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成都和西安的历史才知道,谁是中国超级大城的常青树呢?
大家都知道成都和西安都是历史名城,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然而西安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到底谁才是中国超级大城的常青树呢?咱们从秦朝开始算起,结合史料为大家分析一下。
成都
成都的由来,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
永兴元年(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废除晋朝的法律,建年号建兴,任命李骧为太傅,李始为太保,范长生为丞相。永兴三年(306年),《资治通鉴·卷八十六》:成都王雄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曰晏平,国号大成。
武德三年(620年),(当时的成都叫益州)把益州改成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西南道行台改为都督府。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驾临蜀地,在这里住了几天,把蜀郡改为了成都府。
开平一年(907年),朱温表面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历史上称“前蜀”、“后蜀”。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古入侵南宋已经22年,蒙元军攻占成都,对成都的生产和经济进行了极大的破坏。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设立四川行中书省,从此四川开始了独立建省的历史。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玉陈友谅断绝关系。明玉珍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在成都设立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为首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朱椿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有“蜀秀才之称。”
他到成都以后修建了蜀王城,就是现在的“古皇城”,还沿着锦江修建了筹边楼、望江楼、散花楼。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入成都,自立为皇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
后来清军入川,四川汉人奋力抵抗,经过多年战乱,人口大减。清朝设置四川省于成都。皇帝还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军成都府。康熙年间,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移到成都,成都逐渐恢复生气,繁荣到今天。
西安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秦朝,定都咸阳。另外阿房宫、兵马俑、秦陵都在今西安境内。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西汉王朝。《汉书·高帝纪第二》:帝乃西都洛阳。成卒娄敬求见,说上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雒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是日,车驾西都长安。”长安的寓意为“长治久安”。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并让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也是常安。王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把皇位禅让给杨坚,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杨坚以长安城“凋残日久”,在城东龙首山(今西安城址)创建大兴城。
义宁二年(618年),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年号武德,唐朝定都长安后,把隋大兴城改成长安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修扩建。贞观八年(634年)在郭城东北龙首原上营建大明宫。后来不断修建城墙、城楼、兴庆宫等建筑。唐代帝王的昭陵、乾陵都在今咸阳市境内。
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封他的第三个儿子忙哥为安西王,镇守这里,建安西王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京兆府为安西路。马可波罗游历于此,写到:“城甚壮丽,为京兆国之都会………此城工商繁盛,产丝多,居人以制种种金锦丝绢………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价值甚贱。”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徐达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次子为秦王,让他在西安府城东北角营建秦王府。秦王府称“王城”,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皇城”。洪武十三年(1380年)修建鼓楼钟楼。
