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契丹丧葬习俗的书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研究契丹丧葬习俗的书籍有哪些,第1张

文献记载:

  

  《旧五代史·契丹传》:“[ 耶律德光 ]次于 栾城县 杀胡林 之侧…… 契丹 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为‘帝羓’焉。” 

  

  《说郛》卷八引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 契丹 ]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虏,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 耶律德光 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

  

  

  书归正传!话说……,下文引自张邦炜《辽宋西夏金时期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契丹族的原始葬俗是先天葬,后火化。《北史》卷94《契丹传》、《隋书》卷84《北狄传》最早记载了这一风俗,两书有关文字完全相同:

  

  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屍置於山树之上,经三年後,乃收其骨而焚之。

  

  按照他们的习惯,父母死不仅不“悲哭”,而且酌酒高唱祭歌:

  

  冬月时,向阳食;夏月时,向阴食;[1]我若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

  

  此后,两《唐书》、两《五代史》的记载与此大体相同,只是文字略有出入。如《旧唐书》卷199下《契丹传》称:

  

  子孙死,父母晨夕哭之。父母死,子孙不哭。

  

  《新唐书》卷219《契丹传》强调,契丹人“死不墓”。这些习俗长期传承,相当稳定。直到南宋末年,叶隆礼《契丹国志》卷23《国土风俗》仍一字不改地照抄《北史》和《隋书》,并同样无端指责:“其无礼顽嚣,于诸夷最盛。”其实,这一习俗与契丹当时较为原始的社会制度相适应,反映了契丹人的经济生活早期以游猎为主。契丹族虽然“死不墓”,但把火化后的遗骨集中埋葬于黑山即木叶山(在今内蒙巴林右旗境内)。《辽史》卷53《礼志下·嘉仪下》载:

  

    冬至日国俗,屠白羊、白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黒山。黒山在境,北俗谓国人魂魄,其神司之。

  

  契丹族始终保存着拜黑山礼即“祀木叶山之仪”,[2]人们面向此山祭拜祖先亡灵。

  

  契丹族“死不墓”的习俗,在辽朝建立前后逐渐被破除。据《辽史》卷1《太祖本纪上》记载,阿保机即汗位后7年(813),曾“省风俗”,“定吉凶仪”。其重点之一在于吸收汉族丧葬礼仪,改革契丹丧葬旧俗。辽朝建立特别是统治燕云地区以后,契丹人造坟墓、立墓碑之风大盛,并往往按照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或夫妻合葬,或归葬祖坟。辽太祖祖陵、太宗怀陵、世宗显陵、穆宗怀陵(系袝葬)、景宗乾陵、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道宗永福陵,规模都很大,墓前置俑像、瑞兽,建立祭殿,树立碑刻,墓地禁止采猎,并设置州城守护陵墓。如祖州、怀州、庆州(均在今内蒙巴林左旗境内)便分别是为守护祖陵、怀陵、永庆陵而设。史称:

  

  契丹遗俗,既葬必守坟。[3]

  

  但契丹族的葬俗仍有以下几个特点。[4]

  

   其一,有墓而无棺。考古工作者在辽墓中,很少发现木棺、石棺。由于契丹的习俗是葬不用棺,以致宋刑部郎中章频在重熙三年(1034)正月出使辽朝,死于辽朝境内的赀濛馆,无法找到棺材,只能“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到达都城后才“敛以银饬棺”。[5] 辽代的葬尸墓一般置死尸于尸台或尸床上,如1954年在辽宁赤峰大营子村附近发掘的辽驸马赠卫国王墓便无棺,只因墓主人是契丹贵族,其尸床相当豪华,尸床上悬挂着绣花帷幔。[6]

  

  其二,杀牲并殉人。在契丹贵族的墓葬中,不仅有金银珠宝之类的珍贵随葬品,而且杀牛马驼羊,祭祀死者。此风愈演愈烈,辽圣宗不得不在统和十年(1021)正月,“禁丧葬礼杀马,及藏甲胄、金银、器玩。”[7]辽兴宗又在重熙十一年(1042)十二月,重申“禁丧葬杀牛马及藏珍宝”,并在次年六月下诏规定:

  

  世选宰相、节度使族属及身为节度使之家,许葬用银器,仍禁杀牲以祭。[8]

  

