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组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5收藏

龙的组成,第1张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特别注意,龙只有五根手指,有四根手指的就不是龙,而是蜥蜴鳄鱼之类的动物。

  龙作为华夏先民的图腾,起初不过是刚刚采自荒山的一块毛石,粗矿而简陋。在历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断裁切、琢磨。商周予它威武,汉唐给它大度;龙在魏晋如竹林七贤,仙风道骨;在辽金则如草原野马,恣肆奔腾,帝王贵胄使它至贵至尊,民间百姓让它入乡随俗。

  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种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认为,龙最初形成地,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古人对它有种种解释。有说[tng]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qi囚]龙,无角的叫螭[chī吃]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è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这显然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对于龙的主体原形的探讨,学者们作过许多有益的研究。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è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

  考察龙,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其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从龙一出现的初期,一直延续下去,恒定不变,而且是构成龙的主体部分,缺了它,龙就不成其为龙,这才是龙的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在龙的身上,倘若抽去了蛇的躯体,那龙便不再存在了。龙变来变去,头有时像鳄鱼,有时又像马;它的脚有时像蜥蜴足,有时又像狗爪;唯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山海经》中各式各样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龙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现代话语,便是那时的蛇崇拜,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中国龙的正式形成,大概开始于夏禹时期,禹巩固了在中原的地位以后,以蛇结合其他部族图腾而创造龙的社会条件已成熟。龙是适应国家的出现而被造就的。因为蛇崇拜的覆盖面大,以蛇作龙的主体,能得到炎黄后裔南北各民族的认同。龙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一旦形成,便牢固树立了它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权威地位。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

  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虺: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火龙: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1、龙起源于蛇。

八千年前,雨量充沛,满世界草丰林茂,是蛇类的天堂,人对蛇可谓是防不胜防。于是人们虚拟出蛇身、骆驼头、麒麟角、乌龟眼睛、牛耳朵、蜥蜴腿、老虎爪、鱼鳞,还长有胡须的动物——龙。龙的神力无比,可降服一切自然灾害和野兽。

2、来源于雷声

龙最早就来自于闪电弯弯曲曲的形象,先民们通过对自然及天象的观察,认为天上存在着一种能够呼风唤雨、会打雷并以闪电形象现身的神物,根据雷声他们将其称之为龙。从龙字的发音上看,“lóng”正是记录了雷的隆隆之声。

在阴云密布的天气,每当看到风起云涌,听到隆隆打雷的声音,有时甚至还会看到随之而来的闪电,先民就知道是龙来了。而龙让他们捉摸不透,有时还让他们感到非常害怕,就越发让他们感到敬畏。于是,对龙的崇拜就开始了。

扩展资料

八千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民俗及节日与龙有关。

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龙当做昭示吉祥幸福的瑞兆。古代统治者甚至还把龙的出现当做国泰民安的象征。

洛阳博物馆集中收藏有洛阳地区出土的上自史前,下迄明清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尤以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汉唐陶俑、唐三彩和宋代瓷器等,藏品数量较大,种类丰富,富有地域特色,在中国文物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名称:方格纹铜鼎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3世纪)后期规格: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 简介:

夏、商、周三代承替延续千年之久,创造了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一般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之分,被称之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据有关文献记载,氏族社会晚期,中原大地洪水滔天,华夏诸族共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因势利导,凿阙开河,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降服水患,实现了河晏水清,天下太平。于是,华夏诸族推大禹为领袖。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也就成了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千百年来,鼎被赋予太多的神秘色彩,已经浓缩成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这件青铜器于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鼎收口、圆腹、平底、锥状三足,沿上铸二环形立耳,腹饰不规整的方格纹。该鼎合抱模铸风格,端庄规整,但略显稚拙粗糙,纹饰图案具象朴素。方格纹铜鼎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鼎,号称“华夏第一鼎”,堪称国之重宝。 名称:绿松石龙形器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后期规格: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简介: 2002年春,在清理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南院的一座墓葬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中,最小的绿松石片直径仅02厘米,厚度约01厘米。龙形器的龙头呈扁圆形,并伸出许多条龙须或鬓,吻部微突出,额面中脊鼻梁明显,梭形眼眶对称。龙身略弯曲,中部脊线向两侧下斜,全身布满菱形鳞纹,尾尖内蜷。在龙形器尾端不远处,还有一个绿松石条形饰,与“龙体”近乎垂直。

与今人喜金好玉不同,夏商时期,绿松石一直被人们视为宝石,多为贵族所使用。因此,凡出土有绿松石饰物的墓葬,多是等级很高的墓葬。“在绿松石龙出土之前,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了3件镶嵌有绿松石的铜牌饰,色彩绚丽、制作精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玉芳说,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宛若一条游龙,在早期龙形器中十分罕见,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国宝”,被命名为“中国龙”。 名称:玉璋 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后期规格:长485厘米,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简介:

