《广嗣要语》:广嗣附方之自能平秘。旧称古今第一种子方。有人世世服此药。子孙蕃衍。遂成村落之说。嘉靖丁亥于广信郑中丞宅。得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四螽斯广育]附录广嗣方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之四物安神汤 31 组成 32 四物安神汤的用法用量 33 功能主治 4 《寿世保元》卷五方之四物安神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四物安神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顾氏医径》卷五方之四物安神汤 51 组成 52 功能主治 6 《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四物安神汤 61 组成 62 制备方法 63 功能主治 64 四物安神汤的用法用量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四物安神汤 1 拼音
sì wù ān shén tāng
2 概述四物安神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3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之四物安神汤 31 组成当归、白芍药、生地黄、熟地黄、人参、白术、茯神、酸枣仁、炒黄连、炒柏子仁、麦门冬、竹茹各七分,大枣二枚,炒米一撮,乌梅二个[1]。
32 四物安神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时冲入朱砂末五分[1]。
33 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之四物安神汤功能益气补血,养心安神[1]。主治心血亏损,心悸怔忡[1]。
4 《寿世保元》卷五方之四物安神汤 41 处方
当归、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神、酸枣仁、炒黄连、麦门冬、竹茹各七分,乌梅二个、栀子[1]。
当归(酒洗)白茯神(去皮、木)白芍(酒炒)熟地黄 黄连(姜汁炒)人参 白术(去芦)辰砂(研末,临服调入)竹茹 酸枣仁(炒)麦门冬(去心)栀子
42 制法上锉一剂。
43 功能主治《寿世保元》卷五方之四物安神汤主治怔忡。
44 四物安神汤的用法用量加乌梅1个,水煎服。
45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5 《顾氏医径》卷五方之四物安神汤 51 组成地黄、当归、白芍、丹皮、枣仁、茯神、龙齿、远志。
52 功能主治《顾氏医径》卷五方之四物安神汤主治小儿善惊易悸,属心虚血少者。
6 《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四物安神汤 61 组成当归(酒洗)、白芍(酒洗)、生地黄(酒洗)、熟地黄、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茯神(去皮木)、酸枣仁(炒)、黄连(姜炒)、栀子(炒)、麦门冬(去心)、竹茹、乌梅1个、辰砂(研末,临服调入)。
62 制备方法上锉1剂。
63 功能主治《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四物安神汤主治心中无血养,怔忡。
64 四物安神汤的用法用量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7 《血证论》卷七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75 附注 8 《回春》卷六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9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9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养真汤 1 拼音
yǎng zhēn tāng
2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 白芍(酒炒)益母草 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
3 功能主治通经消块。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块,病已三载,颜色如故。
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上药锉六剂。水煎服尽。经通后,改作丸剂服。
5 备注方中芎、归、地、芍养血活血;益母草、香附理气调经;山茱萸、小茴香温养肝肾;茯苓、陈皮健脾和胃;妙在山栀一味,凉药反佐,是专为消除气血郁滞中的郁火而设,颇具巧思。
6 摘录
《万病回春》卷六
7 《血证论》卷七 71 方名
养真汤
72 组成人参3钱,白术3钱,云苓3钱,甘草1钱半,山药3钱,莲米3钱,麦冬3钱,五味8分,黄耆3钱,白芍3钱。
73 功效养脾。
7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去头煎,只服23煎。
75 附注去头煎者,取燥气尽去,遂成甘淡之味,盖土本无味,无味即为淡,淡即土之正味也。此方取淡以养脾,深得其旨。
8 《回春》卷六 81 方名养真汤
82 组成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益母草、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