  可是,这些禁令收效甚微。更有甚者,辽代始终存在人殉。如神册二年(917)四月,辽太祖的弟媳涅里衮死时,奴女古、叛人曷鲁只被活埋于其圹中;[9]天显二年(927)七月,辽太祖死,人殉“以百数”,皇后述律氏“屡欲以身为殉,诸子泣告,惟截其右腕,置太祖柩中”,因而人称“断腕太后”;[10]统和元年(983)二月,安葬辽景宗,“以近幸朗、掌饮伶人挞鲁为殉”。[11]此外据记载,景宗第三女延寿奴“出猎,为鹿所触死”,她的母亲萧皇后“即缢杀[其夫]肯头以殉葬”。[12]

  

  其三,保存尸体,手段独特。文惟简《虏廷事实·丧葬》[13]载:

  

  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韦简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

  

  这种腌尸、干尸的办法,辽太宗死时曾采用。据《旧五代史》卷137《契丹传》记载,大同元年(946)四月,辽太宗在攻打后晋的归途中,暴死于栾城(今属河北)杀胡(或作狐)林,其尸体被其随从如此处理:

  

  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之为“帝羓”焉。

  

  另据刘跂《暇日记》[14]记载,耶律建在大安八年(1092)正月出使北宋,死于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随从“倒悬其尸,出滓秽口鼻中,又以笔管刺皮肤出水,以白矾涂尸令瘦,但令支骨以归。”北宋政府按照契丹习俗,赐“水银、龙脑以殓。”[15]张舜民《画墁录》也有类似记载,并称此乃契丹“贵人礼”。[16]

  

  其四,穿铜丝网衣,盖金属面目。据《虏廷事实·丧葬》记载,契丹富贵之家如此保护尸体:

  

  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

  

  公主下嫁时,在各种赏赐物品中,有“覆尸仪物”,[17]大概便与此有关。这一习俗已被考古发现证实,在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用铜丝编织而成的网状丧服,包括衣、裤、手套、足套、头套及全身衣套。[18]对于这一丧俗的形成原因,学者推测甚多,诸如防止尸骨散乱、保护尸体不朽、避免灵魂受害、出自宗教信仰等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辽朝建立以后,契丹早期天葬的习惯虽然被破除,但火化的风俗并未改变,先火化、再土葬者为数甚多。如检校太师王说死后,其遗体便是这样处理。李度在《王说墓志铭并序(统和二十四年)》中说:

  

  焚殡之,礼也。[19]

  

  因而元朝人王恽将火葬称为“契丹遗风”。[20]在已发掘的数百座辽墓中,火葬墓占三分之一。[21]火葬者的骨灰,有的被置于尸台上或墓室正中,有的用陶罐或石棺储存。

  

  

  

  注 释

  

  [1]“夏月时,向阴食”六字,据《通志》卷200《契丹传》及《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补。

  

  [2][7][8][9][11][17]脱脱等:《辽史》卷116《国语解·帝纪》;卷134《圣宗本纪四》;卷19《兴宗本纪三》;卷1《太祖本纪上》;卷10《圣宗本纪一》;《辽史》卷52《礼志五·嘉仪上》。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2之5。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4]参看贾洲杰:《契丹丧葬制度研究》,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5]脱脱等:《宋史》卷301《章频传》。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6]参看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10]叶隆礼:《契丹国志》卷13《太祖述律皇后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

  

  [12][1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5咸平六年七月己酉;卷469元祐七年正月乙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13][37]见陶宗仪等编:《说郛》卷8;卷36。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涵芬楼本。

  

  [14]见陶宗仪等编:《说郛》卷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宛委山堂本。

  

  [16]张舜民:《画墁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参看马洪路:《契丹葬俗中的铜丝网衣及其有关问题》,载《考古》1983年第3期。

  [19]见陈述辑校:《全辽文》卷5。中华书局1982年版。

  

  [20][23][28]王恽:《秋涧集》卷84《论中都丧祭礼薄事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参看杨晶:《辽代的火葬墓》,载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3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看张之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比较通俗。这是入门书籍,如果自己能够看明白,就可以看深层次的书籍了。

另外,推荐“中国墓葬史”(张学锋)作为辅助。因为考古墓葬部分比较乱,这本书思路比较清晰且语言通俗。适合配合着“通论”看。

再者,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可以查阅“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里面有所有词条的详细解释,非常全面,可以当词典用。还有一本“中国古代文化词典”也可以作为辅助。

