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专升本中医基础和方剂题
专升本中医基础及方剂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6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脉 B筋 C髓 D骨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A痰 B饮 C水 D湿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A肝 B肺 C脾 D肾19孙络是指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21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 22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A喜伤心 B怒伤肝 C思伤脾 D悲伤肺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A暑邪 B热邪 C痰饮 D瘀血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A浮脉 B洪脉 C弦脉 D缓脉25肺的生理特性是A喜润恶燥 B不耐寒热 C体阴用阳 D喜燥恶湿2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27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阴肺经28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离决 D阴阳失调29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据是A先祛邪不会伤正 B先扶正可致留邪 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 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30肾所藏之精是指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D生殖之精3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A心的行血功能 B脾的运化功能 C肾的纳气功能D肝的疏泄功能 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E心包经 33六*中属于阴邪的有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3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A喜 B怒 C悲 D惊 E恐35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调节精神情志 B促进消化吸收 C维持气血运行D协助水液代谢 E调理冲任二脉36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是A扶正不留邪 B先攻后补 C祛邪不伤正 D先补后攻 E攻补兼施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补土法 C培土制水法 D金水相生法 E佐金平木法38奇恒之腑包括A脑 B筋 C脉 D骨 E髓39“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40以下属于病理性火的有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 C命门之火 D少火 E壮火41.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 A水地说 B五材说 C元气说 D五方说 E人体之精说42.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此因:A 恐则气下 B 悲则气消 C 惊则气乱 D 喜则气缓 E 怒则气上43.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E 以上都不是。 44.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吴鞠通 C吴又可 D刘完素 E薛生白45.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 A营气 B卫气 C宗气 D元气 E谷气46.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A汗 B尿 C粪 D呕吐物 E呼气4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A阴中之阴 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 E阳中之阳48.“肝火犯肺”是属于: 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49.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 A心神不足 B髓海空虚 C肝失疏泄 D肝升太过 E神不守舍50.肾在液为: A涎 B唾 C尿 D泪 E涕51.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肝阳亢 B肾阴虚而相火动 C肾阴虚而心火旺D心阴虚而心阳亢 E以上均不是52.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A皮肤 B孔窍 C肌肉 D关节 E血脉53.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 A 风邪 B 暑邪 C 燥邪 D 火邪 E 寒邪 54.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5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阴阳两虚证56.