清代西安城内设置依旧,但在城东北修建一座满族驻防城,在城东南修建了汉军驻防城,以及增加了钟楼西南的总督布院署等。庚子之变时,慈禧和光绪西逃驻跸西安长达一年时间。
从以上的对比来看,西安才是中国超级大城的常青树!你对这个观点有异议吗?
素可泰在巴列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
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亨大帝,他被泰人尊称为“泰国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将高棉文改创为泰国自己的文字,这套书写字体在1292年铭刻碑文时开始启用,于是在1292年,泰文开始在全国流行。
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其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公元十四世纪初,素可泰王朝的势力已经影响到整个马来半岛河老挝一带。
兰甘亨大帝极受人尊重,其原因是他团结各族,以平等方式对待泰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高棉人,马来人和华人,他崇尚佛教,并派信徒到锡兰(斯里兰卡)学习佛经,从此小乘佛教开始在泰国占了主要的地位。 兰甘亨去世后,强盛一时的王朝日渐衰退。此时,泰国东部的一股泰族势力日益壮大,并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区。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玛铁菩提,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处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亚”(华人称为大城),并立号为王,这就是泰国的大城王朝的开始。
拉玛铁菩提称王后,立即开展外交和军事攻势,并且一统天下,他的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大城王朝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大城王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经历三十三位君王。十五世纪末,绕非洲好望角至东方之航线开通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首先来到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占领了马六甲海峡一带,于1512年抵达大城。从此,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亦相继而来,企图在泰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获得利益。
1767年,缅军攻入大城,城内的王宫,佛寺,民房和艺术宝藏均被摧毁,昔日的辉煌殿阁,如今只存残垣败壁,荒草遍地,仅供游人凭吊而已。 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沦陷祜,缅军留下士兵驻守,以镇压泰人的反抗。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中国史书称郑)。郑信是华人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由于家贫往泰国谋生,并与一泰族女子结婚,于1734年生下郑信。
大城被沦陷时,郑信率领随从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重新组织力量,半年后大举反攻。首先攻破了曼谷的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围攻大城,并和缅军展开血战,最后终于收复了大城。
郑信进城,目睹昔日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到湄南河西岸得吞武里,并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重建家园得郑信,消灭了据地称雄的其他势力,收复失地,统一了泰国。然而,郑王由于宫廷内部得争权夺利,以及执政后期因妃嫔争宠而精神错乱,1782年在政变中死亡,时年四十八岁。吞武里王朝就此覆灭,为时只有十三年。
后人为纪念郑王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丰功伟绩,在吞武里区域内建立郑王庙,并在大罗斗圈广场中央塑造一座郑信纪念碑,碑上耸立着郑信骑马戎装铜像,策马挥剑,极之英武。每年12月28日郑王加冕之日,泰国王边亲临该铜像主持纪念仪式,民众循例在铜像附近举行郑王朝祭大典,举行两昼夜的庆祝活动。 郑信王朝被推翻后,其手下部将昭披耶节基被加冕为王,在位为1782年到1809年,他就是拉玛一世王(拉玛是取自泰国民间传说的一位英雄),也称曼谷王朝或节基王朝,也就是延续到泰国王朝。是当今皇上普密篷大帝(拉玛九世王)的祖先。
一世王封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是把皇宫的地址从吞武里迁到曼谷,于是曼谷就成了泰国史上第四个国都。然后仿照大城的宫殿模式,开始建造新皇宫。他将旧城里所有劫后余生的工匠师傅全部找来,建成了举世闻名的建筑,大皇宫河玉佛寺,从此国泰民安,曼谷王朝至今已逾二百多年,而皇族仍为拉玛家族,国都依然是曼谷。
拉玛一世的继位者为拉玛二世(1809~1824),在位十五年。曾遣使赴北京两次,时为清朝嘉庆及道光年间。然而最受后世称道的是他在艺术方面的贡献,他所兴建和修复的曼谷庙宇不胜枚举,最著名的便是郑王庙(Wat Arun)他还展开外交活动,并允许葡萄牙在曼谷设立第一个西方国家的大使馆。