不过我建议你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也就是没有认真的读过“中国古代史”,脑子里无法构建最基本的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纲和中国古代制度大纲的话,最好再看这些以前先看一遍中国古代史,否则看考古学书籍十分吃力。

从中国古代史看起。找一本你看得顺眼的中国古代史通俗读物就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原始时期墓葬

灵魂观念的产生与墓葬的出现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墓葬形式

一 墓地

二 墓室

三 葬具

第二章 原始时期的埋葬方式

一 单人葬与合葬

二 一次葬和二次葬

三 火葬

四 葬式

五 墓葬方向

六 人殉与人牲

七 葬猪与葬狗

第三章 原始墓葬中的随葬物品

一 生活用具

二 生产工具

三 装饰品

四 礼器

五 模型明器

第四章 黄河流域史前墓地

一 黄河上游地区

二 黄河中游地区

三 黄河下游地区

第五章 长江流域史前墓地

一 长江中上游地区

二 长江下游地区

第六章 北方地区的史前墓葬

一 牛河梁积石冢

二 大南沟石棚山墓地

第七章 华南地区史前墓葬

一 顶狮山墓地

二 石峡墓地

三 卑南墓地

第二编 夏商周墓葬

文明时代的开始

第一章 夏代墓葬

第二章 商代墓葬

一 商王的地下宫殿

二 妇好墓

三 人殉和人牲

第三章 西周墓葬制度

一 西周墓葬形制的基本特点

二 族葬制——“公墓”和“邦墓”

三 棺椁制度和用鼎制度

四 车马随葬制度

第四章 地下的礼乐世界

一 商周青铜礼器的功能

二 商周青铜礼器的主要种类

三 乐器

第五章 西周诸侯墓地

一 燕国墓地

二 晋侯墓地

第六章 江南的土墩墓

一 土墩墓的分布规律与内涵特征

二 西周时期的大型土墩墓

三 建筑土墩墓的人们

四 石室土墩墓

第三编 春秋战国墓葬

列国争霸时代的墓葬

第一章 中原地区东周墓葬

一 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基本特征

二 墓地制度

三 棺椁制度与列鼎制度

四 最新发掘的大型东周墓地

第二章 中山国王罾墓

一 中山国与中山国王陵区

二 中山王罾墓的发掘

三 解读“兆域图”

四金玉生辉

第三章 楚国贵族墓葬

一 楚国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

二 竹书、帛画

三 精良的漆器工艺

四 地下丝绸宝库

第四章 曾侯乙墓

一 墓葬的基本情况

二 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三 曾国与曾侯乙其人

第五章 秦国陵墓

一 西垂陵区

二 圆顶山贵族墓地

三 雍城陵区

四芷阳陵区

五 国人墓葬

第六章 吴、越王陵墓

一 丹徒北山顶吴墓(吴王余昧墓)

二 印山越王陵(越王允常墓)