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木克土 B火生土 C金生水 D金克木 E水克木57.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 A心 B肝 C 脾 D肺 E肾 58.“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是: A冲、任、带 B任、督、带 C冲、任、督 D督、冲、带 E督、冲、跷59.少阳经在头部经过的部位是:A头后部 B侧头部 C头顶部 D前额部 E全头部60.脾之华在:A毛 B唇 C发 D 面 E爪61.“血之府”是指: A心 B肝 C脉 D冲脉 E任脉62.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 E心与肾63.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A脾 B小肠 C胃 D大肠 E三焦64.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A饮食 B六* C七情 D瘀血 E疫疠65.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标 E以上均不是66.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A 肾 B肝 C肺 D心 E脾67.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 A贲门 B阑门 C魄门 D幽门 E吸门68.《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 A肾 B脾 C肺 D膀胱 E三焦69.“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 A虚中夹实 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 D虚实夹杂 E虚证70.“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A反治 B正治 C治标 D标本兼顾 E以上都不是71.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张从正72.“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A生化作用 B滋润作用 C承载作用 D收敛作用 E受纳作用73.根据《素问·五运行大论》观点,五行中某一行之气太过,则:A制其所胜 B侮所不胜 C已所不胜轻则侮之 D五行相克 E已所不胜侮而乘之74.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A补其不足 B损其有余 C虚则补之 D实则泻之 E损者益之75.过劳包括:A 劳力过度 B 劳神过度 C 房劳过度 D 安逸过度 E 饮酒过度76.胆又称为:A 中精之府 B 孤府 C 清净之府 D 中正之官 E 元神之府77.营气的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 B调控体温 C温煦脏腑 D抗御外邪 E营养全身7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 A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B直接影响内脏 C发为情志病证D影响脏腑气机 E七情变化影响病情79.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主动 B收引 C凝滞 D重浊 E为阴邪,易伤阳气80.气虚可进一步导致: A 血虚 B 血瘀 C 出血 D 水停 E 津泄81.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白芍药B.山茱萸C.生地黄D.麦门冬E.枸杞子82.清营汤的功用是
A.泻火养阴,凉血散瘀B.益气养阴,宁心安神C.清热凉血,养阴生津D.清营透热,养阴活血E.泻火解毒,凉血止血83.芍药汤与白头翁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黄芩B.黄连C.黄柏D.大黄E.秦皮84.泻白散与清骨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桑白皮B.地骨皮C.牡丹皮D.五加皮E.茯苓皮85.败毒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A.柴胡、前胡B.羌活、独活C.桔梗、枳壳D.人参、甘草E.当归、芍药6.回86阳救急汤除回阳救急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益气养阴B.养血通脉C.益气生脉D.活血止痛E.养血敛87.黄芪桂枝五物汤与当归四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生姜、芍药、桂枝B.大枣、桂枝、生姜C.黄芪、桂枝、芍药D.芍药、生姜、大枣E.桂枝、芍药、大枣88.具有解表清里功用的方剂是
A.葛根黄芩黄连汤B.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C.凉膈散D.小柴胡汤E.竹叶石膏汤89.左归丸与一贯煎相同的功用是
A.滋阴B.疏肝C.补脾D.降火E.益气90.右归丸除温补肾阳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填精补血B.补益脾胃C,理气健脾D.散寒止痛E.纳气平喘91.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A.酸枣仁B.炙甘草C.玄参D.黄连E.生地黄 92.酸枣仁汤中养肝血、安心神的药物是
A.知母B.川芎C.茯苓D.甘草E.酸枣仁93四神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草豆蔻B.白豆蔻C.肉豆蔻D.砂仁E.厚朴 94.玉屏风散的功用有
A.固表B.涩肠C.止遗D.固冲E.补肾95.真人养脏汤主治之久泻久痢的主要病机是
A.肾阳衰微B.脾胃虚寒C.肠胃寒积D.脾肾虚寒E.肝肾虚寒96.旋覆代赭汤的功用不包括