玉璋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玉璋主要盛行于夏商时期,是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礼玉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礼仪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在礼仪制度初步形成的过程中,玉逐渐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所使用的重要器物之一。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玉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该玉璋长485厘米,呈扁平长方体状,前端薄而宽,两面扁平,刃口略凹呈弧形;后端两侧有齿饰,与两面齿饰对应处留有平行阴线;长方柄,柄前正中有穿孔。玉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流行于夏代和商代。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璋出土于山东的龙山文化司马台遗址。而在我国出土的玉璋中,商代以后的玉璋较少,战国以后的玉璋几乎见不到。 名称:母鼓铜方罍时代:商代规格:通高50,肩宽33厘米 简介:母鼓方罍(léi),1963年,出土于洛阳北窑。母鼓方罍就是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罍是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母鼓铜方罍方体溜肩,直口围足,盖子四阿屋顶形,兽首衔耳,下腹有兽首鋬颈和肩饰龙纹,腹饰长鸟纹和垂叶龙纹,盖和圈足饰兽面和龙纹。盖内器口各有“母鼓”二字。通体均饰以龙纹、云雷纹组成的浮雕兽面,腹部饰有龙纹组成的垂叶纹,器盖似四面起坡的屋顶,四角及罍中部有突起的扉棱,盖内铸有铭文“母鼓”二字,应是鼓国女子嫁与母氏男子所得的称谓。整件器型外形稳重大气,器身纹饰华丽,在商代晚期流行一时,是商晚期青铜酒器中的精品。 名称:玉戈时代:商代规格:长48厘米 简介: 1985年出土于洛宁县陈吴乡西寨子村的玉戈,长48厘米,锋呈斜三角形,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其形状虽类似后来的匕首,却实为礼器。古人将石之美者称为“玉”,后来这些玲珑剔透的美玉更是被赋予通达神明的内涵。戈是夏商周三代常用的一种兵器。其中,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流行于商周。因此玉戈普遍出土于商周时期的墓葬之中。

玉戈形制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夏商早期为玉戈兴起阶段,此时玉戈尺寸普遍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最长的出土于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长97厘米。同时,该时期的玉戈援部略呈弧度,多数无中脊,仅有钝脊,纹饰简单或无纹饰。

商晚期和西周是玉戈的流行时期,此时玉戈的尺寸明显变小,大的有15厘米至20厘米长,小的有4厘米至5厘米长。玉戈分直身、弯身两种,皆有中脊或三脊,纹饰也复杂化,有粗阳纹、兽面纹和变形云纹等。西周以后,玉戈逐渐消亡,汉代以后基本绝迹。

作为一种礼器,玉戈主要用于祈求力量与胜利,彰显威严与等级。大玉戈可以摆在屋子里或者挂在墙上,用来辟邪;小玉戈可以挂在腰间或脖颈,用于彰显威严或祈求胜利等。这种形制的玉戈也常见于四川金沙、三星堆遗址,应是中原文化同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的结果。 名称:玉钺时代:商代(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规格:纵143厘米,横113厘米,厚15厘米,孔径52厘米。简介:  作为一种斧形玉器,“王”字之源,玉钺是王权之象征,代表着生杀大权。钺应由石斧演变而来。

由于玉钺具有宽大、厚重的特征,所以成为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象征着权力和威严。据《说文》载:“钺,王斧也。”《尚书》载:“王左杖黄钺。”这说明玉钺象征着王权,象征着生杀大权,象征着刑罚。“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王’字就画成‘戉’形。”高西省说,最早的“王”字就是由“戉”演变而来的,表明在文明时代前夕的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领袖和政治首脑合为一体,“而这些人手持之钺,即成为权力的象征物”。

在我国远古时期,人们由于自然知识相对匮乏,常把最好的物品用来祭祀上天和神明。“玉就是人们献给神明的最好祭品。”高西省说,不仅如此,古人还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玉器很多内涵,如纯洁、权力等,借玉器表达某种愿望和思想,进而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 名称:叔牝方彝时代: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规格:高326厘米,口长,235厘米,宽,19厘米重775公斤 简介:  1947年秋,在洛阳市郊小李村西南处,一座古墓被盗。古墓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礼器鼎、簋(guǐ)、彝、尊、兵器戈、矛、銮铃、马面饰以及玉器、玉刀等。这批珍贵的文物出土后,大多流失海外。1960年市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并收藏了这批文物中的一件青铜器——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叔牝方彝。叔牝方彝呈长方体,是一种典型的西周早期盛酒器,盖、身、座饰以云雷纹为地的三层半浮雕花纹,其盖、腹主体花纹为饕餮纹,唯口沿下、圈足及盖顶上饰一周凤鸟纹,纹样繁密工细,铸造精工。

该方彝形制与著名的令方彝、折方彝极为相似。它的盖及腹内铸铭文3行12字“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据器型和铭文认为“当是武王或成王时器”,铭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叔武。这件器物即为王室重器,是西周时期青铜礼器的典型之作。国内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名称:错金银铜鼎时代: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规格:高165厘米,腹径132厘米。 简介:

