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天是很崇敬的,为什么又提倡“天人合一”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5收藏

古代人对天是很崇敬的,为什么又提倡“天人合一”呢?,第1张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从人类文明之起始乃至近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天)是怎么形成的、生命(人)是怎么产生的、天与人关系如何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人的本质,就是'人-人'、'人-天'关系的总和"。

天为人之所本,人为天之所至,即人从自然中物类演化所至。<旧唐书·孙思邈传>载:"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中医学禀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天的研究到人,从人的探讨到天,可以认为中医学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 庄子 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 董仲舒发展为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 和谐。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 ,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

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易经》进一步说:“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天人合一思想溯源

天人合一思想从我国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当时主要是指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为能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天人合一,我们首先要对自古至今的天人关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是摘抄于周桂钿所著的《中国传统哲学》一文中有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演变

1、 天命论

最初,人们观察天象变化,产生了时间观念但许多自然现象,如星陨日食、打雷闪电、刮风下雨,都是奇异的变化,或有巨大的威力人们对这些现象不能解释,便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有些思想家就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提出了天命论天命论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它是有无比威力的,它派它的代理人,也是它的儿子来统治人间这就是人世间最高统治者――天子天命论要求人民绝对服从天子,因为天代表上天的意志谁违背了天子的命令,就是违背天意,那就要受到上天的严厉惩罚

2、 天人相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世间真象了解逐渐深入,就意识到,并不存在天命,天行有常,不为桀存,不为纣亡,好人并不能安享天年,坏人也可以寿终正寝,于是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说,任为天人并不相干,人应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3 天人感应

在封建时代,帝王的权力无限的高,天人相分之后,他们就更不受什么约束了,往往胡作非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了能够对他们产生一些控制,西汉初期的董仲舒推出了天人感应说,其目的是告诫帝王,人间的一些灾象正是天意对他的警示,申天以屈君,达到约束帝王的目的

4 天道自然论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观察到的天象,包括日食月食,都能用盖天说来解释,从而人们认识到,天象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不会给国家带来什么灾难,而东汉时的王充就是从这里体会到天是自然无为的,从而形成了天道自然论王充按照盖天说的观点,认为天是一块固体,在八万里的高空上不断旋转着天是自然物,没有意识,所以也就不会跟人产生精神感应,从而明确的否定了天人感应论

5 天人交相胜

在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认为一切物都有自己的作用,天和人一样,也有各自的作用而天不能制订礼仪,人不能更改四季,这就是天人不相预;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这就是天人交相胜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人又根据万物的自然本性来治理万物因此,天人关系除了交相胜的一面,也有还相用的一面总之,天与人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为用

6 天人合一

天和人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开始可能只是用于比喻,《易象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说天象运转很快,君子也要相天一样,自强不息而在《易系辞》上更加扩大了,认为圣人在各个方面都和天相应,都效法天为了说明天人关系,《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在这里,天地从来就有,后来派生出万物和人,人既然是天派生的,因此就要像天、则天、顺天、应天

北宋张载认为宇宙的本体是气,天地和人都是气聚而成天人合一,一就是气气处于安静的时候,没有形体,也无法感觉,这就是太虚,天所以叫“无感无形”,人和物接触产生感觉,物为客形,对物的感觉为客感,张载说:“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唯尽性者一之”天是太虚,是无法感觉的无形的气,世界万物(包括人)都是气聚而成的客形,是可以感觉的尽性者,指透彻了解事物本性的人也就是说不管事物能否感觉得到,只要透彻的了解了事物的本性,就会知道世界是有统一性的,万事万物都是一回事,既天人合一

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现代大哲学家张岱年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最基本含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在自然界中生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因此,天人合一说有一定合理性现在有全息论,认为部分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据此,一个细胞包含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一个人包含整个环境的信息,那么,人与天的合一就可能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得到证实

以上是周桂钿先生有关于天人思想演变过程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通过对天的不断观察与研究与探索,从当初被天所奴役、所桎梏的天命论,再到敢于胜天,用天的思想,不断的将自己从天中解放出来而最后人们发现,人原来与天本身就是一回事,大家都是平等的,人要想过的好,就是要与天同一只要能完全的把握自然运动的规律,那么就可以把握自身的命运

周桂钿先生此书著于1989年,当时的全息论还只是一种推测,15年后,以它为指导的基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人们只需撷取动物的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出一个活生生的动物正如周先生所预言的那样,“使天人合一思想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得到证实”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医原》: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着眼点始终在人,古代医家每在危急重症时候并不是一味着眼在疾病,多是采取「留人治病」的思路,这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千金要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本草备要》:言之可贵而足以垂后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则经济之文也。

《医学真传》:医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三、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中包括两层含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古代中医经典指出预防思想高于疾病治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前一条阐释的是未病先防,后一条则属于既病防变。

四、致中和

中医的「致中和」来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强调「勿太过与不及」,《内经》中也多次提到治病和养生都要「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外经微言·补泻阴阳篇》: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

《素问经注节解》:饮食之味,贵于和平,然其性实有寒热之殊,偏于寒则凝滞闭涩,偏于热则炎烈焦枯。

五、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医者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关怀、爱护、同情之心。

《本草纲目》: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言医》: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

《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六、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大医精诚》以启迪后人。「精」指中医的医道精微,要勤求古训,追求高层次的医术;「诚」是医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要求心怀至诚,虚怀若谷,在治学、诊疗、处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虚作假。

《千金要方》: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医学集成》: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医学源流论》: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治必愈。

《医学心悟》: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

天指天空,也指天道,还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易经》进一步说:"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古代人对天是很崇敬的,为什么又提倡“天人合一”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从人类文明之起始乃至近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天)是怎么形成的、生命(人)是怎么产生的、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