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藏书的藏书目录
经库
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尚书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毛诗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周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仪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左传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公羊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谷梁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论语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孝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尔雅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孟子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经学史:
尚书大传 皇清经解续编本
韩诗外传 明沈氏野竹斋刊本
春秋繁露 抱经堂卢校本悉刻二十二子本
大戴礼记 皇清经解本
六艺略 百衲本汉书
白虎通义 白虎通德论本
五经异义 皇清经解本
周易集解 古经解汇函本
春秋经传纂例 古经解汇函本
周官新义 钱仪吉校补本
七经小传 影宋刊本
大学衍义补 四库全书本
古文尚书疏证 眷西堂本
孟子字义疏证 微波榭本
汉学师承记 国学基本丛书本
经义述闻 皇清经解本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皇清经解本
今古学考 四益馆经学丛书本
孔子改制考 朱维铮复校本
经学历史 周子同注释本
国故论衡 国学讲习会原刊本
语言文字:
说文解字注 经韵楼刻本
方言 四部丛刊本
释名疏证补 影光绪二十二年本
广雅疏证 嘉庆元年初刊本
广韵 张氏泽存堂宋本广韵本
中原音韵 讷庵本
经传释词 古书字义用法丛刊本
马氏文通 清光绪三十年本
存目提要(72种)
史库 二十六史:
史记 百衲本
汉书 百衲本
后汉书 百衲本
三国志 清武英殿本
晋书 清武英殿本
宋书 清武英殿本
南齐书 清武英殿本
梁书 清武英殿本
陈书 清武英殿本
魏书 清武英殿本
北齐书 清武英殿本
周书 清武英殿本
南史(一) 清武英殿本
南史(二) 清武英殿本
北史 清武英殿本
隋书 清武英殿本
旧唐书 清武英殿本
新唐书 清武英殿本
旧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新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宋史(一) 清武英殿本
宋史(二)清武英殿本
辽史 清武英殿本
金史 清武英殿本
元史 清武英殿本
新元史 天津徐氏退耕堂本
明史(一) 清武英殿本
明史(二)清武英殿本
清史稿(一)关内本
清史稿(二)关内本
清史稿(三)关内本
表(一) 百衲本、殿本、关内本
表(二) 关内本
表(三) 关内本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一)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二)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三) 影鄱阳胡氏本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一) 冯集梧补刻本
续资治通鉴(二) 冯集梧补刻本
存目提要(96种)
通典
通典 中华书局本
通志略 通志略 明汪刻本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一)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二)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三)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地理:
水经注 世界书局本
大唐西域记 高丽新藏本
海国图志 光绪丙子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地理:
读史方舆纪要(一) 稿本
读史方舆纪要(二) 稿本
存目提要(74种)
杂史
世本 茆泮林辑本
国语 士礼居刻本
战国策 姚宠校本
吴越春秋 随盦丛书本
越绝书 四部备要本
华阳国志 成都志古堂原版印行本
贞观政要 四库全书本
史通 史通通释本
文史通义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本
十七史商榷 丛书集成本
竹书纪年 四库全书本
目录类:
四库全书总目(一)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全书总目(二)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光绪八年傅以礼校订本
四库撤毁书提要 辑佚本
子库 诸子:
老子 四部丛刊本
庄子 四部丛刊本
文子 守山阁丛书本
鶡冠子 四部丛刊本
列子 四部丛刊本
晏子春秋 二十二子本
孔子集语 平津阁丛书本
曾子注释 皇清经解本
子思子全书 经典集林本
荀子 二十二子本
孔丛子 杭州藏明翻宋刻本
贾谊新书 抱经堂本
至言 玉函山房本
河间献王书 玉函山房本
公孔弘书 玉函山房本
新序 嘉靖翻宋刻本
扬子法言 秦氏仿宋本
新论 严可均辑本
潜夫论 古堂影宋本
申鉴 黄省曾注本
孔子家语 湖北丛书本
墨子 毕沅校正本
随巢子 玉函山房本
管子 二十二子本
商君书 四部丛刊本
申子 玉函山房本
韩非子 四部丛刊本
晁氏新书 玉函山房本
诸子
政论 严可均本
中论 杜思资深堂本
仲长子昌言 玉函山房本
邓析子 复宋本
尹文子 湖海楼丛书本
公孙龙子 严可均本
人物志 影明正德刊本
鬼谷子 陶弘景注本
阴符经 续知不足斋本
尸子 二十二子本
吕氏春秋 毕沅校注本
淮南子 庄逵吉本
论衡 通津草堂本
蒋子万机论 严可均辑本
傅子 丛书集成本
抱朴子 道藏本
刘子 道藏本
金楼子 四库全书本
颜氏家训 影明辽阳傅太平本
中说 四部丛刊本
长短经 丛书集成本
两同书 四库全书本
化书 道藏本
周敦颐集 正谊堂全书本
张载集 康熙间朱轼校刊本
陆九渊集 涵芬楼本
二程本书 康熙间吕留良刻本
朱熹集(一)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熹集(二)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子语类 西京清麓丛书本
王阳明集 影隆庆六年刻本
焚书 国粹丛书
续焚书 原刻本
东西均 安徽藏原装本
明夷待访录 指海本
四存编 畿辅丛书本
大同书 中华书局本
仁学 上海图书馆刻本
訄书 东京翔鸾社铅印重订本
诸子平议 春在堂本书本
存目提要(12种)
佛典:
佛本行经 金陵刻经处刻本
梵网经 鸠摩罗什译本
阿弥陀经 鸠摩罗什译本
金刚经錍 鸠摩罗什译本
缘起经 常州天宁寺刻经处集刊本
妙法莲花经 上海佛学局释氏十三经本
心经 上海佛学书局释氏十三经本
维摩诘经 鸠摩罗什译本
无量寿经 魏康僧铠译本
唯识三十论颂 中国佛学刊唯识三十论略释本
大乘起信论 南京佛纪流通处单行本
肇论 北京佛经流通处刻本
三论玄义 金陵刻本经处清二十五年刻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陵刻经处刻曹溪原本
金刚 扬州刻经处刻本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原人论 同治十三年鸡园刻经处刻本
