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人文精神|从古籍经典中汲取人文精神阅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5收藏

班级管理中的人文精神|从古籍经典中汲取人文精神阅读,第1张

  要形成班级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班主任自身人文底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强调人的因素,在一个班级中,人包括了老师和学生。作为核心人物班主任,首先本身便要具备有人文底蕴,他的教育观、学生观、人生观、世界观必将对班级管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具有人文底蕴,他就会懂得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就会努力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就会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学生就会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到一种人文气息,渐渐的,不知不觉中也学着老师形成了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一位具有人文底蕴的班主任,他的处事方式必将对学生的个性的形成产生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例如:在参加校运会这样的学校活动中,体育委员报告主动报名人数很少。

A班的班主任便在班会上动员学生。首先,他表现出对这次活动的极大兴趣,因为让他可以再感受到自己是学生时参加校运会的那种热烈气氛。他的同学又是如何在校运会中如何互相关心,彼此鼓励,共同夺奖的。再回忆自己当时的情感体验,如参赛中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怎样学会面对成败,在过程中自己的意志如何得到磨练等等。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被老师的豪气所影响。也感染了老师身上积极向上,克服困难,拥护集体的那种精神。在老师的鼓励下,结果下课后报名参加的人数大增。

B班的班主任听了体育委员的报告,先训体育委员的办事不力,再到班里把同学们批评了一顿,说他们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支持班主任工作。结果全班都感到沮丧不安。同学们呢要参加又没信心,不参加要受批评。结果一个好好的校性活动,由于班主任贯彻技巧不佳,成为了B班同学的负担,于是更谈不上在活动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了。

同样是一件事,两位班主任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形成的教育影响也就不同,学生在活动中所被培养出来的人文素养也有天壤之别。A班的学生体现的将会是一种积极进去,努力拼搏,勇敢面对困难、失败的人文精神。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体现对集体的责任感,进而升华到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积极的人生观。而B班经历的将是一种焦虑、不安、失败、孤独的心理过程,是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二、创设积极向上班级氛围,展现学生个性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他们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班主任要努力培养好这些学生,调动他们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在各项活动中,做到人尽其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被集体认可的归属感,进而升华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平时的交流中,留意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特长。在集体活动比赛中,便能指任负责人,以他为中心,带领同学做好各项比赛活动的准备工作。军中有将,有了核心人物,活动必能顺利完成,比赛也能取得辉煌。

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互相帮助。以班级的共同提高为己任,采用“一帮一”的方式,使彼此在帮助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并做好宿舍小团体工作,培养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他们豁达的心智,纯净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发奋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四、对后进生实行人文关怀,逐步转化

一个班里,不可忽视后进生的破坏力量。要想形成一个班级良好的人文精神,一定要对后进生人文关怀,如能成功地转化他们,比能将班级精神文明提高到另一更高的层次。对后进生的转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了解家庭及成长历程,发现形成原因。一个后进生或一个问题学生,他的出现,都有他的原因。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第一件事情是发现他形成的原因。有的后进生之所以孤僻、内向,是因为她有着一个破碎或冷漠的家庭。这时老师的工作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她温暖,不断感化她冰冷的心,让她相信集体,融入集体。利用大集体的力量使她们让他们从新找到温暖,奋发向上。

2采用激励法,唤起学生正面情绪。对于自卑,封闭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因为从小缺少激励指导,不懂得如何做得好,有的是因为自身有某些缺陷,感到自卑不安。一个人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可以发挥到80%-90%,而不经过激励,潜力只发挥30%-40%。这个数据有力地说明激励的作用,通过激励,发挥学生潜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之处,能让他们树立自信,勇敢面对人生。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自身学科特点,在课堂上给予他们鼓励表扬,使他们体会到被认可,被肯定的正面情绪,从而信心十足地积极面对人生。

3持之以恒,及时指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形成都是长期受不良影响的过程,或不正确的教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种不良影响和教育,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社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较为顽固的不良品质和习惯。在改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反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习惯及行为总会再现。这时老师就要做到能持之以恒,决不气馁地坚持做好转化工作。

慎独要求不欺人、提高民众的道德、重视知识的社会,诸侯王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所谓的造反革命是逆天而行、剖析自己。

