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烛龙,它从何而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烛龙,它从何而来?,第1张

据《山海经》而知,烛龙来自于西北海之外,住在北方极寒之地。

根据《山海经》里的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 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翻译:北方有这样一位神明,叫烛龙,别名烛九阴。烛龙身长千里,全身赤色,长着人的模样,但是身子却是蛇的形态。他的眼睛是纵向长直长着的,睁开就是白天,闭上就是晚上。烛龙不吃不喝不睡觉, 吹气为冬天, 呼气为夏天, 能呼风唤雨。

扩展资料:

烛龙圣神长得非常奇特,头上是人的面孔,身子却是一条长长的大蛇,也就是人面蛇身。他的两只眼睛像橄榄一样倒立着,十分明亮。只要一睁开,宇宙间就被照得如同白日一般;眼睛一闭,夜幕便笼罩了大地。他就这样睁闭开合,无休止地为人类工作着。他呼一口气,夏天便来临了;吹一口气,大地便冰雪覆盖,一年四季便在这有节奏、有规律的一呼一吸中循环往复,运转不停。

烛龙圣神从不吃喝,也不知他的力量从何而来,就这样不知疲倦,永无休息。有时他看到地底下的人们遭灾,便流下同情的泪水,这泪水一落到人间,就变成了雨水,滋润着宇宙万物的生长。烛龙圣神不仅为宇宙万物造福,还常常口衔蜡烛,烛光照在天门中,照亮了天地,永不休止地为宇宙万物作着无私的奉献。

-烛龙

上文说道,自带砍斧的爷们盘古死后,身化万物,盘古“开目为昼,闭目为夜。”这项技能,被烛九阴继承了下来。

烛九阴镇楼!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竭。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山海经大荒北经》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山海经海内东经》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山海经海外北经》

以上三则古文就是烛九阴与雷神的出处了,《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该书作者不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

山海经本身就是一个大火的IP,围绕山海经中的内容,奇人异事莫不各述己见!

烛九阴在历史文献中多有出现,《淮南子》、《楚辞》、《万形经》多有记载。

那么烛九阴到底是什么呢?我国古人将中国境内所有的动物,按其体表特征分为五大类:鳞类、羽类、毛皮类、甲壳类和裸类。人类属于“裸类”, 鳞类中最高级的生命形态是龙,羽类中最高级的生命形态是凤凰,甲壳类中最高级的生命形态是玄武,毛皮类中最高级的生命形态是麒麟,龙、凤、玄武、麟合称为四灵兽。

诸多出处对于烛九阴外形的描述,是一致的既“人面蛇身而赤”。

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因为它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它的神力又能烛照九泉之下,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实际上是“火精”。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再结合所有已知的文献描述,烛九阴非裸类、非甲壳类、非羽类(诸多记载中,不曾有此物能飞的描述)非毛皮类,最大的可能就是鳞类了!龙、蛟、蛇,都算鳞类的,而蛇与龙、蛟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后足的!

看到这看官们是否能有一些醒悟呢?没错,烛九阴按照古人对生物的划分是属于鳞类的,它的能力,大体像一位远古气象工作者,白天、黑夜、雨雪乌云跟它都有关系,再结合相传在尧舜时代,人们通过诱捕烛九阴,用它的油制成长明灯,这种传闻,豆浆大胆猜测:烛九阴很有可能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珍稀蟒蛇。

山海经中对烛九阴的原图插画

日文版本的烛九阴插画

提到烛九阴,就必须得说一说雷神,烛九阴是劳模般的存在,雷神,就可以说是懒到家了。雷神懒到什么程度,做羞羞的事情,都是通过脚印,自己都不带露面的!

先后有两位顽皮的少女,因为踩到了雷神的脚印而怀孕了。伏羲的妈妈踩了雷神的脚印生了跟烛龙一样的两个孩子,后来帝喾的妻子姜源也踩了雷神的脚印后来回去又怀孕了,生下了后稷。

雷神在古代神话中出场机会不多,然而这只要出场就有中奖的,雷神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啊!

雷神,山海经中原图插画,龙身与蛇身的区别就在于后足,看官们可以对比一下!

在那个钻木取火的年代~~~~~~

雷神与烛九阴外形上是有区别的,雷神是人首龙身,烛九阴是人首蛇身,龙身与蛇身有什么区别呢?答案在后足上了,龙有四足,前后各二,蛇则没有足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认为伏羲的母亲踩到的是雷神的足迹,因为烛九阴是没有后足的,哪来的足迹啊!问题也恰恰在这里,根据按说伏羲与女娲应该是随雷神一样人首龙身才对,毕竟是“华胥履大迹生伏羲”,可是偏偏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是人首蛇身的,这就让人费解了!咋最后还遗传了烛九阴的基因了呢?

外加雷神一副人畜无害,腹鼓打雷的样子,真是羞羞的雷神啊,肯定有很多话想要对我们说。

羞羞的事,小孩子还是闭上眼睛吧!

而盘古(盘古在《五运历年纪》中是明确写着“盘古之君,龙首蛇身”的)、烛九阴、雷神,这三位神话中的IP(人物、生物都无法准确将三者捏在一起,就用IP这个简称把),如出一脉,均是尾兽化的IP:龙首蛇身、人首蛇身、人首龙身,难免让人产生什么联想的,盘古为人类的先祖们开天辟地,烛九阴竟然混到被人类诱捕(显然人类潜意识中根本不害怕烛九阴,也恰恰证明烛九阴对待人类没有恶意,最起码没有生理上的需要,非吃人类不可)雷神一直很神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但是绝对没有什么恶意,甚至还帮助人类完成一些羞羞的事,盘古也有身亡后,精气化作人类这么一种传统说法的,这就很奇妙了!

