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籍你读过吗?你知道古籍中有哪些金句可以写进作文呢?
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
适用主题,志存高远,坚定志向等。纵观历史长河,战国时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唐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宋有陆游,壮心未与年老去,死去犹能作鬼雄。可知多少文人豪杰接在胸怀壮之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从此流芳百世。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志存高远,方可摘星夺月,以不屈之志,点燃希望之光。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适用主题,热爱读书等。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读书就是读作者的思想,并在不同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和碰撞,用他人的思想行为扩大视野、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形成自己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评判标准。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当我们九毒、肠毒、多毒,我们很容易便能真正走出写书者的世界,在其世界中修炼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境界。
天下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列子
适用主题,接受自身不完美,接受世界不完美等。例子中有道,天下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世界上万物都无完美之说,包括人本身。但也正如尔斯泰说的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梅兰芳年轻拜师学艺,被师傅嫌弃,眼神无神,不是唱戏的料。但这天生的缺陷并未让梅兰芳退缩,他致富一事艰苦训练,眼神愈发清澈如泉水,含情脉脉似怀秋,被无数人赞叹即知。不苛责自己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中追求缺陷的美,才能将人生过得更为舒适。
微茫山路才通足,
行到山深路亦无。
——宋 王质
(越是到了高的层次,越是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只能去筚路蓝缕,去开辟创造。)
鸳鸯秀了凭人看,
莫把金针度与人。
——唐 罗隐
(这就是知识产权保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这是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引申为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景象壮丽,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这两句还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山海经》的好词好句如下:
好词:
1青丘:地名,今山东淄博市境内,高青县境内,江苏境内皆有。古籍《山海经》南山经中有载。
2湖水:指水面长满胡子般水草的封闭水域;泊指水面光光,没有水草,可以行船和泊船的封闭水域。现代地理学上竟然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lake)。
好句:
1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2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山海经》的意义:
1地理资料记录
《山海经》对中国古代地理、地貌、水系等提供了丰富的记录,对后世地理学发展和地理探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民俗文化传承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生物怪兽等,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信仰、想象力和早期的民间传说。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神话、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遗产保护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山海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文学艺术影响
《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形象和故事经常被用于文学创作和艺术表现。
1、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2、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7、平生不会相思 才会相思 便害相思。
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1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3、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4、愿得一心人,白首莫相离。
1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6、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17、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18、何为喜欢?“脸红,心跳,不言语。”可否具体?“失眠,焦虑,常梦呓。”可否再具体?“余生全是你。”
19、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20、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2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22、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2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24、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25、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26、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7、喜你成疾,药石无医。
28、纵然相思入骨,纵然万劫不复,我只愿你眉眼如初,风华如故。
非常好的文言文句子
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4、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诗经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衣领颜色青青,日日思念在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美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去前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送我木桃,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不能算报答,是为了能用结为好啊。(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经典古籍你读过吗?你知道古籍中有哪些金句可以写进作文呢?
本文2023-10-27 23:14: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