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的作文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面积24318平方千米。
荔波县常用信息如下:
1、行政区类别:县;
2、所属地区: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3、政府驻地:玉屏街道;
4、电话区号:0854;
5、邮政区码:558400;
6、车牌代码:贵J;
7、行政代码:522722;
扩展资料:
截至2019年8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辖2个县级市、9个县、1个自治县:都匀市(广惠路街道)福泉市(金山街道)、荔波县(玉屏镇)、贵定县(城关镇)、瓮安县(雍阳镇)、独山县(城关镇)平塘县(平湖镇)、罗甸县(龙坪镇)、长顺县(长寨镇)、龙里县(龙山镇)惠水县(和平镇)、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州人民政府驻地都匀市。
截止2019年8月,荔波县辖1个街道、5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水族乡、1个瑶族乡):玉屏街道、朝阳镇、佳荣镇、甲良镇、茂兰镇、小七孔镇、瑶山瑶族乡、黎明关水族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面,全县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6乡,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276万。
南丹历史悠久,宋置南丹州,明复南丹州,清称南丹土州,民国7年改州置县至今。
南丹的气候独特,冬无严寒流、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9℃,山青水秀,洞奇多姿,民俗古朴,是旅游避署的好胜地。
南丹的自然资源丰富。县内有锡、锑、锌、金、银、铜、铁、铟、钨等20多种有色金属,总储量1100万吨,其中锡储量144万多吨,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南丹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食品、造纸等12类工业体系,有色金属的采选冶自成体系,已具有7000吨/日选矿能力的锡、锑、锌综合选矿能力,具备年产1万吨的锡冶炼、年产2万吨的锑冶炼、年产1万吨的铅冶炼、年产1万吨的锌冶炼能力,锡锌产量居全国第一,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锡锌生产基地。
南丹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历史上的“兵家喉地”。南丹位于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交叉点上,西南出海大通道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柳州——北海二级公路贯城而过;国家重点工程龙滩电站的前期工程南丹——天峨二级公路已竣工。
南丹已按现代人的标准构建了自己的未来。投资2亿元把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城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计新颖、造型别致、色彩明快,新建有15层农行金融大厦,12层建行大厦、饮食大厦、商贸大厦等高层建筑,集经营、吃、住、玩、乐为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工贸市场。是安居乐业、投资发展的理想之地。
行政区划
代码:451221
南丹县辖7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厂镇、车河镇、芒场镇、六寨镇、月里镇、吾隘镇、罗富乡、巴定乡、中堡苗族乡、八圩瑶族乡、里湖瑶族乡。
历史沿革
南丹县辖7个镇、3个乡、3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厂镇、车河镇、小场镇、六寨镇、芒场镇、月里镇、罗富乡、吾隘乡、巴定乡、中堡苗族乡、八圩瑶族乡、里湖瑶族乡。
2000年,南丹县辖8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884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37083 大厂镇 58636 车河镇 28983 小场镇 22797 芒场镇 24313 六寨镇 27757 月里镇 21774 吾隘镇 15936 罗富乡 24179 巴定乡 13272 中堡苗族乡 6673 八圩瑶族乡 19782 里湖瑶族乡 17659
