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山高路远,大家都争着去挑粮,这体现了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9收藏

朱德的扁担,山高路远,大家都争着去挑粮,这体现了什么,第1张

这体现了大家相互关爱,人人都热爱劳动,团结互助。

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

朱德的扁担是1928年朱德在井冈山挑粮时用的扁担,《朱德的扁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扩展资料: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方百计想拔掉它。

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现代人对《易经》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但是这部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古籍,却可以称得上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作为一部以自然法则、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著作,可以说能够领悟其中奥妙者寥寥无几。

《易经》中有3句极具大智慧的话语,牢记老祖宗三句话,助你不再平庸,活得通透一点,早日翻身。

第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这句话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实际上讲的就是变化对事物发展的影响,道家有一句话叫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实际上《易经》中的这句话,说的也是当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那么就肯定要发生一些变化,这样才能使其不断向前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面对不断发展的局势时,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已经过时了,应该积极的改变现状,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节奏。

《易经》中强调的“变”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按照某种规律在变化,例如,阴阳之间要想达到某种平衡,就应该遵守不断变化的顾虑,只有这样才能够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这一点其实也可以运用到人生发展中,正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麻烦或困难,应该积极的去克服自身弱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并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很多人在工作之后就不愿意去学习了,实际上是适当地为自己充电才能更上一层楼。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路靠人走事在人为的思想,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困则思变”才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在遭受磨难之后,都没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所以才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第二、 顺乎天,而应乎人

实际上单从表面意思来看,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某种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逢凶化吉。

这其实是《易经》中“革卦”的蕴意,“顺乎天而应乎人”即遵循按照天道,在古人能力还不够的时候,需要顺从天道。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与人为善,并学会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顺乎天,应乎人”。

《劝学》中有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懂得借助外物的人,才是最后那个容易成功的人。

第三、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系辞上》

所谓“阴”实际上就是“阳”的对立面,男女、昼夜、太阳月亮等,都是阴阳的重要代表。

而“道”则是由一阴一阳演化而来,《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简而言之“道”就是“阴阳平衡”,人生在世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当性格过于刚强或者过于阴柔之时,那么可能就偏离了“道”的范畴,在这种前提下就很容易招致灾祸,所以只有懂得中庸之道才能积德积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多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陷入紧张的状态中,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阴阳失衡,一旦身体出现了问题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零。

就像夫妻之间必然会有一个强一个弱,如果两个人都想“阳刚”,那么就会因为失去平衡而导致离婚。

相反不管是阳盛阴衰还是阴盛阳衰,都无法达到家庭和睦的目的,换另一句话说只有达到一种平衡,才能家和万事兴。

现代社会之所以离婚率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阴阳失衡,所以要想婚姻长治久安,就应该懂得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理。

结 语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些《易经》中的内容,那么就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无法逃离天道,并且也谨遵阴阳平衡的现象。

如果大家可以用大智慧去反思万事万物,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相信人生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变,并最终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1、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俄国列宁

2、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英国莎士比亚

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4、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美国罗曼·罗兰

5、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德国马克思、恩格斯

6、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现代毛泽东

7、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现代毛泽东

8、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苏维埃——列宁

9、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德国高尔基

10、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有以下一些: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尚书》、《礼记》、《春秋》、《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先秦的史籍。

《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

《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

以上只是部分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还有部分史书未列举出来,如果需查阅全面的历史古籍,可咨询相关历史专业人士或者查询历史类资料。

1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2不怕不翻身,只怕不齐心。

3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4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爬山越5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

6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

7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8两个聪明人在一起商量,就会生出更好的主张;黄和红9的两种颜色混和,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

10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

11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12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

13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14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15指甲和肉分不开。

16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

17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18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19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20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21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22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23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

24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2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7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28貌合心离者孤。

29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30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31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3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4众人拾柴火焰高。

35人心齐,泰山移。

36朋友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37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38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39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40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

41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42一燕不能成春。

43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44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45在许多问题上我的说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识得归功于他们,也得归功于那些最先为这门学说开辟道路的人。

46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47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48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49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50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古书籍大全经典读物如下:

1、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孝经》、《弟子规》、《四书集注》、《增广贤文》等。

儒家经典又称儒家典籍,是儒家学派的典范之作,被世人奉为“经”,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主要指十三经,同时也包括历代儒家学者的评注和解说。

2、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公羊传》、《读通鉴论》等。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

3、老庄之学:《道德经》、《庄子》、《有子》、《韩非子》、《墨子》、《孙子兵法》、《鬼谷子》、《明夷待访录》等。

老庄之学,又称玄学、新道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后,继黄老之学道家衍生出的一个新门派,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时期。

4、其他子部古籍:《论衡》、《幼学琼林》、《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

四库全书将中国历史上创立一种学说或建立一个学派的人物文集列入“子部”,包括哲学、宗教科技、医、农、兵、法以及类书、杂著等诸多方面。实际上,凡经、史、集无法容纳的皆入子部,十分庞杂。

5、先秦文选:《楚辞》、《汉赋》、《昭明文选》等。

《先秦散文选》是1997年10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根泽 ,戚法仁。

6、唐宋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乐府诗集》、《十八家诗抄》等。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