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第1张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1

 俗话说的好: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现代名著是这样,古代人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也同样如此,比如孔子的论语就是一部很好的书!

 《论语》的作者孔子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聪明好学,青年时期便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493章,大部分内容为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一部分不属于问答,只是孔子的言论。《论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论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论语》中的知识是无穷的,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每天回家都关起房门苦读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只有一部《论语》,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的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的确不超出《论语》。过去臣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

 《论语》里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东方智慧,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已得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成为了世界的财富。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流位置,是中华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儒家文化就浓缩在《论语》中,其中以仁这一博爱思想著称。说起论语,就想到了于丹曾写过一本《论语心得》,里面详细介绍了论语中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心目中对论语的理解。从初中开始就接触论语,那时就对里面的一些“名句”熟记于心,比如督促人学习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授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谦虚态度,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风度。儒家思想深深扎根在中华文化中,表现在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论语对于中国人来说,也绝不仅是一本书,更多的是我们规范行为,完善品格的法典。20xx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在感叹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也能体会到里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在解释“鲜”这一词时,说“鲜”既出自五味,又凌驾于五味之上。菜品的成功就是使各种食材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既保留各自的特色,又获取了其他食材的优点,从而获得最佳的舌尖体验。在描写制作一种鱼时,要用鱼生长的湖水煮,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鱼的原味和鲜味,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想要获取自然的馈赠,就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当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更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先瞻性和正确性,这也是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表现。

 《论语》既是后人根据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对话所编,就代表了其蕴含的思想是多人的成果,而孔子对其弟子教诲的话语确是毋庸置疑的。孔子的“因材施教”亦是对后人启发深远,即使现在,因材施教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只有采用不同的手段,不同性格、资历的学生才能发挥所长,也才能各生千秋。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这是论语中中庸思想的体现,中庸即不偏不倚,淡然置之的态度。“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当时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目的就是稳定社会秩序,使原本满目疮痍的周氏王朝重新找到一丝活力。环顾当下,中庸也是大行其道,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尤为显得重要。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待人接物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正直公正,你的人际还会有猜疑和不满吗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中正、平和,即指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事情时能够面不改色,波澜不惊。人生需要淡定,人生需要中庸。孝道。“有父母,不远游”。这是孔子孔子对他弟子的忠告,虽然不知道当时对其弟子的影响如何,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也必须遵从的指导语。横观当下,多少年轻人只顾在外打拼,只为在社会赢得立锥之地,却忽略了家里孤独的老人。老人在急切的盼望孩子们回家团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仍在上演!父母对于我们期待的并不多,哪怕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就足以赚钱他们脸上的微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父母的生活本可以很美好,只是没有我们的陪伴,也就变得不美好了。君子与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义字当头,小人以利字当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为人处事的态度自己面对利与义的抉择。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做到正直,而非谄媚,阿谀奉承,即有视钱财为粪土的明智,又有舍生取义的决心,这就是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信则是这一切蓝图的前提,没有信誉,人则寸步难移。取信于人,才能换去别人的尊重,才能获得支持,做好事情。

 《论语》是几千年来人们为人处事的宗旨,儒学则一直占据着传统思想的主流位置,古人学习论语以决战科举,求取功名,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论语》的对人们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仍然重大,孔子仍在几千年之前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今人们也仍在不断的解读论语,发现新的东西,以求从这位老者身上获取更多知识。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3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大学》、《孟子》、《中庸》合成为“四书”。

 其中,表示学习和思想的论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了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迷惑。

 其中,一句很好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三次反省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讲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论语》虽然已经流传了千年,但是其中很多的名句在现在还用来警惕人们。你说:这样的好书,我们能不读吗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4

 《论语》是一本流传已久的经典著作,内涵丰富,语言简洁却蕴含了人生的大仁大道和做人的道理。备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荐,在这个寒假我拜读了这本书。

 《论语》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这一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它的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努力做到最好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有没有说谎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这句话就如同一个警钟长鸣在我的耳边,这句话让我明白,帮助别人做事要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反复复习就像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而我却只知玩乐,学习成绩也不怎么理想,以后我要好好学好各门学科。做一个脚踏实地,有理想有抱负的,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然而我还喜欢: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伪善面目的人,仁德是很少的。”这句话让我想起爸爸妈妈对我说过的话:“人的一生中交朋友是很重要的。”是这句话让我明白,面目伪善,花言巧语的定是狐朋狗友,不宜接近。这句话还让我明白此人是好是坏。

 《论语》这本书中的道理与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友、对人、对事惜惜相关。俗话说半部《论语》走天下,《论语》中还有更多道理要我学习和理解。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5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

6/30~73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唱。

孔子说:“我也能做到勤奋地学习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行和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

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和仁人,那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那我是能做到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生做不到的啊。”

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么治病的吗?”子路答:“有。按照《诔》的指示,我可以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无事。”孔子说:“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拼音:zǐ yuē:“wǒ fēi shēng ér zhī zhī zhě,hǎo gǔ,mǐn yǐ qiú zhī zhě yě。”

