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现失传两千年的古书是何种文字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贵州发现失传两千年的古书是何种文字呢?,第1张

说到《易经》,想必大家已是相当熟悉了。它是我国古典哲学流派道家和儒家的核心典籍,其中云集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成书年代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也是诸子百家的开始,中华文明的总源头。尤其是后来衍生出的道教,也和《易经》息息相关。

因此,《易经》也被誉为中国第一经。其一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连山》、《归藏》和《周易》。目前传世的只剩下了《周易》,另外的《连山》和《归藏》由于太过久远,如今已经失传。

按史学界普遍的观点来看,《周易》之所以能传下来,得益于这一部分和儒家思想的相关主张大部分重叠,孔子后来亲自进行了整理编撰。但反观殷商时期的《归藏》和夏朝的《连山》,由于无人问津,一直到今天,已经失传了2000年。

多年来,史学家们也在一直苦苦寻找这两本书的下落。别说找到了,连书存在的痕迹都没有发现。因此,学术界也开始对这两书是否存在产生了疑问,不少学者认为,《连山》和《归藏》或许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莫须有”书籍。

事实上,《归藏》尚且不知,但《连山》是真的存在。2005年那会,贵州有个老人便声称自己手里有一本孤本《连山》。

专家在听闻该消息后,便马不停蹄赶到了老人家中。老人名叫谢朝海,已经76岁了,他说自己是是《连山》的第7代传人。每一代传人都会用毛笔将该书誊写一遍,然后将上一套烧到祭祖,而他手上这套正是民国那会传下来的。

随即,谢朝海便拿出了该书,足足有5套。专家看到后也是欣喜若狂,以为这失传2000年的古书终于重见天日。

然而,翻开书页后,专家们却集体傻眼。上面书写的文字竟是水族文,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文字,在场专家一个都不认识。

水族文又叫殄文,还称作鬼书和反书,是水族这个少数民族写给死人看的文字。其结合了象形文字和汉字的写法,有些甚至还是汉字的反写和倒写。

这个文字相传是由夏朝一个叫陆铎公的人所发明。他也是水族人的神明,该文字起初是用作婚葬、祭祀鬼神等方面,颇为神秘。

《连山》的诞生时间在夏朝,水族文的出现时间也在夏朝,如此时间就对上了,谢朝海老人的古书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连山》。

为了破译该书,专家特意找来了水族里能看懂水族文的“水书先生”。在他们的帮助下,这本《连山》的真实面目逐渐清晰了起来。

原来,这是一本上古夏朝时期的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天文历法、农业以及阴阳五行的相关知识。和《周易》有相似之处,主要以占卜吉凶和预言未来为主,是一本颇为玄妙的古书。

为了将这一珍贵的古书传承下去,考古学家们也将其做成了印刷版。这本书对研究夏朝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来夏朝出土的文字记录就少,而这本书上的水族文字更是帮助历史学家破译出了河南二里头遗址里出土的夏朝陶器上的文字。

当然,《连山》的作用或许远不止如此。其到底还有一些怎样不为人知的功能和秘密,也只有等历史学家们慢慢发掘研究了。

随着二里头等先商遗址的出土,有关《史记》所载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争论也日益热烈。尽管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但就争论水平来说,这些年来并无大的提高。除了某些技术环节之外,正方和反方仍然是各说各话,全无任何思想交流可言,更不用说能够说服对方了。这实在是有点悲哀的。

我一直是坚定的二里头=夏理论的支持者。最近一段时期来,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去了几趟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趁工作之余前往几个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有幸和当地的研究人员就这一问题略作交流,结果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固有思想。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了什么惊人的新发现,获得了什么关键证据,而是方法问题。

这场争论的根源不在证据,而在方法,在思维模式。夏朝有无争论的正反两方都不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绝大多数人(包括不久前的我)都把夏的问题和百年前商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了。在甲骨文尚未被学术界发现之前,国际上也曾经怀疑过商朝的存在。结果我们发现了甲骨文,发现了殷墟,商朝的存在就成了无人可以怀疑的事实。夏朝的证明应该也是这样:发现文物——发现城市遗址——破译文字——证实并完善古籍的记载。夏朝的证实过程难道会与此有什么不同吗?

