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女孩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你知道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女孩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你知道哪些?,第1张

我国古诗词中对女子有很多代称,主要从一些女子容貌和服饰为着眼点加以指代。

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韩 《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子,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秘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唯能醉红裙。”

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裙钗。因妇女着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有“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的说法。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娇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娇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研究文学的起源,

  不仅能从发生学角度来解释文学产生之谜,而且能由此

  阐明文学与社会生活、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正

  确地认识文学的本质。

  中外关于文学起源的理论 自古以来,许多文艺理

  论家对文学起源的问题发表过见解,比较有影响的说法

  有以下几种:

  ①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

  于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认为诗歌

  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而模仿的本能植根于

  人的天性之中。古罗马的卢克莱修、贺拉斯,和亚里士

  多德的观点相似。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佐尼,既把

  诗看成是模仿的艺术,又把诗看作是游戏,实际上把文

  学的起源归之于模仿的游戏。稍后英国的锡德尼,通过

  对印第安人原始文学的论述,指出文学产生于含蕴着教

  育和愉悦意味的模仿。这些说法,承认文学的源泉是自

  然界和社会生活,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光采。但他们把

  模仿解释为人的某种天性,忽视了社会实践在形成人的

  心理能力上的巨大作用。

  ②神示说。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就把诗歌的产

  生解释为神的灵感在诗人身上的凭附。欧洲中世纪的托

  马斯·阿奎那则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心灵,而心灵是上

  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很流行。

  如薄迦丘认为,诗是一种实践的艺术,发源于上帝的胸

  怀。甚至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培根,也流露出诗

  歌产生于上帝启示的观点。“神示说”随着近代文明的

  演进,逐渐失去了说服力。还在18世纪,便有一批哲学

  家(如赫尔德尔等人),驳斥了它的荒谬。

  ③游戏说。16世纪的马佐尼,在倡导模仿说的同时,

  披露了“文艺是游戏”的观点。德国哲学家康德,进一

  步把诗歌看成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到了席勒,正

  式形成了艺术起源的“游戏说”。席勒认为人在现实生

  活中受到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束缚,渴望运用过剩的精

  力去达到自由,这就是游戏;而艺术活动,即在游戏中

  导源。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对席勒的观点作了补充,

  指出艺术和游戏的本质是人们发泄过剩精力的自由模仿

  活动。著有《人类的游戏》等书的格鲁斯,则批判地接

  受席勒的“游戏说”,认为游戏不是因为精力过剩,而

  是对实用活动的准备和练习。“游戏说”曾经受到居约、

  普列汉诺夫等人的批评。当心理学家冯德提出“游戏是

  劳动的产儿”观点后,普列汉诺夫又在这个观点上部分

  肯定了“游戏说”。

  ④心灵表现说。把艺术看成是人类心灵(包括思想、

  情感等等)的一种表现,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露出端倪。

  19世纪,它广泛地为浪漫主义艺术家、理论家所提倡。雪

  莱在其《诗辩》中说,诗歌是“野蛮人表达周围事物所

  感发他的感情”,是一种“想象的表现”。柯勒律治也

  认为,诗歌发源于并不反映现实而又能自身完美的想象

  力。这种“想象表现说”,还得到布拉德雷、王尔德等

  人的支持。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则认为艺术是人类表达感

  情的工具,起源于人们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这种“情感表现说”,拥有更多的支持者。著有《艺术

  的起源》一书的希尔恩,把艺术说成是“交流思想的重

  要手段”。近代美学家理德、艾伯克朗龙比、理查德等

  人,都赞同这种“思想表达说”。意大利唯心主义美学

  家克罗齐,反对艺术表现任何理性思想,宣传“直觉即

  表现”、“直觉即艺术”,实际上把艺术的起源归为低

  级的、只能反映个别意象的直觉。克罗齐的“直觉表现

  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风靡一时。奥地利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则用精神分析主义观点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

