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县的文物有哪些
斗方山禅寺
在浠水县白莲河,有一座千年古刹——斗方山禅寺。寺庙坐落在白莲河风景区内,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浠水、英山、罗田三县交界处。斗方禅林,最初由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建造,北宋时佛印禅师驻锡传经,元遭兵毁。明洪武重建,规模宏大,僧弟子数百人云集山上,盛极一时。建国初,寺庙仅存上斗方三重殿堂,上殿梁、柱皆石结构,石柱八根,高46米,柱围22米,建筑牢固,造型壮观,工程巨大。
万年台戏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年台戏台位于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北距县城约25千米。始建于清干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砖木石混合结构。整个场地由戏台和观众区两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戏台坐东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前台为三面敞开式,筑于高1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61米,进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顶,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施如意斗栱。额嵌“云管阳春”木匾额
浠水舍利宝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浠水舍利宝塔位于浠水县白莲镇大岭沟村。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六角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5米,底边长057米,宝珠塔刹。底层西面设拱门,两侧设龛,龛内浮雕武士像。第二层西壁嵌“舍利宝塔”石匾,西南壁阴刻楷书“团陂市朱天觉舍钱造刘良献勾当元年壬戍三月十二日癸己题”。该塔轮廓秀美,是湖北省现存宋塔中的佳作。(第五批)
望风尖摩崖石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风尖摩崖石刻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绿杨桥村,元代石刻。刻于一高28、宽26、厚16米的不规则山石的东直立面,文字周围有阴刻线条,形成带碑座的圆额石碑样式。幅面高138、宽08米。阴刻,楷书,圆额处刻有“阿弥陀佛/普庵石佛”,碑身处刻有“建桥塔徒弟僧惠俱立/间山创寺龙岩大师书/延祐戊午匠人姚文卿刊”。该石刻为浠水县首次发现的元代纪年石刻,对研究元代当地的佛教传播具有一定价值。
盛真人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真人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百丈冲村。盛真人(1985-1932),法名圆成,卒于1932年。墓石砌,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封土高13米。墓地中央为三间四柱牌楼式墓碑,柱间镶碑3通,记墓主生平。墓前另立石碑5通,碑文分记民国时期浠水、蕲春、英山三县道教活动情况。该墓葬对研究道教历史及风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五批)
程氏祠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氏祠堂位于浠水县绿杨乡查儿山村。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坐东朝西,由正屋和偏房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正屋后殿正面供奉祖先牌位,上部悬挂有康熙御题的“学达性天”匾。(第五批)
登瀛室及登瀛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瀛室及登瀛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牛头冲村。登瀛室建于民国七年(1918),占地面积2824平方米,砖木结构,仿欧式两层住宅楼,面阔196米,进深9米,底层高39米,二层高318米。登瀛墓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墓主生前所建,为其与两个夫人的合葬墓,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登瀛室是研究民国初年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第五批)……[详细]
斗方寺祖师殿
斗方寺祖师殿位于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村。斗方寺,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始建,北宋更名崇果禅院,因苏轼友佛印曾在此讲经而称“佛印斗方”,元末毁,明洪武年间僧心节重建,隆庆元年(1567)复建。现仅存祖师殿,为仿木构石殿。面阔三间914米,进深三间97米,单檐硬山小青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两山采用硬山搁檩承重。明间前部内收成檐廊,正中设门,门两侧立石柱。该殿是湖北省现存最大的明代石构建筑之一
