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初读《金刚经》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初读《金刚经》八,第1张

2019年7月11日 DAY22

今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布施!

布施是六度之一,是关于菩萨的修行。

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应该做到“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就包括“不住色布施”。

住是取着不舍的意思。

众生在六尘境中起意识的时候,就会产生妄见,以为色是实色,声是实声等,总以为确实是这样存在。

因为取着六尘境(六尘境就包括色),就会被境所转而不能自在。

菩萨在行布施时,要想真正作到利益众生,就要作到“于法应无所住”,包括不住色。

就是说,对于布施者受施者,布施了什么,布施的地点时间,布施的目的结果等,要作到远离自性的妄取,作到不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济众生。

否则的话,觉得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布施的如何如何,报答如何如何,福报又如何如何,甚至贡高我慢,这些都是因为住于法相,“住色”,哪里像菩萨行?

所以佛才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布施,现在我们主要认为它是一个佛教的用语,它是指将金钱、食物,我们一般以为,分散分享给别人。

其实不尽然。

布施是六度之首,而六度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六项主要的内容,是菩萨的正道。

所谓“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 。

它每一种度,是指能够度人到彼岸的方法或者途径、手段。

布施 ,修行布施。针对的是悭吝。

持戒 ,持守戒律,对治的是毁犯。

戒律有三种,一个是律藏上明文规定的戒律,还有两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戒律。

五戒十善 ,这是持戒的基础,是佛经明文规定的。

还有两种虽然没有文字,但是与戒律的精神相应,也要遵守。

第一种是对自己的戒。

虽然佛在经上没说,但它也是善法,我们也要做。比如吸烟,佛经上没有这条戒律,没有说吸烟破戒,但吸烟确实没好处呀!一是对身体健康不好,二是影响环境,让别人吸二手烟,对别人身体健康也不好。所以这个烟也要戒。

第二种是对大众的戒。

只要对大众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我们就要去做;只要对大众有坏处、有不良影响的,我们就不要去做,虽然戒律上没有,但是符合戒律的精神,我们也要遵守。

忍辱 ,对治的是嗔恚。

忍辱有三类:

第一个是人害。

别人嫉妒你、伤害你、障碍你,我们要能忍受,人家以恶心对我,我还要以善心对人,决定不和人争斗,不搞对立。

第二个是世间之苦。

严冬酷暑、天气变化、地震火灾等等自然灾难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还有生活上的困苦,衣食住行方面的,吃不饱,穿不暖,我们都要能够忍受,古人常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第三个是修法的苦。

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也是很苦的,很枯燥,没意思,看不懂,这个也需要耐心,需要忍受,等修学到一定程度,真正钻进去了,就会法喜充满,就没那么难了。

精进 ,进是进步,精是专一。对治的是懈怠。

精进也有三种:披甲、摄善、利乐。

第一个, 披甲精进。

第二个, 摄善法精进。

第三个, 利乐精进。

禅定 ,对治散乱。

禅定,也叫静虑,就是修清净心,平等心。有三大类: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

佛在经上常讲的四禅八定,因为没有离开六道,就属于世间禅定。他也断恶修善,持斋念佛,也能持守五戒十善,但还没有放下我执,没有放下自私自利,还是世间的禅定。

能够超越六道,就属于出世间禅定了,阿罗汉超越六道,就是出世间禅定,阿罗汉之前的果位,都是世间禅定。

能够超越十法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出世间上上禅定了。六道是一个界线,十法界是一个界线。

智慧 ,对治的是愚痴。

这个智慧不是聪明,也不是我们世间所说的智慧,而是我们自性本具的那种明心见性后的智慧。

也分三种:

第一种,实相般若。

这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能够看清一切事实真相,了解宇宙的一切现象;

第二种,观照般若。

这个是自受用,比如《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帮助自己看破放下的;

第三种,方便般若。

是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别人认清事实真相,帮助别人看破放下,这是弘法教学方面的。

从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是如来的最高境界,圆满的回归自性,这是真正觉悟了。

这就是六度,也叫六波罗蜜,一切大乘佛法,修菩萨行的,无论是哪个宗派,都需要从修六度开始。

佛经当中有很多这样的说法,认为六度摄尽了一切菩萨道,是自度度他,你度自己,也要度他人啊,福慧双修。你要有福报,有智慧双修,三学具足(戒、定、慧三学),三学具足的途径,这是非常重要的。

布施,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吝,贪恋,培植善根。佛教最初传到中国,那么僧人在最早是不事生产的,它按照原来印度佛教的这种样式,遵守释迦之教,它是以乞食为生的。僧人见人就叫施主,这个施就是布施的施。

“布施”虽然是佛教语言,但他并不是来源于佛教,不是来自印度的,而是在我们中国的古籍当中很早就出现了。

《荀子》里讲到,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就是说你只要布施天下,把这个对天下人都做这种布施的行为,那么天下人就不会患贫,大家就可以共享一些东西。

《国语》《论衡》里边也都有提到布施这个词。

《庄子·外物篇》里边讲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这句诗讲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布施,你死了以后嘴里含颗珠子宝珠有什么用?意思是说那些富人在世的时候,不肯与穷人分享他们的财富。死了以后嘴里含着一个珠宝,贪图肉身的不朽。

为什么要行布施呢?

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种问法。就是人为什么要行善呢?人为什么要做一些公益呢?人为什么要把自己一些财物、一些善意,去和别人分享呢?

按照佛教的传统,布施是人间和乐,和和气气、和和平平、快快乐乐、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

我们这些众生之所以在三界当中流转不得出离,我们摆脱不了这种轮回,为什么?

