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生熟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肘后方》卷四 21 生熟汤的别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生熟汤的用法用量 25 各家论述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生熟汤 1 拼音

shēng shú tāng

2 《肘后方》卷四 21 生熟汤的别名

阴阳水

22 组成

先作1升汤,投水1升。

23 主治

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

24 生熟汤的用法用量

食盐3合,以此汤送之;须臾欲吐便摘出;未尽,更服3合;饮汤2升后,亦可更服汤,不复也。

25 各家论述

《医林纂要》:霍乱吐泻,外来之寒热争也。其证多得于暑,暑伤气,而清凄之气复抑之则争,又或相火为清寒所遏,则亦有,然争于上焦则吐,争于下焦则泻,争于中焦则上吐下泻,或郁而不得吐泻,非必如张子和风湿三气合邪之说。熟盐以补心去瘀血,暑邪所争,气壅血瘀,筋枯而急,非熟盐不足以软之。此和阴阳、济水火之妙方,水火济则阴阳和,非分其阴阳之说。试思沸汤与井水既合,能复分别之乎?此与喻氏听胃气之自为敷布者,同为未可以通也。

26 附注

阴阳水(《医林纂要》卷四)。

古籍中的生熟汤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八时气门]时气二日

(二两)大黄(二两)麻黄(四两)上为散。患者以生熟汤浴讫。以暖水服之方寸匕。日三服。覆取汗。或利便

《外台秘要》:[卷第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

(二两炙)芍药(二两)上六味,捣筛为散,患者以生熟汤浴讫,以暖水和服方寸匕。覆取汗,或利则便瘥。丁

《医心方》:[卷第十九]服石发动救解法第四

发宜浴,浴便得解。浴法∶若初寒,先用冷水,后用生熟汤。若初热,先用暖汤,后用冷水。浴时慎不可先洗头

《肘后备急方》:[卷四]治胸膈上痰诸方第二十八

不吐,更服之。又方,先作一升汤,投水一升,名为生熟汤,及食三合盐,以此汤送之。须臾欲吐,便摘出,未

《杂病广要》:[内因类]水饮

目录 1 拼音 2 《衷中参西》上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清金益气汤 1 拼音

qīng jīn yì qì tāng

2 《衷中参西》上册 21 方名

清金益气汤

22 组成

生黄耆3钱,生地黄5钱,知母3钱,粉甘草3钱,玄参3钱,沙参3钱,川贝母(去心)2钱,牛蒡子(炒捣)3钱。

23 主治

尪羸少气,劳热咳嗽,肺痿失音,频吐痰诞,一切肺金虚损之病。

古籍中的清金益气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六)治肺病方]2.清金益气汤

葶苈大枣汤用过三次,痰涎顿少,亦不腥臭。继用清金益气汤、贝母、牛蒡子各加一钱,连服十余剂,以善其后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上胎前]子嗽

杏仁、桔梗。(补六。)肺虚不生水,水虚而火炎。宜清金滋水,又当以安胎为要。阴火克肺。天冬汤。(寒十二

《明医杂着》:[卷之三续医论]喘胀

水溢皮肤,而生胀满焉。此则喘为本,而胀为标,治当清金降火为主,而行水次之。脾土恶湿,外主肌肉,土能克

《程杏轩医案》:[《程杏轩医案》辑录]某妪本病风痱加感暑邪

膀胱通气化。古人治暑证,每用生脉散者,以其有保肺清金之能也。病躯加受暑邪,恙经六日,两进清暑益气,辅

《理虚元鉴》:[卷上]治虚有三本

  中医基础理论上就是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是所有中医学院校学生必学科目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其目录如下: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一)中和思维

  (二)类比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心包络

  二、 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 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为奇恒之腑

  二、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肝与肾

  (十)脾与肾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与女子胞

  (二)五脏与脑

  (三)五脏与脉

  (四)五脏与骨、髓

  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二)气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附:研究进展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二)络脉

  (三)连属部分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头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躯干部的分布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二、别络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三、经筋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附:研究进展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标志

  (四)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所伤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一)阴阳平和质

  (二)偏阳质

  (三)偏阴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处理

  六、指导养生

  附:研究进展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

  一、六*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的基本概念

  (二)六*的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二)寒邪

  (三)湿邪

  (四)燥邪

  (五)火(热)邪

  (六)暑邪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二)影响脏腑气机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