辅教编 镡津文集本
弘明集 大正藏本
广弘明集 大正藏本
高僧传 大正藏本
比丘尼传 大正藏本
大宋高僧传 宋碛砂藏本
洛阳伽蓝记 商务张宗祥合校本
求法高僧传 金陵刻经处刻本
景德传灯录 常州天宁寺刻本
存目提要(74种)
道典:
太平经合校 王明合校本
真诰 道藏本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道藏本
道教义枢 道藏本
养性延命录 道藏本
道枢 道藏本
修真十书 道藏本
庚道集 道藏本
中和集 道藏本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道藏本
太上感应篇 道藏本
存目提要(88种)
文史笔记:
风俗通义 影元大德本
古今注 影宋刊本
酉阳杂俎 影赵氏本
封氏闻见记 雅雨堂丛书本
梦溪笔谈 四部丛刊本 学津讨原本
容斋随笔 影宋刊本
困学纪闻 影傅氏元初刻本
南村辍耕录 影潘氏元刊本
焦氏笔乘 明万历刻本
客座赘语 金陵丛刻本
日知录集释 嘉定黄氏西溪草庐重刊本
十驾斋养新录 影嘉庆本
札朴 蒋氏心矩斋校本
东塾读书记 商务排印本
读书杂志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癸巳存稿 光绪十年刻本
癸巳存高 王藻刻本
日下旧闻考 原刻本
存目提要(20种)
杂记:
西京杂记 影嘉靖本
云溪友议 影明刊本
唐语林 守山阁本
东坡志林 学津讨原本
挥尘录 毛氏影钞本
老学庵笔记 津逮秘书本
云麓漫钞 涉闻梓旧本
东京梦华录 学津讨原本
梦粱录 知不足斋本
齐东野语 丛书集成本
武林旧事 知不足斋本
呈史 影元刊本
青楼集 古今说海本
七修类稿 耕烟草堂本
五杂俎 日本宽文刻本
万历野获编 道光刻本
池北偶谈 康熙文粹堂刊本
板桥杂记 金陵丛刻本
茶余客话 二十二卷本
履园丛话 原刻本
阅世编 上海掌故丛书本
清稗类钞(一) 商务原本
清稗类钞(二) 商务原本
存目提要(98种)
医部
素问 顾氏翻宋刻本
灵枢经 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难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类经 金阊童涌泉刊本
医经存目提要(17种)
伤寒论 明赵开美影宋刻本
类证活人书 古今医统正及脉全书本
伤寒明理论 明刊本
伤寒论注 马中骅校刊本
伤寒贯珠集 清末广州惠济仓美本
伤寒存目提要(29种)
金匮要略方论 明万历赵开美本
金匮要略心典 清雍正刻本
金匮存目提要(9种)
温疫论 郑重光温疫论补注本
广瘟疫论 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疫疹一得 延庆堂刊本
温病条辨 清嘉庆问心堂刻本
温热经纬 清同治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四明林正堂室刊本
时病 论 清光绪 雷慎修堂本
温病存目提要(11种)
脉经 清光绪周学海本
濒湖脉学 四库全书本
四诊抉微 清雍正四年丙午玉映堂原刊本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学大成本
诊断存目提要(19种)
神农本草经 问经堂丛书本
雷公炮 论 1932年成都义生堂刊本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中国医学大成本
汤液本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本草纲目 味古斋重校刻本
本草存目提要(27种)
肘后备急方 明正统道德藏本(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江户医学影宋本
千金翼方 明万历三十三年王肯堂刊本
外台秘要 明崇祯十三年程衍道校勘本
太平圣惠方 永正十一年抄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元郑天泽刊本
圣济总录 清乾隆五十年震泽汪氏燕远堂刻本
普济本事方 清乾隆十五年芸晖堂录宋抄本
济生方 四库全书本
医方考 亮明斋刻本
方剂存目提要(66种)
素问玄机原病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宣明方论 四库全书本
内外伤辨 明万历吴勉学校刻东垣十书本
脾胃论 明嘉靖梅南书屋刻东垣十书本
兰室秘藏 元刻本
医学发明 明万历刻本
阴证略例 十万卷楼重刻本
十药神书 中国医学大成本
杂病证治准绳 上海科技出版社缩影本
痰火点雪 中国医学大成本
症因脉治 康熙四十五年初刻本
理虚元鉴 清乾隆辛卯年柯氏原刻本
傅青主男科 上海启新书局合刊影印本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血证论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刻本
内科存目提要(15种)
刘涓子鬼遗方 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
外科正宗 明崇祯四年辛未刻本
外科证治全生 清咸丰十一年武昌节署刻本
疡科心得集 尽心斋刻本
外科存目提要(25种)
理伤续断方 洪武刻本
正体类要 薛氏医案本
骨伤科存目提要(10种)
妇人大全良方 四库全书本
济阴纲目 小酉山房刻本蜩寄藏版
傅青主女科 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妇科存目提要(26种)
小儿药证直诀 周氏医学丛书本
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万密斋医学全书本
幼幼集成 登云阁藏版(初刻本)
儿科存目提要(21种)
秘传眼科龙木论 明万历乙亥刊本
银海精微 醉耕堂刊本
原机启微 薛氏医案本
口齿类要 明新都吴玄有校刊本
审视瑶函 清扫叶山房刻本
重楼玉钥 清道光苏城喜墨斋刊本
五官科存目提要(20种)
针灸甲乙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针灸大成 明万历辛丑年刻本
针灸存目提要(19种)
十问 马王堆汉墓帛书
合阴阳 马王堆墓帛本
天下至道谈 马王堆墓帛本
素女经 双梅影 丛书本
养老奉亲书 寿亲养老新书本
内功图说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养生气功存目提要(20种)
格致余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医经溯洄集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名医类案 知不足斋本
医贯 三多斋梓行本
医学源流论 半松斋初刻本
医原 留耕书屋新镌本
医案医话医论存目提要(30种)
诸病源候论 丁光迪等校注本
华氏中藏经 清孙星衍校刻本
三因极一病证证方论 宋刊配补元麻沙复亥
医学启源 明正德刊本
儒门事亲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洗冤集录 元刊本
卫生宝鉴 惜阴轩丛书本
丹溪心法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脉因证治 颐生堂刻本
医学纲目 明嘉靖刻本
证治要诀及类方 明正统八年刻本
明医杂著 宋阳山刻本
医学正传 上海会文堂书局本
韩氏医通 邹松如氏藏本
赤水玄珠 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医学入门 万历三年乙亥刊本
万病回春 金陵周氏刻本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京口大成堂刻本
景岳全书 两广运使署刻本
医宗必读 金相堂本
医门法律 四库全书本
石室秘录 三让堂刻本
辨证录 黄退庵校刊本
医学心悟 中国医学大成本
医宗金鉴 武英殿刊本
医学三字经 南雅堂刻本
医林改错 三槐堂刻本
理瀹骈文 清同治三年刻本
医学衷中参西录 清宣统元年天津新华印书局铅印本
