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镜塘的收藏:
作为书画家,钱镜塘曾与张大千过往慎密,情趣相投;作为鉴定家,他与吴湖帆堪称“双壁”;作为收藏家,他与工商巨子刘靖基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被誉为“收藏之富甲于上海”。经他过目的书画作品,不下三四万件之多。每得一件,钱镜塘总要细细考证,分门别类,用工楷书写清楚作者的生平、艺术风格、著述成就等等。他的收藏范围极广,这可以从它常用的几方鉴藏章“海昌钱镜塘藏札之印”、“钱镜塘鉴定任伯年真迹之印”、“镜塘藏扇”、“镜塘藏荷”等一见端倪。
他收藏的名人书札既富且精,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上海敬华2001年春拍曾推出“钱镜塘藏名人尺牍专场”,39件拍品时间跨度从明代至近代,左后成交率达到90%。其中《金农致君任札(一通)》,成交价达528万元,是成交价最高的一件拍品。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20册,内收明永乐至崇祯名人共400余人,600余开,其中王侯将相,仕宦大夫,文人墨客,忠烈奸佞,莫不备焉,堪称有明一代名人书札和书法大全。而且所收的400余家,没人只收书札一通,基本上不重复收录,具有时间集中,人物面广的特点,收藏难度极大。这不明代名人尺牍,曾于50年前延请嘉兴倪禹功先生逐一整理考略,并请张石园题写书签,重新装池。最后以990万元归上海图书馆够藏,创下了中国古籍善本单项拍卖的世界纪录。
近现代海派画家作品也是钱镜塘搜藏的重点,其中又以乡贤任伯年为最,最多时候曾超过了100幅。其对任伯年作品的鉴别能力也为藏界所重视。如2001年上海敬华春拍推出的任伯年《无量寿佛》,估价40-60万元,最后被香港张宗宪以1232万元收入囊中;天津国拍2001年秋推出任伯年《八仙过海》四屏,估计70-100万元,最后成交价达到132万元。其他海派画家如赵之谦、虚谷、吴昌硕等,他均有不少精品收藏。如上海敬华2003年春推出的虚谷《岁朝图》立轴,此幅画作是作者63岁时所作的梅花精品,此画原为4屏,分别题为“荷花图”、“说菊图”、“篱菊图”、“岁朝图”,原来都是钱镜塘的旧藏,后让售给上海文物商店,估价35-45万元,成交价为55万元。
藏扇也是钱镜塘收藏的一大特色,上海敬华2004年春拍“海派书画”专场中,曾推出了“钱镜塘”藏扇专题,其中赵之谦《芍药殿春》扇面设色纸本,估价为10-12万元,成交价达到2035万元;任伯年《南田遗意》扇面设色纸本,估价45-55万元,最后成交价达242万元。此外他还收藏了不少以荷花为题材的画作。如上海敬华2001年春拍的邹一桂(款)《秋水文禽图》(60x28cm),上面便有张石园题签“邹小山秋水文禽图真迹,数青草堂藏荷”,以及鉴藏印“镜塘藏荷”,估计12-18万元,最后成交价为132万元
出身于书画名家,父吴式芬,岳父陈介祺,均为藏书名家,他亦对藏书、版本、金石的鉴别极为精审。收藏多名人题跋和珍本,辛亥以后,在天津与章钰等遗老以古籍、金石、目录之学相质疑,还与缪荃孙多书信来往,家有“石莲闇”,所藏藏图籍多有来历,曾有吴骞、唐翰题等家的旧藏,宋元刊本亦有数种,藏书处有“石莲闇”,编撰有《海丰吴氏藏书目》抄本1册,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成,收录图书1 500种;手抄本《石莲闇藏书目》12册,现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印有“海丰吴氏藏书”、“曾为吴仲怿所得”、“海丰吴氏石莲闇”、“石莲闇藏书印”、“重憙鉴赏”、“石莲经眼”、“吴仲怿秘籍印”、“曾为吴仲怿所得”等。刊刻图书有《吴氏世德录》、《大清释例通考》、《九金人集》、《吴氏文存》等10余种。著述有《石莲闇诗》、《金石汇目》、《晦明轩稿》等。