绝大多数人(包括不久前的我)都会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绝大多数人(包括不久前的我)可能错了。

因为夏朝和商朝完全不同,夏朝和商朝之间的区别,远远大于商朝和周朝之间的区别。

而且,国际和国内学界对夏朝的质疑,与他们的前辈对商朝的质疑貌似相同,性质却很不一样。

质疑夏朝存在最有力的证据(虽然极少被提起),正是来自殷墟甲骨文本身。

殷墟甲骨文根本就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甲骨文已经被破译了一千余字,其中没有一个字可以被确定为夏。有些学者怀疑某些未被破译的甲骨文是夏,但是未受广泛支持。就目前已经基本确定的甲骨文来说,不仅没有夏字,也没有冬字。只有春和秋两字。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先秦中国编年史书为什么经常叫《春秋》——甲骨文里没有夏和 冬两个字,说明商朝人只有春和秋两个季节,每个季节6个月,两个季节就是一年。不仅商朝人如此,和他们同时期、同纬度的苏美尔人也是如此:在此纬度区间内,气温要么热,要么冷,一年两个季度足够了。不热不冷的过渡期很短,没必要为1个月专门设季度。

当然,也有人认为商朝人有四季,但不用春夏秋冬表示,而是用另外的字,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按照《史记》等古籍的记载,商朝的开国之君是汤,也叫汤武王,在甲骨文或其他古籍中也被叫做大乙、天乙、咸、唐、成汤、成唐、烈祖等等。

在甲骨文里,汤武王根本就不是商朝的开国之君,最多也就是一个发扬光大的中兴之君,类似于清朝的乾隆。

汤武王难道不是推翻了暴虐的夏桀,从此得到各地诸侯的尊奉吗?

很遗憾,甲骨文卜辞对汤武王的歌功颂德不少,但就是没提到他曾经打败过桀,推翻过夏。甲骨文里不仅没有夏这个字,也没有桀这个字,甚至连可以怀疑的对象都不存在。

如果严格按照甲骨文的记录来厘定中国历史的话,自五帝时期之后,中国就只有一个王朝——神圣的、伟大的、千年一系的——商朝。

这个朝代从五帝之一的帝喾 (帝俊)开始,绵延1300年左右,也就是大约从公元前2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从公元前16世纪才开始。

但是,如果商人故意曲笔,不写自己曾经臣服过的夏朝怎么办?

从帝喾(帝俊)开始,直到汤武王为止,大部分商人领袖都称王:子契(玄王)、后土(后比王还要高一个级别)、王亥、王恒、上甲(微),等等。

反之,曾经臣服于商朝的周人则直到周文王末年三分天下有其二时才敢称王。这就证明这些称王的商人领袖从未臣服于任何势力。

《史记》等古籍也并未说过商人曾经臣服于夏朝。

商人曾经臣服于大禹,倒是确有其事,甲骨文里也多次出现禹字,顾老教授据说还因此讲过大禹是条虫(这个传说大概是瞎编的,顾的原话是说禹字和虫有关,并进而推论出当时流行虫/蛇崇拜等等,这倒是很明显)。

禹是受商朝人崇拜的,但他的后裔呢?