三 苏州真山贵族墓地

四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地

第四编 秦汉墓葬

统一帝国的厚葬之风

第一章 秦始皇陵

一 骊山陵园

二 地下军团与铜车马

三 秦始皇陵近年考古新发现

第二章 西汉帝陵

一 西汉帝陵的分布与陵园布局

二 “依山为陵”的先河——霸陵

三 景帝阳陵及陪葬坑

四 武帝茂陵和霍去病墓

第三章 汉代诸侯王陵墓(一)——崖洞墓

一 分封制下的汉代诸侯王

二 开山为穴的崖洞墓

三 徐州楚王陵墓

四 永城梁王陵墓

五 满城汉墓

第四章 汉代诸侯王陵墓(二)——“黄肠题凑”墓

一 黄肠题凑

二 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墓

三 高邮天山广陵王墓

第五章 南越王墓和滇王墓

一 南越王墓的发现

二 “边疆天子”滇王之墓

第六章 马王堆汉墓

一 震撼世界的大发现

二 “辛追”与其豪华衣装

三 帛画与天上人间

四 帛书与医简

第七章 汉画像石、画像砖墓

一 画像石墓

二 画像砖墓

第八章 汉代壁画墓

一 汉代壁画墓的发现

二 几处重要的壁画墓

第九章 汉墓遗珍——玉衣

第五编 魏晋十六国北朝墓葬

分裂动荡与相对薄葬的时代

第一章 曹魏、西晋帝陵

第二章 魏晋十六国北方地区墓葬

一 中原地区西晋墓

二 河西地区魏晋十六国壁画墓

三 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

第三章 高句丽墓葬

第四章 北朝帝陵

一 北魏帝陵

二 东魏、北齐皇陵区

第五章 胡汉共治下的汉人世家大族墓葬

一 临淄崔氏墓地

二 临朐崔芬墓

三 赞皇李氏墓地

四 景县封氏墓地和高氏墓地

五 司马金龙墓

第六章 胡汉共治下的胡姓贵族墓葬

一 固原北魏漆画棺墓

二 太原附近的北齐高官墓

第七章 来自异域的风采——祆教徒墓葬

一 粟特商人与祆教

二 同州萨保安伽墓

三 凉州萨保史君墓

第八章 墓志的出现及其意义

一 志墓的习俗与墓志的起源

二 从形成到成熟

三 墓志出现的意义

第六编 六朝墓葬

从流寓到土著

第一章 孙吴、西晋时期墓葬

一 长江下游地区的孙吴、西晋墓葬

二 长江中游地区的孙吴、西晋墓葬

第二章 东晋帝陵

一 东晋帝陵的分布

二 东晋帝陵区的发掘

第三章 南朝帝王陵墓

一 南朝帝陵的分布及陵寝制度

二 南朝帝陵石刻

三 南朝帝陵的发掘

四 南京周围的南朝王侯墓葬

第四章 世家大族墓葬

一 世家大族及其家族墓地的排葬方法

二 南京象山琅邪王氏家族墓地

三 南京戚家山、司家山谢氏家族墓地

四 仙鹤观高氏家族墓地

第五章 冥界的信仰

一 六朝时期的信仰

二 买地券

三 丹药

四 魂瓶

第六章 六朝遗珍

一 青瓷器

二 陶瓷俑

三 漆器及漆画

四 玻璃器皿

五 六朝墓志

第七编 隋唐墓葬

盛世之音

第一章 天子的归宿——隋唐帝陵

隋代帝陵

二 唐十八陵

三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四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乾陵

五 唐僖宗李儇靖陵

第二章 迟到的荣耀——乾陵三大陪葬墓

一 章怀太子李贤墓

二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三 懿德太子李重润墓

第三章 形形式式的地下世界

一 等级社会与唐墓的等级

二 宫人墓葬

三 阿斯塔那墓地

第四章 “胡人”墓葬

一 交流带来的多样性

二 太原虞弘夫妇墓

三 固原史氏家族墓地

四 苏谅妻马氏墓志

五 日本留学生井真成墓志

……

第八编 五代两宋墓葬

第九编 辽夏金元墓葬

第十编 明清墓葬

图版引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下册

……

不知道你要看的是哪方面的~~

那志良的《中国古玉图释》 他是台北故宫的~~~这本书我只买到个盗版。。。。介绍的很全~~

书画的,看看杨仁恺的 他编了个《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呵呵我们的课本~这个有一系列,包括中国青铜、中国建筑、中国陶瓷等当然只是辅助性的书籍,真正鉴定还是需要实际的东西~~~

《金石索》也不错~~~

古籍出版社出的期刊啦

你也可以查查资料 像吴湖帆 徐邦达 傅喜年 薛永年 启功 谢稚柳都是鉴定大家~~~都写些东西的~~~

像某些大家的书画集子啦 有些,最好别买现在出版的,买早点出版的,现在出版的很多里面都有假的,有的人为把东西卖了,出个书,给你证明他东西是真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历代书画鉴别文集》《真赝书画对比对比图录》挺好 故宫还出了一套集子,名字一是想不起来了,很好,就是很贵!!!

这是别人的帖子 也给你发下 毕竟我个人能力有限哈~~很多我也没有看过,自己选择

书画:《中国绘画赏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51

《故宫珍藏书画精粹》北京出版社,200551

《中国书画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61

《中国书画》杨仁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陶瓷:《中国陶瓷》冯先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张宁、杨俊艳,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11

《中华青花瓷》人民出版社,200341

《中国古陶瓷珍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91

《元代瓷器》:叶佩兰著,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

《青花瓷器鉴定》:张浦生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华龄出版社,200611

《古代民窑陶瓷》华龄出版社,200541

玉器:〈中国玉器〉方泽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01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杨伯达。

《玉器鉴赏与评估》 主编,赵永魁。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最近出的一套玉器全集,售价4980元~ 可以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

《中国玉器全集》,杨伯达

其他:《茶壶珍藏》辽宁画报出版社,200771

《古玩鉴定与辩伪》学苑出版社,200171

《古玩收藏基础知识100问》主编:史树青,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11

《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大象出版社去年出的一套书,杨新的主编,好书~!