十大不知道 但以下清代的几位辑佚家的确有名。章宗源、王漠、严可均、马国翰、黄奭、张澍、汤球
辑佚,是传统治学方法的一种。我国的古书因为兵、火、虫、水原因,经常遭到散佚的命运,但有些散佚的古书尚有些片断存于其他书中。为了能把这些片断从有关文献保留的只言片语中剔出来,去伪存真,并加以考证,汇撰起来,以尽可能恢复古书的原貌,这就是“辑佚”。清代著名的辑佚有两大家,即“南黄北马”,南指扬州的黄奭(shi去声),北指济南的马国翰。
一、马国翰,字词溪,历城人。著名学者,也是著名的藏书家。他自幼随父在山西读书,十九岁考取秀才,以教书为业二十载。中进士后,他先后任石泉、云阳等县知县。马国翰的父亲马名锦,曾在山西当过知县。马国翰随父读书,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为以后的治学奠定了基础。马国翰目睹许多珍贵古籍的散失,感到非常惋惜,下决心做一番大规模的辑佚工作。
为集中精力辑佚,马国翰从知县任上请假回家,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将自己的收入几乎全部购买了图书,马国翰的辑佚工作才得以基本完成,取名《玉函山房辑佚书》。马国翰年轻时在济南南郊的玉函山这一带农村教书时就开始辑书,故以玉函山房命名。
马国翰因政绩卓越得到皇帝召见,升任陕西陇州知州。在知州任上,马国翰又请人开雕《玉函山房辑佚书》书版,准备印刷行世,同时继续修订。
1857年,马国翰病逝,享年63岁。由于是随编随刊,书未成,人故去,《玉函山房辑佚书》最终没有完整地传世。全书分经、史、诸子三编,七百多卷,共辑佚书594种,是清代辑佚著作中数量最多的一部。他因此被尊为“清代辑佚第一家”。《玉函山房辑佚书》的问世,一举解决了学者苦于翻阅大量古书的麻烦,为保存和利用中华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贡献。
二、黄奭(1809—1853),清江苏甘泉(今八江都)人,字右原。平生以辑刊古佚书为业,总数近三百种,全部书版雕刻甫竣,适逢太平军战争,未及正式汇印而卒。今传本题名两异,皆为后世印行者所臆题,与诸家序跋、时人记称有歧。据笔者知见,其辑佚书有《逸书考》、《黄氏逸书考》、《汉学堂逸书考》、《汉学堂丛书》等四名。 (1)《汉学堂丛书》之名,始见于清张之洞《书目答问》,光绪十九年(1893),书客某(佚名)据原版印行时袭用此名,是为最早的印行本,《中国丛书综录》有著录。 (2)《汉学堂逸书考》之名,见于光绪间印本《汉学堂丛书》卷首仪征刘富曾
三 、章宗源,清文献学家。字逢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中大兴籍举人,以对策博瞻发科,益好学,积10余年,采获经史群籍传注,辑录唐宋以来亡佚古书,撰《隋书经籍志考证》,书脱稿后不久,书稿被仇家所焚,仅存史部5卷。其后有姚振宗著《汉艺文志考证》《隋经籍志考证》,能订宗源之失。生平辑佚书甚多,其书稿未及刊行,辗转落入马国翰之手,马氏刊有《玉函山房辑逸书》594种。
四、王漠《汉唐地理书钞》
五、严可均(1762-1843)清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编》45册,有天文、算术、地理、草木、鸟兽之类。又辑钟鼎拓本为《说文翼说》15篇;与丁溶同治唐《石经》,著《校文》10卷,对汉、魏、唐、宋石经仇校研究较深。〔对汉、魏、唐、宋石经雠校研究较深,仇当作雠。〕嘉庆十三年(1808年)诏开“全唐文馆”,他由于已辞官归田,无机会参与此事,感叹道:“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当有总集,斯事体大,是余之责也。”于是发愤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使之与《全唐文》相接。