拉玛三世王在位期间为1824到1851年,他继续了暹罗重新对外开放的政策,成功地与中国进行了贸易,源源而入的中国彩色陶瓷使他倡导利用陶瓷片来装饰许多寺庙。他还是个极度虔诚的佛教徒,鼓励美国的传教士把西药和印刷引进了泰国,经过改良后使泰国开始有了泰文的印刷,天花疫苗也就是当时从美国引进的。
蒙库是拉玛三世的弟弟(1851~1868)他在继位拉玛四世王之前做过二十七年的和尚,他是节基王朝的英明国王之一,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国君,精佛学,重科学,知识渊博,通晓多种语言。他探研了许多学科,如西方历史、地理、数学、现代科学,尤其是天文学。他曾成功地推测出1868年8月18日将会出现日全食,当时许多欧洲和亚洲的科学家们持不相信的态度跑到泰国湾东南岸上观察,这一天,果然月亮挡在地球前面,整个太阳被遮掉了。蒙库的成功在东西方的天文学中倍受崇敬。为了抵抗西方国家的侵入,他与邻国化干戈为玉帛,又与西方多国建立外交关系,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等国签订了商业或友好条约。无疑,这种做法导致他的国家免遭外国的欺凌而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继承蒙库王位的是他的儿子,当时他只有十五岁,继任为曼谷五世王,也就是泰国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
五世王大帝,英明睿智,高瞻远瞩,韬略艺世,攘外安内保国,在当时帝国主义步步逼近,耀武扬威下,大帝不为武力而屈服,整军经武和外交周旋力挽狂澜,终使泰国保得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并亲手创建拍遵宗诰军官学校,培养了优秀的新一代军事人才,强化了保卫国军疆域的力量。
大帝屡次亲访西欧强国,汲取经验,将国政革新,设行政、法律、医学学院,改革税务和海关制度。大帝建成泰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所医院,并创办完成了自来水、电力、电讯、电话系统。大帝在访欧期间,对文明国家的法治及民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改变了宫廷规章制度,废止了古代的跪拜礼节,废除了奴隶制度,兴建学校、博物馆、图书馆。颁布国民教育制度,并在国内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发展道路系统,创办邮电局和暹罗的第一所医院(是里拉医院)。历史学家称他执政时期为“维新时代”,实际上,这一时期是泰国现代化的开端。
朱拉隆功于1910年逝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曼谷国会大厦前放置他的铜像。每年十月廿十三日他的祭辰之日,在此广场都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朱拉隆功的继位者瓦栖拉乌(Vajiravudh)为拉玛六世王,他出生于英国牛津,曾服役于英军。他的改革措施乃是以西方精神为指导。他的重要变革之一就是在1913年颁布诰令,要求臣民采用姓氏,从此改变了泰国只有名而没有姓的历史。他在全国推行初级教育,并成立曼谷的第一所大学,朱拉隆功大学。他的丰功伟绩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要民众提高国家观念,籍以缔造爱国情操。六世王瓦栖拉鸟很晚才结婚,他仅有的女儿是他在1925年过世的前一天才诞生的,于是王位由他的胞弟帕恰迪波(Prajahipok)接任。随着世界潮流,皇族的权力逐渐被宪法所限制,拉玛七世王执政时,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君主专制,在1932年12月10日开始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从此泰国变为君主立宪的国家,即国王继续在位,由国会组织政府处理国家事务,一直至今。
1935年七世王在英国宣布退位,他保留了素可泰亲王的荣誉头衔,并在英国度过余生。他十岁的侄子阿南达·玛希隆(Aranda Mahidol)于是继位为拉玛八世王。在他尚在瑞士求学期间,由摄政会三人专职辅佐直到他学业完成。1945年,阿南达·玛希隆国王满二十岁,全国人民欢天喜地地迎接他回来执政,可是事隔一年,于1946年6月9日,这位年轻的国王竟然在自己的卧房内中枪驾崩。于是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继位。即现今节基王朝第九世君主。
《三国演义》开篇即讲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虽然被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否定掉,却是中国古代、近代乃至世界古近代发展的一句总概括。中国能确认的文明直溯四千年前的大夏王朝(其实之前还有黄帝等的传说),之后成汤建商,周武王伐纣,再到春秋乱世,中国人从证明开始之初,便 没有停止过战争,说时代的需要也好,说维护自身权益为在乱世争得一席之地也好,说为一统天下实现霸业也好(秦王嬴政就是这样的),攻城的手段在不断地提高,攻城的器械也在不断地改进》
攻城战是所有战争中平均死伤最多的一种,作为守方,拥有坚强的城郭对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夏朝就有了。而世界上最宏伟的城墙是我国的长城,公元前214年,嬴政下令将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到辽东,总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
兵法记载,攻城有“临(临山筑攻)、钩(钩梯爬城)、梯(云梯)、堙(填塞城沟)、水(水攻)、穴(挖地道)、突(穿突暗门)、蛾傅(密集爬城)、轩车(用高耸的轩车攻城)、轒辒车、空洞(隧道攻城)、冲共十二种。
而攻城器械则多不胜数,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
弓