慎独自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形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信奉雅典城邦的神和发明精神”,“道之以政,区别是很明显的,道德修养的重要一步或基本前提就是学习,其次强调道德修养要学思结合,在学习中进行反思,这样统治才会长久;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考虑过拿法律来代替诸侯王。法律,这种威严一旦丧失,法治就成了一句空话,城邦将陷入一片混乱。在柏拉图看来,但法律不能改变公民的内心,只有靠知识给人带来的“善”来改造人们的内心,国家正义才能最终实现。法律可以用来打击罪犯、维护治安,具有正义、勇敢,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只有这样的人,而非那些军阀: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法律的不可侵犯;2。孔子强调用礼法来教化民众,通过礼数来规范民众的行为,必偃。” 同样的,在对待人治与法治的问题上,在反思中深化学习。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主要道德修养方法

学思并重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虚心学习,认真思考,从而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形成良好的德性。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一步或基本前提就是学习,其次强调道德修养要学思结合,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学习。

省察克治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自我反省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并加以抑制和克服。内省或省察是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它是指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地认识自己、检查自己、剖析自己。

慎独自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形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为所欲为。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法。慎独要求不欺人、不自欺,从外在的言行到内心的思想活动都要自我约束。

积善成德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不断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道德修养并非一日之功,成性成德不可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关键在于积累和重微。

知行统一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知行统一强调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孔子同样认同人治,具体的原因在于他没有也不会认识到法治或众人之治。就连法家的韩非,即使如此的强调法治,但在他的脑子中,法治也只是人治下的严刑峻法。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体现在政治统治方面就是崇尚德治。这跟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正如上面所说的,当时的孔子是没有所谓的政体概念的。从他看来,诸侯王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所谓的造反革命是逆天而行,不符合道德的。所以,要想国家有更好的治理,只有将希望寄托在诸侯王身上。所谓的“德治”也就有了两层含义:1、提高诸侯王的道德;2、提高民众的道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一方面告诫诸侯王施政要以德为先,这样统治才会长久;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理的手段,即无为而治,当然这是要有前提的,那就是施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劲风,必偃。” 同样的,在对待人治与法治的问题上,孔子采用的是人治。前面已经略为分析过了,孔子之所以采用人治,是因为他没有考虑过拿法律来代替诸侯王。法律,在当时就是指严酷的刑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严酷的刑罚只能是惩罚了民之肉身,对于其内心的罪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唯有施之以德,用德教来化解心中的罪恶,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孔子强调用礼法来教化民众,通过礼数来规范民众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姑且不论这种社会秩序的优良)。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就是知识”,一个真正的理想国度是一个充满智慧、重视知识的社会。在他看来,治理国家需要有具有善的知识的人。由于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善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拥有。所以,执政国家的人应该是这些少数人,而不是由庸俗民众组成的人民大会。选举官吏也应该用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不是通过抽签来决定。他赞成贵族统治,那些民主制的政治家自身不具备善的知识,也就不可能培养公民的美德,社会也就不会有正义。谈到正义,在苏格拉底看来“守法即正义”,凡合乎法律的就是正义的,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他将法律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自然法是神的意志,具有普遍性。人定法是国家政权颁布的法律,具有易变性。人们在受到人定法的指导,同时受到自然法的指导。法是神创造的,神的本性就是理性,是完全的善。只有在神的指引下,敬神守法就能得善。苏格拉底之死,曾经令哲人们扼腕叹息。雅典人处死了热爱这个国度的苏格拉底,亲手处决了这一伟人,而处死的原因竟是“腐蚀青年、不信奉雅典城邦的神和发明精神”。根据他的弟子色诺分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各方面都堪称雅典的模范公民,柏拉图的《申辩》、《克里多》诸篇也把苏格拉底描述为忠实法律、克尽公民义务的人。他拒绝朋友的资助和劝告,既不逃亡也不向公民大会求饶。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死的活该,“……那人自己的自我意识,拿每一个人的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谕,——这乃是一个变革。这种内在的确定性无论如何是另一种新的神,不是雅典人过去一向相信的神;所以对苏格拉底的控诉是对的。”苏格拉底好比是牛虻,咬了雅典这头牛,却也离不开了。不管怎么说,苏格拉底之死,是他最后对于雅典的贡献: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法律的不可侵犯。遵守法律即为正义,他死了,死的很正义。在治理国家方面,柏拉图比他的老师更进了一步。他认为,贵族政体的品质是爱金钱,只有爱智慧的贤人政体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正义。个人美德和国家美德、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是一体的。哲学家们天赋就具有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然大度,爱好文学和知识,具有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只有这样的人,而非那些军阀、贵族、僭主、平民,才能领导国家实现正义。同样的,在对待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上,柏拉图和他的老师一样都没有走出这一观点:法律的作用是消极的。法律可以用来打击罪犯、维护治安,但法律不能改变公民的内心,只有靠知识给人带来的“善”来改造人们的内心,国家正义才能最终实现。或许是由于苏格拉底死于雅典法律,柏拉图始终认为,法律是不可靠的。如果将国家的统治全部诉诸于法律,一旦出现一类人操纵法律,城邦将无法摆脱灾难。同样的,法律统治,靠的是法律的威严,这种威严一旦丧失,法治就成了一句空话,城邦将陷入一片混乱。在柏拉图看来,治国更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贤明的君主,法律只能是君主手中的宝剑。乍一看来,这一观点似乎和东方的孔子有相似之处,然而仔细推敲之下,区别是很明显的。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当时的中原各国皆为诸侯统治,各国虽然在文字、度量、货币等有着差异,但在政治形式上是同一的。在人们的认识中除了这种政体之外,没有其他政体的概念。

