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树是什么样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三七树是什么样子,第1张

三七树形态如下图所示:

三七,是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质,1条至多条,呈纺锤形。茎暗绿色,至茎 先端变紫色,光滑无毛,具纵向粗条纹。

三七的根茎和肉质根为名贵之中药,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定痛和滋补之功效,为治疗跌打损伤之主要药物。花、叶亦有清热之效。

扩展资料:

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气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18-25℃。

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上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种植。忌连作,土壤酸碱度45-8。

三七花是根据花的颜色、大小、带柄、不带柄、带短柄、带长柄来分,分为不带柄三年三七花特级、不带柄三年三七花一级、不带柄三年三七花中级、带柄三年三七花。

市场上的三七花主要分两年三七花和三年三七花。三年三七花比两年三七花更好。至于四年或四年以上三七花,那就很稀有了,市场上几乎没有。

-三七

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三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不少于2500万余年,其诞生时间甚至远超于人类。

三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不少于2500万余年,其诞生时间甚至远超于人类。

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中,使用三七的历史推论可知3000余年,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约600余年。

古代典籍对三七有诸多记载

《玉揪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剑新血”。

《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能治一切血病”。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三七的名字是由苗语翻译而来

居住在山头的苗族祖先,擅长狩猎,在狩猎过程中若遇到外伤出血,他们便会用一种野生植物嚼烂敷于外伤出血处,伤口就如漆粘物一样被封住,出血很快止住。

苗族的祖先把这种植物叫做“chei”,与山上一种叫“山漆”的树发音相同,因“山漆”与“三七”谐音,在流传中便被记作“三七”。

所以最早的时候是由苗族发现和使用三七,而历史上三七生长就只分布于西南山区苗族生活的地方,就是云南文山及周边少部分地区。

云南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地,被称为“中国三七之乡”。

1 生活小知识如何认识中草药三七

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英)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 别名 对座草、大叶金钱草、过路黄。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近无毛,叶、花萼、花冠均有黑色腺条。

茎匍匐,由基部向顶端逐渐细弱呈鞭状,长20~60cm。叶对生,宽卵形或心形,长2~5 cm、宽1~4。

5cm,先端钝尖或钝,基部心形或近圆形,全缘;叶柄长1~4cm。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叶端;花萼5深裂;花冠**,5裂;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愈合成筒。

蒴果球形,有黑色短腺条纹。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地林缘、沟边、溪旁。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

采制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鞣质、甾醇、挥发油、胆碱、氨基酸;根含皂甙。

性味 性微寒,味甘、咸。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通淋,消肿。

用于热淋、砂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 英文名 HERBA LYSIMACHIAE 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 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略洗,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

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 有的带花,花**,单生叶腋,具长梗。

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皮层宽广,细胞中有的含红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围分泌细胞5~10个,内含红棕色块状分泌物;内皮层明显。

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韧皮 部狭窄。

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连接成环。

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的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约25μm,柄单细胞。分泌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约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

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1070μm,基部直径13~53μm,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性味归经甘、咸,微寒。

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1,利尿通淋:用治热淋,砂淋,石淋,常配软坚消石药同用。

2,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 3,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及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5~60g;鲜品加倍。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用于热淋,尤善治疗石淋病症,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等同用。 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同用。

现代治疗胆石症配伍茵陈、黄芩、木香等同用。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及烫伤等症,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

摘录《中国药典》 临床运用 1。 胆宁片金钱草200g,人工牛黄30g,水飞蓟素17。

5g,盐酸黄连素12。5g,延胡索125g,大黄125g,蒲公英150g,薄荷油2g。

延胡索、大黄照渗漉法,以60%乙醇为溶剂渗漉,漉液70℃以下浓缩;蒲公英、金钱草加水煎煮至味尽,浓缩液与上述相合并再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粉碎,再与人工牛黄、水飞蓟素、盐酸黄连素及辅料制粒,喷薄荷油,压制成1000片,每片相当于原生药0。 66g,包糖衣。