综合存目提要(67种)
兵书:
孙子 中华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吴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司马法 中华学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孙膑兵法 文物出版社1985年本
尉缭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六韬 中华学艺社宋刻武经七书本
黄帝阴符 经四库全书本
黄石公三略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握奇经 津逮秘书本
将苑 清张澍辑诸葛忠武侯文集本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卫公兵法辑本 清渐西村舍丛刊本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守山阁丛书本
武经总要 明唐福春刻本(影印本)
虎钤经 粤雅堂丛书本
何博士备论 留香室刊本
十七史百将传 翁氏刻隆庆元年耿文光印本
守城录 瓶花书屋丛书本
历代兵制 静观堂刊本
翠微先生北征录 秋浦双忠录本
纪效新书 四库全书本
练兵实纪 四库全书本
武编 徐象标耘曼山馆刻本
阵纪 惜阴轩丛书本
草庐经略 粤雅堂丛书本
三十六计
曾胡治兵语录 1931年青年书店费怒春注释本
存目提要(76种)
小说:
山海经 影明成化刻本
燕丹子 孙星衍校订本
异苑 四库全书本
世说新语 王先谦校刻本
搜神记 津逮秘书本
夷坚志 涵芬楼排印本
太平广记(一)谈恺本
太平广记(二)谈恺本
剪灯新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剪灯余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觅灯因话 董康诵芬室刊本
虞初新志 上海进步书局正印本
聊斋志异 铸雪斋抄本
阅微草堂笔记 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
三国演义 毛纶毛岗百二十回本
水浒全传 袁无涯原刊本
西游记 明代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本
封神演义 四雪草堂刊本
三遂平妖传 钱塘王慎修刊本
绿野仙踪 上海古籍影印刻本
红楼梦 程乙本
醒世姻缘传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同德堂本
儒林外史 卧闲草堂本
镜花缘 苏州原刊本
海上花列传 初刻石印本
七侠五义 上海广百宋斋排印本
儿女英雄传 聚珍堂活字本
官场现形记 上海世界繁华报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广智书局本
喻世明言 上海古籍影印天许斋刊本
警世通言 上海古籍影印兼善堂刊本
醒世恒言 上海古籍影印叶敬池刊本
老残游记 上海神州日报馆排印本、剪报本
孽海花 真美善书店合刊本
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二刻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型世言 台北影印本
存目提要(64种)
科技:
周髀算经 南宋鲍澣翻刻秘书省刻本
九章算术 四库全书本
四元玉鉴 丁取忠校本
测圆海镜 知不足斋丛书本
五星占 中国天文史文集(1978)本
星经 丛书集成本
灵台秘苑 四库全书本
乙巳占 丛书集成初编本
新仪象法要 守山阁丛书本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丛书集成初编本
南方草木状 丛书集成初编本
茶经 百川学海本
竹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笋谱 百川学海本
菌谱 百川学海本
荔枝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桐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凤仙谱 昭代丛书别集本
人参谱 梅谷丛书十种本
禽经 百川学海本
闽中海错疏 万有文库本
促织经 康熙乙末年(1715年)抄本
鸡谱 乾隆丁末年抄本
汜胜之书 万国鼎本
四民月令 石氏书(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
齐民要术发 四部丛刊本
四时纂要 明万历十八年朝鲜刻本
耒耜经 夷门广牍丛书本
农书 知不足斋丛书本
农桑辑要 武英殿聚珍本
农桑衣食撮要 明刻本农桑撮要
马首农言 咸丰五年刻本
营田辑要 同治三年成都枫林黄氏家乘本
湖蚕述钱恂积 步斋抄本
天工开物 明崇祯十年刊本
营造法式 四库全书本
刀剑录 说郛本
陶说 鲍廷博本
景德镇陶录 书业堂刊本
饮流斋说瓷 上海朝记书店铅排本
北山酒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酒谱 说郛本(宛委山堂本)
文房四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云林石谱 丛书集成本
砚笺 亭藏书本
墨史 知不足斋丛书本
蜀锦谱 嘉靖廿年全蜀艺文志本
装璜志 丛书集成本
术数:
宅经 四库全书本
灵棋经 四库全书本
易林 四库全书本
太玄经 四库全书本
葬书 四库全书本
李虚中命书 四库全书本
灵城精义 四库全书本
玉管照神局 四库全书本
太清神鉴 四库全书本
月波洞中记 四库全书本
皇极经世书 四库全书本
六壬大全 四库全书本
遁甲演义 四库全书本
三命通会 四库全书本
卜法详考 四库全书本
协纪辨方书 四库全书本
总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光绪王刻本
全上古三代文 光绪王刻本
全秦文 光绪王刻本
全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晋文 光绪王刻本
全宋文 光绪王刻本
全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粱文 光绪王刻本
全陈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魏文 光绪王刻本
全北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周文 光绪王刻本
全隋文 光绪王刻本
先唐文 光绪王刻本
楚辞补注 影明翻宋本
文选 胡克家翻宋本
玉台新咏 明寒山赵氏小宛堂本
全唐诗 清康熙扬州诗局本
全唐文 扬州官刻本
唐文拾遗 潜园总集本
唐文续拾 潜园总集本
读全唐文札记三种
乐府诗集 毛氏汲古阁本
中州集 诵芬室影元本
彊村丛书(一)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彊村丛书 (二)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雍熙乐府 嘉靖四十五年本
明词汇利 影赵尊岳再校本
列朝诗集(一) 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列朝诗集(二)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六十种曲(一) 汲古阁本
六十种曲(二) 汲古阁本
别集
建安七子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三曹集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阮籍 清宣统三年(1991)所刊丁氏本
嵇康 四部从书本
陶渊明集 四部丛刊本
谢灵运集 汉魏诸名家集
鲍照集 四部丛刊本
庾信集 四部丛刊本
王维集 清乾隆赵殿成本
李白集 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