83 主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块,已经三载,颜色如故,百药无功者。
8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上锉6剂,水煎服尽。经通后,作丸服。
9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91 方名养真汤
92 组成苍术(净)4两(用姜4两制,微炒**,同炒),厚朴4两(去皮,同上制炒),人参1两,1两,白术1两,木香1两,藿香1两,茯苓(去皮)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1两,槟榔1两,缩砂1两,广术(煨)1两,泽泻1两,甘草(锉,炒)1两,干姜1两,小枣70个(焙干)。
93 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闷,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痰噫,逆气吞酸,面色痿黄,肌肉消疲,腹胁刺痛,便利不调,或泻痢不止,少力嗜卧,体重节重,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及治咳嗽,脾胃虚弱,食饮不化,
9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熬生姜、枣汤,空心调服。
95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96 用药禁忌老幼气弱皆可服。
古籍中的养真汤 《婴儿论》:辨疳病脉证并治第五。腹肚胀大。四肢微冷。而大便溏者。名曰冷疳。宜养真汤主之。养真汤方茯苓(五分)白术(三分)乳柑皮(
《血证论》:[卷二]吐血同。若脾阴虚。脉数身热。咽痛声哑。慎柔五书。用养真汤。煎去头煎。止服二三煎。取无味之功以补脾。为得
《外科医镜》:痈疽真假例论。贞庵氏谨识。)歌曰∶紫府仙人授宝方,洗心涤虑养真汤,世间用得诸般药,万祸千灾化吉祥。《外科医镜》
《万病回春》:[卷之六]经闭胡黄芩(各一钱)甘草(四分)上锉一剂,水煎服。养真汤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一块,已经三载,颜色如故,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补益法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芎归汤 31 组成 32 功能主治 3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4 《审视瑶函》卷四方之芎归汤 41 组成 42 制备方法 43 功效主治 44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5 《严氏济生方》卷七方之芎归汤 51 芎归汤的别名 52 组成 53 制法 54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55 功能主治 56 附注 6 《普济方》卷三四五引《通真子秘方》之芎归汤 61 芎归汤的别名 62 处方 63 功能主治 64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65 附注 66 摘录 7 《万病回春》卷六方之芎归汤 71 芎归汤的别名 72 组成 73 制备方法 74 功能主治 75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76 附注 8 《医方类聚》卷二二七引《徐氏胎产方》之芎归汤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9 《何氏济生论》卷二方之芎归汤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94 运用 10 《嵩崖尊生》卷十四方之芎归汤 101 组成 102 功能主治 10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11 方出《摄生众妙方》卷十,名见《松崖医径》卷下方之芎归汤 111 组成 112 功效主治 11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12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芎归汤 121 组成 122 功效主治 12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13 《竹林女科》卷一方之芎归汤 131 组成 132 功能主治 13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 1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芎归汤 1 拼音
xiōng guī tāng
2 概述芎归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一首。
3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芎归汤 31 组成川芎、当归、龙胆草、白芷、甘草各一钱[1]。
川芎、当归、白芷、甘草、胆草各等分。
32 功能主治《外科正宗》卷四方之芎归汤主治子宫脱垂,阴痒[1]。
主治妇人阴中突出如蛇,或似鸡冠、菌样,阴痒者。
3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煎汤浴洗,随后搽雄黄藜芦散[1]。
每服5钱,煎汤浴洗患上,随后搽药。
4 《审视瑶函》卷四方之芎归汤 41 组成川芎、当归、赤芍药、防风、羌活各等分[1]。