A.益气B.降逆C.和胃D.止咳E.化痰 97.定喘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半夏、当归B.麻黄、杏仁C.桑白皮、地骨皮D.黄芩、陈皮E.苏子、橘红 98.苏子降气汤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
A.当归B.肉桂C.前胡D.厚朴E.葶苈子99.槐花散的功用有
A.祛湿排脓B.清热解毒C.行气解郁D.疏风下气E.解表散邪100.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柏子仁B.桃仁C.郁李仁D.杏仁E.麻子仁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按试题顺序排列)1B 2D 3D 4A 5B6C 7D 8B 9D 10C11B 12C 13D 14B 15D16C 17C 18A 19C 20C21D 22A 23C 24C 25B26B 27B 28C 29C 30C31CE 32ABD 33BD 34AD 35ABCDE 36AC 37ABD 38ACDE 39ABC 40ABE41 A 42 A 43C 44B 45C 46D 47C 48D 49C 50B51C 52D 53D 54D 55C 56E 57E 58C 59B 60B61C 62D 63C 64D 65B 66E 67D 68A 69C 70B71 ABCE 72 ACE 73 AB 74 BD 75 ABC76 ACD 77 AE 78 BCDE 79 BCE 80 ABCDE81C 82D 83B 84B 85E86C 87E 88A 89A 90A91E 92E 93C 94A 95D96D 97B 98E 99D 100E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7)
趺阳脉,为足背上的阳明胃经,以侯脾胃气血的盛衰;趺阳脉浮而涩,即脾胃经气盛血虚;浮则胃气强,既胃燥热之气盛;涩则小便数,就是小便多阴津流失故涩;浮涩相博,大便则硬,即脉又浮又涩,胃经阳气盛而阴津虚,参考第181条“ 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阳明燥热盛因而大便硬;其脾为约,即胃脾为约,意为脾与胃相协调,运化水饮至膀胱,而使小便多大便硬;治以麻子仁丸。
此证也为大便硬难下,因脾胃运化功能强,饮食中水分多被吸收而使大便硬,腑气不通;脾胃运化的水分下输膀胱而小便多,说明体内津液流失较重而脉涩,故麻子仁丸也注重补阴。
约 , 绳子;拘束,限制;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事先说定;邀请;节俭;简要;大略等。
麻子仁丸方
病机:胃肠燥热盛又有脾约,水分运化功能强,小便多而致阴津亏虚。
病症:大便硬小便数
治法;泻肠胃热,行气机,降相火,补营阴。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枳实、大黄和厚朴为小承气汤方,清大肠热行血,降胃气;杏仁润降肺气;芍药降相火,补营阴;麻子仁滋阴润肠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以知为度,即以泻下大便为度。
答案:C
麻子仁丸的主治脾约证。"大便秘结,小便频数"为其辨证要点。"脾约"的含义:病机为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脾为胃行其津液,现在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导致小便频数,肠失濡润,故大便干结,这就是脾约便秘的原因和症状。麻子仁丸主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实秘的病因病机 5 实秘的症状 6 实秘的治疗 61 热秘 611 症状 612 证候分析 613 治法 614 热秘的方药治疗 615 热秘的针灸治疗 6151 方一 6152 方二 616 热秘的饮食疗法 6161 推荐食材 6162 推荐食疗方 62 气秘 621 症状 622 证候分析 623 治法 624 气秘的方药治疗 625 气秘的针灸治疗 6251 方一 6252 方二 6253 方三 626 气秘的饮食疗法 6261 推荐食材 6262 推荐食疗方 63 冷秘 631 症状 632 证候分析 633 治法 634 冷秘的方药治疗 635 冷秘的针灸治疗 6351 方一 6352 方二 636 冷秘的饮食疗法 6361 推荐食材 6362 推荐食疗方 64 便秘实证的针灸治疗 65 便秘实证的推拿疗法 7 关于便秘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实秘的穴位 2 治疗实秘的方剂 3 治疗实秘的中成药 4 实秘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实秘 1 拼音
shí mì
2 英文参考excessive constip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实秘(excessive constipation[1])为病证名[2]。见《洁古家珍·杂方》。又作实闭、实閟[2]。是指风寒痰热、食积气滞胃肠等所致的便秘[1]。实证有热结、气滞。属热结者,宜泻热通腑;气滞宜行气导滞。
4 实秘的病因病机肠胃实邪壅结所致的腑气不通[2]。
实证多由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误服药石,毒热内盛;或热病后余热留恋,肺热移于大肠,耗伤津液,导致肠道燥热,大便干结。也因忧思过度,久坐少动,则气不降,大肠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
(1)体素阳盛,肠胃积热:凡阳盛之体,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于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导致肠导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如仲景所说的“脾约”便坚,就是属于这种热秘。[3]
(2)情志失和,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因而大便秘结。[3]
5 实秘的症状实秘表现为大便干结,经常3、5日一次或更长时间,临厕努责,干燥难下。属热邪壅盛者身热烦渴,口于口臭,喜冷饮,苔黄燥,脉滑实;气机郁滞者便秘胁痛,胀满不舒,嗳气纳差,苔黄腻,脉弦。