按照佛教的说法,就是由于我们贪爱执著于自体,我们有很多贪爱和执着。

而这个“六度”,每一度都有对治的一个对象的。而布施对治的就是悭吝,它是悭吝的正对治。 

布施,能够破除众生的悭吝之心,让众生不为欲望所累,让众生能够放下对财物、名利、家室,甚至色身的执着。

当然,后两者对于普通人来讲,放下是很不容易的。你能放下你的家室吗?你能放下你的这种肉身吗?前两者,放下财物、名利,当然也不容易。然而相对于放下家室和色身来讲,总会显得容易些了。

因此,布施能够养成我们的慈悲心,用种种钱财宝物,乃至(最高境界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都能够布施给众生。

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众生,为他们摆脱贫困、痛苦、烦恼和无知,满足他们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就可以与众生广结善缘和法缘,让这些众生因为我们的布施而感到我们可以亲近,感到我们可以信任。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了这样一个因缘去感化他们,并且自己的布施的行为,也能激发他们向善向上,用一句佛教的术语来讲,更好地摄受他们,把他们招拢过来,使众生成为法眷。

从这个角度一讲,我们就能明白了,自利利他者,莫过于布施。

布施让六度更圆满 

布施离不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后五度,而且能够让这后五度更加的圆满具足。

按照佛教的说法和戒律,或者它倡导的这种学说,你在布施的时候,你必须防护自己的身和口,你就必须有戒作为助力,你要守戒。

当然出家众有出家众的戒,在家众有在家众的戒,居士有居士戒,你不能什么都干,随便干不行的。 所以在布施的时候,你就首先要有戒 。

有的时候,我们现在行善的人或者做公益的人,经常有这样一个经历的,这个经历很无奈。有的时候还容易遭受到这些受帮助的、受施舍者的误解,甚至是辱骂。

这个时候你就要忍辱,不然的话!遇到误解,你就火冒三丈,或者别人在言语上有些这种不恰当的地方,你就马上发火,这完全就不是布施了,这也不是行善!这就有悖于布施的发心了,所以就必须忍辱。

在布施的过程当中,大家行善、做公益、做好事,当然是要有巨大的付出的,不仅是财物上的付出,你身心也要付出。在这过程当中,有些朋友就难免心生懈怠,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什么?需要精进。

而在布施的时候,在行善做公益的时候,人最重要的是要什么?需要有定力,专注。这个时候就需要静虑,禅定。

而布施,行善做公益,大家做公益一定要专业。什么意思?做公益,布施,行善还要专业吗?对。因为你还要有智慧。布施不是说你拿起一把钱往地上一撒,行善也不是这样的。你需要有一种智慧。

所以布施作为六度之首,它还能满足、圆满后五度,这个当然就特别重要。

布施,一般都发心于一种悲心和敬心,一种慈悲心和一种敬畏心。

所谓悲心。比如对那些孤寡,对那些无依无靠的人,或者对身体有残疾、有病的人,或者是那些由于遭受火灾、水灾、风灾等等的众生,要寄予、激发起一种深深的同情,这就是以悲悯心而行布施。和今天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慈善事业比较接近。

所谓敬心,比如对父母的孝养,中国佛教是要孝敬父母的,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而印度佛教其实,对父母也是表达一种深情的。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成佛以后是回到过他的家乡,探望过他的父亲和把他抚养长大的姨母的,他也是非常孝的。

再比如对三宝,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供养等等,这是以恭敬心来行布施。这里边就包含着更多的,我们现代人经常讲的一种感恩之心。

而这两者,就是佛教当中经常讲的悲田和敬田。我们如果经常能为悲田和敬田里散播一些种子,那么我们就会收获到它的果实。因此以“田”来形容。

不过布施并不那么简单。也并不是所有的布施都是好的,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布施都会产生好的结果的。

按照佛教来讲,布施分为很多种类。对于布施有很多分类,有比较重要的一种分类,就 分为如法的布施和不如法的布施。

什么叫如法的布施呢?如法的布施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在布施者来讲,对于所施的物必须有舍心。 比如,如果有些财物是被别人借去而忘记归还,或者说遗失了,或者说是被人抢去了,你表面上勉强的给予,而内心非常的心痛不舍,这个是不能算是布施的。

第二,布施给别人的东西,必须能够使别人获得利益。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给予别人毒品,你的意思是害人,这难道能说是布施,当然不能!

所以布施,如法的布施,好的布施,它的定义是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福乐,来成就别人的福乐。用一句我们常说的话,就是损己利人,慈悲利他,无我而不求回报。这个与社会上我们也常见的那种为了追求某种功利的目的,而暂时的给予别人小恩小惠,以图更大的索取和回报,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布施,不是金钱交易,更不是贿赂,也不是所谓的感情的投资,而是一种纯粹无染的一种悲心摄受,其中没有掺杂任何个人的目的和企图。这个是如法的布施。

按照佛教的说法, 有七种的布施是不如法的。

第一类。随至施。

第二类。怖施。

第三类。报恩施。

第四类,求报施。

第五类,习先施。

第六类,希天施。

第七类,要名施。

这七类布施虽然也会有一些功德,它会产生一些实际的效果还是正面的,这个在佛教的传统当中不予抹杀的,它会有一些功德。但是由于它不是发自内心的,出于悲心、敬心,因此,它与如法的布施的真义,相差遥远,都认为不如法。

布施,在佛教当中有各种各类的分类法。我们最习惯的是一种三分法,就是把布施分为三类。

第一类,法布施,佛法的法。

第二类,财布施,也就是财物的财。

第三类,无畏布施。

总而言之,都是要求在行布施前,你要有发心,你要明了,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去施舍给众生的目的。你是为了令其他的一切有情众生,能够都与,能够都在未来有成佛的因缘,要去助长这个,因此你才发的菩提心。

而在真正行布施的时候,你发了心,你去行布施,你要没有人我执和法我执,你不能有这种执着,要再没有“我”和“我的”这种心念下行布施。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不分彼此。你不要老觉着是我的,我布施给你,我把我的布施给你。不要执着,那么更不要能希求果报,这就著相了。

这个是所有的佛经关于布施都强调的。

而结行,还有这种说法,也就在行了布施以后,为了令其他的一切有情众生皆能于未来成佛,而将此布施的功德,回向发愿给一切众生。具足此三法的布施,才称得上是布施度,也就是布施波罗蜜。

就是你要有正确的发心,要有正确的行,行布施,要有正确的结行,结就是了结的结。

一般而言,你将财物布施给贫困的人,如果你在行这个布施前,没有发菩提心,而布施的时候又没有引导众生迈向佛道(这是按照佛教的说法),行布施后也没有将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这样当然也有利益,而有的时候利益还很大,但是不能成为成佛之因,所以称不上布施波罗蜜。

出家众,主要行无畏布施,法施。

在家众,主要行财布施。

而有智慧的人行五种布施,这个佛经里边也讲到。

第一,至心施。

第二,自手施。

第三,信心施。

第四,时节施。

第五,如法求物施。

按照佛教的说法,布施可以得到五种果报:

一个是色身,就是你的肉身,当然也会得到一些果报,你比如你气色好啦,或者说心情好,身体也好了。另外还有寿命、安乐、力气、辩才,五种果报。

总而言之,其实我们要仔细去看,佛经里边关于布施的学说,我们就会感受到,布施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之事,而是每个人当下可行,举手可为之事。

当然,如果你有能力为众生宣扬正法,或者你有能力布施千金,或者你能够消除别人的身心的恐惧和畏怖。当然了不起。然而你给人一个微笑,给人一句爱语,给人一句赞叹,给人一份欢喜,又何尝不是布施呢?