《商周青铜器》北京文物鉴赏委员会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41

《明清彩瓷》北京文物鉴赏委员会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41

《中国历代钱币丛书:中国古钱大集》华光普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81

〈中国青铜器真伪识别〉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11

〈中国漆器精华〉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71

〈中国紫砂壶鉴赏〉蓝天出版社,200311

〈鉴识鼻烟壶〉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61

〈竹牙木雕:中国民间收藏精编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41

〈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李松,贺西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1

十三陵和五经指的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经”一词最早出现在召公《左传》。楚王称赞左的相互依存:“是一部好史,我儿善读。他会读三坟,五经,八哀,九三。'

杜预曰:“古书皆名。”序言说,“Xi、神农、黄帝的书叫‘三坟’,也讲大道。颛顼、唐、郁的书合称为“五经”

郑玄说,《尚书》是“三皇五帝之书”。因此,“三坟”是黄三之书,“五经”是五帝之书。至于“八月朔”、“九月秋”,指的是《八卦》、《九州录》,即《河图》、《洛书》。

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清初有一位才子,袁子才,非常有名的袁枚。他生在甘龙的时代,他的诗是唯心论的,相当于现代人宣称自己说话自由,不加修饰,有思想,有灵性,有感情,不那么古板。他当时是反对的,但确实是当今时代的才子,所以考了进士,做了两任县令。他在四十多岁时辞去了工作。他在南京大观园买了《三祖五经》,改名随园,享受一生的幸福。他的确是举世闻名的才子。他在绥远门口挂了一副。他很自豪:这里有山,有林,有竹。苏族人念三陵五岳,八行九山。

当时的另一位著名学者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诗人和才子之一。他不信,有意挖苦他。有一天赵翼到了南京,在一个红帖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亲自带着去见袁枚。袁枚不在的时候,赵翼受到家人的礼遇:“赵老师来访有什么不好?”他说我除了借两本书之外无事可做。家人问他借了什么书,他说借三陵五岳,八行九山。袁子才回来,知道他是来找麻烦的,就把对联从门上拿了下来。

这三陵五炮八行九丘,不要说现代人不知道,就连我们当时的袁老师也看不懂。三分是什么?三墓是三变:连山、归藏、周易。五经在哪里?五经或《红楼梦》,洪范五福。八个电报都是八卦。九曲即九曲,河图、洛书的逻辑数。说实话,这些袁子才都看过,但真要说学习《尚书》,他也不是很内行。于是赵一故意捉弄他。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由此可见,在中国阅读古籍并不容易。

早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据说“档案”就出现在“黄三”时期。“三坟”时期的“档案”称为。章太炎老师在《易经》说:“十二丘之墓应该是义乌刻的十二丘之墓。”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抄录了“黄三”时代泰山十二石刻的内容,并称之为“三陵”。

“五帝”时期的档案称为“五经”。孔安国在《尚书古言监察论》年说:“五帝之书,谓之“五经”。我一直这么说。认为孔安国的五经是五帝时期形成的档案。

除了“三墓”、“五经”,《尚书序》补充古代档案也叫“八魂”、“九三”。

至于“九秋”,孔解释说:“九州之志,谓之九秋。秋,居,名九州归,地生,气适,书皆聚。”他认为档案《尚书序》是中国中部九州的地方志。

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第一个夏天中国有四大名著。它们被称为三坟、五经、八哀和九三。

《九秋》。召公十二年,楚灵王褒《左传》,曰:“好史可阅三陵五冠八行九三。”注释者称此为“九三三陵五冠八行”的古籍名称。贾逵曰:“三陵乃黄三之书。五典,五帝之典;八王八王;九曲是对九州亡国的警告。”

郑玄说,《左氏易象》是“三皇五帝之书”。《召公十二年》,楚灵王说是公元前530年。能否从“能读”推断出“三陵五冠八行九三”是上一代人的书面读物?