热秘以面赤身热,口臭唇疮,尿赤,苔黄燥,脉滑实等为辨证特点;气秘以噫气频作,胸胁痞满,腹胀痛,苔薄腻,脉弦为辨证特点[3]。
6 实秘的治疗实证有热结、气滞、寒凝[3][4]。
实证多由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误服药石,毒热内盛;或热病后余热留恋,肺热移于大肠,耗伤津液,导致肠道燥热,大便干结。也因忧思过度,久坐少动,则气不降,大肠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
热秘以面赤身热,口臭唇疮,尿赤,苔黄燥,脉滑实等为辨证特点;气秘以噫气频作,胸胁痞满,腹胀痛,苔薄腻,脉弦为辨证特点[3]。
表现为大便干结,经常3、5日一次或更长时间,临厕努责,干燥难下。属热邪壅盛者身热烦渴,口于口臭,喜冷饮,苔黄燥,脉滑实;气机郁滞者便秘胁痛,胀满不舒,嗳气纳差,苔黄腻,脉弦。
属热结者,宜泻热通腑;气滞宜行气导滞[3]。
《医学心悟·大便不通》:“阳明胃实,燥渴、谵语、不大便者,实闭也,小承气汤下之。”
《金匮翼·便閟统论》:“实閟有寒有热。热实者,宜寒下;寒实者,宜温下。麻仁丸、厚朴三物汤,治实而热者;逐气丸、温脾汤,治实而寒者也。”
61 热秘热秘(heat constipation[1])为病证名[5]。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又名阳结[5]。为五秘之一。是指热邪内壅,以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实秘证候[1]。热秘由肠胃积热,津伤液耗所致[6]。
611 症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伴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3][4]。
612 证候分析肠腑燥热,津伤便结:胃为水谷之海,肠为传导之官,若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则大便干结。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故见口干口臭。热积肠胃,腑气不通,故腹胀腹痛。身热面赤,亦为阳明热盛之候。热移膀胱,则小便短赤。苔黄燥为热已伤津化燥,脉滑数为里实之征。[3][4]
613 治法清热润肠[3]。
泄热导滞,润肠通便[4]。
614 热秘的方药治疗麻子仁丸[备注]麻子仁丸(《伤寒论》):麻子仁、芍药、炙枳实、大黄、炙厚朴、杏仁,本方重在泄热润肠,取其通便而不伤正。方中大黄、麻仁泄热润肠通便为主药;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枳实、厚朴行气除满,用白蜜为丸,意在缓下。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之类以养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症见易怒目赤等,可另服更衣丸[备注]更衣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芦荟 朱砂以清肝通便。如燥热不甚,除便秘外,并无其他明显症状,或治疗后便虽通而不爽者,可服青麟丸[备注]青麟丸(《邵氏经验良方》):大黄二十斤,用鲜侧柏叶、绿豆芽、黄豆芽、槐枝、桑叶、桃叶、柳叶、车前、鲜茴香、陈皮、荷叶、银花、苏叶、冬术、艾叶、半夏、厚朴、黄芩、香附、砂仁、甘草、泽泻、猪苓、煎汤蒸制,研末,牛乳、苏叶、梨汁、姜汁、童便、陈酒和丸以清腑缓下,以免再秘。[3]
滋阴养血,增液润肠法:《医宗必读》说:“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并指出:“此类便秘误用硝黄利泻,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汤加苏子、橘红、杏仁苁容,倍用当归。”以四物汤加肉苁蓉、何首乌、阿胶为本法主方,肠燥津枯加大麻仁柏子仁、蜂蜜。
615 热秘的针灸治疗 6151 方一[7]
治法:清热保津,通腑利便。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取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穴。
随证配穴:烦热口渴者,加少府、廉泉。口臭甚者,加承浆、劳宫。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合谷、曲池泻阳明之热,清热以保津。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与腹结相配可疏通大肠腑气。
6152 方二取大肠俞、天枢、大横、支沟、上巨虚等穴为主[6]。热秘者加曲池、合谷[6]。
616 热秘的饮食疗法 6161 推荐食材菠菜、香蕉、蜂蜜、香菇、马铃薯、苦菜等[4]。
6162 推荐食疗方[4]
1.马铃薯汁(《疾病的食疗与验方》):马铃薯不拘量,洗净、压碎、挤汁,纱布过滤。每早空腹及午饭前各服半杯。
2.姜汁菠菜(《中国药膳学》):菠菜250g,生姜25g,调料适量。菠菜去须根留红头,洗净切长段,锅内略焯后捞出,沥水,抖散晾凉,加入姜汁,及食盐、酱油、麻油、味精、醋、花椒油各适量,调拌人味。
3.蜂蜜饮(《中国药膳学》):蜂蜜15g,青盐3g。开水冲服,每晨空腹饮。
62 气秘气秘(qi constipation[1])为病证名[8]。见《济生方·大便》。五秘之一。是指气滞于内,腑气不通,以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苔薄腻,脉弦等为常见症的实秘证候[1]。
多由情志不舒,悲伤忧思,忽视定时排便,久卧少动或久卧病订,进食过少,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痔瘘、肛裂患者,久忍大便不泄,致通降失常,亦是形成本证的常见原因。本证的特点是“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虽不结燥,但排出困难,虽感腹胀, 下坠,但蹲厕后无粪便,或排不干净,或排出后仍感坠胀。伴有胸胁痞满,纳食减少,头重昏闷,倦怠身困,腹胀肠鸣,屁多,喛气,苔多薄腻,脉象弦大等。肺失清萧,胃失和降,肝失条达,脾失运化,俱能导致气机郁滞。湿困中焦,风中大肠,亦可使所化失于宣达,传导迟缓,而为便秘。前人所谓气秘、风秘、湿秘,多属此证。