《吴越春秋》中有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就是弹弓,是更古老的抛射工具,发射石丸等弹丸,所以原始弓也十分简单。从《易经》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的记载可看出最处形态的弓无非是将一根木竹弯成弧形,销尖木竹既为箭。可以说简陋到极至,其射程与杀伤力更是不敢恭维,但毕竟使人类摆脱了身体机能的限制成功运用一种机械力。
商周时期,弓箭的发展趋于成熟,作战的箭矢已主要是青铜镞,弓的样式也基本具备了后世弓的形制。到春秋战国,弓的制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
西汉以后,穿透力更强的铁镞逐步代替了铜镞,弓的制作也愈加精美,但形制,质量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火器发明后,因其射速慢,天气影响大,轻便的弓箭还有相当的生命力。以明代戚继光的军队装备为例,步军中弓手占十分之一,马军中仍占二分之一强。至于满清更是以骑射作为夺取天下的利器,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弓箭才走出了中国军队的序列。
在长达数千载的装备史上,弓箭赢得了无上的荣光,春秋战国时位列兵器之首,“射”技也是公卿大夫必备的“六艺”之一,齐桓晋文称霸,周天子赐予彤弓彤矢以示其代天伐罪之权。如百步穿杨的养由基,辕门射戟之吕奉先具是一段佳话。即便是羽扇伦巾的周公谨也用十日造箭之法来谋害诸葛亮。
飞钩
飞钩,檑义夜和狼牙拍,顾名思义飞钩是将一铁钩栓于绳索之上,是很多梁上君子的最爱。实际上飞钩用于攻城的历史几乎和飞钩本身的历史一样长。《墨子备梯》,《武经总要》,《练兵实纪》,《兵器图说》都有记载,而令人更惊讶的是飞钩的寿命之长,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二破武汉之时正是陈玉成亲率敢死队用飞钩夜间偷袭得手。即便到了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我人民军队也多次利用飞钩建立功勋。飞钩用于攻城多为人知晓,事实上,飞钩在防守上的功绩也是勿需多让。一旦攻方以云梯冲城,如果你有足够的冷静,足够的准确,足够的力量,足够的敏捷便可用飞钩将云梯拉倒或拉垮,将梯上之人尽皆摔死。当然,在飞箭如雨的战场,你还要有足够的命大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飞钩用于夜袭给防守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古时的大城尤其是京师,都是占地广大,人口众多。北京俗称“四九城”指四十里的城墙九个门;唐代的长安人口百万。如果敌方“悄悄的进村,放枪的不要”,想在这样的大城只靠人力夜夜备袭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是,恐怕敌方尚未来袭自己已经心力憔悴。《三国演义》中曹刘争汉中,曹操临河下寨,刘军不得进,后诸葛亮正是用疲兵之法逼退曹军。这时狼牙拍和檑义夜该大显身手了,狼牙拍以铁钩,铁钉置于木版或绳网上,夜间悬于城上,若敌以飞钩夜袭便被钩住扎伤不得攀缘。檑义夜是狼牙拍的近亲,只是其将钩钉置于圆木之上,除了可防夜袭,还可当檑石滚木投下。
车
车,古来城关或是高墙深池,或是居于险要,所以攻守战具皆为庞然大物。若想灵活应用,仅凭人力则实在是有些费力不讨好,即便是体力比人高那么一点点的牛马,面对数十吨的重物也不免有望洋兴叹之感,所以古人大多将战具装上战车(如巢车,霹雳车等)。可想而知若没有车的发明,攻城战将乏味的多。
中国的传说中,发明车辆的桂冠属于夏朝的奚仲。夏商之时,就有大规模战车决战的描写。但是面临着缺乏实物证据的难题。如果传说属实的话,中国使用车辆就不应迟于公元前23世纪。1972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座商代车马坑。里面车厢,车轴,车辕皆制作精良,证明当时车辆技术已经发展的极为完善了。
抛石机
抛石机(又称炮),相传炮发明于周代,叫“抛车”。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抛射出去。由抛杆,抛架和机索三部分构成。抛杆设一横轴,顶端连有一副皮兜绳;机索由数十上百根绳索组成。每根绳索需要1——2人拉拽。
东汉时期,炮已成为备受重视的攻城战具。公元200年,曹操袁绍战于管渡,曹军使用一种自行炮——霹雳车攻破袁军壁楼,大获全胜。唐宋以后,炮的使用更为普遍。宋代的陈规在《城守录》中感慨的写到“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炮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炮之术,则可以制敌。”
在中国炮的使用史上,蒙古人处于突出重要地位,对中国炮的使用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公元13——14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建立了空前而且很可能绝后的庞大帝国。虽然蒙古无敌的铁骑是这个神话的根本,但蒙古强大的炮兵却赋予了蒙古军队摧毁一切防御的巨大破坏力,是蒙古从草原之王走向世界霸主的重要标志。 蒙古的炮称为“回回炮”,它是一件“驳来品”进口货,是当年蒙古西征时从波斯人手中学来的,也算中国早期知识引进的成功范例。“回回炮”上出现了类似射击计算表的刻度,极大的提高了射击的精度。古籍上曾经记载“回回炮”在攻襄阳时发挥的巨大作用:“中人立毙,中地下陷三四尺”,也正是“回回炮”一阵齐射将襄阳的城墙击毁,历时三年的襄阳大战终于在“回回炮”的怒吼声中尘埃落定。
在中华5000年的辉煌史上饱受战争的累累剑痕,《战国策。秦策》有云:“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逐鹿而擒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其间或有吊民伐罪的凛然正气,或有抗暴抑强壮志豪情,更有争夺权力的荼毒生灵。战国时燕将骑劫攻即墨不克乃尽掘齐人祖坟;秦之王贲伐魏以水灌大梁,一代名城毁于一旦;蒙古西征,兵锋所至有反抗者尽皆屠城。难怪兵圣孙子称其为“此攻之灾也”,但攻守双方所用战具则成为了古人智慧的集中代表。