难道说盘古、烛九阴、雷神,均是同一种族的高级外星生命体,来到地球进行人类基因学研究,豆浆对雷神“腹鼓则雷”的这个描述很在意的,因为现代的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在点火后,就有明显的扩张姿态,然后“嗖”地一声飞出去的,难道雷神是一种飞行器,所谓的雷神足迹,实际是飞行器的起落架或类似于起落架的这种东西,具备不同于生物的形状与特征,才能让人们一下子区分,这个痕迹就是雷神留下的?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问题,感兴趣的看官们咱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著名藏石家高先生珍藏的大化石《烛龙》,堪称空前绝后的旷世稀珍。此石原名为《盘古》,后更名为《烛龙》。由于该石具备有些许“龙”的外形,虽然很多石友对何为“烛龙”不甚理解,但有一“龙”字,便感觉到有了具象的特征,对此名的认可程度便比对《盘古》的认可程度高了许多。至于为什么原名为《盘古》?《盘古》与《烛龙》之间有什么关联?很多石友便不得而知。

在解读《烛龙》与《盘古》之前,必须先了解屈原在《楚辞·天问》中的一段发问:

“邃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经让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按郭沫若先生的翻译,意即: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那时混混沌沌,谁个能够弄清?有什么在廻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阴阳二气,渗合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穹窿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可见,在远古,人们就盼望知道谁是开辟、创造世界的英雄,屈原的《天问》,正是代表了当时人们这种心情的最生动的描述。在很多古籍中,类似屈原《天问》中所问的“造物主”,非止一个,其中,“烛龙”与“盘古”,便是流传最广,历史最久远,而且是互有关联的代表。而有关“烛龙”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初年的著作《山海经》,其《海外北经》中,称其为“烛阴”。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而在《大荒北经》中说烛阴能“烛九阴”,所以又称他为“烛龙”。晋人郭璞注引《诗含神雾》说:“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精以往照天门中。”而屈原在《天问》中又再次发问道:“西北辟名,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可见,烛阴即烛龙的神话,远在2300年前就开始流传了。

有关“盘古”的记载,要比“烛龙”的记载晚500多年,“盘古”这个名字,始见于三国时期吴人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中:“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此乃常言所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原版。当然,关于“造物主”式的英雄人物传说,还有很多,如《庄子·应帝王》中的中央之帝“混沌”;《淮南子·精神篇》中“经天营地”的“阴阳二神”;《路史·前纪三》注引中的“造山川,出江河”的“巨灵胡”等。然而,除了后期的盘古之外,其它的都是“造物主”的雏胚,他们或是一山的山神,尚未脱离动物形象的“烛龙”,或是寓言和哲学气味过于浓厚的“混沌”和“阴阳二神”,而开山凿河的“巨灵胡”,也不过是“河神”有夸饰的雕琢。所以,唯有“盘古”才能称为“开天辟地”式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说“烛龙”与“盘古”是互有关联而相通的呢?

徐整在《五运历年记》中述:“盘古之君,龙头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这段同是由徐整一人所记的关于“盘古”的另一传说,其形貌和神力的描述,几乎就是《山海经》中对烛龙描述的摹本。另外,在《山海经·西山经》中又可见到这样的记载:“钟山(即钟山之神烛龙),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盘古的“古”与“鼓”同音,远古神话传说逐渐演变的痕迹,在这些古籍的记载中,竟如此清晰地斑斑可见。

综上所述,可见“烛龙”与“盘古”,当同为古时神话传说中“造物主”式的英雄人物代表。《烛龙》是记载较早的,而“盘古”是在“烛龙”等诸多神物的原型上逐渐演化完善而成。在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之前,现存的古籍中,尚未出现过“盘古”这个名字,后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盘古”这个英雄人物,不断的被完善,被美化而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古神话中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在西南少数民族之中,如苗、瑶、侗、黎……都非常崇尚盘古,例如瑶族,将盘古称为“盘王”,而苗族至今仍有“盘王书”传唱于本民族之中,侗族也有“盘古开天辟地歌”流传于世。至于“盘古庙”、“盘古墓”、“盘古国”等,均可见于古籍记载中,如《路史·前纪一》注云:“今赣之南会昌有盘古山,湘乡有盘古堡,雩都有盘古洞,荆湖以北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生日,广陵有盘古冢,盘古庙。”现今,在广西岑溪县与容县之间有一个小镇,直截了当地就称为“盘古”。

盘古,这个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融汇了古籍经典中哲理的成份和人们的幻想、塑造,终于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英雄,成为我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由“烛龙”进化到“盘古”的古老神话,充满着幻化的瑰丽,又从完美的英雄人物“盘古”返还到混沌初开时的雏胚“烛龙”,在这件大化石的两次命名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咀嚼着古朴奥妙的神奇;感悟着历史沉淀的厚重;品尝着传统文化的醇美;享受着博大精深的韵味……

赏石,当如斯也!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烛龙,它从何而来?

据《山海经》而知,烛龙来自于西北海之外,住在北方极寒之地。根据《山海经》里的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