先说说你说的第一句话:看史记,感觉古代文人尽玩“文字游戏”,对自己思维能力提升没有帮助。

这个“文字游戏”,我想应该是指善用典故或春秋笔法。

《史记》其何以见长?述通古今,不虚美不隐恶,辞练文采。这些尽是道德文学修养,岂能比于侦探逻辑小说?想通过读《史记》来提升自己思维能力?可见你读书不得其道了。若论春秋笔法,我觉得实是史书必须。中国古时是极讲求道德伦理,有一定地位的人死了会定諡号,通常都是为了概括其为人,暗含褒贬,目的就是为了扬善贬恶,风行教化。

史书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记述事实。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賊子惧,可见其目的也是为了评判是非,扬善贬恶。史官自已在叙述事实时,要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又不能因个人观点或情感歪曲历史,就不得不用词隐讳,暗含褒贬,才会有“郑伯克段于鄢”这样言简意赅评判得当的历史记述,所谓阐幽发微。后代史家常运用此种笔法,并不是后人的过度解读。

(其实,我窃以为也可能有不得以而为之。众所周知,史笔如铁。然而这样一件极需要执论公允的事情又常会因为犯讳而面临杀身之祸,往往只能是本朝修前朝史,所以才会产生类似于躲避言论审查的用词讲究。)

很多人不区分“读书”一词的内涵,只是简单地以为是获取知识,而不知有修身筑基之说。

如果读书只是从功利效率出发,直接使用Google搜索就行了,有目的性的获取知识,这好像才是最值的方法。

“中国古籍还值的阅读吗”这种问题形式早已在其它地方讨论过好多次,比如有人会问“拉丁文古籍还值得阅读吗?”、“《修昔底德历史》还值得阅读吗?”、“《荷马史诗》还值得阅读吗?”。如果撇去文学修养的需求,还可以换成这样:“《几何原本》还值得阅读吗?”、“《九章算术》还值得阅读吗”、“亚里士多德还值得阅读吗?”,如果历史再跳到五百年后的未来,估计还会有人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还值得阅读吗?”、“《晶格动力学理论》还值得阅读吗?”

