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山海经有啥好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读懂山海经有啥好处,第1张

1 了解中国极具价值古代神话

2 培养高品位阅读爱好,修身养性,悦人怡情

3 提升审美价值,吸收古文精粹

4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人文底蕴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1、歌谣神话

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3、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4、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5、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扩展资料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

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正如许多动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从外表上难以分辨种类一样,文学的坯胎和萌芽也还没有独立成形。

一百余年前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数以万计刻有成形汉字的龟甲兽骨片为研究殷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凿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辞文学特征相当明显。

甲骨卜辞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到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最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山海经》成书于什么时期?你有哪些了解?

《山海经》源于秦汉时期,《山海经》是中国秦代关键古籍,也是一部富有神话故事的最原始的神书,此书作者不祥,当代学者均觉得成册并不是一时,作者既非一人。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故事中的地理常识,包含群山,自然地理,中华民族,物产丰富,药品,祭拜,巫医等。储存了包含夸父逐日逐日,卧薪尝胆,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以外的许多广为流传的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和寓言。

山海经是历史沉淀,并不是指定的某个人写出来的,《山海经》,一部远古热血传奇神书,记述了约四十个方国,五百多座山,三百条水路,一百多角色及其四百多种多样神怪妖兽,其所结构的应有尽有,奇诡壮丽的全球,基本上是后人绝大多数神话小说的根源。

《山海经》既奇妙又神密,从古至今就吸引住着诸多专家学者的眼光,很多人希望去研究它,分析它,但目前为止它仍是一个谜。《山海经》的神密之处就在于它的出生,到底谁人所写,什么时候所作,所做为何,这种都不知道的,乃至直至今天大家都没法给这本书下一个确立的界定,只有将它称之为“神书”。

成书谜团

有关《山海经》的作者,成书时代,迄今都都还没确立的结论,但自古以来的观点却许多。最开始汉朝的刘歆在《上<山海经>表》上说:“《山海经》者,出自于唐虞之时……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与恶,著《山海经》。”刘歆觉得《山海经》该是大禹治理之时,大禹与伯益等遍历山河以后的成效。

清朝的毕沅在《山海经新校正序》中称《山海经》“作于禹益,述于周秦”,大禹和伯益最初是囗述,在周秦之时才被后代梳理成经典著作。毕沅一样觉得大禹,伯益开盘《山海经》之先例,自汉朝至清朝,都是有专家学者持这一见解,由此可见禹益作《山海经》的观点在古时候甚为风靡。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是:《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其中囊括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地质、水利、考古、人类学、海洋#和科技史等诸多内容,同时也保留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记述的内容十分丰富,《山海经》的今传本为18卷39篇,分《五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其中《五藏山经》5卷,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内经》、《海外经》8卷,4200字。《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5卷,5300字。《山经》以五方山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除著彔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尤为珍贵。1 -5分为26节,描写了 447座中央陆地上的山脉。

作者:Paul Che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23229/answer/1499693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海经》不是神话小说,是一本历史真实记录的史书,一部荒诞不经的神话小说怎么可能流传成千上万年呢?只是现代的人们无法理解当时的情况罢了。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上一代史前文明由于某种冲突爆发了全球核子大战(核爆炸),终于一方胜利,消灭了“敌人",但是地球已经被重度污染,很多生物已经被辐射发生了基因突变,山海经里面记载的4000多种奇怪生物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动物(背部长眼睛的羊,胸部联在一起的人,人面蛇身,九尾狐,九头鸟,独眼寿。。。),基因突变的动物是无法长久遗传基因给后代的,这也是现在很多书中的动物现在根本找不到的原因。文明也已经被破坏殆尽。于是幸存的少数文明人决定重新净化地球,发展文明。

那么当时的任务有2个,第一,净化全球环境,第二,重新发展文明。

一,净化环境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污染物尽量扩散稀释,方法只有大规模搅动海水,用以制造全球性的洋流和大风,搅动海水可以用撬动大陆板块的方法,这样可以再次用少量核爆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大禹治水”不是大禹治理洪水,而是大禹制造洪水。这里司马迁都没有读懂(可能是由于司马迁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山海经》中《海内经》写的很清楚:“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禹和鲧开始布置核反应堆,均匀分布在亚洲板块四周(定向爆破))。。。。。。“帝乃命禹卒布土,已定九州”(黄帝命令禹停止布置核反应堆,亚洲板块的核反应堆已经布置足够了)。。。。。“后土生一鸣,一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核反应堆埋在板块边的海水中,生出巨大的水蒸气鸣叫,过了12年,压力巨大,板块开始移动,也就是地质学所谓的燕山运动,北部的内蒙古本来是海边,结果短时间上涨2500米(参考地质学),然后被困住的大量海水从北方倾泻向南方,由于秦岭的阻碍,海水从禹和鲧已经布置好的河道流出四川西部(当时印度板块还没有撞过来,四川西部是海岸线,西边是特提斯海。我也怀疑四川的三星堆文明的突然消失也和印度板块的突然撞击有关系,因为引发了大地震,三星堆里面的很多青铜造型和山海经里面很相似,所以山海经描述的时期和三星堆文明应该处在同一时期,所以印度板块不是缓慢撞击亚洲板块,也是人为的板块运动,是突然性的,短期的和剧烈的)。

所以《山海经》甚至很多西方古代书籍中的大洪水,都是这些上古文明的幸存者制造的,目的就是利用大陆板块搅动全球的海水运动,扩散和稀释核辐射,让地球恢复正常。但是这同时也造成了全球的板块运动,造成了本来古代中国四面环海的结构变为了北方陆地的连接和西面的印度板块挤压。(山海经的地理是描写板块运动之前的地貌,不是现在的,所以很多人不理解)

第二:重新发展文明,上古的幸存这已经不多,那么地球上还剩下一些尚未开花的野人(人类的祖先),于是这些幸存者商议,大家分成4个小组,分别在全球的四个野人部落传播文明,那就是四大文明的产生。

就说中华文明吧,三皇五帝记录基本上都是神一样的任务,比如伏羲女娲的人身蛇尾,这可能也是受到了一些核辐射的影响,还有黄帝时期的发明大爆发。真正的发明其实是很漫长的,比如火药的发明,要经过很多代人的总结,但是黄帝就1个人直接发明历法,播种农耕,数学度量,制定音律,养蚕制衣,草药医治(黄帝内经),发明水井。。。。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穿越。足以说明黄帝根本就是一个高智慧文明人。

所以《山海经》是写实的史书,然后由帝王皇家保存,但是自从商朝被灭,流落民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幸存者已经灭绝多年,当时的人类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已经没有人看得懂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