42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末[1]。
43 功效主治《审视瑶函》卷四方之芎归汤主治目疡热痛[1]。
功在活血祛风。主治实热目疡。
44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频洗[1]。
水2钟,煎至8分,去滓频洗。
5 《严氏济生方》卷七方之芎归汤芎归汤为方剂名,出自《严氏济生方》卷七方,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记载的芎䓖汤的别名[1]。
51 芎归汤的别名芎归汤、佛手散、神妙佛手散、活血散[2]。
52 组成当归、川芎各等分[2]。
53 制法上药为粗末[2]。
54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煎去渣,稍热服[2]。
55 功能主治《严氏济生方》卷七方之芎归汤主治产后、伤胎、崩中、金疮等失血过多而致的昏晕欲倒;并治妊娠伤胎腹痛,难产,胞衣不下。[2]
56 附注本方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但无方名[2]。
6 《普济方》卷三四五引《通真子秘方》之芎归汤 61 芎归汤的别名立效散(《普济方》卷三四五引《通真子秘方》)。
62 处方川芎 当归各1千克
6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四五引《通真子秘方》之芎归汤主治妇人产后乳悬,两乳忽然伸长,细小如肠,向下垂坠,直过小腹下,痛不可忍,危在须臾;兼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或下血太多,眩晕不能支持;或妊娠胎动,腹痛下血。
64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取川芎、当归各250克,为粗末,放瓦器内加水浓煎,频频温服。余芎、归各750克,切作大块,放香炉内慢火烧,使烟出,用口鼻及病乳熏吸烟气。待一料药熏尽后,看病情如何,若未全愈或略缩减,再如前煎服及烧烟熏吸,若仍未完全复原者,用冷水磨蓖麻子1粒,涂头顶百会穴,片刻后洗去,亦可全愈。
腹中刺痛,加芍药;口干烦渴,加乌梅、麦门冬;恶寒,加干姜、白芍药;水停心下,微有呕逆,加茯苓、生姜;虚烦不得眠,加人参,竹叶;大便闭涩,加熟地黄、橘皮、杏仁;小便不利,加车前子;腹胁膨胀,加厚朴;血崩不止,加香附子;咳嗽痰多,加紫菀、半夏、生姜;腰痛脚痛,加牛膝;心下疼痛,加延胡索;恶血不下,腰腹重痛,加牡丹皮。
65 附注本方用法中之熏烟法,只适用于乳悬,其他主治证不用;加减法,适用于口服方,熏烟方中不用。
66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五引《通真子秘方》
7 《万病回春》卷六方之芎归汤 71 芎归汤的别名川芎汤
72 组成当归尾5钱,川芎5钱。
73 制备方法上药锉1剂。
74 功能主治《万病回春》卷六方之芎归汤主治胎漏下血不止,或心腹胀。
75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好酒煎,入童便1盏,同煎服。
76 附注川芎汤(《宋氏女科》)。
8 《医方类聚》卷二二七引《徐氏胎产方》之芎归汤 81 组成川芍、当归各等分。
82 功能主治《医方类聚》卷二二七引《徐氏胎产方》之芎归汤主治妊娠胎动子死,或不死;妊娠血攻心腹痛。
8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5钱,加紫苏数叶,酒、水合煎服。死者即下,未死者即安。
9 《何氏济生论》卷二方之芎归汤 91 组成川芎、当归。
92 功能主治《何氏济生论》卷二方之芎归汤主治血症。
9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食前服。
94 运用中满者,去枣。
10 《嵩崖尊生》卷十四方之芎归汤 101 组成当归2钱,川芎2钱,人参1钱,紫苏1钱,干葛1钱。
102 功能主治《嵩崖尊生》卷十四方之芎归汤主治感冒。
10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11 方出《摄生众妙方》卷十,名见《松崖医径》卷下方之芎归汤 111 组成当归3钱,川芎3钱,陈皮1钱5分。
112 功效主治方出《摄生众妙方》卷十,名见《松崖医径》卷下方之芎归汤功在临产催生。主治胎前因事跌仆,子死腹中,恶露妄下,疼痛不巳,口噤欲绝;及胞衣不下。
11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用水1钟,煎至7分,温服。
12 《万氏女科》卷三方之芎归汤 121 组成川芎5钱,当归5钱(俱不洗炒),连须葱白5根,生姜5片(焙干)。
122 功效主治《万氏女科》卷三方之芎归汤功在补阴血。主治产后去血过多,阴血已亏,阳气失守所致的头痛。
12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13 《竹林女科》卷一方之芎归汤 131 组成当归身1钱,川芎1钱,香附1钱,枳壳(炒)1钱,滑石2钱。
132 功能主治《竹林女科》卷一方之芎归汤主治妇女脾胃虚弱,形瘦食少,过期经行者。