古井庵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井庵位于浠水县绿杨乡范家冲林场。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前殿、正殿及左、右厢房,现存正殿及西厢房。正殿面阔三间7米,进深三间10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抬梁式构架。石柱石梁砖墙,石柱浮雕盘龙。明间辟门,额嵌“古井庵”石匾。该庵对研究明代鄂东佛教建筑布局和工艺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陶谷墓
陶谷墓位于浠水县团陂镇大屋咀村。宋代名人墓葬。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存墓碑与封土。陶谷(1228-1275),北宋开国功臣,历任户部、礼部、刑部尚书,通文学、经学。该墓群对于研究宋代历史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王罗山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罗山墓群位于浠水县丁司当镇丁司当村。汉代墓群。面积约1万平方米。曾出土汉代墓砖和陶器。该墓群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寨山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浠水县竹瓦镇周埠村,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左右,内涵丰富,地面采集有石器、陶器(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文化交流以及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高价值。(第五批)
浠水文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浠水文庙位于浠水县清泉镇沿河街。又名儒学宫、孔庙。始建于北宋,元末毁,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崇祯十六年(1643)大部分遭兵燹,清顺治七年(1650)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及左右庑、尊经阁。存石碑多通。(第三批)
湖北省出土的崇阳铜鼓是中国仅存的文物。
崇阳铜鼓是中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绝世珍品。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的形制,为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这鼓的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距今约三千多年。
此铜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是由四位农民在洪水冲刷过后的岸边发现。轻敲鼓面,它仍能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只铜鼓曾到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展出,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据了解,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商代铜鼓仅两面,崇阳商代铜鼓就是其中一面。
铜鼓外形
这面铜鼓,造型奇伟,其主体恰似一横置的腰鼓,上有马鞍状冠饰,下有长方形支座。通体饰阴刻的云雷纹和乳钉组合的饕餮面,双面圆睁,突起如杏。铜缘犹碧,古朴而凝重。
此铜鼓造型奇伟,纹饰繁缛古雅。鼓整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的形制,鼓冠做成马鞍形,中间有一圆孔可供悬挂时穿绳索用;鼓身为现代腰鼓形,横置,有椭圆形鼓面,能左右敲击。
湖北省博物馆在中国享有盛誉,收藏了大量荆楚文化珍品,其中许多独特的国宝成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些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文化,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湖北省博物馆,原来是博物馆里最好的!因为藏品中只有16件国宝级文物件,所谓国宝必须是国家一级文物。要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有18件国宝,南京博物馆有10件国宝,河南省博物馆有6件国宝(当然1995年以后国家没有统一鉴定文物,所以1995年以后出土的文物不能称为国宝)。
湖北省博物馆的16件国宝是:编钟、编钟、连禁铜壶、青铜大弓、青铜鹿角鹤、铜镜、青铜铜像盘、十六龙形玉饰、云纹金灯漏剑、越王苟剑、大玉阁、错金错银龙凤铁带钩、彩绘凤鹿木座屏。随州曾侯乙墓出土9件,荆州出土3件。
1曾侯乙编钟
这套编钟的钟架很高,被两个长短不一的立面垂直相交。七根曲尺形彩绘木梁,两端用扁龙纹铜套加固,由六根佩剑武士形铜柱和八根立柱支撑,形成上、中、下三层。有246个时钟和挂钩(包括可拆卸部件)。
后羿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上三组为钮铃,19件;中组为南中,33枚,分为短枚、无枚、长枚。下层有两组大长铃,12个一片,另一个拍L片。
最大的一块高1523cm,重2036kg最小的L件高202cm,重24kg钟体总重量2,567kg,钟框铜质部分(含挂钩)共4,42148kg。
