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宋朝时包公在肇庆为官的传奇故事,包括肇庆的风土人情,谢谢。
包公在肇庆非常著名呢,你可以百度一下“肇庆兴隆记”,了解肇庆的历史吧!
一代名臣包拯在北宋仁宗年间(1040年-1042年)任端州知郡事,在3年的“市长”任内,包公带领端州人民开凿水井,解决饮水卫生问题;加固堤围,治理西江洪水;开渠道排积水,增加耕地;重视交通和兴文办学,完善市政设施,修建粮仓储粮备荒等。
正是由于任职端州期间突出的政绩与口碑,包公随后被调回汴梁开封府,官拜“龙图大学士”,最终成了名动天下的“包青天”。
原因:
包拯升任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名砚,是朝廷钦定的贡品,和湖笔、徽墨、宣纸一道,并称“文房四宝”中的绝品。以往在端州任职的知州,总要在上贡朝廷的端砚数目之外,再多加几倍,作为贿赂京官的本钱。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习,决不多收一块。
离任时,就连他平时在公堂上用过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后来,包拯升任,离开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峡口遇到一阵奇怪的大风雨,他亲自下舱检查,发现船舱里私藏了一块端砚,这是当地百姓悄悄送给他的。
包拯一言不发,将那块名贵的端砚丢入江心。民间传说,那里有一个名叫“墨砚沙”的沙洲,就是当年包公掷端砚的遗迹。
扩展资料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南下岭南出任端州知府。端州自古以来以其端砚闻名于天下,为四大名砚之一,而当时端州官场潜规则很盛,以给朝廷进贡的名义征收数十倍的端砚来“孝敬”上级官员,以求来日上头有人好做官。
包拯到来,一心只为减轻百姓负担,下令只许征收进贡数量的端砚,禁止多征一个,自断历来这条“升官捷径”机会。包拯以身作则,任职3年,两袖清风,“岁满不持一砚归”。
在1973年肥东的包公墓的清理挖掘中,只发现普通的砚台,没有端砚,这也证明了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包拯
包公无私 流芳百世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倒坐开封府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转运使。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为弹劾外戚张尧佐而触犯了仁宗,让他离开京城去任河北督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有实际权力。但是前边还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词,表示你的官职也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撤换,这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如"知县"就是临时让你做县长官的意思。如果官员没有"职",就是吃国家闲饭的人。所以宋朝官员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加上军队数量大,军费开支多。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贫、弱,所以宋朝和辽、西夏、金的对抗一直处于下风。 转运使的职务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并没有极力打击他,只是让他离开京城。因为这次所加的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所以后来的人们就称他为"包龙图"。 这次离京后四年,包公又被调回了京城,任开封府的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在这个位置上,包公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着北面坐着,所以,后来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后来,包公又任右谏议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职是枢密副使,是主管军事事务的副职,相当于副宰相。 包公无私 流芳百世 名声千古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虚岁,中国古代及现在民间的习惯)。朝廷追封为礼部尚书,并赠谥号为"孝肃",即孝道和铁面无私。由于包公一生为官正直无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老爷,士大夫们则尊为包公。 包公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百官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五十里的大兴集,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包公的声名流传极远,在世时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 以民为贵 开仓放粮 在包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江南地区有一次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必须事先请示皇帝,等批准以后才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但当时情况紧急,如果将文书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就果断地开始放粮了,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范围受灾,百姓已缺粮断炊,而地方的官吏们为了虚报政绩、讨好上级,以利升迁,便隐瞒了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不仅如此,还反过来逼迫百姓们交粮卖米。包公了解到灾情后,就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称为"再生父母"。现在仍然在上海地区上演的戏剧《陈州放粮》就是根据这件事编写而成的,并非凭空设想。 劝止食盐专卖法 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则逃亡他乡,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包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门去了陕西的解州(今山西运城)考察民情,并及时上奏朝廷,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 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施行新的食盐通商法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稍后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相当于今天的广东肇庆市)时。当时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个性官员包拯一上任就高调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决不要一块端砚。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3年后,包拯任期满,被调至中央任职,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包公掷砚》的故事就是以这个蓝本创作的。