133 芎归汤的用法用量目录 1 拼音 2 《万病回春》卷四:解毒汤 21 解毒汤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齐强方:解毒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医学集成》卷三:解毒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摘录 5 《回春》卷四:解毒汤 51 解毒汤的别名 52 处方 53 制法 54 功能主治 5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56 摘录 6 《张皆春眼科证治》:解毒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64 各家论述 65 摘录 7 《包氏喉证家宝》:解毒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治痘全书》卷十三:解毒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摘录 9 《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解毒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94 摘录 10 《叶氏女科》卷三:解毒汤 101 处方 102 功能主治 10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104 摘录 11 《玉案》卷六:解毒汤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114 摘录 12 《惠直堂方》卷三:解毒汤 121 解毒汤的别名 122 处方 123 功能主治 12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痘疹会通》卷四:解毒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摘录 14 《疡科选粹》卷六:解毒汤 141 处方 142 功能主治 14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144 摘录 15 《麻科活人全书》卷二:解毒汤 151 处方 152 功能主治 15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154 摘录 16 《痘治理辨》:解毒汤 161 处方 162 功能主治 16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164 摘录 17 《仁端录》卷十六:解毒汤 171 处方 172 功能主治 173 摘录 18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181 方名 182 解毒汤的别名 183 组成 184 主治 18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186 制备方法 19 《证治宝鉴》卷十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0 《经验百方良方续录》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05 加减 21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血证论》卷八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各家论述 23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4 《一盘珠》卷五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5 《疯门全书》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6 《片玉心书》卷五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加减 27 《种痘新书》卷四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功效 274 主治 275 各家论述 28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主治 28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85 制备方法 286 附注 29 《幼幼集成》卷四 291 方名 292 组成 293 功效 294 主治 29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296 加减 30 《仙拈集》卷二 301 方名 302 组成 303 主治 30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31 《小儿痘疹方论》 311 方名 312 组成 313 主治 31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32 《治痧要略》 321 方名 322 组成 323 主治 32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325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解毒汤 1 拼音
jiě dú tāng
2 《万病回春》卷四:解毒汤21 解毒汤的别名
八宝汤(《万病回春》卷四)。
22 处方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连翘 槐花各75克 细辛 甘草各12克
23 制法上锉一剂。
24 功能主治
治脏毒下血。
2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26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3 齐强方:解毒汤31 处方
升麻9克,生石膏15克,黄连9克,当归12克,生地4克,丹皮9克,焦栀9克,芦根9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山豆根15克,连翘15克,大黄6克。