钟的装饰包括人、兽、龙、花、几何图案等,采用圆雕、浮雕、凹版雕刻、绘画等多种技法,以红、黑、黄、青铜色为衬托,显得庄重、精致、壮观。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木框和部分挂钩是抄的,其余都是原件)
2曾侯乙铜尊盘
尊是盛酒容器,托盘一般用作盛水容器。两者合装在一个容器里,尊里装着混有香草汁的酒,可以用来祭尸,仪式时给宾客喝。整套器物的装饰繁多,有穷有富,精美程度达到先秦青铜器的顶峰。
特别是器上的镂空装饰,有几个层次的透视,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即先用蜡作模具,在模具外面塑模,加热烘烤使蜡模熔化脱落,使整个铸造模型成为空壳,再将青铜溶液倒入空壳中,就可以铸造出所需的器皿。
这一发现证实了中国的失蜡铸造技术在2400年前的战国早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尊盘和尊盘均刻有“曾侯乙为末用”铭文。
3曾侯乙联禁铜壶
壶开,厚方唇,长颈,圆腹,圆饱满。壶上盖着带衔圈的蛇形钮,壶盖外缘盖着刻有钩纹的孔盖。壶颈两侧各有一个龙形耳。饰品以扇贝图案和填满扇贝图案的芭蕉叶图案装饰。两个壶的内壁都铸有“曾侯乙作为使用端”的铭文。
禁面上有两个平行的空心圆支撑着扩大的锅圈。禁区两边各有两只动物脚。动物的嘴和前肢托住禁板,后脚蹬地。禁面和侧面用盘踞等纹饰装饰。禁出土铜不多,迄今国内外仅发现四件。这是第一张唱片
4曾侯乙铜鉴缶
鹤的长喙勾起来,脖子高高扬起,翅膀展开拍打。拱背,竖尾。鹤头两侧各有两只铜鹿角。鹤的头部、颈部和鹿角饰有黄金的几何图案,其他部位饰有铸造和镶嵌的龙纹。
这是一件风格独特的青铜工艺品。鹤和鹿是长寿和好运的象征。将鹿角插入鹤头,合在一起,可称为“瑞鹤”。古人把神仙乘坐称为“鹤控”、“鹤驾”。此器来自墓主人的棺侧,可能反映了逝者成仙升天的思想。
5曾侯乙铜鹿角立鹤
古代打击乐器。它由石编钟组成,挂在一个框架上,可以演奏旋律。配合编钟,合奏《石和石的声音》。
青铜十字金自闭架,由一对圆形雕刻的怪物和附在它们头上的立柱,两根圆棒作为横梁组成,有单面和双层结构。附在兽顶上的柱子,从腰部和顶部用横梁榫接。横梁底部等距离焊接铸铜环,冠部由一系列挂钩悬挂。编钟框架采用光滑的金色云纹线。
6曾侯乙编磬
尊服是一种古代盛酒的器皿。这件大尊服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酒器,堪称“酒器之王”。它不仅有着傲视同类的巨大体型,而且纹饰极其精美。其表面由细密复杂的涡纹、重环纹、平纹纹、雷纹、蕉叶纹、带状纹、平蛇纹等组成。图案统一,线条统一。
尊府出土时,里面还有白酒。2400多年无泄漏,可见管道密封性能良好。
7曾侯乙大尊缶
灯高11,直径151cm,重量2156g。匕首长13厘米,重5645克
嘴巴直,嘴唇方,肚子浅,屁股平。三只有冠的短脚。上腹部有两个对称的环耳。盖子比灯口略大,沿盖子有三个等距的外卡。顶部有一个圆形挂钩。灯盖和灯口装饰有云纹、云纹、粘扣带云纹等。灯内是一把漏金匕首,柄圆方,镂空畸形龙纹。
到商代晚期,中国出现了黄金制品,但大多数是装饰品。这件是仿铜制的金容器,体现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这是中国最大最重的先秦金器。
8曾侯乙云纹金盏和漏匕
整个吊坠是一条大龙。用五块玉料,一枚玉环,一枚玉锁钉,雕刻出16个可折叠可折叠的断面。37条龙、7只凤、10条蛇,以通雕、浮雕、凹版雕刻等技法雕刻而成,并饰以纹路、云纹、斜线。
出土时,这件玉器被戴在墓主人的头上。可能是冠上的玉缨(帽带)。其特点主要有:第二节玉壁云纹压地,四龙附于玉壁四周。这种形状在战国晚期被广泛采用;
第11部分被雕刻成玉佩的形状,有三条扁平的龙相连。龙的形状是“S”,这是春秋晚期在中原地区流行的玉佩形状。第16节玉饰巧妙地把它们运用到一条大龙上。
第12节和第13节的玉饰分别由双丞相面和双丞相背组成。每条龙都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两端分别刻有凤凰立凤和凤鸟抱蛇的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楚艺术品中常见的主题,也经常出现在漆器和其他绘画中。
9曾侯乙16节龙型玉挂饰
刀身中间成脊状,饰以黑钻石图案。正面有两行八字鸟印铭文:“越王勾践,自行剑”。剑的两面都铸有几何图案,正面图案镶嵌蓝色玻璃,背面图案镶嵌绿松石。
圆柄无箍,剑首卷成箍形,内有11个同心圆。刀刃薄而锋利,没有生锈,它仍然是一个
画面被树分成五段,被狗和猫隔开。根据剧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奔驰的车马、加冕的骑手、儒教的追随者、朝拜者组成,表现了一群雇工上路的场景。另一部分主要由华而不实的表彰车和整装待发的平行车组成,展现了东道国外交使团接待客人的一幕。
此画绘于漆奁盖外壁,出土后与夹红胎分离。漆器骨灰盒高104厘米,直径28厘米。
10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1975年,湖北云梦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秦代竹简出现,震惊了考古界。被历史学家和文物专家誉为“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我认为秦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缺乏欣赏性。
11漆奁画
12、云梦睡虎地秦简
湖北省出土的铜鼓是中国仅存的商代。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在咸宁市博物馆展出。国内仅存的一件商代铜鼓再度引起轰动,这面铜鼓于1977年在崇阳县出土,被认定为商代晚期文物。