似乎根本没什么出息,始终被商人压过一头。

从《史记·夏本纪》就可以看出,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说大禹,剩下五分之一说他的后裔。四百年内他们就干过这点事,而且怎么看怎么像编造的,因为它和《商本纪》的情节太相似了:

夏启建立夏朝之后,夏朝总共出过3件大事,即有过氏灭夏、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前二件事可以合并为一件,它与有易氏杀害商王亥,尔后王亥之子上甲微在河伯的协助下攻灭有易氏(极可能就是《尚书》里所谓的有扈氏),为父报仇的情节异常类似,甚至连时代也基本相同(公元前19世纪左右)。

夏桀亡国的过程似乎有许多细节,可是又都与商纣亡国的故事如出一辙:国王年轻时有才气,立过功劳,然后骄傲自大,沉迷酒色,宠幸邪恶的王后和几个坏蛋,诸侯甲劝谏被害,诸侯乙先被囚禁,然后被释放,诸侯乙仁义明德,吞并邻邦,最后讨伐国王,国王一战而败,都城不守,战争就结束了,王朝就更迭了。除了个别细节之外,它们一模一样。

难道一个绵延了四百多年的王朝,就留下了这么点历史故事吗?甚至民间传说也很少,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说大禹的。看来,就连古代的说书人和听众也对夏朝没什么兴趣。

另外,殷墟也不是商朝的开始,而是只代表着商朝的晚期。各种古籍都记载,商朝曾经多次迁都,而安阳殷墟是其中最后一个都城。

所以,年代比殷墟更早的二里头遗址完全有可能是商朝前期的某座城市,因为商朝在公元前16世纪以前就存在着。这也是几十年来最被怀疑的一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它是另一个方国,例如传说灭夏的有穷氏部族的城镇。

总而言之,按照甲骨文的记载,夏朝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不被商朝人承认,而只被周人承认的。按照《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的祖先一直在夏朝当官,后来看到夏朝衰败,才从山西西南部迁徙到陕西去自立山头了。周人对夏人感情深厚,倒并不意外。

有夏禹,无夏朝,这似乎很难以理解。如果说少康、夏桀等夏朝君主都是后人凭空编造的,似乎更难以接受。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

古籍说夏朝虽亡,但其核心部族并未衰亡。一部分人跟着夏桀流放到鸣条,另一部分人跟随王子獯粥北上,其后代就是匈奴。商朝武功赫赫,对外扩张不断,不会和这两支夏人的后裔失去联系,特别是此后日益强大的匈奴人。许多证据都显示,夏朝其实也没有在公元前16世纪灭亡,而只是转移了阵地。不少考古学家都怀疑,夏朝的后裔便是商朝的劲敌土方,也就是《诗经》中所谓夏禹开创的下土方。直到武丁时期,土方对黄河流域的威胁才基本上被消除。

真正的学者毕竟是非常严谨的,和我交流的几位老先生便是如此,他们严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所以虽然有许多有趣的观点,却不肯把它们写下来。

实际上,反对将陶寺、二里头等地陶符称为文字的主要反对意见并非来自国外,而是来自他们。也许再过几十年,下一代中国历史和考古大师们考证起来会比较大胆一点?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向来是广受推崇的学风,我没有本事小心求证,只能在这篇小文的结尾作一大胆假设:

大禹死后,他的事业迅速瓦解,各个邦国虽然在文化和经济上仍相当近似(与春秋时期相仿),但在政治上却各行其是,而商人更日益强大。商王上甲微攻灭有易氏之后,已成为黄河流域的头号霸主,汤武王更是在短期内吞并了大量邦国(《诗经》所谓昆吾夏桀同日亡),将商朝推向鼎盛。但是,夏人并未被征服,一部分西迁陕西,成为周人,另一部分北上山西、河北和内蒙,成为商朝的劲敌土方,与商朝形成了南北朝的关系。

因此,从商朝人的观点看,夏朝并不存在(因为他们只承认大禹的领导地位,一位君主总不能算是一朝),在商朝谈论夏朝属于叛国行为,在土方谈论商朝也是如此。武丁战胜土方之后,周人不得不接受商朝的统治,但仍然不时地反弹,最终联合各个反商势力将商朝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讲,历时13个世纪之久的殷商天下,或许始终笼罩在它不愿承认和谈论的夏朝阴影里。

归根结底,夏朝究竟是有,还是没有,恐怕并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主要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

人,毕竟天生就是政治动物。

但是,如果商人故意曲笔,不写自己曾经臣服过的夏朝怎么办?