1979年洛阳市西小屯村村民在劳作时,发现了一座地窖,文物工作者闻讯赶来,在地窖里发现了错金银铜鼎。铜鼎盖器组成圆球形,附耳、短流。三兽蹄足盖及腹背饰错金细瓣花、三角云纹,是一件罕见的工艺美术品。鼎,是用来盛装流质食物的器具。铺首衔环,是用来提携的构件,常见于鼎、壶类器物的腹部。而以铺首衔环做盖钮的形制,在商周青铜器中极为罕见。这种错金银的炊食器具,只有王室贵族家中才有,而出土此鼎的地点,恰在洛阳市的东周王城遗址区内。因此可以认为,这件精美华贵的器具,应是东周王室的用品。

古人的装饰手法有多种。“镶”是把东西嵌进去或是在外围加边,“嵌”是把东西镶在空隙里,而“错”则是用厝(cuò)石加以打磨使之光平。错金银,也称金银错,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铸出或錾(zàn)刻出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等,锤打牢固,再用厝石将其打磨光滑,使之与器物表面相平,最后用木炭和清水打磨,使青铜器表面和金银纹饰各显出不同色泽,映衬出瑰丽的图案,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金银错这项精细工艺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另一侧面也展现了东周王城曾经的辉煌。 名称:战国玉人  时代: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 规格:通高750厘米 青玉质 简介:

战国玉人于1987年洛阳铜加工厂出土,作跂坐状,双手交叉置于腹前。跣足交叉于臀下。头戴假面具,面具上附发髻,粗眉大眼,如意状鼻,高颧大口,唇上划须。面具以绳缚于脑后。头顶短发结辫,大耳。上身着鸡心领短袖窄衣,下着短裤。饰以大小方格、三角和条带纹。

圆雕玉人在晚商和西周时期墓葬重多有出土。多位跪坐和站立状,其用途具有普遍的宗教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玉人的发现不多,且形制矮小。此玉人的出现在当时极为罕见。玉人的服饰及穿戴更是以往所罕见。头戴假面具的形象尤显其神秘莫测的身份,虽然至今对此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其身份应为驱鬼辟邪正行傩戏的方相士的形象。这为研究我国战国时期服饰及宗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名称:东汉石辟邪时代:东汉规格: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简介:

1992年,孟津县会盟镇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村民正在为挖水渠干得热火朝天。挖至距地表约5米深处时,一块巨石致使施工的村民无法继续深挖。该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发掘。多个大型石雕残件相继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经修复,一座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的巨型石兽傲然挺立,石兽身长双翼,形似狮虎,威风凛凛。

这座石辟邪系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身若虎豹,头类狮子,嘴大牙锐,身长双翼,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直竖,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飞之感。整个石兽身体比例、神态、肌肉线条恰到好处,形象浑厚凝重,神气十足,极具想象力;从雕刻技法来看,圆雕、平雕、线刻自然融汇,点、线、面、体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了汉代炉火纯青的石雕艺术。

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文物中,体形这么大、艺术手法如此精湛的石辟邪仅此一尊。 名称:正始石经时代:曹魏正始二年规格: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 简介:

曹魏在洛阳立国后,太学再度繁荣起来。曹芳继承皇位后,决心整理《熹平石经》碑石,并刻经石作为补充。于是就有了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开始刻制的《正始石经》。北魏时,地方官建寺缺乏石料,便就地取材,用了部分石经的石碑。东魏建都邺城,统治者欲通过水路将两种石经一起从洛阳搬迁到邺城,但运至今孟州市境内时,遭遇塌堤,近半石经掉入黄河,运到邺城时,《汉魏石经》只剩下52块了。公元579年,北周统治者又将石经从邺城迁回洛阳。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又将部分石经从洛阳运入长安,不久被隋朝某政府部门改制成柱础。到唐朝初年,魏征收集石经时,已“十不存一”了。目前,国内所有《正始石经》残碑存留的文字也不过2500余字。

正始石经于1922年发掘于偃师市佃庄镇太学村,出土后即被保存,它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碑表刻《尚书》,碑里刻《春秋》,有600字左右。 年代:唐代(公元68—907年)

出土:1987年洛阳吉利区

规格:高455cm座径226cm。

简介:三彩灯是唐代使用照明用具。由座、柄、盘、盏四部分组成通体饰绿、棕、白三色釉,座为圆形,覆盆式,表面凹弦纹,并贴圆形宝相花和力士,柄为圆竹体状,似竹节纹,其间和两端分别以莲花与座盆相连,造型优美,釉色鲜艳,是洛阳考古发现中首次发现,更是三彩中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 年代:西晋(公元265—316年)