2003年南丹县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 城关镇 辖:城南、城北、莲城、铜江、拉所、小杨、车马、拉要8个社区居委会;四山、茅坪、莲花、火幕、鸳鸯桥、拉易、恩村、关上、大平、挽白、更垌、中坪12个村委会。
101 大厂镇 辖:铜坑、长坡、巴力、铜车江4个社区居委会;官山、翁乐、杨州、南胃、龙更、龙藏、大厂7个村委会。
102 车河镇 辖:车河、拉么2个社区居委会;车河、八步、坡前、拉么、堂汉、骆马、大平7个村委会。
103 芒场镇 辖:芒场社区居委会;拉麻、磨岩、尧林、坡鸾、蛮降、拉希、拉腊、拉者、巴平、幕麻、者麻、蛮坝12个村委会。
104 六寨镇 辖:六寨社区居委会;者远、甲棉、龙马、银寨、壮里、雅陇、麻阳、弄撒、播细、拉堡、松柏、化里12个村委会。
105 月里镇 辖:月里社区居委会;上稿、巴峨、播闹、化良、摆者、纳弄、立外、纳塘、牙林9个村委会。
106 吾隘镇 辖:江河社区居委会;吾隘、塘谋、独田、纳定、思河、凡里、昌里、那地、纳弯、德竹、古兰、同贡12个村委会。
200 罗富乡 辖:罗富社区居委会;玉兰、六内、坡旁、塘丁、雍里、纳老、打更、巴良、板劳、罗更、央哨、黄黑、黄江、杏村、湾村、龙腊、罗屯17个村委会。
201 巴定乡 辖:巴定社区居委会;蛮卷、陋里、才怀、龙腰、帮里5个村委会。
202 中堡苗族乡 辖:中堡社区居委会;九立、懂托、拉纳、大水井、东井5个村委会。
203 八圩瑶族乡 辖:八圩社区居委会;拉友、七圩、砂厂、下坪、立坳、汉度、朝房、文家、利乐、甲坪、老圩场、瑶寨、塘浪、关西、吧哈15个村委会。
204 里湖瑶族乡 辖:里湖社区居委会;瑶里、怀里、纪兰、岜地、纪杏、甲木、八雅、贵江、仁广、纪后、懂甲、化果12个村委会。
地方特色
南丹的长角辣椒远销东南亚;六龙茶、丹泉酒成为名闻区内外的优质产品;柑桔、李子、柿子、板粟等水果资源丰富多样;烤烟生产初具规模,产量居广西第三位,成为广西烤烟生产基地。
长角辣椒 南丹长角辣椒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其特点是角长、肉厚、香脆微甜、辣味适中。远销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400万公斤。驰名中外的桂林辣椒酱其主要原料就是南丹长角辣椒。长角辣椒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长角辣椒之乡”。
南丹瑶鸡 南丹瑶鸡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好猎的白裤瑶群众进山居住后,将他们捕回驯化繁育。慢慢地发展成为今天这一品质优良、品种独特的南丹瑶鸡。瑶鸡肉质细嫰、味道鲜美、皮薄、脂肪少、口感极好。瑶鸡成为市场上的抢收货,年出笼200万羽,产品供不应求。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瑶鸡之乡”。
黄腊李 黄腊李是南丹特产。主要产于南丹县罗富乡,是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方稀有李子品种。黄腊李在南丹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南丹黄腊李品质优良,是明清的贡品,享誉区内外,目前在国内只有南丹才能生产出特别优质的黄蜡李。
地域风景
在西南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和国家重点项目龙滩大电站将兴建之际,南丹县委、县政府已将“原始、独特、多样化”的南丹旅游资源纳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南丹旅游势必在新世纪中成为新的亮点,以最新的面貌迎接各方人士的到来。
根据南丹县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在有关专家的精心策划下,南丹将推出如下八个开发项目:
“温泉公园”主题:自然、健康、娱乐
南丹县“温泉公园”,位于南丹五一矿区,距县城12公里,国道210线公路在其东面穿过,地理环境优越,该温泉的三股地热水出自海拔30米标高的矿窿岩层中,恒温53℃,每小时流量90m3,富含硫磺、铜、铁、锶、锂等对人体有益元素,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温泉浴已成为当今休闲、娱乐与健身时尚,精心策划的“温泉公园”,会使人陶冶于山水之间,在自然中调节自己,洗涤红尘杂念,从心理到生理上真正获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
“白裤瑶民俗风情园”主题:原始