据说孔子写《左传》,说:“傅、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和‘颜大道’。颛顼、唐、禹的书被称为“五经”,人们常说。至于夏商周的书,虽然是为了教人不伦不类而设的,但《三祖五经》有着深刻的内涵。两者同属一类,是历代珍宝,被奉为大戒。八卦称为“八要”,求其意。九州之志,谓之九秋。秋,居,名九州归,地生,气适,书皆聚。”

问题是,为什么三皇五帝伏羲禹的书都叫“墓”和“经”?

序言中的回答是“坟”有重大意义,“典”有普遍意义,“索”有寻找之意,“秋”有聚集之意。据说孔子写《尚书序》,说:“傅、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和‘颜大道’。颛顼、唐、禹的书被称为“五经”,人们常说。至于夏商周的书,虽然是为了教人不伦不类而设的,但《儒林外史》有着深刻的内涵。两者同属一类,是历代珍宝,被奉为大戒。八卦称为“八要”,求其意。九州之志,谓之九秋。秋,居,名九州归,地生,气适,书皆聚。”

很明显,这是从上述文字的意思来解释的,并不涉及这些古籍所使用的载体材料。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笔者不加思考地接受了《史记》的说法,或者说没有调查其是否合理,更不要说是否有其他解释。但随着符号学的深入思考,特别是1997年以来对《儒林外史》的考证,以及对于时代《尚书序》可能的信息载体的考虑,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包括42

众所周知,繁体字“分”由“涂”和“本”组成,异体字由“涂”和“文”组成。按照《山海经》的说法,有很多含义:坟,土最高的人,水的边缘,大小,样子,从松散的土中出现,一种书。所以《山海经》序言中把“三陵”二字解释为“大”是比较勉强的。在我看来,第三部中的“坟”字其实是指当时的书载体和文字载体都是由大地构成的。可能是类似两河流域的泥版,也可能是陶版。广义来说,土也包括石头,所以《山海经》这本书也可能使用板岩载体。

事实上,人类早就在粘土和石头上绘画和书写了。比如他们直接在粘土上作画,在洞穴和岩石上作画,在鹅卵石上写字。古希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原意是埃及人刻在石头上的神圣文字。摩西在西奈山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十诫也被刻在石碑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字墓也可以解读为泥塑版。“典”字的含义包括:风俗、法典、条例、主事、质押、姓氏、古籍。

那么,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可以追溯到典型人物的象形文字。在汉字中,有一个常见的符号,就是在一条横线下加两个支撑点。这个符号的象形含义是展示架或带腿的桌子,用来展示物品。当然,这不是普通的桌子,而是展示重要物品的器具,通常用于大型仪式或宗教巫术仪式。

所以“典”的本义是指陈列或摆放在桌上的重要文件。它的功能相当于公告栏、会议板、甲骨文片、法律文件和行为准则通知。它可能是从契约演变而来的,即契约紧凑、易于收藏的契约是大的、开放的、庄重的。其材料可以是木、竹、石、皮、丝。这个文献的发明人应该是少甸部落。《经》的进一步发展是这本书,是历史上殷的祖先所写。这本书是后来的竹简或木简。它们是由佳能不断小型化、轻量化、折叠卷曲而形成的。

“索”字的含义包括:大绳、捻、法、独、竭、寻、牵引、欲、需、泪、貌。但电报作为文件或信息载体,应参照绳结编年史符号体系,也可以包括以丝绸或其他织物为载体的文件。事实上,中国人是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绸的人,这使得用丝绸作为信息载体成为可能。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中国人是第一个发明风筝的人,因为中国制造了又细又长又轻又结实的绳子和又轻又薄又结实的丝绸和纸。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卦的真名是巴索,是有道理的。

所谓“巴索”,是一种帛书、帛书文献,起源于有记载的捆绑绳和占卜捆绑绳。这就是《山海经禹图》的序言的来源,其中说,“古人建立了Xi家族和整个世界的国王。他们开始制造流言蜚语,制作书籍和行动,取代绑绳子的政府。所以,他们生于文学。”

“丘”字的意思是:丘、山、最高的土、市、大丘、坟、空、大、集中、区。就字体风格而言,丘是指坡度平缓的地貌。问题是,军人为什么要用高字?其实“兵”字其实是金和一个展示台的组合,即在台上展示兵器“金”。据说这是蚩尤最早发明的。所谓“蚩尤当兵”,是指蚩尤部落最早将武器作为神器来崇拜。那么,九秋为什么选择用“秋”这个词来形容或指代呢?采用了“聚”的意思,应该说是合理的,但不完整。这是因为山也意味着山、河、地区、巨大、废墟和万人坑。有意思的是,上面的意思加在一起很像一个模拟的物理地图,就是在不同的模拟区域有代表地理位置的产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国家祭坛的五色土上,陈列着相应位置的产品。从更深的层面来看,《九秋》中“秋”字的使用,也表明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力延伸到了世界的各个地区,东西南北。