他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盘剥灾民的罪行的事迹,被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民间渲染加工成开封府尹、钦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赈,剧中涉及国舅们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护包公、包公怒铡皇亲国戚、成功放粮赈灾等等,演绎了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祖父:包士通,后因包拯显贵赠太子少傅。
祖母:宣氏,追封冯翊郡太夫人。 包令仪,官至虞部员外郎,后因包拯显贵赠太保。
张氏,追封(阙)阳郡太夫人。 李氏,包拯原配,早卒。
董氏,包拯继室,后封永康郡夫人。 儿子 包繶,包拯长子,娶崔氏,官至太常寺太祝、通判潭州,先于包拯去世。
包绶,幼名包诞,包拯幼子,出生在媵妾家中,后被崔氏迎回,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 女儿 包氏,嫁陕州硖石县主簿王向。
包氏,嫁国子监主簿文效。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北宋大臣。
包拯是北宋仁宗朝的一位官员,当过权知开封府、谏官、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务。真实的包拯首先是一位清官。我们看他的遗嘱就知道他的为人了——包拯的遗嘱只有一句话:“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曾作为监察御史,建言加强练兵,整治贪腐。辞去该职后,还曾出使过辽国,回来后上奏折建议朝廷挑选“素习边事”的将领守边,并重视代州(今山西忻州代县)的将领选择,以应对边境突发的情况。雁门关就属代州管辖,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大家最熟悉的包拯的官职,龙图阁大学士,正式名称是“龙图阁直学士”,在1052年担任,由此有了“包龙图”的称号。后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获罪,被贬官到池州(今安徽池州)做知州,惨吧,这年是1055年。第二年,就是1056年,包拯复职,并且权知开封府,戏剧中的“倒坐南衙包龙图”正式登场。这时候包拯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
包拯在开封府时,改革了诉讼制度。开封府旧制,凡是告状者,都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府吏通知。诉讼者不能面见长官,府吏可以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冤屈者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革除了这一弊端,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因此,才有了戏剧中“包黑子”的形象,刚正清廉,正直不阿。当然,上古神器三口铡刀应该是不存在的。包拯此后主要作为言官,给皇帝提建议,弹劾不法的大臣。包拯曾建言宋仁宗立太子,因为包拯无子,而且年事已高,仁宗倒是很高兴包拯提出这个建议。
对包拯的整体评价,不敢妄加评议,还是引用宋史吧,“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翻译一下就是,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衣服、器物、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1、断鸡蛋
传说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那时,他已经是个有智有谋的清官,隔着窗棂吹喇叭──响声在外啦!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大师王延龄。
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深,还日夜思念着国事。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我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这天一早,老太师刚刚起身,漱洗完毕,要仆人端上早点,三个五香蛋。他一个鸡蛋刚吃完,忽听家人禀报:“新府尹包拯来拜。”
王延龄一听,惊喜异常,一面吩咐:“快请。”一面脑子转开了:“我何不借此机会当面试试他呢。”怎样试呢?王延龄拿着筷子,正要夹第二只蛋时,主意来了。
他赶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对丫环说;“秋菊,你替我办件事好吗?”秋菊说:“老太师尽管吩咐。”
王延龄指着桌上的五香蛋说:“秋菊,你把这两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问,不管怎样哄骗、威胁、烤打,你都不要说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后再赏你。”
秋菊听了一愣,可是老太师的吩咐又不敢拒绝,只得照吃了。王延龄看她吃了,就走出内室,到了中堂,见到包拯后寒暄了几句。
便说;“舍下刚发生一桩不体面的事,想请包大人协助办理一下。”包拯说:“太师不必客气,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办。”“那好。”
王延龄说罢,便起身领着包拯走到内室指着空碗说:“每天早上,我用三只五香蛋当早点。今日,刚吃了一只,因闹肚子,上厕所一趟,回来时那剩下的两只蛋竟不见了。
此事虽小,不过太师府里怎能容有这样手脚不干净的人?”包拯点点头,问道:“时间多长?”“不长。头尾半顿饭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家里有没有外人来了又走的?”
“没有。”“老太师问了家里众人吗?”“问了,他们都说未见。你说怪不?”包拯思索片刻说:“太师,只要信得过,我立即判明此案。”王延龄双手一拱,说:“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师:恕我放肆啦!”“不必客气。”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吩咐说:“现在太师府里大小众人,全部集中,一厢站立。”
常言说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这些家人虽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包拯一见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今日,我来办案,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谁偷吃了太师的五香蛋,快说。”众人一惊,顿时,老实了。可是包拯连问三次,这些家人竟象木头桩子一样,闷声不响。
秋菊站在那里,也象无事的一样。王延龄在一旁睁大眼睛,装着急于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样子,眼看众人一言不发,他想:“包拯啊包拯,这事够你喝一壶了。
下一步你难道和一般官员一样动刑吗?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来,也不算高明。”想到这,故意说:“包大人,常言说,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们不说,你用刑吧!”