杜甫集 仇兆鳌注本
韩愈集 四库全书本
白居易集 那波道圆本
梅尧臣集 四部备要本
欧阳修集 世界书局本
苏洵集 四库丛刊本
苏轼集 四部备要本
苏辙集 四部丛刊初编本
王安石集 明嘉靖三十九年抚州本
黄庭坚集 四库全书本
文天祥集 四部丛刊本
陆游集 四库备要
杨万里集 四部丛刊本
元好问集 四部丛刊本
萨都刺集 四部丛刊本
杨维桢集 四部丛刊本
刘基集 四部丛刊本
高启集 景泰本《大全集》
宋濂集 四部丛刊本
方孝孺集 四部丛刊本
归有光集 康熙原刻本
袁宗道集 刘氏嘉业堂本
袁宏道集 佩芏居四十卷本
袁中道集 珂雪斋前集本
徐渭集 徐渭集本
钟惺集 近圣居本与徐刻遗稿
谭元春集 张泽刻谭友夏合集本
陈子龙集 安雅堂稿崇祯原刻本
牧斋集 四部丛刊本
吴梅村集 四部丛刊本
黄梨洲诗文集 四部丛刊本
顾亭林集 四部丛刊本
王船山诗文集 金陵本
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
渔洋山人精华录 林佶刻本
通志堂集 徐刻之原本
方苞集 四部丛刊本
小仓山房诗文集 嘉庆随园藏本
龚自珍集 四部丛刊本
惜抱轩诗文集 四部备要本
魏源集 同治九年古微堂诗集刻本
湘绮楼诗文集 湘绮楼全集本
入境庐诗草 能立辛未6月重校再版本
严复诗文集 沈云龙蒋贞金辑本
谭嗣同集 中华书局版
梁启超集 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
王国维诗文集 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印行王国维遗集本
文艺评论
文心雕龙 黄叔琳校本
文则 有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文章精义 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修辞鉴衡 四库全书本
文章辨体序说 罗氏样本
论文偶记 逊敏堂丛本
楹联丛话 道光本
初月楼古文绪论 常州先哲遗书
艺概 同治十三年刻本
春觉斋论文 都门铅印本
论文杂记 刘申叔遗书
文评散篇选编
诗品 明刊说郛本
文镜秘府论 日本京都藤井佐兵卫版行本
二十四诗品 明刊说郛本
六一诗话 四库全书本
石林诗话 清文焕所辑历代诗话本
岁寒堂诗话 丁福保辑订历代诗话续编本
白石道人诗说 白石道人四种清同治十年刊本
沧浪诗话 历代诗话本
滹南诗话 知不足斋丛书本
艺苑卮言 历代诗话续编
诗薮 朝鲜旧刊本
姜斋诗话 清诗话本
原诗 丁福保订清诗话本
渔洋诗话 清诗话本
说话啐语 丁福保所辑清诗话本
随园诗话 乾隆自刻本
石洲诗话 嘉庆二十盾原刻本
饮冰室诗话 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本
诗评散篇选编
乐府指迷 四库全书本
词源 道光戈载校秦恩复刻本
词旨 陈去病百尺楼丛书本
渚山堂词 刘承干吴兴丛书本
词品 嘉靖本
爰园词话 词话丛编本
窥词管见 语话丛编本
古今词话 世德堂刊词学全书本
七颂堂词绎 别下斋丛书本
远志斋词衷 词语丛编本
花草蒙拾 赐砚堂丛书本
皱水轩词筌 词话丛编
金粟词话 别下斋丛书本
古今词论 澄晖堂本
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论丛编
赌棋山庄词话 词话丛编
蒿庵论词 词话丛编
芬陀利室词话 光绪刊本
白雨斋词话 开明书店铅印八卷本
复堂词话 词话丛编本
论词随笔 词话丛编本
词徵 上海图书馆藏本
人间词话 王国维遗书本
蕙风词话 惜阴堂丛书刊本
海绡说词 词话丛编
词论散篇选编
教坊记 百卷本说郛本
碧鸡漫志 知不足斋五卷本
唱论 新曲苑本
南词叙录 读曲丛刊
魏良辅曲律 诵芬读曲丛刊本
曲律 读曲丛刊本
曲品 1918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吴梅校本
度曲须知 崇祯原刻本
谭曲杂札 南音三籁本
衡曲尘谈 诵芬室读曲丛刊
远山堂曲品 祁彪佳文稿本
远山堂剧品 祁彪佳文稿本
笠翁剧论 卢前编新曲苑本
乐府传声 正觉楼丛书本
雨村曲话 曲苑本
雨村剧话 函海本
花部农谭 豳杂俎本
藤花亭曲话 藤花亭十种本
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续词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曲评散篇选编
小说论评散篇选篇
古画品录 四库全书本
续画品 四库全书本
唐朝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历代名画记 津逮秘书本
山水赋 四库全书本
笔法记 四库全书本
益州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图画见闻志 四库全书本
宋朝名画评 四库全书本
林泉高致集 四库全书本
德隅斋画品 四库全书本
画史 四库全书本
山水纯全集 四库全书本
广川画跋 四库全书本
宣和画谱 四库全书本
画继 四库全书本
华光梅谱 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竹谱 知不足斋丛书
古今画鉴 程氏丛刻本
中麓画品 函海本
画说 宝堂秘籍本
明画录 读画斋丛书本
画尘 明陶宗义说郛本
画诀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画筌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苦瓜和尚画语录 知不足斋丛书
南田画跋 画论丛刊本
雨窗漫笔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鹿台题画稿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绘事砝微 画论丛刊本
画学心法问答 邈园丛书本
小山画谱 借月山房汇抄本
芥舟学画辑 乾隆辛丑所编琴书阁藏本
山静居画论 知不足斋丛书本
松壶画忆 榆园丛刻本
南宗抉秘 屏庐丛刻本
艺舟双楫 光绪十四年重校本安吴四种本
书谱 四库全书本
法书要录 四库全书本
广艺舟双楫 光绪十九年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刊本
1 绿窗新话 作者 : (宋)皇都风月主人 编/周楞伽 笺注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唐摭言 作者 : [五代]王定保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3 世说新语校笺 作者 : 徐震堮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4 世说新语 作者 : 刘义庆/刘孝标/王先谦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括的《梦溪笔谈》、苏轼的《志林》、庄季裕的《鸡肋编》、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周去非的《外代答》、周密的《癸辛杂识》和《武林旧时》
有哪些著名的出版计算机类图书的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以上是出版计算机类图书的四强
此外,经常出这类书的还有北大出版社、希望出版社等等