32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胃素热,上冲咽喉,经脉阻遏,气血凝结,热邪壅聚,热盛蕴蒸而肉腐。
3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4 摘录齐强方
4 《医学集成》卷三:解毒汤41 处方
荆芥、防风、黄芩、黄连、连翘、大力子、犀角、薄荷、大青、人中黄、灯心、芦根。
42 功能主治麻疹已出后没。
43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5 《回春》卷四:解毒汤51 解毒汤的别名
八宝汤
52 处方黄连2钱半,黄芩2钱半,黄柏2钱半,栀子2钱半,连翘2钱半,槐花2钱半,细辛4分,甘草4分。
53 制法上锉1剂。
54 功能主治脏毒下血。
5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56 摘录《回春》卷四
6 《张皆春眼科证治》:解毒汤61 处方
银花18g,蒲公英12g,酒黄芩9g,天花粉6g,薄荷3g,赤芍9g。
62 功能主治天行赤眼(流行性结膜炎)。
6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
若兼风轮生翳,可加秦皮15g以清肝退翳。
64 各家论述方中重用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酒黄芩、天花粉清肺解热;薄荷清透,引毒邪从肌表而出;赤芍凉血活血,以退目中之赤肿。
65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7 《包氏喉证家宝》:解毒汤71 处方
元参、木通、淡竹叶、生地、生山栀各等分,灯草心20根。
72 功能主治咽喉三十六证。
7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将好时加入生大黄4钱,朴消2钱(水泡去滓),滚23沸,温服;或将朴消冲服更妙。
如挟风痰热毒攻心,言语狂妄,加三黄,并研朱砂、珍珠末服。
74 摘录《包氏喉证家宝》
8 《治痘全书》卷十三:解毒汤81 处方
防风、羌活、川芎、白芷、柴胡、紫草、蝉蜕、麻黄、姜、葱。
82 功能主治透脓散腐。主热毒痘疮发不出,麻疹。
83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9 《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解毒汤91 处方
连翘、荆芥、木通、黄连、生地、牛膝、忍冬花、滑石、甘草、何首乌各等分。
92 功能主治下疳初起。
9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用水2大钟,煎8分服,滓再煎7分服。
94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10 《叶氏女科》卷三:解毒汤101 处方
人参2钱,白术(蜜炙)2钱,生地黄2钱,黄耆1钱,银花1钱,茯苓1钱,连翘(去心)4分,青皮3分,白芷5分,乌梅1枚,大枣1枚。
102 功能主治乳痈脓出,寒热如疟。
10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04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11 《玉案》卷六:解毒汤111 处方
防风8分,薄荷8分,荆芥8分,石膏8分,知母8分,桔梗6分,甘草6分,牛蒡子6分,连翘6分,木通6分,枳壳6分。
112 功能主治痧症初起,天时温暖。
11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上加淡竹叶20片,水煎服。
114 摘录《玉案》卷六
12 《惠直堂方》卷三:解毒汤121 解毒汤的别名
疏风解毒汤
122 处方土茯苓1两,米仁7分,防风7分,木瓜7分,木通7分,白鲜皮7分,金银花1两,皂角刺4分。
123 功能主治杨梅疮,服杨梅疮煎方后毒未尽者;杨梅疮初起结肿,筋骨疼痛。
12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疏风解毒汤(《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气虚,加人参;血虚,加熟地3钱,归身1钱。
125 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13 《痘疹会通》卷四:解毒汤131 处方
银花3两,北防风1钱,荆芥1钱,牛蒡子1钱,木通1钱,连翘1钱,甘草1钱。
132 功能主治痘疹蕴留不散之毒。
133 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14 《疡科选粹》卷六:解毒汤141 处方
皂角刺1钱,薏苡仁1钱,防风1钱,天花粉1钱,木瓜1钱,白鲜皮1钱,荆芥1钱,金银花1钱,川芎1钱,木通1钱,土茯苓2两5钱。
142 功能主治解杨梅初发之毒。主杨梅疮初发者。
14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上用水3碗煎服。
若欲除结毒之患,与铅、酒兼用。
144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15 《麻科活人全书》卷二:解毒汤151 处方
黄连、黄芩、栀仁、木通、桔梗(一方有贝母,无桔梗)。
152 功能主治麻疹热甚,火毒不退,及初出者。
15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54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二
16 《痘治理辨》:解毒汤161 处方