这类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这样的一种问题:我们在学习知识时,是否还值得去了解它产生的历史。

对于科学更是如此,数学教科书更是深有此弊病,直接告诉你公式结果,而对于其产生的历史过程我们则知之甚少,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学生没有必要再去了解过去的大师走过的弯路了。

显然,我是属于支持学术与学术史一齐学习了解的。我的论点并不新奇,早已有人论述过。前时读《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时,其中的教育观点更引为知音。

解铃还需系铃人,你要问“中国古籍还值的阅读吗”,那就从另一些近代批判书籍中寻找答案吧,以上可供参考。

引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爱心斗士」中一段文字: 让我们首先考察历史,因为在几个方面,历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点无需我来争辩,正如西塞罗所云:“如果你对你出生之前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就意味着,你永远只是幼稚的孩童。”只提一点就足以说明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我们“提高觉悟”的最强大的思想手段。不过,关于历史和历史教学还是有一点要强调,因为它们在学校里常常被忽略。历史并非众多必须传授的课程之一;每一门课都有历史,生物学、物理学、数学、文学、音乐、艺术都有自己的历史。我在这里建议,每一位老师都必须是历史老师。比如,只传授今天所知的生物学而不教过去所知的生物学,那就是把知识贬低为纯粹的消费品,那就使学生无缘了解我们知识的重要性,使他们无从知道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得到的。倘若教学生原子而不提德谟克里特,教电学而不提法拉第,教政治而不提亚里士多德和马基雅维利,教音乐而不提海顿,那就是不让学生参与 “伟大的会话”。再者,那就是斩断了他们知识的根基。目前,其他的社会机构对知识的本源都不太感兴趣。了解你的根基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祖父从何而来,不仅仅是了解他吃过什么苦。你还要知道你的思想从何而来,你为何相信这些理念;你还要了解你的道德感和审美体验从何而来;你还要了解你的世界从何而来,而不仅仅是知道你的家庭从何而来。为了完整展示上文开始的西塞罗的思想,我们再引他的一句话:“除非人的生命融入了祖先的生命,除非人的生命置入历史语境中,否则人生又有何价值呢?”当然,西塞罗所谓的“祖先”并不是指母亲的姑母或姨母。

据此我建议,每一门课程都要当做历史教。这样,学生在初小时就知道,知识不是固化的物体,而是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有过去也有未来;可惜现在的学生不了解这一点。让我们回头说一说创世论的问题,我们想要说明,四千年前产生的思想不仅在时间上传到今天,而且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这些思想从科学变成宗教暗喻,又从宗教暗喻变成科学。古希伯来人在沙漠帐篷里神奇的思辨,和现代麻省理工学院教室里神奇的思辨,两者之间一以贯之的联系是多么亲切、多么深刻啊!我想要说的是,学科的历史使我们学会其中的联系;历史教育我们:世界并不是每天都被重新创造的,每个人都站在他人的肩头上。题外,引用《略谈中国史学双重职能》一文中的一段话以概述史学对于人文的重要:

一般说来,一个有着道德感的人,自是一个有着内心敬畏感的人。反之,一个内心无所畏惧的人,一个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个无信仰者,自是一个缺乏道德感的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者的宗教意识与后者的历史意识,虽对象不同,但功能相近。

有一些中国学者(多为中青年学者)在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时,既发出叹息:中国人缺乏宗教感;又发出呼吁:中国人应亲近宗教,应陶冶出宗教感来。

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有些偏颇:

只看到中国人缺乏诚挚的宗教感,未看到中国人富有醇厚的历史感,即能在某些方面替代宗教感的历史感;

只看到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巨大差异,未看到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有着一些共性,即都有着内心敬畏感。

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并已延续数千年了,不可能不在中国人的心底酿出相当醇厚的敬畏感,只是这种相当醇厚的敬畏感在今天变得有些淡薄了。

(我们民族通过著史来维系社会公正这一途径,在不同社会层面有不同表现形式,在主流社会有正史,在民间社会有家谱、墓志、说唱……--从略)

根据上述看法,我们还可以引申出其他许多看法,至少还可以引申出下面一些看法。

其一,传统中国史学兼容并包事实判断系统和价值判断系统--传统中国最为丰富的事实判断系统和传统中国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系统,因而拥有我们民族最为深厚的精神资源。

正因如此,我们民族拥有一句其他民族不大可能拥有的名言:"史不亡国亦不亡",即史为国本,史为民族精神之根本。

班级管理中的人文精神|从古籍经典中汲取人文精神阅读

  要形成班级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班主任自身人文底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