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刻本按照价值有哪些分类呢?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地域,刻书者、刻版形体及印刷技术的不同,产生了许多型式各异的刻本。从时代上区别的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刻本;因地域不同,有浙本(浙江地区刻本)、闽本(福建地区刻本,因以建宁府建安、建阳两县为中心,故又称建本)、蜀本(四川地区刻本)、平水本(山西平水刻本)等,具体又分为杭州本、越州本、婺州本、衢州本、潭州本、赣州本、池州本、建阳本、麻沙本等;按照书籍刻印的主体又分为官刻本(我国古代政府各机关雕版印行的书籍)、家刻本、坊刻本(指一般书商刻印的书),官刻本因所刻单位不同分监本、经厂本、藩府本、书院本以及各种名称的刻本,比如宋有崇文院本、秘书监本、茶盐司本、安抚使本、转运使本、仓台本、计台本、漕院本、公使库本、郡斋本、太医局本等。
坊刻和家刻都是私人刻书;从刻版形体上来区别的有大字本、小字本、书帕本、黑口本、白口本、十行本、八行本、影刻本(又称影刊,其方法是先照原书影摹,然后在版上雕)、巾箱本(版本较小的古书,巾箱是古时装头巾的小策;因该书型特小可装在巾箱里,极便携带,故名)等;从印刷技术上区别的有写刻、朱墨印、几色套印等,因版印技术不同,有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等不同称谓。
因版刻印的早晚不同,有初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递修本等不同称谓。按书籍流通情况又有通行本、旧刻本、残本、善本、孤本等分别。刻本的出现和流通对保存、传播祖国文化遗产起了极大作用。
中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书是《宋诸臣奏议》。铜活字出现在明孝宗弘治初年(1488年)。弘治三年无锡会通馆华燧用铜活字首先印了此书。相传铜活字就是华燧所创制。《宋诸臣奏议》150卷,共印50册。因为是初次试印,印刷技术不甚高明。
现存铜活字最早的印本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江苏无锡华燧以铜活字印成的《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50册。清代的金属活字印刷主要是铜活字。雍正四年至六年(1726-1728年),清内务府用25万个铜活字排印了1万卷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1840年后,铜活字印刷由政府转向坊肆。最让人称道的是林春祺的铜活字——“福田书海”,其规模和数量,在亚洲都是无与匹敌的。
清代,福州成为全省书业中心。南后街有20多家书坊,形成文化一条街。这其中就有林春祺的一份功劳。林春祺,号怡斋,福清龙田人。生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林春祺在《诗本音》卷末说:“……春祺世籍本古闽福清之龙田……”
林春祺早年曾随父亲宦游河南、广东,并在苏、杭读书,并常与“名公大人”相交。为了实现其祖父的夙愿,在他18岁时,捐资兴工刻造铜活字。历经千辛万苦,用了21年时间,花费20万两白银,终于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完成正楷体大小铜活字40多万个,几近武英殿铜活字的两倍。林春祺因此成为当时造铜活字最多、耗资最大、造字时间最长的人。他把铜活字命名为“福田书海”,以告世人自己是福清人。“福”意即“福清”,“田”意即“龙田”。
林春祺用这批铜活字印刷了《军中医方备要》、《音学五书》(顾炎武著)、《诗本音》、《音论》、《水陆攻守战略秘书》等书。由于“福田书海”古今字体齐全,楷书隽美,字画精巧,印刷清晰,备受推崇。
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不同材料铸成的活宁,以这些活字印成书,就是活字本。不同活字本之间的区分是根据它们所用的不同材料。据文献记载,金属活宁曾有铜、锡、铅,非金属的有术、瓷,泥等等。
铅活字现在最普遍,这百多年间印的书都是铅印的。但是有许多人一直以为,现代印刷用的活字,是19世纪时,西洋传教士飘洋过海带到中国来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从文献上看,我国明朝弘治末年就已铸铅为字。清道光问的文献也记载有人一直铸铜、铅为活字用来印书。但可惜的是,没有实物留传下来,只见于文献记载。
锡活字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宋末元初,即有人铸锡为活字用来印书。但由于那时没有生产出好的油墨配合,所以常常将书印坏。明代也有锡活字的有关记载。到了近代,大约是道光时,有个美国人叫卫三畏,据他记载,广东佛山有位姓唐的人,铸造锡活字用来印**。后来又印了一部大书,即元代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一共一百二十大册。卫三畏与姓唐的人有来往,还得到他的一些锡活字,所记应该是可靠的。但此书不知何处有藏,也属实物未见。
