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大风格各自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4收藏

我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大风格各自特点,第1张

1、规模较小

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2、水面建设

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修身养性

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4、清高风雅

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5、造园手法

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扩展资料:

私家园林的成熟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与封建权力之间持久的冲突与融合。

文人士大夫私家园林原也是受到皇家园林的启发,希望造山理水以配天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总令信奉礼教的中国知识分子失望,于是一部分士大夫受老庄思想影响,崇尚自然,形成与儒家五行学说比较形式化的天地观相对立的,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地观念。

 

因此园林中的山水不再局限于茫茫九派、东海三山;又由于封建权力和礼制的打压,私家园林的规模与建筑样式受到诸多限制,这正好又与庄子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相吻合。

于是从南北朝时期起,私家园林就自觉地尚小巧而贵情趣。

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借方士们编造的故事,将园林称作“壶中天”,要人们在小中见大。

中国知识分子的“壶中天地”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整套的审美趣味和构园传统,留下了一大批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宋代的私家园林

洛阳园林:“天下名园重洛阳”。

宋人李恪非《洛阳名园记》:记述园林19处(18处为私家园林)。

宅园6处:富郑公园(宰相富弼)、环溪、湖园、苗帅园(宰相王溥 ) 、赵韩王园(韩王赵普 )、大字寺园;

游憩园10处:董氏西园、董氏东园(工部侍郎董俨 )、独乐园(司马光 )、刘氏园、丛春园、公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张氏园、吕文穆园;

以培植花卉为主的花园2处:归仁园、李氏仁丰园。

洛阳私家园林特点:

除依附于邸宅的宅园之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一般都定期向市民开放,主要是供公卿士大夫们进行宴集、游赏等活动。

以花木著称;有大片竹林、梅林、桃林、松柏林等,尤以竹林为多。园中划出一定区域作为“圃”,栽植花卉、药材、果蔬。

筑山以土山为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如构筑洞穴时掺以少许石料,一般少用甚至不用。

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园中筑“台”,有的作为园景之点缀,有的则是登高俯瞰园景的观赏园外借景之用。建筑物的命名均能点出该处景观的特色,而且有一定的意境含蕴,如四景堂、卧云堂、含碧堂、知止庵等。

中国最早的私家园林——习家池

习家池为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所建私家园林。

习家池,又名高阳池,位于襄阳城南约5公里的凤凰山(白马山)南麓,背倚凤凰山,三面环抱。南望汉水,风帆隐现。远眺鹿门,山色苍然。园内楼馆台榭,参差栉比;绿枝拂岸,粉荷映水,自是天然佳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北方园林流派以皇家园林为主,而江南园林流派以私家园林为主。所以可以北方园林中杰出作品可以代表皇家园林,如颐和园,避暑山庄。江南园林中杰出作品可以代表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

解析:

私家园林属于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贵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私家园林大多由文人、画家设计营造,因而其对自然的态度主要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由于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私家园林多处市井之地,布局常取内向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围合,精心营造,它们一般以厅堂为园中主体建筑,景物紧凑多变,用墙、垣、漏窗、走廊等划分空间,大小空间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相互对比,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它们常用多条观赏路线联系起来,道路迂回蜿蜒,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大多采用不规则状,用桥、岛等使水面相互渗透,构成深邃的趣味。

私家园林一般来说空间有限,规模要比皇家园林小的多,又不能将自然山水圈入园内,因而形成了小中见大、掘地为池、叠石为山,创造优美的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丰富多彩的特性。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扩展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古人造园是在构筑天人合一的生命体。园林建筑是艺术,更是充满生命力的精神世界,处处留心,有造园师的品格态度,还有主人的玩味生活方式。

古代的汉族园林建筑建造大多与享乐生活有密切关系,然而经过历代匠师的创造,以人工设计建造天然优美的景物,点缀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汉族文化艺术特色。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或几个景点;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清高风雅,淡素脱俗。私家园林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古代汉族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我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大风格各自特点

1、规模较小 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