在县城通往里湖途中的干河村,拟建白裤瑶民俗风情园,这里将汇集白裤瑶民俗文化的精华,浓缩白裤瑶社会人文景观,展示白裤瑶独特的民族生活、习俗,以展现白裤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洞穴原创探险”主题:探奇
位于南丹县城东北面18公里处的恩村自然风景区,典型的喀斯物地貌使这里充满着奇幻,大自然的神力将一座石山砍头去尾,呈现出高低不等的溶洞群,那时隐时现的地下暗河,像一把翠玉钥匙把一座座石门打开,溶洞千姿百态,天桥溢光流彩,奇景皆汇其中,一切的一切都源于自然,所有的奇景都以马灯、绳索去寻找,要领略十八洞天福地,必须经过九重险关,才能踏入这神秘的世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惊奇。
“马岭神龙壁”主题:神龙文化
“马岭神龙壁”位于丹峨二级公路的四山村班老屯旁,距县城12公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神龙显壁、崖壁天书、龙皮龙鳞、空谷回音,巧夺天工的世外胜景,使人忘却红尘烦恼。
“勇者之漂”主题:玩的就是心跳
距南丹县城12公里的丹峨二级公路“班老隧洞”东侧,有一峡谷,长1500米,相对深度450米,谷内绝壁深涧,原始风貌,猿声啼不尽,鸟语又花香。由此峡谷延伸至下游的鸳鸯树桥,全程5公里,河流落差150米,高处一线天,低处遍奇景,石上生树,树上长石,睁眼刺激,闭目心跳,漂流此峡谷,是勇者们的乐园,中科院、北师大等的专家实地考察后,给此项目题名“勇者之漂”。
“古榕鸳鸯桥”主题:爱情
古榕鸳鸯桥,位于丹峨二级公路旁,距县城18公里,类似古榕鸳鸯桥的众多植物类,若在平地上牵成各种形式的桥,那都是自然的相交现象,然而南丹这古榕鸳鸯桥,跨江越河的连体根茎,不多不少就四根,就显得奇绝了。好一对恋人化身,好一曲千古绝唱,演绎出的真爱永恒,游人尽可试情鸳鸯桥,痴情连心锁,融情玫瑰园,爱情大迷官,一切一切随缘相识,千盟万誓化为永恒。
“穿越大峡谷”主题:探险
“十里峡谷渺无人烟,高山密林猿猴啼鸣”,这是中科院、北师大等专家组考察罗富乡境内王盆河峡谷亲历感受,在这里展开的旅游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野外生存训练,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让游客们最大限度的亲近自然,接受体力、意志和心理承受力的极限挑战。
“拉岜瀑布”主题:休闲
拉岜瀑布位于丹峨二级公路旁,距县城20公里,瀑布源于大厂扬州村的地下河系,水量正常。瀑布为三级跌瀑,总落差有300余米,景致较为壮观。
喝桃江擂茶,还有摆“碟子”的习惯。古香古色的八仙桌上,一般都要摆上八只“碟子”,有枯香的壳花生、焦香的油炸红薯片、滚壮的番瓜子、香酥的巧果片和紫色的洋窝……都是一些自家制作、开胃可口的绿色食品。
桃江人除了婚丧嫁娶等喜庆日子举行大型的擂茶会以外,平日自家人在一起也天天喝擂茶,一般用来充当中午饭。由于桃江人常年喝擂茶,加工擂茶是桃江地区家庭主妇的主要任务之一。 土家擂茶,主要分布在湘、黔、川、鄂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土家族的一种特产,由土家五谷杂粮:大米、生姜、芝麻、大豆、花生、玉米等辅以茶叶为原料在特制的擂钵中擂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健康养身和健胃养颜等诸多功能,是热情好客的土家、苗族人款待客人和馈赠的最佳之品。“海碗里观色,茶杯里品味,木碟里闻香,肚子里回味”;这是我们土家的特产——土家擂茶,请品尝。土家擂茶起源于汉,相传,汉武帝时期,将军马援率兵南下远战交战,途径湘西武陵地区时正值盛夏,无数士兵患有当地流行瘟疫,民间一老翁以祖传秘方——擂茶献之,将士们病情迅速好转,之后,土家擂茶就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土家族人一直都保留有喝擂茶的习惯。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土家擂茶更是和镇城之宝姜糖、血粑鸭一起被称为“凤凰三宝”。
凤凰土家擂茶赋
凤凰灵秀,长熊希龄,产沈从文,出黄永玉,生土家擂茶,此湘西四杰:政、书、画、食,为人倾爱;
凤凰的美丽和人文为世界所倾倒,土家擂茶的美味让人更加向往凤凰。天开图画 食出凤凰 土家擂茶。
在湘西,在民俗,无书可观天,无画可阅山水,无歌可赏鸟鸣,惟土家擂茶不可替代。
擂茶待客,擂茶致礼;醇厚民风,在土家擂茶里繁衍。宾朋相聚,款待宾客,惟擂茶不可缺,情感信仰,在土家擂茶中沉淀。
在湘西,土家擂茶祖先,文人墨客,颂传千年;在湘西,擂茶擂钵,有迹可循,渊源历史,溯至东汉末年。
土家擂茶,于湘西灵土,于湘西民风,于湘西文化,破土于斯,蕴万千机缘,成就一张古老的大湘西名片。
土家擂茶,承湘西民间古秘,得湘西气候,承湘西美味,取湘西酉水,古法擂制、其酱香幽雅、口味醇甜、原料爽净、浓香带酱;
兼具醇香与营养﹑酱型细腻﹑清型纯净﹑质地优雅!