片心呈棕褐色,具薄荷香气。功能利胆排石,抗菌消炎,解痉镇痛。

用于急、慢性胆囊炎,也可用于胆道感染和胆结石。口服,每次2-3片,每日3-4次,胆囊炎10d为1个疗程。

胆结石30d为1个疗程。(《陕西省药品标准》1985年) 2。

利肝片金钱草3288g,猪胆汁3125g。取金钱草1/2量粉碎成细粉;剩余水煎2次,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膏,加猪胆汁浓缩至相对密度1。

08(热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沉淀,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膏;将粉末、浓缩膏混合,加适量蔗糖粉和辅料,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 每片重0。

2g除去糖衣后呈灰褐色;味甘、苦。功能清肝利胆。

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胆翼炎及肝脏分泌机能障碍。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江苏省药品标准》1977年) 3。排石片金钱草1000g,木通300g,海金沙500g,滑石粉300g,车前草300g,地龙300g。

地龙研细粉,过筛,备用;金钱草、海金沙、车前草、木通、滑石粉加水煎煮2次,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约260m1,加地龙粉混匀,烘干,研碎过18目筛,加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1000片。功能清热利水,通淋排石。

用于尿路结石。口服,每次6-8片,每日3次。

(《湖南中草药制剂方剂选编》1976年)。

2 三七的养生知识有哪些

北有人参,南有三七。三七粉,别名:田七粉,金不换,产自于中国云南文山。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粉可以治一切血病。一直以来,三七都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材。三七需生长三年以上才到达最佳功效,年限越长功效越佳,市场上销售的三七普遍为三年七,我们销售的三七除了特别标注的,一般都为三年七。

三七质量是按头数来分的,比如说20头三七是指一市斤有20—25个三七头,以此类推:三七20头(每市斤20-25个)、30头(每市斤30-35个)、40头(每市斤40-45个)、50头(每市斤50-55个)、60头(每市斤60-65个)及无数头(每市斤120个以上)。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三七(花,茎,叶,块根)除具有与人参相似的补益作用和治一切血症的功能外,还具有国家批准实验的保健品24种功能中的19种功能: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耐缺氧、抗突变、仰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调节血糖、改善睡眠、改善营养贫血、保护化学性肝损损伤、美容、清咽润喉、调节血压等。三七所含成分对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调节作用。三七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天然药物之一。三七还能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和高机体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治疗和补体功能兼备的药食同源植物药。

3 怎么使用知识

云南三七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三七主根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将其敲碎成蚕豆大小,用纱布包好, 20 克左右、加鸡肉或排骨( 500 克)、盐少许用文火炖 1 - 2 小时即可食用。

方法二: 三七粉( 10 克左右)与适量螃蟹(清刷干净)用文火炖,待蟹肉炖熟时,药汤与蟹肉同食,极有助于清热散血,舒筋活血,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皆可服食。 方法三:将三七须根( 20 克)放入冷水中浸泡 20 分钟左右,加鸡肉或排骨( 500 克)、盐少许用文火炖 1 - 2 小时即可食用。

方法四: 100 克三七(可直接用三七主根泡也可将其敲碎成黄豆大小)、1kg 白酒( 50 度左右)。 三七和白酒泡 30 天以上可以服用,每次 10ml ,每日 3 次。

三七粉(可将三七主根研成粉状或直接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 用法: 1 、跌打损伤等各种出血症,直接用三七粉撒布伤口即可,伤口较大的,撒布三七粉后,再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可迅速止血。 2 、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 克 ,每日 2 - 3 次,温开水或温米汤送服。

可治疗各种体内出血,如胃出血、鼻血、吐血、便血、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皮下出血、眼出血及脑血管出血。 3 、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 克 ,每日 2 - 3 次,温开水或温酒送服。

可治疗血瘀而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及产后恶露不停,小腹瘀滞疼痛等。 4 、适量三七粉与适量蜂蜜调和成糊状,直接敷面 10 - 20 分钟,具有活血润肤、抗衰老的功用,长期敷面可使 皮肤光洁、细嫩 。

(敷面期间,再用蜂蜜水内服三七粉效果更佳)。 5 、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 克 ,每日 2 - 3 次,温开水或蜂蜜水送服。

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和肺脓肿等引起得咯血。具有止血、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

6 、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 克 ,每日 2 - 3 次,温开水送服。 能使心肌耗氧量减少,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故能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