出自:先秦·孔子及门徒《论语·述而篇》

解释: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节选: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翻译: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只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扩展资料

《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学而10: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111  

为政20: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210

八佾30: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40: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50: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60: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70: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80: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90: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100: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110: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120: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130: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140: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150: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160: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170: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180: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190: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200: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议系统全文看一遍

圣人真性情——《述而第七》第九章讲解讲解者:王凯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述而篇》第9章。一起恭诵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从没有吃饱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有丧者”,指有丧事在身的人,就是死了亲属正在办丧礼的人。丧者,代表哀戚之境。面对哀痛的对境,不能饱食,这是一种恻隐之心。

《礼记·杂记下》上说:“丧食虽恶必充饥,饥而废事,非礼也;饱而忘哀,亦非礼也。”意思是,居丧者的食物虽然粗恶,也必须用以充饥。如果因为饥饿而耽误了办理丧事,那不合乎礼的要求;如果因为饱食而忘掉了悲哀,那也不合乎礼的要求。“哭”指吊哭,就是去丧家祭奠死者,哀伤而哭。歌,是歌唱,表达喜乐。钱穆先生说:“一日之内,哭人之丧,余哀未息,故不歌”。在吊丧这一日之内,因为吊人而哭,哀情还未止息,不能以唱歌来表达喜乐。

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奇逢在《四书近指》上说:“哀乐皆情也,圣人中节焉已。然乐可以骤哀,哀不可以骤乐,故不能歌,此中有天则焉。”哀和乐都是人之常情,但 圣人能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 ”,从哀到乐,不可以骤然而起,从乐到哀,应当骤然停止。这是 孔子的一种真性情,是从内心至诚发起的对死者和死者的亲属的敬重。也可以说是对生命的敬重!并说此中有“天则”,就是有天道在里边 。

圣人的崇高和伟大,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惊天动地、光芒万丈的,更多的时候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在一人一事一威仪中,显现出他的人格气象。 圣人的不平凡,往往是从再普通不过的日常行仪中彰显出来的。

《述而篇》第4章,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说孔子闲居时的面貌,“申申”与“夭夭”和谐统一, 身心正定而安适,从容而自然。这正是从孔子内心的和畅轻安中,所显发出来的外在气象 !所以,得道的圣者,如风如雨,如山如水,自然而不造作,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教诲,一切时处都在行利他的功德,让你受益匪浅。

同样, 本章记述孔子在行丧礼时的行仪,似乎也非常普通 。假如换了我们,少吃点饭,吊哭的那天不唱歌,好像也可以做到。但能够“ 未尝” ,就是每次都这样,那就有点难度了。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不仅仅能够做到外在的行仪,而是内心跟它真正的相应!我们平常 说言教不如身教 。这里孔子没有说一句话,讲一个道理,而是用他的行持作为“身教”来显示圣人之道。但身教,不是说我故意造作出一个行为,一个榜样,一个标准,让别人效学,而是从他 内在的真诚心、真性情中流淌出来的,是由内向外自然而然显发出来的一种行仪,一种威仪,这才是诚挚而有力量的,堪为别人效学的。

钱穆先生说:“本章见圣人之心,即见圣人之仁”;朱熹在《集注》上引用谢氏的话说:“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从 圣人的真性情中,可以学仁,可以学道 !

那么透由本章, 我们如何学习圣人之仁,圣人之道呢 ? 仅从外在的行仪来看,我们似乎都可以去效 学,即使是东施效颦,也可以学到一点样子。但最根本是要透过外在行仪,学得圣人与道真正相应的状态。

圣人与道相应的状态,通常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或者次第去认识 。

第一个就是“境 ”,即认识来到我们面前的所有人和事,即认识所有的对境,在这个对境之上,认识什么是凡夫,什么才是圣人;

二是“行” ,在对着这个境产生认识的基础上,应持什么样的行为,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使凡夫变成圣人;

三是由这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果 ”。如果心与境相应,就必然与行相应,最后也一定得到与之相应的果。 我们的生命其实是由一个个对境抉择而形成的叠加。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里的“三人行”,其实包括了所有我们要面临的对境,代表了所有的境界。这个“三”,既是一个概数,又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三分法”,是我们行道过程中普遍要面临的三种对境,譬如善、恶、无记;好、中、差;高、低、平;怨、亲、陌生人等等。当这三种境现前时,我们就会对它进行了别,接着就会自然而然产生 三种情绪 。对凡夫而言,与自己相应的、喜欢的境,就不假思索地产生贪著它的情绪;与自己不相应的、不喜欢的境,就任运而起地产生排拒、排斥,乃至嗔恨的情绪;对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境,就会漠然处之,痴痴呆呆。但是,同样的境界,圣人和凡夫对它的看法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乃至完全相反的。所以境界的善恶好坏,都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它的时候,对它作出的安立和反应。我们通常说这个是顺境,这个是逆境,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这是一件好事情,这是一件坏事情……(三镜对三受)

