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发明的故事?
指南针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我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唐代堪舆家的活动相当活跃,并开始强调方向的选择,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指南铁鱼或者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
活动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的山西堪舆家丘延瀚,被后世堪舆家推崇为堪舆术三针正针、缝针和中针中最早出现的正针法的创始人。
明代雅好科技的宁献王朱权则在其《神机秘籍》中说:“针法古无所传,自昔玄真始制。”玄真即唐代浙江金华道家张志和约730—约810年,他的道号叫玄真子,所著《玄真子》十二卷,残存三卷。
从这残卷中知道他颇好物理,但未找到与指南针或针法直接有关的记载。然而,这个道号不禁使人联想到旧题晋崔豹所作的《古今注》中把蝌蚪称为“玄针”。其文曰:“虾蟇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大,尾脱即脚生。”
十世纪时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项记载似乎把磁针与指南鱼的发明和应用从形状和效能上联络到了一起。
关于指南鱼的制备方法,见于北宋曾公亮等利用前人资料编撰的《武经总要》。《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载其法曰:“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这种方法利用地磁场使铁片磁化,并知道鱼形铁片微向下倾斜对磁化有利,实际上已发现近代科学中所谓的磁倾角的影响。
使用时,指南鱼浮于水面,与水浮磁针的原理是一致的。
水浮磁针的制作方法首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十四,其文曰:“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这种方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钢针磁化法,经过沈括之手公布于世,有力地促进了磁针在堪舆和航海两大领域中的应用和普及。
指南针进入到实用磁针的阶段,对装置方法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沈括全面研究和比较了“水浮”法、置“指爪”法、置“碗唇”法及“缕悬”法的优缺点,认为“缕悬”法最佳。“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现代磁强计中悬挂的小磁铁,就采用了此相似的方法。磁针指的精度,与司南及指南鱼不可同日而语,故磁针的发明,很快导致了磁偏角的发现。
五代乱世的《管氏地理指蒙·释中第八》曰:磁针“体轻而径所指必端应一气之所召,土曷中而方曷偏,较轩辕之纪,尚在星虚丁癸之躔”。轩辕黄帝时代的磁偏角,作者以为尚在“星午虚子丁癸”方向,而当时“针指坎离定阴阳之分野,格偏壬丙探僭越之津涯”。偏角变为南偏东15°。
由于堪舆术的神秘性,中国唐宋堪舆著作在流传中又相互影响,有所增删,要从众多早期堪舆著作中理出磁针、磁偏角以至罗盘的发明、发现年代,诚非易事,然而,北宋司天监杨惟德于庆历元年1041年奉命编撰的相墓大全《茔原总录》卷一位磁偏角的发现订定了下限。
书中说:“客主的取,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午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取方直之正也。”这里明确地记载了“丙午针”,即后世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所说的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在西方,直到13世纪才知道磁针偏南。1429年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年横渡大西洋时, 正式测到磁偏角现象。
拓展:指南针发展史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因此,介绍司南必须从磁石说起。
磁石通常称为“吸铁石”,它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象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人们称它为“慈石”。
磁石吸铁是因为每块磁石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正极,另一头叫负极。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大磁铁,地球的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地球的北极是负磁极,地球南极为正磁极。根据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
始祖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 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
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
汉朝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起源
指南针是磁铁做成的。磁铁能吸铁,通常称为“吸铁石”,古代称为“慈石”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好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样。后来,人们才称它为“磁石”。
每块磁铁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极,另一头叫N极。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靠近地球北极的是S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N极。我们知道,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引,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它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特性做成的,那么,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发现磁铁和它的特性的呢
二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候,我国已经用铁来制造农具了。劳动人民在寻找铁矿的时候,就发现了磁铁,并且知道它能够吸铁。