621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出,或便而不爽,肠呜矢气,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3][4]。
622 证候分析气机郁滞,腑气不通: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导致传导失常,故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腑气不通,则气不下行而上逆,故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糟粕内停,气机郁滞,则腹中胀痛。肠胃气阻,则脾气不运,故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为肝脾不和,内有湿滞之象。[3]
623 治法顺气行滞[3]。
行气导滞[4]。
624 气秘的方药治疗六磨汤[备注]六磨汤(《证治准绳》):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本方重在调肝理脾,通便导滞。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三药气味辛通,能人肝脾以解郁调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若气郁日久化火,症见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者,可加黄芩、山栀以清热泻火。[3]
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提壶揭盖”之法:适用于气机郁滞便秘。前人多和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故当以局方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为主方,可加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滋阴养血,增液润肠法:《医宗必读》说:“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并指出:“此类便秘误用硝黄利泻,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汤加苏子、橘红、杏仁苁容,倍用当归。”以四物汤加肉苁蓉、何首乌、阿胶为本法主方,气滞加枳壳、厚朴。
625 气秘的针灸治疗 6251 方一[7]
治法:调理气机,通腑利便。
选穴:以任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中脘、阳陵泉、气海、行间、天枢穴。
随证配穴:胸胁胀满疼痛者,加期门、支沟。腹胀甚者,加大横。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腑会中脘、大肠募穴天枢配气海以疏通腑气。行间配阳陵泉疏肝理气,使疏泄复常。
6252 方二治则:清热理气,通导肠腑
选穴:天枢 支沟 曲池 内庭
方义:天枢乃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曲池清泄大肠热邪;内庭乃胃经荣穴,宣散肠胃积热。
随证配穴:气滞—太冲。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253 方三体针,取大肠俞、天枢、大横、支沟、上巨虚等穴为主[6]。气秘者加太冲、梁门[6]。
626 气秘的饮食疗法 6261 推荐食材紫苏、麻仁、菠菜、萝卜、玫瑰花、红薯叶等[4]。
6262 推荐食疗方[4]
1.苏麻粥(《食鉴本草》):苏子10g,麻仁10g,粳米100g。现炒苏子、麻仁研如泥,水滤取汁,后入米煮粥,空腹食。
2.麻油拌菠菜(《饮食疗法》):鲜菠菜250g,麻油适量。菠菜洗净,锅中水烧沸,加入适量食盐调味,下菠菜烫3分钟,取出,加麻油拌匀食。
3.炒薯叶:红薯叶500g,加油、盐炒熟食。每天两次,连服数日。
63 冷秘冷秘(cold constipation[1])为病证名[9]。又名阴结(《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寒秘(《奇效良方·秘结门》)。是指寒邪内结,以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苔白腻,脉弦紧等为常见症的实秘证候[1]。冷秘由阴寒固结,阴虚不运所致[6]。
631 症状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痛拘急,腹满拒按,胁下痛,小便清长,面色㿠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或腰脊酸冷,呃逆呕吐,舌淡苔白,脉弦紧[3][4]。
632 证候分析阴寒内盛,凝滞胃肠:阳气虚衰,寒自内生,肠道传送无力,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阴寒内盛,气机阻滞,故腹中冷痛,喜热怕冷。阳虚温煦无权,故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脉沉迟,均为阳虚内寒之象。[3]
633 治法温阳通便[3][4]。
634 冷秘的方药治疗济川煎[备注]济川煎(《景岳全书》):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加肉桂。方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升清以降浊;肉桂温阳而散寒。亦可选用半硫丸[备注]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硫黄。[3]
635 冷秘的针灸治疗 6351 方一治则:健脾益气,温阳通便
选穴: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
方义:大肠俞乃大肠腑气转输之处,配其募穴天枢,调理气血,疏通腑气;支沟宣导三焦气机,通调腑气;上巨虚是大肠下合穴,有“合治内腑”之意,调理腑气,恢复大肠传导功能。
