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藏红花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藏红花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状 9 化学成份 10 藏红花的药理作用 11 炮制 12 性味 13 归经 14 功能主治 15 藏红花的用法用量 16 注意 17 附方 18 各家论述 1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藏红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藏红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藏红花 1 拼音

cáng hóng huā

2 出处

《纲目拾遗》

3 拼音名

Zànɡ Hónɡ Huā

4 藏红花的别名

撒法即(《医林集要》)

5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6 原形态

番红花(《品汇精要》),又名:洎夫兰(《饮膳正要》),撒馥兰(《品汇精要》)。

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呈球状,外被褐色膜质鳞叶。叶9~15片,白鳞茎生出,无柄,叶片窄长线形,长15~20厘米,宽2~3厘米,叶缘反卷,具细毛,基部由4~5片广阔鳞片包围。花顶生,直径25~3厘米;花被6片,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长4~6厘米,细管状;雄蕊3枚,花药大,基部箭形;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顶端三深裂,伸出花筒外部,下垂,深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有一开口呈漏斗状。蒴果,长形,具三钝棱,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当果实成熟时始伸达地上。种子多数,圆球形,种皮革质。花期11月上旬至中旬。

7 生境分布

分布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我国有少量栽培。

8 性状

①湿红花

柱头红棕色,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形,长约3厘米,基部较窄,向顶端逐渐变宽,内方有一短裂缝,顶端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柱头常单独存在,有时三个柱头与一短花柱相联。花柱橙**。浸于水中时,柱头即扩大膨胀,呈长喇叭状,水被染成**。气香甜,味苦。以滋润而有光泽、色红、黄丝少者为佳。

②干红花

为弯曲的细丝状,暗红棕色,带有黄棕色部分。质轻松,无光泽及油涡感。其余与湿红花同。

上述药材,产西班牙、希腊及苏联等地。

9 化学成份

花含藏红花素约2%,系藏红花酸与二分子龙胆二糖结合而成的酯,又含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约2%、挥发油04~13%(主要为藏红花醛。藏红花醛系藏红花苦素水解生成的。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可能结合为原藏红花素而存于生药中。又含丰富的维生素B2。球茎含葡萄糖、氨基酸、皂甙。

10 药理作用

①对子宫的作用

煎剂对小鼠、豚鼠、兔、犬及猫的离体子宫及在位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小剂量可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大剂量能增高子宫紧张性与兴奋性,自动收缩率增强,甚至达到痉挛程度,已孕子宫更为敏感;在家兔子宫瘘实验中,亦现兴奋作用,1次用药后,药效可持续4小时之久。其各种提取液的作用强度顺序为:煎剂>乙醇提取液>挥发成分>乙醚提取液。小剂量对子宫亦可出现抑制,或先抑制后兴奋等作用,尤其是乙醇提取液应用于未孕家兔子宫时,多见抑制现象。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被乙磺酸麦角毒堿(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所部分阻断,而阿托品则不能;故认为对子宫的作用,一部分为对子宫肌细胞的直接作用,一部分则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②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煎剂可使麻醉狗、猫血压降低,并能维持较长时间;对呼吸还有兴奋作用。降压时肾容积缩小,显示肾血管收缩;对蟾蜍血管亦呈收缩作用。在离体蟾蜍心脏上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人对它作为手术过程中使心跳暂停的药物进行了探讨,发现水浸剂在离体蟾蜍、大鼠心脏、急性猫在位心脏标本上,均能导致心脏的迅速完全停跳于舒张期,历时达十数分钟以上,且极易恢复;如与乙酰胆堿同用,则停跳更迅速而完全。复跳时无纤颤发生,复跳后心脏活动均形加强。但经化学分析,抑制心脏的成分与钾盐有关,此点颇堪注意,盖番红花中既含多量钾盐,而钾盐不仅可抑制心脏,引起降压,对平滑肌如小肠、子宫、支气管、血管等的紧张度及收缩亦均具兴奋作用,因此今后番红花之药理研究应首先除去钾盐。