所以台湾的当代高僧星云大师就讲,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很多喜欢研究文学的人们都会想要去购买一本真品。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去鉴别清楚它的真伪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

 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古书的纸质

 麻纸:分黄、白两种。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纸,元后期多用黄麻纸,时纸纹渐窄,约一指。明初仍用之。

 罗纹纸:色白,质地柔软,具明显横纹,似丝织罗绸,故名。自宋以来代有制造,但宋刻本有此纸者鲜见。

 棉纸:又称皮纸,分黑、白两种。白棉纸色白,质地细柔,纤维多,韧性强;黑棉纸色黄黑,韧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较细薄,隆、万后稍粗厚。清初仅见少数印本。

 竹纸:色微黄,稍脆,宋元至明初问有使用,嘉靖后较为普遍。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而韧性强,柔软。清内府刻本及扬州诗局刻书多用之。嘉、道后质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

 连史纸:洁白纯净,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无草棍纸屑粘附,纸料较细。乾隆后所用甚多。

 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为多种。料半纸,薄而质地细,色洁白,绵软有弹性,可以作绘画印书,晚清、民国有些书用之。玉版纸,能吸水,晚清、民国印金石、书画册等多用此纸。棉连纸,摹拓铜器、碑刻及印书画用。

 毛边纸:米**,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质脆,乾隆后用得较多。

 太史连纸:稍黄,质地细洁而有韧性,乾隆后与上述毛边纸为两种最常使用的印书纸。

如何通过字体鉴定古籍年代

 唐刻本

 现存最早的唐代刻本,除了敦煌所出乾符四年(877)与中和二年(822)两种唐历和刻于咸通九年(868)卷本《金刚经》已流散异国以外,未见其他传本留存。所以说,唐代古书都是传说级别的东西。

 宋刻本

 前面说到,宋时刻书印书事业繁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刻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但为何到今天宋版书寥若晨星呢因为即使排除战火、天灾的因素,一般纸的寿命也只不过千年而已。像唐代遗留下来仅存的那几本书,若不是纸张在湿度为零、几乎真空的敦煌戈壁滩的洞窟中存放,绝无保全的可能。

 每一册宋版书都是艺术品,弥足珍贵,因此现代按页卖,且每页都在万元以上。其实早在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就按页购宋版书了。他在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宋代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由工于刻书前要请书法大家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元刻本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体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元浙本多由士大夫经手,流风所及,自然流行赵体,渐有颜体字,字瘦一些、圆劲一些,不像南宋建本字那样横细竖粗。元代俗文化发达,故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许多简体字跟现代一致。

 官刻、家刻中较少,经史文集中较少,坊刻和话本类书中较多。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元朝皇帝为蒙古族。人名汉字都是音译、无法避讳也不用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淡薄,查禁的也不严,元刻本中几乎没有讳字。

 明刻本

 明代刻书情况,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至正德一百余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代余韵,无论官刻私雕,概括起来讲,那就是“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时期,近百年间,由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反映在刻书风格上,一洗前期旧式版式、行款、字体,全面仿宋。这一时期所刻的书,除了司礼监刻一遵旧式少有变化外,其余无论官雕私刻,完全变为另外一种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颇有宋版遗风。

 嘉靖 六家文选 字体

 万历后期至崇祯(1628-1644)时期,刻书风气又一变,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更显死板,讳字也较以前为严。

 清刻本

      最有智慧的古书排名

      《周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

      《菜根谭》、《幽梦影》、《小窗幽记》、《围炉夜话》《颜氏家训》、《朱氏家训》,到后来的《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再到解放前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闻一多家书》;解放后的《傅雷家书》、《沈从文家书》等 国外的如英国培根《人生论》,

      NO10 锏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 后来才有了杨家枪和杨家将的故事NO3 矛 有古书上也说矛=枪, 但从一些小说和文

中国最神秘的一部古书

      很多,例如:《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黄帝外经》37卷,据说内容也很丰富,可惜失传了 《连山》、《归藏》 周易的分支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收藏有1368年刊印的《校正删补明心宝鉴》,其善本室则藏有1553年刊印的《重刊明心宝鉴》(二卷)和1621年刊刻的标明“范立本集”《新刻音释明心宝鉴正文》(二卷),普通古籍室还收藏有《新镌校正明心宝鉴正文》,扉页上题“官板正字明心宝鉴”,“桥村庄三圣堂行”国家图书馆同时收藏有明万历皇帝《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二卷(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影印),成书于1585年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包括一些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和一些远古神话和传说

      十三经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中国十大旷世古书

      按古籍影响 周易、论语、诗经、史记、资治通鉴、本草纲目、伤寒论、四库全书、六艺十三经、孙子兵法 以下是按古籍年代 唐咸通九年刻本《金刚经》唐成都府BIAN家刻本《陀罗尼经咒》宋杭州猫儿桥刻本《文选五臣注》宋刻本《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宋黄善夫家塾刻本《史记集解索引正义》金刻本《刘知远诸宫调》元至正五年刻本《金史》元大德三年《稼轩长短句》按古籍类别: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 总之门类繁多,不可细数