荆芥、甘草、鼠粘子。
162 功能主治痘症14日前后。
163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加生姜1片,煎至5分。
164 摘录《痘治理辨》
17 《仁端录》卷十六:解毒汤171 处方
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黄连、黄芩、山栀、牛蒡、连翘、甘草、桔梗。
172 功能主治疹出谵语如狂;阳毒得泄,疹出稠密红紫而痢下清水;毒尚留连肺胃,疹发后烦热呕吐。
173 摘录《仁端录》卷十六
18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181 方名
解毒汤
182 解毒汤的别名溯源解毒汤
183 组成当归身、川芎、生地黄、白芍药、甘草(生)、人参、连翘、黄连、陈皮、木通各等分。
184 主治胎毒。痘疮血气弱,干焦黑陷。
18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加淡竹叶10片,水1盏,煎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86 制备方法上锉细。
19 《证治宝鉴》卷十 191 方名解毒汤
192 组成荆芥、防风、牛蒡、羌活、连翘、甘草。
193 主治痄腮肿毒。
19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外用赤小豆研细,醋调敷肿。
20 《经验百方良方续录》 201 方名解毒汤
202 组成大当归8钱2分,金银花5钱,生绵耆5钱,生甘草1钱6分。
203 主治阳痈,乳痈。
20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上用酒3碗煎服。服后宜避风出汗。轻者半剂,重者12剂,外贴玉红膏。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205 加减上部加川芎,中部加桔梗,下部加牛膝各1钱5分;乳痈,加桔梗1钱5分,用酒2碗,煎至1碗,服后汗出自消。
21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211 方名解毒汤
212 组成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荆芥穗1分。
213 主治伤寒,初觉烦热,头疼脚痛。
21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白蜜半匙,更煎35沸,热服。
215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22 《血证论》卷八 221 方名解毒汤
222 组成大黄1钱,黄连3钱,黄芩3钱,黄柏2钱,栀子(炒)3钱,赤芍2钱,枳壳1钱,连翘1钱,防风3钱,甘草1钱。
223 主治脏毒。
224 各家论述解毒者,谓解除脏毒也。脏毒由火迫结在 ,故用泄火之药极多。其用白芍者,兼行其血,血行则火无所著。用枳壳者,兼行其气,气行则火自不聚,而火势之煽,每挟风威,故以防风去风以熄火,且防风上行外达,使火升散,则不迫结 ,此即仲景白头翁汤之意。
23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231 方名解毒汤
232 组成当归尾、生地黄、紫草、紫花地丁、番白草、牛蒡子、蝉蜕。
233 主治五六日间痘疔。
24 《一盘珠》卷五 241 方名解毒汤
242 组成苍术2分,陈皮2分,厚朴2分,甘草2分,大黄2分,黄芩1钱,芒消1钱,花粉1钱。
243 主治便毒初起。
24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灯心为引。
25 《疯门全书》 251 方名解毒汤
252 组成荆芥、苍术、羌活、白芷、黄柏、黄芩、丹皮、赤芍、大黄、当归、川芎、枳壳、泽泻、甘草、银花。
253 主治麻风轻者。
25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灯心为引。食远服。
26 《片玉心书》卷五 261 方名解毒汤
262 组成玄参、连翘、升麻、黄芩、赤芍、当归、羌活、防风、生地、甘草、荆芥穗。
263 主治小儿因气血凝而热乘之,致生痈毒肿疖。
264 加减秘结者,加大黄、木通。
27 《种痘新书》卷四 271 方名解毒汤
272 组成连翘1钱,牛蒡1钱,枳壳6分,木通6分,防风5分,桔梗5分,紫草7分,川芎4分,升麻4分,虫退4分,黄芩4分,黄连4分,前胡1钱,麦冬8分,甘草3分。
273 功效解毒。
274 主治痘疮外感风寒,毒气壅盛,憎寒壮热,咳嗽流涕,服加减升麻汤、扶元宣解汤后,依然大热熏蒸,眼红唇紫,舌有黄苔,口中气臭,狂言谵语,二便不通,恶风恶寒,嘎齿咬牙,腹中隐隐作痛者。
275 各家论述翘、蒡、芩、连解毒除烦,枳、桔、防、木疏风开窍,芎、虫退达气上升。清毒之方,莫良于此。眼之觉烦闷少解则止,候痘出而中自安,而热亦渐退矣。盖热以发痘,痘未出,其热终不退也。
28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281 方名解毒汤
282 组成麻黄(去根节)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葛根(锉)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分,甘草(炙,锉)1分。
283 主治阳毒伤寒,口舌干燥。
28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8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286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解阳汤”。