规格:通高260厘米,长、宽各220厘米,重832克,含金量70%。

器形:印面呈正方形,凿刻白文篆书“晋归义胡王”五字,印钮作驼形。

简介:此印为四十年代孟津商人到甘肃从古董商手中购得。1973年交洛阳博物馆收藏。

从此印的印文看,毫无疑问是晋朝印章。归义,即归化、降顺。胡即指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从这枚印在甘肃得来,所指胡王应当为晋帝所封得居住在凉州的匈奴首领。据文献记载,晋时匈奴归义之事皆发生在晋武帝时,故此印应为晋初武帝时之物,并由此得知这也是晋朝廷为了安抚少数民族,建立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边疆战争的一种具体措施。印钮作驼形也是继承自汉代以来对少数民族首领分封赏印多以驼、羊为钮的传统习惯。此印文布局严整稳重,字迹规正刚健,造型古朴简练,也是严格继承汉印风格的典型,时中国古代玺印中的佳作。同时,为研究我国古代篆刻和造型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基本陈列,位于展馆一层,分三个展厅。展览以时间为序展示河洛文明在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的发展历程。荟萃历代文物精品,展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沧桑感与自豪感。其中重要展品有商周青铜器、有组合的西周铅器和多种器形的“原始青瓷”,春秋时期的“齐侯宝盂”,战国时期的金村大鼎和“繁汤之金”剑,西汉的彩绘壶和北魏王侯的仪仗俑以及绚丽多彩的唐三彩等等。展品中有一批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一些孤品,有相当一部分为首次展出。陈列辅以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河洛文明”陈列在2013年入选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

史前时期:明星文物当属陶火种器,这是古人用来贮存火种的器具,为我国史前考古首见。

夏商周时期:距今四千年前,洛阳已经开始成为华夏民族政治经济的中心。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被确认为夏朝故都斟鄩,洛阳博物馆辟出独立展厅展示夏代青铜器、陶器、玉器文物,这在国内外收藏机构中绝无仅有。其中,微雕绿松石兽高仅半厘米,对于研究我国微雕技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使人们对夏文化在豫西地区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展出的二里头大型宫殿基址模型,使人们能够感受四千年前我国王朝都城的建筑规模。偃师商城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商代早期的文化特点。子申父己铜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美,尤其鸟形扁足颇为独特,是商代晚期典型器。

西周文物有叔牝方彝、方座簋、兵器、饕餮纹方彝、甬钟等。东周时期文物有错金银铜鼎、铜尊、盂、俑、盘、匜、铜壶、石磬等多种器物,其中齐候宝盂是洛阳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达75公斤,口径70厘米,可谓“盂中之王”。铭文是研究周王室与诸侯联姻关系的重要资料。展出的越王鼫与矛、吴王夫差剑是春秋战国社会动乱,战争频仍的明证。其中越王鼫与铜矛是越王勾践之子鼫与的兵器,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越王兵器,对于研究周王室与越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铜方镜则是运用了青铜透雕工艺,构思新颖,国内罕见。另有玉人一件,系国内孤品。此外,四系青瓷罍,釉面光亮,施釉均匀,吸水性弱,花纹朴素大方,保存完整,是原始青瓷中的精品。洛阳出土的商周原始青瓷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证明洛阳是当时原始瓷烧造的中心。兔纹铜觯,在颈部装饰一周生动的写实兔纹,比较罕见。哀成叔铜鼎,铭文记载哀成叔生平,共54字,这样的长篇铭文在东周时期极其罕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汉魏时期:这一时期包括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五个王朝。通过这一时期文物的展示,再现汉魏这一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民族大融合时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的风貌。展出的文物有:各种杂技俑、彩绘陶壶、釉陶器、王莽钱币、铜镜、玉饰等,最令人瞩目的是“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太学是东汉时期国家最大的教育机构,太学生多达三万多人,石经是为了统一儒学经典文字、平息古今版本之争而刻立于太学之前的,现存的残块是文化史上的瑰宝。

在汉代葬俗中,盛行在墓壁上绘画,从日月星象,升仙打鬼,历史典故到迎偈出行、歌舞宴饮。既有思想观念,又有生活场景。这次展出的有“出行图”(东汉原品)、“升仙图”(摹本)、“大傩宴饮图”等。

石辟邪,出土于汉光武帝陵以南,系完整青石雕成,浑厚凝重,神气十足。釉陶博山炉,镂空浮雕力士和诸多动物,形象生动。釉陶博山炉,在洛阳汉墓中少有发现。陶风车与米碓,制作科学,功能齐全,是研究古代农业机械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彩绘陶百花灯,通高92厘米,塑造众多羽人和动物形象,绘以红黑两色,美丽绚烂。草叶纹釉陶罐在肩部饰有四组白色S形草叶纹,是汉墓随葬品中极为少见的装饰纹样。斗兽纹绿釉陶壶,釉色清新光亮,纹饰为汉代比较罕见的浮雕斗兽纹,是低温釉陶中的精品。晋归义胡王金印,印文是当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历史。鸡首青瓷壶,通体青釉,开片细腻均匀,是北魏青瓷中的精品。