收书3000余家,每人加注小传,足以考证史文。文遍检群书,〔又遍检群书,“文”当系“又”之讹〕一字一句,无不校订。唐以前文献,皆荟萃于此,对保存和传播唐以前古文献有重要贡献。辑校诸经、逸注及佚子书数10种,合经、史、子、集为《四录堂类聚》,1206余卷。为了著述,不惜重资购书,周游四方,南至岭南,北出塞垣,遇稀有之本,必精写或以资购买,藏书至2万余卷。又翻检当时诸家藏书目,如《世善堂书目》、《天一阁书目》、《万卷楼书目》、《世学楼书目》、《传是楼书目》等,以至石刻本、释道藏,无不翻览。曾说黄丕烈聚书多宋本,虽与之为久交,然宋版书仍不能多得。感叹道:“校宋本以供撰述足矣。”著有《说文声类》《说文校义》《铁桥漫稿》等多种。
六、汤球(1804~1881)字伯玕,笏卿,黟县人。清著名学者。早年拜汪文台、俞正燮为师;博通群经,对天文、历法、数学等自然科学都有很深造诣。但无意科举,不愿为官,以侍父、授徒和著述为乐,毕生致力于史籍研究,著述甚丰。先后补辑汉郑康成逸书9种,刘熙《孟子注》、刘珍《东观汉记》、皇甫谧《帝王世纪》、谯周《古史考》,以及《傅子》、《古今注》等。对于《孝经》、《论语注》,则尽力搜集完备。尤精晋史,认为《晋书》多有琐碎、异闻之事,遂广搜典籍,补缺正谬,成书23种(即《晋书》9家、《晋纪》9家、《编年》5家)。鉴于北魏崔鸿所撰《十六国春秋》早在北宋时散失,乃取明代何镗《汉魏丛书》中收录的原《十六国春秋》为底本,汇集散见于群书中的有关史料,写成《十六国春秋辑补》100卷,补辑《年表》1卷,《校定纂录》10卷。此外,还辑有《两晋诏钞》等19种,《太康地记》、《邺中记》、《林邑记》等地理专著3种,《晋诸公别传》、袁宏《名士传》、郭颁《世语》、裴启《语林》、《山公启事》言论集5种。同治六年(1867),被举为孝廉方正,辞不就。以著作终其一生。
七、张澍。一生著述甚丰,已刊印的有《姓氏寻源》、《姓氏辩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养素堂文集》、《养素堂诗集》、《二酉堂丛书》、《诸葛忠武侯文集》、《凉州府志备考》等;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诗小序翼》、《元史姓氏录》、《帝王世纪》辑本、《续敦煌实录)、《鹊野诗微》、《文字指归》、《韵学一得》、《小学识别》、《叠字谱》、《天文管窥》、《消夏录》等。张谢的辑佚工作,所辑一般是后世佚失的古代关陇地区学者的有影响的著作。其《二酉堂丛书》,现在国内各大图书馆都有收藏,大半收录的是甘肃籍的作者。
人物生平
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宋荦出生于河南商丘,为国史院大学士宋权之子。10岁能骑烈马,13岁始学声律、书法,笃学好交游,淹通掌故,有诗名。
顺治四年(1647),年仅14岁的宋荦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以勇猛见嘉。巧岁考察第一,试授通判。其父以弱龄不谙政事,令其在乡里读书,追随侯方域、贾开宗、徐作肃等讲习诗文,组成“后雪苑六子”,成为“雪苑社”后起之秀。
康熙三年(1664年),康熙三年,授湖广黄州通判。以母忧去。
康熙十六年(1677年),授理藩院院判,迁刑部员外郎,榷赣关,还迁郎中。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授直隶通永道。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山东按察使,再迁江苏布政使,察司库亏三十六万有奇,荦揭报督抚,责前布政使刘鼎、章钦文分偿。户部采铜铸钱,定值斤六分五,荦以江苏不产铜,采自他省,值昂过半,牒巡抚田雯,疏请停采。下部议,改视各关例,斤一钱。