7 、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 2 克 ,每日 2 - 3 次,温开水送服。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以及治疗脑动脉硬化,以及因血脂和胆固醇增高而导致的疾病;三七并具有抗肿瘤抗癌症的作用。

8 、饮酒前或饮酒后(饮酒前服用效果更佳)。温开水送服适量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能保护人体肝脏。

三七花 1 、少量三七花( 3 - 5 朵)直接用开水( 200ml )冲泡,具有清热、护肝、降压、镇静安神的功效。 2 、少量三七花( 3 - 5 朵)与适量青果一起用开水冲泡,能够治疗急性咽喉炎。

3 、10 克 三七花、四个鸡蛋、先用花和鸡蛋煮 10 分钟,然后将鸡蛋敲碎壳再煮 30 分钟,花和鸡蛋同吃,可治疗高血压。 4 、三七花放温水泡 10 - 20 分钟,把肉炒到五成熟,再将花和肉一起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4 有关神七的小知识

神州七号

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届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订2007年发射,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计划2008年发射。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荆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与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根据中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1号选用的有效载荷有6套2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其中CCD立体相机是拍摄全月面三维影像的专用相机,在中国属首次使用;成像光谱仪用于获取月面光波图谱;伽马/X射线谱仪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微波探测仪除用于获取月壤厚度信息外,还能给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信息。

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本文简称“伴星”),等等。

5 三七有什么作用

藤三七Anrederacordifolia(Ten。

)Sreenis为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原名心形落葵薯,别称落葵薯、川七、疑洛葵等。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其中在台湾有较大面积栽培,在云南、四川等地仍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藤三七以叶片、珠芽、块茎、嫩梢供食用,质滑嫩,多汁,纤维少,但主要以成长叶片供食用。 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100克成长叶含蛋白质1。

85克、脂肪0。17克、总酸0。

10克、粗纤维0。41克、干物质5。

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6。

9毫克、氨基酸总量1。64克、铁1。

05毫克、钙158。87毫克、锌0。

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淤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性 藤三七为多年生肉质藤本植物,植株地下部有块茎,地上部茎蔓肉质。 茎圆形至长椭圆形,初期为浅紫红色。

后期转呈绿色,缠绕性强,节间处易发生不定根。单叶互生,深绿色,嫩叶淡绿色,心脏形,肉质肥厚,光辉无毛,有蜡质光泽,叶脉不明显,叶片脆,较容易折断,叶宽8。

2~15厘米,长9。4~17厘米,叶柄极短或无明显叶柄,叶腋均能长出瘤块状的绿色珠芽。

珠芽着生于叶腋或地上茎基部,常见多个珠芽簇聚成球状,直径3~4厘米,入秋后自叶腋上方抽生花序,穗状花序,花序长20厘米,花小,下垂,无柄,花瓣5片,绿白色,两性花。盛花期长3~6个月,多数花而不实。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藤三七较性喜湿润,耐旱,耐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根系分布较浅,多分布在10厘米以内的土层。 根系好气性较强,在茎蔓分枝处易发生气生根。

因此,以选择通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为宜。藤三七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7~25℃,在华南地区可终年生长,其耐寒能力较强,能忍耐0℃以上的低温,但霜冻会受害,在-2℃以下的气温地上部分会冻死,但翌年地下部块茎或珠芽可萌发出新株。

在35℃以上的高温下,病害严重,生长不良。在炎热的夏季,藤三七生长缓慢,叶片小,产量低,品质差。

生产实践表明,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条件下,植株能顺利越夏,藤三七对光照要求较弱,耐阴,在遮光率为45%左右的遮阴棚中生长良好。 食用方法 (一)蒜茸藤三七 藤三七叶片或嫩梢200克,在蒜茸油锅中快炒2~3分钟,调味即可。

(二)上汤藤三七 排骨150克,滕三七叶片或嫩梢200克,先将排骨在沙锅中煮沸1小时,加入少量姜丝及藤三七叶片煮3分钟,调味即可。 (三)蚝油姜丝藤三七 藤三七叶片或嫩梢200克,在油锅中加入少量姜丝炒半分钟,再加入藤三七叶片或嫩梢炒2~3分钟,加入蚝油炒半分钟,调味即可。