隋唐时期:洛阳发掘的隋唐文物展示,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洛阳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历史风采。展出了东都洛阳城的沙盘模型,发掘出土的建筑构建,各种各样的彩绘俑,镇墓兽及名闻遐迩、色彩艳丽的唐三彩及各种铜镜、金银器等。展出的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铸造年代分别相当于隋和北魏,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商旅传到洛阳的,也印证了丝绸之路起于洛阳这一观点。

展出的唐三彩,种类众多,釉色绚丽,其中有神态各异的人物俑,有栩栩如生的动物俑,还有古朴典雅的生活器皿,特别是唐代女俑,体态丰满,神情安逸,衣着华丽,发饰多样,反映了泱泱大唐帝国民富国强、歌舞升平的社会面貌。隋唐东都城皇城宫城沙盘模型,以方寸之地再现了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设计天成的隋唐都城。

白居易故居、唐恭陵哀皇后墓和神会墓出土文物是这部分展区的独特亮点。洛阳城内的白居易故居遗址是国内首次对名人宅地进行的发掘活动,发现与白居易有关的经幢、石砚等文物。唐恭陵则是洛阳唯一一座唐代帝陵,哀皇后墓出土精美绝伦的蓝色与红色釉陶器,器形饱满,釉色晶莹,尤其蓝釉器极其罕见,为稀世珍宝。其中的蓝釉灯为我国首次发现的通体蓝釉器物。神会是唐代禅宗七祖,其墓中出土多件珍贵佛教用品,如长柄焚香铜炉,塔顶铜盒、铜净瓶,都是研究唐朝禅宗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他珍品还有:银鎏金錾花鱼水纹海棠式盏托,盏是海棠花形,托呈椭圆荷叶形,水波、鱼子纹地上有双鱼环绕,是唐朝金银器中的精品。石蟾蜍,洛阳上阳宫溪流上的泄水装置,是研究唐朝上阳宫的唯一实物资料。

五代北宋时期:这部分的精品有:瓷象棋,卒子齐全,时代确切,是考古发现年代和出土地点明确且保存最完整的瓷质中国象棋。泗州大圣石像,泗州大圣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他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该造像碑保存完整,形象传神,有确切纪念,极为少见。 洛阳博物馆正门前东西两侧的一层附属建筑为牡丹花都特产展厅,面积约3600平米,主要汇集了河南省内尤其洛阳的知名特色食品、牡丹食品及农副产品。

1、长子囚牛

囚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长子。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一些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治世余闻》有云:“囚牛,龙种,性好音乐。”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龙头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这位富有音乐天赋的龙子,不仅出现在汉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有刻着囚牛扬头张口的形象。

2、次子睚眦

睚眦,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二子,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外形是豺身龙首,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的作用。

3、三子嘲风

嘲风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第三子。是一种瑞兽。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常用来象征祥瑞,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形象。

《渊鉴类函·鳞介·龙》四引(明陈仁锡)《潜确(居)类书》云:“龙生九子,……嘲风好险,形殿角上。”

在中国民俗中,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宫殿安置嘲风,也会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能起到祛邪、避灾的作用。

4、四子蒲牢

蒲牢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

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5、五子狻猊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第五子,另说是第八子)。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佛教佛像,瓷器香炉上。

6、六子霸下

霸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霸下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霸下的形象其原形可能为斑鳖,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

《坚瓠集》云:“一曰赑屃避戏。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传说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7、七子狴犴

狴犴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图像。

《龙经》有云:“狴犴好讼,亦曰宪章。”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此外,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还有“狴犴龙舞”的文化习俗,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8、八子负屃

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中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

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及赑屃)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9、九子螭吻

螭吻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唐朝以前的鸱尾加上龙头和龙尾后逐渐演变为明朝以后的螭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

网友乘坐飞机拍到令人惊叹的龙形河流,这条河实际名为奥德莱蒂河,又叫蓝龙河,位于葡萄牙地区的东南部与西班牙交界位置,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长河流的支流。这么美的蓝龙河,为什么没有游客去那里度假游玩,也没有大肆盛行呢,大概就是因为那的地理位置和奇特的地貌了。

2015年9月14日,有一网友在国外某网站晒图,称在坐飞机时自己拍到了一条龙。照片上清晰地显示着一条蜿蜒曲折形状为龙的河流。照片刚发布,就在国内外的社交网站上引来了一片赞叹声,很多人不相信这是实拍。国外的网友也都猜测:“这是中国吗?”、“真是太漂亮了”。

众所周知,龙是我们中国的象征,可以说龙是代表着强大和实力的上古神兽,不过这条龙形河还真不在我们中国。在网友发布了这张照片后,9月14日中午,中国国家地理宣布了这条河流的真相:这条龙形河流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位于葡萄牙的奥德莱蒂河,同时,它也被称作蓝龙河。

