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道教中的“神符”对书法中草书的启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6收藏

成忠臣:道教中的“神符”对书法中草书的启迪,第1张

道教中的神符是一种特殊的书法艺术,而咒符是道教中一门重要道术,那么咒符是什么?许慎《说文》中说“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尺分而相合。”《汉书文帝纪》中记载,初与郡守铜虎符,竹保符,绣制篆书于竹筒上,半留京师,半予郡守,使达帝王旨意,符合是取信的凭证。道士画符以召唤鬼神或即治其意而来,以为天神重符图,示以云彩图像,即所谓“云篆”,录之而神符。

△成忠臣书法作品

“符篆”又称“神符”,符字、墨符、丹书等,是一种用朱砂或墨画于**纸、帛上或木板上的符号。《会门大义》解释说,神符“即龙章风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也。道教认为,这种符号文字,是份天上“三无五德之会”之合,自然结成“天书云言”而产生的。

△成忠臣书法作品

相传道教符篆最早来自黄帝“云书”,黄帝善作云书,故以云为纪“云书”是以流云为主要模拟对象的一种书法,云书早秦汉之际演变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云彩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图文或篆文、方士、道士将它记录下来,便是神符。道士画神符,具有招神劾鬼,镇邪扶正,消灾祛病,保佑平安的神奇作用。

△成忠臣书法作品

道教符篆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从形式上看,符,又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书法艺术。早期道教符篆基本上都是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写汉代隶书若干字的结合,因此画符就成了具有特殊意味的道教书法。后来道教为了加强神秘感,对汉字作了大胆的变形,突破了字体笔画的束缚,并吸收了一些古代各种字体的不同写法。特别是吸收了草书的字体,创造出一种人们难以辨识的一种文字,但符篆也不是道士们随意所为的产物,而是有着一定规律的独特文字。道教的这类书体,对于一般人来说犹如天书,无法辨认,就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望字兴叹,仅在《天篆记》中说,“道士方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令要》中也认为,道教的书法,“其书贵?白而不真,笔势遒劲,莫能传学”。可见道教书法有自己的体系和要求,它既来自于书法,又不同于一般体系和要求。但它对文字的大胆突破富于想象和变化,使道教画符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对于道教书法特征,陶弘景有过论述,他认为,道教书法的主要特征是玄中之玄,空中之有,有中之无象,这实际是老子“道”在书法中的体现。他还将道教书法分为两大系列,今三元八会之取,皇上太极极高真清仙之所用也,云象光明之章,分所见神灵符书之字是也。东晋王羲之是道教徒,他的书法,就是受道教理论浸染而形成的。

△成忠臣书法作品

到了唐代,由于上层社会崇尚道教,使道教得以迅速发展,社会上道教的流行,必然给书法带来重大影响。许多政治家,大书家都崇尚道教,道教书法对草书的影响更为直接。信仰道教的大书家张旭,他的狂草艺术直接受益于道教,宇宙论和狂奔宣泄的道教符篆,至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艺术都是从道教中受到启迪。

△成忠臣书法作品

道教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它的宇宙论,遨游宇宙的神仙境界,改变了书家的思维方式。对打破传统书法艺术模式,创造新的艺术表现方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字体的种类有仿宋、宋体、楷书、燕书、行书、隶书、草书、黑体、篆书等。

仿宋指的是印宋体源于宋代,特征是横比竖粗,且笔画尽头有三角。刷体,有长、方、扁三体。也叫仿宋体、仿宋字。

宋体源于宋代,特征是横比竖粗,且笔画尽头有三角。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道教的符有多少种,目前谁也没法概括。因为各道派都有自己的符,而且多数只有教派内秘授,所以谁也无法进行澄清统计。

符以符契为名,即龙章凤篆之文,灵迹无方之字。有不测之义,神用难述,利益众生,符契即法信。

符的种类十分繁多。有依名归属:即老君符、天师符、九天玄女符、壶公符、雷部正符、五公符等等;有依施用对象归属:如治病符、镇妖符、杀鬼符、护身符、祈雨符、镇宅符、破煞符、驱虫符、隐身符等等;有依道法科范归属:凡立坛、召神、投简、竖幡、上香、进表等诸环节,皆各有专符。其它的如兵符、役灵、赶尸、吸魂、入水、避火、度亡、延嗣、化灾、借寿、钉脚、化骨、止血、护灵、穿壁、召月、化物等等难以概述。

道教内部习惯上将炼度、九幽等超度亡灵的法亊中使用的符称为阴符;在延寿、祈嗣一类为活人需要所举行的法事中使用的符称为阳符。

符:法器之一。上天之契物,与天地灵界沟通之信件,群真圣灵以及邪鬼宜各各如律奉行。

举例太清二十四符类之名供参考〔选自《受箓次第法信仪》〕:即主除鬼怪符,主禳恶梦符,主催生育符,镇宅禳灾符,疗危患符,镇溺死鬼符,镇女殚鬼符,除狐媚符,镇疗心风符,镇无主鬼符,治妒嫉符,除毒物符,镇官灾符,镇口舌符,镇自死鬼符,治久病符,镇神洞符,解犯太岁符,镇年灾符,檄水怪符,镇龙神符,护身命符,辟恶保命符,主见怪符。