29 《幼幼集成》卷四 291 方名解毒汤
292 组成润元参1钱,净连翘1钱,绿升麻1钱,片黄芩1钱,京赤芍1钱,全当归1钱,川羌活1钱,北防风1钱,怀生地1钱,荆芥穗1钱,淮木通1钱,炙甘草5分。
293 功效托毒。
294 主治小儿疮疥,误用搽洗,逼毒入腹。
295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加灯心10茎,水煎,热服。
296 加减大便秘,加酒大黄。
30 《仙拈集》卷二 301 方名解毒汤
302 组成黄连1钱,当归1钱,苦参2钱,荆芥2钱。
303 主治肠风下血,不论粪前粪后。
30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31 《小儿痘疹方论》 311 方名解毒汤
312 组成黄连3分,金银花5分,连翘5分。
313 主治小儿一切热毒肿痛,或风热侵犯脾胃,肌肤瘙痒。
31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32 《治痧要略》 321 方名解毒汤
322 组成连翘8分,地丁8分,牛蒡子8分,穿山甲5分,木通5分,青蒿5分,菊花1钱,银花3钱,土贝8分。
323 主治痧滞经络肌肉,发为肿毒疔疮。
324 解毒汤的用法用量上加胡桃肉1枚,水煎,温服。
325 加减毒在背,加皂刺;在面,加白芷;在胸,加瓜蒌、僵蚕;在手足,倍银花。
古籍中的解毒汤 《丹台玉案》:[卷之二伤寒门]水渍法饮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痢者。解毒汤。此亦危症也。白虎汤(方见前)解毒汤(方见后)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一]麻证条目法旨用药要诀(删订)(见三十条)。去甘草。加黄连、枳壳。或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地骨皮、连翘、牛蒡子、当归。
《原要论》:虞氏麻疹治法汤,入烧人屎亦妙。如便秘者,加酒大黄利之,或元参解毒汤,皆可选用。若黑色者,热毒太甚为十死一生之症,
《痧疹辑要》:[卷二]论治(上)芩汤。吐利宜黄芩加半夏汤。自利里急后重者,宜黄连解毒汤(方见前)合天水散主之。黄芩汤治协热而利。黄芩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麻疹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外科枢要》卷四方之阴阳散 31 阴阳散的别名 32 制法 33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万病回春》卷二方之阴阳散 41 组成 42 功能主治 43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用药禁忌 5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阴阳散 51 阴阳散的别名 52 组成 53 功能主治 54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附注 6 《囊秘喉书》卷下方之阴阳散 61 组成 62 功能主治 63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阳散 1 拼音
yīn yáng sǎn
2 概述阴阳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3 《外科枢要》卷四方之阴阳散阴阳散为方剂名,出自《外科枢要》卷四,即《仙传外科集验方》方记载的冲和膏的别名[1]。
31 阴阳散的别名冲和仙膏、仙膏、黄云膏、阴阳散[1]。炒紫荆皮五两,炒独活三两,炒赤芍药二两,白芷一两,石菖蒲一两半[1]。
32 制法上药为细末[1]
33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
葱煎汤或热酒调敷患处[1]。
34 功能主治《外科枢要》卷四方之阴阳散功能散风行气,活血消肿,祛冷软坚[1]。主治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不明及流毒骨疽冷证[1]。
4 《万病回春》卷二方之阴阳散 41 组成麻黄1两6钱,绿豆粉2钱,川芎1钱,白芷1钱,石膏1钱,甘草1钱,苏叶1钱。
42 功能主治《万病回春》卷二方之阴阳散主治伤寒35日,或近期,或初觉无汗。
43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凉水调服,吃水23次,待汗出来方止水。盖被出汗足,以身凉为度。
44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
45 用药禁忌23日勿出门见风。食淡饭。
5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阴阳散 51 阴阳散的别名赴筵散
52 组成黄连2钱,干姜1钱。
53 功能主治《痘疹全书》卷下方之阴阳散主治小儿赤口疮。
54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用地鸡(即蛴螬虫)擂水洗净,次敷此药。
55 制备方法上药共炒,为末。
56 附注赴筵散(《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三)。
6 《囊秘喉书》卷下方之阴阳散 61 组成川连1钱,干姜1钱,生蒲黄1钱。
62 功能主治《囊秘喉书》卷下方之阴阳散主治妇女阴火舌肿,木舌。
63 阴阳散的用法用量妇女阴火舌肿,敷之;木舌,先将生姜蘸硼砂擦之,后再敷之。
64 制备方法五子散简介
本文2023-10-27 14:03: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