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1收藏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第1张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选定57家(后增至59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印发了《古籍普查方案》等文件,宣布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自9月底开始,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名录的申报工作。申报工作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单位及个人参加申报,截止12月中旬,申报数量总计超过5000部,古籍类型除大量的汉文古籍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金石碑拓、敦煌文献、舆图、竹木简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属以下两种情况的古籍暂不入选:一是专家审定时对版本存疑的,暂不入选;二是申报的版本残缺超过50%以上,其他收藏单位有同一版本全本的,暂不入选。11月初,文化部成立评审委员会,聘请简帛、碑帖、敦煌文献、佛经、汉文古籍、民族语文古籍、古籍保护等各学科专家,开始进行名录的初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反复研究、审议,于12月中旬初步确定了名录的推荐名单。2008年1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向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发函,就名录推荐名单征求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意见,评审委员会研究后对推荐名单作了相应调整,于1月23日至29日在《中国文化报》及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根据公示意见,经评审委员会再次研究,将名录推荐名单调整确定为239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这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22个数据库。

中国图书馆古籍22个数据库发布数字资源,其中,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699部、云南省图书馆藏珍贵古籍139部、芷兰斋藏稿钞校本古籍8部、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17部,碑帖菁华发布国家图书馆馆藏明清碑刻拓片数字资源2595种,黑龙江省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32部100册。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丰山集》

(明)孙存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此书版刻精美,半叶十行十八字,白口,黑鱼尾,左右双边。卷首钤“拙者之庆”竖长方阳文印。《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仅著录本馆有藏,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古文渊鉴》

(清)徐乾学等撰注,清康熙内府刻五色套印本。

此本为清代康熙内府朱墨黄绿蓝五色套印本,版式精美,色泽鲜豔。半叶九行二十字,粗黑口,双顺黑鱼尾,四周单边。

《广金石韵府》

(清)林尚葵辑,清康熙刻本。

此本为清康熙九年周亮工赖古堂朱墨套印本,刻印精良,半叶六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边。

《重刊明心宝鉴》

(元)范立本辑,明嘉靖刻本。

此书刻印精良,宽行大字,粗黑口,双对花鱼尾,有元刻之遗风,且保存完好,品相上乘。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

(唐)杜甫撰,(宋)王十朋集注,(宋)鲁訔编年并注,宋刻本。

此书版刻精美,纸墨优良。谢国桢先生认为其所刻字体、刀法、行款与宋黄善夫所刻《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蘇东坡先生诗》大致相同,断为南宋建阳麻沙坊刻本,刻于孝宗之後。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宋)欧阳修等撰,元刻明递修本。

此书具有典型元刻风格,书中有三页出现三黑鱼尾,上顺下对,原刻与递修本都有刻工。元刻遗留已罕,虽经递修,亦属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版本价值。此本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唐)陆德明撰,明汲古阁影宋钞本。此书系明末汲古阁毛氏影宋钞本,墨妙笔精,与真刻无异。本叶钤有“席鉴之印”、“ 萸山珍本”等印记。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常熟市博物馆藏珍贵古籍展是该馆建馆以来首次向外展示珍藏古籍,元写本《楞严经》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虞城市民。 《楞严经》字体娟秀、遒劲、古雅,连“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第一人”的翁同龢,都赞口不绝,至今,这本写本品相保存完好。这次的古籍展共展出国家级珍贵古籍60种近500册(件),包含了五代、宋、元刻本和孤本、稿本、稀见抄本等多个种类,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一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元代写本《楞严经》,也是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中的人气藏品。这本经书由元代常熟三峰寺的主持清珙用银粉抄写,后来到清末的时候流传到北京,被在北京做官的翁同龢在琉璃场书摊上发现以后买下来,送给了三峰寺。后来由三峰寺来保存,解放以后由三峰寺的和尚捐给了常熟市博物馆。常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杨**告诉记者,常熟市博物馆现藏古籍达2407种,11906册,其中61种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种于200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荣登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就古籍藏量及价值而言,在全国同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

近日,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上线,全文上传发布了22部186册馆藏国家珍贵古籍的数字书影。读者可通过登录山西省图书馆官网“数字资源”栏目,进入“地方特色资源库”进行访问, 西藏旅游景点,免费线上检索及全文阅读和下载。

为更好满足读者对馆藏古籍的阅览需求,今年4月,山西省图书馆启动馆藏古籍数字资源库项目,如今建成试运行。这是山西省图书馆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的有益尝试,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

据了解,古籍数字资源库,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支持繁简共检,满足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

山西省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以年代久远、版本珍贵、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备受瞩目。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山西省图书馆先后有75部馆藏典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次发布的22部古籍,即从中撷取,多为明代中晚期刻本,如明嘉靖十一年(1532)太原张镗刻本《重刊嘉祐集》、明万历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王摩诘诗集》。此外,还有清代山西名人稿本,如洪洞董麟、董文焕兄弟《观阜山房日记》《岘樵山房日记》等。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山海经》——中国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3、《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4、《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5、《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6、《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中国古典文学典籍

截至目前为止,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已有13026部。据了解,《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珍贵古籍名录的持续发布,各省能够申报和入选的古籍日渐稀少。

D

文献古籍属于史书典籍,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所以①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特别是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属于知识性错误。古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③正确。古籍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保护古籍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④正确,故选D项。

首都图书馆新馆(B座)从二层到九层所有阅览室内都可以自习,可以带自己的书来也可以使用电脑,自习不收费。

首都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是北京市综合性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北伐革命后,原三个图书馆几经更名、合并,改为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1953年,更名北京市图书馆;1956年10月,正式定名首都图书馆。

扩展资料:

珍贵古籍

据2018年9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首都图书馆收藏有古籍近50万册(件),其中善本5200余种,67000余册。

首都图书馆特甄选馆藏珍善本古籍加以数字化,并辅以详细书目数据建成《馆藏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数据库所收古籍,均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和馆藏特色文献。148种珍贵古籍入选前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包括《阿毗达摩顺正理论》、《毗庐大藏》、《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古史》60卷、《晦庵先生朱文公行状》2卷、《资治通鉴》294卷、《通鉴释文辨误》12卷、《通鉴总类》20卷、《唐律疏议》30卷、《纂例》12卷等珍贵古籍。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