土家擂茶,源于自然,浑然而成,自成饮界一品,实乃湘西一绝,华夏美食之奇葩! 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擂茶算得上客家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闽有“居建阳县的畲族雷大爷创始擂茶”的传说;湘有“诸葛亮麾下进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黄升《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足证研麻,泡茶款客,是当时江南的一种风俗。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纪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头”这一古语,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枣擂杵。 俗话说,五里一音,十里一俗。安化县虽然和桃江县唇齿相依,也同样喜欢喝擂茶,但是,其擂茶的制作方法与味道,却截然不同。
像香喷喷的稀饭
安化县的擂茶稠如粥,香中带咸,稀中有硬,通俗地说,就像一香喷喷的稀饭。每碗擂茶里面,有嚼的,有喝的,喝上一碗,就是一餐不再吃饭,也不会觉得饿。因此,如果说你有机会去湖南省的安化县,有谁家请你去喝擂茶,你最好是空着肚子去。
安化的擂茶制作非常讲究,原料也多种多样。除了茶叶以外,还有炒熟了芝麻、花生、黄豆、玉米、大米、绿豆、番瓜子,以及生姜、食盐和胡椒,其中主要原料是大米和茶叶。当地人把炒熟的大米等用石磨磨成粉备用,再把茶叶、生姜和芝麻用擂钵擂成糊状,和磨成粉的原料一齐倒入锅中滚开的水里面,一起煮成糊状,就成了擂茶。
以茶待客
每当有客人来访,好客的主人便操起竹筒勺子或者是木制勺子,吧哒吧哒,给客人盛上一大碗,双手恭敬地递到客人手上。芳香四溢的热气,馋得客人直流口水。不懂山里面山规的客人接第一碗擂茶后,都会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可是,客人刚刚喝下去一点,眼尖手快的女主人就会操起勺子给你重新添满。因此,喝起来就没完没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如果说你喝完手里的这一碗就不想喝了,那你就别把手上这碗擂茶再喝下去,让它留在碗内,等到临走离开主人家时,再一口气喝完,然后告辞。
摆“碟子”的习惯
喝安化擂茶,还有摆“碟子”的习惯。安化“碟子”和桃花江“碟子”基本上是一样的。古香古色的八仙桌上,一般都要摆上八只“碟子”,有枯香的壳花生;焦香的油炸红薯片;滚壮的番瓜子;香酥的巧果片和紫色的洋窝……都是一些自家制作、开胃可口的绿色食品。
为什么要摆八个碟子呢?当地人说两个意思:
一是八个人坐一桌,表示每人都有一份;二是八字是个吉利数字,当地人信奉“桌摆八,有财发”的信条。
安化人除了婚丧嫁娶等喜庆日子举行大型的擂茶会以外,平日自家人在一起也天天喝擂茶,一般用来充当中午饭。
由于安化人常年喝擂茶,而且茶水也较稠,所需的原料十分多,加工起来也颇费力费时,所以,加工擂茶是安化地区家庭主妇的主要任务之一
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夏秋季节,天气酷暑,人们劳作之后,经常不大想吃饭,往往以擂茶为午餐。中午时候,客人来访,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邻居,也要煮一钵香擂茶请新娘吃,以表示祝贺,另外,家中病人新愈,也要煮些邀请曾经照顾过病人的友邻吃,以表示感谢。
制作并不复杂