距今3000余年,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绝世。曾被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赴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巡回展出。目前,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位于武汉,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13个地级行政区,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民国十六年(1927年)开始,中国***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在湖北省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同年8月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是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发掘了擂鼓墩曾侯乙墓,引起了轰动。该墓墓主是战国时期江汉地区曾国的君侯,名乙。墓中出土的文物世所罕见,其中最出名的是青铜编钟,共有65件。令人惊奇的是,编钟至今仍能发音,而且同一件钟可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互不干扰,音声纯正,音色优美,能演奏中外多种乐曲,真可谓世界奇迹。
一、规模之最:
我国迄今出土的编钟,超逾百批,数已千件,主要分布在中原及江南地区,其中曾侯乙编钟数量最多,规模最庞大,重量最重,保存最完好,全套编钟共计65件,分三层三组悬挂,长745米、宽345米、高278米、总重5000多公斤。随州不仅出土了65件曾侯乙编钟,还出土有曾侯乙二号编钟36件,新火车站广场编钟件等等,可以说随州是世界上出土编钟数量最多的地区。
二、工艺之最:
曾侯乙编钟熔先秦工艺美术之大成于一炉,其蟠龙舞凤的钟体纹饰,栩栩如生的青铜武士,闪闪发光的错金铭文,黑地红饰的横梁彩绘,镂空花鸟的横梁铜套,大钟甬、衡上的铸镶红铜纹饰,铜人座上的错嵌宝石,汇集了塑、雕、刻、镂、髹(漆)、画、嵌、错等多种技法于一体。构思奇巧,气势磅礴,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之绝品。
三、音乐之最:
全套编钟音色优美,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清脆透明的高音。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十二半音齐备,与现代以C大调为标准的标音体系吻合,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各种乐曲。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也可同时击发成悦耳的和声。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将我国音乐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四、铭文之最:
全套编钟铭文共计3755字铭文,在也知出土青铜文物中铭文数量最多,铭文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铭文多数错金。甬钟钲部均有“曾侯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主人为曾侯乙。乐律理论阐释了某音在曾国及楚、晋、齐、申、周等国或地区的律名及其间对应关系。其中有一件鎛钟铭文记载了楚慧王在政56年(公元前433年)时亲自向曾侯乙赠送了一件鎛钟,标明了曾楚两国的友谊关系。
1编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随州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王”。凡有机会耳闻目睹过的人,无不为此千古绝响惊叹叫绝,赞誉它不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世界音乐史之奇迹。在曾侯乙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2828字,加上钟架笋梁(横梁)、编悬配件上的铭文、磬铭文、磬盒铭文总字数3775字,其内容是先秦乐律的重要资料,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一部珍贵的音乐理论论著”,“一部不朽的古代乐律学典籍”。64件编钟(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钟除外),每件都能发出两个乐音,每钟双音并呈和谐的大小三度关系,其音阶相当于现代国际上通用的C大调。全套编钟音质纯正、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达五个多少8度(C2——D7),12个半音齐全、且有变化音,能旋宫转调,演奏各种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手法的中个乐曲。实践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此前有些专家认为是秦汉时代,更不是来自古希腊传入的泊来品),我国音乐就已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在7声音阶、5个8度音、12个半音以及旋宫转调的表现手法上,就已形成理论与实践。因而,编钟的出土,使用权传统乐律学不得不重新估价,世界音乐史不得不重新改写。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某些方面需要重新研究。”
2编钟是古代铸造史上的顶峰