  人的心理有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存在于潜意识

  中的性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性本能总受到现实

  的压抑,当人们把它转移到所希望的幻想生活创造中去

  时,就产生了艺术,所以艺术实质上是以性本能为核心

  的无意识表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与弗洛伊德

  近似。他们都拥有大批信徒,迄今还在西方盛行。以上

  各种观点,都从一个侧面抓住了艺术表现人的心理的特

  征;但他们总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先验

  的东西,并未能真正解决艺术起源问题,只是把这个问

  题抽象化、神秘化了。

  ⑤巫术说。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最初谈到了

  原始诗歌与原始宗教的密切关系;但他还没有明确地指

  出诗歌起源于巫术。19世纪以来,以泰勒、弗雷泽、哈

  特兰特为代表的人类学家,对现存原始部族的巫术进行

  了深入研究,为艺术起源的“巫术说”提供了丰富材料。

  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就在这些资料基础上提出艺术起

  源于原始人交感巫术的论点,认为原始艺术实际上是巫

  术的一种,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这一论点在20世纪

  以来颇为流行,当代许多美学家(吉德逊等人)都加以

  赞同。但马林诺夫斯基等民族学家则提供了某些原始部

  族只有艺术并无巫术的资料,使得“巫术说”难以自圆

  其说。

  ⑥劳动说。明确地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

  际上始于19世纪晚期的一批民族学家、艺术史家。德国

  的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中指出,劳动、音乐和诗歌

  最初是三位一体地联系着的,它们的基础是劳动。梅森

  认为最原始的诗歌是劳动诗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劳动

  的效果。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也谈到了诗歌与

  劳动的关系,但他认为劳动诗歌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劳

  动,而是为了使劳动变得更轻松。普列汉诺夫在其名著

  《没有地址的信》中,论述了许多“劳动先于艺术”的

  实例,他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发展是和生产力发展有

  着因果联系的,虽然并非总是直接的联系。”若干年来,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在苏联和中国的文艺理论界盛行;

  但有时简单地寻求劳动与艺术的“直接的联系”,不能

  完满地解释一切原始艺术的起源。对艺术起源的“劳动

  说”,应防止其简单化和绝对化。

  除了上述各种观点之外,19世纪以来,还有其他一

  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如: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认为文

  学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要

  素,他和德国人类学家拉策尔等人被称为“社会学派”;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艺术(特别是音乐)起源于从鸟

  类动物就有的性的吸引,这种艺术起源上的“性爱说”,

  如今已被大多数美学家摈弃;当代美国史前考古学家马

  沙克认为最早的艺术乃是原始人记录季节变换的符号体

  系,等等。

  在中国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艺术起源或原始艺术

  的记述。中国古籍一致认为文学艺术的起源很早。汉代

  郑玄在《诗谱·序》中说:“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

  世。”把“诗之兴”定于传说中的虞舜时代。唐代孔颖达

  在《毛诗正义》中认为诗歌“必不初起舜时也”,“讴

  歌自当久远”。南北朝时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

  中说:“然则歌咏所生,宜自生民始也。”和他同时的刘

  勰也持有同样看法。可见,1500年前的中国古代学者,已

  经得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结论。同时,中国古

  籍也记述了几种艺术起源的观点。《吕氏春秋·古乐》

  谈到原始的乐歌是“效八风之音”、“听凤凰之鸣”而

  产生的;《路史·后记十》写道:帝尧“命质放山川溪

  谷之音,以歌八风。”晋代阮籍在《乐论》中也指出原

  始乐歌具有“体万物之生”的特征。这实际上是一种艺

  术起源于模仿的观点。《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

  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说:“凡音

  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

  动,故形于声。”《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些观点与西方的“表

  现说”相似。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诗言志”