二十七年(1688年),擢江西巡抚。湖广叛卒夏逢龙为乱,徵江西兵赴剿,次九江,挟饷缺几哗变。荦行次彭泽,闻报,檄发湖口库帑充行粮,兵乃进。至南昌受事,旧裁督标兵李美玉、袁大相纠三千馀人,谋劫仓库,应逢龙以叛。荦知之,捕得美玉、大相,众汹々。荦令即斩以徇,谕众受煽惑者皆贷不问,众乃定。江西采竹木,饶州供紫竹,南康、九江供檀、诸木,通省派供猫竹,名虽官捐,实为民累,荦疏请动支正帑采买。上命岁终巡抚视察布政司库,荦疏请粮驿道库,布政使察;府库,道员察。汉军文武官吏受代,家属例当还旗,经过州县,点验取结。荦曰:“是以罪人待之也。”疏请自赃私斥革并侵挪帑项解部比追外,止给到京定限咨文,俾示区别。皆下部议行。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累擢江苏巡抚,苏州滨海各县遇飓,上元、六合诸县发山水,淮、扬、徐属县河溢,疏请视被灾轻重,蠲减如例。发江宁、凤阳仓储米麦散赈。别疏请除太湖傍坍地赋额,户部以地逾千亩,令详察。荦再疏上陈,上特允之。赈荒抚饥,深得人心,康熙誉其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
康熙三十八至四十四年(1699年-1705年)间,康熙皇帝三次南巡,正值宋荦担任江苏巡抚,康熙皆驻跸苏州,由宋荦负责接待,嘉赞荦居官安静,迭蒙赏赉,御书:‘仁惠诚民’四字,又‘怀抱清朗’四字以赐,又御书诗扇,又临米芾书,董其昌书天马赋,渊鉴斋法帖及耕织图以赐”。以宋荦年过七十,书“福”、“寿”字以赐。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一月,官至吏部尚书。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以老乞罢,濒行,赐以诗。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诣京师祝圣寿,加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后世评价有诗称颂宋荦:“惠爱黎元,宏奖髦士。心迹双清,沧浪之水。”
汪琬曾评论宋荦:“廉而不刿,严而不苛,抚循吏民,煦煦慈爱而不失之姑息。当其莅吴,仅四阅月耳,裁决簿书,勾稽金谷,往往至丙夜,虽精锐少年不敢望。一二老奸宿蠹,俯首侧足,亦率不敢旁睨,考其设施。”至今苏州沧浪亭还保留着这首赞诗和他的石刻画像。
清学者朱彝尊诗云:“妙鉴谁能别毫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两中丞指的是当时大收藏家卞永誉和宋荦。
个人作品●诗作
宋荦编有《商丘宋氏西坡藏书目》,著录宋元明本134种,抄本72种,曾进呈皇上御览过。精于鉴藏书画,淹通典籍,熟习掌故。去世后,其子编有《青纶馆藏书目录》1册。又喜刻印书籍,刻有《古竹圃诗集》、《嘉乐堂诗集》、《柳湖诗草》、《绵津山人诗集》、《商丘宋氏家乘》、《国朝二家诗抄》、《施注苏诗》等古籍30余种,刻书颇为精美。抄本亦多。其藏书后被孙星衍、黄丕烈、瞿镛等家收去。亦通画理,画水墨兰竹,颇有神韵。著有《漫堂墨品》、《漫堂诗说》、《绵津诗抄》、《筠廊偶笔》、《西坡类稿》、《沧浪小志》等10余种。
宋荦曾合刻侯方域、魏禧和汪琬三家文为《国朝三家文钞》,影响颇大。宋荦著作有《西陂类稿》50卷、《漫堂说诗》及《江左十五子诗选》等。宋荦与王士有交往、“性嗜古,精鉴赏”,在慈仁寺所购得《十六国春秋》残本。清代邵长蘅曾选王士祯与宋荦诗为《王、宋二家集》。宋诗不及王诗的超逸,而清刚隽上,亦自可观。其诗多赠答、题画、咏物、记游之作。其中如《盘山诗》、《黄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将军兼索子湘和》、《乌江》、《石盆峪龙潭歌》、《椰子》等诗,含蓄酝藉,标格隽上,颇见特色。宋荦有论诗著作《漫堂说诗》,他论诗主张尊杜甫,认为韩愈、苏轼、黄庭坚、陆游、元好问都是学杜而成家的。但他对苏轼“弥觉神契”(《漫堂说诗》)。他和王士祯是好友,但论诗主张有异。他是清代学宋诗派中的重要诗人。
《落花》