(一)《三洞神符记》

道教符篆书。一卷,撰者不详。书中汇记了三洞各经关于天书、神符之名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

(二)《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简称《五经符上经》。中有东南西北中五称符五道,载五方五帝姓讳名字,所配五岳、五藏、五行、五色及春夏秋冬四季。谓“五行之母故曰五称符”,“上应五星”,“下表五岳”,“中宝五藏”。“诸道士欲求神仙,长生不老,役使万神”;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财,均可书符佩服,“修德行道,其神自诣”,所愿得遂。盖“身佩五符,万神区区来归己也”。又具载佩符行道之法。

(三)《三皇文》

又称《三皇内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之合称。乃道士入山用以劾召鬼神,制御百邪,以免祸害之咒,并载有《太清黄神越章秘印》,以及《越章咒》、《印章咒》、《杀鬼咒》、《勃瘟咒》等。

(四)《太上三洞神咒》

道教咒语汇编,以雷霆诸咒为主,其他有除病、驱疫、保生、救苦、捉鬼、伏魔等咒文,合计七百八十余则。咒文大多为四言,短者仅十余字,长者达二千字。

(五)《太上洞渊神咒经》

又名《洞渊神咒经》,简称《洞渊经》、《神咒经》。共二十卷。西晋道士王纂编。计有誓鬼、遣鬼、缚鬼、杀鬼、禁鬼、斩鬼等品,并附有各种制鬼符篆。

(六)《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专言镇宅符篆之事,谓用符篆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逐邪,镇宅安家。书中收有厌鬼避邪之镇宅灵符七十二道。曰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

(七)《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

元妙宗编。编者自称是搜集而得的救世治病秘法口诀及符印步纲蹑步诸术。所载道法以天心正法为主,大旨以符咒为人祛邪治病,“助国济民”。载有天心正法斗下符咒和《上清隐书骨髓灵文》。 《骨髓灵文》谓“功验神奇,莫可拟测”,除习用的火铃、撼山、锁龙、捉神等符外,复增五狱符、阴阳日都匠符等,以广其用。

(八)《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集各种神符七百四十余道,中有厌怪、避鬼、安魂、护身、安宅、避瘟、避土气、止虚耗、种田、利蚕诸符。其行符之法,大体是书符著怪处,或安门户床物,或佩带吞服。

(九)《灵宝玉鉴》

全书二十五门,每门收短文或符篆若干篇,其内容大抵为符咒斋蘸、召神伏魔、炼形度众、步蹑飞升等。全书为灵宝道法之总汇,所收符篆咒诀数以千计。

(十)《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是书集历代注疏及所传承之符篆仪轨,并吸收其他符篆丹法,编成灵宝道法总集。以大量天章云篆、符篆咒诀为主。

书中称此灵宝大法乃三洞祖教,万法之宗,其要在行咒、行符、行法三者,“咒者上天之密语也,群真万灵随咒呼招,随气下降;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随符摄召下降;法者主其司局仙曹,自有群真百灵各效其职,必假符咒呼之而来,遣之而去”。原此法之根,本自灵宝之气,即元始祖气,此气亦人所共禀,乃符咒感召灵宝之本,故此道法以内炼祖气,思存天神与己神合一,而以书符飞章通其邮。

(十一)《法海遗珠》

此书为宋元金丹派南宗及正—之总集。共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种。派中天师派、净明派、西河派等符篆咒法

所述道法,包括符咒、混炼内运法、奏传仪文等,用以召神疫鬼、祈禳祷告,以呼风唤雨、兴云起雷、催雪役电、止雨祈晴、移妖星、灭火殃,炼度亡魂、治病除痨、斩鬼捉祟等,皆详备法式。

(十二)《太平经》

道教早期经典。除有奉天法道,顷应阴阳五行之则、政治之道、善恶报应、长寿成仙等内容,还有大量的禁咒、丹书吞字、符篆等内容。认为念符可以使“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并宣扬神咒能使神为人祛除灾疾:“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祝也,(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传经辞也。其祝有可使神为除疾……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

(十三)《云笈七签》

道教类书。七部一百二十二卷,包括秘要诀法、神仙符图、杂修斋戒、存思魂神等,皆分门别类汇集。第45—51卷的《秘要诀法》,著录修行中诸种诀、咒、法、符图。第79—80卷的《符图》,著录《五岳真形图序》、《二十四真图》等八项,述符篆授受、名称、佩服等,卷八有符图共25幅。

(十四)《上清灵宝大法》

道教灵宝派道法全书。凡有关修炼、斋醮及各种方术,皆有收录,内有各种符图数以千计。全书共分二十七门。

以上典籍皆见于《道藏》。.