随州编钟及其曾侯乙墓中的文物,不仅为考古学、天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古代科技史、音乐史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还对研究古代青铜铸造史提供了大量实物。墓中出土的4640余件青铜礼器、乐器、加上青铜质地兵器、车马器在内,重达10吨之巨,消耗的铜、金、锡、铅等金属约12吨。这些青铜器物造型之复杂,纹饰装璜之精美,都是世所罕见的。通过现代科学鉴定,在其制做工艺上,综合使用了浑铸、分铸、锡焊、铜焊、雕刻、镶嵌、铆接及溶模铸造技术。尤其是编钟铸造,为保证其乐钟的音响效果及综合性能,合金原料高纯铜及铝锡的科学配比以及钟壁厚度的科学设计,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这些都表明,当时我国金属冶炼和铸造的工艺水平,也达“世界之巅”。
3编钟是中华文明所创造的辉煌
“中国是钟的王国”。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并有过“钟鸣鼎食”的灿烂文明。我国的铸钟史从原始到战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时期。据考,钟的前身是铃,从原始的瓷甬钟到早商的扁园形铜铃,至殷商的铙,西周中期三件一组的穆王编钟发展到八件一组,历经春秋时期的九件、十三件一组,继而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从单音钟到按音阶编列演奏的乐钟,凝聚着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史料表明,世界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也都有过铸钟的实践,但他们的钟口都是园形,而园形钟无论怎样敲,都是一个基音,且延续(余音)长,很给形成音律。而随州曾侯乙编钟之所以能成为乐钟,关键在于它洽当地运用合金材料在科学配比的基础上,成功地采用了“复合陶范”铸造技术、铝锡为模料的熔模法,加上钟壁厚度的合理设计、鼓部钟腔内的音脊设置、炉火纯清的热处理技术,才能使铸件形成“合瓦形”,产生“双音区”,构成“共振腔”。才能达到编钟的浮雕花饰,还在于对它所在的振动区起着负载作用,达到加速高频的衰减,有助于编钟进入稳态振动。所有这些,无不折射出那个遥远时代中华文明所创造的辉煌。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克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文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随州曾侯乙编仲是科学技术史上一项最早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工程技术语言,具有世界一流的铸造技术,在工程图学上极有价值,是世界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写照,同时,它也为科学技术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楷模。堪与古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相媲美。
D 战国大编钟
1978年夏天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早期曾国君王曾侯乙墓。
全套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钟,共65件,总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
湖北于1975年出土的西汉古墓,墓主的舌头下面藏着一枚4厘米见方的金印,身旁放着一封“告地书”,也就是写给阎罗王的求情信。
这座千年古墓之中埋葬了一具不腐的男尸,他的历史比辛追夫人还要久远,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得知,墓主是西汉时期楚国的一名贵族,他是江陵西乡市的阳里人,名字叫做“遂”,在当时享受的爵位是“五大夫”,属于标准的上流社会人士。
而且“遂”是在60岁左右的时候死亡的,距离出土时间有2100多年,在开棺之时他的尸体居然是基本完好的,牙齿齐全,关节可以活动,皮肤还有弹性,让人不得不佩服西汉时期的高超防腐技术。
墓中除了一般的陪葬品之外,还有2件特殊的文物,其中之一就是遂口中的金印,这枚金印只有4立方厘米大小,藏在舌头下面,十分隐秘,还是工作人员清理尸体时无意发现的,细细看来,它上面还雕刻了一只金龟。
另外一个文物则是重头戏,它是一封书信,信上写着: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阳五夫隧,自言与大奴良等廿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轺车二乘、牛车一辆、驷马四匹、骝马二匹、骑马四匹。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
翻译过来就是:汉文帝13年,江陵丞斗胆告知地府的阎罗王,我是市阳的五大夫,我的名字叫做隧,今天我带着一堆下人和马车马匹来投奔您了,您可以在地府赏赐我一个官职,我必定鞍前马后的伺候您,认真在您手下办事,今日就斗胆向阎罗王通告一下。
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人们相当痴迷于神仙之事,对于丧葬十分的重视,并且相信死后也会去地府报道,特意准备了这么多见面礼,并且写了一封“介绍信”给地府的阎王,渴望在死后也能谋一份好差事。
浠水县的文物有哪些
本文2023-10-27 18:14: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