三七有田七、金不换、藤三七、兰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状三七共七个品种。

1、姜状三七。

姜状三七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也是中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肉质,姜块状,5月展叶,6月开花,10月果熟。

2、羽叶三七。

羽叶三七别称纽子三七、复羽裂参、羽叶竹节参、黄连三七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70厘米。

根茎细长横卧,茎圆柱状,表面有较深的纵条纹,疏生刺毛,下部近于光滑。

掌状复叶3~5枚。

轮生茎端,叶柄扁压状,长5~13厘米,上面呈纵浅槽,两侧及背面疏生刺毛。

3、人参三七。

人参三七别称大金不换、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开化三七等,为远志科植物金不换的带根全草或根,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花期秋季。

生于山野灌丛中,分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4、野三七。

野三七别称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等,多年生草本,高45~55厘米,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叶互生,掌状复叶,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核果状浆果,种子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5、藏三七。

藏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40厘米,茎有纵纹,根茎横生,有几条肉质根,叶为掌状复叶,数枚轮生于茎顶,伞形花序单生基顶,核果状浆果,生于海拔2300~33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主要分布于西藏。

《中医大辞典》·竹节三七竹节三七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学楷《百草镜》。别名竹三七、野田七、竹节七、白三七。来源及产地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呈竹鞭状的根茎。主产云南。性味归经甘、苦,温。入肝、脾经。功能主治功在补益气血,化痰止咳,散瘀止血。1治病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肺结核咯血,咳痰不爽;胃出血,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倒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3~9g;研末服,15~3g。2治外伤出血。研粉撒。使用注意孕妇忌服。运用竹节参的肉质直根称峨三七,又名芋儿七。功用与竹节三七基本相同。化学成分根茎含与人参皂苷类似的多种竹节皂苷(Chikusetsusaponin)。亦含人参皂苷、伪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还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以及痕迹量的β檀香萜烯、β金合欢烯。药理作用大鼠口服本品煎剂,对多种实验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切除肾上腺后,仍有效。能抑制非特异性 (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对肝糖原的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本品皂苷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辞典》·竹节三七出处《百草镜》拼音名ZhúJiéSānQī别名土参、土精、血参(《花镜》),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节参(《科学的民间药草》),竹节人参(《现代实用中药》),竹鞭三七、罗汉三七(《中国药植志》),竹节七、竹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萝卜七、白三七(《中药材品种论述》),水三七(《贵州草药》),明七、野三七、鸡头七(《元南经济植物》)。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呈竹鞭状的根茎。9~10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玻炕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横卧,呈竹鞭状或串珠状,内质肥厚,白色,节间短。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有纵条纹。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柔,

详见百科词条:竹节三七 [ 最后修订于2016/3/31 14:22:50 共234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羽叶三七 31 羽叶三七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羽叶三七的用法用量 36 化学成分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叶三七 41 拼音名 42 羽叶三七的别名 43 来源 44 性味 45 功能主治 46 羽叶三七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中华本草》·羽叶三七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羽叶三七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化学成份 510 性味 511 功能主治 512 羽叶三七的用法用量 513 各家论述 514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羽叶三七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羽叶三七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羽叶三七 1 拼音

yǔ yè sān qī

2 英文参考

Panax bipinnatifidus Seem [朗道汉英字典]

bipinnatifid ginseng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羽叶三七

羽叶三七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1]。

31 羽叶三七的别名

又名纽子三七、黄连三七、羽叶竹节参、疙瘩七[1]。

32 来源及产地

五加科植物羽叶三七Panax japonicusC A Meger var bipinnatifidus (Seem)C.Y.Wu的根茎[1]。分布云南、湖北、四川、陜西、甘肃和西藏[1]。

33 性味

甘、微苦,温[1]。

34 功能主治

功在止血,散瘀,消肿,定痛[1]。治肺结核咯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经闭,产后血瘀腹痛,劳伤腰痛,跌打损伤[1]。

35 羽叶三七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1]。

36 化学成分

本品含人参皂苷R0、Rb1、Rd1、Re、Rg1、Rg2、竹节人参皂苷等[1]。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叶三七 41 拼音名

