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国建立之前)有发生过文献记载的大的瘟疫吗?有哪些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民国建立之前)有发生过文献记载的大的瘟疫吗?有哪些呢?,第1张

古代由于医疗水平相对较差,导致面对瘟疫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再加上古代交通通讯手段较为落后,瘟疫爆发之后朝廷也很难迅速组织人力予以施救,从而导致古代瘟疫往往致死率极高,同时传播范围又普遍较小。在古代众多瘟疫之中,尤以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的瘟疫最为恐怖,这两次大瘟疫不仅死亡人数极多,而且是压垮东汉和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的大瘟疫,压垮两个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俗话说中国的百姓是最为淳朴的,但凡能够活的下去,他们根本不会生事,而导致百姓活不下去的,除了王朝的腐败和官员的压榨外,瘟疫同样是极为致命的,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的大规模民变,背后便有着严重的瘟疫影响。

1、东汉末年大瘟疫。翻开东汉末年的史料,天灾人祸简直数不胜数,尤其是汉灵帝在位期间,从其建宁元年(168年)继位到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十余年间天灾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正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持续不断的天灾之后,仅汉灵帝在位期间便先后爆发了五次瘟疫。

天灾瘟疫肆虐之下,东汉末年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黄巾之乱好不容易被平定,结果从建安九年(204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规模更大的瘟疫再度来袭。关于这场瘟疫带来的惨状,曹植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医圣张仲景则在《伤寒杂病论》中悲痛的回忆道,“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瘟疫,不仅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人口锐减四分之三,重灾区中原地区更是十不存一),死于这场瘟疫中的名人同样不少,例如“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四人,又如偷袭荆州的吕蒙等人。

2、明末大瘟疫。从嘉靖年间开始,由于明朝和蒙古之间的战争,导致大量汉人被俘或逃往草原,大量牧场被开垦为农田,以至于草原上的老鼠生存空间开始遭受压缩,增加了人鼠接触几率。而明末旱灾频发,失去食物来源的老鼠开始大量涌入人类聚居区,最终酿成了这次大鼠疫。

事实上,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便开始频繁发生鼠疫,而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爆发的这场鼠疫,规模和危害则更为庞大。这场瘟疫从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时,已经席卷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各地,夏燮的《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崇祯实录》则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京师尚且如此,可见当时的惨状。

历史上的鼠疫可怕到能够使一个王朝陨落,因为鼠疫本身就是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疾病,而各朝各代针对鼠疫的措施有:掩盖病死的尸体、寺庙 祈祷和开放宫廷诊所。

一、鼠疫的简介。

鼠疫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此病的传染源多为啮齿类动物,鼠疫则多以鼠蚤为传播媒介,鼠疫的症状一般是发热、淋巴结肿大、肺炎和器官出血。鼠疫的传染性极强,并且病死率也特别高,在世界各地都发生过因为鼠疫而爆发的大面积生物死亡,因为放到现在的医疗手段来看想要治疗鼠疫也是比较困难的,大多是在源头进行预防。

二、鼠疫在各朝各代造成的伤亡与损失。

鼠疫在每个朝代都有发生,但是在明清时期特别严重,甚至明朝的鼠疫间接推翻了明朝,据历史记载明朝发生的鼠疫和旱灾导致了千万人民的死亡。明朝时期的鼠疫发生在崇祯年间,鼠疫的原因是因为崇祯年间的大干早,各地地区的粮食产量剧减,并且一部分地区海河都结冰了,因此也失去了河流生物的补给,人们便把目光看向了老鼠,从而导致了鼠疫的爆发,一个地区爆发鼠疫,那么那个地区必定是横尸遍野的,并且明朝军队也爆发了鼠疫,从而导致明朝受到非常严重的损伤,最后王朝陨落。在清朝太平天国时期也爆发了鼠疫,鼠疫的中心是云南地区,受到鼠疫加上战争的影响,我国人口损失非常严重。

三、各朝各代针对鼠疫的措施。

据历史记载当时针对鼠疫的措施就是掩埋病死的尸体,因为尸体也可以作为鼠疫的传染媒介,还有就是朝廷拨款建立寺庙或去寺庙祈祷,因为当时的人们觉得鼠疫属于天灾。在明朝时期朝廷还开放了宫廷诊所,让官医出去看诊,为民间服务。

古装剧中出现的瘟疫通俗说来,就是现代的传染病。而瘟疫指的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传染性强的病症。瘟疫的出现主要是由容易传染且感染性强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引起的,非典、鼠疫、天花、流感也属于一种瘟疫。

至于瘟疫的症状,在古籍《丹溪心法·瘟疫五》中有记载,里面记录得了瘟疫的人的特点是发病很快,一旦发病死亡率特别高,而且容易出现一开始怕冷继而浑身发热,还会伴随头疼、舌头发白等症状出现。

在我国古代,瘟疫常出现于恶劣环境中,如战后尸横遍野之时微生物和病毒大量生长容易引发瘟疫。同时,在类似旱灾、洪水这样的天灾过后,也容易出现瘟疫。古时每每天灾过后,生态环境一定程度被破坏,这便意味着当时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因而极易出现病菌、微生物等大量繁殖的情况,而古代环境卫生难以维护,一旦病菌入体,便容易引发瘟疫。

同时,瘟疫在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皆有记载,如春秋时期的《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就有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书中指明,在我国春秋时期的时候,人们对瘟疫就不陌生,并且已经摸索除了瘟疫的一些规律,继而侧面表明我国古人在春秋时期就对瘟疫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春秋时期的古人发现,一年四季无论寒暑都有出现瘟疫的可能,而时令之气不正时,即天气反常之时,就容易出现瘟疫。可见,瘟疫无论出现于何时都害人不浅,由古至今,人类都在与瘟疫斗智斗勇。

中国古代(民国建立之前)有发生过文献记载的大的瘟疫吗?有哪些呢?

古代由于医疗水平相对较差,导致面对瘟疫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再加上古代交通通讯手段较为落后,瘟疫爆发之后朝廷也很难迅速组织人力予以施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