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对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大多数人认为是3500年,这个推断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来的。因为《史记》对于夏朝有记载,但是考古界一直没有挖掘夏朝的文物。所以中国文明从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开始算起。
到了20世纪60年代,就打破了文明史的世纪,根据文物专家的开采和挖掘,最后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是八千年。
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舞阳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朱帜,发现沟底有许多陶片,于是在这一带进行了勘察。在废弃的井壁、断崖、沟坎上同样发现了许多人骨和红烧土,还在红烧土上发现有稻壳印痕。
1975年8月,舞阳县境内出现水灾,修筑护村堤时破坏了遗址中部文化层,该村小学在堤下开荒种地,发现了一些陶壶、石铲等文物,学校教师贾建国将这些文物收集上交当时的县文化馆。
1978年秋,贾湖村民再次加筑护村堤,堤基宽14米,高2米至3米,堤顶海拔69米。在取土筑堤过程中,堤东形成了一个深1米、宽26至42米的取土坑,坑内的文化层°被摧毁殆尽。
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周道到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
198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安志敏教授到舞阳贾湖考察。
1983年3—5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陈嘉祥、郭天锁、冯忠义等首次到贾湖试掘。试掘面积50平方米,发现陶、石、骨器数10件,发现窖穴11座,墓葬17座。
贾湖文化是以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类型,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源头,年代范围为BC7000—BC5800年,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支流沙河和洪河流域,最北可达颍河、汝河流域。
贾湖遗址发掘,再现了八千年前人类生活的景象,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愚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
苎麻起源于中国。
出土文物的见证
1958年浙江省吴兴县前山漾新时期时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几块苎麻织物,证明我国在距今4700年前就已用苎麻织布缝衣。
1980年江西省贵溪崖墓中出土的两块苎麻印花布,距今2800余年,是我国出土文物中发现最早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湖南省长沙马王堆西汉初的古墓亦发掘出了精细的苎麻布,这些史实反映我国古代苎麻加工业已发展到很高的工艺水平。
古籍记载
阴虚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丝麻的象形文字,古籍中关于苎麻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诗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苎麻在先秦以前称作“纻”,后来才叫做“苎”,3世纪陆玑所著《毛诗草木鸟兽鱼疏》一书,有“纻亦麻也。科生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岁种也。荆扬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割,割(刈)便生剥之,以铁若(或)竹,刮其表,厚皮自脱……”对苎麻的形态特征、种植分布、剥制加工及用途均作了描述。元朝《农桑辑要》、明朝《农政全书》等皆有关于苎麻栽培管理的记述。
中国在世界上是苎麻种植品种最多,利用苎麻韧皮纤维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苎麻就是中国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
如今还可以从手工苎麻布做的衣物体验到古人穿着苎衣的体验,另外也有一些优秀的现代机织苎麻衣物,像苎本品牌做的T恤、内裤,保留苎麻的透气、抑菌特性,但比手工布更加柔软舒服,是对苎麻在现代生活中的优秀利用。
兽骨上。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
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始称“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约在4600~3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
自2010年底开始,著名东夷文化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论证是汉字的源头。
扩展资料: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
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我们今天所用字体。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发展的类型不一。悠久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卓越的文字文化。
——骨刻文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知识信息;
著作方式;
文字;
物质载体;
文字制作技术;
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我国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本文2023-10-28 01:09: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