希望采纳
我国七大古都
安阳,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和杭州。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文字历史已经有数千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兴土本,着意修建。这些古都,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模式或建筑风格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往往表现了同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建筑有特殊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各大古都的建筑沿革史,就是一部较完整的城市建筑史。我国曾作为国都的城市数以百计,最著名的有七个,号称七大古都,即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安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有六大古都之说,并没有把安阳列人著名古都的行列,为此,不少人从安阳的历史地位出发,认为这种定论应有所改变。1988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了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把安阳市列为中国古都之一,并被确认为七大古都之首,安阳古都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安阳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被定为都城。当时,商代的第20代国王盘庚把国都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直延续到商代末年,历时273年。在这段时间里,商代统治者大兴土木,刻意经营,使殷成为一座古代大都,当时称大邑商、天邑商、商邑。商代以后,一直到公元6世纪的2000年间,中原王朝曾多次建都于安阳,但在城市建设上没有什么成就。由于战乱,这座古城早已成为废墟。宋代以后,这里不断发现殷代文化和建筑遗存,特别是解放后,经几次大的发掘,基本弄清了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人们把这些城市建筑遗迹称为殷墟。
殷墟位于洹水之滨,距现在的安阳1公里,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宽处5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在这片地域中,共发现宫室建筑遗址50余处,大致可以划分出3个区域。
北区有15处遗址,分布较散,为王室居住区。中区有21处,布局比较整齐,有明显的南北中轴线,中轴线上排列有3道大门,以及几处较大的夯土遗迹,是商代宗庙和商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南区有10几处遗址,规模较小,布局零乱,年代稍晚,是商王祭祀的场所。
在宫室遗址西南方大约300米处,有一段梯形壕沟,长750米,深5米,宽10到20米,是人工挖成的宫室防御设施。王室以外,零散分布着不少民居遗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与宫室区隔河相望的洹水北岸迤西3公里处,是商王、贵族的墓葬区.有10几处大墓。
从殷墟现存的遗迹来看,这座古都已经表现了城市建筑方面较成熟的水平。宫室、民居、作坊、墓地的规划已经比较完善了。宫室建筑高大、豪华,最大的房屋达到400平方米,房基夯土厚达2米,有不少整齐、讲究的石柱础和铜柱础。陵区内大墓,穴深一般达到8~13米,最大的墓面积达到400平方米,道长32米,穴中央用巨大的木料,砍成长方形断面,互相重叠成为井干形墓室。这些都说明,殷墟在当时已是一座规划完整,布局清晰,建筑物形制完善,建筑水平较高的古代都城。
目前,安阳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座重要城市,每年都有不少专家、学者前去考察,并吸引着大批游人前往游览。
西安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中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0个朝代在西安建都,周幽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近百个帝王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做为古都,历时1062年,西安古城建都之多,历史之久,不仅是中国诸城之最,即使在世界名城中也非常罕见。
奠定西安城宏大规模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从隋朝开始的。隋代开国皇帝杨坚上台以后,命令一个叫宇文恺的著名建筑家重新规划、设计西安城,并负责监督修建。宇文恺为了搞好设计,巡游了好几个名城,研究吸取其建筑特点,又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地形特点。他认为:长安城"凋残日久","旧经丧乱",水量又不足,而城东南的龙首原地势极好,适宜建大都城,因此新建了长安城,奠定了长安城的规模和总体布局,当时叫大兴城。唐代又做了部分修缮和扩建,改称长安城,做为唐朝的国都。这座都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长安城一共由三重城墙组成,即外城、皇城和宫城。城墙全部由夯土筑成,巍峨高大,平面呈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四周有高大的城墙环绕,城墙厚约12米,每面各开3座城门,城外有很宽的护城河。皇城位于全城中轴线的北部,宫城坐落在皇城的北端。