Yǔ Yè Sān Qī

42 羽叶三七的别名

竹根三七、扭子七、黄连三七、花叶三七

43 来源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羽叶三七Panax bipinnatifidus Seem,以根状茎入药。秋末采挖,洗净晒干备用。

44 性味

甘、微苦,温。

45 功能主治

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用于病后虚弱,肺结核咯血,衄血,闭经,产后血瘀腹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

46 羽叶三七的用法用量

1~3钱。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羽叶三七 51 出处

出自《中国药植志》

52 拼音名

Yǔ Yè Sān Qī

53 英文名

rhizome of Bipinnatifid Ginseng

54 羽叶三七的别名

纽子三七、黄连三七、花叶扭子七、花叶三七、土三七、疙瘩七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羽叶竹节参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ponicus CAMeyvar bipinnatidus (Seem)CYWuet KMFeng[Panax bipinnatifidus Seem]

采收和储藏:910月挖取根茎,除尽泥土及细根,晒干或烘干。

56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3050cm。根茎细长,葡萄,镏 串球疙瘩状,稀竹节状。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端;小叶57,小叶柄长可达2cm;小叶片薄膜质,长椭圆形,二回羽状深裂,整齐或不整齐,长59cm,宽24cm,先端长渐尖,基部下延成楔形,上面脉上疏生刚毛,下面通常无毛。伞形花序单生,其下稀有数个侧生小伞形序;花梗长68cm,花小,淡绿色,萼5齿裂不明显;花瓣5,覆瓦状排列;雄蕊5;子房下位,2室,稀34室,花柱2,稀34,分离或基部合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成熟时红色,先端有黑点。种子23颗。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400m的山地昆交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西藏等地。

58 性状

性门面是各国 根茎细长,节部膨大成类球形,多呈串球疙瘩状,侧旁着生纤细的不定根,节间细柱形,长46cm,直径约2mm,表面淡棕**,有细浅的纵皱纹。质较坚硬,断面黄白色,有鑫数细小孔隙。气微,味苦略甜。

以质坚实、节部类球形明显、味苦略甜者为佳。

59 化学成份

块茎中含羽叶三七甙(bipinnatifidusoside)F1和F2,竹节人参皂甙(chikusetsusaponin)Ⅴ、Ⅳ、Ⅳa,姜状三七甙(zingibroside)R1,人参皂甙(ginsenosides)F1、F2、F3、Rb1、Rb3、Rd、Re、Rg1,24(S)假人参甙F11[24(S)psudo ginsenoside)F11],人参黄酮(ginsenfoavone),球子参甙F1(majoroside F1)[1,2]

510 性味

味微苦;苦;性微温

511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肿痛;劳伤腰痛;胸胁痛;胃脘痛;疮疡

512 羽叶三七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513 各家论述

1《中国药植志》:有疗伤止血之效,可作三七代用品。

2《中药志》:治疗跌打损伤,或作补药。

3治鼻衄,吐血,小儿惊风,骨蒸虚劳,劳伤腰痛。(陜西)

514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竹节三七 31 竹节三七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使用注意 36 运用 37 化学成分 38 竹节三七的药理作用 4 《辞典》·竹节三七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竹节三七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生境分布 47 性状 48 化学成份 49 竹节三七的药理作用 410 性味 411 归经 412 功能主治 413 竹节三七的用法用量 414 使用注意 415 附方 416 备注 417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竹节三七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竹节三七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竹节三七 1 拼音

zhú jiē sān qī

2 英文参考

Japanese ginseng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竹节三七

竹节三七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学楷《百草镜》[1]。

31 竹节三七的别名

竹三七、野田七、竹节七、白三七[1]。

32 来源及产地

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呈竹鞭状的根茎[1]。主产云南[1]。

33 性味归经

甘、苦,温[1]。入肝、脾经[1]。

34 功能主治

功在补益气血,化痰止咳,散瘀止血[1]。

1治病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肺结核咯血,咳痰不爽;胃出血,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倒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1]。内服:煎汤,3~9g;研末服,15~3g[1]。

2治外伤出血[1]。研粉撒[1]。

3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1]。

36 运用

竹节参的肉质直根称峨三七,又名芋儿七[1]。功用与竹节三七基本相同[1]。

37 化学成分

根茎含与人参皂苷类似的多种竹节皂苷(Chikusetsusaponin)[1]。亦含人参皂苷、伪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1]。还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以及痕迹量的β檀香萜烯、β金合欢烯[1]。