      很多,例如:《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黄帝外经》37卷,据说内容也很丰富,可惜失传了 《连山》、《归藏》 周易的分支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收藏有1368年刊印的《校正删补明心宝鉴》,其善本室则藏有1553年刊印的《重刊明心宝鉴》(二卷)和1621年刊刻的标明“范立本集”《新刻音释明心宝鉴正文》(二卷),普通古籍室还收藏有《新镌校正明心宝鉴正文》,扉页上题“官板正字明心宝鉴”,“桥村庄三圣堂行”国家图书馆同时收藏有明万历皇帝《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二卷(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影印),成书于1585年

      中国古书:《三字经》、《黄帝内经》、《山海经》、《资治通鉴》、《道德经》、《奇门遁甲》、《孙子兵法》《易经》、《增广贤文》、《论语》、《史记》、《汉书

中国人十大必读古书

      1、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 《诗经》 孔子 2、兵家韬略之首 《孙子兵法》 孔武 3、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4、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老子》 老子5、最爱中国人推崇的英雄传奇 《水浒》 施耐庵 6、包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的杰作 《三国演义》 罗贯中 7、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 《西游记》 吴承恩 8、成就人生事业的大学问 《菜根谭》 洪应明9、不会做诗也会吟 《唐诗三百首》 孙洙,徐兰英 10、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 曹雪芹,高鹗

      如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史记》,《论语》,《孟子》,《孙子兵法》,《道德经》,《诗经》

      《太平广记》 全书按题材分为92类,又分150余细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如 明代拟话本有的据古书记载敷演成篇,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咏菊花事,出自《

中国十大经典古籍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 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

      如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史记》,《论语》,《孟子》,《孙子兵法》,《道德经》,《诗经》

      我国古籍目录数量多、种类多,内容极其丰富如果从目录编制的体例看,大致可分如下三种:第一种,部类前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解题又叫叙录或提要它的作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为大家分享了佛学经典 语录 ,一起来看看吧!

 1、做事的秘诀是举重若轻,说话的秘诀是条理分明,修行的秘诀是平常用心,持戒的秘诀是真实不虚,禅坐的秘诀是忘失时空,念佛的秘诀是心口皆佛,睡眠的秘诀是无所罣碍,弘法的秘诀是慈悲结缘,认错的秘诀是要有勇气,读书的秘诀是明事明理,健康的秘诀是少吃多走,人我的秘诀是你对我错,精进的秘诀是为己而作,法喜的秘诀是放下自在。

 2、智慧由内心增长而得,悔恨由外境过失而生。

 3、只说好话不做好事,好话等于废话;只做好事不说好话,好事等于无事。

 4、蒸气是雨水之因,有蒸气之因,才有雨水之果;理想是现实之因,有理想之因,才有现实之果。

 5、真理要靠力量来实践,力量要靠真理来发挥。

 6、真君子辞富不辞苦,真君子忧道不忧贫,真君子知义不知利,真君子成人不成己。

 7、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8、愚痴邪见即是自造恶业;懒惰懈怠就是自毁前程;自怨自艾终究于事无补;怨天尤人只会更加坏事。

 9、用舍心广结无量善缘;用净心远离贪染欲;用禅心安顿顺逆境界;用愿心创造圆满人间。

 10、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11、一切事业的成功,端赖人和的沟通;沟通人和的要点,必须彼此的互重。

 12、一等店员:老少无欺,顾主第一;二等店员:认真负责,服务亲切;、三等店员:态度冷淡,爱理不理;劣等店员:见到客人,就像债主。

 13、一般人都害怕生病,所谓「英雄只怕病来磨」。其实,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在所难免的。佛教讲「修行人要带三分病」,有时身体上的病痛,反而能增长道心,成为学佛的增上缘。

 14、严谨不怠的心情,是穷究真理的最好良伴;积极磊落的态度,是追求善美的理想友侣。

 15、学习生出巧妙,服务生出慈悲,相处生出尊重,结缘生出欢喜。

 16、我们可以到深海里找到宝藏,我们可以到沙漠里采到油矿,我们可以到废墟里挖到古墓,我们可以到人群里寻到缘份。

 17、威仪中有佛法,佛法中有庄严,庄严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欢喜。

 18、探究前世的宿命,不如把握眼前的善缘。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19、恕己一过,则万过必因之而生;从人一善,则万善必由之而起。

 20、受教者,应如「虚空」接纳一切,方能容受真理;施教者,须像「虚空」无所不相,才能同事摄受。

 21、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22、世间最好的东西,是欢喜;世间最贵的善举,是结缘;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间最强的愿力,是甘愿;

 23、施恩不望报,受怨不计较,此中宽大了多少怀抱;忍不过时,着力再忍,受不得时,耐心再受,此中消除了多少烦恼。

 24、舍不得财,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舍不得施,不能为善人;舍不得放,不能为智者。

 25、荣耀来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我慢的高墙会隔绝自己的视野。烦恼临头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瞋怒的火焰会焚毁自己的功德。

 26、日有升沉起落,故有晚霞余映;月有阴晴圆缺;故有皓月当空;人有悲欢离合,故有聚散情缘;世有苦空无常,故有真理示现。

 27、人生有努力向前的时候,也要有退后自省的时候。世界很宽阔,当提起则提起,当放下则放下,果能如此,何等自在!

 28、人生要以退为进,退后的人生更宽广;经济要以无为有,无求的经济更富裕;生活要以忙为乐,忙碌的生活更充实;事业要以众为我,众人的事业更伟大。

 29、人生七十才开始,慈心悲愿无了时;人生七十古来稀,立功立德无量寿。

 30、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或许有不少失败的纪录,但是最后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有信心、有力量,每一个人都能从失败中成功。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时的失败无关闳旨,只要我们肯汲取经验,再度出发,必有开创新局的一天。

 31、念佛,要念得轻安愉快;参禅,要参得放旷解脱;生活,要过得圆满自在;弘法,要宏观宇宙全球。

 32、莫与积聚人争富,莫与进取人争贵,莫与矜饰人争名,莫与狂傲人争礼,如此,则是明哲之人矣!

