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避讳是怎样产生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1收藏

古籍避讳是怎样产生的?,第1张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君主的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的一种习俗。

这种习俗起源较早它同封建专制特权、封建习俗和宗教迷信以及人们的情感好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汉文化的繁文缛节同汉语语音特点相碰撞的产物,带有强制,至少在周朝就有了。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封建朝代长时期的应用,花样不断翻新,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自己都还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使用,否则就被砍头问罪。所以,这时的避讳便远远不是一种习俗的问题了,而是变成了一种法律。

在敬虔的开始时,避免使用君主的名字,或者避免使用上级,父亲和长辈的名字,只要避免使用与这些人的名字和名字相同的词语即可。这被称为“避免公义”。在三个王国之后,它开始扩展为具有相同名称甚至是声音的单词,这个单词被称为“回避诽谤”。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种基本常识,我们可以知道,远古的逃亡不仅限于避免皇帝出名的君主,还包括虔诚敬虔的各种私人。广义上的歧义。

那么什么是禁忌呢?用外行的话来说,我不想说或不想听到某些可能引起不愉快的不幸的话。从本质上讲,这种形式主要是由于民间传说造成的,这种尴尬在某些地方或多或少一直存在到现在。例如,在某些地方,单词“ discrete”用于表示“梨”为“圆形水果”,而“伞”则表示“坚固的垂直”;例如,在船上航行的人通常会避免“转弯”和“下沉”等待。

另外,“只有国家官员放火,不允许人民点燃”的名言,恰恰是因为国家官员田登自称是为了避免声音,下令国家叫灯。。在人民币上点灯的清单上警告:“洪州岛纵火了三天。”当人们对此感到震惊时,他们来到了地面并成为经典。至于避免的具体形式和避免痰的方法,因为它不在本问题的范围内。

方法是:执行某种特定的,标准的,保存,书写,重命名,丢失笔,变体,阅读,歌曲,填充,分析,断字,遮盖**等等。在这里,我将不给您详细的解释和示例。可以看出,古代人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和对祖先的尊重以及对尊重的尊重,可以说真的是他们绞尽脑汁,掏空了头脑。这样做不仅欺骗人们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对子孙后代阅读历史资料也构成了极大的不必要的麻烦。

避讳方法有哪些

避讳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对避讳这个词比较陌生吧,避讳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有着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这个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避讳方法有哪些。

避讳方法有哪些1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 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 又如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避讳方法有哪些2

避讳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避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避讳圣贤: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避周公之名,有的避老子之名。

避讳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摘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避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中国古代的“避讳”,源自于原始社会时期古老的禁忌,雏形萌发于西周,经过岁月的积淀,逐渐转变为特有的“避讳”,并在历朝历代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点,最终形成独有的中国“避讳”风俗。“避讳”的对象、范围、方式和规则都极其复杂。“避讳”风俗作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独有现象,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有很大影响力。

[关键词]避讳;禁忌;封建文化;传统文化

“避讳”的起源和形成原因

(1)“避讳”的含义

“避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特有的现象。“避讳”中的“讳”,就是指“回避不能说”的意思。为什么不能说呢因为在中国古代,或者说中国封建社会,君主或者尊者、长者为了维护甚至是神化自己的形象,提示自己的地位,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回避的内容,而且在古代社会,人们敬鬼神,他们认为直呼名讳是十分不吉利的,会带来不详之事,所以要用一些专门的词等等来代替,从而达到回避的目的。

所谓“避讳”,在现代,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指为了回避某些事情或者某方面,有可能是物,也有可能是人。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为了表示对君主或者长辈的尊敬,避免直呼其名,而用相同意义或是相同读音的字来代替,也有在其本字上进行修改,多写或少写一笔,由此来进行回避。通常情况下,需要“避讳”的就是君主和长辈的名字,其字或者号不用“避讳”。因此在中国古代,有时人们为了表达尊敬,尤其是文人雅士之间,常常互相称呼字或号,一般不直呼其名。

