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经典书籍
《诗经》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论语》
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3《红楼梦》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4《三国演义》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5《史记》
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颧髎穴:向上按,止眼跳
颧髎穴也叫“兑骨穴”、“兑端穴”。“颧”的含义是颧骨,说明这个穴位在颧骨上,“髎”的含义是孔隙。
我们之前接触过孔隙,都是分布在地部,颧髎穴也是如此,由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在此穴位受冷,降到地部,由孔隙渗透,流向小肠经体内经脉。至于其他的别名也有相似的含义,“兑骨”的含义是说,这个穴位的气血都是天部的云气转为的凉湿液体。
“兑端”的含义是指这个穴位的气血转为凉性,而且位于小肠经的最高点。
这个穴位的名字出自《针灸甲乙经》。中医古籍《千金方》中将这个穴位命名为“权髎”,又称“兑骨”。
国人在世间生存了这么久,说出了很多传世的俗话。
有句俗话说:“左眼跳福,右眼跳祸”,又有句俗话说:“右眼跳财,左眼跳灾”,预示着什么是弄不清楚了,不过眼睛总是莫名地跳动,的确会影响到人的心神。
这个时候,你可以 按压颧髎穴,眼皮很快会停止跳动 ,让你可以更加专心地工作、学习。
还有一种讨厌的情况就是在受到风寒侵袭之后,会引起 颜面神经麻痹、痉挛、疼痛和三叉神经疼痛,自己疼痛难忍也就算了,很多时候还影响到面部表情 ,影响美观的同时还会造成种种的误会,这时,也可以利用颧髎穴,对所患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
按压这个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 上颌牙痛的症状 。
颧髎穴位于面部,颧骨最高点下缘凹处,与鼻翼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坚持长时间地按压这个穴位,对于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面部痉挛引起的歪斜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会用针刺的方法来治疗各种眼部疾病;
在中医美容中针灸颧髎穴也是经常被用到的。
在按摩这个穴位的同时、配合按摩地仓穴、颊车穴,可以治疗口鼻歪斜。
配合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牙齿疼痛。
皂角
皂荚 ,又名皂角树,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皂角)能力强。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一种植物胶(瓜尔豆胶)是重要的战略原料;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皂角的(20张)落叶乔木,高达15-30m,树干皮灰黑色,浅纵裂,干及枝条常具刺,刺圆锥状多分枝,粗而硬直,小枝灰绿色,皮孔显著,冬芽常叠生,一回偶数羽状复叶,有互生小叶3-7对,小叶长卵形,先端钝圆,基部圆形,稍偏斜,薄革质,缘有细齿,背面中脉两侧及叶柄被白色短柔毛,杂性花,腋生,总状花序,花梗密被绒毛,花萼钟状被绒毛,花黄白色,萼瓣均4数。荚果平直肥厚,长达10-20厘米,不扭曲,熟时黑色,被霜粉,花期5-6月,果熟9-10月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1]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 (125)厘米,宽1~4(6)厘米,前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毫米;花梗长2~8(10)毫米;花托长25~3毫米,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3毫米,两面被柔毛;花瓣4,长圆形,长4~5毫米,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长25毫米;两性花:直径10~12毫米;花梗长2~5毫米;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长4~5毫米,花瓣长5~6毫米;雄蕊8;子房缝线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数湖北标本子房全体被毛),柱头浅2裂;胚珠多数。荚果带状,长12~37厘米,宽2~4厘米,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臌起,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长5~13厘米,宽1~15厘米,弯曲作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果颈长1~35厘米;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毫米,宽8~9毫米,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的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