 33、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创造者,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工程师。不要小看自己的潜能,如果能自许「不要做焦芽败种」,则不但自己获益无穷,也能令整个社会蒙受利益。

 34、立身,要立万世不败之身;做人,要做千秋不朽之人。

 35、君子与小人如何分别?君子能自制,小人不能自制;快乐与烦恼哪里分别?快乐能分享,烦恼只能独尝。

 36、会做事的人将事情做「活」了所以能越做越大,会下棋的人将棋子下「活」了所以能全盘皆赢,会撰文的人将文字写「活」了所以能感动人心,会讲演的人将道理讲「活」了所以能引起共鸣。

 37、皈依佛,点亮心灵灯光,为自己建设了电力公司。皈依法,储蓄甘露法水,为自己营建了自来水厂。皈依僧,长养菩提花果,为自己开发了良田土地。

 38、感动是一时的,真正的感动是一生的。受用是一时的,真正的受用是一生的。

 39、佛陀的主张是超越神权的控制,掌握自我的命运;净土的理念能达到生权的理想,建立平等的国度。

 40、烦恼如水,沉溺在烦恼大海中,能挣脱出来,即是得度。常云:「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别人度我们只是一个因缘,真正能度我们的是自己。

 41、凡事深思熟虑,有计画,则事半功倍;凡事轻慢草率,没计画,则事倍功半。

 42、对世间五欲要能放得下,对真理信仰要能提得起,对自己发心要能信得过。

 43、动,是人生的意义;动,是生命的活力。因为有动,才有思想、才有感情、才能向前、才能活跃、才能学习,才能参加他人的行列;能与大众同行,自然能得到大众的资助。

 44、当出口伤人时要沉默,当流言中伤时要不理,当对方无理时要容忍,当别人受难时要体恤。

 45、从忍辱中去除无明,从作务中培养福报,从修福中增长智慧,从感恩中获得快乐,从参禅中解脱自在。

 46、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7、禅,如山中清泉,洗涤心灵,沉淀尘埃;禅,如青天白云,飘流四方,任运逍遥。

 48、别等不该等的人,别伤不该伤的心。有些人,注定是生命中的过客;有些事,常常让我们很无奈。与其伤心流泪,不如从容面对。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爱的时候,让他自由;不爱的时候,让爱自由。看的淡一点,伤就会少一点。

 49、爱语如和谐的音乐,微笑如盛开的花朵,善行如浊世的清流,真理如久旱的甘霖。

 50、「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做人须自我要求,不能只会要求别人,在谦恭礼让中,可以结一份好缘。

若仅是史籍的话,现存的史籍中包括: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先秦的史籍主要有:《尚书》、《礼记》、《春秋》(《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五家传:《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还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如《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

除史籍外,像《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还有《山海经》这类的地理典籍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见佛与观佛

须 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金刚经的重点中心来了,这里佛又提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佛已经提出来好几次了。须菩提被佛这么一搞,又昏起头来了,我们如果把佛经当作佛的教育法研究,你看这一位大老师大教授,当时的教育法真够厉害,须菩提明明答对,佛又东教西教,须菩提失去自信,答案也错了。他本来答错的,佛东教西教,他的答案又变对了,此所谓佛的弟子都叫声闻众,跟著佛的声音受佛的教化。禅宗骂人的话,鼻子被人牵著走,骂人骂的很巧妙,禅宗祖师都有骂人的艺术,他并没有骂你笨,他只是骂你鼻子牵在人家手里,只有牛才被人牵著鼻子,其笨如牛的意思。

你看金刚经佛的教授法多有意思啊!前面佛也问过须菩提,如来可以实相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不是的啊,不可以拿形象来见啊。须菩提不是讲过吗?正讲到好的时候,佛又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能不能用三十二相来观佛啊?注意这个「观」字!「须菩提言。如是如是。」是这样,是这样。佛本来成了佛,有三十二种相好,所以三十二相来看如来是对的呀!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佛大概在鼻孔里「哼」了一下,佛经不好意思记录出来,你真是糊涂,假使用三十二相来看佛的话,这些转轮王,这些帝王们,就是佛了。你看须菩提,好可怜啊!被佛搞昏了头,马上转弯立刻就说,佛啊,我讲错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那我懂了,我刚才讲错了,如果照我理解你的意思,不应该以三十二相来看佛。你看,这个须菩提好惨,把这个金刚经,读通了很有意思,越看越有意思,而且这个文章的写法,越写越妙,所以我们把很好的文学,拿木鱼一敲,把自己敲昏了头。

声色与邪道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须菩提话刚说完,佛就岔进来说很重要的话: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这比那一颗广岛的原子弹还厉害,崩咚就炸下来,所以这个里头要加那个「尔时」,把握时机,晓得须菩提快要悟道了,就把他东搞一下西搞一下。等于拿个香板晃,这里晃一下,那里晃一下,把他晃头昏了,站住!就是这个!须菩提悟道了。不过他没有讲须菩提悟道了,讲出来就不叫金刚经了。

现在我们来研究这四句话,一般人学佛都以色见佛,就是「以色见我」。佛代表自己的我,也代表我们的我,两重意义。一般人学佛都想见到佛在前面,用观想法门的,拜佛的,都有人抱怨没有见到佛。佛不现前呀!如果真有的话,第一你神经已经有问题了,第二血压已经很高了,心脏也出问题,那是幻相,佛那里可以以色相见呢?心经大家都会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有色相出现,那就是魔,不是佛了。佛在很多经典上都告诉你,不能著这个相,所以以色见佛是错了。

还有些人是「以音声求我」,打起坐来念咒子,五千块钱传你一个咒子。但据我统计起来,大概有一千四百多个咒子,如果一个咒子卖五千块钱的话,我相当有钱了。咒子念一念说,喔唷,得定了,然后有些人念久了以后说:唉唷,我另外听到一个声音了。

劝你赶快去看医生吧!佛经告诉你,不能以音声求我,因为音声是耳根的幻化,属于意识境界,是下意识的幻化,是最糟糕的事,人体里头本来就有音声。

你要听人体的音声很简单,用手把你的耳朵蒙起来就听见了嘛!两边都蒙起来,心脏里头的血液咚咚的流行,再配合下意识作用,里头也听到念咒子嗡啊嗡啊,□啊 □啊,啊啊啊啊,就念出来了嘛!这都是幻觉,一般人不懂,以为音声是有道,是另外一个音声在念佛,都著相了,不得了。所以佛说,有人到了声色这种境界,认为是学佛有进步得道了,佛说那「是人行邪道」,这个人走的邪路,著魔了,「不能见如来」,永远不能见真正的佛境界。何况一天到晚去研究灵魂啊,还说为了研究才去看鬼,念念咒子就跳起来。好好一个人不去做,为什么要去发抖,人真是奇怪。佛现在明白的告诉你,声色两样都不是。