不得不说呀,大自然真的是一位巧手的工匠师,也是最有想象力的画师,能够创造出如此壮观的景色。只不过这样的河流,只能在照片中供我们欣赏,多多少少也是有一点遗憾,不过换一种角度来想,这样的一条壮丽的河流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就更加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土家族灯笼龙,又叫保龙、灯龙、洞洞龙、懵龙,大都盛行在刘姓土家族聚居的集镇。在怒溪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三出灯,十五结束。“灯龙”由九节组成(意为:老龙被斩为九节),龙头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清明纸。龙尾亦用细篾扎成鱼尾形,用红布带将龙头、龙身、龙尾连起来,并在各节内点一蜡烛灯,似为灯笼。

舞灯龙时非常热闹,前有二至四排灯开道,标明此灯龙是哪个村寨或街道的巨龙,排灯后还有鱼、虾和蚌壳等。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畅游各街头巷尾。玩灯龙的动作有黄龙下海,金龙抱柱,二龙抢宝,老龙翻身、金龙过海参……等。

舞灯龙者,大都是眼明手快、身强力壮、舞技高强的青壮年能手,大多赤膊绑腿与巨龙翻腾融为一体。灯不熄,龙不停,鞭炮不断。一旦灯龙口中喷水,主人便拉着龙须挂朋披红,用上等佳淆款待舞龙队伍。如果舞龙者胆小,怕焰花、鞭炮,到门前煤龙抬头敬礼则退场,就得不到主人的彩绸,品尝不到上等佳淆。

灯龙所到之处鞭炮不断,烟花弥漫,围观者水泄不通。有的人家为了迎接灯龙进屋,门前排列大花筒炮36对,鞭炮数万响,望胆大者进院一试。灯龙进入院内,四周门外的花筒炮、鞭炮腾空爆炸,焰花四起。此时除灯龙各节有灯光外,其它灯光全熄。灯龙在鞭炮与焰火余光中飞舞,十分壮观。

有时候灯龙直接就舞进了人家的院落,焰火横飞,热闹非凡。尽管烟火四溅,却总也伤不着龙身和人体。偶有技艺不精者,舞着灯龙进院,出来时仅剩个竹圈(光着竹圈出院的情形)。十三到十五是烧龙日。烧龙,在溪河边或有水的沟边进行,把龙放在地上,将事先准备的花筒炮、烟花鞭炮等火花直对龙身喷扔,烧完后,众人“啊”声连天,尽兴跳跃一阵,将灯龙残骸送入水中,意为送龙归海。

土家“保龙”与中华民族的龙崇拜

保龙在中华民族的传说中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封建社会上层是帝王统治的化身,民间则为祥瑞征兆。

作为封建帝王统治的化身,怒溪大湾巴人古寨自古以来就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殷周时属鬼方,春秋战国时属巴国南境,从彼时起,中原文化就通过政治途径源源不断传播到处于边陲的各个地区。古代社会,人类对一些天文现象、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等无法作出科学解释,只有向各类神灵祈求保佑。作为主要图腾崇拜对象的龙,在当时无疑是人民群众祭拜的主体。

秦汉之后,保龙作为帝王统治的化身已渗透到各个角落。作为统治的象征,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龙又作为人民群众信奉的隐性文化符号得以传播和巩固,使这一文化符号累计了更多的有益性发展元素。

作为民间祥瑞的象征。把龙当作祥瑞象征,是把龙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的产物。所以,人们到处刻画龙纹,绘制龙形,甚至谎称自己见到了龙。直到现代,江口县的土家族地区仍流传着许多与龙有关的图案,除在家具的木雕、装饰以及许多石雕作品中以外,在背带、围腰、服饰等生活用品上也能随处可见,这些无疑是将龙作为祥瑞象征的结果。

二月二“龙抬头”节是中国民间的重要传统节日,是专门祭祀龙神的日子。据有关学者考证,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节的形成是中国人把龙当成主管雨水的水神进行崇拜的产物。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从这一天起抬头活动的,随之雨水也就多起来了。早在永乐八年(1410年),怒溪大湾巴人古寨一带就有了“舞龙求雨”的图文记载。

到清朝,已建专门祭祀龙神场所。史料(道光)载:“龙神祠:在梓潼阁左,正祠三棂。道光十八年(1838年),慕建祠,后为观音楼。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郡人刘昕、刘晟捐建,外为厅,今祠即改其厅而创建者。”《铜仁府志》在记载龙神庙时有这样一段叙述,雍正五年奉上谕:“龙神散步霖雨,福国佑民,功用显著。朕在京虔设各省龙神像位,为各省祈祷。今思龙神专司各省雨泽……朕特造各省龙神大小二像,著各省督抚迎请,供奉本地,虔诚展祀。”可见对龙的崇拜与雨的祈求在当时各地均为盛行。