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属于深根性树种。需要6~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但是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
折叠皂角开发用途
皂荚树中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器官包括皂荚的种子、果肉、皂刺、树叶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生态经济树种,是极具开发利用潜力的绿色产业原料资源:皂荚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内胚乳中含胶量达到686%,其性能优于进口的瓜尔胶,是理想的植物胶源。植物胶能迅速地溶于水,能形成高粘度的稳定溶液,被做为高效增稠剂、稳定剂、粘合剂,广泛应用于应用于食品、石油、天然气、纺织、造纸、炸药、矿业和釆油行业等40多个工业部门。分离提胶后的种子剩余物可作为蛋白饲料或生产绿色食品的原料。
皂荚荚果中含有三萜类皂甙等天然活性成份皂荚素)。皂荚皂甙是一种医药、食品和日常化工均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产物;皂荚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皂荚素,常用其洗涤丝绸及贵重金属、用其清洗待镀金属、用其作轻质混凝土的起泡剂、用其配制泡沫灭火剂、用其配制农药杀虫剂等。皂素对皮肤无刺激,对人体无害,其纯天然洗涤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皂荚刺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是中医治疗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常用的配药之一,被列为抗癌中草药。李时珍将皂荚列为珍品,“治痛肿妒乳,风历恶疮,胎衣不下”,“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采用现代分离技术,从皂荚刺分离制备医药中间体,是进一步提高皂荚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皂荚树叶中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可以作为木本饲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从我国现有种植业提供给畜牧业的饲料来看,由于受饲料不足和饲料结构不合理的影响,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有效地利用皂荚树叶蛋白质饲料,对我国畜牧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皂荚深加工的主要产品皂荚胶、皂素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仅对植物胶的年需求量是在10万吨以上,但年产量不足2万吨,每年都需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随着国内外对皂荚研究的深入,皂荚产品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将不断提高。在未来几年中,对于皂荚资源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因此,投资建设本项目其市场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皂角粉:又称电镀清洗剂,是一种植物表面活性剂,该产品是本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共同研制开发的新产品,皂角粉广泛用于五金电镀行业,金属表面在电镀前,经皂角粉处理后,具有除油去污,电镀后抛光增亮,使用皂角粉对清洗物表面无任何腐蚀,它优于其他任何一种化学清洗剂,是最理想 的天然高效表面活性清洗剂。皂角粉也可用于农药厂生产可湿性粉剂使用。皂角粉还可以用于加气砖厂生产的各种规格的加气砖块,它主要起发泡作用。链条厂也可广泛使用。 皂角皮:它是天然的工业洗涤产品,可用于动物毛皮制品的清洗加工,加工后毛皮具有毛皮柔软、光泽好之优点。也可从皂角皮中提取制药用的激素等材料。 皂角豆:也称皂角籽,本产品是生产开发美容美发产品的最理想的天然原料。也是生产植物胶、皂荚胶的主要原料。 皂角米:也称皂角仁,本产品是生产食用胶的天然有机原料,广泛用于八宝粥及其它食品的添加剂。
头皮角质即我们俗称的头皮屑,去除头皮屑的六个方法如下:
1、选用适合自身的洗发水
有些人对某种洗发水会出现过敏的症状,表现就是头屑增多,并且伴随有头皮瘙痒的状况,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换一种洗发水,看看你情况有没有得到缓解。此外还有很多的美发用品也会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如:染发剂、烫发剂等等对头皮的伤害都是十分的大。
2、经常洗头发
常洗头发,必要时,天天洗。一般而言,你愈常洗头发,愈容易控制头皮属。使用温和的洗发精通常,量和、无药性的洗发精即足以控制此问题。头皮屑经常由于头皮油脂分泌过旺所致。用温和的洗发精,加等量的蒸馏水稀释;可以控制油脂分泌,且不刺激头皮。