③其他作用

番红花能廷长小鼠的动情周期,以含番红花023~2%的食物饲喂正常小鼠3周, 涂片检查全角化的持续时间从正常的1~2天延长至3~4天;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煎剂注射于青蛙淋巴囊内,皮肤腺体有大量分泌。对小鼠急牲毒性试验中,测得灌胃时之半数致死量为207克/公斤。

11 炮制

拣去杂质,并除去**毛须。

12 性味

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微酸,性平温,无毒。"

13 归经

入心、肝经。

14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15 藏红花的用法用量

煎汤,1~2钱;或浸酒。

16 注意

孕妇忌服。

17 附方

①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②治伤寒发狂,惊怖恍惚:撒法即二分。水一盏,浸一宿,服之。(《医林集要》)

③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藏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内,隔汤顿出汁服之。(《纲目拾遗》)

18 各家论述

《本草正义》:"西藏红花,降逆顺气,开结消瘀,仍与川红花相近,而力量雄峻过之。今人仅以为活血行滞之用,殊未足尽其功用。按濒湖《纲目》,已有番红花,称其主心气忧郁,结闷不散,能活血治惊悸,则散结行血,功力亦同。又引《医林集要》治伤寒发狂,惊悸恍惚,亦仍是消痰泄滞之意。但加以清热通导一层,功力亦尚相近,惟称其气味甘平,则与藏红花之腻涩浓厚者不类。"

1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藏红花的方剂 新加瓜蒌薤白汤

术8分,制香附1钱半,丹皮1钱半,控涎丹7分,藏红花5分,韭白汁2匙,姜汁2滴(同冲)。主治:痰瘀

辟秽驱毒饮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见结核,或发斑,或生疔,加藏红花24克,单桃仁9克,熊胆12克;大渴引饮,

透疹凉解汤

方:桑叶甘菊薄荷连翘牛蒡子赤芍蝉衣紫花地丁黄连藏红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痧。邪热炽盛,高热口渴

妇科散瘀丸

,没药4两,当归4两,沉香2两4钱,白芍2两,藏红花4两,吴萸3两4钱,姜黄3两4钱,炙甘草2两6

金刚活络丹

香五加皮900g,马钱子霜900g,三七9g,藏红花9g,川橘红9g,接骨木9g。制法:上药各为细

更多用到中药藏红花的方剂

用到中药藏红花的中成药 通经甘露丸

2两,桂心2两,三棱8两,茯苓8两,甘草2两,藏红花2两。功效:活血理气,逐瘀生新。主治:妇人月经

济坤丸

神曲、阿胶(炒珠)5钱,丹皮1两,青木香8钱,藏红花2两,枳壳(炒)1两,橘皮8钱,熟地4两,香附

参桂鹿茸丸

天冬54两,香附(炙)120两,川牛膝40两,藏红花20两(上药用黄酒1550两,入罐蒸3昼夜),

定坤丹

2两,人参(去芦)5两,黄毛鹿茸(去毛)3两,藏红花3两,熟地4两,于术3两,汉三七2两5钱,鸡血

安坤赞育丸

0g,鹿尾900g,香附(醋炙)12000g,藏红花96g。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

更多用到中药藏红花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藏红花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

五钱)真玳瑁(五钱)当门子(一钱)血竭(三钱)藏红花(五钱)桂枝尖(二钱)粉丹皮(三钱)上药研细,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四节·夹血伤寒

枳壳、光桃仁、赤芍各钱半、川芎、苦桔梗各八分、藏红花四分、陈酒童便煎药。)消中焦膈下之瘀。如王氏膈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87.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

重者,加大黄三钱,水煎合神犀丹服。如仍不止,用藏红花二钱煎汤,送服真熊胆二分,即止。此方用蒲公英、

《丁甘仁医案》:[卷七]产后案

钱)夜交藤(四钱)炒白薇(二钱)西秦艽(二钱)藏红花(八分)甜瓜子(三钱)嫩桑枝(四钱)泽兰叶(二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野马豆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苦蒿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苦蒿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化学成份 28 功能主治 29 苦蒿的用法用量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苦蒿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苦蒿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苦蒿 1 拼音

kǔ hāo

2 《辞典》:苦蒿

21 出处

《新疆中草药手册》

22 拼音名

Kǔ Hāo

23 苦蒿的别名

克可日(维名)