著名的出版社都有哪些请问你指的是哪方面?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之后有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开明等都是老牌的,很不错。现在的出版业有集团化的趋势,做的比较好的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北京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凤凰传媒等等,他们旗下都有很多知名的出版社的。每个地区都有人民出版社,是事业型的单位,党政机关领导。有文学方面的出版社,也有少儿的。少儿方面也有很多知名的出版社比如浙江少儿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童趣(人民邮电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等。另外还有许多高校出版社,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等,基本上211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出版社。能报得上名来的出版社还有很多,就看你想知道哪方面的了~~~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rw-)以出版高档次高品位文化图书为主,兼顾通俗性读物。注重图书出版的系统性和系列化,力求较全面的反映中国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学成果。
人民出版社(:peoplepress)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党和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也是国家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pep/)主打品牌是中小学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ptpress/)主打品牌计算机和通讯方面的书籍
中华书局(:zhbc)中华书局为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出版物百科兼收,古今俱备。
商务印书馆(:cp/)出版工具书的大王,呵呵,还记得小时候用的《新华字典》吗?
高等教育出版社(:hepedu/)出版高等学校教材,很牛的。我们手中的教材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fltrp/)不用说你也猜到它的品牌了。
清华大学出版社(:tuptsinghuaedu/)国内高等学府出版社第一家
法律出版社(:lawpress/)在法律方面,老大非她莫属。
英国有哪些著名的出版社?如下所示:
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牛津大学的出版部门,创办于16世纪,下设学术与综合图书出版部、教育图书出版部、期刊出版部与国际部、行政事务部、印刷与发行部。出版范围以词典、传记、文学作品、学术专著、教科书及《圣经》为主。在版图书2万多种,每年出书4000多种,年度营业总额约3亿英镑。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的出版部门,1921年成立。下设出版部、综合业务部、印刷业务部,在美国、澳大利亚设分社。出版范围以历史、经济、企业管理、数学、生物学术书刊为主,同时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等。
皇家出版局(Her/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英国 出版社,1786年成立,出版英国 及所属各部官方档案、报告、议会档案及多种图书为主,同时出版农业、林业、考古学、历史、艺术、教育、工业、商业、医学方面的书籍。
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Pres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也是英国第一大科技期刊出版社。1948年创立。
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英国大型商业出版集团,1819年创立,拥有柯林斯精装书出版公司(Collins Hardback)、柯林斯教育、参考与合业书(应为错误,正确名称有待考证)出版公司,柯林斯·方丹纳纸皮书出版公司等10余家子公司。
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
香港著名的出版社有哪些?
香港文汇、明镜、圣邦、文艺、中文大学出版社
中国有哪些好且著名的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指进行图书、图画、杂志,报纸和电子物品等有版权物品的出版活动的组织。
著名的出版社名录个人认为 近几年来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畅销书出得是最好的。畅销书市场不像经典图书,需要很强的市场预估能力,所以强力推荐它。
另外,文学类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家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经管类的
中信出版社
教科书参考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内著名的出版社有哪些?小说类的咱最喜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书,什么型别的书都有,而且设计、装帧都很好。
然后是新世界出版社,以小说为主,十四阙、夏茗悠等知名作者的书都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
接力出版社,蔡骏的书就都是这里出版的,咱发现竭力总是出版悬疑类的小说啊
还有万卷出版,出版了很多韩寒的小说。
以上
中国有哪些比较好并著名的出版社?国内著名出版社名录<点选下载> 高等教育出版社 :hepedu/ 人民卫生出版社 :pmph/defaultasp 科学出版社 :sciencep/ 浙江大学出版社 :zjupress/ 清华大学出版社 :tuptsinghuaedu/ 北京大学出版社 :cbspkuedu/mainjsp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pumpress/ 复旦大学出版社 :fudanpress/defaultasp 外文出版社 :flpindexasp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ltrp/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分部 :hepsh/ 百花文艺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C back 长江文艺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成都地图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D back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东华大学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E back 21 世纪出版社 F back 福建教育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G back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分部 广西美术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H back 哈尔滨出版社 湖南地图出版社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J back 机械工业出版社 江苏音像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L back 