昨日花簌簌,今日落如扫。
反怨盛开时,不及未开好。
《即事六首》(其五)
雨过山光翠且重,一轮新月挂长松。
吏人散尽家僮睡,坐听寒溪古寺钟。
《邯郸道上》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墓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绘画
宋荦善画水墨兰竹, 疏远绝伦。同时亦擅长山水画。
个人成就收藏
宋荦曾在商丘古城老宅内建“御书楼”,专门收藏康熙皇帝给他题写的墨宝。
宋荦藏书有数万册之多,有人评价其“所收藏唐宋名迹,宋元秘帙,冠于河右”,有“江南第一收藏大家”之称,今人周绍良称赞其“鉴赏之精,收藏之富,不惟冠绝一时,后来者也难伦比”。赵孟、鲜于枢(三帖合页)论书帖,著名的宋马麟《层叠冰绡图》、宋林椿《果熟来禽图》册、宋佚名《枯荷图》册、元张宋中《桃花幽鸟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等,均经宋荦收藏。
宋荦因与收藏家袁枢(袁可立子)同乡故,得藏名品,以此名重天下。康乾年间,古董商举物以宋荦鉴定为荣耀。宋荦自云:“余尝云黑夜以书画至,摩挲而嗅之,可辨真赝。”
关于宋荦的鉴赏水平之精,清代梁章钜《浪迹丛谭》中曾引《筠廊随笔·宋漫堂(荦)鉴赏》一则:“合肥许太史孙筌家藏画鹑一轴,陈章侯(洪绶)题曰‘此北宋人笔’。人不知出谁氏之手,公(宋荦)览之,定为崔白画。座间有窃笑者,以为姑妄言之耳。少顷持画向日中曝之,于背面一角映出图章,文曰子西。子西即(崔)白号,众始叹服。
黄州司理王俟斋不信,在客厅悬一画以试宋荦。宋荦坐在门外车上便断定是林良所作,王终于心服口服。可见宋荦鉴赏之精。宋荦所收唐宋名迹,宋元秘帙,冠于河右。有《西陂藏书目》一卷,计数万册。今人周绍良撰《清代名墨丛谈》载《宋荦墨品》三卷,认为“鉴赏之精,收藏之富,不惟冠绝一时,后来者也难伦比。”
宋荦藏书尤富,顺治十二年(1655年),他远游江南、安徽、金陵等地、收罗大批秘籍、名帖。常熟毛晋“汲古阁”藏书散佚后,大半为他所得。如《徂徕文集》、《阳陵先生诗》、《玉澜集》、《乖崖先生文集》均为宋版;另加《白虎通》、《松雪斋集》、《刘豫事迹》、《安禄山事迹》等书,均为藏书中精品。藏书楼有“青纶馆”、“鱼麦堂”、“和松庵”、“西陂”等,藏书多钤有各藏书楼印记。
轶事典故●康熙赐物
宋荦的清廉和他的超人才干,深得康熙帝的恩宠。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四月,苏州织造李煦的奏折御批中写道:“……巡抚宋荦,朕南巡二次,谨慎小心。特赐御笔书扇二柄,赐李熙扇一柄。尔即传于宋荦,不用写本谢恩。以后有奏之事,密折交与尔奏。”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十月,康熙帝赐给宋荦“鹿肉二方,鹿筋二条,鹿舌二个,鹿尾二个,鹿肉干十束”。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七月,康熙帝赐给宋荦“御书诗扇一柄”。同年九月,康熙帝赐宋荦“鹿舌二个,鹿尾二个,鹿肉十件,鹿干十束”。同年十月,宋荦因操劳过度,气脱旧病复发。康熙帝闻讯,特“颁赐珍药”,并御书“福”、“寿”二字赐宋荦。同年十一月,宋荦患气脱病,康熙派御医黄运为之医治,并赐圣药和高丽参,直到十二月病愈,御医一直跟随宋荦身边。康熙帝三次南巡皆有宋荦迎送。因此,宋荦在奏折中声称:“三次圣驾南巡,屡荷天语垂问,荦宠至极,不知其年衰力惫。”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月十七日,四鼓,气脱偃卧,不能赴宴,廷医大用补剂方保残喘,即登舟淮扬一带力疾督赈。适抵扬州病势缠绵,头晕气喘,日渐衰弱,医生皆云年老病剧,非静养不能奏效,倘再一触发,便难医治。但宋荦却以“江苏事务殷繁,非司卧理”。