24 来源

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夏、秋采收。

25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多分枝,叶互生,无柄,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有稀疏齿或裂片。头状花序单生于小枝顶端;总苞多数,排列为数层,边缘膜质,象鱼鳞;花淡紫红色。

26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田野等较干旱处。分布新疆。

27 化学成份

本品含生物堿0033~0037%、树脂状物质68%、鞣质303%。

28 功能主治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痈疽疖疮,无名肿毒,关节炎。"

29 苦蒿的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敷贴。

210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苦蒿的方剂 青蒿点汤

,名见《增补内经拾遗》卷三:方名:青蒿点汤组成:苦蒿头。功效:避瘟疫、瘴气。用法用量:从少至老,每人

苦蒿梨丸

拼音:kǔhāolíwán处方:苦蒿梨、木香、萝卜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洗浴苦参汤

圣惠》卷九十:方名:洗浴苦参汤别名:苦参汤组成:苦参半两,丹参半两,苦楝根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

香枣丸

zǎowán《瑞竹堂方》卷二:方名:香枣丸组成:苦丁香。主治:十种蛊气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

白癞方

拼音:báilàifāng别名:苦参酿酒、苦参酒处方:苦参2斤,露蜂房2两,曲2斤(一方加猬皮)。

更多用到中药苦蒿的方剂

用到中药苦蒿的中成药 麻杏甘石合剂

号:WS3B041190处方:麻黄236g苦杏仁177g石膏427g甘草(蜜炙)118g制法

苦碟子注射液

剂型:每支10ml。苦碟子注射液的主要成份:抱茎苦荚菜(主要为腺苷和黄酮类物质)。苦碟子注射液的功

苦黄颗粒

。苦黄颗粒的主要成份:茵陈、柴胡、大青叶、大黄、苦参。苦黄颗粒的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肝退黄。用于

麻杏止咳糖丸

号:WS3B062491处方:麻黄200g苦杏仁200g石膏100g甘草100g制法:以上四

清燥润肺合剂

0g甘草88g黑芝麻88g阿胶70g麦冬106g苦杏仁62g北沙参62g枇杷叶44g制法:以上九味

更多用到中药苦蒿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苦蒿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四水病门]蛊病(附论)

(炒一两)吴茱萸(半两汤洗七次焙干)上为细末。面苦蒿梨丸治水蛊气。苦蒿梨木香萝卜子(各等分)上为细末

《滇南本草》:[第二卷]苦蒿尖

苦蒿尖,用细叶者。味苦、辛,性温。凡尿遗不止良效。(附方)治尿遗症。细叶苦

《续名医类案》:[卷十二]衄血

)赵汝隆治一官病齿衄,日流血数升,诸医束手,隆摘苦蒿令细嚼立愈。(《云南通志》。)李嗣立治赵季修,赴

《续医说》:[卷十药性]苦蒿草

余口二百余年不染瘟疫瘴气其家每岁以三伏日清晨采取苦蒿头一束阴干冬至日捣罗为细末至除夜用蜜调和从少至老

《证类本草》:[卷第六]菊花

《中医大辞典》·丝瓜根丝瓜根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Roem的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功在活血,通络,清热,解毒。1治偏头痛,鼻炎,鼻窦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脱肛。煎服:15~30g。2治腰痛,烧存性研末,酒送服;乳腺炎,水煎兑酒服。3治疮疖,蛇咬伤。捣敷。《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根拼音名SīGuāGēn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Roem的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鼻炎,副鼻窦炎。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丝瓜根出处出自《滇南本草》拼音名SīGuāGēn英文名RootofLuffa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ffacylindrica(L)RoemLuffaacutangula(L)Rox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以,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

详见百科词条:丝瓜根 [ 最后修订于2016/1/28 17:24:57 共156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藏红花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藏红花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