揭西擂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但配料复杂。先把花生、芝麻、茶叶、金不换或者苦辣芯,放在擂钵里,用擂茶棍擂成糊糊,冲上开水,然后在砂锅里炒些萝卜干、甘蓝菜、大葱、青葱、黄豆、树菜等等。或者再配些瘦肉丝、虾仁米、鱿鱼等,最后混合炊熟的白米饭(或者爆米花)。这样的擂茶吃起来甜、酸、辣、苦、咸五味俱有,大开胃口,饶有风味。特别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户户都吃擂茶,因是初七用七种菜,故称“七样菜茶”,也有用十五种菜的,则称“十五种菜茶”。
悠久的历史渊源
揭西擂茶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陆羽《茶经》卷三“闻南方有一困蜀妪作茶粥卖”,结合河婆地名的传说,此蜀妪可能就是指何婆。陆羽是唐朝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他所说的茶粥就是把茶叶碾碎成细米,加上米粉、油盐,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捣碎,放些葱、姜、椒、桂等调料,用水蒸煮,煮成一大锅茶粥供大家食用,这就是最初的擂茶。
美妙的传说
揭西擂茶有其美妙的传说。北宋时,潘仁美奉宋太宗之命南下征服南汉王朝,派一小分队途经揭西进攻广州。到了河婆因为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加之天气炎热、水土不服,士兵们纷纷上吐下泻,病势严重,将领们心急火燎,却又束手无策,何婆闻讯赶来,传授了一个秘方,用“三生汤”一喝擂茶治病。根据需要,她吩咐一些人去摘茶叶,一些人去挖生姜,有些人去碾米,有些人去找擂钵和棒子。等把这些东西办齐以后,很快就制成了大量的擂茶。因用擂钵,而称“擂茶”。何婆说给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滚烫烫的擂茶,然后蒙头盖脑睡上一觉。次日醒来,人人浑身大汗,个个大打喷嚏。说也奇怪,病人们都痊愈了。后来,征南人马有一部分留下来屯田,于是擂茶不但在揭西县,而且在粤北、湘西、赣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传下来,成为客家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岭岗顶上望山花,望到屋家煮擂茶。大人细哩食三碗,仅仅吃亏出门蛇(人)!”这是五华县棉洋镇绿水村一带群众传唱的一首山歌,说的是吃擂茶的习俗。据了解,五华县南部棉洋、桥江、梅林、龙村、硝芳、丁畲一带的群众都有喜欢吃擂茶的习惯。当地群众已把这项习俗作为一种饮食保健和热情待客的重要方式。
笔者从五华棉洋镇松岗嶂茶场工人处现场看了擂茶的制作方法:一个能盛3壶水的陶制擂茶钵,根据吃擂茶的人数多少,取适量的茶叶放在擂茶钵里,再根据自身喜好,加上适量花生米、芝麻、精盐等调料,然后用一条血药树做成的擂茶棍,使劲搅拌至粉碎、黏稠,加上适量开水,再搅拌,此时用勺子盛出来,再加上米花、菜叶,还可以放些萝卜干等,就是一道天然的美食了。
擂茶又香又甜,好处是止饥、止渴、提神、生津。据村民们反映,当地男女老少都会做擂茶,他们几乎天天吃擂茶,一天至少一餐。据悉,由于茶叶碱性较高,对于时下吃肉多,肠胃酸性高,易患“富贵病”的人来说,吃了擂茶后,肠胃更舒适,精神会更好。 擂茶是客家人独特风味的食品,在瑞金同样世代相袭,广泛流传。
瑞金擂茶是将适量的大米加进芝麻、花生、绿豆、黄豆、茶叶、桔皮等擂制后,熬煮而成。擂茶风味独特,清香、微苦,呈灰绿色,稀糊浑浊,喝时加些香油,十分可口。瑞金人辛勤劳作后,喝上一碗擂茶顿时心清气爽,开胃解乏,擂茶有部分中草药,能起到解毒通气清凉的功效。
瑞金人不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男女老少都爱喝擂茶。擂茶不仅可以充饥,又是应时的饮料。农妇们擂好茶,煮熟后满满一盆端上桌来,左邻右舍围坐一起,边喝边聊,喝不完的擂茶,扯不完的家常。