我国古书《管子》上有这样的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铜金”就是一种铁矿。《管子》这部书产生在公元前三世纪,这说明我国最迟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知道磁石能够吸铁了。
秦朝时候,还有这样有趣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陕西咸阳造了一个很大的阿房宫,阿房宫中有一个磁石门,完全用磁铁造成。如果有谁带着铁器想去行刺,只要经过那里,磁石门就会把这个人吸住。
另外,根据古书记载,汉武帝时候,胶东有个栾大,献给汉武帝一种斗棋。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就会互相碰击,自动斗起来。汉武帝非常惊奇。原来来大的棋子是用磁石做的,所以有磁性,能互相吸引碰击,只是汉武帝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样式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
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他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
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最原始的指南针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 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典籍记载有关指南针的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郸为中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在可考典籍范围内记载的中国古代指南 针,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且根据先秦典籍记载,产天然磁石的只有武安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可能制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郸为中 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武安极有可能就是指南针的故乡。
《中国历史》课本插图──“司南”,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汉代司南模型”绘制的。这个模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地下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制成的。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
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的,磁铁的正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中间,用手拨动勺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应用。
到了宋代,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象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然后加热并沿子午线方向淬火使之被地磁场磁化详见上指南鱼部分。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四种试验,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水浮法”是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缕悬法”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把丝线悬在木架上,针下安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
“指甲法”就是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轻轻转动,由于手指甲的光滑,磁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发生指南作用。“碗唇法”是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转动磁什,便和指甲法一样发生指南作用。沈括经过精密的观察实验,还发现磁针指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这种发现在科学上叫磁偏角。
打捞金银铜可以用金属探测器可以探测准确位置,目前国家还没有能把金银铜吸起来的技术。
若是不小心将黄金掉入了河里面,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它一定会沉到井底,若是枯而且不深的情况下的话就可以直接做好安全措施下将黄金取回。
若是在井中,太小的井就可以采取破坏性的做法直取黄金。但是若是有水的井,就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了。
但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问题是一般的井口为了避免意外都特别小,成年人很难潜入其中,所以下井也是一件难度非常困难的事情,枯井的话便可以直接挖井,直至黄金被发现。
磁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件物品,在很多的时候人们会使用到磁铁。在日常生活中会用磁铁来吸引一些东西,比如说用磁铁在河里打捞,但打捞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和铁有关的。
有些人就好奇了,有没有一种强磁铁能不能吸金吸铜呢。
强磁铁不能吸金吸铜。铁,钴,镍是吸铁石的成分,磁铁会产生磁场进而产生磁性,所以这个磁性是对铁产生作用的,对于其他的金属是不起作用的。
打捞磁铁由稀土钕铁硼强磁制作而成,外包不锈钢,磁力强劲,使用时请小心,避免夹伤、压伤等状况发生。
产品用高性能磁体组装而成,有坚硬的不锈钢外壳,既可防水防碰撞又可悬挂、平铺,使用方便,不需维修。
可广泛用于船上、河边、下水道、淤泥里打捞铁质物体比如:铁器、硬币、废弃铁材等。
还可应用于五金、塑胶、化工、制药、陶瓷、建材、烟草、棉纺、食品、深水打捞寻铁等行业。享润磁铁可根据客户用途或要求加工订制多种规格及各种样式产品。
古代关于磁学的知识相当丰富。我们祖先对磁的认识,最初是从冶铁业开始的。古籍中记载了很多有关磁学知识。