据传,清同治年间,今怒溪大湾巴人古寨刘洪贵因镇压黄号军起义有功,官居四品,民间说他是舞龙“送宝”所生,遂在其墓碑上刻了两龙。在古寨内遗址,一墓碑女主人刻龙、男主人刻凤更是给土家族的龙崇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到了民国时期,舞龙已从过去的村村寨寨集中到县城。

土家“保龙”与巴文化

土家“保龙”,展现的文化特质除了对龙自身的崇拜之外,还有土家族各种文化因素及民族性格的影响。

土家“保龙”与巴人及其后裔的民族性格。土家“保龙”展示给外界的突出特点是男人的阳刚之美及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土家族祖先源于古巴人,《山海经》《后汉书》等史籍中都有有关的记载。巴人最初主要分布于鄂西、川东之地。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展,主力逐渐西移。居住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

巴人有悠久的历史,因长期生活在武陵山区,好战勇猛。据《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巴人不仅作战“勇锐”,而且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这与“保龙”的文化特质是一样的。 因此龙,用稻草扎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扎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须的龙头,用一捆稻草索扎成与龙头颈一般粗尺多长的七节龙身,再用一把稻草扎成鱼尾形的龙尾,一共九节,用稻草间隔地串连起来,每节插一根竹木杆为把。舞草把龙,主要在土家农村山寨举行,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为舞草把龙时间,舞龙的意义是娱乐中包含驱瘟、防火两种。

驱瘟。农历五六月间,是田间稻草苗猛长期,天气炎热,病虫多发,其中毁灭性的病虫害为稻瘟病,在科技落后无法防治的时代,土家农民以舞草把龙来驱逐稻瘟病,久之成习,聚众娱乐。舞草把龙驱瘟,从村寨出发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区、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顺路舞到,舞的动作与灯龙相同。舞龙队伍,在吹牛角号、放三眼炮、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声中表演舞技,颇为壮观。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间舞完后,将草把龙抬到溪沟边烧掉,谓之送龙归海。

迁火焰。农历的五月端午节前后或七月间稻谷即将成熟期在村寨举行。舞龙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间放一盆水和一筛子五谷杂粮,候舞龙队伍来。舞龙队伍中除了舞九节草把龙外,有一条将一丈长的竹子从中破成船形,在中间装一盆炭火的火焰,由二人抬着。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及随后自由观众若干。舞龙队在土老司领头下,从村头第一家开始由上而下顺次进各家堂屋后,龙头向堂屋神龛做三点头行礼,接着绕堂屋一圈,再舞各种花样。此时,射水人用射水筒(形状与第三章打水枪一样)吸盆中水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为灭火),土老司抓筛中五谷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撇到中方为堂屋大门外时,舞龙队出门舞到另一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后,把草把龙和火焰抬到溪沟边烧掉,浇水回海。舞龙迁火焰的意思是:请龙把火焰神迁出村寨,以免火灾保平安。 传说很久以前的元宵节,众人观龙灯会,有三个土家族青年越看越起劲,手舞足蹈,跃跃欲试,情急生智,举起他们坐着的长板凳,模仿龙灯舞耍起来,十分快活。以后逐步形成传统体育,平时以娱乐健身,节日期间表演比赛,深受土家人的喜欢。

板凳龙有两种式样:一种是用普遍长条高凳,由三人抬举,两人在前一人居后的简易式板凳龙;另一种用细篾扎成,有龙头、龙尾、龙角、龙眼、龙嘴,再糊上各种颜色的鳞片,把扎成的龙放在板凳上,四只木脚以示龙爪,非常形象美观。

板凳龙有独凳龙和多凳龙两种。独凳龙由三人舞,一人出右手一人出左手各抓前头两只脚,第三人双手抓住后头的两只脚。舞时要求头尾相顾,配合协调。当头高时尾要随低,头向左,尾则随向右摆;头往上引,耍尾者松手换位。舞龙尾者必须由步法灵、速度快、眼力好的人担任。舞龙头的二人要求身高基本一致。多凳龙,由九条长凳组成,第一节为龙头,第九节为龙尾,其余为龙身。龙头在耍宝人的带领下,时起时落,穿来拐去,活像出水蛟龙,整条龙要求配合默契,节节相随。板凳龙的动作有:二龙抢宝、黄龙穿花、金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现今,板凳龙表演已搬上文艺舞台。 土家族的泼水龙,亦是一种盛大的民间体育活动,早在土司时期就普遍兴起。泼水龙,是用柳树条扎成,由龙头、龙身、龙尾和滚宝组成。龙的全身一般为12洞,即每月一洞,闰年为13洞。龙头有眼、鼻、嘴、舌、角、须,形象逼真,龙尾翘上,能左右摇摆。举龙头的人一般土家山寨有名望的长者,龙身、龙尾随人着举。滚宝,也是用柳条编成如圆球状,在龙口前上、下、左、右飞舞,形成龙抢宝。