2、牛舌被割案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
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
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
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如果让那个农民把牛杀了,就触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会进一步告发。
所以包拯叫那农民回家把牛杀了,借以引诱割牛舌者前来告状。此计果然很灵。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机智。
3、包拯吃鱼
包拯早年丧母,是嫂嫂将他养大,包拯称她为嫂娘。包拯考中进士要到外地做知县。上任前一天中午,嫂嫂特地为他做了条红烧鲤鱼。包拯要嫂嫂和侄儿包勉同吃,嫂嫂没答应。
他只好吃掉一面鱼肉,剩下的留给包勉吃。吃晚饭时,嫂嫂又将剩下的鱼给包拯吃,他就将鱼的另一面给吃了。第二天,嫂嫂问包拯昨天吃的两条鱼那条好吃些。
“昨天那条鱼很好吃。”包拯说。嫂嫂一听大怒道:“我昨天明明是给你做了两条,你怎么能说只吃了一条了呢?”包拯见嫂嫂发火了,连声又说:“请嫂娘息怒,我记错了!
嫂娘息怒,我记错了,昨天是吃了两条鱼。”嫂娘听了,知道包拯孝顺,不惹自己生气,但却严厉地对包拯说:“黑子,我昨天真的只给你吃了一条鱼!
我一说两条,你为啥不敢坚持呢?今后做官,如果只看大官的脸色就歪曲事实,不敢秉公执法,势必当的是昏官!”包拯听了嫂嫂一番话,方知昨天嫂嫂给自己吃鱼的良苦用心。
忙撩衣跪倒,说道:“嫂娘教诲,黑子我铭记在心,永不忘记!”后来,包拯为官果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受到世人敬仰,名留千古。
4、巧答典客
包拯出使辽国时,辽国命馆伴对包拯说:“你们不久前在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县)城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
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
5、包公掷砚
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
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
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州,这就是砚州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
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包公掷砚成州”的故事。
星岩书院楹联群第一期作业:
点评:邓伟林(天伟之歌)
楹联:题肇庆丽谯楼
点评:邓伟林(天伟之歌)
1
肇庆府中,历宋涵明,一面红墙留印记;
丽谯楼上,改天换地,几多墨客献风骚。
上联写出了丽谯楼的千年历史和印迹,下联写出了今时风貌,忆古颂今,布局不错。不足之处为一分句是多余的,省去后更精炼。
历宋涵明,一面红墙留印记;
改天换地,几多墨客献风骚。
2
瘦金飘逸,仙鹤呈祥,描就繁华景象,万民肇庆;
端砚遗风,铜壶滴漏,频催发奋精神,千古谯楼。
一二分句写景,采用句内自对形式,不错,第三分句是抒情。第四分句是画蛇添足,省去后更精炼。
瘦金飘逸,仙鹤呈祥,描就繁华景象;
端砚遗风,铜壶滴漏,频催发奋精神。
3
御笔赐名传粤海:
包公正气振神州。