(十五)《发病书》

敦煌遗书。敦煌唐人用符咒治病之大杂烩。中有“推年历法”、“推得病日法”、“推初得病日鬼法”、“雄得病时法”等,还有若干神符,注明某年生人带此符吉,或带此符可却病等。

(十六)《钤诀》

古代兵书。即《玉钤篇》与《玄女六韬要诀》之合称。书中多有符术。《后汉书·方术列传》“纬侯之部,钤决之符”注:“兵法有《玉钤篇》及玄女《六韬要诀》,曰:‘太公对武王曰,主将有阴符,有大胜得敌之符,符长一尺;有破军擒敌之符,符长九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若符事闻,闻符所告者皆诛。:”

(十七)《祛疑说》

明代储泳著,内容包括对巫师的“咒水自沸”、“咒枣烟起”、“咒枣自焦”等骗人手段的揭露。

二、汉族民间符咒典籍

(一)《鲁班经》

明代人编的一本木匠用符咒书,有黑符咒也有白符咒,还有破邪术的符咒。白符咒包括建房、镇宅、治病符咒等。黑符咒主要是因房主未善待工匠,工匠所施用的使房子主人一家遭厌胜的符咒。

(二)《万法归宗》

将一部分道教符咒和民间符咒汇编而成的册子。内容庞杂,举凡画符秘法、设坛符咒、诸神仙咒、治病符咒等无不包罗其中。

此外,民间符咒术还有《六壬仙师法诀》、《千镇厌法经》、《三元百镇秘书》、《符咒全书》等,内容大都因相互抄袭而雷同。另据说还一本名为《草皮经》的民间符咒书,若熟悉其中的符咒,便能辨别出鸟兽的足印及知晓鸟语兽音。

三、少数民族符咒典籍

少数民族中基本没有符书,但咒书却很发达,像彝族的不少经书,壮族的《布洛陀经诗》等都可视为少数民族的咒书。此外,水族的水书、纳西族的东巴经、锡伯族的神书等中都有许多驱鬼、驱病魔恶神,避自然灾害、兽害、宿敌暗害的咒语。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符咒方术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

擅长符咒术的道僧

张角——东汉时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创立太平道,遵奉黄老及《太平经》,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治病,病者颇愈,自称“大贤良师”。后借治病传

教,组织黄巾军,称“天公将军”。

张天师——即张道陵的尊称,又名张陵,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沛国(今江苏丰县)人。据说能善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后世道教徒尊其为第一代天师。其后裔代代承其道法,世居龙虎山,称为“张天师”。

王玄甫——号东华子,汉代人,全真道奉为北五祖第一祖。 《金莲正宗记》谓其白云上真曾授予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等,故数百岁而无衰老之容。后世将他描述为精于符篆和内丹的仙人。

叶法善——唐代道士。字道元。括苍县(今浙江丽水)人。从其曾祖起三代皆为道士。有摄养、占卜之术,尤擅符篆。据称能压劾鬼神,治疗疾病。据《仙传拾遗》载:“叶法善……隐于松阳卯酉山中,自号清溪居士。遇仙人授予飞召之法、阴阳+筮、符咒之术。唐玄宗召封越国公,尊为天师,司景龙观主,开兀末尸解去。”

佛图澄——西晋、后赵时僧人。少学道,妙通玄术。自称百有余岁,常服食自养,能积日不食,善通神咒,能役使鬼神,又能听铃声以言凶吉。

万振——字长生,南昌人,得长生久视之道,显晦齐梁间,人莫知其年。有符咒常济物,治人疾苦立效。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建太乙观,迎万振天师居之。后高宗召见问道,待之如师。翌年尸解于京师,落棺时,唯一剑一杖葬之。

陶仲文——明代道士。湖北黄冈人。曾于罗田万玉山受符水诀。擅长符咒及房中术。曾为世宗祈祷治病,世宗病愈,特授少保、礼部尚书,又加少傅、少师。

二、擅长符咒术的方士、名医

赵炳——东汉方士、巫医。字公阿。东阳(今安徽天长)人。《后汉书·方术列传》称其“能为越方”,“禁枯树,树即生荑”。与徐登共为巫医,“但行禁架,所疗皆除”。

徐登——东汉方士、巫医。闽中(今福建泉州)人。有禁咒之术。据《后汉书·方术列传》称:“徐登者……禁溪水,水为不流。” -

费长房——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费为汉代人。“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长房后向老翁求得符篆及巫术治病之法,治病无不验。以后符篆被毁,为鬼所杀。

沙门惠怜——《北史·清河王怿传》:“时有沙门惠怜者,能差诸病。病人就之者,日有千数。灵太后诏给衣食事力伏众,使于城西之南,治疗百病

电脑里有各种字体的软件,你可以选择云篆字体的转化一下打印就行了。至于符箓的字体要另外下载符箓软件上的软件看看。可能现在的内容还不是很全面。

成忠臣:道教中的“神符”对书法中草书的启迪

道教中的神符是一种特殊的书法艺术,而咒符是道教中一门重要道术,那么咒符是什么?许慎《说文》中说“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尺分而相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