兰州大学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辽宁电子出版社 M back 明天出版社 N back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京音像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 back 浦东电子出版社 Q back 企业管理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R back 人民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S back 三联书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上海声像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上海画报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T back 天津大学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W back 外文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X back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厦门音像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新疆大学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Y back 延边人民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Z back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浙江音像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IT 世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中国海关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万恶的字数!!!!1发了无数结果被告诉 不能贴上来!!!对不住了,只能发上来一部分。要其余的话发信给我吧
1婚姻
在唐代百姓通婚中,等级观念有所表现,其一便是唐代百姓较少与贱民通婚。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良贱不婚,现实中的百姓也确实较少与贱民通婚,个别与贱民通婚的百姓,也是身份较低的商人。《太平广记》中就载有一位商人与乐工之女联姻的事情:
衡山隐者,不知姓名,数因卖药,往来岳寺寄宿。……会乐人将女诣寺,其女有色,众欲取之,父母求五百千,莫不引退。隐者闻女嫁,邀僧往看,喜欲取之,乃将黄金两挺,正二百两,谓女父曰:“此金直七百贯,今亦不论,付金毕将去。”乐师时充官,便仓卒使别[1](卷四五)。
但是,即使是商人与贱民之间的联姻,在唐代也是比较少见的,良贱不婚原则在唐代百姓通婚中有所反映。
等级观念在唐代百姓通婚中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官民不婚。唐代的百姓非常愿意与官员之家联姻,但能够联姻官员之家的却很少。
在唐代,官员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特权的拥有者。这些特点对百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百姓很愿意嫁女到官员之家,敦煌文书对此就有所反映。P3354《天宝六载(747年)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载有一夫多妻的家庭共6户、8家,他们是:
户主程思楚,47岁,卫士武骑尉,有妻三:妻马,36岁;妻常,32岁;妻郑,41岁。
其弟思忠,39岁,卫士,有妻二:妻郑,27岁;妻郑,22岁。
其弟思太,35岁,白丁,有妻二:妻李,19岁;妻白,28岁。
户主程什住,78岁,老男翊卫,有妻二:妻茹,62岁;妻王,47岁。
户主程仁贞,77岁,老男翊卫,有妻二:妻宋,69岁;妻安,61岁。
户主程大忠,51岁,上柱国,有妻二:妻张,53岁;妻宋,22岁。
户主程大庆,47岁,武骑尉,有妻二:妻画,45岁;妻卑,36岁。
户主程智意,49岁,卫士飞骑尉,有妻二:妻郑,45岁;妻薛,36岁。
上述6户一夫多妻家庭最突出的特点是户主都为勋官或取得武选资格之人。勋官最高者为正二品上柱国,最低为从七品武骑尉。虽然程思楚户(共3家)中有1家是卫士,1家是白丁,但他们兄弟并没有分家,家长仍是勋官武骑尉程思楚。这样一些勋官之家或取得武选资格之人就是敦煌农村乡里的特权阶层。这种特权首先表现在他们的经济状况较好,在彩礼非常重的敦煌地区(注:敦煌文书S4609《邓家财礼目》记载了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归义军衙府一位都头的婚礼单。此件文书所出时间较晚,但可作为一种参考。此外,由于敦煌地区结婚时财礼繁多,普通百姓无力承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敦煌地区便出现了结社互助的办法,在结社章程中明文规定:“若有……男女婚姻,人事小(少)多,亦乃莫绝”(S3730)、“各各一心,阙者帖助”(S6537),遇到婚嫁之事,社员们相互帮助。这表明结婚的费用已超出一般百姓所能承担的范围。),承娶多位妻子本身就已经显示了他们的经济实力。在这些一夫多妻的家庭中,许多夫妻年龄相差很多,像程思忠年长其妻郑氏17岁,程大忠与其妻宋氏相差29岁,程思楚与其妻常氏、程思太与其妻郑氏也都相差1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敦煌百姓的通婚取向,似乎只要能够与勋官之家联姻,男方家庭的多妻和年龄相差过大都对百姓嫁女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在这里,百姓攀附官员之家的心理表现很明显。
进入官场的百姓则一般都与官员之女联姻,魏邈就是这样。据墓志载,邈“祖宾、父朝隐,皆敦儒术,谅识宏深,高乐园林,自求野逸”,“顷因入仕,多为台鼎、廉察之知,累以德艺精粹,闻地天庭,始奏授怀州参军”[2](《唐故宣州参军钜鹿魏君夫人赵氏墓志铭并序》)。魏邈出自父祖无官的百姓之家,在他走入仕途后,便与官员之女结成了姻缘,“夫人天水赵氏,考皇任壁州长史升之仲女也”[2](《唐故宣州参军钜鹿魏君夫人赵氏墓志铭并序》)。薛仁贵的发家及其后人通婚的变化也很能说明这一问题。史载,薛仁贵“少贫贱,以田为业”,后以从军达到了“图功名以自显”[3](《薛仁贵传》)的目的。他的后人不但从身份上脱离了百姓,跻入上层,通婚上也显示出了明显的变化。薛仁贵重孙女所嫁不但为官员之家,而且还是山东旧士族高门出身的官员之家(博陵崔澹)[3](《唐故殿中侍御史淄州长史知军州事崔府君墓志铭并序》)。
普通百姓与官员之家联姻,能够获得生活上的好处;而进入官场的百姓与官员之家联姻,则可以获得政治上的好处。所以,为了达到联姻官员之家的目的,个别百姓或百姓出身的官员甚至采取了不择手段的方式。一个已经做官的农家子为了联姻“豪族”,竟图谋害妻。史载:“鄂州小将某者,本田家子。既仕,欲结豪族,而谋其故妻。因相与归宁,杀之于路,弃尸江侧。”[1](卷一三○)文宗时,另一位农民为了获取好处,更假冒国舅。穆宗萧后“因乱去乡里,自入王邸,不通家问,别时父母已丧,有母弟一人。文宗以母族鲜亲,惟舅独存,诏闽、越连率于故里求访。有户部茶纲役人萧洪,自言有姊流落”[4](《后妃传》下)。由于假充皇帝姻亲,萧洪一步登天,受拜金吾将军、检校户部尚书、河阳怀节度使,后再迁检校左仆射、鄜坊节度使。