宫城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皇帝也在此处理朝政。皇城是朝廷办事机构所在地。宫城和皇城之间有一道宽阔的横街,就像一个广场,可供兵士操练,也是皇帝接受百官及外国使臣朝贺的地方。皇城以外是街坊。
长安城的整体布局和街巷规划十分严整,体现了很高的建筑设计水平,它继承了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的传统,中轴对称,方正规则。南北中轴线为朱雀大街,从外廓城南面正门明德门到皇城正门朱雀门,正对宫城的承天门。官城和皇城与民居严格分开,改变了汉代长安城民居与宫室相参的情况。城内地形东北较高,东南较低,市内有6条东西向的高岗地,规划时利用高岗布置宫室、官府及大型庙宇,以突出城市的主要建筑和控制全城的制高点。商业区分别在城东西两边居中的地方,叫东市和西市,两市都设计成"井"字街,各分成9个小区,每区经营一个行业的商品。西市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900多米,四周筑有围墙。居民区由各个街巷分割成110个里坊,每个里坊都是相对独立的封闭整体。筑有夯土的坊墙,设有坊门,大坊有4个坊门,小坊有2个,夜间及遇有禁令或事变,即关闭坊门。各坊内有道路相通,宽约15米,其间有许多小路通到每家门前,称为坊曲。
全城的街道都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的直道。大街共有25条,其中东西向14条,南北向11条,街面非常宽阔。其中南北的朱雀大街纵横整个长安城,街面宽达150米,是长安城的主要街道。其他的街道也都在100米以上,即使是沿城边的小道也有25米宽。这样宽阔的街道,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帝出行时的仪式、排场的需要。
长安城的宫殿规模很大,据考证,其主殿含元殿和内德殿的规模远远超过故宫的3大殿,城中还遍布寺院,有81座佛寺、28座尼庵、30座道观、6座女观、2座清真寺、4座胡袄祠。城中还有较完善的引水和排水系统,反映了当时规划的细致。
洛阳
洛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城市,历史上,曾经有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因此有"九朝故都"的称谓。
最早的洛阳城在现今洛阳的西边,是周代初年,周公平定国内叛乱后,为加强对东方的控制而建立的,叫周王城。周公把反周的商朝遗民迁到这里严加看管,他本人也常在这里居住,使城市一天天发展起来,成为当时周天子统治中原地区的重要据点。
洛阳城最兴盛的时期是隋、唐时期。隋朝最初建都于长安,后来隋炀帝杨广杀了他的父亲文帝杨坚,当上了皇帝,据说一次巡视到洛阳,站在邱山下视,感叹说,这么雄伟的地势,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有一个臣子奉承说,这是前代人留着等你呢。杨广非常高兴,就命令在曹魏洛阳城的南部新造一座城,并迁都于此,称为东都,这才使洛阳城日益兴盛起来。
洛阳城的设计和监督修建也是由宇文恺主持。新城根据洛阳的地理位置,没有采取和长安城一样的设计,如并不是南北轴线,左右对称,皇城和宫城的位置不是居于中间,而是在北部偏西的地方,街道也比长安城窄,一般只有41米宽。
东都城北面遥望邙山,南面对着龙门双阙,形势非常险要。平面布局略呈正方形。南北最长的位置是7312米,东西最长的地方是7290米。洛河由西向东横穿市区,把洛阳城一分为二,河上有四座桥梁连接洛阳南北两部分。同时,把伊水、e水引人城内,并开了几道漕渠,使洛阳城的水上交通非常发达。
隋朝营建洛阳,工程非常浩大,每月役使的工匠,达到百万以上。修筑宫殿需从豫章(今江西境内)运来大木,3000人运一根柱,一天仅走二三十里,一根柱子的运力就是10万工。
唐朝把洛阳做为东都。武则天当政时又改为神都,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建筑,如上阳宫、明堂(万象神宫)等。但安史之乱后,洛阳大部分被毁。之后几个朝代,虽以洛阳为京城,但国力所限,城市建设方面的建树很少。
今天的洛阳旧城是宋代修筑的。宋仁宗景v元年(1034年),王增做河南府通判,主持改筑了洛阳城,当时城墙是土城。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改土城为砖墙,并挖了城壕。当时的城城周围4公里345步,城高13米,壕深17米,阔10米,有4座城门。明代末年,墙及城内建筑毁于战乱。清代初年,洛阳又得到重建,其规模和建筑基本上沿续到解放前夕。
开封
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历史上,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和金等7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其中最兴盛的时期是北宋年间,当时的开封叫做东京。宋东京在我国的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的地位。
东京城的设计和建筑非常完善。同其他古代大都城一样,它也是由外城、内城和宫城3重城组成的。
外城周长19公里,建有坚固的城墙,城墙上每隔155米远,就建有一处防御建筑。南面开有3个城门,另外还有2个水门,东面和西面各有两座门,也各有两个水门。北面开有四个城门。所有的城门都建有瓮城,瓮城上建有城墙。为了守城的需要,整个外城环绕着一条十多丈宽的护城河。河两旁遍植杨柳。外城遗址明代还存在,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泛滥,遂被淤没。
外城内的中央部分是内城,它周长9公里,南、北面各开3个城门,东、西2面各开2个城门和2个水门,内城的主要建筑有宫殿、衙门、寺庙、商店、作坊和住宅。