擂茶制作方法独特,将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擂制而成,擂制的工具是“擂钵”和“擂棍”。擂钵是一种内壁刻有细密凸凹痕的陶钵,擂棍是一根约2尺长的硬木棍。擂制时,将原料倒入钵内,主妇们坐在矮凳上,左右大腿紧紧夹住擂钵,双手紧握擂棍,使劲在钵内擂磨,将各种原料擂成细末粉,然后加水倒入锅中煮沸即成。瑞金人独特的擂茶,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人士,他们以到瑞金能喝上擂茶为荣。2001年,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来瑞金采风时,瑞金文艺界的人士以擂茶招待他,陈建功称赞瑞金擂茶清香爽口,好喝极了。 打底
在将乐,擂茶是普通人家即兴制作出来的饮料 。
顾名思义,擂茶得用器具来“擂”。它的主要器具就是擂持和擂钵。擂持为一根2尺长的棍子,一般用茶树枝或白蛇藤制作而成(属于可食杂木),讲究的话,可在擂持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则刨圆便于擂转;而擂钵是当地的一种特制陶盆,其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其粗糙程度是为了擂茶过程中增加摩擦力),呈倒圆台状。
将白芝麻放擂钵内,用擂持反复的“擂”。
添料
等白芝麻基本上被擂成了粉末,将茶叶及干橘子皮倒进擂钵与基本擂好的茶粉混合,再进行适量的擂。据说,加入茶叶、干橘子皮后擂茶的营养保健功效将更显著,所以当地人都把这道工序称为“锦上添花”。
将乐人在基本配料的基础上,还根据季节变化和客人的口味灵活调整配方:例如冬春一般加生姜、肉桂用以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祛湿驱寒。夏天可加鱼腥草、藿香及当地称为“凤尾草”、“鸡爪草”等的草药,制成防暑擂茶,或加金银花、荷叶、淡竹叶、薄荷等制成清凉解毒擂茶。秋天可加贡菊或杭白菊。对于喜欢喝香茶的人,可将芝麻炒过(或一部分炒过)再擂,亦可加入炒花生米、炒黄豆等。“听说用黑芝麻打擂茶,美容养颜的效果更好。”
细擂
在客家人的传统中,“细擂”这一环节往往是宾客和主人轮流动手擂茶,每个人都可以一展自己的擂茶技艺,所以这一环节也被称为“各显身手”。于是,我们这些从没有擂过茶的人,也都轮流上场体验一把……
在“细擂”到配料足够细时,阿娟妈冲入大量热开水。据说,此时开水的水温很有些讲究,温度不能太高,也不可太低。水温太高易造成混合物的蛋白质过快凝固,冲出的擂茶清淡而不成乳状;水温太低则冲不熟擂茶,喝的时候不但不香,而且有生草味。“一般水温控制在90摄氏度左右,冲出的擂茶才能'水乳交融’。”阿娟说。
至此,粗加工的擂茶工序已告完成。剩下的还有细加工,即“过筛”,其目的是滤去茶渣,取过“捞瓢”,把钵里茶渣过滤完毕,把那些乳白色的茶液斟到茶碗里。但大部分讲了人都喜欢喝粗茶,白芝麻研磨成的粉末,再将乐被称为”擂茶底“,根据个人口味不同,而自行选择是”擂茶底“。然后按照长幼顺序依次敬奉给客人,整个擂茶的流程才算大功告成。
喊茶
擂茶制作完毕,亲朋好友围在桌子上喝着热气腾腾的擂茶。此时,一些瓜果茶点,加上天南地北的聊天,是擂茶这种动手劳作后快乐的延伸。
在将乐,喊人喝擂茶被称为“喊擂茶”。在当地,这很有点儿规矩:四时八节喊过节茶,平日里喊互酬茶,有喜事的喊喜茶,请人帮忙的喊答谢茶。喊擂茶喊得最火热的时候还数八月中旬。这时节考上大学中专的、招工了的、毕了业的都喊擂茶,重点请老师,去喊的人汗流浃背,那诚挚的神情,真有点“茶不醉人人自醉”的风情……
广西南丹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的作文
本文2023-10-28 00:35: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