从帝喾(帝俊)开始,直到汤武王为止,大部分商人领袖都称王:子契(玄王)、后土(后比王还要高一个级别)、王亥、王恒、上甲(微),等等。

反之,曾经臣服于商朝的周人则直到周文王末年三分天下有其二时才敢称王。这就证明这些称王的商人领袖从未臣服于任何势力。

《史记》等古籍也并未说过商人曾经臣服于夏朝。

商人曾经臣服于大禹,倒是确有其事,甲骨文里也多次出现禹字,顾老教授据说还因此讲过大禹是条虫(这个传说大概是瞎编的,顾的原话是说禹字和虫有关,并进而推论出当时流行虫/蛇崇拜等等,这倒是很明显)。

禹是受商朝人崇拜的,但他的后裔呢?

似乎根本没什么出息,始终被商人压过一头。

从《史记·夏本纪》就可以看出,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说大禹,剩下五分之一说他的后裔。四百年内他们就干过这点事,而且怎么看怎么像编造的,因为它和《商本纪》的情节太相似了:

夏启建立夏朝之后,夏朝总共出过3件大事,即有过氏灭夏、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前二件事可以合并为一件,它与有易氏杀害商王亥,尔后王亥之子上甲微在河伯的协助下攻灭有易氏(极可能就是《尚书》里所谓的有扈氏),为父报仇的情节异常类似,甚至连时代也基本相同(公元前19世纪左右)。

夏桀亡国的过程似乎有许多细节,可是又都与商纣亡国的故事如出一辙:国王年轻时有才气,立过功劳,然后骄傲自大,沉迷酒色,宠幸邪恶的王后和几个坏蛋,诸侯甲劝谏被害,诸侯乙先被囚禁,然后被释放,诸侯乙仁义明德,吞并邻邦,最后讨伐国王,国王一战而败,都城不守,战争就结束了,王朝就更迭了。除了个别细节之外,它们一模一样。

难道一个绵延了四百多年的王朝,就留下了这么点历史故事吗?甚至民间传说也很少,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说大禹的。看来,就连古代的说书人和听众也对夏朝没什么兴趣。

另外,殷墟也不是商朝的开始,而是只代表着商朝的晚期。各种古籍都记载,商朝曾经多次迁都,而安阳殷墟是其中最后一个都城。

所以,年代比殷墟更早的二里头遗址完全有可能是商朝前期的某座城市,因为商朝在公元前16世纪以前就存在着。这也是几十年来最被怀疑的一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它是另一个方国,例如传说灭夏的有穷氏部族的城镇。

总而言之,按照甲骨文的记载,夏朝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不被商朝人承认,而只被周人承认的。按照《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的祖先一直在夏朝当官,后来看到夏朝衰败,才从山西西南部迁徙到陕西去自立山头了。周人对夏人感情深厚,倒并不意外。

有夏禹,无夏朝,这似乎很难以理解。如果说少康、夏桀等夏朝君主都是后人凭空编造的,似乎更难以接受。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

古籍说夏朝虽亡,但其核心部族并未衰亡。一部分人跟着夏桀流放到鸣条,另一部分人跟随王子獯粥北上,其后代就是匈奴。商朝武功赫赫,对外扩张不断,不会和这两支夏人的后裔失去联系,特别是此后日益强大的匈奴人。许多证据都显示,夏朝其实也没有在公元前16世纪灭亡,而只是转移了阵地。不少考古学家都怀疑,夏朝的后裔便是商朝的劲敌土方,也就是《诗经》中所谓夏禹开创的下土方。直到武丁时期,土方对黄河流域的威胁才基本上被消除。

真正的学者毕竟是非常严谨的,和我交流的几位老先生便是如此,他们严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所以虽然有许多有趣的观点,却不肯把它们写下来。

实际上,反对将陶寺、二里头等地陶符称为文字的主要反对意见并非来自国外,而是来自他们。也许再过几十年,下一代中国历史和考古大师们考证起来会比较大胆一点?