舞泼水龙,是在农历六七月烈日当空时议定于龙日举行。这天,土家山寨家家户户将装满水的水桶、水盆和泼水的水瓢、水枪等放在门前,待吹牛角、唢呐和敲锣打鼓的泼水龙队伍来到门口,在鞭炮声中男女老少,齐用水瓢、水枪、木盆的水不停地泼在水龙和赤身舞龙人的身上,谁家的水泼得多,就预兆谁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泼水龙时,全村寨男女老少可自由参加泼水,场面激烈欢快,热闹非常。 滚龙,是怒溪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刘氏支系族人龙眉、棉花山村民及地楼村人贺新年的习俗;全长三十六米,共分十七节(又称洞),用三十四人轮番舞动。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成龙骨,近五百个直径二尺左右的蔑圈等距排列连接成龙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画上斑斓的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绘好龙头模样的布料。更为别致的是,龙头龙身装满彩灯,夜晚舞动时,晶莹剔透,五光十色,有如彩虹飞舞,尉为壮观。领镇寨英滚龙系此源传。

现代的“龙灯”,也叫“龙舞”。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 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歌颂祖国、礼赞幸福生活的隆重热烈的艺术活动。 传说中龙之一种。大禹治水,曾乘之。其说始见于晋。晋·王嘉《拾遗记·虞舜》:“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中有毛龙、毛鱼,时蜕骨于旷泽之中。龙、鱼同穴而处。其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故置牶龙之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艺。在许多民间艺术濒临灭绝的今天,外界知之甚少的民间艺术——毛龙,却依然“灯火旺盛”,以其特有的艺术魄力及其大众性。

据古籍《南中志》记载,毛龙起源于“夜郎竹王”的传说:“有一女子院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后人以竹扎龙,以纪念夜郎王。 原为怒溪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领寨土著名族——许家与围家坝仡佬人欢庆春节的主要群众文化活动,因“赶蛮夺业”、“调北填南”、“调北征南”战事原因,僚人大部分迁移,一部分移居乌江流域石阡县。现主要活跃于石阡汤山、中坝、甘溪、国荣等乡镇。一支毛龙一般由两条主龙、两条附龙和一个龙宝组成,表演时,在持宝的引领下,毛龙上下左右翻滚,时而头上尾下舞成“螺蛳旋顶”,时而舞宝人与舞龙头的人背靠背、头枕肩,仰面朝天舞成“犀牛望月”,时而二龙相向,随着持宝人上下翻滚,舞成“二龙抢宝”……。毛龙两旁紧紧跟随着两条狗龙(传说中夜郎竹王的猎犬),这是毛龙在编扎上区别于其它龙灯的主要特点,在表演中担任着“小丑”的角色。它俩时而在前引路,时而留观打斗,时而殿后表演“二狗抢球”等等,惹得四周观众捧腹大笑。同时,表演中施以黄烟,整条龙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场景蔚为壮观。

在梵净山东南麓怒溪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乡,这块神奇古朴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土家、仡佬、苗等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婚姻生育、饮食待客、丧葬礼仪、服饰居住、文娱活动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民俗,独具特色的风味饮食,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歌舞,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以及古朴神奇的地方傩戏。

“拜码头”,是怒溪十里画廊大湾古寨巴人传统的一项猜哑谜、对巴歌、说四言八句的民间活动。每年正月初九开始,大湾巴寨各家门前都安置一小凳,放上红包、香烟等物,然后在后院坝摆上几个哑谜“码头”,让舞龙领队的歌师来“拜码头”,猜哑谜说四言八句对歌,活跃春节喜庆气氛。猜对一个就拆去一座“码头”,舞龙人就前进一步。如果歌师不博古通今,不知天文地理,不仅会丢人现眼,而且玩灯舞龙的人群,会被“码头”拦在山外,一时进不了山寨。歌师答对之后,主人就拆去“码头”,将红包送给歌师。主人又用一硬纸板中凿一园孔,用油灯照于园孔,拉住舞龙队伍。精明的歌师答曰:“今日踏进码头城,只听狮子锣鼓声,秦汉霸主称雄后,三国用兵靠孔明。”主人用一蜡烛、一砚台、一柏树枝,摆哑谜“梁山伯与祝英台”,歌师随口答曰:“今日拜年上歌台,摆的码头不好猜,千古传颂《柳荫记》,梁兄化蝶祝英台。”歌师吼一句“扎西德勒”(吉利,吉祥如意),锣鼓就干脆铿锵地“当当”敲打,歌韵干脆有力,鼓乐喧天,把土家人欢度春节玩灯舞龙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不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

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这就是图腾和鬼神产生的社会基础。 

龙图腾形成的时间,可以上溯到上古伏羲时代。史书记载,华夏始祖伏羲曾在黄河一带目睹了一只龙首马身的异兽,有感而发,

龙的组成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