宫城又位于内城的中央,南面开3个城门,北、东、西3面每面只开1座门。城墙上的4个角建有角楼。宫城里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对称的,排列非常整齐。
城市的街道设计很完善,全城有4条大的干道,其余街道基本上以这四条干道为中心纵横展开,形成了许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
来代的东京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在设计上改变了早期都城严格的里坊制度和集中设立市场的布局,除了宫城以外,到处都可以看到商店,夜里还有通宵的夜市,驰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就是这座城市的一个角落。
随着北宋的灭亡,开封也逐渐衰落。金朝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之后,河道总在开封附近,使开封饱受水灾之苦,小灾几乎年年有,大灾几年一次。据记载。黄河侵人开封共达6次,2次侵人外城,4次侵人内城,在附近泛滥达40余次。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后才得到根本的改变。
南京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南岸,东边和南边有起伏的低山,把它环抱在一个盆地里。东边是秦淮河的谷地,北边是玄武湖,西边是石头山、马鞍山,东北部是钟山,形势非常险要,素有"龙盘虎踞"之称。它是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三国时候的东吴和它以后的东晋、宋、齐、梁、陈等六个朝代都在这里建过都,所以又有"六朝古都"的称谓。三国时,南京叫建业,东晋以后叫建康,五代十国的南唐国也曾在这里建都,名叫江宁。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在这里建都时才称为南京。太平天国时,这里曾改名天京。南京城的基本规模和形制是在明朝确定的。
南京的城墙十分高大、雄伟、坚固。1356年,朱元璋占领了南京城,他采纳了徽州人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着意建筑城墙。墙用石灰、糯米浆、桐油作拌合料,墙顶用桐油和土作拌合料。修筑城墙的时侯,朱元璋还亲自到现场检查质量。城墙底部用花岗岩和石灰岩砌成,一般宽10~18米之间,上部砌大砖,顶部宽4~9米。城高14~21米,平均高度12米多,顶面铺上石板,可供将士策马飞奔。城墙外面筑有外廓城,周长66 8公里,比当时号称世界第一大城的巴黎的城墙还要长8公里,城墙四周还筑有碉堡2000座,垛口 13000多个。全城面积120多平方公里。它把南京城郊外的雨花台、紫金山、幕府山等都围在里面了。外城共有18个城门。内城共有13个城门,其中一个门叫聚宝门(即现在的中华门),非常雄伟、宏大,是我国最大的古城楼。砌城的大砖是动员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5省125个州县烧制,然后由水路运到南京。城砖的侧面都打印着府县名、监制人和造砖人名。整个城域平面并不是方形的,而是随地势起伏而建,南北长达10公里,东西较窄,最宽处5 5公里。
皇城建在南京城向东扩充的一块土地上。平面为正方形,内有宫城。皇城的布局体现了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思想。由一条自南而北的中轴线为骨干,中部建皇宫。午门左为太庙,右建社稷坛,前面延伸为一条大道。两旁设政府机构。这种设计思想被之后作为都城的北京全盘采用。
外廓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部分为土质,险要部分用砖砌城门和城墙,共开了18个城门,现已无存。
南京的商业区主要设在秦淮河两岸,手工业散布于城内,至今还留有不少织绵坊、弓箭坊、皮作坊等地名。
杭州
杭州市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市与湖相互包容,成为一个整体。早在唐代,杭州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城湖相间的布局和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内一座别具一格的大都市。唐代李华在其《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曾描述当时杭州市"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家",非常繁华。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H以杭州做国都,这是杭州设都的开始。公元910年,钱H开始在他于公元893年修建的周长35公里的基础上修筑规模浩大的城垣建筑,并同时把城垣内的宫室、街道、河渠、市场、房舍等进行了规划和修建。此时,西湖也逐渐成为杭州城不可分割的部分。钱H大规模疏浚了西湖,并在市内挖了3个水池,用竹筒和瓦管接通西湖,引水解决城市用水,同时整修新建了灵隐寺、净慈寺等佛寺,建立了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和保m塔等四座名塔,至今仍保留着除雷锋塔外的三座。为了发展海运交通,当时还对钱塘江进行了整治,沟通了与外省及日本、朝鲜的海上来往。