3、合理的清洁头皮
首先要用温水洗头,避免水温太烫会导致刺激到头皮。然后选择具有杀菌功效的洗发水。洗发水要现在手掌心抹到起泡以后再放到头发上,减少对头皮的刺激,另外切忌用指甲大力的抓头皮,应该用指腹慢慢的对头皮进行按摩,最后洗头的次数应该不要太频繁,会导致刺激皮脂的分泌。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睡眠要充足,成年人每天应睡够8个小时。此外,不能让自己太累,经常放松下精神。其次,经常锻炼身体,增加体抗力。
5、菊花叶去皮屑
用菊花叶子40片,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煮成绿色的汁液后,放凉,然后放入瓶中保存。使用时,直接用这种汁液来清洗、按摩头皮即可。菊花叶子中含有特殊的精油成分,用菊花叶煮成的汁液来清洗头发,可以有效抑制头皮屑的生长。
6、啤酒去头皮屑
先用啤酒弄湿头发,待15分钟后用清水清洗,然后用洗发水洗干净。每天使用两次,一个疗程是3天。坚持两三个疗程后可发现头皮屑显著减少。
扩展资料
头皮屑产生的原因:
头皮屑是头皮表皮细胞新陈代谢自然产生的,头皮健康时脱落的细胞是我们不易察觉的粉末,当头皮出现问题时,表皮层没有成熟就脱落了,表现为头皮屑。临床上头皮屑增多伴有脱发,一般考虑可能为脂溢性皮炎或银屑病,需要看皮肤科门诊来鉴别诊断。
银屑病的病因不明,脂溢性皮炎与饮食习惯不佳、嗜酒、内分泌失调、缺乏维生素,或者头皮局部受化妆品、染发剂等刺激有一定关系。
参考资料:
人民网-六大妙招轻松去除头皮屑
-头皮屑
我觉得养生分几类这样就多了,锻炼身体、保健品等等都是养生,总结的来说对身体有益的都可以说是养生,因为养生就是可以身体更好一点,活的时间长一点。
医家美容主要包括祛斑、美白、润肤、乌发生发、去疮、减肥塑身、香口益齿等。养生则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主要包括食养、药养、针灸、按摩等。医家本草类、方剂类、养生类、针灸类等类目多有涉及美容养生的古籍。常见的有《千金方》《食疗本草》《修龄要指》《养生类纂》等,《本草纲目》也是其中重要一部。
古代养生的典籍,光中医的就有一大堆,这里就不提了。美容的就相对不算多了,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翼方》收集了不少验方;在道教也有一些方法流传,据传自西王母的女丹双修派所介绍的,其丹法分上、中、下三乘,下乘为房中秘术,有《嫖经》等书所载的驻颜留春美容之方;中乘有采阳补阴之青娥术;上乘有双修双成、男女俱仙之诀。其中有玄女,素女,采女所传合阴阳之术;有夏姬调合巽艮养阴驻颜之方;有赵飞燕美容轻身内视之法。
房中术与精神快感的研究,中医远行学派遥遥领先,把原理弄清楚了,其它很多宗教中看似深奥或故弄玄虚的东西,就不再是秘密了。中医性学经典之一《天下至道谈篇》中医远行学派版,《人类延长寿命要论》等论文有阐述。
宋以前:三经 《内经》《难经》《甲乙经》
针灸学早期的经典理论比较驳杂和粗略,但有很多实用的经验疗法。此时期著作理论层面影响力大。
宋以后:《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资生经》
明清针灸学著作,理论方面较为成熟和成系统。尤其是手法方面,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此时期著作临床层面影响力大。现在传统针灸临床实际上是在沿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
另外在 秘籍网 或者 医书网 里收藏了很多针灸书籍,对针灸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中医灸法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一本通(超清版)
中医针灸健康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证治诀(超清版)
中华奇穴大成-看医学网
中华现代针灸验方荟萃(杜立宽)
中华艺术针灸集(超清版)
中华针灸学(赵尔康)
中国传统实用针灸学(超清版)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超清版)
中国头皮针(朱明清)
中国实用刺血疗法(谭德福)
中国实用芒针治疗(杨兆钢)
中国微针疗法(郭长青)
中国手针疗法(王富春)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张中和)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梅花针 第二版 钟梅泉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尹远平)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冯春祥)
中国特种针法(孙启凤)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超清版)
中国足针疗法(李家康)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陈积祥)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臧郁文)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周立群)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针法灸法图解(蔺云桂)