但有没有发现,境界的善恶好坏,对我们来说不是最最重要的,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善恶好坏 。因为很多时候,境界无法改变,只能改变我们对境界的看法。正是这不同的看法,决定了我到底是凡夫还是圣者。一个内心善的人、心怀好意的人,任何境界都是善境、顺境;一个内心恶的人、心怀恶意的人,任何境界都是恶境、逆境。境界本身并没有善恶好坏,只是我们的心对着它的时候,显示出善恶好坏。

回到本章, 孔子面临什么样的境界呢? 就是“有丧者之侧”。有丧者,就是有丧事在身的人,他们是死者的亲属。既然讲孔子在有丧者之侧,说明孔子并不是有丧者,是有丧者请来办丧事、行丧礼的人。所以,孔子面对的死者不是他的亲属,是朋友、熟人,或者是陌生人,也就是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我们也会常常参加这样的丧礼,通常情况下,只是送一个花圈,行一个礼,劝慰亲属几句,礼数到了即可。但孔子不一样,他是从常人之情中透显出圣人之仁。明两朝帝师张居正说:“此乃不忍之心,古之帝王见百姓之饥寒困苦流离死亡,则必为之减膳、撤乐、急急救恤,即是此心。有天下者能推此心以仁民,则无一夫不得其所,而仁覆天下矣。”张居正特别解释,孔子的心是“不忍之心”, 不忍什么呢?不忍任何一个众生有苦,对众生的苦,感同身受,同体大悲。稍微观察一下,这种不忍之心,可以发生在父母对待子女身上。如果自己的子女有什么痛苦, 但一时间难以去除的话,这时候父母完全以子女的苦为苦,以子女的乐为乐。如果有可能,愿意为自己的独一爱子代受一切的苦,愿意把子女身上的苦百分之百移到自己身上,乃至可以用生命去交换。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父母的存在,也就可以证明有圣者或者菩萨的存在。这是普通人的“仁”。圣人之仁,是把这种不忍之心,推展到了天下所有的人。如同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者仁心,在古代的圣王或者贤明君王身上也常有体现。当见到百姓有饥寒、困苦、流离、死亡等时,他们都会有不忍之心,纷纷“减膳”,就是降低伙食标准,不再去吃那些山珍海味了;“撤乐”,不会再去歌舞升平。他们的心头最急切而忧虑的事情就是百姓的安危,一心想救济他们、抚恤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仁覆天下”,将普天下的人民安置于仁义道德当中。孔子在丧礼上的一个普通的行礼,隐涵了极其深刻而又伟大的仁爱之心,这样的心渗透到了中国人的血脉当中,以及治国理念当中,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全国人民都吃不饱肚子。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对自己的伙食标准一压再压,虽然如此,毛主席还是要求继续缩减,再三提出:不吃猪肉鸡肉,只吃米饭蔬菜。身边的人担心主席工作量大,会搞垮身体。毛主席却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吃苦,我怎么能搞特殊化,要不然我吃了也不舒服”!毛主席把人民的苦难当做自身的“不舒服”,这正是孔子圣者仁心在一代伟人身上的延续与继承!

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境界,如果我们以圣者的见解、圣者的仁心去观待的话,这个普通的境就变得不一般了。在仁心推动之下,他的行为也必定战战兢兢地依礼而行。这样的行为,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普通,但因为有仁爱之心和伟大目标的牵引, 所以每一步都是向圣者目标迈进的伟大一步,每一步、每个行为都是冲向成圣成贤这个目标的 。

最后的果,也必然与圣者的境界相应。孔子的弟子,将孔子在丧礼上的一个普通行为,用极其智慧的眼光,透由细腻观察,呈现给后世的我们。让我们体会到圣者的身心可以将平凡与伟大圆满融合。他的伟大和仁心正是我们所仰望和进取的目标;他的世间常情,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和效学的下手处。孔子的身心充满了如尘埃般的无量功德,谁靠近他,谁就会被自然而然熏习。而完成修道的整个过程,需要我们坚定地追随圣者,学习经典,建立正见,将自己一开始就安立在成圣成贤的崇高目标之上,如此走的每一步,行的每一个礼,都是超越平凡的伟大一步!

思考题

1圣人与道相应的状态,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个就是“境”,即认识来到我们面前的所有人和事,即认识所有的对境,在这个对境之上,认识什么是凡夫,什么才是圣人;

二是“行”,在对着这个境产生认识的基础上,应持什么样的行为,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使凡夫变成圣人;。

三是由这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果”。如果心与境相应,就必然与行相应,最后也一定得到与之相应的果。我们的生命其实是由一个个对境抉择而形成的叠加

2圣者仁心如何从普通人的常情中体现?

3我们面对生活中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对境,如何跨出不平凡的一步?

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境界,如果我们以圣者的见解、圣者的仁心去观待的话,这个普通的境就变得不一般了。在仁心推动之下,他的行为也必定战战兢兢地依礼而行。这样的行为,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普通,但因为有仁爱之心和伟大目标的牵引,所以每一步都是向圣者目标迈进的伟大一步,每一步、每个行为都是冲向成圣成贤这个目标的。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

论语述而篇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