从此不难看出,宋荦为国为民已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记载了康熙帝南巡时赐书宋荦的情形:上己卯南巡视河,赐江苏巡抚臣宋荦“仁惠诚民”四大字,又赐“怀抱清朗”四字。癸未,以河工底绩,再南巡渡江,驻跸江天寺。荦时扈从,奏云:“臣家有别业在西陂,乞御书‘西陂’二大字赐臣,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独有千古玉音。”上云:“此二字颇不易书。”荦再奏云:“二字臣求善书者多不能工,刑部尚书王士祯少与臣为同学,尝云二字倘得御书,乃为不朽盛事。”上笑而书之,即以颁赐,顷之驾回行宫,又命侍卫取入,重书赐焉,再赐“清德堂”大字。
●碧螺春
康熙与宋荦,君臣相处岁月既久,关系自然亲近。某次康熙南巡,正值宋荦任江苏巡抚,特向康熙进奉一种当地俗名“吓杀人”的名茶,色香味俱佳,康熙恶其名粗俗,乃赐名“碧螺春”,一直沿用下来,成为一种名茶。这一故事流传甚广,清人说部亦多有记载,而以王应奎所撰《柳南随笔》为详。
亲属成员曾祖父:宋,明朝进士,万历名臣,官至礼部尚书。
祖父:宋沾,官至山东福山县知县。
父亲:宋权,官至国史院大学士,卒赠少保。
母亲:赵淑人。
宋荦有子六人:宋基、宋至、宋陆、宋著、宋致、宋筠,皆有史名。
因宋荦《纬萧草堂》诗有“偃仰幽事多,好待鹿门说”之诗句,为与商丘古宋家族一支有别,故称宋荦一支为商丘“鹿门宋”。
后世纪念宋荦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乡大史楼村。宋荦深得清康熙帝的赏识,死后朝廷赐渝葬于故里。墓为圆形土冢,墓前立有墓碑及石像生。2002年著名印尼华侨宋良浩先生捐资进行了修复。
王世襄:
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有“京城第一玩家”之称。
马定祥:
当代中国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毕生从事钱币集藏。
胡若思:
著名古琴收藏大家,一生收藏历代古琴百张之多,以明清古琴为主。
刘銮雄:
香港富商,收藏方向以现当代艺术品为主,在《ARTnews》2010年全球十大艺术收藏家中排名第六,是唯一上榜的中国藏家。
张宗宪:
著名收藏家,收藏方向以中国瓷器和字画为主,他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者。
翟健民:
香港永宝斋斋主,华人圈最活跃的古董商之一。
高岭梅、詹云白夫妇:
梅云堂主人,是张大千的挚交,也是其作品的最权威收藏者。
刘益谦、王薇夫妇: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场上的“超级卖家”,他们的收藏堪比博物馆。
郭庆祥:
吴冠中作品的顶级藏家。
管艺: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最具影响力的藏家,已收藏大约800幅当代作品。
顾 问:李学勤 杨伯达 沈 鹏 徐邦达 罗哲文 耿宝昌 廖静文 沈庆林 闫明复 崔乃夫 邹瑜 郑欣淼 吕章申
范 曾 杜廼松 张汉兴 黄 新 沈善文 纪海亮 张训彩 王金水 席小平 龚焕文 何乃华 陈二曦 熊光楷等
会 长:罗伯健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晋英
副会长:石肖岩、周德田、肖燕翼、黄河浪、高可、严昌雄、曹春风、韦嘉(女)、崔新未、叶星生、郭正英、杨土金
会长助理: 姚兆
常务副秘书长: 彭德骏
分支机构
书画收藏委员会
顾 问:熊光楷、袁熙坤、张振宇
主 任:张忠义
副主任 :刘胜利、张宝乔、张怀彬、林中阳、刘新岗、张永金、 张新宽、谢坚、施鸿
秘 书 长:张忠义(兼)
委 员:刘心亮、王树仁、高风、任群发、曹钧、刘宇新、李志远、 郭 琤、程家仓
陶瓷收藏委员会
名誉主任:张宁
顾 问:耿宝昌、李知宴、李辉柄、赵青云、闫夫立