虽然唐代百姓很愿意与官员之家联姻,但这种联姻又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在唐人思想中,等级观念仍然很强。唐承南北朝而来,虽然门阀制度已经瓦解,但等级观念的影响继续存在,许多唐人在通婚时仍然强调门第的相当、官位的般配。在这种情况下,地位不同的百姓与官员联姻就非常困难。笔者曾经作过一个统计,共统计了217位官员的出身和联姻情况(联姻对象为219人,2位官员再娶)。在217位官员中,父或祖一人不仕的有13人,父祖两世不仕的只有1人。这首先表明,百姓进入官场的人数非常少。其次,在与217位官员联姻的219位女性中,父或祖一人不仕的也只有4人,这又表明百姓之女联姻官员的也很少。
在唐代,等级观念已经深入到了百姓和官员的思想中,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认为官民通婚是不正常的。首先,官员对于官女嫁为民妻就不能接受。《新唐书·李白传》载:“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传正)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在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的眼中,李白孙女嫁为民妻就是不正常的,所以他要将其改嫁“士族”(官员出身之人)。魏博大将聂锋对于女嫁磨镜少年也颇感无奈,史载:“聂隐娘者,唐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1](卷一九四)
其次,官员对于以民女为妻也是不能接受的。《太平广记》卷一六○所载一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顷有一秀才,年及弱冠,切于婚娶。经数十处,托媒氏求间,竟未谐偶,乃诣善易者以决之。卜人曰:“……君之室始生二岁矣……在滑州郭之南,其姓某氏,父母现灌园为业。”其秀才自以门第才望,方求华族,闻卜人之言,怀抱郁怏,然未甚信也。遂诣滑质其事。至则于滑郭之南寻访,果有一蔬圃,问老圃姓氏,与卜人同。……一日,伺其女婴父母出外,遂就其家,诱引女婴使前,即以细针内于颅中而去。……(女婴)生五六岁,父母俱丧,本乡县以孤女无主,申报廉使,廉使即养育之,一二年间,廉使怜其黠慧,育为己女,恩爱备至。廉使移镇他州,女亦长成,其问卜秀才,已登科第,兼历簿官,与廉使素不相接。因行李经由,投刺谒廉使,一见慕其风采,甚加礼遇。问及婚娶,答以未婚。廉使知其衣冠子弟,且慕其为人,乃以幼女妻之,潜令道达其意,秀才欣然许之。未几成婚,廉使资送甚厚,其女亦有殊色,秀才深过所望。
这一故事中的秀才起初自以“门第才望”,绝不愿与菜农之女联姻;为了避免与菜农之女联姻,甚至对其进行谋害;后来,由于菜农之女“很幸运”地被廉使收养,身份发生变化,秀才不但愿意与之联姻,而且还因此女的嫁妆丰厚,且女有容色而“深过所望”。从这个故事中的秀才身上,我们能很形象看到唐代官员思想中的等级观念。
再次,无论是出身于官员之家还是百姓之家的女性,都认为官、民相婚是不正常的。李白孙女对于嫁为民妻的解释是:因为“孤穷”而造成的“失身”。另外,崔慎思娶妇一事也能说明这一问题。史载,崔慎思入京应进士举,偶遇一位颇有姿色的**,崔思慎欲娶其为妻,而此妇云:“我非仕人,与君不敌,不可为他时恨也,求以为妾。”[1](卷一九四)在“非仕人”出身的**心中,做“仕人”之妻就是“不敌”,就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而只能成为“仕人”的“妾”。
翻检史料,我们发现,由于等级观念的影响,在唐代,即使是富民与官员之间的联姻也很少。这点与宋代有所不同,许多富有资财的宋代百姓是能够与官员结为姻亲的。我们知道,经过唐末农民战争和五代时期的军阀混战,南北朝以来的等级观念受到荡涤,五代以降便是“婚姻不问阀阅”[5](《氏族略》一),宋人更是“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6](蔡襄《福州五戒》)。对于唐宋时期的这种变化,宋人曾经总结道:“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闾阎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7](卷三)由于宋人通婚重财,所以宋代时许多富民便可以凭借自己的财富而与官员联姻,像阳翟豪民盖渐便因家赀巨万,而“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女)为子妇。”[8](《刑法》三之四五),显然,由于旧式门第观念的减弱,富有的宋代百姓已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与朝官联姻的机会。较之唐代,宋代官民不婚的界限有所缩小,宋代百姓的地位有所提高。
通过唐代百姓的通婚我们看到,在唐代社会中,实际存在着两个非常明显的等级差别,即良贱之别和官民之别。官民之别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在事实中已牢固形成,它与良贱不婚一起,构成了唐代最基本的社会等级差别。
二、 唐代百姓通婚的价值取向
除了注重与官员之家联姻外,唐代百姓在择婿和选妇时,还各有一些标准。择婿一般关注未来发展和经济状况;而选妇则主要强调妇德和资财。
有些百姓择婿时非常强调男方未来的发展,信都民苏氏就是这样。史载:“信都民苏氏有二女,择良婿,张文成往相。苏曰:‘子虽有财,不能富贵,得五品官即死。’时魏知古方及第,苏曰:‘此虽黑小,后必贵。’乃以长女妻之。”[9](《前集》卷之一二)苏氏为女择婿首先是看男方未来在仕途上的发展如何。
还有一些百姓择婿时非常重财。元稹诗《代九九》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事例,诗云:“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在这里,贪财的兄长竟指望以小妹换马骑。在唐代,一些贫穷的夫婿是会招致“遗弃”的。抚州杨志坚的妻子就因夫婿“资给不充”,“诣州公牒,以求别适”。对此,时任地方官的颜真卿进行了严惩,史称“自是江表妇人,无敢弃其夫者”[1](卷四九五)。由此看,此前类似杨志坚妻嫌贫索离的情况在抚州并不鲜见。
唐代百姓在选妇时则首先强调妇德,像蜀路石妇那样恪守贞操、孝顺公婆的妇女就是被推崇的对象。白居易在《蜀路石妇》中刻画了一位贞、孝两全的下层妇女:“道旁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从此诗看,妇女的“孝”是指对公婆的孝敬、柔顺恭敬、晨昏定省、伺候赡养;“贞”则是指对丈夫的绝对忠诚,从一而终是“贞”的最高境界。蜀路石妇就是婚后第二年丈夫即离她而去,至其终而未归,但她坚守其节,从一而终,孝顺公婆。蜀路石妇集中了唐代下层妇女全部的优点,自然成为下层妇女的楷模。而不顾他人、光顾自己、好吃懒做、搬弄是非的女子则要受到抨击。唐诗云:“思量小家妇,贫奇恶形迹。酒肉独自抽,糟糠遣他吃。生活九牛挽,唱叫百夫敌。自著紫臭翁,余人赤羖。索得屈乌爵,家风不禁答”[10](卷三);“家中渐渐贫,良由慵懒妇,长头爱床坐,饱吃没娑肚。频年勤生儿,不肯收家具。饮酒五夫敌,不解缝衫裤。事当好衣裳,得便走出去。不要男为伴,心里恒攀慕。东家能捏舌,西家好合斗”[10](卷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直强调娶妇重德不重貌,所谓“乐得淑女,不*其色”[11](卷一)。受此思想影响,唐代百姓择妇也是将貌放于德之后。对于德和貌的轻重,唐诗这样说:“有儿欲娶妇,须择大家儿。纵使无姿首,终成有礼仪。”[10](卷四)“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12](孟郊《静女吟》)