四书五经本来是四书六经,后来《乐经》失传,就变成五经了。

然后就是清朝时有名的《四库全书》、明朝的《永乐大典》,其实编纂过程中,篡改、销毁很多古书,为了迎合统治者意志嘛

还要失传的古籍真的不要太多,毕竟中华文化几千年,战乱、陪葬、维护统治什么的毁了很多,什么《黄帝外经》、《青囊经》、《阴符》、《五典》、《九丘》、《八索》,太多了,数不过来

五代以后就开始少了,宋朝还有一些,但越来越少,原因不是因为昂贵,陌刀和马槊失传的原因是一样的,不是因为昂贵,事实上宋朝尤其是北宋还有这两种兵器,但一年比一年少,原因就是,人不够。

陌刀和马槊都是高技巧兵器,也许你会发现,中国自宋朝开始,很少看到那种力拔千斤的猛士,宋朝还有一些,明朝我是很少看到,古时有一句话叫穷文富武,穷人学文,富人练武,而宋朝是世家门阀全面没落的时代,也就是说,唐朝以前,中国之所以流行这种武器,是因为中国有那些高素质的武士来使用这些武器,而宋朝开始军队的成分由世家武士变成了贩夫走卒,这些人吃饭都吃不饱,更别说购置一件经常使用的陌刀。

举一个例子,日本的和弓知道吗?和弓的射程并不像网上所说的那么不堪,事实上,和弓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非常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那么就是因为和弓不对称的设计,所以技巧要求更高,弓箭本来就是古时候高技术活,和弓的难度又把高一档,但你看和弓失传了吗?一把和弓的制作也得一年多甚至更长,也就是说,和弓也是一件昂贵的高技术兵器吗,但是因为有大量高素质的武士作为基础,所以他一直没灭绝。

事实上,从宋朝开始大量装备弩,就标志着,中国军队的构成由唐朝时的武士变成了民兵,其实这是一种没落的现象,因为世界中世纪战争基本上都是贵族武士为主导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朝开始就没有像唐朝那么猛地拓边,有人说宋朝因为丢失了西北养马地和幽云十六州,唐朝建国时陕北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不是更危险?

失传的古文字,带丝路之魔找到消失的精绝古国

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这里的一切都对西方人有着极为强烈的吸引力,以至于很多西方人甚至认为中国是个到处都是黄金、珍宝的国度。于是,就有许多「有识之士」面对东方的诱惑,垂涎欲滴、跃跃欲试。终于,西方人用炮火打开中国的国门,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西方人,对中华大地上所有的人和物大肆破坏与劫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动荡、混乱之中,一批接一批的外国强盗趁机潜入中国,恣意**中国人的文明成果。

1901年,被誉为「伟大」考古学家、探险家,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盗贼和魔鬼的匈牙利裔英国人马尔克.斯坦因,他在英国 的资助下,对新疆地区展开全面的考察活动。斯坦因对于中国的文物和财富,有着比狗还要灵敏的鼻子,发现深埋地下的于阗古国国都时,无情的夺走大量于阗古国的文物,然后兴高采烈的将这些文物打包、装箱,准备运回英国。

▲匈牙利裔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因

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古代时有一条叫「尼雅」的大河,它发源于昆仑山,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中部、自南向北流入卡巴克.阿尔斯汉村附近的大沙漠。在出山口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盘旋,形成一片冲积绿洲,叫作尼雅绿洲。

无巧不成书,斯坦因率领探险队,带着劫掠到手的文物路过尼雅绿洲。在尼雅绿洲这个小城休息时,斯坦因无意中发现,一位磨坊主人藏有带字的木板,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他,一眼就辨认出木板上的字是失传已久、印度孔雀王朝时代的古文字──佉卢文。