由此看来,所谓“九州志”是指《辞海》年的“九三”;山,巨野,又名九州都,土生土长,风气适宜,皆聚书。“其实是《尚书》。《三个坟墓》的另一个版本或《尚书》的另一个版本。

笔者对《大臣序》进行了20余年的研究,认为《尚书序》是由虞《山海经》、夏《五藏山经》、商《五藏山经》、周《山海经》编定的。春秋末期,编者和改写者都是学者或其后代。它们来自于公元前516年跟随王子超的周朝的书籍和记录,以及上周的皇家图书馆和档案馆。另外《山海经》有地理调查和国土资源调查的基础。它的地理位置基本已经找到了。它的地形基本符合4200年前中国的地貌。它实际上是中国文明和文化的第一个历史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文化遗产。

所以《五藏经》是一本自然地理的书。它平躺在圣地上。有点像今天的沙盘模型,也可能是巨幅画作,描绘了九州五个地区的山川、地貌、物产,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观。也许现在我还能感受到神圣独角兽和谐的心跳。1999年9月9日,作者与夫人孙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创作出一幅42平方米的巨幅《四书海外经》,绘制了中国五个地区的447座山脉、258条河流、348处景观、673种矿物、525种植物、473种动物。为此,作者高兴地写了一首诗,说:“在成功和洪水之后,皇帝决定游览九州,探索国内和国外。这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大禹有精神,他会回来的!综上所述,可见《四野经》、《五经》、《五藏经》、《九秋》确实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古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从源头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原版佳能

《玉图》

王说:“是好史,你看得清楚。他能读三坟、五经、八哀、九三。”

后汉袁张韩周传

在永宁,国务秘书陈仲说:“我偷偷看了光禄郎周兴,一个在闺房里写字的孝友,还有清朝和李的野心,听说了这个国家。古往今来,自然史书、“三坟”篇、“五经”策,一应俱全。"

《三坟》

这三座坟墓充满了不满,但这八条线却被忽略了。

《五经》

三座坟墓。坟,分也。三才之分,天地人之治,有三才。

五门大炮。典,镇也。法律如此冷静,所以有五个。

八行。苏索罗。如果孔子是圣人而不是君王,那么这个方法就有八个大师。

九座山。秋,欧耶。辨别九州的田园风情,教育适合的人。这些都是古代三个国王写的书。今天所有人都死了,但尧典还存在。

《八愁》

再学,有“三祖坟”“五经”“八股”“九丘”,俯仰占侯,推阴阳台阶,名物定事,见其效可先见其面。

《蔡中郎刘集镇南碑》

《九山》

是以五味、四支护体、六法听耳、七身服心、八行长大、九代立正、几十练百身为基础的。

首先推荐《山海经》,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这本很不错,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史必读书目。能学到很多知识。

其次是《楚辞》,如果你比较能接受骚体,然后有比较偏文学,小清新的话可以去看看。里面有很多的,情感比较奔放,想象奇特,有很多地方色彩和巫文化以及神话传说,蛮不错的,我的期中论文就是关于楚辞的,故事那些还是比较感兴趣。

再来《周易》吧。古代的占卜阴阳,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都有涉及,我觉得很有研究价值,好深奥的感觉,从图书馆借来一个月就翻了翻感兴趣的,没本事攻克它啊。信息量好大。

《礼记》里面有收录礼制礼仪,祭祀,历法等。丧祭占蛮大比重。《檀弓》、《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间传》、《丧服四制》差不多都是。

至于盗墓,我觉得吧,还是去百度文库看一看吧,有盗墓笔记曾经提到的《葬书》《礼记》中周礼也有关于这方面的。文库里面总结的挺全的,古代应该都是各个书里面涉及到了,没有专门写书盗墓的吧?