“避讳”这一现象出现的较早,但是“避讳”一词出现的较晚,直到汉代,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第一次提出“避讳”一词,在这一时期,“避讳”主要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我们最直观的理解,也就是“回避”的意思;其次就是规避君主、长辈等亲人的名讳。

(2)“避讳”的起源和形成原因

关于“避讳”风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避讳”主要从原始禁忌发展而来,而在原始禁忌中,这种“避讳”主要由心理暗示发展而来。作为尊者,他们认为自己相对于其他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那么作为自己代称的名字不应该随便出现在书面上和口语上,由此就成为“避讳”,继而成为一种避讳风俗。“避讳”从何而来,一般史学家们普遍认为“避讳”起源于周代,但真正形成制度是在秦代。“避讳是中国特有之风俗,源远而流长。《左传》、《礼记》、《孟子》等书就有避讳之记载,但在整个先秦时期发展很缓慢。秦统一六国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剧提高,避讳才逐步兴盛起来。秦始皇第一次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避讳。秦始皇名政,全国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改称端月。”《尚书》则是最早有“避讳”相关记载的古籍文献,从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避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避讳”起源于古老的原始禁忌。“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语言往往被赋予一种超人的魔力,人们以为语言与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潜在的联系,语言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祸,语言禁忌遂源由此而生。有了禁忌,就要回避,于是出现了避讳。”这种原始禁忌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古人精神世界的升华与发展,更与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禁忌也是古人认识社会的方式,这是一种和我们现代思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看来,一株花包括花的花瓣、茎、枝、叶等等,然而在古人看来,花瓣可能就代表了整株花,并且在古人的认知中,花本身也是有思想有精神世界的,而花瓣可能就相当于人的大脑,承载着花的精神。这么说来可能会有虚幻,但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中,这是真是存在的。因为独特的思想方式才造就了独特的禁忌,他们认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什么事会怎么样,亦或为了避免某件事的发生,要如何做,最终发展成为“避讳”风俗。

因我们一般认为原始禁忌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畏惧,因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理解种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所以会产生原始的自然崇拜。其次是对欲望的克制。同样的在过去,人们认为欲望的产生是不好的现象,所以需要克制欲望,达到清心寡欲的状态。再次就是对宗教仪式的恪守,在原始社会乃至到后来的封建社会,禁忌总是与宗教有着很大联系。尤其是在原始社会,各种神灵、自然崇拜充斥,形成一整套规范的仪式,这些仪式规范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最后就是对以往教训的总结,人们在生活生产活动中会犯错,这些错误有时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古人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状况,会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从而在社会环境恶劣的原始社会更好地生活。

在中国古代社会,“避讳”最主要的承担者是帝王,也就是君主。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尤其是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君主的权威不断增强。一方面为了显示所谓的皇家权威,皇帝的名讳不可以随便出现在人们口语之中,这是对帝王的不敬,如果再上升到一个高度,帝王作为国家的代表,这是对国家的不敬。这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社会主流思想的封建社会是不允许存在的。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以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上充斥着敬鬼神的思想,封建君主通常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教育,他们的思想中也有着鬼神之说。封建君主在想着治理国家的同时,也会担心自己的王位是否稳固,除去外在原因,他们往往也会联想到一些“避讳”,认为自己的名讳不能随便出现,需要规避,否则是不吉利的,不利于统治国家,通俗一点说,就是担心自己的王位不保。

中国“避讳”风俗从形成到发展,总的说来是起源于周代,在秦朝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在唐宋之期尤为兴盛,而到了清代,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发展,统治者尤其看中“避讳”,使得避讳风俗进一步发展,更加完善。我们所熟知的“文字狱”也是“避讳”的一种,清代“文字狱”之重,对后世影响深远。到了现代,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充斥着各种“避讳”,比如在沿海地带的渔民,他们一般比较“避讳”跟“翻”谐音的字词,认为这个读音会使他们在海上作业时翻船,带来生命危险。