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西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西元一至二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西元四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到了十八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无人可识的文字,直至1837年,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才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这种文字在新疆出现,让斯坦因非常吃惊,于是用重金跟磨房主人买下这些木板。在斯坦因的请求和丰厚报酬的引诱下,磨坊主人欣然同意带斯坦因到沙漠中发现木板的地方。

斯坦因一行人沿着尼雅河向北进发,走了几天后,顺利到达发现木板的废墟,眼前的一切让有着丰富考古经验的斯坦因目瞪口呆:1,600年前的文书还完好的封存在屋内,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还保有橙黄的颜色,房厅屋宇的门还是关着的……时间看似停止,人们仿佛刚刚离开这里。

走在这座沉睡1,600年的古城里,斯坦因有种「失去时间观念的奇怪感觉」,他相信自己正走过「某个古时的村庄,走在整整1,600年前的乡间小路上」。当风吹起地上的枯叶,斯坦因甚至认为它们是从一簇簇散立的枯树上落下,留有居民最后踩过的足迹。

斯坦因发现的尼雅遗址,位于尼雅河末端一片已被黄沙埋没的古绿洲上。古遗址散处于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链之间,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布展5至7公里。在这片狭长区域内,散布著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

他用尼雅河的名字为这座古城命名为「Niyasite」。16天后,他把从古城中搜集到的764件佉卢文木牍、58件汉简及其他如汉代铜镜、铜钱、乐器、弓箭、玻璃器、水晶饰物、木雕、丝毛织物、地毯、漆器残片等珍贵文物,共装12大箱,运往伦敦。尼雅的劫难就此开始,斯坦因离开尼雅时还说:「此次离去,绝非永诀!」就是这无比贪婪、无比邪恶的「此次离去,绝非永诀」,再次为尼雅埋下苦难的伏笔。

斯坦因回到伦敦后,他带回的文物震惊英国,接着在欧洲引起轰动。由于曾经有人在尼雅河流域的尽头,寻找一个叫精绝国的西域古国,但没有找到,斯坦因就产生莫名的预感,他心想尼雅遗址一定和人们苦苦寻找的精绝国,有着莫大的关联。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驿长等。精绝国虽是小国,但它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书描述精绝国所处的环境是:「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

有了历史史料的佐证,以及掠夺来的古文书纪录,斯坦因便发表文章猜测,尼雅遗址很可能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精绝国。

▲尼雅遗址

后来,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看到斯坦因文中的汉文简牍,凭借丰富的学识以及对历史考古工作的极度敏感,一眼看出一枚简牍上有「泰始五年」的字样,这是西元269年中国西晋王朝武帝的年号。参照中国历史记载中的蛛丝马迹,以及从古至今的于阗(今和田)与各国的相距路程,认真梳理考释后,王国维断定:尼雅就是古代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并发表论文《流沙坠简》,对精绝古国做了较为详尽的考证和介绍。

 

首先是态度。有一位考古学家说过:“考古一不是为了炫耀古国的辉煌,二不是为了粉饰现实的政治而是为了看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以此为借鉴,对将来走什么样的路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个人而言,仅为了猎奇或发财那是肯定不行的,态度就有问题!毕竟考古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科学的认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次,专业的素养。考古的方法、技术、经验等等综合素质,考古不仅仅只是为了证史或补史,它不是历史的附属学科,而是一门独立于历史学科的另一门科学,有自己的体系、方法,仅仅熟悉历史远远不能成为“考古学家”,大量的实践才是开展考古系列工作的基础。

建议你找两本苏秉琦、严文明的书看看就会知道什么是考古、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考古学家啦!

考考古专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只是业余,在考古队当当技工,亲身体验一下也不错哦!

贵州发现失传两千年的古书是何种文字呢?

说到《易经》,想必大家已是相当熟悉了。它是我国古典哲学流派道家和儒家的核心典籍,其中云集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