上联写御笔题字,下联写包公正气,布局是不错的。赐名,动宾式,而正气是偏正式,这里对不太工。粤海与神州,都是地方名词,对仗可以。但是,传粤海,振神州,切入的角度一样,所以显得单调了,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写,才能更生动,形象。
御笔悬楼,三字瘦金辉万代;
包公治府,一身正气凛千山。
万代,是指时间之长,千山,是指地域之广,纵向与横向同时切入,使整联更宽恢宏。另外,三,万,一,千,这几个数词运用,使整联更加吸引眼球。
4
墙红基厚,更楼高供御书,由此吉名传肇庆;
民朴风清,且衙正多廉吏,因之美誉有包公。
上联写肇庆府名之由来,下联写包公美誉,切入点不同,布局不错。但是,三分句的联,领字不要用得过多。更与且,都是领字,意思一样,这样不太好。“由于"与"因之",也是领字,这两个词意思也基本一样,而且这两个词,象写白话文,不似联家笔法。建议修改:
基厚墙红,凭御笔悬楼,千载吉名彰肇庆;
官廉衙洁,自西江抛砚,九州百姓颂包公。
千载是时间之长,九州是地域之宽,这样写,整体的场景就会更宽广。
5
宋帝御书,铜壶滴漏明朝立;
国民革命,叶挺将军青史留。
这副作品,上联写古代宋徽宗御笔题字,肇庆府开启;下联写国民革命历史事件,写出了丽谯楼所经历史风霜。布局是好的,但整体读来,存在一些问题。上联一分句写宋帝御书,二分句写明朝的物件,中间缺少了过渡词,读来觉得有脱节感。下联二分句写叶挺将军青史留,但叶挺将军的功绩仅定这场革命的一个小部分,所以这样写过于局限。建议修改:
宋帝御书,红楼复现;
国民革命,青史长留。
复现的复字,写出了千年风雨,使丽谯楼有所失,更有所得。红楼是丽谯楼的特色,是其灵魂所在。红楼复现,正是让丽谯楼再展活力,肇庆府在千秋风雨洗礼后,重发光茫。红楼与青史,对仗很工。复现与长留,写出了沧桑味道。
6
旧址钟灵,浩气贞祥开泰运:
明宫毓秀,清风淑惠兆韶光。
钟灵毓秀本是一个词汇,将它分开嵌入上下联中,即使不算合掌,也是张力不足。此作品,只从字词上去看对仗,完全有问题。但作品不能只追求工对,还要使上下联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这样去写,才形象与饱满。我们可以把上下联,分别釆用包公事迹和丽谯楼历史文物,从两个不同角度去写。
廉洁奉公身,西水红楼弘正气:
钟灵毓秀地,铜壶金匾兆韶光。
西水与红楼,铜壶与金匾,是上下对仗,也是句内自对。
7
红台高玉楼,肇庆府名扬海内;
白锦瘦金字,中华皇体放天涯。
丽谯楼俗称红楼,建在高台之上,所以"红台高玉楼"这句,觉得词不达意,似为了下联"白锦瘦金字"而凑对。扬海内与放天涯,所选取的角度是一样的,意思太接近,拓展不足。中华皇体,这个词,明白其意思,但古今书籍都没发现有样用法。放天涯的放字,也用得不够大气。用整个下联去写瘦金体三个字,个人觉得没这个必要,应以这三个字为背景去论述历史才合适。综观全联,作者过于注重对仗,而忽略了材料的选取,所以读来未得气势。在原联基础上,我将此联改为怀思凭吊之联:
宋帝亲题,金匾红楼怀岁月;
明宫成忆,铜钟藤鼓报沧桑。
8
福自皇封地,添加御书,府衙红楼雄肇庆;
功成包青天,廉洁行政,端州声誉亮中华。
上联写御书使肇庆府威名远播;下联写包公在府衙任职时的廉洁风气。谋篇布局不错。但在对仗方面,一二分句有多处词性不对应之处。如添加对廉洁,御书与行政等等。格律方面,包青天的青字,应用仄声,添加的加字应仄声,廉洁的洁字应平声。府衙的衙字应仄声。写联,整体用古体去写,则有些现代词语就可替换,如"添加"这个词,就与整体不协调。建议稍作调整。
福地屹红楼,悬金字御书,千载威名彰肇庆;
西江抛墨砚,鉴青天朗月,一身正气凛神州。
9
红楼奉御书见朝更代改
青天抛端砚传正气清流
格律有误,青天的天字,应用仄声。单边十字,读来冗长,不若改为55式的2个分句联。
红楼奉御书,见朝更代改
青天抛端砚,传正气清流
改为55式之后,还是觉得两个分句间,缺少了气脉连接。奉御书,为什么见到朝代更改呢?中间需加以说明。那我们再来添加些说明:
红楼奉御书,风雨里朝更代改;
碧水抛端砚,天地间正气清流。
风雨,说明时间之久远,世道之沧桑。天地间,突出了胸怀之广阔,正能量影响力之巨大。
10
多才赵佶登基,艺海奇王题肇芳名远;