北宋时期,杭州降为一个州治,但仍是一座名城,知州王济、郑戬、沈遘和陈襄都对城市和湖区进行过治理。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任杭州通判(仅次于知州),3年后离任。元v元年(1066年),54岁的苏轼又任苏州知州。这两次任期内,苏轼对整治城市和湖区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大规模疏浚了西湖,还疏浚了运河,保证了漕运畅通。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政权正式定都杭州(当时叫临安),这是杭州正式成为一个朝代的首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杭州人口由10余万户,20余万人发展到26万户,55万余人,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城市。统治者在凤凰山候建大内,王城周围达9里,北起凤山门,西到万松岭,东到修潮门,南到江干。从朝天门向北,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长达4300多米的衙街。城内还有数量巨大的坊巷和市集。当时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描写杭州的景观时说:"居民室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为适应当时频繁的对外交往,朝廷专门设置了四方省馆和市舶务等机构,负责接待外宾,在今武林门外建造郭驿,在候潮门外建造都亭驿,作为接待外国使节的宾馆。当时的娱乐设施——市也建了很多,就像上海大世界一样。最大的有五处,即今清河坊附近的南瓦,惠民街的中瓦,羊坎头的大瓦(上瓦),众安桥南的北瓦和庆春街的蒲桥瓦(东瓦)。其中北瓦最大。一个瓦市内又分成若干"色栏",每个勾栏内都有名角主演的不同种类的曲艺或戏剧。例如北瓦内就有13座勾栏,分别演出史书、小说、戏剧、相扑、傀儡骊(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水傀儡等)、说唱、浑话、学乡谈、影戏、棍棒、教飞禽等。城内还设有规模宏大的太学、府学、县学,另外还有众多的乡校、家舍馆等建筑物,每一里巷,至少有一二所,可以看出杭州比较发达的文化建筑布局。
元朝占领杭州后,对城市建筑破坏很大,但劫后的杭州仍然显示出她与当时其他城市的不同风格,以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这里时,情不自禁地称其为"世界上最名贵富丽之城"。
北京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城,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这里是蓟城;唐代叫幽州;辽代时期,这里建为南京城,也叫燕京,这是作为都城的开端;金朝叫中都;元朝叫大都;明清时期称北京。
辽代有5个京城,燕京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最大的一个。在城市建筑上,辽代只是把唐幽州城墙重新修筑,另在城内西南建了一个很小的宫城,叫大内,城内宫殿多半沿用前朝建筑。金朝占领燕京后,于天德三年(1151年)由张浩、孔彦舟设计,在旧城基础上建中都,并于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当时修建的规模很大,宫室、城墙、民居、苑囿都很完备,仅征用民工即有80万,还有兵工40万。但元朝攻破中都后,旧有建筑几乎破坏殆尽。
北京现在的规模和布局大体上是元代奠定的。1215年,蒙古军队打败了金国军队,占领了中都城,建立了元朝。1267年,元朝决定在中都城的东北部,建立一座更大规模的新城,这就是大都城。
大都城由原籍河北邢台地区的刘秉忠负责规划设计,另外还请了一个名叫黑迭儿的阿拉伯人帮助他设计。当时任都水监的郭守敬也参加了建筑工作。
元大都城的总体规划是在对北京地区进行了多方面调查才确定的。施工中,先按地形的倾斜铺设地下水道,装设排水设备,然后才在地面上根据分区布局的原则进行修建。
大都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长7400米,东面宽6650米。北面有两个城门,东、西和南面各开了3个城门,城外修有宽阔的护城河。皇城在城内南部的中央,官城又在皇城的南部。城内的主要干道大都成正南正比,正西正东排列,主要有9条,都通向各城门,只有沿积水潭的东北岸,为了漕运的便利,开了一条斜街。干道两旁是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
大都城的主要建筑是宫城,基本上是围绕太液池建筑,主要有两组宫殿,即大明殿和延春阁。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宫殿建筑,如太后住的西御苑、太子住的兴圣宫等等。
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将北边城墙向南缩进2 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墙分别向南移动,并加筑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个布局反映了明朝强调恢复汉族传统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体制修建,规模很大。整个城市以皇城为中心,按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城传统,在皇城东西(左)建太庙,西面(右)建社稷坛。并在城南、北、东、西4个方向建天、地、日、月4座坛庙。明北京城的规划,突出了南北中轴线的地位,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到钟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轴线,通过9道门阙,直达紫禁城的3大殿,突出了皇宫的威势。紫禁城的北面堆筑了43米高的景山,丰富了城市的主体轮廓。
清代的北京,城市布局、宫城及干道系统均未更动,只是在内城建立了许多占地较大的王亲贵族府第,在西郊建立了许多离宫园林。这些园林大部分毁于外国侵略者之手。
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
看了成都和西安的历史才知道,谁是中国超级大城的常青树呢?
本文2023-10-27 19:43: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