38 药理作用

大鼠口服本品煎剂,对多种实验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切除肾上腺后,仍有效[1]。能抑制非特异性 (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1]。对肝糖原的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1]。本品皂苷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1]。

4 《辞典》·竹节三七 41 出处

《百草镜》

42 拼音名

Zhú Jié Sān Qī

43 竹节三七的别名

土参、土精、血参(《花镜》),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节参(《科学的民间药草》),竹节人参(《现代实用中药》),竹鞭三七、罗汉三七(《中国药植志》),竹节七、竹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萝卜七、白三七(《中药材品种论述》),水三七(《贵州草药》),明七、野三七、鸡头七(《元南经济植物》)。

44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呈竹鞭状的根茎。9~10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玻炕干。

45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横卧,呈竹鞭状或串珠状,内质肥厚,白色,节间短。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有纵条纹。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柔,长4~9厘米;小叶通常5片,薄膜质,阔椭圆形、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最下2片形小,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圆形或几心形,边缘锯齿细密或呈重锯齿状;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灰白色刚毛,下面无毛或有时脉上密生柔毛;小叶柄极短。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柄直立,长约15厘米,小花多数,具细柄;花萼绿色,先端5齿尖;花瓣5,淡黄绿色,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背着,花药椭圆形,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离生,外弯。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本植物较粗的肉质直根(峨三七)、呈串珠状的根茎(珠儿参)、叶(参叶)均供药用,各详专条。

4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沟边或林下。分布西南地区及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陜西、甘肃等地。产于四川、云南、陜西等地。

47 性状

干燥的根茎呈竹鞭状,结节膨大,节间较短,每节有一浅槽成环形,上方有一圆形而微凹的茎痕,侧面有凸起呈圆点状的根痕1~3枚,或残存弯曲的须根。表面淡黄白色至灰褐色,平滑或有皱纹。质地坚硬。折断面平坦,粉白色至乳白色。味苦,微甜。以细长、结实、体沉重、味浓者为佳。

48 化学成份

根茎含皂甙约5%,中有竹节皂甙Ⅳ等,甙元是齐墩果酸。

49 竹节三七的药理作用

①抗炎作用

大鼠口服"三七"(以竹节三七为主要成分的煎剂)10克/公斤,在1~3天内连服3次,对蛋清、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埋藏棉球引起的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及去肾上腺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②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大鼠口服"三七"10克/公斤/日,连服7天或只服1天,均不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但明显抑制非特异性 (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紊C含量的降低。小鼠多次服用"三七"10克/公斤,无论是正常或去肾上腺饥饿的小鼠,对肝糖原的积累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内服相当量的葡萄糖则并无此种作用。摘除肾上腺的幼年大鼠,口服"三七"10克/公斤/日,可延长其生存时间。豚鼠口服10克/公斤/日,连服5天,尿中17酮类甾醇排出量并无显著影响。综上看来,"三七"并不具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而似有肾上脓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抗炎原理可能与此有关。

410 性味

甘苦,温。

①《草木便方》:"甘。"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味淡,稍苦。"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苦甘,无毒。"

411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412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散察,活血。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①《草木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痈肿,疗犬伤、金刃,跌扑。"

②《中国药植志》:"健壮补药,并有疗伤,止血作用。"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扑损伤,消肿脓、积聚。""并治寒湿及筋骨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及崩中下血。"

⑤《本草推陈》:"常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痰液粘稠,咳嗽咯痰不畅;积血不行,吐血及外伤出血。"

413 竹节三七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敷或干撒。

414 使用注意

《四川中药志》:"孕妇忌用。"

415 附方

治跌打损伤:大叶三七根一钱,金不换根一钱。洗净,捣烂,温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416 备注

同属植物羽叶三七(参见"羽叶三七"条)、狭叶假人参(分布四川、贵州)的根茎在四川亦称竹根七,并同等入药。

417 摘录

三七树是什么样子

三七树形态如下图所示:三七,是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质,1条至多条,呈纺锤形。茎暗绿色,至茎 先端变紫色,光滑无毛,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