瓷活字古人写作“磁”,这种用瓷活字排印的书,实物现在所知也只有两种。铸字的人是位山东人,叫做徐志定,雍正元年中过举,还做过知县。康熙末年他造了瓷活字,用来印了同乡张尔歧的两部书,一部《周易说略》,一部《蒿庵闲话》。前者藏中国书店,后者藏北京图书馆。前者无锡图书馆也藏有一部。
泥活字的有关记载,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文中详细记下了宋代毕升如何铸造泥活字并用来印书。但此后文献上就很少有关泥活字的记载。一直到了清道光十年,苏州人李瑶在杭州借钱印书,书名是《南疆绎史勘本》,只印了八十部。此书封页背后有“仿宋胶泥板印法”一行文字,凡例中也说明这书是按照毕升活字法排版造成。第二年,李瑶又用泥活字印了一部他自己编辑的书,《校补金石例四种》。
差不多与李瑶同时,有安徽泾县人翟金生造泥活字,他用泥活字印成的书有《泥板试印初稿》,薄薄只有六十四页一小册。又印有黄爵滋的诗集《仙屏书屋初集》五册,还印有《水东翟氏宗谱》。这三种书流传到了今天,但极其稀见,谁有一部,可称宝中之宝。总而言之,这些活字版,不是未见实物就是实物稀少。传到今天还有较多实物的活字本,主要是铜活字和木活字。
铜活字印书始于明代华燧的会通馆。大概是弘治三年,他首次用铜活字印成《宋诸臣奏议》五十册,印的质量较差,第一次,也难免。但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他先后大约印了十四种书,每本书的中缝下端印着“会通馆活字铜板印”。华燧的叔父华理,用铜活字印过陆游的《渭南文集》和《剑南续稿》。华燧的侄子华坚也用铜活字印书,华坚所印的书,每卷卷末都有“锡山兰雪堂华坚活字铜板印”。
与华氏齐名也差不多同时的,有个叫安国的富商,他比华氏家族更富有,也喜欢用铜活字印书,一共印了九种。其中《正德东光县志》是现存国内惟一用铜活字印的方志。安国的堂号叫桂坡馆,所印成的书质量较高,校勘也精。明代铜板,以华氏、安氏两家最著名,可算做****。其余各地用铜活字印书还有不少,如常州印有《艺文类聚》,苏州五云溪馆印《玉台新咏》,版心上方有“五云溪馆活字”,南京张氏印有《开源天宝遗事》,卷首有“建业张氏铜板印行”,浙江印《诸葛孔明丛书》,福建芝城印《墨子》,白纸蓝印,卷八末页有“嘉靖三十一年岁次壬子季夏之吉芝城铜板印”,福建游榕印《太平御览》,有“宋板校正,闽游氏铜板活字印一百部”。可见当时以铜板印书蔚然成风。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便风流云散,成了一现的昙花。
关于其中的原因,人们一般只泛泛而谈。比如说铜活字当时未能制作字模,即字范,一字一刻既费工又费时,且价格昂贵,不是富豪经营不了,又讲活字易看不易存、排版又易错乱等等。但是具体到明末这段时间,就没人讲得清。在这里我可以介绍一个人的很有见解的观点。他是我国著名的藏书家赵远方先生。他藏书的质和量都很高,高得连康生都知道,于是借“文革”之机让红卫兵抄了他的家,将他的不少东西归为已有。“文革”后,他的书辗转都到了北京图书馆入善本部收藏。善本部主任李致忠先生曾在《书品》杂志上撰文讲到过赵先生的藏书。《文献》1985年第1期《跋北图藏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一文中提到的金刻本,就是赵先生捐的。而且赵先生搜罗明铜活字本很有名,黄裳说,是北方最有名的此类书的藏家。明铜活字本他收集了有十九种,不说一网打尽,也八九不离十了。他于1952年将其中的十七种捐给了北图,自己留下了万历铜活字本包大炣著《越吟》和弘治、正德间铜活字本《杜审言集》。《杜审言集》有赵先生朱笔手跋三通,其后跋即论明铜活字印书兴盛之因。跋云:“凡铸铜活字,用铜必多,非富家不办。明初铸钱尚不继,何有于活字。其时商贾富家,旧者已破,新者未兴,亦无若大资力也。至弘、正之间,商力渐充,海上交易亦盛,而产铜日旺,故嘉靖初曾补铸九朝之钱,足征铜富。活字之兴,恰在其时,固有由也。阙后征榷日繁,铜产更减,万历矿税苛政,安、华二家其能免乎故木活字代之而起也。即一活字之兴衰,亦可见上下之争矣。清代乾隆毁铜活字,亦此故也。无悔题。”无悔是赵先生的号,其书斋亦号“无悔斋”。我觉得赵先生论明铜活字兴衰的见解十分精当。
清代的铜活字书不多,官刻的有康熙末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星历考原》、《数理精蕴》、《律吕正义》几部有关天文、数学、音乐的书。而最著名的,是雍正年间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此书共一万卷,完成于雍正四年,又一说为六十六部。每部五百二十五函,共五千二十册,分开化纸和黄纸两种印本。书印好后,除赏给皇亲贵戚和权臣势要,以及赐给修《四库全书》时进呈图书超过五百部的藏书家每人一部外,库存就差不多光了。整部传到今天,极为罕见。不过我倒见过一部,是中国书店收的。后来给了中医学院。此书清末同文书局用石印法印过一些,曾用来颁赐各国使臣。所以,常有外国图书馆认为他们那里收藏了铜活字的《古今图书集成》,其实都是石印的。中国书店除了有那套全的,还有不少零本的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在二十世纪九十年初卖过,二百元一本。
古籍刻本按照价值有哪些分类呢?
本文2023-10-27 23:44: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