主 任:荆志忠
副 主 任:黄效东、许明
委 员:刘久正、许渭、陈士龙、杨得志、朱震、王非忒 华国良、 刘洋、郭志宏、姚炜曾、余绍尹、幸永乾、李连昌
钱币收藏委员会
顾 问:王世宏、于恩和
主 任:韩守一
副主任:李军、张扬
秘书长:李军(兼任)
副秘书长:王春利、李键铭、王静美、贾晖、刘飞燕、殷敏、卞一冰
委员:夏峻、张宏志、陈文博、梁浩、朱超麟
赏石收藏委员会
名誉会长:白立忱(全国政协副主席)、寿嘉华(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马启智
高级顾问:王仲夫、周克玉(上将)、李景(上将)、陈秀(中将)、刘华秋、文怀沙、兰天野、
、冯少康
顾 问:王金水、徐伟崇、唐正安、沈宽、张原、马占瑛
会长:何光
常务会长:陈西
副会长:黄林冲、张美云、文 甡、陈少华、梁向阳、庄伟才、 丘秀敏、刘 建、高万金、柴宝成、王国俊、梁伟岭、王长河、惠学耕、胡社军、李 群、胡志刚、毕傲霜、 朱旭佳、权治中、周川人、张建升、李 军等
副秘书长:李涛、刘友谅、魏岩真、贾少奎、石忠、陈实
玉器收藏委员会
顾 问:彭祖意、宁玉新、胡正文、朱震、黄绥生、王伟、杜西亮、傅其运、董聚福、裴力、张友来、朱文灿
主 任:姚政
秘书长: 蔡冬春
副主任:黄效东、应伟达、隋立川、王保山、韩剑军等
副秘书长:吴庆明、任楠、方聪、戴双、曾惠华、张英春
委 员:陈逸民、夏德武、张明、金鸣、韩巍、杨跃、张帆、孙庆十、韩连国、钱益中、沈春祥
红色收藏委员会
顾 问:侯磊、蒋自伟、樊建川、刘炳义、王兆连、王光胜、 张方
主 任:纪玉成
常务副主任:李岐山
副主任:马京军、马志方、王金平、王玉利、牛双跃等
秘书长:李岐山(兼)
第一副秘书长:洪荣昌(兼)
副秘书长: 王春虎、王连生、冯刚、闫新龙、刘日进、刘明际、 刘德龙、刘松林、刘平、阮厚新、李洪涛等
委 员: 马文年、王建民、王小兵、王洪、王存、王希禄、叶松、沈伟民、吴忠、杜国生、赵建欣等
联络部部长:何长海(兼)
理论研究室主任:黄淼鑫(兼)
徽章部部长:王金平(兼)
雕塑摆件部部长:王光胜(兼)
票证部部长:洪荣昌(兼)
红色收藏鉴定中心主任:纪玉成(兼)
票证收藏委员会
顾问:韦力
主任:蔡援朝
常务副主任:刘培君、范德月、吴力新
副 主 任:王安林、王远明、王泗红、宁 泽、刘克兢、孙守军、 余谷峰、吴 昊、李 俊、杨京明等
秘 书 长:季晓农(兼)
常务副秘书长:邓 林
副秘书长:马爱民、王建明、石言强、阴岭山、单保民、林振方
委 员:方 兴、王清丰、王 麟、付建祥、刘中峰、刘 丰、 刘 东、孙 玮、师清海、朱忆青、何 季、
吴远斌、吴炳炜、宋为平等
书报刊收藏委员会
主任:李润波 、 执行主任:彭令
副主任:冯建忠、冯艺、杨翔飞、刘昌年、苗世明、詹洪阁、刘根泉、
蒋含宇、王必成、张迪杰、王律、王希宏
秘书长:彭令(兼)
副秘书长:夏群、王希宏(兼)、姚家康 、瞿永发
委员:卢慧杰、姜小平、顾新辉、郝绍华、吴耀军
古籍研究中心主任:彭令(兼)
报刊研究中心主任:冯艺(兼)
事业发展部财物监理:夏群任部长(兼)
网络部部长:张迪杰(兼)
扑克牌收藏委员会
主 任:李维刚
常务副主任:周兴源、刘弢
副 主 任:牛双跃、姜海、毛健强、林如海、季成保、赵玉学、 杨旭超、杨春山、田中等
资 深 顾问:吕光平、吴津生、陆水平、白永宁、麦建华
委 员:冯辉峰、凤山、蒋正明、李传统、刘福长、孙运全、赵忠堂、朱 辉、朱竼棫等
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
顾 问: 张淑芬 蔡鸿茹 黎 铿 刘克唐 张庆明 胡中泰 金 彤 黄 新 等
常务副主任: 席洪义
副 主 任:王云龙 叶顺 叶浓 火来胜
委 员:许登云 王俊虎 裴建华 李哲伟 曹 增 张伟强 汪向群 晋王平 唐振香 傅志德 曹隽平 王鸿葆
工艺品收藏委员会
顾问:彭德骏、郭军
主任:万格格
副主任: 杨文华、肖文江、沈锦丽、刘学锋、洪 军、张春生、陈志忠、 王雄伟、王振宇、唐林华