最后推荐袁枚《子不语》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有新齐谐之称,是志怪小说,很棒!我看有很多灵异小说什么的都用它作资料来源。阅微草堂笔记呢,价值很高,范围很广,鲁迅我是比较喜欢这两本。很有趣。只可惜阅微草堂笔记原稿。。。。唉。最后,《二言三拍》不知道你感兴趣不,里面也有比较值得看的地方。

不过看这种书还是得准备好古汉语字典了。不然就看白话本的,不过我觉得看白话本的就不如看现代人总结的什么《论XXX》总归没有看原书更能有自己的体会。

至于正史野史之类的,那种就可以看看什么XX那些事儿,推荐一本《柏杨曰》吧,最近寝室的人在看,觉得不错,我前面倒是借了本南北朝史,半白话,翻了翻太正式,觉得没有柏杨曰好看。这种介于正史野史之间的就可以广泛吸收啊~都可以看看。

最后吧,还有个方法,就是你找找《四库全书》的目录,看看里面的分类,直接在网上搜搜。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不过这个方法估计不行。本来都已经不全了,不知道网上有没有。我去搜了下。给你上个链接吧。那里还不错,我等会儿去看看能不能下,也下几本去。就这样了,希望你满意。上面介绍有些书看过,有些书了解过,有些翻过。总之还是希望你满意吧,我好啰嗦的感觉。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西晋时从古墓中发现的一部先秦纪年体史书。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月汲郡汲县(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时魏王的墓被盗,墓中沉睡了五百多年的一批古书得以重见天日。这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据说整整装了几十年。晋武帝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命令将墓中出土的全部文物“藏于秘府”。

两年后,西晋朝廷征调了一批当时著名学者,对这批竹简古加以校读整理并将它们由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字体。

这批竹简是什么样子呢

据有关资料,竹简用素竹编联成册,每长度约为晋尺二尺,当战古尺二尺四寸,一简四十字,分为两行,每行二十字,用黑漆书写。简上文字为战国古文,即篆书,人们习称为科斗文。这种文字在秦统一后即已废弃,到了晋代、在当时人们看来简直茫光然若天书,且由于盗墓者的破坏,灯简散乱不全,所以整理起来十分困难。学者们整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才大体整理完毕,计编校出古书十六种七十五篇,包括传世的《易经》《国语》等。

其中尤使人注目的是十三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夏、商、周、三代史事,西周灭亡后,即接晋国纪年,至战国三家分晋后,又用魏国纪年至

“今王二十年而止”,

所谓今据推算为魏襄王,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99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书记述的许多史事与儒家经典所言截然相反,如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历、幽王被逐等。以幽王时史事为例,史书称周、召二相共和,竹年称是共伯和执政,孰是孰非,这就在当时学术界中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未得出定论。

唐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加强,与儒家经典不合的《竹书纪年》,为世人所漠视,经唐末五代战乱,到宋代仅剩残本三卷,约在宋末元初,连残本也流失了。

后代又出现了今本和古本。

今本是元末明清以来的通行本里混入了某些其它古书的内容。一些学者鉴于此,从古书中汇辑出竹书纪年的佚文,即竹书纪年的“古本”。古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订正和补充一些史籍的失误和遗漏。如《史记》记战国自田成子杀简公自立为齐王,至秦灭齐,共历十世。但《纪年》则记为十二世,与《庄子·肤箧》

“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

的记载是一致的,纪年的记载是正确的。

其记越王朱句名,《史记》中不见。传世的与新发现的两柄越王州句剑铭文有

“越王州句自作自剑”

说明历史上确存在过一位名闩“朱句”的越王。又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正确。

再如《尚书·无逸》篇提到商王中宗。《史记》认为中宗为太戊,《竹书纪年》则称“

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

殷墟卜辞出土后,人们发现甲骨文中有“中宗祖乙”四字连文,证实了纪年记载的正确性。

而今本竹书纪年,经著名学者王国维考证,为后人重编,有许多作伪的东西。

关于《竹书纪年》至今还有不少没有解开的谜。

其一、《竹书纪年》是不是晋之《乘》?

《孟子》曾提到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秦焚书坑儒后,除鲁之《春秋》外,其他诸侯国的史书差不多都失传了。那么《竹书纪年》按其用晋国纪年,是否与晋之乘有关系呢历代史学家就持有这一看法,并为许多学者赞同,但这仅是推测,无直接证据。

其二,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究竟哪些为原文

哪些是混入的他书,仍然没有完全弄楚。

所以史学家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随引用今本《竹书纪年》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