代称法就是用另外一个名称替代本名称,以体现尊重和忌讳。历代君王在死后都要上庙号、谥号,就是为了不用其本名而用庙号、谥号称呼,以体现尊重。例如汉朝提到高祖,就是刘邦;提到世祖,就是刘秀,这是庙号。这种代称流传后世,连大臣、名士也都使用,例如包文正,指包拯;林和靖,指林逋。前者是包拯从朝廷得到的官谥,后者是林逋从民间得到的私谥。除了避名,还有讳象。例如忌讳死亡现象,就把君主的死亡叫做崩、薨,把尊者的死亡叫做逝、故,平民的死亡叫做殁、夭。忌讳生理排泄,而称为如厕、出恭。随着一些代称的普及,人们也觉得不雅,例如觉得大、小便不雅,改为“上洗手间”。

在阅读古籍时,必须了解那些常见的代称。例如“岐黄”代指医术,而实际来自于岐伯和黄帝的合称。黄帝又是轩辕氏的代称。在三皇五帝和夏商时代,似乎人们还没有形成避讳的习惯,所以黄帝只能算是轩辕氏的尊称。夏朝君王有太康、有少康,商朝君王有太丁、有沃丁,有中壬、有外壬,起名完全没有避讳。只有到了周朝,形成了完整的礼仪制度,开始有了避讳。姬昌谥号文王、姬发谥号武王、姬诵谥号成王、……推广到诸侯国,也有齐桓公、晋文公之代称,其实就是姜小白、姬重耳。

秦汉以来,为了避讳,代称越来越多。例如孔丘,他的代称就有仲尼(字)、夫子(尊称)、孔子(尊称)、至圣(尊号)、文宣王(封号)、大成至圣先师(封号)……明清以后,封建专制变本加厉,一些与帝王名姓冲突的物名、地名遭到篡改,甚至出现了不许杀猪(因明朝国姓朱,与猪同音)、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诗句掉脑袋的现象(因为被怀疑讥讽清王朝)。避讳现象走向了反人性、反理性的极端。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字之例,秦汉典籍常见。司马迁撰《史记》,为了避秦庄襄王子楚之名讳,遂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汉书》为避其讳,遂改“邦”为“国”。至隋唐,改字之风日盛。如唐高祖名渊,故杨上善《太素》改 “太渊”(针灸穴位名)为“太泉”。唐高宗名治,故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六《鉴药》改“治身”为“理身”。不但字须改,甚至连偏旁也要避讳。唐太宗名世民,除了“世”改为“代”,从“世”之字亦改为从“曳”,故《太素》注文“飧泄”改作“飧洩”。到了宋代,避讳的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当代君主要避讳,而且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也在避讳之列。以后,又连及孔子、老子,其名字也要避讳。到了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更把与皇帝相关的称号都当作避讳字来禁用:先是禁用“君”、“皇”、“圣”三字作为名字,而后又扩充到“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字为名字”(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

避讳风气的变本加厉,又累及音同或音近的字。秦汉之前,避讳制度较为粗疏,礼制明文规定不讳嫌名。所谓不讳嫌名,是指可以不回避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相近的字。而六朝以后,避讳制度逐渐严格,连嫌名也须兼讳。如东晋简文帝名昱,故改“育阳县”为“云阳县”。唐高祖祖父名虎,唐修《晋书》称南朝梁·沈约先人沈浒为沈仲高。又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本乎此。这些都是避嫌名的实例。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这是产生于唐代的一种方式。

上述几种方法,在同一朝代也可以同时使用。例如清代医籍中,有把“玄参”、“玄明粉”等改称“元参”、“元明粉”的,也有把“玄”字写成缺笔的,并不一律对待。

避讳这个词在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因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比较森严,所以文人们在写作的时候遇到帝王或者尊亲的名字,为了表示尊重都不直接写出。根据历史中的记载避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而在唐朝宋朝和清朝的时候非常的流行。于是有小伙伴好奇,难道避讳这个词只有中国才有吗?其实在很多西方国家也存在避讳的现象,而且,关于避讳的说法都是背后都有一则神话故事。