盛绩包公掷砚,高天瑞气惠民青史传。
写联,要有联味,技巧是用曲笔去写,不要平铺直叙,全盘罗列。写丽谯楼联,是通过写景去写史实,写物去写事件,而不是介绍生平,介绍政绩。抓住御笔题字去写肇庆,而不是去写宋徽宗。抓住掷砚去写廉洁,而不是去写高天瑞气惠民。这个作品,感觉主次不分明,语句还可更精炼。建议修改一下:
御笔亲题,肇庆府威名远播。
西江砚掷,包青天正气长存。
11
丽谯胜绩春光好
城府廉明气象新
这个作品七个字,短小精炼。但是,由于词性不对,所以对仗不太好。丽谯,是指丽谯楼,名词;城府也是作为地方名词,对仗可以的。不过,丽谯二字最好不要这样入联,可以用鹤格之类,运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去嵌入。胜绩是偏正构,而廉明是并列结构,对仗不工。春光好和气象新这组对仗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春光好、气象新,意思过于接近,即使不合掌,其张力也不足。我们既可以纵向横向相结合去写,不同角度去切入,才能使内容更丰富,生动形象。综合以上观点,建议修改为:
红楼胜绩古今颂;
西水澄波气象新。
丽谯楼俗称红楼。红楼和西水都是偏正式,对仗工整。古今,既写出了千年历史,也写出了沧桑感。西水澄波,隐喻了包公抛砚典故,澄波两字,隐喻包公的廉洁。
12
丽日高悬,谯楼瑞彩千门照,
包公善政,肇庆廉风百径流。
咏谯楼而不直写谯楼,书肇庆而不直用肇庆二字。颂包公而不写人名,这就需用曲笔去写。丽谯楼,高台与红楼是其独特之处。府衙中树立了包拯廉洁的形象,还有西江掷砚的典故,这些素材我们都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上联千门照,门字何解?门指哪里?因为每个字,都要解释得通。下联廉风百径流,指包公的廉洁精神影响了中华大地,这个还是可以解释得过去。但是,千门照与百径流,都是同一个线路去写,意思也过于接近,没拓展。这个作品,不是怀古,不是凭吊,而是颂扬包公精神,颂扬丽谯楼现在的新景象。我们可以把这种情操进一步升华:
丽日高悬,楼台再续兴邦意;
廉风长绕,山水同歌掷砚心。
掷(音:砸)
楼台,指红楼与高台,点明是丽谯楼。名楼重光,再续历史辉煌。山水,指肇庆的山山水水,也指西江,掷砚心,即引用包公西江掷砚,恪(音:确)守清廉的典故,颂扬包公清廉忠正之心。使联句意境提升一个新高度。
13
柔情似水余韵传千古,
皓月当空清华绕红楼。
格律有误。红楼的红字应仄声。这副作品,除了红楼两字能写出丽谯楼的独特之处外,其它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此联虽长,但实用处不多。柔情似水,指哪里?清华,指云彩光华吧,还是指丽谯楼灯光?但这些景象,几乎每一个亭台楼阁塔桥,都可用,所以没抓住特点。试改一下:
铜钟藤鼓传千载;
金匾红楼震一方。
抓住特点,铜钟藤鼓,金匾红楼,既是句内自对,也是上下对。震一方,指名震南粤,千载,指千年历史。
14
御书楼前,揽一池烟月,尽知今古;
肇庆府上,承千载荫荣,弗忘先贤。
这个作品不错,特别是二三分句,很轻盈,四两可拨千斤,一池烟月知今古,好!但御书楼前,肇庆府上,这两句,不必直写,最好用曲笔。
轻倚红楼,揽一池烟月,尽知今古;
远观碧水,承千载荫荣,弗忘先贤。
这样,通过近看与远眺,再入景,由景而激发情感,可能会更佳。
15
红楼高耸,杰阁重檐, 永历称皇二月始逃逸。
古郡悠长,清风砚渚, 包公上任三年行洁廉。
此联一二分句写景,并隐隐感受到情之所在。但三分句的历史描述使整联失色。这些典故与史实,应通过景物或抒情文字去曲笔写出,而不是平铺直叙。修改如下,供参考:
古郡悠长,幸有清风萦砚渚;
红楼高耸,惜无藤鼓报沧桑。
幸有清风,表达包公清廉之赞美。惜无藤鼓,写出对历史之怀念和对世事沧桑之无奈。
想了解宋朝时包公在肇庆为官的传奇故事,包括肇庆的风土人情,谢谢。
本文2023-10-27 20:32: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