  (二)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一)寒热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

  (一)劳力过度

  (二)劳神过度

  (三)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的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三、结石

  (一)结石的形成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一)外力损伤

  (二)烧烫伤

  (三)冻伤

  (四)虫兽所伤

  二、诸虫

  (一)蛔虫

  (二)蛲虫

  (三)绦虫

  (四)钩虫

  (五)血吸虫

  三、药邪

  (一)药邪的形成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过

  (一)医过的形成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

  (一)胎弱

  (二)胎毒

  附:研究进展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三)复发的诱因

  附:研究进展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二)阴阳偏衰

  (三)阴阳互损

  (四)阴阳格拒

  (五)阴阳亡失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二)气的失常

  (三)血的失常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

  (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四)生活因素

  附:研究进展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二)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

  (二)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补其不足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附:研究进展

  附1 关键名词术语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姜糖苏叶饮的用法用量 6 出处 附: 1 古籍中的姜糖苏叶饮 1 拼音

jiāng táng sū yè yǐn

2 处方

苏叶 生姜各3克 红糖15克

3 制法

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即成。

4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祛寒健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对同时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胃肠型感冒,则更为适宜。

5 姜糖苏叶饮的用法用量

每日2次,趁热服食。

6 出处

《本草汇言》

古籍中的姜糖苏叶饮 《验方新编》:[卷十五瘟疫]瘟疫诸方

姜糖饮∶黄沙糖一杯,生姜自然汁一杯,用白滚水一大杯调匀,乘热急服,盖被出汗即愈。四时瘟疫皆治。又方∶

《养老奉亲书》:[上籍食治老人喘嗽诸方第十]一

食上即啖一、二枚,渐渐咽汁为佳。忌咸、热、炙肉。姜糖煎方食治老人上气咳嗽,喘急,烦热,不下食,食即吐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上治法篇第二]纪律

治虚独擅一时,岂不信哉?归安陈廷谟半樵。)二、忌姜糖。徐氏云∶如有暑邪,姜断不可用。虽与芩、连并行,

《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论妇人温热

甚。此皆温热之伏邪内蕴。世人不察,仍循俗例,饮以姜糖酒、生化汤之类,每见有酿成郁冒、痉厥、大便难三大

《回春录》:[一、内科]咳嗽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体质研究的历史 附: 1 古籍中的体质 1 拼音

tǐ zhì

2 英文参考

Constitution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3 体质研究的历史

体质研究由来已久,原始定义是:“某一个体的一切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1928年佩德(Pende)按症状学分析法提出:“体质似同一个基底上的三面锥体,其尖顶为总的发展及个体的整体性特征,三个面分别代表形态学的、体液动力学的或神经化学的及心理学的内容,其基底为遗传学的基础”。

图克尔(Tucker)在总结了1940年以前西方体质研究史后将体质的定义确定为:“体质是个体在形态学上、生理学上及心理学上一切特征的总和,加之以种族、性别及年龄的各种变异,这些特征大部分取决于遗传,但在不同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单元表现出来。体质具有一个宽大的正常波动范围,有时可越过边界而进入异常的,即病理状态。”

1977年匡调元提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机能、结构与代谢上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往往决定着其对各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这一概念包含了体质的生理学意义和病理学意义。

古籍中的体质 《医原》:[卷下]用药大要论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体质有刚柔之别,一物一太极也。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

《临证指南医案》:[卷十]痘

绽高立。兼之繁红壳薄。乃时火毒火交炽。而元气素亏体质。目今六日前。时疠未彻。宜先清解活血提顶。希冀磊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咳嗽

。(风温化燥伤胃阴)金匮麦门冬汤。陆(二三)阴虚体质。风温咳嗽。苦辛开泄肺气加病。今舌咽干燥。思得凉

《眉寿堂方案选存》:[卷上]疟疾

胃生津,若景岳玉女煎鲜生地麦冬竹叶生石膏知母甘草体质阴虚,暑邪深入,著热渐渴,汗泄可解,此仲景所谓阴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暑

生熟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肘后方》卷四 21 生熟汤的别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生熟汤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