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第1张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不断地求取知识来减少对未知世界的困惑,真诚地待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勇敢的人不害怕任何困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人的智慧,为人处世和求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是一个人的志气不能改变;告诉我们职位没有高低之分,人也无贵贱之分,一旦选定了方向,就要坚定志向去达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一个人只有经历的磨难,才能看清他的本性和品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工作,要先使工具锋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做一件事时,必先做好准备,才有胜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15岁立志学习,30岁能有所成就,40岁遇到事情不再困惑,50岁就知道天命所归,60岁能听进去各种意见,兼听则明,70岁时收放自如。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而文采不够,算个乡下人,有文采却不够质朴,多是虚伪、浮夸,只有两者兼具才是君子。德才兼备的人才受人欢迎,受人敬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温习旧知识不断地得到新的领悟,凭这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好学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学识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要学习他人的优点,缺点要改正

1、战国荀子的《劝学》

节选: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释义:君子知道他学得不全不精就足以认为是完美的,所以诵读群书来力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

2、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

节选: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释义:玉如果不经过打磨和雕刻,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成才。

3、清代周希陶的《增广贤文》

节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实际上是唐朝韩愈所作,被收录进《增广贤文》)。

释义:如果你想登上知识的高峰,那么勤奋就是唯一的路径;如果你想在知识的大海里畅游,刻苦就是祝你前行的船舶。

4、宋代朱熹的《劝学诗 》

节选: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释义:年华易逝,学习难成,不应该浪费每一寸的时光。

5、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节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年轻时不知道要早早德努力学习,等到了满头白发之时才悔恨就已经迟了。

——劝学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了:“(如果)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优点),而跟从(学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要重复去教他了。”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怠倦。”

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君子之道)了吧!”

5、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对于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译:孔了说“聪敏而好学,不以向下面的人请教为耻……”

7、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去攻读钻研邪说,那就有害了。”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然而只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了。”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译: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zǐ yuē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ɡ zì yuǎn fānɡ lái bù yì lè hū rén bù zhī ér bù yùn bù yì jūn zǐ hū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èi rén móu ér bù zhōnɡ hū yǔ pénɡ yǒu jiāo ér bù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zǐ yuē wēn ɡù ér zhī xīn kě yǐ wéi shī yǐ

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zǐ yuē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ɡ sī ér bù xué zé dài 

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zǐ yuē yóu huì rǔ zhī zhī hū zhī zhī wéi zhī zhī bù zhī wéi bù zhī shì zhī yě

译: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zǐ yuē jiàn xián sī qí yān jiàn bù xián ér nèi zì xǐnɡ yě 

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zǐ yuē sān rén xínɡ bì yǒu wǒ shī yān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ɡ zhī qí bú shàn zhě ér ɡǎi zhī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

zēnɡ zǐ yuē shì bù kě yǐ bù hónɡ yì rèn zhònɡ ér dào yuǎn rén yǐ wéi jǐ rèn bù yì zhònɡ hū sǐ ér hòu yǐ bù yì yuǎn hū

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zǐ yuē suì hán rán hòu zhī sōnɡ bǎi zhī hòu diāo yě

译: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zǐ ɡònɡ wèn yuē yǒu yì yán ér kě yǐ zhōnɡ shēn xínɡ zhī zhě hū zǐ yuē qí shù hū jǐ suǒ bú yù wù shī yú rén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扩展资料: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语录体。本课所选10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事的原则。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参考资料:

-论语十则

1、学然后知不足。

古人关于学习的经典名言大全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6、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7、不向前不知道路远,不学习不明白真理。

  8、学习永远不晚。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11、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2、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

  13、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4、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15、重复是学习之母。

  16、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17、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21、活到老学到老。

  22、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

  23、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2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25、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26、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

  27、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

  28、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29、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30、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31、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3、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3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6、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3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3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39、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43、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44、学无止境。

  45、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46、学者先要会疑。

  47、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48、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0、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

  5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2、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53、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54、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55、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56、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57、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58、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

  59、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6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6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63、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

  6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65、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6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68、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69、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12、颜渊问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断地求取知识来减少对未知世界的困惑,真诚地待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勇敢的人不害怕任何困难。知之为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