唐代后期时,选妇重财的特点非常突出,此时出现了许多咏叹贫女难嫁的诗句。白居易的《贫家女》云:“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张碧的《贫女》也云:“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识。”此外,秦韬玉的《贫女》、李山甫的《贫女》、邵谒的《寒女行》及于濆的《越溪女》,也都描绘了贫女难嫁的情况。如上几位咏叹贫女难嫁的诗人大都生活在德宗之后:白居易为贞元时进士,卒于大中年间;秦韬玉“中和二年,得准敕及第。僖宗幸蜀,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12](卷六七○);李山甫则是“咸通中累举不第”[12](卷六四三);张碧为“贞元时人”[12](卷四六九);于濆为“咸通进士”[12](卷一九九);邵谒生平不详。由此推知,德宗以后,贫女难嫁已是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了。
除了诗歌,笔记小说对于唐后期的贫女难嫁也有反映。《北梦琐言》就载有这样一事:昭宗光化年间,文士刘道济曾“止于天台山国清寺”,频频梦到一女子与其结为伉俪,最后才得知此女“有美才,贫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之魂也”[13](卷七)。
唐后期出现的贫女难嫁,应是受了唐前期上层嫁女索财的影响。我们知道,在唐代以前,虽然百姓通婚中也有重财现象,但贫女难嫁与穷汉难娶同时存在,贫女难嫁并不较穷汉难娶更突出。汉代嫁女和择婿就都看重钱财,“习俗婚嫁,既以财为重,故富室多不愿以女嫁贫人,而常人亦不屑娶贫家女”[14](卷三);南北朝也是男婚女嫁都重财,周武帝为此还特别颁发过诏令:“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15](《武帝纪》上)到唐前期,受门阀制度消亡的影响,山东旧族高门嫁女开始索要陪门财。所谓“陪门财者,女家门望未高,而议姻之家非耦,令其纳财以陪门望”[16](“唐高宗显庆四年冬十月”胡注)。山东旧族高门恃其门第,在“新官之辈、丰财之家”[17](《嫁娶》)欲与其联姻时,便多索钱财。对此,太宗曾于贞观十六年(642年)明令“禁卖婚”[17](《嫁娶》);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再次申令:“自今已后,天下嫁女受财,三品已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四品五品,不得过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过一百匹;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匹,皆充所嫁女赀妆等用,其夫家不得受陪门之财。”[17](《嫁娶》)中宗时,再一次“申明旧诏”[18](《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唐前期时,山东旧族高门的索财也影响到了一些官员,礼部尚书许敬宗就“以女嫁蛮酋冯盎子,多私所聘”[3](《许敬宗传》)。到唐后期,上层中出现的嫁女重财风气渐染民间,百姓娶妇也开始重财,贫女出嫁发生了困难。
唐后期出现的贫女难嫁,主要是受了山东旧族高门嫁女、娶妇索财的影响;反过来,贫女难嫁又成为山东旧族高门加速走向灭亡的催化剂。众所周知,唐前期,山东旧族高门主要以索要陪门财来强调自己的身份,也就是以加重聘财的形式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至唐后期,包括下层妇女出嫁都必须拥有丰厚的嫁妆,那么山东旧族高门再以聘财形式突出自己身份的目的就很难实现了。这样,唐后期时娶妇重财观念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旧士族高门融入社会的步伐。
唐后期出现的贫女难嫁之风还对宋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有学者总结道:“宋代厚嫁风气非常严重、普遍,相比之下,嫁女费用要多于娶妇。”“由于宋代厚嫁成风,贫困家庭女子出嫁比之男子娶妇更加困难。”[19]宋代在更大范围内出现了贫女难嫁。在宋代,即使是高官,也会因为资财有限而嫁女困难,“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7](卷三)。
三、馀论
有学者曾经这样说道:“谈到某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或许应该考虑到其中蕴涵的两层意义:一是他们在当时被承认的社会位置,二是他们对于社会历史所起的实际作用。”[20]循着这样一个思路,我们来看唐代百姓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中世纪,婚姻是衡量一个阶层社会地位最有效的坐标之一。从唐代百姓的通婚看,他们身处社会中间。在法律上,唐代百姓是良人,他们恪守着“良贱不婚”的原则,较少与工乐等贱民联姻;同时,虽然他们身为良人,但与官员联姻又非常困难,与官员联姻的机会很少。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虽然历代百姓的社会地位都不高,但与宋代相比,唐代百姓的地位更低,宋代富裕的百姓与官员联姻的机会更多。
可以这样认为,在唐代社会中,实际存在着三个主要阶层,即贱民阶层、百姓阶层和官员阶层。在通婚上,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三个阶层的差别。三个阶层基本都以阶层内婚为主,良贱不婚是法律规定的,而官民不婚则是现实形成的。
唐代百姓的通婚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首先,唐代后期的贫女难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山东旧族高门的身份特征,起到了加快旧士族消亡的作用;其次,贫女难嫁的观念还对宋代产生了直接影响,贫女难嫁也成为宋代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陈寅恪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21](《论韩愈》)贫女难嫁的问题再次证明了陈寅恪所说。
虽然在通婚上,唐代百姓是受官员歧视的一个群体,但他们的通婚对当时和未来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这种作用又使得他们不应受到忽视。
参考文献
[1]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周绍良等.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郑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吕祖谦.宋文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赵彦卫.云麓漫钞[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9]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毛诗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孙光宪.北梦琐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5]令狐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7]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9]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M].历史研究,1986,(3).
[20]邓小南.宋代苏州士人家族中的妇女[J].北京大学妇女问题第三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2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文2023-08-05 04:02: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