磁与电有本质上的联系。古代对于某些静电现象的记载,如摩擦起电、地光与极光的电磁现象等,这恰恰是和磁现象相并列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觉功绩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比。他嫌都城咸阳的宫室太小,不足以展现自己君临天下的威仪,就在公元前212年,下令在王家园囿上林苑所在的渭河之南、皂河之西,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群落阿房宫。
相传当年秦始皇在建造阿房宫北阙门时,令能工巧匠们“累磁石为之”,故称“磁石门”。磁石门运用了“磁石召铁”的原理,类似现代的安全检查门。
磁石门的作用,一是为了防止行刺者,在入门时以磁石的吸铁性能使隐甲怀刃者不能通过;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神奇,使其惊恐却步,不敢有异心,也称“却胡门”。
磁石门的营造,反映了秦国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尚属首创,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创举。
其实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开始同磁打交道。人们在同磁石不断地接触中,逐渐了解到它的某些特性,并且利用这些特性来为人类服务。古人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磁铁矿,就是磁石。我国古籍中关于磁石的最早记载,是在《管子·地教篇》中:“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古代人把磁石的吸铁特性比作母子相恋,认为“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因此,汉代初期,都是把“磁石”写成“慈石”。
对于磁石吸铁这一问题,宋代道士陈显微和道教学者俞琰曾经做了探讨,认为磁石所以吸铁,是有它们本身内部的原因,是由铁和磁石之间内在的“气”的联系决定的,是“神与气合”使然。
明代末期地理学家刘献廷在他的《广阳杂记》一书中也说道,磁石吸铁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隔碍潜通”的特性。刘献廷还把铁的磁屏蔽作用理解为“自然之理”。
这种力图用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水平,也只能作出这样的解释。
磁石门
我国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石能够指示南北的特性,进而掌握了人工磁化技术。这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也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人工磁化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反复多次的试验而发明的,这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
汉武帝好神仙,所以汉武帝一朝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术士。当时有个方士栾大,这个人喜欢说大话,夸海口时连眼睛都不眨。
有一天,栾大对汉武帝说:“我曾经出海神游,和仙人相见。这些仙人身藏仙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汉武帝对栾大的话将信将疑。栾大自告奋勇先表演一个小方术,让汉武帝验明正身,开开眼界。
栾大表演的是斗棋。他事先用鸡血、铁屑和磁石掺在一起,捣好后涂在棋子上面。表演的时候,他把棋子摆放在棋盘上,故意念念有词,棋子由于磁力吸引,互相撞击不停。
不知就里的汉武帝和在场的人看得眼花缭乱,以为有神力驱使,禁不住连声喝彩。遂拜栾大为“五利将军”,并让栾大赶紧去东海向神仙求长生不老药。
焦灼的汉武帝询问栾大何时入海。
栾大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入海,就到泰山做法事去了。
栾大欺骗汉武帝的本领确有独到之处,他能让棋子在磁棒牵引下互相撞击,但同时也说明他对磁铁很有认识的。
其实,栾大斗棋所用的方法,是古书中记载的人工磁化法之一,即“磁粉胶合法”。
古人对于磁铁的认识和利用由来已久,而且掌握了一定的人工磁化法。我国古籍中有关人工磁化法的记载,基本上有3种:磁粉胶合法、地磁感应法和摩擦传磁法。
磁粉胶合法始于汉代。西汉《淮南万毕术》说“慈石提棋”,其做法是用起润滑作用的鸡血磨针,将磨针时所得的鸡血与铁粉混合物中拌入磁石粉末,涂在棋子表面。晾干后摆在棋盘上,会出现棋子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现象。
很明显,这种棋子已成为人造磁体。
从理论上看,每颗磁石粉末均具有极性,掺入铁屑能大大增强磁畴。将磁粉与铁粉粘在棋子上,放在地磁场中慢慢晾干,在晾干过程中,每个磁石与铁的小颗粒必循着地球磁感应线作有规则的排列,棋子会显极性,它能与磁石相吸或相斥。
南宋时期庄绰在《鸡肋篇》就曾写道:“捣磁石错铁末,以胶涂瓢中各半边”,“以二瓢为试,置之相去一二尺,而跳跃相就,上下宛转不止。”
明代方以智也记载过类似的事。结合起来看,古代也许确实使用磁粉胶合法制成的人造磁体。
地磁感应法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北宋《武经总要》所记述的制指南鱼法。这个关于地磁感应法,是世界上人工磁化方法的最早实践。
这一方法的原理是:首先把铁叶鱼烧红,让铁鱼内部的分子动能增加,从而使分子磁畴从原先的固定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其次,铁鱼入水冷却时必须取南北方向,这时铁鱼就被磁化了。现在分析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样使鱼更加接近地磁场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磁感应。可见在这里已经意识到地磁倾角的存在。
再次,“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使它迅速冷却,把分子磁畴的规则排列固定下来,同时也是淬火过程。
最后,指南鱼不用时要放在一个铁制的密闭盒中,以形成闭合磁路,避免失磁,或者顺着一定方向放在天然磁石旁边,继续磁化。
这种磁化法完全是凭经验得来的,但是它是磁学和地磁学发展的重要一环,比欧洲用同样磁化方法早了400多年。
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所得到的磁性还是比较低的,这就限制了这种人工磁体的实用价值。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摩擦传磁法。这种人造磁体的方法最早见于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
沈括《梦溪笔谈》说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意思是说,专门研究物理的人用磁石摩擦针锋,能够使铁针带上磁性。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它的发现与推广,对于磁体的获得与应用,首先是指南针的生产、应用,起到重大的作用,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在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就是在今天这种方法仍然有人使用。