但是要注意啊!这是拿佛境界来讲,如拿「我」境界来讲,很多人都是以色见「我」,打坐坐的好的,忽然自己看到自己,坐在那里头歪歪的,都看得见。另外,好像「我」出来了,看到自己身体坐在这里,许多人就认为自己可以出阴神了,千万注意啊!若以色见我,这个身体本来已经是个假我,那个出来的是第二个假我,那个就是楞严经里所谓精神飞越。因为你打坐坐久了,身体上的血液循环,呼吸往来,生理作用并没有停止,也就是说这个动力没有停止。心念在静,生理上的活动没有停止,两个一磨擦产生幻相,就成为另外一个投影,是凡夫之人贪著有「我」的这个意识的投影。所以,另外一个自己看到自己睡,看到自己在打呼,蛮好玩的,自己睡的姿势不好,不过一动念就回去了,两个又变成一个。

如果认为这样是道的话,就是「以色见我」,错了。

还有些人念佛念咒子,念著念著,虚空中也有个声音在念,声音大得很,甚至于很多声音念。有人以为自己有功夫了,这个是道,这是以音声求我,佛说的,注意!你们「是人行邪道」,走入魔道了,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一般人受这个迷惑蛮厉害的。

平常我们不在研究佛法的时候,有人问到我,我也只好一笑,为什么不讲呢?我有一个观念,世界上的人都要吃饭,我为什么说话妨碍人家吃饭呢?所以你问我对不对?我说不知道就好了嘛!因为我也要吃饭,人家也要吃饭,人家正把饭拿上来吃,我说那是不对的,这多缺德啊!那岂但没有福德,还是缺德!所以不能讲。 现在讲到佛法的正念,要把重点告诉大家,这一篇问题多得很,我们先回过来看,从这一品的开始再来研究。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我刚才首先向大家报告,这一篇重点在「观」字。「观」是什么?佛法的修法叫做止观,修止观,尤其修密宗,更须要修观想,修观修想。真能够观得起来,止得住,就可以得定了。要修佛法,先要能够观得起来,想得起来,止得住,定得住,入佛之门就快了。

大家学佛,几个人能够观得起来?能够把念头止得住啊?大家打坐,不管你用那一种法门,能够止吗?更不要说定,定更谈不上。此一心念能够止于一样东西上,或者止在空上,或者止在清净上,谁能做得到?没有人做得到!形式上好像在用功,根本都没有上路;要止而后能观,止观双运是正三昧,真正的定境界,所以叫做止观双运。佛告诉我们止观的方法,如果拿止观来讲,八万四千个方法都是止观。譬如念佛,心里念,嘴里也念,你能不能杂念不起,只有一句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做到了,就是念佛法门的止。

止以后,并不是死亡,也并不是万事不知道,而是清净到了极点,智慧大开,所有佛法的道理都懂,也都知道,这叫做观,就是净土的一种。还有一种观,譬如佛经上叫我们观一个月亮,太阳,就是想,观想。大家都看过月亮太阳,我们用意识起一个形象,观在心窝里也好,胃这里也好,是观想的,假的啊!一个月亮,太阳,开著眼睛也好,闭著眼睛也好,前面假想一个月亮,设法把这个假想止住它。或者假想一个佛像停在这里不动,止得住,人就傻掉了一样,不是疯掉了,疯掉了就有问题了,是傻里傻气的那么想。等于人想钞票啊,男同学们想女朋友啊,或者女孩子们想男朋友啊,好久不来信了,想得傻了!也就是西厢记上讲的,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就是那么想著,止住,这就是观。

密宗有很多的方法修止观,但是告诉你,那只是方法,不是真正的佛法。方法是方便,叫我们把非常混乱的思想,先拿一个东西把它钉住,这就叫止观的初步。如果说不用佛像好不好呢?当然可以!我们一念清净,前一个念头过去,后一个念头不起来,当念即空,你永远止在这儿,旁边一切境界都知道,一切声音都知道,一切动静都知道,但是,与我毫不相干,清清净净,这也是止观,并且是正止观。

做到做不到?做不到!当然,所谓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那当然是做不到,当然叫凡夫嘛!做到了,凡夫那个「凡」字,中间一点可以拿掉,叫做「几夫」,就是「几乎」了,进入佛法就差不多了。佛进一步告诉我们,连最后观起来的观像都要舍掉,所以说不要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他这个问题,不是须菩提被他搞迷糊了,金刚经的前面,佛问须菩提,「可以具足色身见不」是讲见,明心见性,见地的「见」。这里是讲做工夫的「观」字的观。所以读书、读经、做学问都要留意,不然,刚才我给大家也耍了一点花样,把你带领迷糊一下,过去这个问题讲过的呀,须菩提答的对呀,现在怎么又答错了?须菩提没有错,由于同样一个问题,上一次是问一个物理学家,下一次问一个化学家,回答当然不同,因为观点不同。如果碰到一个数学家就又不同了;所以佛法的问题,我们读经要非常小心,一字不能错,错了一字,你错的问题就太大太大了,可能就完全搞错了。

现在他问须菩提,能不能以三十二相观佛。这个佛有三十二相,眉毛中间鼓出来一点亮光放光,这是有成就的人。印度没有成就的凡夫怎么办?女孩子们从小在两眉之间挖个洞,拿个亮玻璃嵌进去,因为东方人认为,那里有颗明珠,是智慧的成就,是福报的成就,相法上那是不得了的。可是佛的特殊相,不但眉间有一点珠子样的亮光,同时还有根白毛,拉起来很长,收拢来刚刚贴在那里,是一种特殊的相好相貌;这一根白毛还会放光,所以佛经上说白毫宛转五须弥,这是讲阿弥陀佛;这些都是三十二相之一,相好庄严。

金刚经讲了半天叫大家不要著相,学观想的人,把这个佛像的庄严抓得牢牢的,他问须菩提照这个方法观,可不可以?须菩提说,当然啦!学佛观佛的修法,应该是这个样子去观如来。这话,须菩提答的没有错!佛也是那么教的呀!佛亲口教我们观阿弥陀佛,就是这样观的。

今天佛教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我真替佛打抱不平,念阿弥陀佛之前,应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才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是介绍人嘛!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介绍来的,现在你只念阿弥陀佛,自己的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都不管,岂不是白给你介绍了吗?这等于讲一句难听话,新娘一进房,媒人抛过墙。这怎么可以啊!这是不对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有阿弥陀佛,是佛说出来的,教你这样修。因此,你想修成功,不拜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话,我告诉你,那是修不成就的。要成就,人不可以忘本,更何况修佛法!