  的观点占有统治的地位。《吕氏春秋·古乐》记述了传

  说产生于上古时代的“葛天氏之乐”的篇名,其中的《奋

  五谷》大约歌唱农业生产,《总禽兽之极》大约歌唱狩

  猎生活。《吕氏春秋·*辞》与《淮南子·道应训》记

  述了“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的“举重劝力之歌”。在

  《史记》索隐引《三皇本纪》和《古今图书集成》引《辨

  乐论》中,还记述了伏羲时代的“网罟之歌”。大概是

  基于这种情况,《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释里提出了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观点,蕴含着劳动生产诗

  歌的思想。《周易》说:“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

  德,殷荐上帝。”《周礼》说:“大合乐以致鬼神示。”

  《汉书》说:“乐者歌九德,诵六诗,是以荐之郊庙,则

  鬼神享之。”《路史·后纪八》说:“……为圭水之曲,

  以召而生物。”这些记述,揭示了诗歌乐舞与祭祀巫术

  的密切联系。可见在中国古籍中,关于艺术的起源也进

  行了多方面探讨。

  以上列举的各项见解,均属猜测性的假说,并未得

  到学术界的公认。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都未能全面

  占有资料,各自只抓住了问题的一个侧面。今天,在研

  究文学艺术起源时所应依据的资料有以下几种:①史前

  考古学资料;②现存原始部族的民族学资料;③古籍中

  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记述;④可供参考的儿童艺术心理

  学资料。对比起来看,史前考古学资料最为可靠。但基

  本上凭借口头流传的原始文学,同音乐、舞蹈等时间艺

  术一样,极难在史前考古学资料中留下痕迹。因此,在

  20世纪初还保留原始特征的澳洲土人、南非布须曼人、

  爱斯基摩人(他们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渔猎民族)、

  太平洋各岛屿的美拉尼西亚人和波里尼西亚人、美洲印

  第安人(他们大体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农牧民族),以

  及中国的鄂伦春、鄂温克、佤、纳西、独龙、怒、布朗

  等少数民族,就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此外,各民族流

  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古歌、史诗,也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根据大量的现存原始部族的民俗资料,可知在一般