随证配穴:阴寒盛灸神阙穴。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352 方二取大肠俞、天枢、大横、支沟、上巨虚等穴为主[6]。冷秘者加灸神阙、气海[6]。
636 冷秘的饮食疗法 6361 推荐食材桑椹、麻仁、锁阳、蜂蜜、胡桃仁、羊肉等[4]。
6362 推荐食疗方[4]
1.紫苏麻仁粥(《普济本事方》):苏子10g,麻仁15g,粳米50~100g。苏子、麻仁捣烂,加水研,滤取汁,与粳米同煮粥,任意服。
2.锁阳桑椹蜜糖水(《中国药膳学》):锁阳15g,桑椹15g,蜂蜜30g。锁阳与桑椹水煎取汁,入蜂蜜搅匀,分2次服。
3.胡桃仁粉(经验方):胡桃仁5个,烤干,研粉。睡前开水送服,连服1~2个月。
64 便秘实证的针灸治疗治则:清热理气,通导肠腑
选穴:天枢 支沟 曲池 内庭
方义:天枢乃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曲池清泄大肠热邪;内庭乃胃经荣穴,宣散肠胃积热。
随证配穴:气滞—太冲。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5 便秘实证的推拿疗法[10]
选穴:足三里、大肠俞、支沟、曲池、章门、期门、下巨虚、天枢、大横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以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施于天枢、大横穴,每穴约1分钟;用掌摩法以逆时针方向摩腹8分钟。按揉足三里、大肠俞、支沟、曲池,以酸胀为度。推足阳明胃经,从足三里向下推至下巨虚,3~5分钟。按揉胸胁部的章门、期门穴,以酸胀为度,不宜 太重。
7 关于便秘便秘(constipation[1][11])为病名[12]。见《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12]。又称大便难[6]。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3]。其发病的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3]。
热秘现常分为实秘(包括热秘、气秘、冷秘等)、虚秘(包括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便秘条。
8本证多由胃有燥热,脾津不足所致。治疗以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为主。《伤寒论》称之为“脾约”。成无己说:“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是为君药。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为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以为佐使。
润下剂
组成:麻子仁二升(500克)芍药半斤(250克),枳实炙,半斤(250克),大黄去皮,一斤(500克),厚朴炙,去皮,一尺(250克),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克)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10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
方解:本方证乃因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所治,《伤寒论》称之为脾约。
加减变化: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现代运用:本方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
注意:本方虽属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附方:
五仁丸
组成:桃仁,杏仁麸炒,去皮尖,各一两(各60克),松子仁一钱二分半(5克)柏子仁半两(15克)郁李仁一钱(3克),陈皮另研末,四两(120克)
将五仁另研为膏,入陈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9克),食前米饮下(现代用法:五仁研为膏,陈皮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津枯肠燥证。大便艰难,以及老人和产后血虚便秘。舌燥少津,脉细涩。
五仁丸和麻子仁丸均为润肠通便之剂,但五仁丸集富含油脂的果仁于一方,配伍理气行滞的陈皮,润下与行气相合,以润燥滑肠为用,善治津亏肠燥便秘;麻子仁丸以麻子仁、杏仁、蜂蜜、白芍益阴润肠为主,兼配小承气汤泻热通便,补中有泻,功润相合,善于治疗肠胃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便秘。
麻子仁与火麻仁是同一种药物
火麻仁别称; 麻子、麻子仁、大麻子、大麻仁、火麻子
火麻仁功能主治:润燥通便:
用于老年体虚便秘病人,常与当归、黑芝麻、寸云等润肠通便之品同用;
若肠有实热者,可与大黄、枳实同用。
2、补益虚劳用于消渴阴亏肠燥病人,多与益气生津药同用,以滋阴补虚而润燥。
3、火麻仁有修复心肌的作用,对心脏受损有修复和保健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禁忌:脾肾不足之便溏、阳痿、遗精、带下慎服。
结肠炎的中药方剂叫润下剂,代表的方子有麻子仁丸、五仁丸、济川煎等。麻子仁丸又叫脾约丸,它是由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杏仁等组成,它的功用是润肠、泄热和行气通便。主治大便干燥,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
下面来介绍一下五仁丸,五仁丸是由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陈皮等组成,它的功用是润肠通便,主治津枯便秘,大便干燥,艰涩难出。
另外还有济川煎,济川煎是由当归、牛膝、泽泻等组成,它的功用是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求助~~专升本中医基础和方剂题
本文2023-10-28 02:27: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6689.html