但是,佛为什么只介绍你修阿弥陀佛就行了?有个道理,十方三世同一体性,如果你理上明白了同一体性,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于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于南无观世音菩萨,此理通了,是可以的;不通此理就是迷信。我讲话要负责的,用佛法的立场来讲,这个话随便讲要下地狱的,而且下地狱还要下地狱的地下室!我是随时准备下去的,没有关系,有电梯快得很。(众笑)现在这是讲观如来的观法,重点在这里,非常 重要。

转轮圣王

「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大家要注意,佛法里有个大问题,很多研究佛法的都忽略了,现在我特别借讲金刚 经的机会讲出来,就是什么叫转轮圣王。

佛经里提出来,太平盛世,全世界唯一的太平帝王,就叫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分金轮圣王、银轮圣王、铜轮圣王、铁轮圣王四种。转轮圣王具有七宝庄严,如有有德、有贤的皇后,有很好的财政大臣,有很好的交通工具等。像周朝的周穆王,是最好的帝王,等于铁轮圣王。周朝历史描写周穆王曾到西方,见过瑶池金母,见过王母娘娘。为什么他能够跑到西方去见他们呢?因为他有最好的八匹神马,就是画马画的八骏图。所谓「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时不重来。」唐人的诗就是描写这个。转轮圣王时代,是人民个个幸福、富裕、安乐的太平盛世。这种明王在最盛的盛世才会出来,他的相貌与佛一样,有三十二相,跟佛的相貌一样好。所以释迦牟尼佛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找来的看相师就讲,这位太子三十二相,不出家就是一代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就是万世的佛。

佛再三赞叹转轮圣王的福德是与佛一样的,你查查每本佛经就会发现。佛法是注重世间法的,世间法要怎么样修成转轮圣王呢?太平盛世又怎么样才到来呢?一切众生修一切善法,才产生一个太平盛世,才出一个转轮圣王。所以中国历史上孔子经常提尧舜禹三代,等于是转轮圣王的时代。佛在华严经及各种大经中说,什么人够资格投胎做转轮圣王呢?十地菩萨中再来,才能做转轮圣王。佛赞叹十王之功德是同佛一样的。

十王是那十王呢?就是世界上的转轮圣王,欲界天的四天王,欲界天中间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释,就是我们讲的玉皇大帝,色界天的大梵天王等,佛经讲十大王的功德,都是与佛一样的,只差一点,就是没有悟道。但是他的福德、善行、智慧,同佛几乎是平等一样的。所以研究佛经大家不要搞错了,以我看这一节很多人都错了。佛经重点在教育,教育众生修一切善法,我们不要说没有转轮圣王那样的福德,我们转泥巴圣王都做 不到啊!摸泥巴都没有资格,还谈什么转轮圣王!

说到转轮,什么叫转轮啊?把一个时代历史扭转过来,扭转到太平世界。能有这么大的道德和力量,所救的岂止千万人而已!所以说,要有与佛一样的功德,才能为转轮圣王。换句话说,有转轮圣王那样大的福报,才能够得智慧的成就大彻大悟。我们不要以为六祖不识字而能悟道,自己因此也不要研究佛经了。我说对不起!六祖只有一个,可惜你不是六祖,你是六祖半。六祖可以不读佛经而悟道,但是前无六祖,后无六祖, 你只是六祖半,不要作此想了。

佛经告诉我们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同佛的功德一样;换句话说,转轮圣王是大彻大悟的肉身佛,故意人世作转轮圣王。但是为什么不称他是佛呢?关于这个,我从前年轻的时候很狂妄,人家问我为什么不出家,我就有一首诗最后两句:「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这个世界上那么脏,也要有人来扫地啊,清理清理,弄乾净一点。所以转轮圣王本身,事实上已经到达佛的境界了。

十地菩萨与转轮圣王

我们上次讲到法身非相这一品还没有作结论,现在我们再反复的作一个研究。中国的佛教与佛法,到了唐代禅宗的兴起,提倡以金刚经为标准。金刚经同禅宗的关系,从这一品可以发现,是教授法的特别,这种教授是引导性的,启发性的,而且是正反几面一起来的。像第二十六品讲到见佛的问题,佛问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对不对?须菩提答覆说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却把他批驳了。佛说假使以三十二相来看佛,以有形象的佛来看佛的话,那么转轮圣王的色相和威德兴佛一样的相好庄严,也可以算是佛了。这是一个问题。于是须菩提就讲,照这样一说,我理解了,懂得不应该以三十二相看如来,不应该以色相来看佛。

色相看佛的事情,我们上次也讨论过,学佛做工夫,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著色相的。譬如我们用功的人说,你今天气色好,你精神很饱满,还老返童了,这些都是著色相的观念。因为色相不实在,色相不久长,是暂时的,只是法身本体的暂时起用,不是真实的。色相不是果,不是种性,所以用这个道理而加以说明,并且用偈子做结论,特别告诫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个道理我们上次提到过,包括的意义很多了,凡是我们学佛的人,都要深深的思考一下。

第二个问题,这一品里提到转轮圣王的问题,我们上次也提到过。一般研究佛法,往往把佛法完全解释成出世的思想;其实在佛经上再三提到转轮圣王的功德。佛在华严经上也提到,只有十地的菩萨,才能转身为转轮圣王,才能使天下太平。转轮圣王是旷代一人,历史上经过上千年,或者几百年才会出现;等于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人类社会的太平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要转轮圣王莫大的功德,才能够造成一个时代的太平;所以,佛再三赞叹转轮圣王的威德。一个人要想成佛不容易,成就转轮圣王也不容易,要许多的善行,许多的功德修成。世间法与佛的功德之间,只差了一点,就是般若智慧。转轮圣王之所以不是佛,是因为没有明心见性;转轮圣王如果明心见性了,也可以成在 家佛。