  情况下,原始诗歌与音乐、舞蹈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

  的产生,不会比原始造型艺术产生的年代晚很多。据放

  射性同位素碳的测定,绘有巫术仪式图像的马格德林期

  洞画,约出现于公元前18000年至11000年之间。这个年

  代,可确定为原始诗歌起源的下限。实际上,原始诗歌

  起源的时间可能还要早些。

  文学起源研究的新趋向 尽管原始诗歌与音乐、舞

  蹈关系密切,但并不能像冯德那样把原始诗歌看成是舞

  蹈的衍生物。原始诗歌自有独特的、多元的起源途径。

  最初,原始人进行体力劳动,会在劳动呼声中嵌进一些

  没有意义的单词,如“邪许”之类,目的是减轻劳动的

  紧张,获得因声音的重复而产生的愉快。在有些情况上,

  它相反地又能协调大家的劳动动作,成为组织集体劳动

  的信号。更进一步,人们不满足于声音的简单重复,就会

  进入到韵律阶段。韵律和节奏一样,都能给劳动者以听

  觉的快感。开始时因为缺少足够的词汇,常常运用没有

  意义的衬词来押韵。鄂伦春族一首原始狩猎歌曲:“阿

  索亚,阿索亚,黑色的毕拉尔河呀!阿索亚,阿索亚,沿

  着河道游猎呀!……”这里的“阿索亚”,就是用来押

  韵的衬词。尔后衬词取消了,人们把叶韵的生活词汇组合

  在一起,像《吴越春秋》记载的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弹

  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那就是一

  首完整的诗歌了。由此可见,原始人的劳动呼声和劳动

  号子,乃是产生原始诗歌的胚基。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即

  人们在劳动胜利后用诗歌来表达狂欢的心情。例如南美

  波托库多人的一首歌:“今天打猎打的好,一只野兽被

  杀掉;现在有了食物了,吃的美来喝的饱。”再如鄂温

  克族的《欢喜歌》:“蹦蹦跳跳的狐狸,欢喜嫩绿的草

  地;各处来的客人们,一起玩乐最欢喜。奔跑嬉闹的狐

  狸,喜欢山高林子密;各处来的客人们,一起唱歌最欢

  喜。”可见单纯地表现情感,也能产生原始诗歌。但这

  种情感并非先验的“人之天性”,而是与原始部族人的

  劳动或生活紧密相连的。原始公社后期,部族间的战争

  愈益频繁,一些诗歌是用来激昂士气的,如澳洲土人的

  一首战歌:“刺他的额,刺他的胸;刺他的肝,刺他的

  心;刺他的腰,刺他的肩;刺他的腹,刺他的肋!”在

  鼓舞战斗激情同时,带有演习操练的意味。流传在贵州

  剑河地区的苗族古歌唱道:“用石头当锄头,折树枝当

  钉耙,划竹蔑当撮箕,到山上去开田。”诗歌伴随舞蹈,

  也有操练生产动作的意味。因此,最初产生的原始诗歌,

  大都与实用性目的有关。那些在巫术中咏唱的诗歌,表

  面上看来是荒诞迷信的,究其实质,仍然是为了征服异

  化的自然,谋取生活的资料。而且巫术中的许多细节,正

  是变相的劳动动作。所以,战争诗歌、模仿性的操练诗

  歌、巫术诗歌,全没有同劳动生活绝缘,鉴于这些理由,

  也鉴于劳动的诗歌起源最早,可以把劳动看成是文学起

  源的初始的、核心的原因。

  然而,其他一些原始文学样式的起源,不能都简单地

  归之于劳动。原始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发展。比

  劳动诗歌较为晚起的性爱诗歌,应认为是从原始部族人

  的炽烈情欲发端的。在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鄂伦春

  人中搜集到的吟咏自然美、吟咏爱情的诗歌,出现得更

  晚,它们达到了真正的艺术审美品格,是由复杂的原因

  形成的。神话、传说、史诗、动植物故事、谚语、童话

  等文学样式,大约在原始公社后期产生。它们产生的原

  因也是多方面的,或者是想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或者

  是记录部族的斗争史,或者是向后代传播知识经验,或

  者是用英雄祖先的精神激励部族成员,甚至把它们充作

  少男少女举行“成丁式”的考试科目。有些诗歌、神话

  与史诗,被列为氏族的经典,只能由氏族酋长和巫师来

  掌握。但也有不少诗歌、神话、故事、谚语,成为全部

  族共有的精神财富,通过口头方式流传。因此,就总体

  来说,原始文学起源的契机是复杂的。近代几名专门研

  究艺术起源的学者,如分别著有《艺术的起源》专著的

  格罗塞、希尔恩,著有《艺术的演进》的哈顿及普列汉

  诺夫、柯斯文、德索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流露出多元

  论倾向。今天,把文学的起源归之为以劳动为核心的多

  种社会实践,形成最新的理论研究趋向。

  (鲍昌)

当年,老子骑一青牛,出函谷关就没了下文,若不是《道德经》的传世,岁月怎会记住他?每当后人再读这部经典时,各种问题翻涌,如:老子最后的归属到底是哪?

也许就像他在此书中所言一般,“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他洋洋洒洒地留下了5000多字的《道德经》,然后又洋洋洒洒的离去,好似这不过就是随性而至,并不在乎什么得失。

那么,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

任何事情都有个来龙去脉,若不是其它的事情连累了他,老子也不会就此“一去不返”了。当初,老子有个官职,是东周的收藏室史,等同于现在的收藏馆馆长。所以,老子较常人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读遍天下书籍。老子一读就是二十年,等他出来时,身带“紫气”。