秘书长:肖文江(兼)
副秘书长:原启长
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
顾 问: 杨家驹 舒 乙 马未都 胡德生
主 任:陈代明
常务副主任: 陈明青
副 主 任:陶志侠 黎泰麟 黄效东 伍炳亮 马有林 连铁杞
秘书长:陈代明(兼)
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
主席: 李祥
副主席: 朱敏、张春会、卜音珂、王少腾、匡皓、侯琨
秘 书 长: 朱敏(兼)
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
主任:孙欣
副主任:丁建南、王治国、王宗泉、 刘锦升、李宝平、李岚、杨华勇、张德海、陈梅铭、纪宇、林淑蓓等
秘 书 长:孙欣(兼)
副秘书长:刘守海、刘敏、华国良、张忠华、陈炳锁、余皖生、范泽宏、周素琴、律海明等
办公室主任:范泽宏(兼)
办公室副主任:刘莲
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
名誉主任:彭德骏(兼)
顾 问:李景、单大德、黄万荣、王爱堂、崔新未、赵荣璧、
雷从云等
主任:王邦华
常务主任:胡建林
副主任:叶世洪、陈鹏飞、程选民、都本基、钱锋、崔绍松等
汽车收藏委员会
主 任:雒文有
副主任:段维连
秘书长:杨益军
紫砂艺术收藏委员会
负责人:周德田
常务会长:王向功(负责紫砂收藏)、瞿军强(负责宜兴紫砂)
副会长:汪荣荣
秘书长:王光辉
国际艺术品交流委员会
顾问:金旭、孙旭光、于振国、佘运高、程玉华、李国华、陈泰夏、郑玉衡、王联章
专家组组长:孔祥星
专家组成员:曹欣欣、张广文、赵宜明、刘静、王培根、Philip Tinari、马海鹏、吕淑玲
主任:王竹
常务副主任:田善亭
副主任:黄文叡、陆昕
秘书长:徐松梅
东方艺术部部长:王竹(兼)
国际合作部部长:田善亭(兼)
西方艺术部部长:黄文叡(兼)
信息资讯部部长:陆 昕(兼)
办 公 室 主 任:徐松梅(兼)
收藏石头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古代也有很多名人也会爱石成痴,并将石头收藏于家中。就我所知道的就有陶渊明、芾以及苏轼等人。
相信大家对陶渊明都非常的熟悉吧,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学到的很多诗词都是他写的。据说陶渊明的院子里有一块大石头,在大石头的周围还种有菊花,而每次陶渊明每次醉酒后就对这块石头念念不忘,然后来到这个石头这里,醉卧其上。只要他在石头上就会诗兴大发,写下来很多首诗词,尤其是那首著名的诗句“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据说就是醉卧这块石头上写的。长此以往,陶渊明就发现这块石头能让他有写诗的灵感,因此便给这块石头取名为“醒石”。
其次是被称为第一石痴的米芾,米芾是我国北宋著名的书法家,鉴定家以及收藏家,据说米芾曾经对着一块石头行跪拜之礼,让人觉得他荒诞不经,所以称他为米颠。因为米芾在收藏奇石的过程中,他的审美能力不断的提高,并且对奇石鉴别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就著作了《砚石》这部作品,其中就提出了“相石四法”,也就是“瘦、透、漏、皱”四字诀。
最后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也是爱石的爱好者。一次苏轼偶然间得到了两块奇石,分别是绿色与白色的,因为这两块石头展现出美妙的奇景,所以他给这石头取名为“仇池石”。而且他还把石头放在他的案头,每天都要把玩一番。
钱镜塘的收藏:
本文2023-10-27 23:51: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