华严经里所标榜的,好几位帝王都是佛,本身已经悟道了。我们上次也提起过,佛经上所说十王之功德。十王的意义包括很多,佛说地狱有十王,虽然都是鬼王,但是我们还不容易当到鬼王呢!鬼王有他的功德,就是说在恶道中现身而教化众生,也就是功德成就的菩萨境界。天人境界里,欲界天四天王,也是功德成就才能升为天王,换句话说,在人中做一个领导,使天下太平的,都是同佛一样的困难。其中的不同就是见地方面,也就是见道的问题。

这一品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他为什么不说以色见如来,以音声见如来呢?是故意把这个「如来」用作「我」吗?这个决不是翻译的手法。所谓明心见性,最后就是宇宙同体,万物同源的这个「我」的问题,是找到生命本来的「我」的问题。这一个离开声色一切都不著,一切不住,就是大乘的心印,「无住、无相、无愿。」金刚经大部分所说的就是这三个要点。到达了这个境界,离开了这个声色,才能见道,真见到佛,也真见到「我」。

但是这个见又是什么见呢?是见「根本智」,就是实相般若法身之体,是见到根本智法身之体。当一切都无著,一切都不住,就是见法身之体根本智。但没有大彻大悟,还没有见「后得智」。拿禅宗来讲,所谓破三关,到这个境界可以说是破掉了初关;这也就是后世讲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当然见人不是人,见鬼不是鬼,什么都不是,一切都不是,一切都不著。

我们用世间的现象来给它一个偈语的结论:

第二十六品偈颂

粉墨登场笙管浓  谁知槛外雪花重

推窗窥见清凉界  明月芦花不定踪

「粉墨登场笙管浓」,人活在这个世间,乃至一切万有活在这个世间,都是在唱戏。宇宙本来是个大舞台,我们不过是大舞台里跑龙套,摇旗呐喊的一批人。大家打扮一下粉墨上场,音乐也很闹热。但是这个戏台也分内外两层,前台很热闹,一回到后台,把脸一洗衣服一脱,我还是我。除了前后台,还有个外台。

「谁知槛外雪花重」,这是我当时在峨嵋山实在的境界,如果我们自己了解了,就知道一切都在演戏。像峨嵋山那个地方,到了冬天是白茫茫一片雪的世界,那个也是在演戏。当我们觉得戏的人生没有意思,去修道打坐,一切皆空,清清净净的那个境界,认为比人生高明得多,认为已经悟道了,你不要忘记,你那个还是在演戏。你那个时候在演什么戏?说一句笑话,你是在演和尚戏,出家的戏。心境已经出家了嘛!一切皆空,现在只有这个最好!这个还是戏。不过这个戏不同,窗槛外一片清凉,雪花万朵的一个

戏。你不要被这个色相迷住了,假使被这个清净色相迷住了,永远不能成道。

所以明代禅宗憨山大师就讲:「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廉下转身难。」一个人学佛处处都是障碍,等于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普通人的看法,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决心修道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满身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

月明廉下转身难。到了完全忘我、忘身,证得了空的一面,清清净净的时候,叫你不要入定,不要入清净的境界,而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进入这个苦海茫茫中来救世救人,那可是最难的,做不到的。所以小乘的大阿罗汉果证得了,清净境界证得了,净土的境界到达了,在大乘戒律上是犯戒的,那是耽著禅定,功德不能圆满。憨山大师这两句话就是警告,到那个时候再想回转来就很难了,也许一堕落就是八万四千大劫。因为在这个清净境界进入罗汉大定,要很长的劫数里都不肯出定。

「推窗窥见清凉界」,不肯出定不是究竟,菩提后得智根本还没有影子,还没有看见,自己只见到清净法身一面,没有见到法身起用的一面。如果我们在清净的境界里再转一下,打开窗子看看这个天地,「明月芦花不定踪」,世界上没有那一处不清凉,到处都是净土,地狱里头都是净土。真了解了法身,此身真到达了彻底的无住、无相、无愿、空的境界,无往而不利,在烦恼中即是菩提。假使贪著了清净的一面,菩提也即成 烦恼,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悬崖撒手

上一次二十六品批驳不能著相观的道理,我们提到为什么后世禅宗采用金刚经作为禅宗的蓝本,就因为它教育方法的原故。你看佛的教育方法,反正你这样说不对,那样说不对,正说不对,反说也不对,你说不对的更不对,你说对的还是不对,最后怎么样对?你的才是对,不是佛的才是对。所以全部的金刚经,是教我们所谓祖师们四个字,「自悟自肯」。要真正悟到般若的体相,自己肯定;所谓禅宗祖师的话,「悬崖撤手,自肯承当」,这是说参禅的。

现在一般学禅学的特别要小心啊!禅宗为什么特别叫做「禅」字,它同禅定两个配起来,不可以分离,没有禅定做基础不谈禅宗。要戒定慧到达了最高处,等于普通人在万丈悬崖顶上站著,撒手跳下去,这个跳下去你还有命吗?悬崖撤手,你要自肯承当跳下来,最高明处到达了最平凡处。

要怎么样到达这个境界呢?不是理解到了就行,「绝后再苏」,要大死一番,当然不是吃安眠药的大死,是要你下一番功夫,大死一番再醒过来。所谓大彻大悟「欺君不得」,这个东西不是嘴巴上讲理论,不能骗人的。假使说骗人骗自己说悟了,今天悟了明天靠不住的,那不是解脱的究竟;所以必须要切实下一番功夫。金刚经的教育手法,就是这个路线,佛对于须菩提的教育,四面八方围过来打,你讲这样也不对,讲那样也不对,把他围得头都昏了,就是要他绝后再苏,欺君不得。

成佛见道不能依赖他力,只有自己站起来,要你自己真是绝后再苏,然后才成佛。当然其中先

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初读《金刚经》八

2019年7月11日 DAY22 今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布施! 布施是六度之一,是关于菩萨的修行。 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应该做到“于法应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