其实,老子是有名字的,称作李耳或李聃。据说,取得此名是因为老子有一双又厚又长的耳朵。为何他不似后来的那些学术大家孔子、孟子等人冠以自己的姓呢?那是因为:老子出生时不似其他婴儿,而是一“老者”的相貌,鹤发童颜,所以,才有了“老子”这个名。

本来,老子这个馆长应是和朝堂沾不了什么干系,但哪知,王子朝在周景王去世后,开始作乱生事,还从收藏馆盗走了很多宝贝,然后,就逃到了楚国。而且,很巧的是老子就是楚国人,大家能不怀疑他吗?于是,老子也开始逃亡了,一路向西,就出了函谷关。

那么,老子为何就能出得了函谷关?

在古时,人的流动比现在难,影视剧中就经常能看到这一幕:古时的城门口总有官兵检查来往行人。而有些“职业”是禁止离开本地的,比如:商鞅在秦国时,就规定了农民世代只能守在这一片土地上。由此可见,东周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老子应是没有拿到出关证明的。

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这里就写得很清楚了,老子可是留下了“买路钱”,那就是《道德经》。当日,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便知是有真人来了,于是,连忙上前迎接,远远就见老子骑着一青牛而至。

见此,尹喜要拜老子为师,而老子什么也没说,只是留下了5000多字的《老子五千言》,即今日的《道德经》。

在这之前,老子就已经声名渐起了,很多读书人都敬仰他,包括尹喜。尹喜才不管什么朝堂内讧之事,一心只想师从老子,什么通关文牒在《老子五千言》面前,都只得统统让步。

于是,后人才有眼福可以一睹老子的“心得”。

那么,老子后来到底去了哪?

第一种说法:一路向西教化胡人,出处《后汉书·襄楷传》。

书中说,老子出关后就用他的理论,去教化那些好战的蛮族。其实,老子的学术思想强调的是“顺其自然,以柔克刚”,这种说法应是源自老子的学术特点,不过,并没有得到实证。毕竟,西部至今都没有发现任何与老子或者老子学术有关的遗存。

第二种说法:甘肃临洮修炼成仙,物证是老君山残碑。

老子有可能在此居住过,至于成仙一说,似乎有点扯远了。当年,老子出了函谷关,并没再往西,而是换了个方向,跑到了栾川。于是,才有了老君山,以及老君河和老君庙等。并且,老子在临洮“飞升”后,其子嗣在此繁衍生息。

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自此,便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一说,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

第三种说法:回老家了。

在《庄子》、《礼记》等这些古籍中都说老子是一路向东,回到自己的老家,如今的河南鹿邑。学术界比较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中国人一直都有很厚重的故乡情结,哪怕年轻时跑得再远,年老了怎么都得回去。

而史籍中还有关于“孔子问礼”的记载,南京夫子庙现有一方洛阳出土的南朝时期孔子问礼图碑,反映了这个故事。所以,从这里似乎也能证明老子后来是回到了故土,并且,孔子的故乡离函谷关不远,从交通上看似乎是可行的。

甚至于,就连老子当时骑的青牛,在后人的解读中也多了些哲学意味。

在中国文化中,“青”是生机的象征,象征着东方。于是,在后人眼中,老子就成了“东方的圣人”,是东方文明的使者。当然,这种说法,应是和“西去教化胡人”这种说法形成了对应关系。只是,至今也没有人明确地知道老子当年究竟去了哪里。

老子后来隐匿自己的行踪,也许就在实践自己所写的那些言语,“名与身孰亲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其实,老子已经给出了答案,他要追求自己内心所想,至于这天地间如何看他,已经不重要了。当年,老子选择走函谷关,或许只是想找个人将他的这些“所悟”留下罢了。

其实,不管当年老子的行迹如何、不管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都不能溟灭老子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女孩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你知道哪些?

我国古诗词中对女子有很多代称,主要从一些女子容貌和服饰为着眼点加以指代。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韩 《边上看猎赠元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