一、中国避讳

我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等级制度非常严苛。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地位。不断的进行各种阶级的划分。例如天子属于最大的,天下的主人。而父母亲是生育你的人。所以很多文人在写或者说话中提到这些人的名字都会避而不谈,这是为了表示对天子和父母的尊重之情。我国古代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帝王,长官,圣贤和父母长辈,而我国也是按照这样的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划分的。所以在中国的避讳更多是一种对人民名回避。

二、西方避讳

我们看西方的发展历史的时候,可以发现西方是一个由宗教统治的国家。例如他们在每个月13号是星期五的这一天就是基督教避讳的日子。而且避讳的背后经常连接着很多传奇故事。例如在美国有摔断腿的说法,其实就是因为演员布斯是拖着一条残腿进行的,所以摔断腿还有个意思就是希望演员可以被大众所认识并记住。这种说法都是迷信的说法,从正确的角度阐释这个词语的意思,更多的是意味着卑躬屈膝进行行礼。

三、避讳的作用

避讳这个词语不仅仅是在中国才能存在,很多西方国家也存在避讳的现象,但是他们并不说避讳这个词儿而用其他的词语代替。我国古代的避讳主要是为了尊重前辈和先贤,西方的避讳则是规避某项不好的事情的发生。

避讳是封建时代对名字称谓的一种特殊礼俗,其实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尊严,所以在讲究避讳的古代,这些复杂的避讳最令人头疼。当时的避讳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国讳,指的是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例如本朝皇帝的名字一定要避讳,平民百姓的名字里一定不能有皇帝的名字,所以国讳也叫“公讳”;二是圣讳,指的是避圣贤之名,如孔子,孟子的名字;三是私讳,也就是避长辈之名。避讳这一制度起源于周代,直到秦代避讳的才开始正式实施。

但是避讳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已故五世的皇帝的名讳可以不用避免。但唐太宗李世民又是一个特殊情况,他在世的时候,为唐朝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唐朝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一直对他尊重避讳,甚至五世之后人们还照讳不误。

避讳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换字去字,例如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名刘彻,彻字就必须回避的,而当时汉朝有一个大臣叫蒯彻,为了避讳,于是将“彻”字改成意义相近的“通”字,还有在雍正帝继位的时候,雍正名叫胤禛,他有二十多个多个兄弟,名字中都有胤字,在雍正帝即位后,他的那些兄弟都把名字中“胤”字改为“允”字 ,除此之外,因为名字中有“禛”这个字,当时清政府的真定县和仪真县也因为避讳而改称正定县和仪征县,这两个县的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两种都是换字的方法,去字的方法就是名字中有两个字的去掉一个字,例如唐朝的萧渊明的渊字犯了唐高祖李渊的名讳,于是将渊字去掉,改名为萧明。

除了换字去字外,避国讳还有缺笔、空字、覆盖等方式 。这些避讳的方法在宋朝时最为盛行,因为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对于避讳这一做法十分严格,当时的宋朝甚至为了这一礼俗而专门制定出制度,规定官员们的官衔如果遇到衙署名、地名、官名等犯父、祖名讳者,都要避讳。

避汉文帝刘恒音讳,“姮娥”改嫦娥。

避汉景帝刘启讳,“启蛰”改惊蛰。

避汉明帝刘庄讳,庄姓的一部分改为严姓。

避晋文帝司马昭讳,王昭君改称王明君,蔡昭姬改称蔡文姬,韦昭改称韦曜。

避西晋愍帝司马业讳,建业(今南京市)改名为建康。

避唐高祖李渊讳,陶渊明改称陶泉明或陶深明。

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世”、“民”常改为“代”、“人”。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句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实际上是指“民风”,是为此而改。

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敬姓的一部分改为苟姓以及文姓。

孔子之名丘曾经是金朝的圣人讳,所以丘姓的一部分改为邱姓。

避清道光帝旻宁讳,北京外城广宁门改名广安门。

女真族唐时服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尝改称为“女直”。 

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古籍避讳是怎样产生的?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君主的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