针灸七字经(黄荣活)
针灸三法的应用——刺血、燔针、发泡灸(南正九)
针灸三绝(高维滨)
针灸三通法临床应用(贺普仁)
针灸与按摩(辽宁中医学院)
针灸临床取穴图解(北京中医学院编)
针灸临床处方速记口袋书(超清版)
针灸临床妙用
针灸临床妙用(郑其伟)
针灸临床学(孙申田)
针灸临床治疗学(胡武光)
针灸临床治疗歌诀(郭效宗)
针灸临床特色疗法(超清版)
针灸临床笔记(超清版)
针灸临床经验汇集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焦国瑞)
针灸临床选要(陈全新)
针灸临床配方手册(于致顺)
针灸临床问答(张学全)
针灸临证精要(阎润茗)
针灸五输穴应用(杨维杰)
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超清版)
针灸保健学(何树槐)
针灸保健防病(张仁)
针灸健身术
针灸健身术(梁保义)
针灸六绝——针灸治疗神经疑难病(高维滨)
针灸减肥速成手册(超清版)
针灸助学歌诀(超清版)
针灸医学宝典(王启才)
针灸医学文摘(林昭庚)
针灸医家治病妙法(一)钟起哲
针灸医案选读(超清版)
针灸医桉与临症备急(张济民)
针灸医籍选译(王顺)
针灸医经选(张吉)
针灸十四经治病概要(熊修五)
针灸十绝招(彭敏)
针灸取穴图解(汉英对照超清版)
针灸取穴纲要(耿恩广)
针灸名医经典医桉(赵寿毛)
针灸名家医案精选导读(赵建新)
针灸名家:陆瘦燕学术经验集(陆焱垚)
针灸名着集成(黄龙祥)
针灸器械应用百问(杨华元)
针灸图说(高清彩图版)
针灸基础理论及方法(王炫燊)
针灸处方学(王岱)
针灸处方指南(朱玉祥)
针灸处方集(阎洪臣)
针灸大全(1958年版)
针灸大成新编(杨继洲)
针灸大成(明)杨继洲
针灸奇法治病术(符文彬)
针灸妇科学研究进展(李复峰)
针灸妙方治百病(王云凯)
针灸子午流注选摘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池澄清)
针灸学(谷世喆)
针灸学七字歌诀(超清版)
针灸学基础(超清版)
针灸学新论(林昭庚)
针灸学新论(超清版)
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 (上册)郭长青
针灸学笔记图解(超清版)
针灸学表解(李瑞)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李鼎
针灸学(刘冠军)
针灸实验录(申倬彬)
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吕景山)
针灸康复学(唐赤蓉)
针灸心传(高立山)
针灸心悟(高立山)
针灸心扉(高立山)
针灸心语(高立山)
针灸意外桉例选析(伦新)
针灸手册(靳瑞)
针灸探微(谢文志)
针灸推拿全书(李学武)
针灸推拿医籍选(李继福)
针灸推拿及经络实用技术(詹文涛)
针灸推拿基础与临床(张立德)
针灸推拿学(严洁)
针灸推拿学(超清版)
针灸推拿应用解剖与临床(严振国)
针灸推拿技术(超清版)
针灸推拿概要(刘茜)
针灸推拿治疗学(周文新)
针灸推拿疗法(张登部)
针灸撷英(高希言)
针灸数据挖掘与临床决策(超清版)
针灸断病法则
针灸新义(祁越)
针灸新医疗法(遵义医学院)
针灸新穴精选(李红阳)
针灸时间治疗学(李磊)
针灸明理与临证(刘冠军)
针灸易学新法(张崇一)
针灸易学(清)李守先
针灸有效点图解(郭效宗)
针灸有效点理论与临床(郭效宗)
针灸有效病症(方幼安)
针灸枢要(陈克勤)
针灸歌诀800首(董明强)
针灸歌诀歌赋259首(蔡文)
针灸歌诀配彩色图谱(高清彩图版)
针灸歌赋处方集解(施震)
针灸歌赋校释(施土生)
针灸歌赋选读(李磊)
针灸歌赋选(宫艳华)
针灸歌赋集成(张应泰)
针灸歌赋集注(王森)
针灸治法与处方歌诀(文碧玲)
针灸治法与处方(超清版)
针灸治疗五官科常见病(超清版)
针灸治疗失眠(超清版)
针灸治疗学(超清版)
针灸治疗学(高清版)
药酒制做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做汤液醒”,“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后世的热浸法。
而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后世基本相同。
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后世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后世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以上,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略少,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隋唐时期,是药酒使用较为广泛的时期,记载最丰富的数孙思邈的《千金方》,共有药酒方80余首,涉及补益强身和内、外、妇科等几个方面。《千金要方·风毒脚气》中专有“酒醴”一节,共载酒方16首,《千金翼方·诸酒》载酒方20首,是我国医著中最早对药酒的专题综述。
此外,《千金方》对酒及酒剂的毒副作用已有一定认识,认为“酒性酷热,物无以加,积久饮酒,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未有不成消渴”。因此,针对当时一些嗜酒纵欲所致的种种病状,研制了不少相应的解酒方剂,如治饮酒头痛方,治饮酒中毒方,治酒醉不醒方等。
中国古代有哪些经典书籍
本文2023-10-27 19:44: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