在西方,直至1200年古约特才记载了利用天然磁石摩擦铁针制作的指南针的方法,比北宋时期沈括的记载晚了一个多世纪。
由于对磁体性质认识的深化和人造磁体的发明,使得磁体的应用成为可能。古代对于磁体的用途是相当广泛的,除了上述磁指南器外,磁体也被用到军事上去。
晋武帝时,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晋武帝命名将马隆为讨虏护军。马隆受命后,于道路两旁堆积磁石,吸阻身着铁铠的秃发树机能部众,使其难以行进。而晋军均被犀甲,进退自如。马隆军转战千余里,杀秃发树机能,凉州遂告平定。马隆以磁石吸阻披甲敌军是否属实,当然还要研究,但至少可以当作设计思想来看。
在生产上,磁体被用于制陶、制药等工艺中,以吸去掺在原料中的铁屑,保证产品的纯净洁白。
我国是世界上采用磁疗治病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80年,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口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其中的“五石”是指磁石、雄黄、曾青、丹砂和白矶。
以上史实说明,我国古代在认识和应用磁石方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磁铁矿,是指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的矿石。属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十二面体。晶面有条纹。多为粒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或具暗蓝靛色。条痕黑,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55~65。密度516~518g/cm3。具强磁性。性脆。无臭,无味。常产于岩浆岩、变质岩中。
海滨沙中也常存在。分布山东、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湖北、云南、广东、四川、山西、江苏、安徽。
矿物名。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晶体常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完好单晶形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呈菱形十二面体时,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该晶面长对角线方向的条纹。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或粒状。
颜色为铁黑色,条痕呈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因为它具有强磁性,中国古代中国古籍中称为磁石,表征它具有磁性;此外尚有偩铁石、磁石、玄石等名称。含铁量为724%,是最重要的铁矿石。如矿石中含有害元素很少,可直接用于平炉炼钢。不少磁铁矿中还伴有钛、钒、铬等元素,冶炼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磁铁矿还是传统的中药材之一,中医认为有镇静安神的功效。磁铁矿晶体具反尖晶石型结构(见尖晶石)。单晶体常呈八面体也呈菱形十二面体,双晶常见集合体呈块状或粒状。铁黑色,半金属光泽,有时具八面体裂理。摩斯硬度55~65,比重52,具亚铁磁性,是矿物中磁性最强的能被永久磁铁所吸引。其中具有极磁性、能吸引铁针等物的称为极磁铁矿。又称为慈石、磁石、玄石。是矿物中磁性最强的,能被永久磁铁吸引,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司南"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氧化后变为赤铁矿或褐铁矿。 磁铁矿晶体常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是矿物中磁性最强的,能被永久磁铁吸引,氧化后变为赤铁矿或褐铁矿。
磁铁矿分布广,有多种成因。生于变质矿床和内生矿床中,岩浆成因矿床以瑞典基鲁纳为典型;火山作用有关的矿浆直接形成的以智利拉克铁矿为典型;接触变质形成的铁矿以中国大冶铁矿为典型;含铁沉积岩层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铁矿,品位低规模大,俄罗斯、北美、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辽宁鞍山等地都有大量产出。磁铁矿是炼铁的主要矿物原料,也是传统的中药材。
在“四大发明”之前,我国古籍中已经有用磁石制作工具来判定方向的记载,这种工具名叫“司南”。专家一般认为,司南是诞生于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器,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指南针。
一、古籍中的磁山据《古矿录》记载,这种用磁石来指示方向的用法,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山一带)。《鬼谷子》中又有“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的记载,鬼谷子本人、文中所说的取玉的“郑人”、以及其他古籍中记载出产磁石的磁山,恰好都位于当时的邯郸文化圈内。
也就是说,鬼谷子极有可能见闻了当时这种用磁石指示方向的技术,然后写进了自己的书里。
二、“司南”的复原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司南形状,来自我国科技史学家王振铎考证并复原的指南工具。王先生的复原依据,则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以及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记载。
将磁石的南极磨成勺子的柄,放在金属制成的光滑底盘上,盘上标出表示方向的纹路。这个磁勺子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子柄就会指向正南方。
三、指南车是安装了司南的车吗?除了司南之外,指南车是另一种存在于古籍记载中、拥有指示方向功能的工具。传说黄帝和周公都曾经制造和使用指南车。
但根据后世对汉代指南车的研究,证实这种车上的人像之所以能够永远指向南方,依赖的是机械结构,而并不是磁石的物理性质。王先生同样也依据记载复原出了指南车的模型,至今仍在博物馆中展出。
到了北宋年间,水浮磁针和指南鱼已经能够较为便捷地运用在生活之中,元代更是诞生了专门搭配这两者使用的指南针瓷碗——瓷碗中烧制了类似坐标系的线条,将磁针或者指南鱼放在水面上,观察其方向,再借助瓷碗中的辅助线,即可算出当前所朝的方向。
指南针发明的故事?
本文2023-10-28 01:20: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